大班教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三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教学中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一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3、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4、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理解“同样多”的含义和会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
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一、提问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故事导入
教师讲故事。
问: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进行德育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三、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都玩过拔河游戏吧。你能说说这种游戏怎么玩吗?启发学生说说自己对拔河的认识,明白拔河时两边人数要相等。
出示图片:一个班的小朋友在玩拔河游戏。学生观察,发现人数的问题。
课堂一点通
课堂巧活动
四、摆一摆,摆出精彩。
教师让学生拿出学具:铅笔、橡皮、三角形、圆片、花朵片等若干个。让同桌2人合作摆一摆这些学具,要求摆得同样多。教师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起摆弄,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摆好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多余的?充分认识“同样多” 。
五、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教师问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学生用学具中的圆片代替小猪,用三角形代替木头摆一摆。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二
1课时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提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的写法,提的出锋。
教学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述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第十课:提的写法。出示提的`写法挂图。请学生观察提的特点:
(一)像一把刀的尖。
(二)其在斜线上。
(三)由粗到细。
提的写法:先左上,向下按,提笔转锋向上,边行边提(要稳),出锋。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十课作业,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范字“江、抖”的笔顺及用图形分析这两个字。硬笔练习部分可提醒“三点水”的写法。以音乐伴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师范,纠正错误。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学生课下多练习。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三
1.了解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捺的写法。
2.学习斜捺和平捺的用笔方法,捺的写法体会不同。
3.练习书写带有捺笔的几个字。
1.了解斜捺、平捺的形态特点。
2.通过练习体会斜捺、平捺运笔的不同捺的写法。
笔、墨、纸、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
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复习撇的.写法
2.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
3.板书课题:捺的写法。
4.学生自学,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捺的写法。
二、了解捺的基本形态,学写“捺”
1.出示小黑板,看看这两种捺笔有何不同?
2.认识斜捺和平捺,体会各自形态特点。
3.师范写“斜捺”
4.生说说运笔特点
5.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起笔藏锋,行笔中锋由轻到重。至捺脚处向右渐渐提笔出锋。
6.评议。有两种病笔:“翘笔”和“长尾”
7.同样方法学习平捺的写法
8.评议学生作品,注意平捺运笔与斜捺的不同:起笔稍顿,行笔右上很短,接着向右下(教平)行笔由轻到重,出捺脚向右上。
9.指名上台写,集体评议。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四
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
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板书: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永各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1)出示试一试图。
竖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朵?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样算?求一共的朵数,就是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4)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吗?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横着看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得数相同。
3、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
(3)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2=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24和2乘4。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2+2+2+2=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2=8
(乘数)(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成熟,等号后面的叫积。
4、教学试一试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
(3)讨论;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完成想想做做1~4
1、完成想想做做1
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3、完成想想做做3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五
1.了解点有左点、右点、长点之分点的写法。
2.比较三种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的不同点的写法。
3.学习书写这三种点及带有“点”笔的几个字。
1.点的写法比较左点、右点、长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
2.学习书写带有“点”笔的几个字,注意运笔方法及间架结构。
笔、墨、纸、小黑板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几幅书法作品,点的写法激发学习软笔书法的兴趣。表扬前几节课中表现认真的同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今天呀我们学习“点”的写法,看看哪些同学的点写得最漂亮。
3.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学习“点”的写法
1.出示三种点,它们是一家三兄弟,长得很相象。请你仔细来观察,怎样才能分得清?
学生观察后说不同:左点、右点和长点
2.师教写“左点”
(1)师边范写边强调要点:起笔露锋,行笔笔锋偏左,边行边按,收笔藏锋。
(2)生再随师一起练写
(3)小组评议
(4)师评:左点注意不要写成“粗头”
(5)生再练写
3.同样方法教学生学写“右点和长点”
4.(1)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评议
(3)注意长点用笔方法与右点相同,只是形态较长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小黑板出示:军点惊不买浇共洲思
2.仔细观察,看谁的眼睛亮!
(1)这九个字都有点,分别是什么点呢?
(2)请生回答
3.师范写“军”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注意左点不要写成粗头
4、生练写
5.评议
6.出示“点”字
(1)这个字由几个点组成?分别是什么点?
(2)生观察后回答
(3)师范写
(4)生练习写
(5)评议:最后一笔右点不要写成“凹腹”;左边三点的大小要有变化
7.学写“不”字
(1)学生读帖、练习写“不”同桌互评
(2)集体讲评
(3)强调要点:最后一笔长点不要写成尖尾
8.生练习书写其它几个字
9.讲评
四、优秀作品展评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六
1.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古代着名书法家和名家作品。
2.在交际过程中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了解古代着名书法家的一些情况。
感受书法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课件(书法家及书法作品图片)
一、出示图片导入
1.出示图片思想思想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增进学识修养,提高写字技能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祖国文字,并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首先,要想写好字就一定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坐着写字的时候,身子要正而直,两肩齐平,胸部挺起,头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两臂要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双脚要自然放平,踏稳,不要交叉或踮脚尖。
(2)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跟写好字有密切关系,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很有好处,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2、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一些常见的偏旁部首。
(1)汉字的基本笔画,主要有如下一些:横、竖、撇、捺、点、提、折、钩等。
(2)汉字的笔顺规则,可分为基本规则和补充规则两种:基本规则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补充规则有先中间后两边、右上或里边的点后写等。
(3)汉字的间架结构,有如下六种: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
(4)汉字的偏旁部首。
3、了解古代书法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与热情。
4、对小学生的写字提出严格要求,那就是六个字:"规范、端正、整洁"。
5、学习简单的章法,尝试作品。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1—2周书法历史
第3—4周三个点的书写:撇点、斜点、挑点
第5—6周横画的变化及其写法
第7—8周短竖、垂竖、悬针竖
第9—10周短撇、长撇、竖撇的`书写
第11—12周斜捺的书写
第13—14周横钩、竖钩、弯钩的写法
第15—16周竖弯钩、横折弯钩、横折竖钩
第17—18周斜折弯钩、横折、竖折、斜折
四、教学措施
为了体现学生一个时期的书法学习程度和训练结果,在校内外可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书法比赛、书法服务活动,如现场写字竞赛、书法作品展览,开辟班级写字园地、校园书法宣传窗等等。再就是让他们抄写专栏、板报,为家庭、邻里书写春联等。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一些书法素质好、书写水平高的学生一展才华,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七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点的写法、“点”画中的提按。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三、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四、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五、讲授新课。出示课题:第八课点的写法。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观察“点”画的特点:1、它像什么?(大瓜子、雨点等)2、在米字格中的位置。点的写法:右下入笔,右下按,提笔回收。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点的写法。
六、完成第八课作业、范字处理时,请同学说出其图形、笔顺。硬笔书写强调提按。老师巡视行间,此时可放音乐,调解课堂气氛。
七、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八
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虚实得宜的特点;
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会写这种类型的的字。
1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讲解虚实得宜的写法
2、讲解虚实得宜
(1)什么叫虚实得宜?让学生回答。
(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4)学生观察分析虚实得宜型字的写法。
(5)教师讲解:
(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范字,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
1、写一写;
2、想一想。
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九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横折的写法,横画与竖画的交接点。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复习横画、竖画的写法。
三、出示复合电化胶片(先横,后竖,合起来为横折,或徒手在黑板上画出,但要比较规矩,给学生以美感)。出示课题:第五课横折的写法。
四、讲授新课。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横折的写法,看来不成问题,最后,老师整理一下。横折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提笔向上,左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收。
五、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第五课作业,提醒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并在巡视中,随时给以纠正;范字“日”“里”的注意事项,可强调一至两点,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尤其是起笔处。
六、总结:展示作业,进步大的同学仍可展示,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十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三):从外到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三):从外到内,掌握笔画中的粗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老师板书课题:第十三课:笔顺规则(三),并出示挂图“句、用”,请同学观察,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这两个字的笔顺规则,老师此时板书“从外到内”。范字“句、用”的分析:“句”的第一笔短撇较直,有力,第二笔横折钩,折钩稍向左斜,这两笔先写,对于口来讲成两面包围。然后再写“口”,“口”在左下格和右下格的中上偏左。“句”字大体呈三角形。“用”字的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横折钩的竖分别穿过横中线的左右部分的二分之一处,对“用”里面的“”形成三面包围。第三笔、四笔与第二笔的横部分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五笔在竖中线上。“用”字大致呈长方形。老师还可让同学说出笔顺是从外到内的其他字,如“风、凤”等。同时让学生说出这个字笔画的粗细,在书写时要特别注意。硬笔部分的四个字,除复习笔顺外,老师还可要求同学在临写时注意它们在田字格的位置,以便临出的字形似。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三课作业,在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同学们在书写时的错误(执笔、坐姿方面的问题较多,纠正也是长期的任务,望老师不要怕麻烦)。
五、总结:展示同学们的作业,给予表扬,鼓励同学们课下练习。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十一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捺的写法、捺角捺尖的写法。
教学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这一笔象什么,老师出示课题,第七课捺的写法
请同学观察“捺”的特点:1、它象一把笤帚;2、上细,下粗,出尖3、在斜线上
捺的写法:先左上,转锋斜下行,边行边按,把笔毛铺开,到捺角处,慢提平出锋,(由于此笔划较难,老师讲述要准确,演示要稍慢,让同学看清楚)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七课作业,范字的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1、园行;
2、笔顺;
3、在田格中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硬
笔字要求捺画出锋自然。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是的
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希望同学们课下多练习,老师要了解课下练习的实例,以多种办法表扬,促进同学们的进步。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十二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横折的.写法,横画与竖画的交接点。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复习横画、竖画的写法。
三、出示复合电化胶片(先横,后竖,合起来为横折,或徒手在黑板上画出,但要比较规矩,给学生以美感)。出示课题:第五课横折的写法。
四、讲授新课。老师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横折的写法,看来不成问题,最后,老师整理一下。横折的写法:先左上,右下按,转笔右行,提笔向上,左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收。
五、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第五课作业,提醒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并在巡视中,随时给以纠正;范字“日”“里”的注意事项,可强调一至两点,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尤其是起笔处。
六、总结:展示作业,进步大的同学仍可展示,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十三
一、学习插花艺术,自己动手进行插花的.实践活动。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陶冶美的情趣。
一、插花艺术的图片、照片、挂图。
二、插花用具:花瓶、水盘、花插、剪刀、鲜花。
一、组织学生采集野花。
二、通过讲述和阅读课文,让学生知道:
1、插花用品有那些。
2、插花的方式和方法。
3、怎样才算把花插的好(教师可用实物边示范,边讲解)。
三、分发图片、照片,让学生观看和谈谈感受。
四、分组进行插花竞赛(让学生根据现有材料,利用刚学过的知识来插一瓶花。
五、进行评选活动。
自己动手学插花
方式:花瓶式、盆景式、野味式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十四
1、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收集,口头交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的运用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3、引导学生收集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常见的、最新鲜的和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言的规范意识。
通过学生收集、口头交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洗衣粉包装袋、“美乐多”瓶、胡豆简介、广告语、警示语等等
一、导入:
故事:很久以前,有位教书先生,整天不物正业,就喜欢到山上去找庙里的和尚喝酒。他每次临行前都给学生留下一道作业:背诵圆周率。开始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苦不堪言。后来,一位聪明的学生想出妙法,把圆周率的内容与眼前的情景联系起来,编了一段顺口溜:
山颠一寺一壶酒(3。14159)
尔乐哭煞吾(26535)
把酒吃(897)
酒杀尔(932)
杀不死(384)
乐尔乐(626)
先生一回来,大家都会背诵了。
由此,可见语文学得好,对数学也大有帮助的。不单如此,在生活当中,处处可见语文的影子。
二、收集,观察生活中的语文。
例如,电视、广告、校园横幅、对联。包括家里的一些食品的简介等等都体现了语文知识。
广告:某石灰广告——白手起家
某化装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耐克——一切皆有可能。
对联:
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条狗在河边啃骨头,遂出: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子往河上一扔,曰:水流东坡诗(尸)。
生活用品的名字和广告、食品简介和姓名等:
名字:自己家人对自己的期望。
飘柔、立白、美乐多、雪碧等熟悉的生活用品的名称和它们的广告语。
横幅:学校挂的、街道写的等等
但是,在现实中,这些广告语或者是横幅或者简介语等也有出错的时候,字词用得不当,词语用得不好,句子不通顺,这都关乎语文的知识问题。例如我曾见到有人将“公厕”写成“公则”;有一则重庆出的胡豆简介有一段写到:
本品是以优质蚕豆、芝麻、川白糖、液体、葡萄糖、植物油、辣椒、甜酱、精盐等多种天然香料精制而成,具有酥、脆、香、甜、辣、咸鲜诸味融为一体,入口化渣,怪味无穷。
让学生修改这则简介。
三、交流介绍收集到的生活用的语文现象。
你们收集到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你们能举其他的在生活当中遇到的语文现象吗?你可以说说你对这些现象的感悟和体验。或者,你能说说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可以的。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说一说。
四、布置作文。
范文讲解,写得好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看到别人这么写,自己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写继续收集资料,以“生活处处有语文”为题,写一篇至少500字的作文。要求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十五
1、了解点有左点、右点、长点之分点的写法。
2、比较三种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的不同点的'写法。
3、学习书写这三种点及带有“点”笔的几个字。
1、点的写法比较左点、右点、长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
2、学习书写带有“点”笔的几个字,注意运笔方法及间架结构。
笔、墨、纸、小黑板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几幅书法作品,点的写法激发学习软笔书法的兴趣。表扬前几节课中表现认真的同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今天呀我们学习“点”的写法,看看哪些同学的点写得最漂亮。
3、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学习“点”的写法
1、出示三种点,它们是一家三兄弟,长得很相象。请你仔细来观察,怎样才能分得清?
学生观察后说不同:左点、右点和长点
2、师教写“左点”
(1)师边范写边强调要点:起笔露锋,行笔笔锋偏左,边行边按,收笔藏锋。
(2)生再随师一起练写
(3)小组评议
(4)师评:左点注意不要写成“粗头”
(5)生再练写
3、同样方法教学生学写“右点和长点”
4、(1)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评议
(3)注意长点用笔方法与右点相同,只是形态较长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小黑板出示:军点惊不买浇共洲思
2、仔细观察,看谁的眼睛亮!
(1)这九个字都有点,分别是什么点呢?
(2)请生回答
3、师范写“军”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注意左点不要写成粗头
4、生练写
5、评议
6、出示“点”字
(1)这个字由几个点组成?分别是什么点?
(2)生观察后回答
(3)师范写
(4)生练习写
(5)评议:最后一笔右点不要写成“凹腹”;左边三点的大小要有变化
7、学写“不”字
(1)学生读帖、练习写“不”同桌互评
(2)集体讲评
(3)强调要点:最后一笔长点不要写成尖尾
8、生练习书写其它几个字
9、讲评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十六
教学目的:
学会做简单的'家务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添生活情趣。
工具、材料:
高压锅或电饭锅,水、米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动手煮饭的兴趣。
二、学学做做
(一)高压锅煮饭:
1、拣米、淘洗、加水。
2、检查密封圈、排气孔后加盖。
3、先用旺火烧煮,冲气后调成小火焖3——5分钟。
4、待锅冷却,锅内气压下降后,才能旋开锅盖。
(二)用电饭锅煮饭:
1、注意电饭锅内胆与外表面要抹干净。
2、插电时要注意安全。
三、想想练练
1、淘米时,是不是淘洗的次数越多,洗得越干净就越好呢?
2、回家练习煮饭,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妈妈的好帮手。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十七
1、让幼儿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长过程,知道豆芽是蔬菜,有营养。
2、学习给两种豆芽进行分类并品尝豆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3、通过幼儿自己亲自种植豆芽,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方法,培养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长过程。
1、黄豆芽,绿豆芽若干,小脸盆,每人一个,人手一把小铲子,黄豆种,绿豆种若干。
2、多媒体课件。
3、烧熟的豆芽每人一份。
(一)导入激趣:
演示画面“豆芽宝宝在跳舞”,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了解豆芽的特征。
1、洗豆芽。
请小朋友帮豆芽宝宝洗澡,提醒幼儿一边洗一边仔细观察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提问:“你洗的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讲述,老师出示电脑画面,帮助幼儿了解黄豆芽和绿豆芽的特征。
2、分豆芽。
请幼儿把脸盆里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在两个点心盆里,然后送它们回家,边送边说:“黄(绿)豆芽,我送你回家。”
(三)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提问:“你知道豆芽宝宝是怎样长出来的吗?“幼儿自由回答
演示电脑画面,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四)了解豆芽的作用。
“你们知道豆芽有什么作用?”
出示烧好的豆芽,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让幼儿知道豆芽是有营养的,要多吃豆芽。
(五)师幼合作种豆芽。
教师带领幼儿到自然角种豆芽。
小百科:豆芽,也称芽苗菜,又名巧芽、豆芽菜、如意菜、掐菜、银芽、银针、银苗、芽心、大豆芽、清水豆芽,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称“活体蔬菜”。品种丰富,营养全面,是常见的蔬菜。
评课教案写的好说篇十八
(一)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和认数情况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
重点: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类方法。
(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
(二)学具:10根小棒。
(一)教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比如:认识数字、认识图形、会计算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图。
(二)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1)看图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
小结 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认真看图,还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
2、学习数数:
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
师说:这幅图画的是开学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大家仔细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数数:
图上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组一组地数)一共有几个人?
图上面有几朵向日葵?几棵树?几只小鸟?(从左往右数)
(2)数周围的实物:
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灯?几扇门?几扇窗户?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衣服上有几个扣子?
3、学习分类。
(1)看书上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铅笔和球)
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
师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
(2)出示图片:
请你们分一分,哪些是同类物品,学生回答后,教师圈上圈。
(3)学生看书上图:
师说:你们说得对!小鸡、母鸡、公鸡都是鸡,所以把它们圈在一起。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圈一圈。
4、了解学生认数的情况。
(1)看图回答问题:
师问:每个圈里画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边的数是几?
(2)指名几名学生分别数出1~10实物的个数。
(3)教师带领学生打乱1~10各数的顺序数数。
(三)巩固反馈
(1)看数摆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eq x(5),学生摆出5根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eq x(7),学生摆出7根小棒。
(2)做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卡片eq x(6),同学们拍手表示。
教师出示卡片eq x(8),eq x(10),同学们拍手表示。
(3)做练习一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以内的数。学会了把物品进行分类。这是为我们以后学习数学的一节准备课。(板书课题)
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看图、数数、游戏、动手摆实物来激发学习兴趣。
二、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逐步分清方位。
三、在练习数数上,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周围的实物。目的是不仅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四、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起来,而且还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圈,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