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三年级日记篇一
我的姥姥是个北方人,她很擅长做面食,每到寒假我们都会有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包饺子。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包饺子时的情景。
那天,姥姥跟往常一样在做着包饺子的准备工作,妈妈提议说:“我们去帮姥姥包饺子好不好?”我手舞足蹈的说:“好啊!好啊!”姥姥说包饺子第一步是做饺子皮。姥姥首先把和好的面放在桌子上,在面团上撒了一些干面粉,揉了揉,再撒一点干面粉,又揉了揉,反复了好几次之后姥姥在面团中间挖了一个洞,把面团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粗面条,再把面条揪成一小坨一小坨的面团,最后用擀面杖擀成了饺子皮。
现在我可以包饺子了,我兴奋的拿起饺子皮,在里面放上姥姥做好的饺子馅儿,学着姥姥的样子包了起来,我轻轻的拿起两边的饺子皮,把它们依次捏合在一起,这个过程要非常的仔细,因为稍不留神,不是馅漏出来了就是把饺子捏破了。我一开始包的有点丑,妈妈说:“熟能生巧,你要多练习才能包出漂亮的饺子,姥姥已经包了几十年了,你才包了一次,当然包的丑了。”我包了几个之后慢慢找到了技巧,包的越来越好了,我好开心啊!我又突发奇想,包了两个南瓜形状的饺子,妈妈看了惊奇的说好奇特的饺子啊!我心里暗暗发笑,之后我又包了好多奇怪形状的饺子。
饺子全部包好了,姥姥把饺子放到蒸锅中蒸熟,要等待15分钟,我觉得这15分钟好漫长啊。终于开锅了,我第一个洗好手坐在餐桌前,吃起自己包的饺子感觉就是比别人包的好吃呢!
包饺子实在太有趣了,下次姥姥包饺子我还要帮忙,而且我要从和面学起了。
包饺子三年级日记篇二
有一次,我看见妈妈在包传统美食饺子,一个个饺子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像一位位当兵的战士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看了真让人赏心悦目,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学会包传统美食饺子这项本领。
于是,我就照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包传统美食饺子了。第一次我拿了一片饺子皮,然后用筷子夹肉馅,不过,肉馅实在太滑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夹起一丁点儿肉馅,结果,这个饺子就变成了一个又瘦又小的“小瘦肝”。第二次,我用勺子铲馅,结果这次又变成了一个又大又鼓的“小将军肚”而且还撑破了皮。这时,我停了下来,目不转睛的看妈妈怎么包传统美食饺子的,只见他一手拿着面皮,另一只手拿着勺子铲馅,不但包的快,而且饺子圆鼓鼓的,可真厉害呀!总结了前两次失败的原因,第三次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饺子了。妈妈看了我包的饺子,笑笑说:“你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好孩子”。我得到妈妈的表扬心里乐陶陶的。之后,我越包越有劲,帮妈妈包了许多饺子,立下了大功。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里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才能成功。
包饺子三年级日记篇三
包传统美食饺子是中国的传统饮食习俗,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习俗,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我们都爱包传统美食饺子、更爱吃饺子,特别是在北方过春节的时候,那可少不了它啦!
饺子馅香,皮儿韧,说起来好吃,做起可难啦,先说和面吧,先要将上好的精面反复的搓揉,直到很有韧性才行,再将它搓成一条条的圆柱状,再用刀把它搓成一小团一小团的,然后再拿擀面杖将它压成扁扁的,最后再在上面撒上一层干面粉,这样,皮儿就做成啦!
再说说做馅儿的吧,做馅可以做猪肉馅、牛肉馅、羊肉馅、也可以做蟹肉馅,还可以做成素菜馅、豆腐馅等等,里面还可以夹上葱子、韭菜什么的,切得细细柔柔的馅儿被皮儿包起来,咬在嘴里不用说有多好吃呢!做好的饺子可以蒸、可以煮、还可以油炸,那可是好吃极啦!
还有的人喜欢在过年的时候在一大堆饺子里挑一个出来,拿一枚硬币包进馅儿里去,如果有谁吃到了这一个特殊的饺子,那就表示这个人很幸运、很有福气,会有一年的好运气在等着他呢(她)!这时候,满桌子吃饺子的人都会惊喜地叫起来,过年的气氛就会更欢快、热闹啦!
啊,饺子,饺子,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我们都爱吃你,美味的饺子!
包饺子三年级日记篇四
星期六的早晨,我还在床上睡的正香,就听到“当当当”的声音。心里想,老妈又在干嘛呀,难得有个懒觉睡,把我吵醒了。
我起来一看,原来是在砧板上剁肉。我不耐烦的问:“妈妈,你在干嘛呀,吵死人了。”妈妈笑咪咪地说:“我在剁肉呀,包饺子给我家这个小馋猫吃的呀。”我一听是包我喜爱吃的饺子,不高兴劲儿而全烟消云散了,高兴地说:“我也要包,我也要包”。
说着就赶紧把脸牙一涂、一涮,就撩起袖子准备包饺子。我坐在凳子上自言自语地说:“可是我还不会包呢,这可怎么办?”我的眼睛直盯着妈妈的手,她包的是那么的娴熟呀!只见妈妈左手拿起饺子皮,把剁好的肉馅放在皮中间,在饺子皮的边上捏几下,最后把皮往中间压一下,一个饺子就完成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手法试着,可是好像不听使唤,包起来的四不像。我垂头丧气地说:“不包了,不包了。你看,它都不像饺子。”说着嘟起小嘴生起气来。
这时候妈妈,一边包着她的饺子,一边说:“你呀,做一件事情不能着急,慢慢学,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学好每一件事。”我听了妈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我就开始做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做到十五个才跟妈妈做的有一点像,这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欢呼到:“哦,我会包喽,我会包喽。”
我学会了包饺子,真是一件开心的事呀!
包饺子三年级日记篇五
星期六,我们家要吃饺子。我急忙到厨房去包饺子,我先把擀好的.饺子皮放在手里,在把肉馅放进去,最后捏成钱包,一个饺子大功告成了!
老爷给我教了包饺子的技巧,我现在已经很熟练了,我估计长大我会成一位好厨师,让来的顾客尝一尝我的饺子。
星期天,我又做了一次饺子,这次我要擀饺子皮,第一次差一点快压到了我的手指头,第二次真的压到了我的手指头,第三次我终于懂得了技巧,也擀好了。弄饺子的肉馅肯定没有什么的了。煮饺子的事由姥姥姥爷干。
这两次是我第一次参与包饺子,下一次我会继续努力的,最好长大能做一顿香喷喷的饺子给家人们吃。
包饺子三年级日记篇六
星期天的一大早,我就听见厨房“嗒!嗒!嗒!”的声音,我好奇地走进去看个究竟,原来老妈要包饺子。我一下子兴奋起来,笑着说:“好啊,好啊,我也要包饺子,我要包动物饺子,比如小白免、小熊、小金鱼。”可是老妈却说:“包动物饺子太难了,还是包简单的月牙饺吧!”
老妈的快刀一下子就把肉和娃娃菜混合成馅了。“开始啦!”我迫不及待地拿起饺子皮。可老妈又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来,先看看老妈是怎么包的。”只见老妈不紧不慢地用左手拿着饺子皮,右手用勺子在碗里挖了一些馅,然后熟练地包起饺子。哈哈这么简单呀!我一下子就包好了一只,老妈又说:“馅太少就站不稳了。”于是我就多加了一些馅,果然比前面一只漂亮多了。接着我又耐心地包了一只又一只,包的一个比一个好,有几只比老妈做的还要好呢!
啊!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了包饺子。
包饺子三年级日记篇七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引来种种风波。如:家庭的风波、课堂上的风波等。但是我却忘不了那次包传统美食饺子的风波。
记得那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乡下姥姥家去。来到了姥姥家,我可高兴了,终于可以跟表姐在一起玩了!我们玩了一会儿,回到屋里一看,姥姥和妈妈正准备包传统美食饺子,我们就洗了洗手,跟着妈妈学包传统美食饺子。
我手上拿着一张饺子皮,另一只手用勺子把馅儿挖到了饺子皮上,正打算包起来的时候,可是那些馅儿就是不听我的使唤。不是从坐左边冒出来,就是从中间跳出来。我心想:唉,这饺子真是不听话。抬头一看,姥姥和妈妈已经包了许多饺子了,那些饺子形态各异,让人看了不流口水才怪呢!我看着,妈妈包的是那样轻巧,我就对妈妈说:“您还是教教我怎样包传统美食饺子吧。”妈妈一边示范一边对我讲了包传统美食饺子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我又重新拿起一张饺子皮,按照妈妈的方法去做,果真奏效。不一会儿,我便包了十几个饺子。
煮熟的饺子出锅了,姥姥把饺子捞出来放到了盘里,我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我学会了包传统美食饺子。
包饺子三年级日记篇八
在新年来临之际,家家户都要包饺子来庆祝新年。今年的大年三十,我不仅尝到了美味的饺子,还亲自过了一会包饺子的乐趣。大年三十晚上,爸爸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包饺子,我溜进厨房,看见爸爸正在和面,妈妈正在准备饺子馅,我说:“妈,让我也试试吧。”妈妈看见我点点头,表示同意了。我高兴极了,因为我就要学包饺子了!妈妈拿起擀面杖给我做示范,只见妈妈左一下右一下,一个个又薄又圆的饺子皮就成了,我一看,心想:原来这么简单。看我的吧!我胸有成竹的接过擀面杖,学着妈妈的样子一手拿着面团一手推动擀面杖开始了,不料面却粘在擀面杖上,弄了好半天手上面板上都成面了,真烦人!妈妈看着我焦急的样子笑着说:“要撒点面粉才能不粘,但也不能撒太多否则就不好包了。”妈妈又给我讲了许多要领,并耐心的指导。我尽量按着妈妈说的去做,可刚开始擀出来的还是四不像,看着妈妈那么不厌其烦的教我,我想:我绝不能气馁!经过反复操练,我越擀越熟练了。看着圆圆的饺子皮在我擀好了面皮,该包饺子了。
我兴致勃勃地拿起面皮加上馅照着大人的样子包了起来,可饺子馅好像成心与我闹别扭似的,一个劲儿往外跑。我站到妈妈身边想看看妈妈是怎样包的,却看见妈妈把硬币放在馅里包进饺子里,感到好奇怪。就问妈妈是干什么的,妈妈告诉我,谁要是这就是包饺子的乐趣,我体会到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克服了所有困难后,我们才能成功。吃到饺子熟了!妈妈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饺子,我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虽然包饺子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我学会了包饺子,也值得的。这个饺子,他就会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为了能吃到这个饺子,我迫切希望能把饺子赶快包好。我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耐心的琢磨着,思索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一番努力的学习,我终于学会了包饺子,我用手不经意的擦了擦头上的汗,却弄得一脸面粉,变成了一只小花猫。的擀面杖下快速飞舞,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包饺子三年级日记篇九
今天是星期六,也是我们小组活动的时间。我们去张钰家包饺子。
一进张钰家门,张钰、刘冉、尹湘琳都争相来拥抱我,好像很久没见似的.。当然,我们很快进入包饺子的过程中。因为我来的晚,没有看到怎么和面。但是我回家的时候,爷爷告诉我,和面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水放多了面会软,不筋道。水放少了,面会硬,嚼不动。所以水放的一定要平等,才能达到鲜香满溢,筋道。
第二个步骤是做馅料,做馅料的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小孩子千万不能做。奶奶先用两把菜刀把一块五花肉切成肉丁,再加一点葱,一点盐,肉馅就做好了。再做菜馅,把大白菜也切成丁,加入盐和一点其他的菜,菜馅就做好了。把肉馅和菜馅放到一起,开始搅拌。这个步骤是由我们来操作,可是只有我一个人没有拌撒。
第三个步骤是擀面,这个步骤挺难的。奶奶先把一大块和好的面切成四大块。把这四大块压成圆球。把其中的三大块放进铁盆里,再把其中的一大块做成一个面圈,再把它切成很小的块。用擀面杖变转边擀,就可以了。
随着我和奶奶面皮的供应,张钰、尹湘琳、刘冉和叔叔那边包饺子的团队也开始工作了。其实我也试过包饺子,可是包的三个就有两个露了馅,所以我就选择了擀面。看起来他们的阵容很强,可是奶奶的手可快了。包饺子的主要工序先把面皮的中央放一些馅料,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先把中间的面皮合拢,再用大拇指掐住两边往上一挤,再把那个皱给按下去,就可以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包了两大篓的饺子。也该煮饺子了,我觉得煮饺子和煮速冻饺子没啥区别,只不过时间短一些而已。水还是照样放,锅铲还是照样动,凉水还是照样放,大火也照样烧。明明就跟速冻饺子的煮法一样。
开始吃饺子了,我们有序的排成一排,等待着“敌军”到来。第一批“敌军”到了,我们飞速的干掉他。又来了一批,我们还是把他们给干掉。这个饺子的皮很筋道,咬一口陷非常的香,还带着一点汤汁,鲜香满溢,回味无穷。
包饺子三年级日记篇十
今天是大年初一,在农村传统中早上是要吃饺子的。
我一起床,就看见奶奶在和面。说要包饺子。我看着他们,很有趣,还很简单。我也包了起来,这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馅太多了,煮时会带出来。馅太少了,不好看,吃时没味。
传说饺子是这样来的: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包饺子也已成为中国的一项传统的风俗。
包饺子三年级日记篇十一
星期日的下午,爸爸老妈带我去奶奶家。爷爷说:“今天休息没事,咱们全家都在,包饺子吃吧!”
我非常高兴,我最爱吃饺子啦!我先去洗了手,等着老妈和好了面,又均匀地揪成一个个小剂子,我先把小剂子团得圆圆的,然后拿起擀面杖,开始擀面皮。擀好面皮,我左手托起面皮,用小勺舀了一些馅,放在饺子皮上面,包了起来。可是馅放放得太少了,包出的饺子扁扁的。我又反复地思考,第二次,我把馅均匀地放在饺子皮中间,皮两边对折,用手一捏,就包成了一个饺子。可是和老妈包一比,还是没有老妈包的好。
生活也是一个大课堂,看来我们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多方面的技能。
包饺子三年级日记篇十二
一进门就闻到浓浓的香味,当我打开门时看到一碗碗包饺子的香料,我洗了手后迫不急待地把饺子皮拿起,咦!怎么我的手粘粘的呀妈妈听了笑着说:"你手有水当然粘了。"
我摸了摸头,心里想:那怎么办呢妈妈看透了我的心思,说:"你把手擦干就不会了。"
早已笑得腰也直不起来;小姨一边责怪我,一边去为我拿冷水。
第一次包饺子难忘,而第一次吃自己包饺子的情景更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