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人生最充盈的时光,充满了激情与无限可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心态和策略?立刻阅读一下下面的青春成长故事和经验分享,也许能给你一些帮助和启发。
又是一年三月三散文诗篇一
公园里的迎春花竞相开放,春风没收了冬天的寒冷,吹拂着柳树的嫩芽,小鸟在树枝上欢叫着,五颜六色的小野花羞答答的露出了小脸。――春天到了!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瞧!公园上方的天空中飘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有嬉戏在云间的小金鱼,有舞动着无数条腿的蜈蚣,还有展翅高飞的雄鹰。杰克和杰瑞兄弟俩也来到公园放风筝了。他们看着天空中这么多好看的风筝,心里也直痒痒,赶紧将自己的燕子风筝拿了出来:一对大大的红绿花纹翅膀,一张京剧脸谱似的'脸蛋,凑成了一只可爱的燕子风筝。杰克对杰瑞说:“弟弟,要不你拿着风筝,我牵着线,我一喊放,你就松手,好吗?”“嗯”杰瑞说。
只见杰瑞双手把风筝高高举起来,杰克拿着线轴,慢慢地往前走,边走边放线。这时一阵风吹来,杰克大喊一声“放!”杰瑞赶紧松开拿着风筝的手,杰克撒腿就跑,可爱的燕子就这样轻快地向云间飞去。燕子风筝自由地飞翔着,时不时还在空中飞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旁边的一个小妹妹也被他们的技术所吸引过来了,小妹妹抱着自己的蝴蝶风筝跑到杰克身边说:“哥哥,你的风筝是怎么飞上去的呀!教教我嘛!教教我!”杰克边跑边喘着气说:“等我把风筝放高了后,我再来教你好吗?”
远处,还有一只彩色三角形的风筝,像斗鱼一样摆动着柔柔的尾巴,在天空中飘飘然的飞着。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放的,他的爸爸搂着妈妈,正在欣赏儿子的杰作。
天空中还有很多风筝,它们乘着风,仿佛在唱一首春天的赞歌。草地上,传来一阵阵嬉戏声和欢呼声……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啊!
又是一年三月三散文诗篇二
小时侯一次我唱《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父亲说是长城外, 我说是长亭外 。 见父亲执拗 , 我拿过音乐教科书给他看 , 果然是长亭外 。 父亲并没有夸我记性好, 而是慢慢放下课本 , 一脸怅然的走出去 。 我当时很不明白 , 父亲为什么这么较真一个字 。
有些记忆里的错误就让错着吧 , 不要试图更正 , 那样就可能失去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
又是一年三月三散文诗篇三
农历三月,正是故乡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时节,此时让我激动不已的不是迷人的景致,而是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庙会。
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当故乡西边月亮山上的一轮纤细的弯月悄悄落下,故乡东边新城梁的山头上慢慢地透出一抹红晕,此时,故乡的小镇便此起彼落地响起欢快的爆竹声,整个小镇开始沸腾起来。
据说,九台山庙会始于汉代。相传西汉末年,王莽造反,天下大乱,三月初三,汉高祖第九代孙刘秀被王莽追逃到青龙寺,为一农夫所救。后来,村民感念刘秀的福泽,特建一青龙寺(乡民以为皇帝是真龙天子,便以青龙命名寺名),以后每年三月三,总有四乡八镇的村民前来烧香朝拜,渐而演化成庙会。也有人说这“三月三”与农事有关。农忙开始,乡民总是祈求风调雨顺,所以,这一天先祭奠一下龙王,以求一年五谷丰登。此说,似更可信些。
传说总归是传说,对于身居乡间,辛苦的人们来说,这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庙会的来源并不重要,但节日盛大场面和带给人们的愉悦倒是令人向往。庙会前后的那几天,有从陕西等外地请来的秦腔大戏日夜演出,镇子上的居民要事先邀请外地的亲友赴庙会。于是方圆数十里的男女老少云集镇上。每年的这一日,九台山青龙寺总会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庙前有一处平地,香客摩肩接踵,面容虔诚,烧香的、烧纸锭的,火光熊熊,浓烟升腾。庙堂内灯烛辉煌,香烟缭绕,钟馨聒耳,檀香四溢。
“三月三”是庙会也是集场,庙场四周,商贩云集。特别是山下戏场周围的空地上,戏场外的街道上摆满了商品摊位,让人目不暇接,吃、穿、用、耍,琳琅满目,五彩缤纷。各种小吃遍布戏院和街道,诸种土产杂陈其间。耍猴的,舞刀枪玩棍棒的,……吆喝声、叫卖声、锣鼓声,还有孩子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交相混杂,如一曲欢快的合奏曲,二三里外也听得见。赶集的人,大多除了前来烧香拜佛,看戏凑乐,还要到各个摊位前溜达一番,挑三拣四,购买一些新鲜商品或便宜货物,才算不枉此行。尤其是农民,扛着买来的崭新农具,眉飞色舞,喜气洋洋。于是大街小巷,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作为小镇的居民,我们不仅为小镇拥有这个欢乐节日而自豪,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每年的三月三庙会父母总会瞅中这一时机做几天生意。做生意是要本钱的,母亲就拿自己家里的面粉炸些油饼、蒸些面皮、凉粉,父亲就收拾干净家里的`土屋土炕,招揽几位远处的客人在家里住宿。
哪天唱秦腔大戏哪天就算庙会的序幕拉开了,庙会一开始,赶庙会的人就会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场面最为壮观的要算三月三日这天了,这天是正会的日子,镇上的居民,方圆数十里的村民都会倾巢出动,一时间寺院里、戏院里、街道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那几日父亲母亲算得上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但筹备工作从庙会之前几日就开始了。磨面、榨油,打扫房屋,烧炕、收拾炕上的铺盖,去戏场占摊位,这些活计都相继展开。
最辛苦的要算母亲,临近唱会戏的前一天,母亲就要开始做油饼、面皮、凉粉这些小吃。那天一大早,母亲先是和几十斤炸油饼的面,然后再洗一缸蒸面皮的面,完了再做十来斤面的凉粉。
和面是最费力的一道工序,母亲把面倒进大盆里,按一定比例加进碱,加入一些调和,倒些水,反复地搅拌均匀,翻来覆去的揉搓,等揉到一块儿了,再倒到案板上,使劲用手掌一下接一下地压扁,再一下接一下地柔圆,反反复复几百遍,直至把面揉搓得非常均匀劲道,有弹性、有韧性了才能停手,最后把揉好的面放进盆里,上面扣上同样大小的盆或锅盖,让面去发酵。
和完面,母亲接着洗蒸面皮的面。面皮好吃,但实在难做。先要和面,把和好的面揉搓在一起,拿来水桶,装半桶凉水,再把揉好的面在水中不断地搓洗,面团越揉越小,最后就剩下面筋了。把面筋从水里拿出来,让桶里化在水中的面慢慢沉淀。
母亲干完这两样活计已是日照当头了,赶忙做午饭,说白了是早饭午饭一起做,因为早饭到现在还没吃呢!吃完饭,顾不得伸腰,第二轮大干又开始了,母亲要用下午的时间做凉粉、炸油饼呢!
说起做凉粉,工序倒不繁琐,但很有讲究,要做好凉粉非轻而易举就能完成。首先要往锅里倒进半锅凉水,然后开始加热,边加热边往往锅里撒面,边撒边用勺子或擀面杖在水中搅动,随着粉面的增加,水温的升高,突然之间,锅里奇迹般地发生了变化,几秒钟之前还是清汤寡水的,顷刻间就变得粘稠了,凉粉即将做成了,这时母亲不急不躁,不紧不慢地还在搅动,直到凉粉在锅里冒出熟透了的香气,母亲才把凉粉舀出锅,晾到大盆里。每个人做出了的凉粉柔韧度和口感各有不同,但母亲做的凉粉吃起来最随心爽口,让人百吃不厌。
做完凉粉,母亲累得腰酸背痛,时间不允许母亲歇下来,母亲伸直腰,把脊背在厨房的门扇上垫了垫,又马不停蹄的忙开了。接下来任务是炸油饼。炸油饼最关键的是把握火候,火太大,油饼会焦,焦油饼既不好看,又难吃;火太小油饼上不了色,上不了色的油饼看起来像病人的脸蜡黄,影响食欲,没有卖相。于是炸油饼时,父亲成了母亲的好帮手。母亲一边擀油饼,一边掂量锅里的油饼是否熟了。父亲一边看管锅底下的火,一边在母亲示意下从锅里捞熟了的油饼。妇唱夫随,好亲切感人的画面,时至今日,回想起来,还如昨天那样清晰。
最后一样活计就是蒸面皮了。沉淀了一天的面皮面,如磁石般地沉在水底。母亲倒掉上面的一部分水,往里面加少许碱,搅合均匀,然后拿出蒸锣往里面舀两三勺面皮面,盖上锅盖,蒸大约四五分钟,一片面皮就算出锅了。出锅了的面皮需要晾冰才好食用。晾面皮时为了不使面皮之间粘连,母亲每蒸完一张面皮,就要细心的在面皮表面用胡麻油摸一下。当时胡麻油很值钱,家里食用时用筷子蘸几滴到锅里炒菜,总舍不得多用。许多人都用凉水摸面皮,母亲不肯,一是凉水摸的面皮不好吃,更关键的是对人的身体有害。忙完这些活计已是深夜了,母亲便和衣躺下睡了。
第二天父亲和母亲都起的很早,父亲套上自家的架子车,往戏院里拉摆摊的桌凳,母亲做早饭,准备调凉粉面皮的调料。吃完早饭,父亲和母亲一起把做好的小吃小心翼翼的装到架子车上,拉到戏院里去。此时离下午开戏还有好多个钟头,但摊子得早早摆起来,一来怕迟了,街道上拥挤,车子拉不过去;二来是为了早点摆出去,多买点。
农历三月,正是暮春时节,中午时分,戏院里已是人头攒动,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早早来到戏院里赶庙会的人已耐不住饥渴,纷纷向小吃摊前靠拢,母亲已忙得不亦乐乎,一边清洗客人吃过的碗筷,一边麻利的给客人调面皮、凉粉。而父亲是母亲最得力的助手,一边招徕客人,一边收拾客人吃过的碗筷。等到下午戏开演时,母亲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因为母亲人缘好,左邻右舍的摊主,还有前来看戏的熟人也赶来帮忙。每天戏台上大幕合上的时候,也是父亲母亲收拾摊子的时候,而大多数摊位上的小吃还剩得很多,他们睁圆了双眼,在散戏后的戏院里搜寻吃饭的客人,焦急地等待夜戏的开场,好等待新的机会。
每天下午戏散后,父母亲收摊回家还要招待家里来住店的客人,母亲给客人做晚饭,父亲给客人煨炕、烧水倒茶。父母热情好客,来家里住的客人,父母亲只收住店费,不收饭钱,因此,慕名前来我家住店的客人很多。因为我家房屋少,只是临时安排住处,因此无法满足所有前来的客人留宿。记得每年三月三,有几位在县城卖铁货的客人,总是提前联系,唯恐耽误了住不到我家。
一晃,离开老家十多年了,父母也相继离世了,去老家的机会少了很多,近些年三月三的庙会也无暇去顾及。但时至今日,三月三庙会那震撼儿时心灵的盛大场面,父母亲三月三庙会摆摊的情景怎么也从眼前挥之不去。有时在梦里,恍惚之中还觉得,三月三就在眼前,父母亲就在身边。今天是农历二月的最后一天,此时,父亲母亲应该为三月三的生意忙开了!
父亲、母亲,儿今天想你们了,二老在天堂那边还好吗?
又是一年三月三散文诗篇四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耳边又响起苏红《三月三》那优美婉转的曲调,仿佛又置身于美丽而广阔的春季田野里,置身于风筝飞满天的时光里。
春节过后不久,三月三很快就到来了。气温慢慢升高,大地也渐渐苏醒。仿佛一夜之间,树木发出新枝,庄稼换上新装,花朵吐出新芽,小草也不知不觉间从地下钻了出来,一些不知名的杂乱植物也努力挣脱枯萎,整个田野大地顿时变的一片翠绿,偶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点缀。鸟儿们也像从哪里冒了出来,唧唧喳喳落于树木枝头叫个不停,蝴蝶、蜜蜂也在花草丛中四处纷飞,地里的小溪也开始了潺潺流水。道路两旁,村庄内外,桃花、杏花、梨花开满一树,似雪花、似火焰、似白云。此时的田野大地,草绿如茵,鲜花盛开,捧出一个生机盎然的绚烂春天来。春天,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卷,一处永远诉不尽、说不完的人间美景。三月三,无疑是踏青的美好季节。在家蜗居了一个冬天的人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迫不及待的脱掉厚重的衣装,走进田野,踏寻春天,赏花观柳。置身春野,徜徉在春的'海洋,一次人与自然的心灵对话,让人不禁心花怒放,流连忘返,深深陶醉于大自然的恩泽。
放风筝是孩子们的最爱,而我的童年是没有风筝的。只是在这几年和孩子一起爱上了风筝。去到城市广场或田野,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摆开阵势,慢慢放开风筝的线,轻轻跑上几步,风筝渐渐起飞了,越飞越高,直到手里的线全部放完。空中已飞舞着无数的风筝。放眼望去,各种式样、颜色、图案的风筝布满整个天空,争奇斗妍,美不胜收,勾画着春季里一片别致的风景。
“母亲的思念与牵挂,犹如系着风筝的细线,风筝飞得再高也与细线相连;我们走得再远也挣脱不了母亲的牵挂。”忽然就想起了与风筝有关的这诗句,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是呀,那漫天飞舞的风筝,多么像离开母亲的孩子,而手中的线又多么像母亲牵挂的心。
更多
又是一年三月三散文诗篇五
【又是一年三月三作文1】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吹在身上暖洋洋的,放风筝的好时节又到了。
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海边放风筝。到了海边,来到了金灿灿的沙滩上。我左瞅瞅,右望望,这里放风筝的人真多啊!看!那边升起了一只蜻蜓风筝,花花绿绿的身体,像一只巨大的蜻蜓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瞧!那边又升起了一只大蝴蝶,五颜六色的身体,在天空中像一件漂亮的花衣裳。左边又升起了一只大蜈蚣,黑里透绿的身体,像蓝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条黑里透绿的彩带。右边又升起了一只老鹰,只见它越飞越高,短短的时间内,这只老鹰已经超过了所有的风筝,在空中遥遥领先。它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还点缀着花花绿绿的斑点呢!
我也不甘示弱,拿起我的老鹰风筝,看看是我的老鹰飞的高,还是他的老鹰飞的高!还没等我让它飞,它倒迫不及待地自己飞起来了!我的风筝越飞越高,已经远远超过了那只老鹰风筝了。看着别的小朋友羡慕的眼神,我自豪地笑了。
可爱的风筝,美丽的春天,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又是一年三月三作文2】
三月的风,轻柔温婉,三月的心情,晴朗恬静,三月的思念,诚挚绵长,三月的天空,风筝飞满天!
小村边,孩子们清脆纯真的笑声唤醒了我尘封许久的情怀,一种温暖的感觉悄悄爬上了心头,深深的',我开始怀念儿时的伙伴。这样的季节,我们也曾经这样任风筝满天,把我们最初的梦想放逐在天边。这样的季节,我们放开长长的线,让风筝带着我们天真的笑,去和白云做伴。
记忆里,还有那只我们费尽心思设计制作却怎么也飞不起来的风筝,那个时候的我们,还是那么认真的跑着,还是那么不甘心的试了一次又一次,那个时候我们的笑声传遍了小村边,那个时候我们的快乐渲染着整个春天。今天,我把思念和梦幻镶嵌在满天的风筝里,追----忆----童----年----!
常常在这样风筝满天的季节,怀念我们的童年,怀念我们一起走过的那一段清纯时光。你俏皮的小辫子,真挚的笑脸常常会出现在我的梦里。岁月无情,改变了我们曾经纯真的笑脸。无奈的我们,用童年的快乐,少年的纯情,换来了今日而立之年的隐忍。
【又是一年三月三作文3】
大家都知道,三月三是我们景宁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今年三月三的主题是:“浪漫畲乡,诗画景宁”。节目可多可热闹了,有“诗画畲山”摄影展;有广场文艺表演和畲族服装表演;有畲族婚嫁表演;还有木偶戏等民间艺术表演。
虽然这几天天气时不时地下起倾盆大雨和阴冷,但还是阻挡不了人们去参与和观看的热情。
星期六上午,我和爸爸去看“诗画畲山”摄影展。靠在右手边的是畲乡的山水风景照片和畲族婚嫁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那么地美丽,那么地神奇,我们景宁真不愧为华东的香格里拉。左手边的是移民搬迁照片和滩坑库区风景照。移民满脸笑容,库区风景秀丽,我想他们移到新的地方肯定会幸福,库区的风景将来会更美丽。
今天中午,在景宁宾馆旁边看到了一些穿着畲族服饰的大妈用杉木枝条挡住前进的道路。一打听才知道今天要在这条街上举行畲族婚嫁表演。婚嫁表演的内容是这样的:新娘的婆家人让新郎对山歌,对不出来就罚酒。一会儿,就听到吹吹打打的锣鼓声,从建行那个方向传来。啊!迎亲的队伍真的来了,那场面真壮观啊!队伍前面是一头披着红绸布的大公牛,接下来是锣鼓乐队,最后是大红花轿,我数了数,总共有12对新郎新娘。爸爸向旅行社经理打听,原来这些新郎新娘都是“货真价实”的,不是假扮表演的。除了一对是本地的新郎新娘,其他都是从杭州等外地赶来参加这种有纪念意义的婚礼的,他们真幸福啊!
以前,我对三月三没什么印象,现在才知道三月三这么有意义,景宁是这么神奇美丽,真是:“浪漫畲乡,诗画景宁”。
又是一年三月三散文诗篇六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带着我的思念和梦幻飞回到童年……”一个月以来,每到夜深人静之时,这首歌总回荡在耳边。倒不是又想起了童年放风筝,我的童年里没有风筝;是又一年的三月三到了,我家乡每年最大的庙会——三月三庙会又到了。
家乡的三月三庙会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那天,出嫁的姑娘要回家看望爹妈,姑娘女婿要接来娘家爹妈赶庙会,看大戏,即使稍远些的亲戚,也会趁这天来串亲戚。
如今已是三十多岁,就要奔四的人了,尽管工作很忙碌,但每到这个时节,还是会早早查看日历,扳着指头计算日子,三月三这天能赶到星期几。最盼望的当然是星期天了,可惜这样的日子不是很多,每每都是失望之极。今年,一个月之前,我照例翻看日历,哇,太好啦,今年三月三这天正值星期日!我激动地喊道:“是星期天!”惹得儿子和老公还在一旁笑我还这么小孩子样。我可管不了那么多了,又是跳又是叫的。要知道上一个三月三赶上星期天还是10多年前,那时儿子还上幼儿园,如今儿子都读初四了。10多年来,都不能在三月三这天回家看望父母亲,尽管星期天再补,但总可以看出母亲的失望来。
一周以来,便开始抽一些时间,购买回家的礼物。家用的,春节回家看母亲烧水时,用煤球炉半天还烧不开,大家等着喝水,母亲干脆用柴火烧了起来。买一个电开水壶,插上电,三五分钟就好,母亲再也不用收拾半天煤球炉,更不用再烧柴了。父亲的,父亲不吸烟,不喝酒,买一些吃的,再买一条新裤子。母亲的,母亲最节俭,平时什么都不舍得买,弟妹给她买,她也总是挡着不要。你买了,她总得穿,总得吃,于是除了买些吃的,再买一件春天穿的红色的开衫毛衣。今年是母亲的本命年,红色吉祥,开衫穿着舒服。当然不能忘记可爱的小侄女,除了喜欢的巧克力和果冻,再买一双鞋子。
万事俱备,只欠日子。在漫长的等待中,三月三终于来到,收拾了大包小包,喜滋滋的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回到家,母亲已经在等待,父亲已经去买肉买菜,小侄女更是到大门口接了无数遍。短短的几个小时,和弟弟弟妹陪母亲逛庙会,和父亲聊天,带小侄女玩耍,一家人其乐融融,真的好幸福!
又是一年三月三,三月三回家的感觉真好!
又是一年三月三散文诗篇七
早晨出门的时候,随口问了老公一句,今天几号了?
三月三啊,你都过糊涂了!老公笑着说完开门上班去了。
三月三了?时间过得好快啊!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很自然地,这首熟悉的歌曲回荡在心头,感觉上却涩涩的。
早在前好多天,家门外的公园里旷野上,已经时不时的有风筝飘过。曾经痴痴地望了好久,一个人傻笑了好久,然后又湿了眼眶。
想起年轻时曾写过一篇散文诗,就是关于三月三的。那时的句子好浪漫,那时的心空就像三月的风雨,飘忽不定却又缠绵悱恻。
如今,却再也没了那份情怀。看着窗外的喧哗,心里寂寞而孤单。风景与我无关,吵杂与我无关,只想静静地与自己的世界相伴,度过许多有些虚幻的时光。
又是三月三了,也是上班的第一天。早早起床做饭,想着理所当然的不能迟到,尤其这是第一天。
出门坐车,快到换乘站了,才发现工作群里有人说今天九点上班。看着手机上八点不到的时间,我哑然失笑。
没有下车,一直坐到了倒数第二站,那儿有个不错的书店,我想进去消磨一会时间。
时间还早,等会再去吧!我翻阅着书店里散发着墨香的书籍,心却静不下来,十几分钟下来,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无奈地走出书店,阳光在城市建筑的空隙里活泼泼的跳跃着,很晴朗的一天。心却明媚不起来,是老了吧?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会因为第一天上班而激动兴奋。
沿着街道两边商铺门前的人行道漫无目的地走着,眼光随意地掠过街上来来往往行色匆匆的人和车。小县城的周六因为学生的开学报到而显得比平常要热闹,而我却赶不走心头的落寞。
时光属于那些由父母带着去报名的孩子,属于那些衣着时尚,精神焕发的年轻人。我却已经慢慢地成为生活的边缘人了,心态在变化,生活的重心也在改变。什么年纪该干什么事,我心里是清楚的。
呵呵,感觉自己又在抱怨了!丢掉这些念头,今天第一天上班呢!我摇摇头,笑笑自己,继续慢慢走着。
手机响了,主任果然打电话了,没说什么事,但我知道要我做什么。挂掉电话,我走向公交站牌。不再多想办公室那么多人呢,为什么那些活只叫我干。费那神还不如很快干完得了,反正跟我以前的工作量比起来,那简直不叫事!
很快到了办公室,和我想象的一样,只有五十多岁的老刘在打扫卫生。笑着问他好,又简单寒暄了几句,我去了隔壁的主任办公室。
三个主任都在,一个在电脑前打纸牌游戏,另两个在办公桌前坐着闲聊。屋子里的烟味不太浓,估计他们也是刚刚到。
见我到了,电脑前的那位挪开了,管事的正主任吩咐我把写在一张纸上的开学须知(四五行)在电脑上打出来。
我坐下,敲击键盘。中间问了一处我不清楚的,很快完工。又按照指示在电脑里主任的文件夹里调出了五个常规性文档,一一打印。
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可这是工作啊,也算是我没白来。接下来是去学校油印室完成给全校六十几个班级印制这些常规资料的事,这本来是小余的工作,他没来,我也就顺手给做了。
可是印完后要发给各班,我和老刘也跑不完六十几个班哪!刚好主任过来,说了困难,主任立即给别的人打电话。结果只来了两位,另三位有事来不了。主任照例在我们面前低声自语道,没来就按没来处理!
我们呵呵笑着,开始按班级数数分那些资料。说实话,四个人也就不错了。我们立即分头行动开了,我负责高二年级,一溜五层楼跑下来,一会也就分发完毕了。感觉这次上楼挺轻松的,也没气喘吁吁,膝关节好啦?身体经过寒假好转啦?瞬间心情舒畅,上班第一天,好兆头!我就说那点活干就干了,能干活说明咱健康!其他人应该不是偷懒,人家身体不好,咱得体谅点,再说真没多少活!
又是三月三了,春天的影子到处都是。外边那么多快乐的人,看着好美?他们和那湖畔袅袅春风下舞动的柳枝,和那春水中嬉戏的鸭子,共同给这美丽的春天增添了灵动的质感。
下午没事,抓紧时间再偷懒一回。看看电视,听听歌,放松自己,为新的开始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会还要去加会班,同样不累,这样的工作性质也不错啊!
暗暗告诉自己,心态平和一些,什么都不是事!与这明媚的春光相比,其它的都是浮云!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这歌还是那么好听!
又是一年三月三散文诗篇八
又是一年三月三(优美句子)
田间的老牛也应该忙起来了,拉着犁铧翻开了一道道浅沟,晒一晒潮湿的泥土。一切都不甘寂寞,怒放着自己的生命,谁都不想错过短暂而烂漫的春光,谁都不想带着半点遗憾走向炎热的夏季。
唯人行色匆匆,忙忙碌碌的人们无暇顾及这如酒的迷人春色,他们心中也许在想还会有下一个春天,是的,下一个春天会再来,燕子又会飞回,桃花又开了,但等待的我们不只有这些,还有苍老,岁月长河,绵绵不息,洗涤了我们发丝上的铅华,染上了银霜,不如乘年少把这满园春色收纳于记忆的锦囊中,等我们白发苍苍之际,坐在吱呀吱呀的藤椅上,闻着袅袅的茶香,翻开美好的记忆,品味着岁月的醇香,笑看人生的恬淡优雅。
又不知跑到那去了,天不但阴,而还飘起了细雨,在寒意的威逼下,不得不将厚重的冬衣,如枷锁一样,穿在了身上,这样的厚重感,总让人感觉失去了一些自由与灵动。
三月初春,谁能料想今日阳光灿烂后,明儿又一阵春雨一阵风……
温和的阳光,泻了满城的春色,杨柳依依,桃花灼灼。陌上,油菜花绽开了娇小的容颜,和着春风的节拍,翩翩起舞,仿若诉说春的晴朗。
昨日的天空还是万里无云,今天天刚蒙亮,一场春雨边簌簌地降落下来,那隐蔽着的,快要蹲不住了的寒流便伺机化作阵阵的寒风,三步也不回头地向大地袭来。
如今的田野已看不到成片的果园,偶尔的一两株杏树在风中孤傲的绽放。轻嗅它的芬芳,仿若回到少女时代。那时的我,喜欢流连于成片的果园里,陶醉在缤纷的花的海洋,细细的欣赏她们的美丽。
杏花的娇媚,梨花的清莹,海棠花的清雅,但我更爱桃花。粉红色的桃花开的绚丽妩媚,美的****,淡淡的散发着温柔的诱惑,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我们的校园,好似一座美丽的大花园。那里有百花盛开的花圃,绿草如茵的小足球场,喷珠吐玉般的喷水池,修剪的很好看的树木。
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大花园,多么美丽,多么可爱,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走进教室,只见窗口那里不断地滚进浓雾,教室里简直就像一个大蒸笼。春天使大地焕然一新,春天给学校满园春色,春天给我们欢乐和希望,催促我们奋发向上。
校园里有迷人的四季桃红柳绿的春天,花繁叶茂的夏天,枫红菊香的秋天,松青雪白的冬天。昔日四座破烂的校舍不翼而飞,崭新的教室和会议室屹立在屏障似的围墙里面,小巧玲珑的传达室守卫在大门西侧。在学校的中院有一个菱形的金鱼池,里面有许多红色的小金鱼,它们在清清的水里追逐着嬉戏着。
当春间二三月,轻飔微微的吹拂,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他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喜鹊在枝头。春风杨柳燕影斜。风如酥,花似火。十里桃花相映红。雨后春笋,争相破土而出。小麦青青,一片粉花翠浪,远处近处的田畴里,春风泛起涟漪。阳春三月,微风和煦,绿柳含烟。漫天飞着软绵绵的柳絮。
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带来了生活的欢乐和幸福。杜鹃隐藏在芒果树的枝头,用它那圆润甜蜜动人心弦的鸣啭来唤醒人们的希望。
成群的画眉像迎亲队似的蹲在玛胡树的枝头。楝树花梨树和醋栗树都仿佛被自身的芬芳熏醉了。何利走到芒果园里,看见芒果花开得像满天星一样。
三月春风,始终有一个名字,暖暖地拂过,打开了每个人的心扉。
三月轻盈的脚步,在柔软的'雨丝中穿行,在盈盈的笑意中,柳梢绿了,草地渐茵。在春的旋律里,宛如窈窕淑女,欲语还羞,曼妙的舞姿,柔美的气息,给我们带来嫩绿朦胧的遐想。
一曲春魂,心怀美丽,悠长的守望涌动着神韵的三月天,行云流水间梦断天涯,幽香的诗句在无我的境界里寻找远古的风雨,释放情怀,悠悠心曲流淌着水一般的文字。
陶醉于清风美酒意,古韵渺渺中,感悟人生,心怀美丽,愿我们的生命中永远有三月春天。
三月的号角已响起,沐浴着和煦春风的我们,是否还记得那样一个身影?他只是一滴水,却滋润了土地;他只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却温暖着人们的心田;他只是一粒粮食,却哺育了有用的生命;他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却撑起了精神文明的脊梁,他就是--雷锋。
正是桃花开放的时候,雪悄然无声地来了,开始,星星点点,零零落落,一会儿,雪片大了,密集了,漫天飞舞。眼前的雪,明净透亮,带着水气,更兼三月春风做伙伴,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显得轻松自然。
三月,是春天的季节,三月,是花儿的家园,它们笑着,张开了小嘴,吸着春天的气息,互相笑开了颜。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喜鹊在枝头。春风杨柳燕影斜。风如酥,花似火。十里桃花相映红。雨后春笋,争相破土而出。小麦青青,一片粉花翠浪,远处近处的田畴里,春风泛起涟漪。阳春三月,微风和煦,绿柳含烟。漫天飞着软绵绵的柳絮。
三月的春风抚弄着我的发梢,除了带来丝丝的困惑,也给我带来了一阵心寒。
三月的温和透着别样的亲切,轻柔地拂人脸颊,几分腼腆,几分矜持,几分神秘,钟情于我的诗韵,飘逸着我的灵魂,悠然着我的思绪。
三月沐风,空山凝云。与友信步闲游,极目远眺楼外青山,残阳冠于其顶,艳阳沸血,掩旁之柏翠,尽显其色又似一含醉之绝世舞姬,粉面桃花,醉眼迷离,秀口吐芳。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月的小雨,三月的微风,从我的脸上轻轻走过。
三月初春,谁能料想今日阳光灿烂后,明儿又一阵春雨一阵风……
三月,本是桃红梨白,然而,今年冬的余威,似乎特别强劲,至今尚不想褪尽那股让人生厌的寒意。
猛一抬头,竟发现,天空中出现一道天蓝色的光环,上下都被厚厚的云笼罩,可却透着光亮,远处深蓝小山,竟貌似还是海市蜃楼。哼,我又在遐想了。不过真的挺美的。仿佛三月的眸子,随时就要透出光亮。
难得的桃花雪啊!你来得太及时了,土地需要你,庄稼需要你,人们需要你,看啊!它们飘过田野,洒在村庄,落在人的身上,甜在人们的心里。
三月的细雨如丝如雾,隐隐只能朦胧着感觉,绵绵地又似柔情的世界,笼罩在周围,似一种如梦如幻的幻境,漫步微雨中,感受“小雨纤纤风细细”的美丽与浪漫。
三月的春风带来了温暖的阳光,三月的阳光带来了明媚的天气,三月的天气带来了娇艳的花朵。我们在这美丽的季节相约,带着春的希望共同走向学习的殿堂。
三月如歌,万物齐吟。南风暖窗,樱树花开,犹似粉蝶翩翩舞,烂若云霞;玉兰绽放,天女散花,满树堆雪,如棉似絮;连翘簇簇,满枝挂金;熙熙攘攘,皆为春开。
我戴着用树叶做的帽子,穿着美丽的裙子,在树林里遨游着,与各种动物植物和谐相处。三月的微风,与我一起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翩翩起舞。
三月的春风虽然不像冬天的风般凛冽激昂,虽然不如夏日的凉风般宜人,却让我们获得新一轮的生命与感悟。她轻轻地爱抚着我们,就像是温柔的母亲,唤醒我们陈旧的回忆。
阳春三月的太阳照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们都脱下了厚厚的冬装,可爱的小燕子又从南方飞回”老家”了,柳树今年又长出了长长的枝条,像小姑娘的辫子。
又到了阳春三月,花红柳绿的时节。万物复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阳春三月,桃花怒放,黄海岸边,就像落下了百里胭脂云。
迈进桃花园,一股花香就扑鼻而来,让人陶醉。再往里走,就看到了满是春意,净是粉红的桃花,这般美景让我觉得我来到了世外桃源。满地的花瓣组成了一张长长的地毯,我在这脆弱的地毯上行走,每走一步,都生怕这些花瓣会很疼。
伫立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里,绿色的律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春的阳光破解着三月的鲜活明媚和它的秘密,给了我一个美丽的诱惑。娇柳媚花青山溪水薰风细雨……无需渲染的意境在鸟语花香中蕴满了丽词佳句,款款深情,和谐悦耳。
三月,应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应该是微风细雨孕育生命的季节。但今年偏不,我的记忆里只有三月那吝啬的雨和狂怒的风。
植桑养蚕,躬耕稼穑,鸟儿展翅高飞苍穹之间,婉转的鸣声陪伴着忙碌在田间的人们。月宜郊游,宜远足。看落花铺陈于碧草之上,杨柳丝丝垂垂惹动春风,山间,田野,水边,总有那么多的乐趣,曾陶冶了风雅的祖先,也等待着爱好大自然的我们去发现。
或许当你聆听古琴曲《阳春》中春风舞雩,锦城春蔼,芳草留恋,且歌且行。就会品尝到个中的滋味。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淡艳烟雨滋,敷芬阳春陌,正是农历月的最好印记。
陌上,花开成海,独自芬芳。掬一抔清香,沁馨,淡然。细雨如织,迷蒙悠远。轻吟,轻吟,烟花三月,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更多
又是一年三月三散文诗篇九
2012年的春天,在南方、在粤西、在阳江这座小城,百花盛放,深绿色、浅绿色的叶子交错伸展,青山秀水自由蹁跹……放眼望去,春的景致跃上眼眸,但雨的密度似乎不高,印象中只依稀出现过三两次小雨飞扉的画面。总觉得烟波浩渺是遥远的事。
这不,转过头,小伞就搁放在门角,仿佛一直都在那,没变过,没用过。抬起头望向窗外,天气恰到好处的晴朗,温而不热,空气静而不冷。这是参加工作以来,在家乡度过的最完整的春。从苏醒到沉睡,全程追踪。偶尔,回忆常年在外漂泊的那些岁月,愈发觉得家乡的美好,再也不愿意离开。
熟悉的街道、走廊、人群、店面、商场、花圃、道路……在流动的时光里,以无声宣读生活。
某个时刻,坐在中心广场的藤椅上,有时就是一个眼神便能触碰到一种静谧的美;
黄昏了,小心翼翼爬上没有遮掩物的楼顶,看唯美的夕阳缓缓落去。对了,那一片晚霞最能深入人心,云层淡薄,青山悠然。
看罢,弃尘清思就是一种幸福,
资料
大都市的繁华,像一部没有结尾的小说,有说不完的动人言语。而小城市的儒雅,却像一幅没有尽头的画卷,所有的言辞都隐藏在曼妙的线条里,优雅且不张扬。美好的记忆,从来不需要太多言语,简洁便好。日子,细碎,美好,安逸,又绽放着浅浅的优雅。不回望过去的岁月,只构想美丽的未来,眼前的所有更显得珍贵。
没有太多忧伤,只有一步、一步地坚定往前走。谁对谁错,不再计较;谁爱谁不爱,不再在乎;谁悲谁喜,不再揪心。人生就是一道轨迹,偶尔错轨,不足为奇,不必多虑,不需担忧。因此,不能把自己绷得太紧,给自己多一点时间,为自己而活。
家人说——“闲庭信步,静看花开”是一种境界。于是,常常在挑战,却难以超越。活着没那么简单,但必须追求简约。偶尔让经历晕染成诗,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因为真实而让人感同身受,自在悠然的品尝一季又一季的共鸣之美。偶尔让遭遇掀起惊涛骇浪,用气势恢宏的氛围宣泄心中的不满,给人一种个性洒脱的自然。于是,周旋在某种境界身边,看似很近,有时很远,而生活却很认真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