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中的礼仪和规定是为了确保整个仪式的顺利进行,让每个人都能有序地参与其中。典礼的演讲和表演需要精心准备,以确保能够传达出特定事件或成就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下面的链接中,你可以找到一些典礼筹备的实用技巧和经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母亲的勇气随笔篇一
女人的名字是母亲
十天左右的时间读完了七百多页、上下两册的《发现母亲》。就自己的愚钝而言是无法将书所传达的知识和理念像海绵一样吸进脑子里,但是一种观念却闯进了我的心里,并且占据了我整个的心那就是――女人的名字是母亲。我首先应该是一个母亲,然后才是教师。我的母职应该是我生来的使命,是不容我冷漠的,小觑的女人使命与责任。
我回首自己十年的母亲岁月,我感到了自己的渎职,并且在心里痛悔,感到自己没有尽心去陪伴女儿的成长。至此,我并不敢承认自己是母亲,我仅仅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而已。无知的时候,虚掷时光,青春岁月就和愚昧一起袅袅远去;对工作的认真让自己常常忘记过问自己的孩子,半夜醒来想的.是学生,我俨然是一个亲生的后母一般;孩子最关键的时光过去了,我读了此书才知道早教的重要,于痛中也感到无奈,“世隶耕”的家庭环境决定了我的目光有多远。但是还是深深感激我的父母――是他们的眼光和意志让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我并不鄙视任何行业的人,对勤苦的中国农民总是怀着一种莫名的亲近感。但是作为农民的意识和我今天的思想或许还是有点差距的,只因为我父母的用他们的辛劳和努力为我竖起梯子,我才有机会在今天知道女人的名字是母亲。否则,我必定像我儿时的伙伴一样,嫁人、生子、抛家舍业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里使他们像幼雀整日期盼外出捕食的母雀一样内心孤独、恐惧、荒芜。我读了王东华老师的《发现母亲》,更确信是我的父母在当时比别的家长开化才有了我和弟弟的今天,虽然父母的目标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有个比他们好的饭碗。我上了中师,弟弟上了大学,后来在农村算是有点学识的四叔和高中毕业的四婶紧随我父母其后,我叔叔家妹妹又考上本科,远房叔叔也受我们家影响,于是我的远房叔叔家两个妹妹也上了大学。可是,我的亲三叔二叔这两对斗字不识一升的人家,一直鄙视我父母让我们上学的做法,两家的四个孩子竟然无一人初中毕业。我父母又影响了我的邻居,他的儿子本科毕业,邻居家又影响了他弟弟家,他弟弟家女儿又上了本科。那些不重视孩子教育的父母,孩子照样是老鼠打洞。
更重要的是勤劳、坚韧、善良、孝敬的母亲,用她对待爷爷奶奶的行动,化育了我们姐弟,我们无一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和公婆。面对妯娌对待婆婆的锱铢必较,我时常感到对自己的惊奇,为何我就没有这么“精细的算盘”和“精明的眼光”,今天我才明白这是母亲的慧根、福祉、在庇佑我的心灵澄明安适。父母的大度和为家族的操劳,一样早就了我喜欢给婆家操心的性格。这或许就是王老师说的习育、化育吧。父母对孩子的人格的孕育主要就是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作为最好的营养液,日复一日浸润其中,自然熏染。父母是红,孩子不会是黑,父母是黑,想让孩子红估计没那么容易。
读着王老师的书,想想自己的成长,我似乎更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去做一个母亲。时时体察孩子内心,给予孩子必要而及时的心灵关注、支持和温暖。母亲的双眼应该过目就能够读懂女儿心灵的无字书,母亲的心思应该就是吹遍每个角落的春风,细腻无痕而温暖。母亲的引导应该就是就是那春夜细雨,润物无声。女人只有懂得自己的第一要职是母亲,懂得今生可以舍弃金钱、名誉、地位,但不可以生而不育,才可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最幸福的孩子,最快乐的孩子,才可能让我们的孩子尽可能朝着自己天赐的优势去自由的成长,才可能将我们自己创造的天才,培养成真正的天才。
母亲的勇气随笔篇二
从我懂事开始,我总是能感觉到那温暖慈爱的目光紧紧的跟随着我,当我回过身去看去时,那道目光的主人确已经满头的白发。
那是我的母亲,她的爱犹如潮水一般将我包围,又犹如涓涓细流一般将我滋润,我的母亲将我当作了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存在,将我当作了她生命唯一的支撑。
儿时的我还算乖巧,只是非常内向,不善言语,可以说有点自闭症的征兆,这是和我生活环境脱离不开的,我的`父亲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特别是一喝完酒,就开始到处发疯。
记得小时候我没少被父亲打骂,儿时的我过的很辛苦,因为我要在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下面,矜矜战战的活着,所以小时候的我也很早熟,即使是7、8岁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明白要怎么样去装孙子,怎么样去装可怜,怎么样去讨好别人。。。。
只是我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处于紧绷当中,我非常害怕,有时候会感觉屋内的四面墙都像我倒来,我知道,那是我内心长期害怕,压力过大,所产生的幻觉。
在这样的生活中,我唯一的寄托就是母亲的爱,我总是在梦里梦见那美丽的笑容,犹如一条清流一般注入到我的心间。
父亲的责骂是没有理由的,只要他不高兴就会骂我,这时候总是母亲来救我,当母亲将我抱在怀里的时候,这一刻我感觉,世界即使再危险我都不怕了。
母亲经常也会遭到父亲的毒打,可惜的是年幼的我只能在一边看着,哭着,喊着“不要打我妈妈。。。”
这个时候母亲就会抱在我一起哭,我知道母亲的难过,母亲可以离开的,离开这里的,年轻时的母亲很漂亮,离开这里可以拥有一个全新的未来。
可是母亲为了我没有走,依旧过着这样的生活,生活的艰难并没有打到母亲,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失去了美丽,失去了青春,但是岁月永远带不走她那颗慈悲的心。
母亲就像观音一样,她永远是笑着的,不管自己遇到了什么艰难的事情她永远都是笑着的,其实她的内心很苦。
对于父母的孝顺,对于子女的责任,甚至对于那个一直打她骂她,给予她很多伤害的人,她也给予谅解。
她总会对我说“他也不容易,你不要看他凶,其实也是个可怜人,再说他是你的父亲,你应该原谅他”。
母亲的善良,让我的内心永远那么的平静,对于为人处事因为母亲给予了极大的榜样,甚至每每内心烦躁不安时,母亲亲切的话语和鼓励总是能够让我平静下来,对于我来说,母亲就像一个活着的观音。
母亲的勇气随笔篇三
大年初六的下午,提着一个大的行李箱、被塞的满满当当的行李袋,里面装有咖啡、饼干、甚至老妈蒸的馒头、晾干的香肠,一根一根切开成椭圆形被整整齐齐的安放在盒子里。
汽车开的一刹那,老妈一遍遍检查我的行李,叮嘱我带去的大大小小的食物要吃完,经常要给家里打电话。走在车上,车一公里一公里驶远,老爸老妈依旧现在门口,我转过头,一遍遍招手说再见。
母亲的勇气随笔篇四
张姨是个普通女人,在超市工作。她工资不高、地位不高,脸上却总是笑呵呵的。要问为啥?因为她有一个好儿子。
早上6点钟,张姨准时起床,匆忙地洗手洗脸,然后直奔厨房。捣鼓半天,端出来小米粥、煎鸡蛋、凉拌菠菜,还有现切的牛肉片。这时候,儿子也起来了,拖拖沓沓地穿衣、洗手洗脸,然后坐在餐桌旁狼吞虎咽起来。
这天天气预报说要降温,气温0℃~3℃,张姨赶紧找出儿子的厚外套。儿子吃完饭,张姨要帮儿子披上。儿子皱着眉头说:“老妈,有没有搞错,外面可是阳光明媚啊!”张姨满脸是笑,说:“要来寒流呢!”儿子推开她,背上书包,穿上球鞋,边系鞋带边说:“那也没关系,你儿子身体倍儿棒。”说完就一溜烟地跑了。
儿子已经上高中了,小树苗一样天天往上蹿,看得张姨心里一阵欢喜一阵愁。儿子越大也越来越不服管了,通常你说他一句,他回你三句。儿子最不喜欢多穿衣服了,张姨也拿他没办法,只好无奈地摇摇头。
一上午,张姨不停地问旁边的人冷不冷,旁边的人说不冷。张姨心想:不是很冷,况且教室里人多,温度高,儿子是冷不着的'。到了下午,太阳隐进云层里,天空中乌云也越来越多,起风了,超市外的小树被吹得左摇右摆。张姨问旁边的人冷不冷,旁边的人说好像有点凉呢。张姨紧了紧身子,心想:下了课,儿子可别往外面跑,外面温度低。超市里广播让人出去搬箱子,张姨和一伙人出去了。别人在风里缩着身子,搬了箱子就往屋里跑,可张姨却特意在外面多待了会儿,想感受一下到底有多冷。
整个下午,张姨心里七上八下的。还有半小时就下班了,外面忽然飘起雨丝。张姨大喊一声“不好”,便跑去老板那里请假,要提前走。老板不准,因为这会儿正是顾客多的时候。张姨从老板那里出来,心里就跟火燎一样,再也待不住了。她向旁边的人交代了几句,就匆匆去了贮衣间,拿起自己的大外套,稍稍犹豫一下,叹口气,就转身跑出去了。
张姨到学校门口时,还有几分钟就放学了。可那天儿子班上开班会,偏偏又延长了20分钟,张姨就抱着大外套在门口等啊等。寒风夹着细雨打来,张姨觉得雨像针刺在脸上、身上,可她不舍得穿上外套。外套包在塑料袋里,要是她这会儿穿上就淋湿了,儿子再穿时就不暖和了。
儿子终于出来了,在一群学生中间。张姨一眼就认出来,迎上去把外套披在儿子身上。儿子一扭身,不想穿。她虎着脸说了句必须穿,儿子看看周围的同学一个个缩头缩脑,作鸟兽散状,根本没人注意他,就穿上了外套。儿子仰头又问:“妈,您呢?”她说:“我穿得多,不冷。”
儿子骑上单车,带着她,嗖嗖地往家赶。她欣慰地想:这回儿子不会感冒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她感觉头有点重,勉强做了早饭,就回卧室里躺着。儿子要上学了,临走前,过来摸摸她的头,说:“妈,你发烧了。”转身去厨房烧了碗姜汤端了过来。儿子的姜汤让她心里温暖无比,满脸都漾着笑。她接过来,催促道:“快走吧,别迟到了,妈没事。”喝了姜汤,她感觉全身舒爽多了,就急急地赶往超市上班。
上了班,挨批是免不了的。老板要处分她,有人求情说她平时表现不错。老板想了想,严肃地说了声“下不为例”,她赶紧低头应了声“知道了”,心里涌上的是对老板深深的感激。超市广播里又让出去搬东西,虽然她的头还晕晕的,脚步有些飘,可她还是走得很快,用尽全力搬东西。一个同事不解张姨哪来这么大的干劲,有人回答说:“因为她有个好儿子呗……”大家都笑了,张姨抹一把脸上的汗,也乐呵呵地笑。
母亲的勇气随笔篇五
昨天和朋友说起“爱”的话题,有说爱人的,有说孩子的……我想起了母亲的爱。
小时候,每逢阴天下雨,母亲怕我走山路滑,总会披着塑料布到学校接我,有时嫌泥泞不愿意走,母亲便会背上我。每次我都会在母亲背上偷偷地笑,因为,我感到十分温暖,十分幸福,以致现在每逢我走在风雨里,都会想起母亲拉着我、背着我走山路的情景,每次我都想流泪,总感觉心里比蜜还甜。
我走出了村子,成了村里唯一一个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学校离家25里地,我选择住校。那时家里也穷,回家大部分是山路,所以,我每半个月回家一次取干粮和生活费,每次回家先坐一段车,然后从镇上走回家,每次回家都抱怨脚疼。后来,母亲就不再让我走了,每隔两个星期,母亲都来学校给我送干粮和生活费,逢过节家里杀只鸡,买点肉做个好菜改善伙食,母亲也会把它装进碗罐里,挎着篮子给我送到学校里。因为母亲不会骑自行车,到了镇上也舍不得坐车,这一来回都是走。每次来母亲要看我吃完饭,笑着提醒我慢点,我却不敢抬头看母亲,因为我的心在痛,母亲这一来回就要走50里,要走一天,我不敢想象她有多累。那时,我就感觉母亲的脚是用来量山路的,虽然她走的是辛苦路,但这条路对于我来说,却通向幸福的那一端,我吃着母亲给我送来的饭,心里更加幸福。
高中毕业后,我走出了大山,在离家千里远的城市上大学。这回真的远离家乡,远离母亲了,母亲脚下的路变成了牵挂。每次我放假,母亲照样走山路,提前在车站等我,接我回家,每次看到母亲,我都像看到了家。母亲脚下的路虽然没有延长,但那条爱的`路一直没有间断。工作后,我回家的次数少了,可我明显能感觉到,母亲接我的路却越来越短,刚开始是车站,再后来是镇上,再后来是村口,再后来是家门口。我那时才发现,母亲老了,那曾经蹚着泥泞、健步如飞的脚也老了,每每想起痛彻心扉。
母亲患有严重的骨质增生,膝盖常被骨刺扎得钻心痛,四处求医不见效果,因此,现在母亲很少走路。上个月回家,我发现母亲变了,每天她都要早早地起床,然后咬着牙在院子里吃力地走几圈。我便对母亲说:“既然膝盖有骨刺,就减少活动。”可母亲每天还要照常走。那天,我和父亲研究母亲的腿该如何治,并让父亲劝劝母亲,不要每天在院子里走了。父亲听我说完,长叹了一口气,对我说:“孩子,这都是为了你啊。”我有些茫然,问父亲为什么。父亲对我说:“你不是要有小孩了吗?你妈要去给你带孩子,可腿走不动。你妈听说,每天坚持活动,磨来磨去把骨刺磨掉就好了,所以,她每天坚持走,她说要在孩子出生前把腿治好,然后带孙子,送孙子上学……”
父亲说着说着,泪水便流出来了。而我,泪水也像决了堤一样,收都收不住。那一刻,我只想紧紧地拥抱母亲,告诉母亲,儿子就是母亲余生的腿,让爱继续,让母亲未来的路平坦。
母亲的勇气随笔篇六
没有人知道其实我一直都很羡慕那些父母恩爱的同学,因为我从来不说。不愿意说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人会因此看低你,也有些人会因此同情你,可是这些我都不需要。
在今年过年之前,我一直就知道爸爸是一个超级不负责任的爸爸,对妈妈,他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丈夫,可是这么多年,我一直相信他会改的,我一直和妈妈一样的傻,会相信他会改。
这么多年的成长,伴随我的永远是痛苦和纠结。初中的时候,妈妈把我带到了外婆家生活,我也在那边上学。那时候,我从未曾多想,一直认为爸爸是很爱我的。
可是外婆每天都在和我说:瑾朱,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有能力了,就把妈妈接过去生活。当时我想,我肯定会的,这也是我做女儿的应该做的。
后来,慢慢长大,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才明白妈妈是多么的不容易,可是在我的记忆中,父母并未发生过大的争吵,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他人的口述。
直到今年过年,父亲在我的面前打了妈妈,妈妈今年就50岁了。我从未想过,这一幕竟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当时我的整个心都碎了,绝望了。脑海里唯有一个念头,不要打我妈妈。
这次事件过后,我终于认清了现实,这个家庭的不幸,全部都来源于爸爸。我当时跟妈妈说,离婚吧,我和哥哥都长大了,没有什么可以顾忌的了。
可是妈妈给我的答案却是:离了婚,我能去哪里。对啊,离了婚,妈妈能去哪里,如果我毕了业,有地方住,有足够母女两人的收入来源,那么这一切都好说。
我想了很久,决定一个人来到深圳找工作,可是因为专业原因,工资都很低,而且,我是真的想找一份自己想做的工作,然而爸爸知道了我的这些想法之后,并不是安慰我,慢慢来,而是说:我供你读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费了。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难过得直接都哭了起来,我想找一份有发展前景的工作错了吗,我已经在很偏僻的地方租房子了,还要我怎样,我自己现在已经很难过了,为什么,作为父亲的你却丝毫不考虑我的感受。
也对,如果你曾为子女着想,就不会让初中都没读完的哥哥去打工,如果你有为子女想过,就不会去,如果你真的为子女想过,就不会以我作为要挟,让回到外婆家的妈妈回来。
今天的我也许不够强大,但是我会很努力,努力去生活,努力去提高自己,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妈妈,希望我能给你离开爸爸的勇气!
母亲的勇气随笔篇七
人物提示
郭晖,女,12岁时因为误诊延误治疗导致高位截瘫。她凭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靠自学读完了初、高中课程,完成英语自考专科、本科学业,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获山东大学英语硕士学位。考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攻读博士学位,是北大多年来第一位残疾女博士生。
一次小小的意外让她的命运拐上了岔道
如果不是那次小小的意外,郭晖就会像大多数女孩子那样按部就班地经历平常人生的各个阶段,可是命运偏偏跟她作对,并且是那样的悄无声息。
1981年4月的一天,邯郸市某小学五年级女生郭晖课外活动课上跳远时扭伤了左膝盖,当时她没在意。一个月后,妈妈发现她左膝略有红肿、发热,就带她去了医院。医生诊断为滑膜炎,但打了五六针封闭后红肿不消,便转到中医院,治疗了一个月后不见好,又转到邯郸某一家较大的医院,医生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采用肌肉注射激素治疗,注射了大量激素疗效仍然不佳,又转到峰峰矿区总医院,开刀切片化验结果显示,郭晖患的是滑膜结核。1982年2月,郭晖住进湖南长沙市结核病医院。
这段时间,郭晖常常腰疼得厉害,坐一会儿就受不了。跟主治大夫反映,大夫说由南方潮湿气候引起,不碍事,贴贴膏药拔拔火罐就可以了,这样又撑了半年。一次,郭晖患了感冒,腰背疼得满地打滚,接着发了三天高烧。第四天醒来之后,郭晖觉得右腿发麻,没了知觉,接着左腿也失去了知觉。她用手抓着自己的腿问:“妈妈,我感觉不到我的腿了。妈妈,这是怎么回事?”看着女儿惊恐的眼神,妈妈吓坏了,当她随后看到女儿大小便失禁时,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胸椎有很大一部分受到结核菌破坏,旁边还有脓包。”拍片结果出来后,医生着急地说。1983年1月,郭晖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了开胸手术,医生虽然清除了结核引起的病变,但受结核病菌侵蚀而扭曲的椎骨仍然压迫中枢神经,郭晖瘫痪了。由于住院费昂贵,她们一家只好返回邯郸。父亲坚信郭晖的病能治好,他四处打听,听说在北京结核病医院可以再做一次手术。1985年1月,父母带着郭晖到北京通县结核病医院做了第二次手术,希望这次手术能去除骨头对中枢神经的压迫。手术一个月后,郭晖的左脚大拇指会动了,可不久后又不能动了,半年过去,没有任何恢复的迹象。
就这样短短几年,结核病菌像一只恶魔一样吞噬着郭晖健美的肢体,一步步地把她变成了一个终日卧床、病弱不堪的瘫痪人。一个正值青春花季、浑身充满活力的少女怎能承受得了?“为什么噩运要落到我的头上来?今后我还怎么过呀?”郭晖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和绝望。
在病床上靠自学修完了初中和高中课程
她觉得自己连屋顶上那些吱吱叫的麻雀都不如,它们在那里呆腻了,“扑棱”一声就飞走了,可自己呢?自己的翅膀被折断了呀。
从湖南回来到去北京治疗的这段时间,郭晖只能整天躺在床上,不能做任何事情,连翻个身都像进行了一次殊死搏斗:她要先抓住床栏杆,在家人帮助下,再用上身带动下身慢慢翻转,常常翻到一半又摔回去了,等完全翻过身后,她已经筋疲力尽,全身被汗水湿透。吃饭也坐不起来,只能躺在床上吃,躺在床上体位是平的,开始她怎么也咽不下食物,后来才慢慢习惯了。
然而,比肉体病痛更难以承受的是精神上的打击。隔壁就是一所中学,郭晖每天都能听到中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听到同龄人课间游戏的嬉闹声。
听着听着,她眼前就浮现出自己的身影:跳皮筋,踢毽子,捉迷藏,和同伴一起到丛台公园看动物,登楼台亭阁,爬假山……她跑起来红领巾在胸前上下跳跃,耳边呼呼风响,谁也跑不过她。可是现在这些已不属于她了,已远远地离她而去了。郭晖看不到生活的意义,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她觉得自己连屋顶上那些吱吱叫的麻雀都不如,它们在那里呆腻了,“扑棱”一声就飞走了,可自己呢?自己的翅膀被折断了呀。郭晖瞅着天花板,想着想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爸爸妈妈上班,两个哥哥上学,他们都忙,不能老在家陪她。妈妈上班前把收音机、水放在旁边,把镜子放在枕边好让她找东西。爸爸把削好了的铅笔放在她够得到的地方,但有时一下子不知掉到哪去了,爸爸便把铅笔和橡皮用绳拴在夹子上。等这些忙完了,他们才千叮咛万嘱咐地走了。
妈妈在单位管理图书,常常给郭晖借来一些书刊像《十月》、《小说月报》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让她打发时间。时间一长,郭晖看完书、听过收音机后心里空落落的,她觉得自己好像在滑向一个无底洞而抓不住什么东西。
“既然能看书,为什么不看课本呢?”妈妈赶紧把郭晖的小学课本找出来。小学的学完了,初中的学完了,高中的也学完了。初中和高中的理化实验怎么办?郭晖便让哥哥、爸爸给她讲。结合爸爸、哥哥讲的,自己再仔细琢磨,居然慢慢也弄懂了。
由于对第七、八、九三节胸椎做了手术,郭晖的整个脊柱稳定性很差,医生不允许她坐,否则后果会更严重。但是妈妈不甘心:“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躺一辈子呀,更不用说考大学了。”妈妈不管这一套,强行让郭晖练坐。
妈妈扶着她的后背,她用双手用力撑着床,刚一坐起来,立刻天旋地转头晕目眩。长期躺着看东西,眼睛近视而且习惯了那种体态,突然坐起来,郭晖看到眼前的物体都是双影的。她闭上了眼睛,撑一会儿躺下。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让她坐起来,这一次坐了5分钟,后来慢慢增加到6分钟。在练坐中,郭晖常常抽筋,有时在床上都能一下子将身子甩出去。
这样坚持了近一年,郭晖的椎骨恢复得差不多了,也敢扶着床慢慢坐起来。到1989年,郭晖已经练到一次能坐三个小时。她想,这会儿可以参加高考了吧,眼前升起了一线新的希望。但是爸爸带回消息说,参加高考的考生必须有学籍,是高中毕业班学生,有高中成绩才能报考,郭晖充满向往的眼神刹那间暗淡了下来。
自考专科毕业证是她的第一个文凭证书
不能靠别人怜悯,更不能怨天尤人,那样是没有用的,只会恶化自己的生活,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和肢体健全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尽管不能参加高考,但郭晖练坐的功夫也没有白费,她再也不会被完全困在床上了。1990年的一天,郭晖坐着手摇车在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园里散步,碰见了父亲的同事张明老师。张老师听了郭晖的情况说:“你可以参加自学考试嘛。自考不用进学校,在家里就可以自学,你可以一门一门地学,一门一门地考,只要通过规定科目的考试,就可以拿到毕业文凭。我觉得英语专业挺适合你的,学成以后可以在家里搞翻译,省了出门的麻烦。”
这是郭晖第一次听说自学考试这件事。她走上英语诗歌研究道路,最初的启蒙者应该是张明老师,所以至今提起张老师,郭晖还充满感激。这时正好学校开了一个英语自考辅导班,郭晖报名参加了辅导班。
1991年4月,郭晖报考的英语语法、英美概况和英语综合技能三门课一次性通过。这第一步的成功,大大增长了郭晖的信心,也鼓舞了全家人,妈妈操劳过度的脸上露出了宽慰的笑容。1993年6月,郭晖终于通过了英语专科专业所有9门课程的考试,取得了英语专科毕业文凭。
“这是我至今获得的第一张文凭证书。”郭晖悲喜交集。
有了英语文凭,妈妈想在学校为郭晖找个教书的工作,可是人家说专科文凭学历太低,要在本校任教,至少要本科学历。郭晖听了,马上就要报考自考本科。可妈妈说不行,你体质本来就差,这两年学专科身体透支,再学本科肯定吃不消。先休息两年再说,郭晖听了妈妈的话,做起了家教。先是教本校老师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后来又教初中、高中,先是教各科,后来就专教英语。
苦难和不幸让郭晖早熟,她知道父母不容易,为自己治病,家里负了两万多块钱的债,而现在父母两人的工资加起来每月才200多块钱,他们的负担多重啊。做家教第一个月,郭晖挣了125元,当她把钱交给母亲时,心里好高兴。由于郭晖辅导认真,教学效果好,名声渐渐传了出去,收的学生越来越多,最多时达百人,开了好几个班。每月收入有五六百元。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月收入五六百元已经是相当大的数目了。“原来曾为郭晖日后的生计犯愁,可现在她能养活全家了。”妈妈欣慰地说。
但郭晖想,虽然做家教是个不错的工作,也挺适合自己,但她不甘心:“我要继续拼搏,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潜力?”1995年7月,郭晖在“休息”了两年之后,重整旗鼓,在原来自考英语专科毕业的基础上,又开始艰苦地学习自考英语本科课程。
终于踏入了英语诗歌研究的最高殿堂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通往最高学术殿堂的道路上,老天好像故意给郭晖设置重重阻碍考验她的意志和耐力。
郭晖学习本科自考课程一年后,传来消息说,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和山东大学联合举办英语专业硕士生班,入班进修学习3年,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和第二外语国家统考,完成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即可以申请硕士研究生学位。郭晖具备报考资格,要求参加这个进修班。爸爸见女儿心性果决,便咬牙交了17000元学费为她报了名。
10月,郭晖拿到了英语自考本科毕业证书。第二年7月,她学完了研究生班的课程,完成了硕士论文,通过了第二外语——日语的国家统考,就在她准备申请硕士学位时,下来一个文件规定,要求申请硕士学位同等学历的申请者,不论曾是正规学校的毕业生还是自考生,必须本科毕业三年以后才能申请。这样郭晖不得不在三年后的再次报考全国统考的第二外语才能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这次她又选择了法语作为考试的第二外语。20,郭晖终于通过了第二外语的考试并取得了硕士学位。
今后的路怎么走?郭晖的导师李绍明先生建议她考博。因为郭晖要考的专业的博导参加过她的硕士论文答辩,了解她的科研实力,所以报考山大的博士应该没有问题,但李绍明教授建议郭晖报考北大。郭晖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给北大英语诗歌研究方向的沈弘教授写了一封信。
没想到一个星期后,沈教授就回信了。信中说:“欢迎你报考我的博士生,我们会根据成绩择优录取,望积极准备。”沈教授还留下了他的e-mail地址,只字没提郭晖残疾的事儿。看着沈教授的信,郭晖领略到了北大人的胸怀大度,感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和关怀。年12月,郭晖战胜了所有竞争者,考取了沈先生的博士生。她选择英国17世纪诗人——琼生作为研究方向。琼生,这位博学的诗人,曾读过古希腊、古罗马大量的经典著作,要研究他的作品,就要看懂影响过他的书籍。这个课题难度之大令一般学者望而却步,但郭晖说:“克服障碍,解决难题正是我多年形成的习惯,也是我的生活态度。”郭晖打算延期一年把博士论文作好,然后到英国、希腊留学做博士后研究。
为让生命的飞鸟高翔而牢牢守住梦想
痛苦和磨难是生命的一部分。没有十全十美的幸福,一个人再顺利,也不可能没有痛苦和磨难。承受痛苦和磨难,是学习生活的第一课,我们应该补上缺少的这一课。
“承受痛苦和磨难,是学习生活的第一课,我们应该补上缺少的这一课。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积极引导青少年,让他们经受一些挫折,让他们明白什么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要增强承受痛苦和磨难的能力,这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是非常重要的。我的遭遇虽然很不幸,但是我遇到了很多好人,他们在我成长的每个转折点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的爸爸妈妈、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张明老师、山东大学的李绍明老师、北京大学的沈弘老师,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郭晖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她轻声朗读了自己译的美国诗人兰斯顿·休斯的一首小诗:
牢牢守住梦想吧
因为如任梦想夭亡
生命就是一只折翼的飞鸟
不能飞翔。
母亲的勇气随笔篇八
一个周五的早晨,1011次航班从奥良多机场起飞。飞机刚刚起飞便开始上下颠簸,左右摇摆。有经验的乘客都环视一笑,大家以前都碰到过这种小麻烦。可这种感觉没维持多长时间。起飞后几分钟,飞机开始急剧下降,一侧机翼向下猛冲。不多会儿,飞行员开始广播坏消息。
一时间,周围全是人们的哭叫声,许多人在恸哭、尖叫。有些人甚至已变得歇斯底里。在一片骚乱之中,一个母亲在和她的孩子轻轻地谈话。她大约有35岁,相貌平平。她全神贯注地盯着她女儿的小脸,她女儿看起来有4岁了。小女孩认真地听着,体会其中的谆谆之意。母亲的凝视使女儿如此专注和热切,以至于周围悲哀恐惧的声音对她毫无影响。
那位母亲在一遍又一遍地说道:“我是如此爱你。你知道我爱你超过任何别的'吗?”
“是的,妈妈。”小女孩说道。
“记住,不论发生了什么,我都永远爱你,你是个好孩子。我的爱将永远与你同在。”然后,那位母亲紧紧搂住女儿,系上安全带,准备飞机坠落。
幸好,飞机安全安陆了,悲剧没有发生。但是,这位母亲的勇敢却永远刻在人们心上,她向大家展示了真正的勇敢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