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奋斗,豪取佳绩。团队标语对团队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有多大?以下是一些成功团队的标语分享,供各位借鉴。
四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篇一
1、掌握生字新词,初步学会用“只有,才”“可是”写句子。
2、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课文。
3、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呕心沥血。一丝不苟的精神。
读懂文中的四个事例,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一丝不苟、。呕心沥血的精神。能按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
课文录音、投影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感受竺可桢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简介生平。
(1)我们已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是介绍科学家的?
说说科学家茅以升、李四光的事迹。
(2)简介竺可桢生平。(见“背景知识”)
2、听录音,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写了竺可枚的哪几件事?
(2)交流讨论。
3、自读课文,自学字词。(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
(2)自学字词。
(3)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检查自学效果。
四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篇二
1.学习6个会写的字,12个会认的字。
2.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细腻的心里活动的描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当时条件下,生活的.艰难,同时明白,生活总是在变化,今天的生活更值得珍惜。学会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的存在,学会用爱去回报。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小黑板,糖块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指读。
三、学习生字。
四、指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读课文,感悟理解课文。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文。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指读思考:
你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5段
2.“我”为什么要偷吃白糖?
3.找出描写白糖滋味的句子,指导朗读。
4.当“我”想象白糖滋味的时候,心情如何?(狂喜:极端高兴。)
5.默读3、4段,划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词语和句子,说一说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
(1)“我”的心为什么缩了一下?
(2)“怔怔”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发呆、流泪?
6.作者把自己偷糖吃的动作、心理写得细致入微,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
7.端午节这天早上,弟弟妹妹会想些什么?爸爸妈妈呢?我呢?
8.可是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发呆,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9.妈妈为什么发呆?为什么没有责怪我?
(三)学习课文第6——7段
1.指读思考:这件事对“我”有怎么样的影响?
2.“我”为什么很少吃白糖了?——苦糖
3.想象一下,作者长大以后,第一次拿着白糖回家时的情景。他会和母亲说什么?
(四)小结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你有类似经历吗?如果有,说一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读课文
三、做课后习题
1.读一读,写一写
2.理解“在”和“再”的意思,进行区分。
()见()长春()一次
想好()说()劫难逃健()
3.读句子,谈感受。
四、板书设计:
1—3苦糖
狂喜
糖甜—偷吃心缩了一下—母亲发呆—苦糖
怔怔
五、作业:
1.写生字、课后词语。
四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篇三
教学目标:认读、理解生字词,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标出不懂的内容,准备质疑。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读书吗?说说你曾读过了哪些有趣的书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自己童年读浒传》的文章。
(板书课题:童年读《水浒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1)生字词:读一读下列词语。
水浒传特别搬秦叔宝身材魁梧赤手空拳破涕为笑毕竟生辰纲
(2)读准下列多音字:
水浒传好奇吞没答应曲折天分赤手空拳
(3)理解下列词语:
百听不厌破涕为笑迫不及待豪情壮举毕竟赤手空拳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天分观摩
(4)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更好。
2、想一想,从这些内容中,你明白了什么?
3、学生默读。边读边做笔记或批注,以备交流。
四、熟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本课生字,抄写生词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25童年读《水浒传》
四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篇四
1、学会10个字,会认4个字,正确理解“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
2、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文中的古诗。
3、对照1、2自然段中的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4、懂得面对突发情况,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1、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
2、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哓岚的资料和诗句。
教师:字、词卡片,挂图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介绍你了解的纪哓岚。
2、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生词。
2、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
3、读通课文。
三、感知课文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四、诗文对照,想象独钓图。
1、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中想想:一人独占一江秋
2、请学生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联系文中古诗想想,古诗的哪些诗句就是文中哪些句子描写的情景。
3、同桌分工,对照着读诗和文对应的句子,想象诗文描绘的画面。
4、学生背诵古诗一次,然后闭者眼睛默默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5、齐读古诗后,指名说说“一人独占一江秋”的语意。
6、评议补充,深化感悟。
五、指导读悟第5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渎自悟,自主探究第5自然段,仔细体会本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同桌读读议议,交流读懂了什么,讨论不懂的问题。
3、班级交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朗读训练(先指名后齐读)
(2)讨论
乾隆皇帝说的话,前两个“好”字怎么理解,后两个“好”字各应怎么理解?
作者为什么连用四个“好”,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4、思考乾隆皇帝所说的话该怎么朗读,根据自己的设计练习朗读。
5、组织赛读、评读活动,开展感情朗读训练。
四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篇五
1、认读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大像醉酒的样子以及醉酒的原因,感受大象的可爱。
3、体会句中带点词语的作用。
了解大象醉酒的样子以及醉酒的.原因,感受大象的可爱。
体会句中带点词语的作用。
教师:板书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适时总结)
把问题归类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在课文中画出带有认读字的词语,然后读一读。
通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查字典解决生字词。也可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之际理解意思
3、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景色怡人:景色、景致适合人的心意。
酩酊大醉:形容大醉。
不虚此行:没有白来;没有白白得来这一次。
4、小组代表汇报,集体纠正问题。
5、自己读课文,要求正确。
6、两人一组互相检查。要求正确流利。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指名读。
学生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2、小组交流、解疑。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随机解决。)
3、集体梳疑。
1、默读课文,思考:大象醉酒后什么样?画出有关的句子。
体会带点词的用法。
醉酒的大象有时会乖乖地躲起来睡大觉,有时却会像醉汉一样,东倒西歪地四处游荡,甚至会大发“酒疯”,到处破坏,惊扰游客。
体会到:睡大觉、四处游荡是一般情况,到处破坏,惊扰游客是较严重了,所以用甚至。这样表达,清楚明白而且有层次。
有语气的读读,让大家感受到大象的“醉”
2、讨论:大像醉酒的原因。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原因说出来
3、把这个故事讲一讲,说一说。
学完课文后,有什么想法?开始心中产生的疑问解决了么?
学生谈感受。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16、大象“醉酒”
有时睡大觉有时四处游荡
甚至到处破坏,惊扰游客
四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篇六
1、掌握生字新词,初步学会用“只有······才······”“可是”写句子。
2、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课文。
3、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呕心沥血。一丝不苟的精神。
读懂文中的四个事例,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一丝不苟、。呕心沥血的精神。能按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
课文录音、投影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感受竺可桢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简介生平。
(1)我们已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是介绍科学家的?
说说科学家茅以升、李四光的.事迹。
(2)简介竺可桢生平。(见“背景知识”)
2、听录音,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写了竺可枚的哪几件事?
(2)交流讨论。
3、自读课文,自学字词。(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
(2)自学字词。
(3)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检查自学效果。
四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篇七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领略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出示课文插图)导入新课
(二)范读课文
学生初步感受课文。
(三)自学课文(出示阅读提示)
1.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想一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写出了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四)小组交流
重点讨论第2题。作者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绘:一是雨中去访灵隐,看到的西湖的“绿”;二是漫步苏堤,看到的西湖的“绿”;三是在花港观鱼,看到的西湖的“绿”。每一次看到“绿”,给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样。雨中去访灵隐,作者抓住了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此外还有溪水:“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漫步苏堤,作者抓住了树木身上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本就很绿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在花港观鱼,作者抓住了满池的新荷。与初春的杨柳嫩枝的新绿相比,“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五)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目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2.自由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绿”的美。
(六)感受语言文字美
1.本文优美的词汇十分丰富,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词句。
(七)听课文朗读录音
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八)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
2.找一找其他描写西湖的文章或诗词读一读,体会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西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篇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自主探究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抄写本课生字词。
四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篇九
一、观看视频,自主学习
1.播放《学写信》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动画,自学写信格式。
2.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动画,现在你们会写信了吗?谁来说说一封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格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谁可以结合这封信,给大家介绍一下。
(1)出示例信,学生根据例信回顾书信写作的格式。
(2)教师相机板书。
3.为了便于大家记忆,老师把书信的格式编成了顺口溜,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称呼顶格打冒号,先向亲友问个好。
正文每段空两格,一事一段不乱套。
事情说完写祝福,健康快乐常说到。
署名日期别漏掉,工整写在右下角。
二、点拨题材,自由酝酿
1.信的格式掌握了,那么现在你最想给谁写信呢?你想告诉他什么?
2.教师相机总结板书:
(1)写信的对象可以是:亲朋好友、同学、老师……
(2)写信的内容可以是:学校活动、家中近况、感谢、道歉、叙旧、家乡的风土人情、风味小吃、名胜古迹、建议意见、趣事新闻、问候、邀请、愿望……请几名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思路,教师提示注意事项,相机板书。
三、交流表达,小试牛刀
1.掌握了写信的格式,明确写信的对象和写信的内容,现在,就让我们小试牛刀,赶紧拿起笔把自己心里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2.学生当堂作文,教师巡视。
3.展示部分学生作文,师生共同点评。
4.解决学生在书信表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四、佳作引航
写给姑姑的信
亲爱的姑姑:
您好!
您去美国好几年了,在那里过得很好吧?姑父、表弟和表妹们都好吧?听说您今年寒假要回来看看,我们全家都很高兴。姑姑,这几年我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妈妈让我用书信的方式向您汇报一下家乡的变化,否则,您可能连回家的路都找不着呢。
几年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生态公园来说吧。以前,这里只是一片又臭又脏的垃圾场,一到夏天,蚊蝇就四处乱飞,行人只能绕道而行。如今不一样了,这里建成了生态公园。而且开挖了一个大型的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还有一群色彩斑斓的鱼儿嬉戏,如果你幸运的话,还能看见几只水鸟在湖面飞过。一到夜晚,人们就在湖边散步。而且,我们这里还被评上了“中国卫生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呢。
前几年,我经常在马路边数汽车,只用一只手就数得清。可现在,我们全家人数汽车,也无法计算出1分钟有多少辆车从宽阔的马路上飞奔而过。我们这儿天变得更蓝了,水变得更绿了,市民变得更文明了。
姑姑,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了,我们等着你回来看看吧。
祝您
万事如意,生活愉快!
您的侄女:小雪
11月12日
点评:这是一封侄女写给远方姑姑的信。书信格式正确,语言规范,信的内容明确,语言优美,感情饱满,流露出了对姑姑的喜爱,对家乡的赞美。
五、探究实践,学写信封
2.出示信封范例。
3.学生自主学习关于信封格式部分。
4.教师小结:收信人、寄信人的姓名、地址、邮编的书写位置,以及邮票的作用。特别强调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地址不要写错。
5.如果现在请你给老师写一封信,你知道信封该怎么写老师才能收到吗?现在拿出信封,动笔写一写吧。
出示教师地址、邮编及学生所在学校的地址和邮编。
六、修改提升
1.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点评。
(1)下面我们对几位同学的习作进行点评。谁愿意读读自己的习作,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点评要求:从优点和建议两方面去评。可以整体评文,也可以就某一方面点评。
(3)选择典型例文,引导学生进行点评。
(4)师生总结评改步骤:先通读习作,一看是否符合要求;二看信的格式是否正确;三看内容是否具体生动;四看字词句是否使用得当。
2.小组合作,互评互改。
(1)按照评改步骤,小组成员间轮流批改习作。
(2)小组长记录发现的共性问题。
(3)恰当地使用修改符号。
3.个人修改,谈谈体会。
(1)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修改建议,自己修改习作。
(2)如果发现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提出建议的同学。
(3)谈谈自己在修改中的体会。
七、总结习作
与远方的小伙伴结成朋友。
板书设计:
学写信
称呼:
问候语!
正文(一事一说):家中近况、学校活动、家乡风景名胜、思念、问候、建议、道歉……
此致
敬礼!署名
日期
本次习作我首先通过动画视频,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写信的格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印象深刻,学生在获得发现知识的成功感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可贵的学习方法。顺口溜则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即时巩固所学。
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真情实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想一想要写信给谁,向他说什么,使写信成为学生自发的内心需要。打开学生思路,便于学生真情流露。同时,让学生明白书信是为了交流,无论是与别人交流,还是与自己对话,写信都是表达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另外让学生自己观察信封,发现和总结写信封的格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让学生写信封的实践环节,可以当堂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切实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把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