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案是指专门为高三学生设计的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材料,旨在帮助他们备战高考。希望下面这些二年级教案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生活中的垃圾中班教案重难点篇一
1.认识3个“r”符号,并了解其所代表的含义。
2.进一步形成对待垃圾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
参见第140~141页。
1.教师在课前检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要保证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完成。
2.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垃圾对环境危害的资料,供学生在小组讨论时。
3.与大队辅导员或班主任联系,与当地垃圾处理机构或者环境保护部门联系,争取安排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或请专业人士作报告。
1.导入。垃圾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学习有关垃圾的内容时,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应当帮助他们对有关垃圾问题有比以前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更加成熟和明确的想法、更加自觉和积极的行为。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报告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适当提示,对学生的结果给予修正和补充。
4.阅读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61页的垃圾处理图,以自由发言的形式明确主要的步骤和过程。教师要保证学生基本正确地理解垃圾处理的主要流程,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来。
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过程运用许多高新技术,工艺复杂,六年级学生尚无法完全弄清楚每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教师知道用书中有关教科书分析的内容,帮助学生大致有所了解。如先分类,然后进行不同处理,有些粉碎后作为建筑材料;有些用来制造再生的用品;有些用来提炼稀有或者贵重金属;有些作为燃料焚烧后供热或者供给工厂做动力;焚烧后的废渣也可以做为建筑材料。
5.问题解决。阅读教科书第61页的3个“r”,教师依此与学生讨论三个“r”,以确保他们正确理解其含义。然后进一步探讨:在我们周围,我们自己和其他人是不是做到了3个“r”?哪一种做到了?哪一种没有做到?由于什么原因?今后有可以怎么办?完成教科书第61页下方的探究练习。
6.教师。对本课学习进行,特别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成为环境保护者,用3个“r”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向他人做宣传。布置家庭作业。
1.如果可能,可以与少先队和班会活动结合进行,带学生去比较先进的垃圾处理厂参观。
2.可以从环境保护部门或者大学、研究机构邀请专门从事有关工作的人士为学生举办有关垃圾问题的科普报告。
1如果可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了解本地区的空气质量预报。
2.向家长介绍3个“r”及其含义。
1.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
2.对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全班讨论中的表现进行。
生活中的垃圾中班教案重难点篇二
1、知道垃圾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2、激发保护环境的情感。
ppt课件:垃圾分类与处理
1.观察图片:公园
教师:你们看,公园里美吗?公园里的什么很美丽?为什么?
2.激发幼儿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图片:随意丢瓜皮、果壳、包装盒的行为。
讨论:随意乱扔的行为对吗?应该怎样做?
知道应该将瓜皮、果壳、扔到垃圾箱内。
课件:垃圾分类与处理
1.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
(工厂、菜场、餐馆、宾馆、办公室、家庭、超市等等。)
2.讨论: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
3.教师小结: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
大部分会被埋到填埋场,但填埋场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环境保护。
有的垃圾会被送到焚化炉焚化,但这又会排出有害烟雾。
课件演示
1.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为他们是用大自然中的宝贵材料制成的。
讨论: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为什么?
2.垃圾中可以再生利用物品大致可分四类。
(1)金属。如可乐罐等回收后送往工厂,可以再生为各种金属物品;
(2)纸张。利用旧报纸、包装盒、包装纸等做原料,可以制成各种餐巾纸、纸盒等;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瓶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重复使用;
(4)塑料、香蕉。如酸奶瓶、废轮胎等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其他塑料、橡胶制品。
观看课件
1.塑料不容易腐烂,是白色垃圾。
2.树叶,纸制品等时间久了可以腐烂。
3.告诉幼儿:不要随地乱扔那些不会腐烂的废品。
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由垃圾再生材料制成的?
生活中的垃圾中班教案重难点篇三
1、通过活动发展宝宝语言能力和说话的兴趣。
2、让宝宝知道不乱扔垃圾以及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1、老师:“宝宝想到哪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宝宝们自由说说。
2、律动——开汽车。老师和宝宝们边开汽车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
3、老师:“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1、老师:“宝宝们猜猜,今天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让宝宝们自由讲讲各种动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完香蕉后随手一扔)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挨摔了一跤。
提问:“小兔怎么了?怎么摔交的?(快帮小兔揉揉)。”启发宝宝们对小兔讲
讲安慰的话。“是谁扔的香蕉皮?香蕉皮应该扔哪里?”
老师带宝宝学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
木偶表演:不乱扔垃圾了
3、分糖活动:分给宝宝们每人一颗糖,观察是否有将糖纸扔到地上。
老师:“不早了,我们开汽车回家了。”
音游——汽车开来了。
生活中的垃圾中班教案重难点篇四
1.知道垃圾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2.激发保护环境的情感。
1.做好去公园的各项准备。
2.录像带、摄像机。
3.绘画用纸、笔。
4.小实验材料。
1.你们看,公园里美吗?请大家一起找找公园里的美,好吗?
2.幼儿自由活动,教师摄下公园美景及幼儿活动的情景。
3.幼儿集中坐在草地上,教师请他们说说:公园里的什么很美丽?为什么?
4.教师小结。
1.在幼儿休息、吃点心时,教师有意识地拍摄幼儿随意丢瓜皮、果壳、包装盒的行为。
2.启发幼儿现场比较:吃点心前后,草地上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应该怎样做?
3.让幼儿戴上一次性手套,进行“突击清除垃圾活动”。
4.引导幼儿数一数公园里有几只垃圾箱,观察公园里的游人是否把瓜皮、果壳、包装盒自觉地丢到垃圾箱里。
5.观察回园路上有没有瓜皮、果壳、路边有没有垃圾箱。
参与家庭及幼儿园所在小区的环境整洁活动。
1.播放自摄录像,请幼儿说说看到美丽的公园时的心情。
2.播放一组环境脏、乱、差的公共场所的录像,请幼儿说说看了这组录像心情如何。
1.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工厂、菜场、餐馆、宾馆、办公室、家庭、超市等等。)
2.讨论: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
3.教师小结: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大部分会被埋到填埋场,但填埋场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环境保护。有的垃圾会被送到焚化炉焚化,但这又会排出有害烟雾。
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对商品的外包装作一次调查,如数一数巧克力、玩具、蛋糕、电器等商品的外包装有几层,然后自己设计表格作一记录。懂得这些包装材料虽然是商品美观,但消耗了很多原材料,也产生了很多垃圾。
1.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为他们是用大自然中的宝贵材料制成的。引导幼
分组讨论: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为什么?
2.边看垃圾分类、再生利用的录像,边听杰说:垃圾中可以再生利用物品大致可分四类。
(1)金属。如可乐罐等回收后送往工厂,可以再生为各种金属物品;
(2)纸张。利用旧报纸、包装盒、包装纸等做原料,可以制成各种餐巾纸、纸盒等;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瓶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重复使用;
(4)塑料、香蕉。如酸奶瓶、废轮胎等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其他塑料、橡胶制品。
1.启发幼儿设计五个垃圾分类标志:金属、纸张、玻璃、塑料、不可再生利用的废品。
2.小结:回收利用废物可以节约能源。废物回收利用得越多,送往填埋的就越少.把可再生利用的废品送到回收中心,可以为减少污染出一份力。
1.带领幼儿找几只塑料杯,装上潮湿的泥土。将塑料瓶盖、玻璃弹子、铁钉、糖纸、香蕉皮、土豆皮、树叶等分别放入塑料杯,一一贴上标签以示区别。
2.把塑料杯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几星期后倒出杯里的东西,看看哪些东西腐烂了,哪些东西根本没变。
3.告诉幼儿:不要随地乱扔那些不会腐烂的废品。
1.在活动区角提供有关垃圾污染、垃圾再生利用的图书资料。
2.准备几个大纸箱,分别贴上幼儿自己设计的标志,请大家尝试给垃圾分类,并送到废品回收中心。
3.与父母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由垃圾再生材料制成的?
生活中的垃圾中班教案重难点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宝宝语言能力和说话的兴趣。
2、让宝宝知道不乱扔垃圾以及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动过程:
1、老师:“宝宝想到哪里去玩?妈妈带你去。”宝宝们自由说说。
2、律动——开汽车。老师和宝宝们边开汽车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
3、老师:“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1、老师:“宝宝们猜猜,今天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让宝宝们自由讲
讲各种动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完香蕉后随手一扔)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挨摔了一跤。
提问:“小兔怎么了?怎么摔交的?(快帮小兔揉揉)。”启发宝宝们对小兔讲
讲安慰的话。“是谁扔的香蕉皮?香蕉皮应该扔哪里?”
老师带宝宝学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
木偶表演:不乱扔垃圾了
3、分糖活动:分给宝宝们每人一颗糖,观察是否有将糖纸扔到地上。
生活中的垃圾中班教案重难点篇六
鞋子是日常中不可缺少的。孩子从学走之日,鞋子就和孩子共生活同“成长”;随季节的更换和方便起见,运动鞋,拖鞋,凉鞋,皮鞋,布鞋,雨鞋等不同质地,不同款式和不同作用的鞋子也随之出现在每个孩子的生活中。平日里,不少孩子偶尔因好奇或好模仿,尝试着穿上人的鞋子满屋子走,开心极了。雨天时节,不少孩子偶尔发现鞋底的花纹在地上清晰地留下印迹时兴奋不已,并成了他们快乐的游戏……于是老师以“鞋子”为题,把教育性,趣味性整合在一起,巧妙地设计成活动并引进幼儿的学习和游戏之中,倍受孩子喜爱。
1.进一步了解鞋的特点和用途,体验穿鞋的乐趣。
2.尝试用鞋子印画,感受美丽的花纹并用印,画等方式胆表现艺术作品。
1.请家长让孩子各自从家中带来鞋子。
2.若干个鞋架上配有不同类别的鞋样标志及相应的文字卡。
(一)看鞋:了解鞋的不同类型。请家打开袋子互相看看,你带来了谁的鞋,是什么鞋?
(二)穿鞋,体验其乐趣,感受鞋的作用
1.穿鞋,体验其乐趣:
(1)我们来穿一穿鞋子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看看有什么感觉相互说一说
(2)家相互换一换鞋子再走一走,跳一跳,看看有什么感觉(配乐,)
2.谈话交流穿鞋的.作用
(2)相互交流人们何时穿这双鞋
(3)交流穿鞋的作用
(三)办鞋展:分类
2.数一数,每个鞋架上有几双鞋哪种鞋多(少),多(少)几双指导能力强的记录
(四)印鞋印:胆创作
2.示范作画,感受鞋底的花纹美,激发印画的欲望
(1)示范印画,了解印画的要领
(2)欣赏画面,引发联想
3.幼儿创作,师指导师关注幼儿的印画情况,指导个别幼儿
生活中的垃圾中班教案重难点篇七
1.认识3个“r”符号,并了解其所代表的含义。
2.进一步形成对待垃圾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
参见第140~141页。
1.教师在课前检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要保证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完成。
2.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垃圾对环境危害的资料,供学生在小组讨论时。
3.与大队辅导员或班主任联系,与当地垃圾处理机构或者环境保护部门联系,争取安排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或请专业人士作报告。
1.导入。垃圾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学习有关垃圾的内容时,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应当帮助他们对有关垃圾问题有比以前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更加成熟和明确的想法、更加自觉和积极的行为。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报告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适当提示,对学生的'结果给予修正和补充。
4.阅读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61页的垃圾处理图,以自由发言的形式明确主要的步骤和过程。教师要保证学生基本正确地理解垃圾处理的主要流程,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来。
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过程运用许多高新技术,工艺复杂,六年级学生尚无法完全弄清楚每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教师知道用书中有关教科书分析的内容,帮助学生大致有所了解。如先分类,然后进行不同处理,有些粉碎后作为建筑材料;有些用来制造再生的用品;有些用来提炼稀有或者贵重金属;有些作为燃料焚烧后供热或者供给工厂做动力;焚烧后的废渣也可以做为建筑材料。
5.问题解决。阅读教科书第61页的3个“r”,教师依此与学生讨论三个“r”,以确保他们正确理解其含义。然后进一步探讨:在我们周围,我们自己和其他人是不是做到了3个“r”?哪一种做到了?哪一种没有做到?由于什么原因?今后有可以怎么办?完成教科书第61页下方的探究练习。
6.教师。对本课学习进行,特别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成为环境保护者,用3个“r”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向他人做宣传。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如果可能,可以与少先队和班会活动结合进行,带学生去比较先进的垃圾处理厂参观。
2.可以从环境保护部门或者大学、研究机构邀请专门从事有关工作的人士为学生举办有关垃圾问题的科普报告。
家庭作业
1.如果可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了解本地区的空气质量预报。
2.向家长介绍3个“r”及其含义。
建议
1.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
2.对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全班讨论中的表现进行。
生活中的垃圾中班教案重难点篇八
1、使幼儿知道自己长了,升入中班了,应在各方面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榜样,每件事要做得更好。
2、激发幼儿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幼儿已看望过小班的弟弟妹妹,映幼儿上课、劳动等活动的照片。
1、使幼儿通过与小班的弟弟妹妹比较,了解自己的变化。
(1)、让幼儿看望本园小班的小朋友,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小班的弟弟、妹妹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2)、回班后请幼儿自由交谈观察的结果,并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声发言。
(3)、根据幼儿观察的结果进行小结,引导幼儿发现为什么自己比弟弟、妹妹强,使他们知道自己长了,升入中班了。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做中班小朋友。
(1)、出示有关幼儿开展“带小”活动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自己是怎样关心弟弟、妹妹的。
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带小班的弟弟妹妹一块儿游戏?
现在你们也长了,应该怎样关心小班的弟弟、妹妹呢?
(2)、出示映幼儿上课、劳动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知道自己升中班了,应比以前表现得更好、更能干。
请你们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
(3)、引导幼儿从守纪律、有礼貌、爱劳动、爱学习等方面对自己提出要求。
3、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开展“带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