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接下来是一些六年级教案的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茶扑蝶教案设计意图篇一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音乐旋律和情绪,尝试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采茶”与“扑蝶”的不同内容。
2、倾听音乐会在乐句的鼓点响起时“停”和“扑”。
3、学习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相互嬉戏的快乐。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欣赏龙岩民间歌舞《采茶灯》、初步了解歌舞表现的内容。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把小蒲扇、小蝴蝶若干只;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幼儿随《采茶扑蝶》音乐,手持小扇子走小碎步入室。
二、完整欣赏《采茶扑蝶》音乐,了解ab两段音乐表现的内容。
1、幼儿完整欣赏。
师:茶园里响起了《采茶扑蝶》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可以分几段?每段在说什么?
2、欣赏后提问:可以分几段?第一段在说什么?第二段呢?茶女是怎么采茶的呢?
三、分段欣赏与游戏表现
(一)欣赏第一段“采茶”部分音乐
1、提问:茶女怎么采茶的?她们是用什么装茶叶的?(引导幼儿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以及高低左右的动作方位变化)
2、幼儿尝试使用扇子随音乐采茶。
(二)欣赏第二段“扑蝶”部分音乐
1、教师拿蝴蝶示范逗幼儿游戏一遍。
提问:第二段谁来了?蝴蝶是怎么和茶女做游戏的呢?
2、利用图谱,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最后重音。
(1)出示图谱,师随音乐指图谱,引导幼儿感觉乐句的最后重音。
提问:蝴蝶是什么时候停呢?
(2)幼儿扮演蝴蝶随音乐做蝴蝶飞、停动作。
(3)幼儿扮演茶女随音乐用扇子有节奏地扑蝴蝶
3、两人结伴玩游戏:扑蝶
(1)教师引导幼儿商量游戏玩法。
小结游戏玩法:蝴蝶随着音乐飞来飞去,当锣声响起的时候蝴蝶就停在自己身上,这时扇子就轻轻地去扑蝴蝶。
(2)幼儿两两相对,一人当蝴蝶,一人扑蝶,进行游戏。
游戏后评价:游戏时是否听音乐进行游戏,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3、交换角色再游戏一遍。
四、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采茶扑蝶”
1、游戏第一遍:男孩采茶,女孩当蝴蝶
2、游戏第二遍:女孩采茶,男孩当蝴蝶
3、游戏第三遍:请客人老师当蝴蝶,全体幼儿采茶
小结:刚才这个游戏玩了什么感觉?回去可以和谁一起玩?我相信你们一定玩得很开心。
五、律动出室:幼儿手拿小扇子,随“采茶扑蝶”音乐小碎步律动出室。
教学反思: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一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心得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一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
采茶扑蝶教案设计意图篇二
1、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
2、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1、乐曲:《采茶扑蝶》
2、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
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
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
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等)
5、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一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心得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一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
采茶扑蝶教案设计意图篇三
采茶扑蝶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能跟着音乐做采茶、扑蝴蝶等动作,理解舞蹈动作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2、通过模仿他人、调动生活经验等创编采茶、找蝴蝶、扑蝴蝶等情节动作。
3、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乐意学习同伴创编的动作。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1、蝴蝶饰品2、头巾3、多媒体课件:茶山风光图、采茶扑蝶音乐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带领学生到茶山旅游,讲述有关茶山的传说。
二、欣赏茶山美景和音乐:
1、多媒体课件展示茶山风光图。
师:人们在茶山上干什么呢?
他们是怎样采茶的?
2、幼儿欣赏采茶扑蝶音乐。
三、幼儿学习第一段动作。
1、幼儿创编采茶动作。
2、教师引导学生丰富采茶动作。
3、师生跟音乐表演采茶一段。
四、幼儿创编第二段动作。
1、教师出示蝴蝶饰品。
师:看,谁来了?(蝴蝶)你想不想和蝴蝶一起玩儿啊?
让我们一起去找蝴蝶吧!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找蝴蝶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扑蝴蝶的动作。
4、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听音乐做第二段动作。
五、跟蝴蝶一起飞出教室。
在活动开始时,出示的采茶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看是如何采茶的',观察茶树的特点。那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采茶呢,这儿我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左手抱篮子,右手采茶,眼睛到处乱看,故意把采到的茶放篮子外面,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同时又巧妙的让幼儿注意:放茶时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孩子们表演的很投入。张远皓指着前面说:“老师,前面有好多茶叶呀!快采!”还有的说:“哎哟!采满了,好沉呀!”其中也有较叛逆的孩子在捣乱。李奋飞每次在音乐的第17-18小节,总是别出心裁:“我不要了!太满了!我全倒了!”也许他有自己的想法吧!在跟孩子们表演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与微笑!
采茶扑蝶教案设计意图篇四
1、感受民间音乐旋律和情绪,尝试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采茶"与"扑蝶"的`不同内容。
2、倾听音乐会在乐句的鼓点响起时"停"和"扑"。
3、学习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相互嬉戏的快乐。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1、知识准备:课前欣赏龙岩民间歌舞《采茶灯》、初步了解歌舞表现的内容。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把小蒲扇、小蝴蝶若干只;图谱一张。
一、律动入室:幼儿随《采茶扑蝶》音乐,手持小扇子走小碎步入室。
二、完整欣赏《采茶扑蝶》音乐,了解ab两段音乐表现的内容。
1、幼儿完整欣赏。
师:茶园里响起了《采茶扑蝶》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可以分几段?每段在说什么?
2、欣赏后提问:可以分几段?第一段在说什么?第二段呢?茶女是怎么采茶的呢?
三、分段欣赏与游戏表现
(一)欣赏第一段"采茶"部分音乐
1、提问:茶女怎么采茶的? 她们是用什么装茶叶的?(引导幼儿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以及高低左右的动作方位变化)
2、幼儿尝试使用扇子随音乐采茶。
(二)欣赏第二段"扑蝶"部分音乐
1、教师拿蝴蝶示范逗幼儿游戏一遍。
提问:第二段谁来了?蝴蝶是怎么和茶女做游戏的呢?
2、利用图谱,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最后重音。
(1)出示图谱,师随音乐指图谱,引导幼儿感觉乐句的最后重音。
提问:蝴蝶是什么时候停呢?
(2)幼儿扮演蝴蝶随音乐做蝴蝶飞、停动作。
(3)幼儿扮演茶女随音乐用扇子有节奏地扑蝴蝶
3、两人结伴玩游戏:扑蝶
(1)教师引导幼儿商量游戏玩法。
小结游戏玩法:蝴蝶随着音乐飞来飞去,当锣声响起的时候蝴蝶就停在自己身上,这时扇子就轻轻地去扑蝴蝶。
(2)幼儿两两相对,一人当蝴蝶,一人扑蝶,进行游戏。
游戏后评价:游戏时是否听音乐进行游戏,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3、交换角色再游戏一遍。
四、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采茶扑蝶"
1、游戏第一遍:男孩采茶,女孩当蝴蝶
2、游戏第二遍:女孩采茶,男孩当蝴蝶
3、游戏第三遍:请客人老师当蝴蝶,全体幼儿采茶
小结:刚才这个游戏玩了什么感觉?回去可以和谁一起玩?我相信你们一定玩得很开心。
五、律动出室:幼儿手拿小扇子,随"采茶扑蝶"音乐小碎步律动出室。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一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心得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一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
采茶扑蝶教案设计意图篇五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民间歌舞"采茶扑蝶",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迄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作品情节生动有趣,角色形象诙谐,是福建民间艺术中的奇葩。我们结合《纲要》精神,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欣赏民间歌舞《采茶灯》的基础上,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充分体验、感受民间音乐的艺术美。
1、感受民间音乐旋律和情绪,尝试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采茶"与"扑蝶"的不同内容。
2、倾听音乐会在乐句的鼓点响起时"停"和"扑"。
3、学习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相互嬉戏的快乐。
1、知识准备:课前欣赏龙岩民间歌舞《采茶灯》、初步了解歌舞表现的内容。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把小蒲扇、小蝴蝶若干只;图谱一张。
一、律动入室:幼儿随《采茶扑蝶》音乐,手持小扇子走小碎步入室。
二、完整欣赏《采茶扑蝶》音乐,了解ab两段音乐表现的内容。
1、幼儿完整欣赏。
师:茶园里响起了《采茶扑蝶》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可以分几段?每段在说什么?
2、欣赏后提问:可以分几段?第一段在说什么?第二段呢?茶女是怎么采茶的呢?
三、分段欣赏与游戏表现
(一)欣赏第一段"采茶"部分音乐
1、提问:茶女怎么采茶的?她们是用什么装茶叶的?(引导幼儿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以及高低左右的动作方位变化)
2、幼儿尝试使用扇子随音乐采茶。
(二)欣赏第二段"扑蝶"部分音乐
1、教师拿蝴蝶示范逗幼儿游戏一遍。
提问:第二段谁来了?蝴蝶是怎么和茶女做游戏的呢?
2、利用图谱,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最后重音。
(1)出示图谱,师随音乐指图谱,引导幼儿感觉乐句的最后重音。
提问:蝴蝶是什么时候停呢?
(2)幼儿扮演蝴蝶随音乐做蝴蝶飞、停动作。
(3)幼儿扮演茶女随音乐用扇子有节奏地扑蝴蝶
3、两人结伴玩游戏:扑蝶
(1)教师引导幼儿商量游戏玩法。
小结游戏玩法:蝴蝶随着音乐飞来飞去,当锣声响起的时候蝴蝶就停在自己身上,这时扇子就轻轻地去扑蝴蝶。
(2)幼儿两两相对,一人当蝴蝶,一人扑蝶,进行游戏。
游戏后评价:游戏时是否听音乐进行游戏,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3、交换角色再游戏一遍。
四、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采茶扑蝶"
1、游戏第一遍:男孩采茶,女孩当蝴蝶
2、游戏第二遍:女孩采茶,男孩当蝴蝶
3、游戏第三遍:请客人老师当蝴蝶,全体幼儿采茶
小结:刚才这个游戏玩了什么感觉?回去可以和谁一起玩?我相信你们一定玩得很开心
五、律动出室:幼儿手拿小扇子,随"采茶扑蝶"音乐小碎步律动出室。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一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心得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一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
采茶扑蝶教案设计意图篇六
活动名称:
采茶扑蝶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能跟着音乐做采茶、扑蝴蝶等动作,理解舞蹈动作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2、通过模仿他人、调动生活经验等创编采茶、找蝴蝶、扑蝴蝶等情节动作。
3、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乐意学习同伴创编的动作。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蝴蝶饰品
2、头巾
3、多媒体课件:茶山风光图、采茶扑蝶音乐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带领学生到茶山旅游,讲述有关茶山的传说。
二、欣赏茶山美景和音乐:
1、多媒体课件展示茶山风光图。
师:人们在茶山上干什么呢?
他们是怎样采茶的?
2、幼儿欣赏采茶扑蝶音乐。
三、幼儿学习第一段动作。
1、幼儿创编采茶动作。
2、教师引导学生丰富采茶动作。
3、师生跟音乐表演采茶一段。
四、幼儿创编第二段动作。
1、教师出示蝴蝶饰品。
师:看,谁来了?(蝴蝶)你想不想和蝴蝶一起玩儿啊?
让我们一起去找蝴蝶吧!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找蝴蝶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扑蝴蝶的动作。
4、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听音乐做第二段动作。
五、跟蝴蝶一起飞出教室。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出示的采茶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看是如何采茶的,观察茶树的特点。那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采茶呢,这儿我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左手抱篮子,右手采茶,眼睛到处乱看,故意把采到的茶放篮子外面,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同时又巧妙的让幼儿注意:放茶时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孩子们表演的很投入。张远皓指着前面说:“老师,前面有好多茶叶呀!快采!”还有的说:“哎哟!采满了,好沉呀!”其中也有较叛逆的孩子在捣乱。李奋飞每次在音乐的第17-18小节,总是别出心裁:“我不要了!太满了!我全倒了!”也许他有自己的想法吧!在跟孩子们表演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快乐与微笑!
采茶扑蝶教案设计意图篇七
《采茶》是大班下学期的韵律活动,这4曲子分为四个乐句,讲述了春光明媚,采茶姑娘高高兴兴走到茶园,忙着采茶的欢快场面。音乐节奏欢快,每一句都以长音结尾,让幼儿比较容易地区分乐句。现在正是春暖花开,茶香飘逸的时期,苏州名茶“碧螺春”已家喻户晓。前两天还组织了幼儿到东山茶庄去亲自尝试了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动。为了能进一步深化这次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表达幼儿的内心体验,我选择了这个教材,让幼儿将生活化的动作向着细腻化的表达。
《纲要》明确地强调,丰富幼儿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我班有部分幼儿信心不足不愿意表演给别人看,特别是韵律活动中,孩子们大部分趋向模仿教师的示范,创新意识不强。所以结合《纲要》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在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启发幼儿创编不同节奏、方位及幅度的采茶动作,根据图谱组成一只完整的舞蹈。
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幼儿采茶的活动录象资料
采茶课件一个
茶园情景布置
摄象机一个
本节课的主要步骤分为四个1、看采茶活动的录象资料,讲述自己是怎么采茶的,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2、听音乐,了解音乐的性质。
3、看图谱创编动作。
4、拍摄录象自由表演。
观看录象,讲述生活经验,重点学习采茶动作。
1.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电视里是谁呀?在干什么?那你们都是怎么采茶的?请你用动作试一试。
这个录象资料是小朋友在采茶时拍摄的,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影象后会非常高兴,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的幼儿会说“我是两只手同时采摘的”有的说“我是左右手交替采的,一根一根放……艺术允许幼儿自由参与,自由发挥,容许参与者将自身内在信息与外在信息广泛交流,这种开放性特点给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了丰富而广泛的天地。
2.学习采茶动作,将动作细腻化,体现教师的引导功能。教师除了要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之外,传播性内容也要把握好。所以将镜头定格在采茶姑娘的手部动作上,让幼儿观察她们是那两个手指动的,向什么方向动的,怎么动的?可以运用示范、讲解、练习的方法来学习基本动作。特别致意“凤点头”的手型和拇指、食指的曲伸节奏,接受力强的还可以提示他们通过提压手腕来夸张动作,将韵律感表现得更优美、柔和,协调性差的就将手关节动起来就行了。
熟悉音乐,了解音乐性质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名字就叫《采茶》想听吗?让幼儿对音乐有一个初步、完整的感知。
3.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听了这首曲子就能想到茶园里非常热闹,有的托起茶篓,幼儿忙着采茶,有的寻找茶叶忙碌得很。通过提问总结将抽象的音乐,情景化、具体化,有利于幼儿有内容有动作可表达,而不是空洞的,将音乐于生活经验相结合,儿发展规律中的“建构性”原则。
仔细听曲子的节拍,并用基本动作打拍,在幼儿创编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采用采茶的动作打拍,将基本动作的训练渗透在其中,要求手指曲伸的节奏、速度与音乐相吻合,根据把握的程度来限制练习的遍数。
4、区分乐句,了解节奏谱
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我把抽象的音乐、节奏用具体的画面来表示,既降低了接受新事物的难度,又有利于表述,提问1、听一听,看一看这首曲子有几个乐句,(出示四根茶枝)小朋友就说有四句。2、根据节奏谱打拍(让幼儿在复习动作的过程中熟悉图谱的作用、变化)3、谁来说说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冒一个芽?有的地方会冒两个芽?(根据音乐幼儿会说快慢不同)总结:原来这四句中第二句最快,其他三句的速度是一样的。
出示图谱,创编舞蹈动作,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提问:1、今天我们要编个采茶舞,那快的地方用什么动作表示,慢的地方用什么动作表示,(让幼儿根据冒芽数量的变化,结合音乐来感受到乐曲旋律的变化,引导到动作、情绪上的不同。请小朋友自己根据音乐动一动,并且个别幼儿示范,体现幼幼互动的原则。最后总结,节奏快的地方采茶的速度要快,手甩的范围要小些,否则来不及。
出示一片高低、疏密不同的采摘画面,认识图标,创编有序的动作。
1、请你们看看学一学这些阿姨是怎么擦小哈的,为什么这样采,通过画面的不同,激发幼儿在不同方位创编动作。有的会说在采矮一些的茶树时要蹲一些的弯着腰,在高好的地方还要踮着脚,太高了需要用搭勾把它拉下来,幼儿长的少需要挑开数值找一找,有的还戴了草帽,幼儿在卷衣袖……根据幼儿说的形象出示图标,让幼儿了解图标的含义,将幼儿的认识转换成长时间的保留没,广泛了创编的素材,缩小了动作同化趋向模仿的`可能性。
幼儿自由选择图标并表演,用摄象机拍摄。能力弱的可以编一二句,然后几个人组合,幼幼互动体现合作的快乐。
请部分幼儿讲解自己是怎么排列图标的,并表演,带领大家一起跳。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意,肯定和接纳他们的独特审美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快乐。)
播放录象将幼儿的情绪提升到了高潮,那些平时不愿意表现的孩子看到,自己也能优美的表演以后,增强了信心,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出舞蹈中的不足,提出新的要求,如表情、节奏上的把握,同伴间太挤等。
为了让活动的激情继续,在教学手段上就要带给幼儿一种新鲜感,在提出舞蹈要求后提供一个场景、道具等让幼儿在情景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激发了孩子的表演欲望,而且通过场景有机的布置。有效地控制了同伴的碰撞。
延伸活动:采茶扑蝶
在这个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幼儿在学习中的创造学习能力和主体地位,在学习中让幼儿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达到幼儿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遗憾,例如在节奏游戏中,有一些幼儿的创作显得比较简单,体现不出水平,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进行教师示范,同时注重幼儿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拓展教学时,我发现有一些幼儿获得信息的渠道较狭窄,今后可带领幼儿做一些资料收集的操作,让幼儿熟悉这个环节。我还需不断改革教学教法,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创新能力。
采茶扑蝶教案设计意图篇八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
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
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学习调整自己的动作与同伴协调一致活动准备:
乐曲:《采茶》。
事先准备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画。
和幼儿一起欣赏乐曲《采茶》,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愉快、欢快的特点。
拿出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画,请幼儿观察采茶的动作,了解采茶情景大家一起来学采茶舞。
--教师哈先示范采茶舞,讲述舞蹈的动作。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背着茶蓝回家等情景。
--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创意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
--引导幼儿想象山坡上还有什么昆虫出现,如何用动作表现。
分组表演。
--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单弱那不同的角色。鼓励幼儿随着乐曲有节奏地跳舞。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一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心得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一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