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下面是一些初一教案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中班篇一
在本节课教学的时候,我让学生经历了探究规律――验证规律――抽象概括规律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总体来看,学生对商不变的规律已有了很好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整个教学内容,到后面规律的得出,学生掌握的`还好;学生语言的综合,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总体看还是比较顺其自然。可到最后简便计算的时候,发现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我想是不是需要压缩一下在前半段规律发现的教学,因为在规律发现,举例的时候,只要举两三个列子就可以了,而不是顺着学生的思维继续下去,那么我想本堂的教学任务就能完成了,而且本堂课的深度也会加深,比如在详细讲同时扩大几倍的时候,而在接下来讲除法的时候,可以加快速度,让他们比较后直接总结规律,而不需要像乘法一样的,最后再总结规律,讲0的排除。
那么再用节约下来的时间讲简便计算,那这一节课可能就比较有秩序,深度也会加深,而且数学的课堂效率也会增强。
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中班篇二
教学内容:原人教版第七册教材,现在编入第六册第66页例15。
教学目标:
1.记住商不变的规律的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道理。
2.学会观察的方法;能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课内外有联系的练习活动,培养学生爱思索、会思考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引入:(动画演示,教师解说)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花果山,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漫山遍野的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甜的桃子。真是人间仙境。
孙悟空和猴儿们正在忙着摘桃子。看,谁来了。哦!原来是猪八戒。
孙悟空说:“师弟来得正好,请你帮我给猴儿们分桃子吧?”
“这是8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猴子”。猴儿们一听,小声说:“太少了、太少了”。
“那就给你80个桃子,平均分给40只猴子。”猴儿们喊到:“还少、还少”。
“还少呀?那就给你800个桃子,平均分给400只猴子。”这下该满意了吧。还不满意,行!那就给你8000个桃子,要求平均分给4000只猴子。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这四种分的方法,每只猴子各能得到几个桃子?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还是研究除法,研究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是怎样变化时,商不变。
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中班篇三
《商不变的性质》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索,能够发现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整节课下来没有能达到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是想让学生通过计算两组题目,然后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两组算式中的规律,但在实际教学中删了一组算式,直接通过孙悟空分桃的故事导入学习内容。这个例子恰好是个特殊的例子,即相邻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是扩大10倍或缩小10倍,因此多数学生得到的规律是: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在这里我希望学生们得到的结论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虽然,我让学生去比较了第一个和第三个式子,但是学生的思维好像定势了,这堂课开放的不够,在某些环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体验和反思。主要是在第一部分我举的例子少,学生感悟得不深刻,因此有些学生并没有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在学生对商不变规律还是似懂非懂的前提下,就让学生自己举例,显得太过勉强。虽然一部分学生能举出例子来加以验证,能够得出:被除数与除数都要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才能不变。但因为缺少实例的支撑,得出的结论就显得有点苍白,而且对学生印象不够深刻。因为害怕学生弄不懂就反复讲解,反复强调,结果让已经弄懂的学生反而迷惑了。时间都浪费在前面的讲解上,后面没有时间练习,学生没有得到深入理解商不变规律的机会。
通过对这节课的设计与教学让我体会到作为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他们的兴趣水平、理解能力为出发点去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少走歪路,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牢固,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节课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效果不是太好。
《商不变的规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中班篇四
例10: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例11:3600÷600=64800÷400=12
想:把3600和600同时缩小100倍,变成36÷6=6
例12:8760÷120=73
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中班篇五
一、说课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第六节《商不变的规律》。
二、教材分析:
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既为学习简便运算做好准备,商不变的规律是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教学时,引导学生先计算,然后依次按照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顺序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要求和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探索的过程,理解、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能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表述等能力。
3、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五、教学关键:
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
六、教具准备:课件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即准备、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
第一环节:复习准备:
出示一组口算:
如:24÷12=2说出被除数、除数、商
由于商不变的规律是借助整数除法计算引出的重要运算规律,是除法有关简便运算的依据。由此,在准备环节出示书上的两组题目进行口算,为接下来的探索新知创设了情境,做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通过观察,学生可能回答出:每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没有变。
学生通过初步观察感知,每组算式中发生变化的是被除数和除数,而商没有变。这样先引出现象,再探究原因的方法,实际上鼓励学生积极发现,感受成为学习主人的乐趣。这时候我会说,那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规律。
2、比较归纳,总结规律。
(2)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第一个算式中的被除数8和除数2都乘10就得到第二个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第一个算式中的被除数8和除数2都乘100就得到第三个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它们的商不变。
教师引导学生口述:被除数8和除数2都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教师可指出,都乘可以叫做同时乘
(3)在另一组算式中,我们也按这样的顺序来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规律怎样?学生回答后,要学生试着归纳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同桌俩互相说,以此来进一步强化,被除数和除数的这一变化规律。
以上是探究环节中的第二个小环节,总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的规律。接着继续往下探究。
(4)从下往上看,第2、3个表格里除法算式与第1个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能够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5)归纳商不变的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规律?引导学生说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进一步引导学生:你认为这句话有没有问题?学生可能回答要填“0”除外;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可适当的做引导。为什么“0”除外?学生可能回答出因为除数不能为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算式没有意义。
(6)揭示课题,强化记忆: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同桌互相说,指名说商不变的规律来强化记忆。
(7)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a、a、出示950÷50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试做时,不做统一要求。目的在于,不拘束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再指出愿意用哪种方法做,就用哪种方法做。
同步练习:440÷203600÷900
b、a、出示400÷25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
(8)看书质疑
整个探究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更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用眼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思考,抽象出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发现、概括、表达的能力。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练习是学生内化和巩固新知识、达到能较熟练、灵活运用新知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题:
一、填空:
1、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除以5,除数也除以5,商()。
2、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乘22,要使商不变,除数()。
3、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除以14,要使商不变,被除数()。
这道题是口头叙述性练习,及时强化了学生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二、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得数。
(1)18÷6=3(2)480÷10=48
三、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
120÷40800÷259000÷125
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巩固商不变的规律,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汇报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商不变的规律。
由于在上课时前面的时间没有处理好,导致后面两个环节没有很好的进行,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
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中班篇六
《商不变的性质》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索,能够发现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整节课下来没有能达到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是想让学生通过计算两组题目,然后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两组算式中的规律,但在实际教学中删了一组算式,直接通过孙悟空分桃的故事导入学习内容。这个例子恰好是个特殊的例子,即相邻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是扩大10倍或缩小10倍,因此多数学生得到的规律是: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在这里我希望学生们得到的结论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虽然,我让学生去比较了第一个和第三个式子,但是学生的思维好像定势了,这堂课开放的不够,在某些环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体验和反思。主要是在第一部分我举的例子少,学生感悟得不深刻,因此有些学生并没有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在学生对商不变规律还是似懂非懂的前提下,就让学生自己举例,显得太过勉强。虽然一部分学生能举出例子来加以验证,能够得出:被除数与除数都要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才能不变。但因为缺少实例的支撑,得出的结论就显得有点苍白,而且对学生印象不够深刻。因为害怕学生弄不懂就反复讲解,反复强调,结果让已经弄懂的学生反而迷惑了。时间都浪费在前面的讲解上,后面没有时间练习,学生没有得到深入理解商不变规律的机会。
通过对这节课的设计与教学让我体会到作为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他们的兴趣水平、理解能力为出发点去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少走歪路,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牢固,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节课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效果不是太好。
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中班篇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互动猜数124711……(一个一个出示)
师:最后猜对了,前面怎么猜不准呢?
生:最后找到规律了
师:今天我们一起再来探索一节有关规律的课。
二、探究规律
出示一组=2的算式
6÷3=
12÷6=
36÷18=
24÷12=
20÷10=
200÷100
24÷6=
学生口算
师:看这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商不变,被除数、除数变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被除数、除数变,商不变。
生:除法算式。
师:拿几个算式来研究比较合适、比较方便、比较可信呢?
师生一起探讨最后得出:拿一组算式来研究然后找一些算式看看是不是和我们所找的规律符合。
出示6÷3=212÷6=236÷18=2
生找规律
呈现学生资源,交流
师:还能找到第三组吗指出可以从上往下比较也能从下往上比较想一想还能以谁为标准?
师:进行了几次比较?在几次比较中有什么规律?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生: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也不变。
重新回放课件
师:大家说说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的时候商不变呢?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刚才我们只研究了这3个算式,找到的规律是否可信呢?
刚才乘2、3、6符合,那乘7、8、9呢?
刚才商是2的符合,那商是3的、商是4的符合吗?
师:那么我们咳嗽倭芯3个算式来验证一下。
生举例、验证。
呈现资源交流
师:那么现在这个规律大家承认了吗?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发现规律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通过
列举实例的方式,来验证在其他的除法算式中是否存在这种现
象,这样处理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体现了学生的自
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学习品质。】
学生齐读规律。
师:大家刚才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
出示算式:6÷2=3
9÷3=3
21÷7=3
有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倍数是小数)。
还有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0呢?
6÷2=3
0÷0=?
生:没意义。
师:那被除数和除数能除以0吗?
生:没意义。
师:所以这个规律要怎么改善一下?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三、深化理解
师:生活中有没有商不变的规律存在?
1.学生先说自己找到的现象。
2.课件出示小轿车2小时行100千米,3小时行150千米,4小时行了200千米。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时间变了距离变了速度没变
课件出示打字员打字情况
说说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课件出示购买同一种物品的情况
说说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商不变的规律(板书课题:商不变的规律),谈各自的收获。
最后老师送大家数学家开普勒的一句话:数学研究的是千变万化中不变的关系。
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案中班篇八
今天听了建芳的商不变的规律一课,感觉她的成长很快,是位很上进,很钻研的老师。她的课很少形式上的东西,更多的是学生和老师的真情流露。
一、从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在故事读完后,提问“谁的一笑是聪明的`一笑”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在学生的交流中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规律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的教学思想。
1、在规律的总结上,教师没有直接呈现规律,也没有引导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相信同学们,让他们逐步总结,不断完善。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的能力。
2、在理解0除外这一关键词时,教师用练习的形式呈现,小红的算式是等于2吗?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补充规律。
3、在学完规律后教师出现一组易混练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规律中的关键词。
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从没有显出着急的样子,始终耐心的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叙述想法,给了孩子机会和时间,处处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三、对于重点词语的强调非常有必要。
例如“同时”“相同的数”以及为什么0除外等。
四、练习形式多样有层次,突出了重点,在练习中深化了对规律的理解。
同时也对学生练习会出现的问题做了很好的预设。如判断题中4题,让学生发现了商不变不是余数也不变。
建议:
在举例验证时可给学生提示思路,让学生的例子在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