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开场白和语调,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撰写欢迎词时,我们要用积极向上的语言,传递出我们与来宾共同期待的美好愿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欢迎词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专业我眼中的苏东坡大全(12篇)篇一
苏轼是中国诗人中仕途最为坎坷之一,他的正直、刚正不阿、乐天,全集中在他的诗中。“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此时的他已从乌台诗案的阴影中退去,又变回了那个乐天的人,他早已忘却了“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时那种孤独与寂寞。可即使是这样,他也“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惊起回头的是孤鸿,也是他。
他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可正是这样的人在政治舞台中却落了个不讨好的下场。新党被他惹到,旧党也被他惹到,他自知不对主动离开了皇都。但最终还是落了个不断被掉职的下场,最远甚至流落到了海南那种荒芜之地。
“他年谁作地舆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即使在那种地区,可他还是没有放弃,他那乐天性格使他将此地做为了自己第二个故乡。这就是苏轼,一个没有在正确时间作官的人。
专业我眼中的苏东坡大全(12篇)篇二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五(2)班的张煜翔,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墨笔铸就永垂不朽——我眼中的苏东坡。
公元1101年,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静静的卧在床上,眺望远方,回想着他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一生。他就是写出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东坡。
请让我用几个词语来刻画你传奇的一生。
你天资异禀,自幼聪颖,十三岁就可以将《汉书》倒背如流,一字不错。一年四季不论寒暑,一直都挑灯夜读、勤奋学习。就这样寒窗苦读了十年,你一举考中进士,少年成名,为长大后的地位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步入仕途后,你被卷入了一场变法风暴。你高举反对旗帜,大肆抨击新法,结果遭到了新党人物的针锋相对。“乌台诗案”因此爆发,你被打入大牢,经过多方的援救才死里逃生。
你又是潇洒旷达的苏东坡。
被贬黄州后,经济和住房等问题纷纷向你袭来,你却一一潇洒应对,并在困境中发明了东坡肉和蜜酒等美食。而在思想方面,你闭门自省,总结在“乌台诗案”中自己的缺点和经验,并加以改善。同时,你也在黄州修炼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高度,从《定风波》等词作中可以看出你超然旷达的心境和对现实的超脱。你面对生活,潇洒。面对世事,旷达。
你也是才华横溢的苏东坡。
黄州是你创作的巅峰期,在这里你咏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经典作品。使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著名诗句家喻户晓,广为传唱。你的词作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在你的`作品中,时而大气磅礴,时而细腻婉约,使人回味无穷。其中有许多被后人称为千古绝唱。并且从你的词作中,还能感受到超凡的心境和思想。
在外任期间,你辗转四州,徐州抗击黄河水患,密州治理蝗灾,杭州疏浚西湖,扬州停办花会,并在各地推广农业和教育。不仅如此,你还在朝廷上大力推行对百姓有利的法规,百姓交口称赞。
你还是淡泊名利、高风亮节的苏东坡。
皇帝的政治主张不断变化,朝中的重臣也在反复更换。但是唯有你,以百姓的利益为根本,提出了很多“不合时宜”的政策。你明知只要趋炎附势,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禄。但是你为了百姓,放弃了政治前途,被一贬再贬。
透过千年的红尘,眺望你远去的背影。风雨一生,坎坷一生,豁达一生。穿过时空,我看出了你心中的那份自信,那份执着,那种大爱。你用手中的墨笔和忠贞的心灵铸就了永垂不朽的——苏东坡。
专业我眼中的苏东坡大全(12篇)篇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沉睡了几百年的苏轼,拖着疲惫的身躯,从书中缓缓向我走来。
苏轼他一袭布衣,头戴斗笠,脚踏木屐,手持竹节,躬耕于东边的山坡上,难怪号称东坡居士。可这么一位叱咤文坛的风云人物,命运却是如此坎坷凄凉,不由让读着苏轼诗词的我内心涌出阵阵辛酸。
我眼中的苏轼是浪沙淘不尽的词人。也许他坎坷的经历,成就了他文学的伟大。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我无法想象中国文学史少了苏东坡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一定会黯然失色的。
我眼中的苏轼是伤心寂寞之人。在他三十四岁那年,他一生中最信任的人——妻子离他而去。妻子的病逝,对他的打击是多么的大。他只能在梦中见到久别的妻子,梦中相见,也只能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我眼中的苏轼是仕途失意之人。人生几次被贬,甚至差点惨遭杀害。最后被贬黄州,黄州是个令人自生自灭的地方。我真为苏轼的遭遇愤愤不平,难道他无与伦比的才气,也成了被祸害的理由?我想苏轼也是不明白的,为什么他自己一心为国为民,仍免不了被流放黄州的命运。在当时,纵有多少豪情壮志,又能与谁诉说呢?只能寄情于诗表达情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上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今天读来我感受到一种别样伤情的豪迈。
视野渐渐变得朦朦胧胧起来,突然感到苏轼的身影慢慢地远去,最后消失在那夜色中。
专业我眼中的苏东坡大全(12篇)篇四
翻开中国史册,你会发现历史上人格健全学识渊博的文人其实并不多,苏东坡算是一位。众所周知,苏东坡生活的年代是积弱积贫的北宋,军事上的羸弱却意外地造就了文化上的繁荣,整个宋代,文学天幕可谓是群星璀璨,而苏东坡无疑是其中最耀眼夺目的一颗。
纵览其一生,虽是少年得志,却也是历经曲折与坎坷,饱受命运的捉弄与摧残。作为一名士子,苏东坡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励精图治而又懂他爱他护他的帝王,结识了致力于改革文风而又赏识他的欧阳修。于是,经天纬地之才早早被发见,满腹经纶得以施展。然而,嫉妒与诋毁也随之接踵而来,乌台诗案更是险些让他遭受灭九族之灾。苏东坡一生被贬谪和放逐无数,最终在海南儋州溘然仙逝。
作为一名文人,苏东坡的才华无需赘述,仅凭前后两篇《赤壁赋》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他是中国历史上鲜有的集儒、释、道于一身的大家。作为一名官员,苏东坡绝对是优秀的,他无论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政通人和的和谐景象。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父母官,虽然时光流转了千年,但人们脚下所踩的仍是他所修建的苏堤,嘴里吃的仍然有他所创制的东坡肉……他是天上掉下来的一颗文曲星,也是一位集万千黎民宠爱于一生的青天大老爷。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博学多才的文曲星,一位被皇帝太后爱护的大才子,一位被百姓爱戴的好官员却始终为同僚所不容。我曾经拜读过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林老在书对此的解释是,苏东坡太有才了因而成为了众矢之的。的确,古往今来,才华之人总会遭来陷害与损毁,比如李斯之于韩非,庞涓之于孙膑……而我私下认为,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缺乏一个完善的制度对贤人的保护。
经常,我们会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各级党委政府干部要加强廉洁自律,自觉防腐拒变。我个人认为,想主要依靠官员自律来解决问题纯属扯淡。毕竟,广大干部也是普普通通的人,而不是圣贤,要想从根本上根除的毒瘤,惟有变革和完善制度才是良方。这种变革势必会损害绝大多数既得利益者的既得利益,注定了定会遭受重重阻挠,时间定会漫长无边,也许是好几十年或上百年,亦或是更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我眼中的苏东坡大全(12篇)篇五
人人心中会有两种心态,一种叫“乐观”,一种叫“悲观”,但我坚信,我们能让乐观打败悲观。换言之,每个人都能培养出乐观的心态。
这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先生留给我的启示。
坦白地说,我对东坡先生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豪无兴趣。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对他的不敬,至少我心里是这么想的:我如何学习与他无关,我学习到多少知识也与他无关,我无需“成为”或“模仿”他。
真正让我感动的是他的心态,目前,全球十分之一的人所具备的心态—乐观。
“心烦手不闲,手忙心怡然”东坡先生在四十二年的为官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下放中度过的,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将一腔热血与悲愤化作了文学创作的动力。
像东坡先生这种豪放主义的词人,就是悲伤注满身体之后,让灵感与之一起爆发。
东坡先生在流放生活中,心中虽然烦闷,但却并没有无所事事,反而事必躬亲,进而培养出耕地、烹调等爱好。在劳动中,他心情也变好了。于是,他很快便成功地把“致君尧舜上”的入世心态,转变为“聊从造物游”的出世心态,并激发出独特的创造力。最典型的是,东坡先生在下放黄州、惠州期间,创造出二十多种菜肴,如东坡肉,东坡鲫鱼、东坡豆腐等,这些菜品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
东坡先生最后一次被下放到儋州时,已是六十二岁高龄。据史书记载,东坡先生当时是抬着棺材去的,因为怕自己在当地呆得太久,不能活着回来。但他的乐观造就了顽强的生命力,使他在恶劣的环境中挺了过来。
其实问题不在压力本身,而在于对待压力的态度,也就是说,用乐观的态度看待挫折,就会让头脑变得更灵活。更重要的是,一条路走不通,乐观的人不会“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而会转向其他路径,他们希望获得成功。一件事没做好,会激发出从事另一项工作的创造力。
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都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由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出来的。那就让我们随时播撒乐观的种子吧!当我们失意的时候,这些乐观的种子就会开花、结果,重新点燃我们的人生。
专业我眼中的苏东坡大全(12篇)篇六
曾经读过你的诗,吟过你的词,也听过你的故事。感觉你就像是从古画中呼之欲出的翩翩公子,风流倜傥又豁达从容。透过你的文笔,你的思绪,你的人生态度,总感觉你永远是一副少年风流不认输的傲然模样。
与你人生得意的少年及第和才情相比,你的仕途和人生却分外坎坷。而在你的坎坷仕途中,我解读到了你更多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在仕途中,首先由于不支持王安石的青苗变法,被赶到了千里之外风景如画的杭州为官,后来又继任密州、徐州太守,离政治中心越来越远。在密州你写下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千古名篇。后又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遭受了不白之冤,被宋神宗贬到了黄州。在被贬黄州时期,每天游山玩水,后又被突如其来召入京中,却又在元祐年间被贬海南岛,因不服水土而终其一生。
你的一生可谓是多灾多难,但你却一直豁达开朗,常常借酒吟词来直抒胸臆;在四处奔波的过程中,你的朋友也接踵而交,先后交了佛印,慧勤等高山隐士。但你却一直没有放弃过修齐治平、为国效力的理想,那篇《密州出猎》的千古名篇便印证了你的理想和抱负。你在困难时总能找到生活的情趣,没有去抱怨人生时运不济;在朝堂上你也会大胆直言,不怕忤怒皇帝招来杀身之祸。你的一生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千古名篇。
喜欢你,除了你的'诗;你的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还有你的人间烟火气。你竟然还是一个天生的美食家,“东坡肉”、“东坡豆腐”、“羊脊肉”等等这些美食也都因你而生。你啊,就像一个千古的传奇,你的诗、你的故事、你的美食,至今经久不衰。
专业我眼中的苏东坡大全(12篇)篇七
说起鲁迅先生,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像诗中所说,鲁迅先生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我心中的鲁迅先生,还远不止这些。
当我第一次在书中看到先生那双清澈而炯炯有神的眼睛时,我就觉得他是个极其理智,对世事分析透彻的人。事实证明我并没有看错。有一次,先生和内山老板聊天,他说内山老板的杂谈可不能光写中国好的一面,这样做不仅会助长国人的自满情绪,也不利于民族革命事业的推进。这短短一句话,在我眼中是极难能可贵的。当时中国正处于纷纷战火之中,许多爱国青年都变得盲目爱国,认为祖国的一切都是无可挑剔的,他们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用来责骂侵略者,而忘了审视自身。鲁迅先生与他们不同,他清楚国人精神上的愚弱,麻木和不足,所以他弃医从文,拿起手中的笔,用自己的文字来点醒那些沉睡在梦中的国民。
如果你认为先生的爱只给了国家和人民,那就错了。作为一个父亲,他和全天下的父亲一样,深爱自己的孩子。
鲁迅先生一直很讨厌留声机,认为这东西很烦,可日记上又记载:买留声机一具,二十二元。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海婴很喜欢留声机,得知儿子希望拥有一台留声机,先生便还是给儿子买了一台。我认为这台留声机虽只有二十二元,但其中包含着先生的舐犊之情,这比什么都珍贵。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鲁迅先生在我心中,永垂不朽!
专业我眼中的苏东坡大全(12篇)篇八
苏轼他一袭布衣,头戴斗笠,脚踏木屐,手持竹节,躬耕于东边的山坡上,难怪号称东坡居士。可这么一位叱咤文坛的风云人物,命运却是如此坎坷凄凉,不由让读着苏轼诗词的我内心涌出阵阵辛酸。
我眼中的苏轼是浪沙淘不尽的词人。也许他坎坷的经历,成就了他文学的伟大。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我无法想象中国文学史少了苏东坡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一定会黯然失色的。
我眼中的苏轼是伤心寂寞之人。在他三十四岁那年,他一生中最信任的人――妻子离他而去。妻子的'病逝,对他的打击是多么的大。他只能在梦中见到久别的妻子,梦中相见,也只能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我眼中的苏轼是仕途失意之人。人生几次被贬,甚至差点惨遭杀害。最后被贬黄州,黄州是个令人自生自灭的地方。我真为苏轼的遭遇愤愤不平,难道他无与伦比的才气,也成了被伤害的理由?我想苏轼也是不明白的,为什么他自己一心为国为民,仍免不了被流放黄州的命运。在当时,纵有多少豪情壮志,又能与谁诉说呢?只能寄情于诗表达情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上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今天读来我感受到一种别样伤情的豪迈。
视野渐渐变得朦朦胧胧起来,突然感到苏轼的身影慢慢地远去,最后消失在那夜色中。
专业我眼中的苏东坡大全(12篇)篇九
苏东坡是一个人,但也不是一个人。
因乌台诗案被贬后应付中庸好友劝诫信时的他,是一个人,处于世俗无法挣脱,但转眼间逍遥于山水,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他又不是一个人,因为没有一个人为可以在事业上升期面临如此大的挫折还能如此快活,来到黄州后借地种田的他,是一个人,苦于生计;但在享尽荣华富贵后仍乐于躬耕山野间的他,又不是一个人。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面对从钟鼎玉食到粗茶淡饭的转变后如此从容,甚至乐在其中。
叶嘉莹先生曾在《说初盛唐诗》中将苏轼称为“人而仙者”我想这再恰当不过了。身为人而能够以仙的气度淡化身为人处于俗世中的烦恼,这无疑是对苏轼性格的高度概括。尽管他的“仙气”让人着迷,但他的“人气”也是其人格魅力的重要表现。
他有携女子入佛门的仙,也有认真学习佛理的人;他有泛舟赤壁,醉心艺术的仙,也有勤政爱民的人;他有遍寻美食的仙,也有思念亲人,吟诵水调歌头的人。
对于学习的认真,有如“读《阿房宫赋》至二鼓”而洒然不倦,勤政爱民,有去除杀婴陋习,修苏堤的丰功伟绩这些都是他“人气”的体现。
为人时勤奋、仁厚,为仙时从容,洒脱。
为人当如苏东坡“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为仙当如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
专业我眼中的苏东坡大全(12篇)篇十
“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题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放的诗句从千年之前穿越过来,在我耳边久久回荡,不知你眼前是否浮现出大浪涛涛,白烟苍苍,一位高冠长鬓的老者,在岸边低头轻吟,那是苏东坡,是我眼中的苏东坡。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风。”不知苏轼是何等的境地,写出的诗句。那是他的人生态度吧。在乌台诗案之后,先是被贬黄州,接着又是惠州,又是杭州,一路被贬,一路逍遥。无论在那个地方,都乐观面对,无论是再困难的地方,也都一直积极向上。那是人生态度,是面对生活的感悟,也正是他的这种精神,才有了“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故事,也有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感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古代三妻四妾的年代,一个人的故去,时隔十年,亦是记得如此清晰,还如此的怀念,我想苏轼应该是一个长情的人吧。“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许在十年的孤寂之余,苏轼早已看淡人生,将自己的心事诉于山和大海,森林与小鸟。也许苏轼的年少轻狂早就随着那一叶扁舟埋葬于山海之间,从此寄情于山海,浪迹江湖,随心所欲,只是年少的遗憾仍是心中的不平,可那又能怎样呢?只能安于现状,从此不问年少理想,直至死亡吧。
苏轼颠沛流离的一生,怎么少的了朋友呢?“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这是苏轼对朋友怕妻子的调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这是苏轼对一个耄耋之年娶一个锦瑟年华的少女的评价,亦是在下一句“鸳鸯被里成双对,一树梨花压海棠。”进行了深深的嘲讽。这也许是苏轼孤寂的一生中,莫大的乐趣吧。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轼的愤恨,和那种无法解脱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也许苏轼有一天真的忘却的了功名利禄,他应该也是如陶潜般“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肆意自在,也会真正的做到“诗酒趁年华”的潇洒自如。庄子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也是道出了苏轼的超凡脱俗的姿态。苏轼他没有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潇洒狂放,也没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怀天下,更是没有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志向。他有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的感伤,有的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的感慨,有的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薄和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坦然。
我想如果说李白是一个在红尘中游玩的仙,玩世不恭,走时孑然一身,留下的是他的诗与剑,那么苏轼就是在人间历练的仙,比李白更接地气,他一生在贬与被贬中,在人民中游走,寻常人很难和李白见上一面,可苏轼不一样,他始终有被贬到身边的可能,苏轼是一个好官,名声更多是在受他恩惠的民众中流传,苏轼一走,苏堤长留,苏轼一走,赤壁仍在,这可能是“李白从不属于人间,而苏轼从未离开人间”,他代表的不仅是豁达多情,更是坚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宝藏,那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大境界。
专业我眼中的苏东坡大全(12篇)篇十一
天性生快乐,智慧生快乐,磨难生快乐,这,便是苏东坡。
古往今来,在一众文人墨客中,我独爱苏东坡,他是个天生的快乐者,生性洒脱,要让他不快乐,除非阻断他的呼吸。绝无仅有,无与伦比的东坡先生,也许快乐二字,并不足以勾勒出他的全貌。
苏东坡身上的独特魄力,依我愚见,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要不你看,集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稳、白居易的勤恳、范仲淹的正直以及李商隐的朦胧、柳永的多情、纳兰容容的唯美于一身的他,多少有志趣的青年人以他为偶像,以他为人生导师。就连死对头王安石,也常常面对东坡的言论与文章自叹不如。
“恨人乃不如人也”是苏东坡的一大箴言,容我在此妄加评判一番这句话,恐怕受到了不少人的曲解,本是,苏东坡在一场宫宴中面对咄咄逼人的政党,所发出的一句慨叹之词罢了,他从不恨人,即使遭受到多大的委屈,他也从不怨人,他向来对事不对人,所以从不恨人,他认为恨人对自己又有多大作用呢?不过是平白在眉间多添一道纹罢了。他从不在乎自己“如人”与否,我就是我为何要与他人相比,换句话说,他从不把恨人当做一件事来看待,这,也便是他的魅力所在。
苏东坡也是个不为人知的“情种”,王弗、王朝云、王润之都是与他不可分离的三个名字,在此,只谈王弗。千古悼亡词之首《江城子》便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结发妻子王弗,年轻貌美、聪明智慧、知书达理,他们的婚姻虽是由父母一手包办,但两人依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不幸的是,王弗于二十六岁病逝,遗有一子,年方六岁。王弗过世十年后,苏轼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悲痛,挥毫写下了这首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面对妻子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只有“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苏轼的重情重义可见一斑。曾与母亲交流过我深爱苏东坡一事,她先是惊讶我为何会喜欢已经离去的一位古人。而后我将此词拿给她看,她竟也默然许久,感慨万千。
最近常常会想到,如果苏东坡进了《红楼梦》的贾府,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也许是《红楼梦》读多了吧,类似于此种奇怪的问题想法常常会有。不知苏轼是否会用他那独特的魄力,拯救贾府。
几程山水,笑看东坡,绝无仅有,无与伦比的他,是颜色不一样的焰火,闪亮在每个人的影子中。
笑看历史风云起落,无与伦比唯有东坡。
专业我眼中的苏东坡大全(12篇)篇十二
苏东坡在东城会考时,主审官时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时被苏东坡文风质朴,立论深邃的文章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三。一直到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其实是苏东坡。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苏东坡却没有一点儿与他计较的意思。苏东坡大方的气度和出众的才华让欧阳修赞叹极了。他说:“三十年以后,就没有人知道欧阳修了,人们只会知道苏子瞻。”这正体现了苏东坡的才华横溢。
那一年,苏东坡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一点点摆脱了内心的困惑,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生涯。有时候,苏东坡干脆跑到田间、水畔、山野、集市追着农民、渔夫、樵夫、商贩谈天说地。在他眼里,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而无论当多么小的官,苏东坡总不会忘记对人奉献自己的大爱,他灭蝗、抗洪、救孤儿,能力所及之事他从未错过。这正体现了苏东坡的大爱无疆、体贴平民。
苏东坡,他开创了豪放派词的先河,他用摧枯拉朽的青春气息横扫北宋文坛。以气势恢弘的豪放词与花娇柳媚的婉约风一争雌雄,成为豪放派的一代宗师。这正体现了苏东坡的成就巨大。
苏东坡的一生,波澜起伏不定,既有高居庙堂的辉煌,也有被贬的流离岁月,但他从未泄气,反而在被贬期间创作了许多为人们广为流传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