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一
元月2日,公司“总结经验找差距再擂奋进新战鼓”管理级会议在空中花园“学习教育中心”召开,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各部门汇报交流了12月份重点工作未完成情况及元月份重点目标工作计划,会议通报了年终总结会各项工作及11月份管理级会议工作落实情况及奖罚;汇报了天龙家园1、4号精装房全面交房、2号楼精装房计划装修进度及实际装饰装修进度,本月招商进度、招商计划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听取了天龙家园2期初验整改结果及验收事宜安排、天龙新城工程进度、办公楼及售楼部施工进度情况及二次钢构等计划;财务部汇报销售、物业、商管全年应收帐款完成情况及下一年任务下达;会议分析了20房地产新形势;各部门就待沟通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协调商议,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并就公司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总经理鲁婷充分肯定了12月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春节前后要突出抓好的工程建设、二期验收、欠款清收、交房验收、招商跟踪、年终总结会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要求全体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振作精神,尽职尽责,不懈努力,全力做好春节前以工作总结为中心的各项重点工作,为明年的工作打好开门红,奠定良好的的基础。
各部门要迅速行动,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分解工作任务,再议方法、再添措施、实干苦干,加压奋进,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迈进充满希望的2020年共同努力,为天龙事业快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二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通知,大龙路办事处办事处组织机关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了毛书记《关于舆情应对的要求》的文件精神。通过对文件的深入学习,加强了大龙办街道对于舆情信息应对处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为了更加及时、准确了解民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提升舆情信息的应对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街道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近日大龙路街道办事处通过多项措施加强舆情信息的及时应对处置工作。
一、是抓好队伍建设,时时关注舆情民意。
办事处各科室、各社区选派责任心强、工作严谨、文字功底扎实的同志担任信息员,及时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做到归口信息定期上报,热点焦点立即上报。
二、是成立组织,强化领导。
成立大龙路街道舆情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处理舆情的指挥与协调工作;具体做好舆情的发现、收集、整理、监控和处置工作。及时了解社会舆论发展动向,加强对舆情的监控和网上舆论的正确引导。
三、是强调迅速反应,各个部门协调落实。对舆情信息,按照规定以最快的速度上报相关部门、领导。按照问题性质归口各部门调查、核实,妥善解决。舆情信息队伍根据问题办理情况,采取适当形式进行信息反馈及舆论引导。
四、是注重归纳总结,深层次寻找解决问题。
办事处在对舆情信息做好梳理、归纳、提炼工作的同时,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深入挖掘,探究诱因,寻本溯源,从理性角度由点到面,总结事件发生、发展规律,从根本上遏止各类舆情的发生,并对已经发生的舆情问题进行及时、全面、彻底地解决。
五、是明确主抓部门责任,完善制度提升效能。明确舆情信息处置的汇总、整理及反馈工作的负责科室,每周通报信息员的信息报送情况,将该项工作列为科室、社区及个人的年终考核指标之一。建立完善奖惩制度,推行量化考评,激励和约束并重,提升舆情处置工作效能。
六、是加强联动,形成合力。
上级政府、学校、医院、市场、公安等单位建立网络舆情定期通报制度,确定联合处置方式。形成与有关单位的联动、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共同应对网络舆情。
七、是加强督察,落实责任。
建立舆情处置问责制度。在网络舆情监测处置过程中对发现舆情而未按区里要求及时处置,听之任之,失去最佳时机或应对不力等工作敷衍、推诿扯皮,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经查证属实的,依规对相关工作人员或责任部门进行问责,并确定了应负的责任和追究办法。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三
新华网4月1日消息,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指出,连续租赁不少于5年且符合配售条件的,可以购买;购买保障性住房未满5年且确需转让的,由政府回购,已满5年的,可以转让并按照合同约定的产权份额向政府补缴相应价款。“连续租赁不少于5年且符合配售条件的,可以购买”这一条款,正好照顾民众对保障房在自己条件许可时可以完全拥有的需求。
普遍认为,5年以上可以购买,这对于市场来说,前5年公租房可以保障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基本居住需要,5年以后在低收入人群收入增加之后,可以配租、配售,这样会增加地方政府建设公租房的积极性。
出售比之出租,可以提高资金回笼率,并将政府那部分产权及时兑现,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者是一个重大利好。但落到实操层面,仍有诸多疑问待解。如果这一过程缺乏无缝监管,保障房又可能与经适房、限价房一样,成为权贵盛宴。当务之急,建立多部门联动、跨地区的包括个人信用档案、个人信用评估等内容在内的个人征信管理体系,确保包括保障房分配在内的各项社会管理走上正轨。
永清街道育才社区。
2014年4月2日。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四
本《预案》适用于市、区县档案局(馆)被国内外网络媒体登载有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档案方面信息,或对本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的应对处置工作。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市档案系统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辖区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网络信息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四)服务发展,防止危机。立足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采取法律、管理、技术、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成立黄山市档案系统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各区县档案局(馆)、局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审定全市档案系统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有关科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研判“网络问政”形势,有序引导网络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局科教编研科,负责日常工作。
(二)主要成员单位职责。
市局科教编研科: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各县(区)档案局(馆):负责组织、协调、督导本单位突发重大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一)研判预警。
对本单位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
发现重大网络舆情后,要按照应急管理规定时限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市局科教编研科,由市局科教编研科报告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于发现后三小时内以单位或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名义跟帖依法依规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或答疑释惑,及时、有效控制事态,正面、有序引导网络舆论。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
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按以下办法分类处置:
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相关职能科(股)室位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各县(区)局负责人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
2、属对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网民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并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4、属对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四)动态跟踪。
落实专人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
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将应对处置工作书面报告报送市局科教编研科,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要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和网管技术人员,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建立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在单位干部职工中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懂政策法规、善应对网络的网民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网络舆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五
按照市主要领导指示,中心于2009年10月组建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科,主要负责在互联网上搜集关于我市的正负面舆情信息,以及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有关政策信息。科室组建以来紧紧围绕我市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目标,力争及时、全面的搜集、上报反映我市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反映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反映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社会舆情。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中心采取“全员参与、重点科室负责的24小时读网”方式,一是协调安排中心相关科室负责搜集国内新闻类网站、论坛类网站、其它网站信息;二是制定24小时监测制度,全体人员值班读网,有重要舆情信息及时上报;三是组建专业科室,由专人负责搜集百度贴吧等几个重点网站,并负责整理其它科室上报的舆情信息,形成《重要舆情摘报》上报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传部。
民意,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
时时搜集,定期上报。2011年分别向市委办、市委宣传部报送《重要舆情摘报》242期,舆情信息1452条,其中社情民意107条。为各级领导掌握社情民意、分析形势、推动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2010年末在市委办组织的报送信息评选活动中获得先进科室的荣誉。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深感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感到为更好的开展工作自身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方面。
二0一一年十二月。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六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高校舆情信息工作的内涵和现状,提出要把握主动性和典型性两个特点,要从明确组织形式、健全考核机制、完善收集渠道、搭建宣传平台、建立预警机制等关键环节入手,提高高校开展舆情信息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王劲峰章宗森吴一桥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杭州,318000刊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west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舆情信息机制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七
新闻与舆论并重,内宣与外宣同行。_____年上半年,新闻舆论科重点做好内宣统筹、外宣推介、新闻发布、媒体管理、舆论导控、舆情信息等工作。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新闻宣传。
一是做优主题宣传。积极做好全国、全市、全区“____”以及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等20多个重要会议的报道协调、媒体统筹;制定宣传工作方案,深入开展“推动重庆各项事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支持民营企业在行动”“扶贫攻坚进行时”“扫黑除恶进行时”“在行动”“看效果”等10余项重点主题宣传;聚焦中心工作和重要活动,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重庆在行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合川区机构改革”“合川参加第二届西洽会”“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入选_____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_____年重庆市龙舟公开赛总决赛(合川站)”等主题新闻宣传。
二是做实新闻发布。上半年举行融媒体新闻发布会15场次,内容涉及扫黑除恶、生态环保、国土绿化、招商引资、文化建设、平安建设、旅游节会等;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了合川区_____年度招商引资暨重点项目新闻发布会。
三是加强媒体管理。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先行谋划办公场地、组织架构、人员调配等事宜,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制定《重庆市合川区_____年第一季度宣传报道意见》《重庆市合川区_____年第二季度宣传报道意见》,做好全区重大活动、重点工作、重要会议的宣传引导、报道统筹。
四是稳妥引导舆论。积极做好全国、全市、全区“____”期间社会和谐稳定宣传引导,全力做好北汽银翔欠薪、岁末年初拖欠农民工工资、防控非洲猪疫、重庆天弘矿业盐井一矿瓦斯事故等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召开舆论引导、刊播安全等工作专题会议9次。
(二)对外宣传。
一是传播合川形象。积极参与全市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通过“书记晒文旅”8分钟专题宣传、“区县故事荟”专题报道、“炫彩60秒”文化旅游微视频等形式,对外推介合川文旅资源和文旅融合成效;加快推进大型纪录片《嘉陵江》实地拍摄工作;接待大型视频网站爱奇艺携著名导演郑晓龙、著名编剧熊召政一行考察钓鱼城,商讨拍摄大型网剧《钓鱼城之战》事宜。
二是推介合川经验。协调接待新华社重庆分社采访组来合开展专题采访调研,推介合川文旅融合、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亮点成效。
建立舆情信息报送及考核工作机制;组建镇街舆情信息员队伍;举办两次舆情信息员专题培训,邀请市委网信办、区委网信办专业人士授课,提升舆情信息报送质效。今年5月至6月,报送舆情信息611条,被采用93条(其中直报12条、摘报72条、中宣部综合9条),得分477、11。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做优正面宣传。做好“推动重庆各项事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建全国文明城区”“首届嘉陵江国际文化旅游节暨_____年钓鱼城旅游文化节”“智博会”等重点主题报道;持续聚焦产业升级、生态环保、扫黑除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推出一系列有深度、有影响的主题宣传,以强有力的正面宣传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二是做靓形象宣传。继续做好区域形象、城市形象、旅游形象宣传,加大新闻线索上报力度和题材策划挖掘,积极协调中央级和市级主流媒体,争取在中央级和市级主流媒体刊播一批有分量的宣传报道。做好“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后续资料收集、总结等工作。做好嘉陵江国际旅游文化产业联盟理事会换届相关工作。
三是做实舆论导控。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做到及时、适度、有效,切实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加强权威信息发布,精准调控舆情,保持舆论平稳有序;不断强化新闻传媒行业管理,扩大媒体管理覆盖面,把“党管媒体”原则向新媒体延伸。继续做好舆情信息报送工作。
四是加快媒体融合。深入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推动探索适合自身的融合发展模式。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八
元月2日,公司“总结经验找差距再擂奋进新战鼓”管理级会议在空中花园“学习教育中心”召开,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各部门汇报交流了12月份重点工作未完成情况及元月份重点目标工作计划,会议通报了年终总结会各项工作及11月份管理级会议工作落实情况及奖罚;汇报了天龙家园1、4号精装房全面交房、2号楼精装房计划装修进度及实际装饰装修进度,本月招商进度、招商计划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听取了天龙家园2期初验整改结果及验收事宜安排、天龙新城工程进度、办公楼及售楼部施工进度情况及二次钢构等计划;财务部汇报销售、物业、商管全年应收帐款完成情况及下一年任务下达;会议分析了20房地产新形势;各部门就待沟通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协调商议,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并就公司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总经理鲁婷充分肯定了12月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春节前后要突出抓好的工程建设、二期验收、欠款清收、交房验收、招商跟踪、年终总结会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要求全体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振作精神,尽职尽责,不懈努力,全力做好春节前以工作总结为中心的各项重点工作,为明年的工作打好开门红,奠定良好的的基础。
各部门要迅速行动,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分解工作任务,再议方法、再添措施、实干苦干,加压奋进,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迈进充满希望的年共同努力,为天龙事业快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九
作者按:时光飞逝,当我们还在回味热点舆情余温时,已经成为过去。对中国互联网来讲,2016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年,今年党中央接连召开“2.19”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4.19”网信工作座谈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继进行“搜索引擎环节专项整治”“网址导航网站专项治理””跟帖评论专项整治”等数十项网络专项治理举措,收到显著成效,舆论生态持续向好,主流导向继续巩固。
以2016二十大全网性舆情热点事件为基础样本,形成此篇舆情报告,供参考研究。报告共分三部分,现推出第四弹“舆情形势研判预测”。
2017舆情形势研判预测。
从舆论态势看,2017舆情形势将更加复杂,一方面源于英国公投、美国大选、朴槿惠“闺蜜门”、蔡英文“台独”等地缘政治因素产生的舆论“涟漪”效应;另一方面,则受党中央“8.19”“2.19”“4.19”系列座谈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及各项网络治理措施进一步落地。
一是政治议题将是贯通全年舆论的背后主线。从20境外舆论持续关注党的“十九大”、我国外交策略、南海问题、台湾局势等情况,同时结合2016全年涉警、涉医、涉军等强烈影射政权的舆情呈现高发、爆发态势等现象判断,政治议题可能是2017全年舆情的关键点,利用环保、医疗、食品安全、教育等具有强大民众“吸附力”的舆情媒介,通过“设置负面议题”、“构建话语陷阱”、“人为干预炒作”等诱导性舆情手段,将舆论矛头引向国家体制、意识形态争论的舆情可能呈现多发态势,需引起高度关注与警惕。
二是多平台快速崛起的不断作用下,舆情的现实影响力将逐步加大。知乎、映客、一直播、秒拍等兼具“语音”、“文字”、“视觉”的平台产品正在逐渐占据舆论视野,大大强化了公众带入感与角色视角的同时,预示着舆情已开始进入“场景再现”模式,在不断激发公众二次传播愿望的同时,对现实的影响力将大幅度增加,并可能因情感、情绪、立场等群体性盲从心理而出现对峙事实、科学的不良现象,给责任部门、单位的舆情处置带来新的难题与困境,亟待。
三是舆情的干预力量更加错综复杂,隐形对抗可能加剧。互联网产品不断涌现,既有平台继续发展,信息受众不断增加,使得舆情的传播度、影响面持续增加,与此同时,也为营销账号、利益诉求者、极端势力等舆情干预力量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媒介土壤,借舆情之名,谋取利益、表达诉求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再加上受资本平台逐利的隐形对抗、极端势力的“借势”串联等多重复杂因素影响,可能令舆情出现简单事件“复杂化”、一般事件“政治化”、国内事件“国际化”等不良态势,应引起高度警惕。
四是境内境外舆情“共振”将进一步增加。2016年以来,境外舆论对我国境内热点舆情事件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关注度,当事件在境内成为热点时,境外极有可能形成同步“共振”,引向国际舆论场,容易形成热度“叠加”、声势“串联”,并从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域回流至境内,形成镜内镜外舆情的“大迂回”。然而受价值观冲突、政权博弈等复杂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舆情在“国际引流”倾向增加的同时,将给国内一些部门及单位进行具体舆情后续处置带来较大难度。
五是环保、教育、涉警、医疗等民生领域依然呈高发态势。从2016全年舆情情况看,民生话题持续高热,观点争论激化演变,行动串联不断加剧,都源于这些话题自带强大的舆论“吸附力”,涉及群体广、覆盖面大、煽动性强,有着极为广泛的关注基础,且网上网下均能“畅通无阻”,可以快速实现情感转移,再加上这些话题并不直接涉及政治,却能引向政治,是多方利益群体争夺网上话语权最佳的舆情媒介。一旦被人利用、加以诱导,极有可能展现出该舆情“网上煽动性造势、网下行动性呼应”的现实破坏力,将大大增加舆情处置难度。
六是演艺圈、商业领域的政治立场将经受舆论导向考验。2016年,先后经历了“帝吧出征”、“赵薇事件”、“加多宝**”等一系列全网舆情事件,令舆论对爱国行为、政治立场等形成了强烈的自发共识,即对曾经参与“台独”、“”、“反华”的演员人士、商业团队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舆论震慑力。观察发现,这种导向在进一步巩固,将对今后商业聘请形象代言人、挑选演艺圈人士产生重大影响,因选用“劣迹”人士的舆情将呈上升趋势,需引起文化、广电及各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十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年4月18日8时至4月19日8时金融行业舆情监测发现,金融业两起跳楼事件引发集中关注。微博网友4月17日爆料,北京金融街一男子跳楼身亡,其后死者身份确认,系60岁的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王世强。建银投资18日公告,王世强去世是因健康原因,并非微博上流传因黄金下跌暴仓导致。王世强具体死亡原因,建银投资官方三缄其口,外界各种猜测使得王世强跳楼事件更加迷离,网友期待公安部门和中纪委介入调查。另外,五名女子退保未果欲跳楼,中国人寿什邡支公司回应称,正在协商解决,具体情况则拒绝透露。网友对保险公司各种不当销售行为表示不满,强烈建议国家治理一下。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十一
1、对舆情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从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上讲,舆情本身是民意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民意的一种综合反映。但是,从现代舆情理论的严格意义上讲,舆情本身并不是对民意规律的简单概括,而是对“民意及其作用于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规律”的一种描述。一般来说,所谓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内,围绕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或简述为,舆情是舆情因变事项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民众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上述这个关于舆情的概念比较抽象,要想真正弄明白也非易事。对于基层舆情信息。
工作者而言,无须刻意追求它的更深奥秘所在,只要有所了解就行了。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舆情概念的理解,必须把握这样几层涵义:一是舆情是民意集合的反映。换句话说,民意是形成舆情的始源,没有民意,就没有舆情;二是舆情所要反映的民意,是那些对执政者决策行为能够产生影响的“民意”,而非民意的全部;三是舆情因变事项是舆情产生的基础,研究、分析舆情,首先要深入研究、分析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四是舆情空间对舆情传播及其对执政者决策行为的影响有重要作用。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舆情定义中的“民众社会政治态度”,是指民众对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民众的这种社会政治态度说到底是对自身利益需求的一种诉求和表达,它不仅包括民众对国家政治的看法、意见和态度,对社会政治的看法、意见和态度,同时还包括民众对社会事物的看法、意见和态度。一句话,“民众社会政治态度”是民众要求执政者不断改善民情状况的一种诉求和意愿的集合。换句话说,作为“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舆情,就是民意的集合。
2、对舆情信息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舆情信息是对舆情的一种描述和反映,从理论上讲,所谓舆情信息,就是指在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收集、整理、分析、报送、利用和反馈的信息运动过程中,用以客观反映舆情状态及其运动情况的资讯、消息、音信、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
广义上的舆情信息又叫社会舆情信息,它属于社会信息范畴,包括了经过人们意识而产生的、能够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各种知识、消息、信号、情报、讯息的总和。狭义上的舆情信息是指反映舆情状态及其运动情况的各种载体。宣传思想战线舆情信息工作中的舆情信息,是特指经过舆情信息工作者对收集到的舆情,进行整理、分析、加工后形成的以文本形态(也可以其他形态)存在的一种反映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的文字(也可有其他方式)材料。或者说,舆情信息是专门反映民众各种思想意识状态及其变化情况的以文字为主的书面材料。简单说,舆情信息就是指反映舆情的文字材料。它是宣传思想战线舆情信息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载体。
舆情信息说到底是民众思想状况的一种反映方式。无机界信息、生物界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信息、文献信息等都不属于舆情信息,只有人们接受这些信息后产生了普遍看法和认识后,这些“普遍看法和认识”才能称之为舆情信息。比如非典和禽流感,其本身不是舆情而是舆情因变事项,只有发生了非典和禽流感,引起社会民众恐慌和不安而形成的某种民众社会政治态度、看法和意见,才能算是舆情。我们将人们的社会政治态度、看法和意见进行收集、整理而形成的文字材料,才是舆情信息。
舆情信息与舆情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舆情是由舆情因变事项而引发的民众社会政治态度,不管你反映不反映,它都每时每刻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而舆情信息则是人们有组织、有目的的对舆情进行采集并经过加工而形成的,是专门对某些特定舆情状态及变化情况进行描述、反映的一种载体形式,它所能触及到的舆情事项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说,舆情信息与舆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舆情是客观存在的,而舆情信息只是舆情的一种反映形式。
这里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区分不出哪些是工作信息,哪些是舆情信息,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对舆情信息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其实,从内容上看,工作信息反映的一般是“事件”本身及“事件”发生的过程,而舆情信息所反映的是“事件”对“人”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比如,我们宣传某个典型,工作信息一般报典型的经验、做法或如何宣传这个典型;而舆情信息报的则是这个典型对人们产生了哪些启迪以及宣传这个典型人们有哪些思想反映。这就是舆情信息与工作信息最重要的区别。
3、对舆情信息工作基本内涵的把握。
就宣传思想战线这个特定工作领域而言,所谓舆情信息工作,是特指在中宣部直接领导、组织、协调下的,全国宣传思想战线的单位和部门,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围绕因应特定舆情因变事项产生的相关舆情,通过收集、整理、上报舆情信息,并对决策者相关决策行为产生影响效应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直接相关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简单说,所谓舆情信息工作,是舆情信息工作部门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舆情收集、整理,并将形成的舆情信息文稿报送有关部门的过程及其所需要从事的相关工作。对于舆情信息工作的基本概念,我们应当把握这样几个层次的问题:
一是舆情信息工作的主体。所谓舆情信息工作的主体,是指舆情信息工作的启动者和实施者,在舆情信息工作这个概念中,是指具体负责舆情信息工作的“单位和部门”,也即舆情信息工作者。舆情信息工作的主体一般由舆情信息工作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三部分“人”组成,舆情信息工作的主体在舆情信息工作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他们的素质如何对舆情信息工作关系极大。
二是舆情信息工作的客体。所谓舆情信息工作的客体,是指舆情信息工作所要服务的对象,或者叫作舆情信息工作的受益者。舆情信息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具有决策权力的决策者,它可能是某个拥有决策权力的个人,也可能是具备相应决策职能的集体或组织。就宣传思想战线的舆情信息工作而言,其客体一般包括二个层次,一个是同级党委或政府及其决策者;一个是上级党委或政府及其决策者。舆情信息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舆情信息工作能否顺畅,其成果能否被服务对象所接受,在很大程度上与舆情信息工作的客体密切相关。
三是舆情信息工作的影响效应。所谓舆情信息工作的影响效应,是指舆情信息工作的目标经过舆情信息工作实施的一切有组织的活动而得以实现的程度,它是舆情信息工作成效的体现。它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作为舆情信息工作客体的决策者,对作为舆情信息工作主体的舆情信息工作者的工作是否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二是舆情信息工作是否对决策者的决策行为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效应。
舆情信息工作的上述三个构成要素,对舆情信息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必须把握好舆情信息工作的相关基本要素,并弄清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互相依存的内在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把握舆情信息工作的基本规律。
说到技巧,我们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技巧,掌握了技巧就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就舆情信息收集的技巧而言,实际上是工作实践中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意识培养的综合结果。在这里我们仅就如何有效地抢抓舆情点的问题,通过实例做一些讲述。
技巧之一:收集舆情——清楚了解舆情存在的空间。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抛开舆情存在空间的理论探究,会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即,舆情经常发生在民意表达最为集中、舆情传播最为畅通的“场所”。因此,我们收集舆情,就要到民意表达最为集中、舆情传播最为畅通的“场所”去寻找。
一从媒体上收集信息。媒体是舆论的汇集地,媒体信息来源十分广泛,包括了各地区、各领域甚至世界各国的信息。媒体信息特别是网络媒体信息,没有过多的周转环节和层层报批的手续,受“长官意志”的干扰相对较少,揭露问题也比较尖锐、比较及时,我们从中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舆情点。通过媒体收集舆情应注意三点:1、中央重大决策、重大事件引发的舆情,要以主流媒体为准。其舆情收集除了自己对“事件”的第一反应外,更多地要关注媒体的评论和舆论的反映;2、社会思潮及理论动态舆情,要善于从媒体“理论版”、“言论专栏”去收集,同时也要关注民间网站学术类论坛上的一些“言论”;3、社会热点问题及网上热点问题,要关注各大网站上的新闻跟贴和民间网站论坛。
二是从横向部门收集信息。舆情信息工作的横向部门很多,除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外,舆情信息收集最值得关注的是那些与群众利益相关性较强的权力部门,如公、检、法,工商、国、地税,教育、国土、城建、环保等等。这些部门的相关政策及做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较多,极易引起群众的思想波动和不满情绪,很容易引起和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应当成为各级舆情信息工作部门关注的焦点。对这方面舆情信息的收集,要广泛建立纵横联系,不断强化立体收集。要在立足本地区、本系统的基础上,打通各种渠道,其它系统建立直接或间接的横向联系。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一些具有辅助功能的舆情信息联系渠道,培养一批专、兼职舆情信息员,从而保证横向部门信息收集渠道的畅通。
三是从民间收集的信息。舆情信息是反映民意的载体,从民间获取舆情是民意信息来源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渠道。从民间收集信息,要求舆情信息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民本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要经常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经常性和广泛性的联系;要善于从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谣、“顺口溜”以及各种街头巷尾的议论、“小道消息”、“传言”中捕捉舆情点,从中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社会性的舆情信息。从民间收集的舆情信息,一般都涉及群众的思想反映和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而且比较直接,具有“原汁原味”的特点,因此,应当做为舆情信息收集的重要渠道。
技巧之二:抢抓舆情——善于把握舆情发生的时间。
舆情的发生是由舆情因变事项所引起的。所谓舆情因变事项,是指能够引起民众关注,且会对形成民众政治态度产生影响的所有事项的集合。它既包括执政者制定和实施的各类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工作措施,也包括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还包指工作成就和存在的各种主要问题等国家管理者的权力运行结果;同时还包括自然界、国家周边地区、甚至世界各国及宇宙间可能发生的一切能够对舆情产生刺激的事项。由于舆情因变事项一般是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发生的,而舆情是伴随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而发生的,所以舆情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舆情发生的时间。舆情发生的时间有这样几个规律:
一是舆情在舆情因变事项之后发生。从理论上讲,舆情因变事项发生以后,必然要引发相应的舆情,这是舆情发生时间的一规律。比如,国家出台了一项政策,当这项政策公布以后,民众必然对这项政策有一些理解和看法。赞同、反对、莫不关心等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都可能发生。当民众的这些情绪反应,上升到一种“社会政治态度”的时候,就形成了舆情。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当发现了某项舆情因变事项产生以后,就要分析可能产生的舆情,并在“第一时间”加以收集、整理和上报。
二是舆情同舆情因变事项同时发生。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比如,最近国家拟调整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尽管目前还在讨论中,但己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广泛关注。个税起征点到底应订在多少收入为宜,恐怕不同利益群体的意愿是不会相同的。这种民众意愿的不同,正是多元民意的一种反映,而这种民意的走向,恰恰是我们必须关注舆情的焦点。这个例子说明,舆情因变事项的变化会影响舆情的变化。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善于在这种变化中抢抓舆情,并多角度收集和报送。
三是舆情同舆情因变事项相伴发生。舆情的性质告诉我们,舆情可以对执政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当决策者因群众反映强烈,而不得不对己经做出的决策进行调整时,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会随着决策者决策行为的改变而改变,这时舆情会同舆情因变事项相伴发生。比如,房地产价格无限攀升问题,早己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满,其开发商的暴利和房地产市场的无序状态已成众矢之地。后来中央采取了宏观调整政策,抑制房价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在这个过程中,舆情是与舆情因变事项相伴发生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观查舆情因变事项的动态变化,在其变化中捕捉有价值的舆情点,从而形成有价值的舆情信息。
技巧之三:分析舆情——准确判断舆情变化的走势。
分析舆情是舆情信息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纷杂多变的舆情不进行深入分析,就不可能抓住舆情的本质,也不可能写出好的舆情信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进行舆情分析最关键的是要准确判断舆情变化的走势,具体说来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分析舆情要注意层次性。舆情是民意的反映,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利益群体所体现的民意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某一特定舆情时,要注意层次性。比如,某地发生了矿难,对于矿难中的死亡矿工的家属同矿主而言,其第一反应和关注的问题肯定是不同的;当地老百姓和政府管理部门的,第一反应和关注的问题也是不同的。那么,如果我们要反映舆情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分层次反映,把不同群众的反映都收集起来,形成各方意见、意愿的集合。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反映出因矿难引发的民意取向。
二是分析舆情要关注利益性。舆情的本质是民众对自身利益的诉求和表达,写舆情信息离开了老百姓利益的诉求和表达,将不会写出好的舆情信息。这里所讲的“利益”是广义的概念,它包括民众的直接物资利益,同时也包括民众的精神利益。比如,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民工对自身利益的诉求,是对自身直接利益的诉求。而其它阶层民众之所以关注此事,是这些民众渴望社会公平的一种非物资利益的意愿的表达。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舆情的分析要以“利益性”为切入点,只有抓住“利益”这个核心,才能反映舆情的本质。
三是分析舆情要突出政治性。舆情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说通俗一点,是民众对执政者及其行为的一种看法和评价。分析某项舆情,不仅要看民众意愿表达的方式、方法,更要看民众这种意愿所包涵的内在的政治态度。比如,春节晚会广告问题,表面上看,民众对春晚广告不满是因为一些人用纳税人的钱宣传自己;而深层次上,是对国家就这个问题放任自流,从而使民众对国家政治产生了不满。所以,分析舆情一定要把民众的某些看法,同国家政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要害,才能对决策起到作用。
技巧之四:整理舆情——合理调整舆情写作的角度。
整理、撰写舆情信息是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工舆情信息“产品”的关键工序。写好舆情信息不需要华丽的词澡,舆情信息文稿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文稿可长可短,结构可松可紧。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舆情信息呢?实践证明,写好舆情信息关键在于选准角度,合理调整写作的切入点。
一是有敏锐的舆情意识。敏锐的舆情意识,是舆情信息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舆情意识,是一名舆情信息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前题。舆情意识集中反映在对舆情的敏感度上,一名合格的舆情信息员能够在小事中感悟出大道理,可以在纷杂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矛盾;能够在舆情因变事项发生后预测出可能发生的舆情,可以在人们街头巷尾的议论中捕捉到苗头性的问题;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看到影响社会和谐的隐含诱因,可以透过国内外舆论走势发现对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取向产生影响的因素。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实践证明,调整好自身的角色是提高舆情意识的好方法。比如,当你写一篇反映农民意愿的舆情信息时,你要把自己角色变成农民;当你写一篇反映工人思想状况的舆情信息时,你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工人;如果你要向国家提出某种建议时,你就要把自己定位到国家决策者的“参谋”的高度,等等。只有把自己定位为同你所反映问题的利益群众相同的角色,才能写出真正有价值的舆情信息。
二是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写舆情信息并不难,关键看你写的舆情是否“管用”。同一个舆情因变事项发生以后,由于写作的角度不同,主题切入点不同,其“管用”的程度也不同。比如,同样是矿难,可能写舆情的角度是多种的。你可以分层次写各利益群众的不同反映,也可以分析造成矿难的直接原因及对策;你可以通过民众的情绪感悟出人们对矿难频发产生的忧虑,也可通过网民的言论看到民众对矿难背后存在腐败问题的愤怒;你可以从矿难事件本身透视出相关制度缺失给矿工及家属带来的灾难,也可以深入分析民众的反映了解到部分人对国家政治的不满和担忧,等等。这个例子说明同样一个舆情,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反映。因此,当某个舆情因变事项发生后,你应当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只有多角度研究、多方面思考,才能选准主题的切入点。
三是在情感中寻找灵感。写好舆情信息不仅要有责任心,更重要的是要有灵感。灵感从哪儿来?从“爱、恨、忧、思、盼”的情感中来。“爱”,就是你自己爱什么。你爱的东西也就是你认为好的东西。比如,国家出台助学贷款政策,你认为是好政策,那么就会写出“积极评价”的舆情信息;“恨”,就是你自己恨什么。你恨的东西也就是你认为坏的东西。比如,野蛮拆迁问题,你认为不好,那么就会写出“强烈反响”的舆情信息;“忧”,就是你自己忧虑什么。比如,腐败问题,你感到腐败严重己影响党的生死存亡,对此深感忧虑,那么就会写出“表示担忧”的舆情信息;“思”,就是你经常思考什么。比如,医改不成功问题,你经过思考有了解决医改的想法,那么就会写出“几点建议”的舆情信息;“盼”,就是你自己盼望什么。比如,党的xx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你很希望会议能解决一些你关心的问题,那么就会写出“干部群众对五中全会有几盼”的舆情信息。总之,在情感中找灵感,是尽快使自己进入舆情角色的好方法。
技巧之五:报送舆情——正确选择舆情报送的对象。
舆情信息报送对象的选择,是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舆情信息工作的任务是为决策服务、为领导服务。就一个地区的舆情信息工作而言,其服务的对象有二个:一个是为上级党委和政府服务;一个是为同级党委和政府服务。比如,某市委宣传部的舆情信息工作部门,它的服务对象一方面是省和中央,另一方面就是本市市委和政府。对上服务和同级服务同样重要,决不可人为偏颇。就舆情信息工作而言,做好两个服务,主要是要选择好舆情信息报送对象问题。
一是要研究舆情区域性特征。舆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以一定的舆情空间和区域为载体的,因而舆情效应的直接影响力将随其空间、区域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因此,根据舆情的影响范围,我们可以把舆情分为“区域性舆情”和“全局性舆情”两大类。一是区域性舆情。是指发生在特定地区(如某市、县、乡等),而且只对舆情发生地局部有直接影响的舆情。产生“区域性舆情”的舆情因变事项一般具有“地方性”。比如,某市政府出台了某项政策,当地民众对该项政策的思想反映,显然只对当地政府的决策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而对其他地区不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说,“区域性舆情”研究的作用是为区域内决策者决策服务的。二是全局性舆情。是指发生在特定地区,但对全国而言具有普遍意义,而且对国家最高决策层有直接影响的舆情。“全局性舆情”也可称之为“全国性舆情”。它的主要特点是,舆情效应的影响范围较大,而且影响面也较广。产生“全局性舆情”的必要条件,是激活全国性民意的,在全国民众的思想意识中存在趋同性的舆情因变事项。“区域性舆情”与“全国性舆情”是相对而言的,而且会因某些因素的变比而相互转化。比如,“孙志刚事件”和“刘涌案事件”,尽管两个事件分别发生在广东和辽宁,但因为其在全国民众心目中产生了广泛的共鸣,所以,由这两个事件而引发的舆情就从区域性扩展到了全局性,因而也就自然地演变成了“全局性舆情”。就一般而言,上报上级的舆情应以全国性舆情为主;报送同级党委的舆情应以区域性舆情为主。
二是要把握舆情报送的范围。在报送同一级党委的舆情信息时,有时还要考虑报送范围问题。比如,我省的《专报》、《要报》、《摘报》、《清样》等不同舆情刊物,报送的部门、领导也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对市、县(区)的同级服务上表现的更为重要。一般情况下,就一个市的舆情信息工作而言,什么样的舆情报市委书记和市长,什么样的舆情报常委和副市长,什么样的舆情报人大、政协,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因此,合理确定舆情信息报送范围,对于充分发挥舆情信息的功能,提高舆情信息的影响力,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好务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做好舆情信息工作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是要注重舆情报送的程序。舆情信息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保密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来进行。一般而言,舆情信息的报送要经过相关领导的审核和签发。但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领导工作忙、会议多,经常不在家,而舆情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又很强,有时等领导审完后,其实效性就没了。这的确是一个矛盾,怎么办?经验告诉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放权问题;二是稳妥原则。对上报上级的舆情只要不涉及本地区负面的东西,应放权给具体从事舆情信息工作的同志,授权他们自我把握及时上报;对报送同级党委和政府的舆情信息,一般为稳妥起见,应由主管舆情信息工作的领导把关为宜。如果分管领导不在,可让其他领导或常委部长亲自过目。总之,舆情信息报送是件严肃的事情,各地情况不同,也不可能套用一个模式。但不管怎样,程序要服从结果,只要对舆情信息工作有利,采用什么样的程并不重要。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十二
近年来,涉军舆情问题备受关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和理解涉军舆情信息?在长期的观察中,我逐渐认识到涉军舆情信息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待该信息时应保持的理性和客观。在此,我想分享我对涉军舆情信息的心得体会。
在面对涉军舆情信息时,我意识到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现代社会媒体信息爆炸,各种新闻和评论层出不穷。然而,大多数涉军舆情信息都伴随着情绪化的言辞和情感化的措辞。为了理解事实真相,我们需要摒弃情绪,保持客观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客观地判断,避免盲目相信或盲目反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涉军舆情信息中获取真实有用的信息,避免被误导和误判。
其次,我认识到对待涉军舆情信息需要多元思维。涉军舆情问题往往牵涉到各个领域甚至多个国家的利益。因此,单一的视角往往难以全面和准确地把握涉军舆情信息的本质。我们需要具备多元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对比不同消息来源,对照相关法规制度等,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每一个细节,尽可能避免被一方说辞所左右。多元思维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后动机,揭示事件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评估和判断。
另外,我还意识到对涉军舆情信息要保持冷静和谨慎。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的真伪很难辨别。特别是针对涉军舆情,各种所谓的“爆料”层出不穷,其中真假参半。当我们接收到涉军舆情信息时,要善于分辨是否是真实的消息,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或个人情感而轻易相信或传播。健康的舆情环境需要我们共同保持冷静和谨慎,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误导。
此外,在了解涉军舆情的同时,我发现要注重参考权威机构的观点和解读。当涉及敏感和复杂的军事问题时,我们可以参考政府或军事权威机构的声音和解读,这些机构具有丰富的信息来源和专业的分析能力,能够对涉军舆情信息进行客观、准确的解读。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涉军舆情问题的最新发展,及时获取权威机构的信息,避免过度偏听偏信,以确保我们的观点和判断更加全面和准确。
最后,我认为公民应该积极参与对涉军舆情信息的监督和引导。作为公民,我们有责任关心军队的形象和声誉,监督舆情信息的恶意炒作和不实传播。在涉军舆情事件中,我们要有责任心,积极行动。通过留言评论、举报虚假信息、传播正能量等方式,参与舆情信息的引导和教育。只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为军队的形象和军人的尊严提供有力保障。
总而言之,涉军舆情信息不可小觑,我们应当理性和客观地对待它。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多元思维、冷静和谨慎、参考权威机构、积极参与监督和引导,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判断涉军舆情信息。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准确地了解事实真相,避免因为信息的误导而做出失误的判断,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十三
教师节前夕,山西长治屯留一中24名教师在学校放假后聚餐,共花费1390元,采用aa制付费。对此,屯留县纪委以“工作日期间中午到饭店聚餐饮酒,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为由,就此事进行了通报批评。这份通报被贴到网上,引发热议。(摘自《网络舆情》有删节,更多精彩请订阅纸质版)严格作风建设和问责,较真不是坏事,很多大问题都是从小事上积累而来,但是应当分清公私界限。任何职业都需要人来从事,工作却不是每个人的全部。在工作之余,适当地聚会放松,实属人之常情,只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之内。纪检部门通报聚餐教师的理由是“工作日饮酒抹黑教师形象”,但这个理由明显站不住脚。与机关事业单位不同,学校有一套特殊的作息时间表,这次教师聚餐在学校的假期里,对教师而言,这不是工作日。更何况,教师并未酒后滋事,aa制付费,从人均消费水平看,不是公款大吃大喝,不是接受宴请,无关形象问题。不少网民认为,这个通报有些吹毛求疵:将小问题扩大,有可能忽视真正的大问题,不能分清公私界限,也有损查处标准的权威性,容易尺度不一,厚此薄彼。人均消费几十元的一顿饭,却引起了舆论的较强反弹,值得思考,这事关制度标准和程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有关单位应当更详细地回应,其他部门也应举一反三,明晰制度执行标准和边界,让被处理的人和公众信服。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十四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高校舆情信息工作的内涵和现状,提出要把握主动性和典型性两个特点,要从明确组织形式、健全考核机制、完善收集渠道、搭建宣传平台、建立预警机制等关键环节入手,提高高校开展舆情信息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王劲峰章宗森吴一桥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杭州,318000刊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west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舆情信息机制
实用舆情信息稿(通用15篇)篇十五
我县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办公室于20xx年8月成立,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研判,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工作。现将本办自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工作作阶段性总结如下,同时提出今后工作的一些想法。
一、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上网氛围。
1、强化管理,加强沟通。
20xx年8月初,由我办牵头组织网警、桂北人社区、融水好门户等网站、论坛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要求相关网站、论坛负责人做好对涉及较敏感问题的相关言论、帖子,认真审核把关,同时在发生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配合我办的工作。
2、强化文明上网意识。
根据全国创建“文明网站”活动视讯会议精神,按照创建“文明网站”活动总体部署,20xx年10月为我县创建“文明网站”活动宣传、整改月。我办积极协助县文明办开展此项工作,推动县内网站牢固树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识,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实到网站建设和日常管理之中,防治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在网上泛滥,引导县内网站认真履行社会责任,遏制网络色情、暴力、欺诈、侵权、低俗等行为,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搞好网络舆情信息监控、收集和整理工作。
根据领导的要求,认真好履行本办的工作职责,搞好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工作。每天安排好值班人员,负责对涉及本县的相关舆情进行监控,并在每天下班前跟分管领导汇报当日舆情信息。在重大会议、重要庆典活动、重大项目建设期间,安排专职人员做好24小时监控,并落实舆情汇报工作制度。
三、妥善处置好网络舆情事件。
1、从20xx年8月份至20xx年3月,我办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共处置涉及我县的舆情事件8起。在每一起网络舆情事件处置过程中,我办于第一时间与领导汇报,并根据领导指示及时组织舆情涉及的相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研判舆情的`可能走向,制定相应的处置办法,通过跟帖引导舆论、在主流媒体发布新闻通稿、冷处理、删帖等处置措施,使网络舆情事件逐渐平息,消除不良影响,同时搞好处置后的监控汇报工作。
2、从20xx年8月份至20xx年3月,我办要求县内相关网站、论坛删除报道失实的相关帖子、言论36条,同时在相关网站、论坛做好舆论的正面引导。
3、从20xx年8月份至20xx年3月,组织3份相关答复材料报到市委宣传部网络科并由市委宣传部网络科在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答复1次。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网络的迅速发展,为网络舆情快速传播提供了一个载体,一台家庭联网电脑就是一个舆情传播的平台,这给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带来诸多困难,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工作带来诸多压力,因此,我办提出如下建议,希望领导能够采纳:
1、加强网络舆情队伍建设。
我县的网络舆情队伍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着手组建好我县的“网络水军”队伍,使之覆盖到全县各个单位、各个部门,是当前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侧重点之一。由各单位、各部门的网监人员每天负责监控、收集好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网络舆情信息,提高舆情监控的广度和效果。
2、建立健全要求收集、研判、处置制度。
各单位、各部门要建立网络舆情档案,做好本单位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上报工作,制定好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在发生网络舆情事件时,积极配合网管办搞好舆情处置工作。
3、多部门协调合作,加强舆情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加强部门间舆情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能够有效预知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及可能的走向,提前准备好相关舆情预案,尽量减少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
4、加强对有关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
5、加强网评人员对“网言网语”的学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