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

时间:2025-01-20 作者:灵魂曲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的重要依据,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对比了多个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整理出一份综合性的参考资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一

1.第6段,自叙生平,表达感恩图报之情。

明确:这样写,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忱,21年如一日辛苦奔走,是感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这样的表白人情人理,容易打动刘禅,取得信任,以防远离之际,小人妄进谗言,离间君臣而坏大事。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惟贤,知人善任。由谏君突然转入述己,使文章另辟蹊径,起伏有致。

2.第7段表明“受命”以来的耿耿忠心,提出要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这一段是向刘禅表明报国的决心。诸葛亮对刘备想报知遇之恩。刘备既死,他又受刘备之托辅佐刘禅。诸葛亮一生奋斗的目标是兴复汉室,所以他在平定了南方(也就是后方)以后,要求领兵北征。这就是他报答刘备的具体行动。他又担心出师以后刘禅无人辅佐,所以一方面推荐贤臣;一方面始终在激励刘禅,要他依靠贤臣。

3.第8段表达伐魏兴汉的坚定决心。

(1)为坚定刘禅支持北伐,完成父业的志向,诸葛亮率先立下军令状:“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表现了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主三方面提出要求,由己及人,情词恳切,真是语重心长。

(3)这一段起到总览全篇的作用,把进谏与出师两部分内容合拢在一起。至此全文主旨已清楚:修明内政,北定中原。

4.第9段:结束语。

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

二、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明确:

(1)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

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出辅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汉地位渐趋安定。公元223年刘备临终时,把刘禅托付给他,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也一心希望刘禅成功,并无丝毫恃功自大的意思,他对刘备父子,真是一片至诚。

他的图报就是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为最终目的的。二十多年来,他辛勤创建西蜀,还要进一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所以在适当时机,准备出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正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把完成国事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他在给刘禅的表中,不但通过形势的分析,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作出具体安排,而且还通过自叙身世,在感情上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意愿。刘禅是君,但是无能,诸葛亮受刘备之托来辅佐刘禅,是老臣,是“长辈”,但地位又是臣。所以诸葛亮对刘禅上表,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受托照顾的人的殷切期望。为了能使刘禅感动,所以不但导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在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的意思。《出师表》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由他们君臣关系与众不同所决定的。

(3)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

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

(4)小结。

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

三、重读《出师表》与《隆中对》,试比较两文的异同点。

四、布置作业 。

1.背诵全文。

2.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二

知识总结,课堂练习:

一、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二、一词多义。

介词为了为宫室之美。

动词做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得到故不为苟得也。

通“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此、这非独贤者有是心。

这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通“与欠”,语气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予呼尔而与之。

三、虚词。

代词他呼尔而与之。

助词的为宫室之美。

表顺接不译蹴尔而与之。

表转折却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选折而舍生而取义者也。

表比较比所欲有甚于生者。

表对象对万钟于我何加焉。

四、古今异义。

1.钟。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2.是。

古义:代词,这种。

今义:判断动词,是。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五、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

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译文:

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七、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翻译课文。

鱼是我最喜爱的东西,熊掌也是我喜爱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闲么,我要)舍掉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喜爱的东西,正义也是我喜爱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闲么,我就要)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生命是我爱的东西,然而我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厌恶的事情,但所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为严重的,所以有祸思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为严重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采用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去做就可以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按照这种方法去做,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东西比生命更重要,他们所厌恶的事情比死亡更为严重。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丧失罢了。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然而,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饿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践踏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接受。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讨义就接受了,那么,这万钟的礼义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羞恶廉耻的)本性。

2.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4.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5。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6.提问:“非独贤者有是乙“是心”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7.提问: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讨论并归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8.提问:我们学过(谈骨气)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2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讨论并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讨论并归纳: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诱惑不了。

10.提问: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革命,到国民党去当大官,真正的共产党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卖国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土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

11.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12.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

13.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14.提问: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

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

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15.提问:

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三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准备征伐曹魏。因后主刘禅昏弱,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深怀内顾之忧,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后主以告诫和劝勉,希望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同时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对后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的决心。

二、结构内容。

本文分三部分,全都着眼于“出师”二字。第一部分谈治国的大计,是为了消除出师的后顾之忧。诸葛亮这次出师时,刘禅才20岁,又昏庸无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受坏人蛊惑,必将导致国内政局不稳,对前方产生重大影响。正因为如此,诸葛亮在这个部分里不仅向刘禅反复阐明开张圣听、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道理,而且荐举人才来管理“宫中之事”和“营中之事”。消除了这个后顾之忧,诸葛亮才能专力伐魏。第二部分是关于出师这一决策的说明。这种说明不同于奏议,不是反复陈说出师的利弊得失,而是陈情式的,就是陈述作者的心愿。为此,诸葛亮历叙身世,从“躬耕”说到“遂许先帝以驱驰”,又从刘备临崩寄大事说到自己的决心,其间五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感激”和“忧叹”的心情;最后集中到一点,将出师伐魏视为“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这样来说明出师的决策既能打动君主,又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第三部分归结全篇主旨。由此可见,本文结构具有重点突出、逻辑严密的特点。

三、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

由于本文是秦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一地的恩主先帝刘备的儿子,现今的蜀国皇帝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双室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值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由于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托付国家大事之任,此文全篇为他的“报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贯穿。在文中,他满怀深情念先帝(提到先帝之处13次),满腔挚爱谏后主(7次提及陛下),他对刘弹的反复幼谏,谆谆叮咛,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忠义之理,殷切之情,处处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现了他这位元老重臣对刘氏父子的忠肝义胆。

统观全文,开篇论及形势以警其(刘禅)心,继之以进谏举贤以正其治,转而自述平生以动其情,结尾点明兴汉之主旨以励其志。文中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更增加哀婉恳切之情。全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理至情浓,情理交融,使文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从而成为千古“至文”,历来为忠良义上推崇和传诵。

四、质朴、恳切而精练的语言。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请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感,处处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本文语言精炼,多以四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排比对偶句式,如‘特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上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体现了东汉末年骈体文流行的时代风尚。本文有大量的合成词,是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炼,后来成为富有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五、读讲议结合的教学方法建议。

读,就是要反复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划分停顿,然后根据练习第一题的要求,读得层次分明。朗读应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讲一段,背一段,最后连贯背诵全文。讲,就是疏通文义,上面已经说过,这里只补充一点:讲,不是由教师包办,也要让学生参加,即使只能说出字面上的意思也是好的,要借此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议,就是讨论文章的理路和主旨。

以上三者,读为主,讲次之,议为轻。三者交互进行,再辅之以简明的板书,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的教学方法建议。

由于课文内涵较深,教师必须重视疏通文义的工作。不能停留在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上,更不能过多的涉及语法,把本来简单的内容变得复杂起来,而要讲讲作者说话的`背景、原因和意图,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那些话的内涵,这样才有助于记诵。

较难处理的是说话的背景。讲背景不宜过细,不能把它变成讲故事,但偶尔用之也未尝不可,例如“乐不思蜀”的故事确实说明刘禅说话存在着“失义”的情况。有些地方只需要点一下,例如讲到“亲小人”时就应指出刘禅宠信宦官黄皓。在讲完某些段落后,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也可用简要的史实作补充说明,例如讲完第三、四、五段后,可以指出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还维持了29年(234—263),主要原因就是诸葛亮选好了接班人;讲完第八段后可以指出,这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自贬三等,去丞相号,说明“不效则治臣之罪”决非虚语。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

认真阅读“阅读提示”的内容,了解本文写作的背景,目的和全文主旨。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国事无论巨细,莫不取决于诸葛亮。

公元227年,诸葛亮认为伐魏的条件已经具备,但在内政方面,还觉得放心不下,因此临行前上《出师表》给刘禅,希望他亲贤远佞,修明政治,保证北伐成功,彻底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帝王之业。充分流露出忧心国事以及临行依恋的心情。

二、阅读分析。

1.自读“阅读提示”,了解下边几个问题:

(1)“表”这种文体的一般内容和作用。

“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有抒情色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2)本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四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自主预习。

一、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五

一、内容概述: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中间叙述21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

二、中考链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死亡)。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

(3)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4)陟罚臧否(陟,提升,提拔。臧,好。否,恶。)。

(5)不宜异同(应该)。

(6)作奸犯科(律条)。

(7)以昭陛下平时之理(彰明,显扬)。

(8)使内外异法也(内,指宫中。外,指府中)。

(9)此皆良实(忠良信实)。

(10)志虑忠纯(精神,思想)。

(11)志虎忠纯(忠诚纯正)。

(12)悉以咨之(商议,询问)。

(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选择)。

(14)必能裨补阙漏(裨,弥补,补助。阙,缺。)。

(15)性行淑均(公平,平均)。

(16)晓畅军事(谙熟,精通)。

(17)先帝称之曰能(有能力)。

(18)远小人(人格卑鄙的人)。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六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四、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七

一、充分利用网络教室资源优势,将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

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在读、讲、议、写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七、八年级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基本具备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对在网络教室里的学习很感兴趣,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2.朗读课文,疏通文句,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

3.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作方法。

4.培养学生学会从网络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网络课程资源,阅读体悟,自主、合作、探究,激起学生诵读。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0xx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九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自主预习。

一、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一、内容概述: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中间叙述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

二、中考链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死亡)。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

(3)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4)陟罚臧否(陟,提升,提拔。臧,好。否,恶。)。

(5)不宜异同(应该)。

(6)作奸犯科(律条)。

(7)以昭陛下平时之理(彰明,显扬)。

(8)使内外异法也(内,指宫中。外,指府中)。

(9)此皆良实(忠良信实)。

(10)志虑忠纯(精神,思想)。

(11)志虎忠纯(忠诚纯正)。

(12)悉以咨之(商议,询问)。

(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选择)。

(14)必能裨补阙漏(裨,弥补,补助。阙,缺。)。

(15)性行淑均(公平,平均)。

(16)晓畅军事(谙熟,精通)。

(17)先帝称之曰能(有能力)。

(18)远小人(人格卑鄙的人)。

《出师表》是一篇文质兼美、感情真挚文章。由于本文的注释比较多,多数学生都能结合注释读懂课文,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时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先读课文,基本读熟后再读注释,然后抽学生翻译课文——每人翻译一段。第二课时让学生先做练习题,然后练习背课文,通过20分钟的背诵练习,基本能集体背过,我认为我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和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效果从总体上来说是理想的。

为了落实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解决学生畏惧学习古文的困难,我设计了讲故事比赛,要求学生讲《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我就接着提醒他们:“宋朝诗人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你们是否知道,这又是一段怎样的故事?”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已经被激起,我想本课教学的序幕已经拉开了!

但文章内容上的重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把握不住;诸葛亮是怎样突出他的论述重点的,学生更难以体会得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文的重点、难点化成若干足以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按合理的顺序编排,进而把学生的阅读思考活动导向深入。

如何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我认为应把好四个关,即“读”“译”“赏”“用”,但怎样读,如何译,如何引导鉴赏和运用,需要提炼有效的方法。本课教学设计运用“断句朗读”和“口译朗读”两种方法通读全文,突破传统“教师译,学生听”,“盲目读,收效微”的弊端,对训练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省时省力,为学生所接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教材学习的重点,也是指导学生学习鉴赏的范例。

教学过程中不足的是临场点拔不够到位,鉴赏分析和知识点的落实尚不能自然有机的结合,教学的空间拓展不够。还有就是师生互动这个环节没有展开好,主要是学生没有积极的配合,这是失败的地方,以后在这方面自己要多下一些功夫。因为重情感体验,所以在字词咀嚼的精微程度上还远远不够。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够尽可能地多积累品味字词,又能让学生对人物和主题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这才是文言教学的最佳效果。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十一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十二

2、懂得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1、弄清文章的议论三要素。

1、从议论文三要素入手把握全文内容;

2、列举成功的例子,交流成功的条件。

一、这首小诗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的荣誉,而要了解在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的艰辛和曲折,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的。

导入《成功的花》。

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议论文的三要素。

四人小组讨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3、用了哪些论据?各属于什么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4、论证过程中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

1、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很下工夫。

2、文章开头阐释了“成功”的概念,由此引出成功的公式,说明成功需具备的条件,接着对三个必要条件依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中心论点,强调勤奋是成功的关键。然后进一步论证勤奋的重要性。

3、事实论据:

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勤奋的重要。

自身的经历——机遇的重要性。

道理论据:

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理解: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荒废在于嬉戏玩乐。行为道德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毁败在于随便不假思索。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理解:第一境登高望远,树立目标(预期)。

第二境百折不挠,发奋图强(勤奋)。

第三境。

4、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例证法)引用论证(引证法)对比论证(第7节)。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喜欢读谚语,有主动学习谚语的愿望。

2.借助拼音认识12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知谚语包含的意思。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朗读,要读得正确、流利,初步感知谚语告诉的道理。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

搜集低年级学生能接受的谚语。

学生。

回忆以前学过的谚语和平时听说过的谚语。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谚语,引入新课。

1.回忆以前读过的谚语,背给大家听。

2.教师有激情地问小朋友:还想读更多的谚语吗翻开课文第二课自己读读吧!

二、自学生字,交流评议。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勾出不懂的字词。

2.再字读课文,自主解决不懂的字词。

3.学生交流,相互提醒把字音读准,说说字词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点拨。

4.复习生字词,用开火车等形式巩固生字。

5.齐读课文,想一想:谚语讲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朗读谚语,领悟意思。

1.自由朗读,感悟谚语的意思。

2.齐读或男女生对读,说说读后有什么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明白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春光的美好、时光的宝贵。

四、朗读谚语,交流谚语。

1.小组内同学赛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感情。读得好的同学上台诵读。

2.完成课后第二题,把你知道的谚语与同学交流。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十四

教材简介:

《浣溪沙》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是“亲近文学”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教材以优美的诗文,丰富的文学语言,为学生提高文学素养打下基础。教材要求精读,阅读1课时,诵读1课时。通过反复诵读,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理解词人情感主线,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体味描写的精妙。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培养学生乐观旷达的情怀和受挫之后振作精神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词,把握词所表达的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设想:通过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朗读,讲解,无形的意境转化为有形的画面,更直观的展现词的意蕴和妙处,加深学生对词的感性认识,鼓励学生参与鉴赏,增强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教学手段: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苏轼的图片,古典音乐。

教学步骤:。

一、

由古典乐曲引入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欢快的音乐,介绍苏轼的风格导入新课,介绍苏轼及背景:

1、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虽然政治道路曲折,但是他性格直率开朗。他写这首词是在“讥讽朝廷’’被贬至黄州时写的。

2、在面对这样的艰辛处境的时候苏轼用什么心态去生活的呢?此时映入苏轼的画像及全词内容。

二、诵读:。

由学生在音乐声中自读,体会朗读要领。教师提示下理解:(子规—布谷鸟,白发—代表老年,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三、吟读: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读得较慢,有时有拖音。

2.教师示范(读出节奏.韵脚读重音,读出感情)。

3.学生摇头晃脑地自由吟读。

4.男生齐声吟读,女生一起吟读,看谁读得更有味。

四、背读:

1抽选学生背读,检查预习效果。

2、全班同学齐声吟诵这首词。

五、教师对词文进行讲解,分析词句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讲解句子的含义后并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的内涵,复述词句的含义。

六、理解作品的主题。

1、词中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结合课后注释赏析,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总结:苏轼旷达乐观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指引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勇往直前。

七、板书:苏轼《浣溪沙》。

情—宁静自适。

景—清淡幽静。

情感理交融。

理—旷达乐观。

八、课后练习:

a、《浣溪沙》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答案:山下小溪边,生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流涕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下阙转入抒怀,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由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九、教学反思: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加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对诗词做出多义性的解读并揣摩诗人的情感。

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它对青少年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诗词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民族语言的演变和渊源。诗词深奥的语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想像力。诗词想像的思维方式以及诗词审美的再创造性,有助于开发学生创性思维,它的“暗示性”原则,对艺术、通感以及它的绘画,音乐美可以不时刺激学生在心灵迸发审美创造的火花。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十五

一、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出师表》文言文复习。

一、内容概述: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中间叙述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

二、中考链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死亡)。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候)。

(3)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4)陟罚臧否(陟,提升,提拔。臧,好。否,恶。)。

(5)不宜异同(应该)。

(6)作奸犯科(律条)。

(7)以昭陛下平时之理(彰明,显扬)。

(8)使内外异法也(内,指宫中。外,指府中)。

(9)此皆良实(忠良信实)。

(10)志虑忠纯(精神,思想)。

(11)志虎忠纯(忠诚纯正)。

(12)悉以咨之(商议,询问)。

(1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选拔,选择)。

(14)必能裨补阙漏(裨,弥补,补助。阙,缺。)。

(15)性行淑均(公平,平均)。

(16)晓畅军事(谙熟,精通)。

(17)先帝称之曰能(有能力)。

(18)远小人(人格卑鄙的人)。

《出师表》是一篇文质兼美、感情真挚文章。由于本文的注释比较多,多数学生都能结合注释读懂课文,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时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先读课文,基本读熟后再读注释,然后抽学生翻译课文——每人翻译一段。第二课时让学生先做练习题,然后练习背课文,通过20分钟的背诵练习,基本能集体背过,我认为我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和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效果从总体上来说是理想的。

为了落实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解决学生畏惧学习古文的困难,我设计了讲故事比赛,要求学生讲《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我就接着提醒他们:“宋朝诗人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你们是否知道,这又是一段怎样的故事?”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已经被激起,我想本课教学的序幕已经拉开了!

但文章内容上的重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把握不住;诸葛亮是怎样突出他的论述重点的,学生更难以体会得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文的重点、难点化成若干足以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按合理的顺序编排,进而把学生的阅读思考活动导向深入。

如何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我认为应把好四个关,即“读”“译”“赏”“用”,但怎样读,如何译,如何引导鉴赏和运用,需要提炼有效的方法。本课教学设计运用“断句朗读”和“口译朗读”两种方法通读全文,突破传统“教师译,学生听”,“盲目读,收效微”的弊端,对训练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省时省力,为学生所接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教材学习的重点,也是指导学生学习鉴赏的范例。

教学过程中不足的是临场点拔不够到位,鉴赏分析和知识点的落实尚不能自然有机的结合,教学的空间拓展不够。还有就是师生互动这个环节没有展开好,主要是学生没有积极的配合,这是失败的地方,以后在这方面自己要多下一些功夫。因为重情感体验,所以在字词咀嚼的精微程度上还远远不够。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够尽可能地多积累品味字词,又能让学生对人物和主题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这才是文言教学的最佳效果。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三个基本方法。

2、体会苏轼心系民生的感情、乐观豁达,胸怀宽广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学会勤诵读、多联想、抓意象的赏析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怀大爱的宽广情怀。

一、导入:

周杰伦的《东风破》这首歌怎么来的?是词作者方文山根据苏轼的词《东风破》改编而成,东风破是词牌名。我们刚学过苏轼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赠刘景文》,唐诗宋词,诗词是中国文学中很重要的二种体裁,那么诗词有些什么区别呢?词有词牌名,诗只有题目,词可有题目也可没有题目,词的句式长短不一,诗则字数一致。词牌即词的格式有一千多种,而诗只有几种,故词自由得多。

二、对于诗词,我们该怎样去欣赏呢?请同学们先说一说。

今天我们就以苏轼的《浣溪沙》为例,来学习诗词赏析的一些基本方法。

1、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勤诵读是一个鉴赏的好方法。

先请一个学生读一读,要求准确流利,字正腔圆。请学生评价。老师指正:上下片要停顿长些。再请学生读。

足蹈也叫踏歌,请学生脚踏节奏读。然后手舞足蹈配合读。

古人作诗词讲究平仄,平声应读得舒缓,仄声应读得短促。学生试读平仄。

再手舞足蹈并读出平仄。老师手势指挥齐诵读。

2、人们品读诗词时,常说诗中有画,是因为文字给了人以丰富的想象。所以赏析的另一个好方法就是多想象。

请学生再品读《浣溪沙》,边读边想象。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小结:有了联想,平面的文字就变得立体起来,有了生命力,所以赏析诗词,一定不能失去想象。

3、赏析诗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抓意象。意象是用来寄托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一般是自然景物。

请学生在词中找出认为是意象的事物:枣花、古柳、缫车、牛衣、黄瓜、日、野人家。

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农村氛围?发展生产,安居乐业。

看着这幅农村图景,想象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欣慰,愉快。

可是苏轼有什么好高兴的呢?简介背景。因为和朝廷革新派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自请外调到了杭州,不多久,被迁调到偏远的密州(今山东诸城),四年后又被调迁至徐州(今江苏,靠近山东),到了徐州,又适逢大旱。碰上这么多不顺心,假如是你,会感觉怎样?(沮丧,失望、忧郁等)。

不以个人得失为意,心中装的是国家兴盛,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志。乐观豁达,爱民如子,亲民,胸怀宽广。

下片中有一个词很能体现苏轼亲民的特点,是哪个?“试问”。

怎样才算“试问”?客客气气,不想打扰。杜甫《石壕吏》中“有吏夜捉人,老妇前致词,吏乎一何怒”,和苏轼的“试问”形成何等鲜明的对比。所以离开徐州时,百姓都依依不舍,所以苏轼到今天仍被后人景仰,决不仅仅因为他杰出的文学才华,还因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怀大爱的人格魅力。

5、总结赏析诗词的三个基本方法:勤诵读、多想象、抓意象。

三、作业:运用学到的方法,赏析张志和的《渔歌子》。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十七

1、诵读几遍;解释划线的词句及加点的词语。

2、找出《浣溪沙》词押韵的平仄规律。[作者简介]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李昪长子,史称南唐中主。璟多才艺,好读书,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江南野史》说他“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一首律诗和四首词。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王安石盛赞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王国维则称其“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品读与探讨]。

1、这首词中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这首词中塑造了思念远人的思妇形象,抒发了孤单寂寞之情。

2、为什么历来人们都称颂“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

[明确]因为这两句词在写法上虚实结合,寄托深远:“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而去找寻想念的人;“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后句“玉笙吹彻”为实,“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

3、请说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是梦残也,‘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曲残也,人在残年感已多,‘多少泪珠无限恨’,矧(况且)更‘倚阑干’对此残景乎?全阕脉络贯通,若拆散便不可得其解;而意相联属,似亦并不宜摘句以欣赏之耳。”

4、简介李煜词《乌夜啼》的大致词意,初步整体理解词意。

[又:讲析已经批阅的作业,强调“花间词派”两大代表作家不同的词风。][布置作业]。

1、背诵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体会该词上片直抒胸臆,下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体会词中“闲愁”的连续性。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十八

2、领会并赏析这两首词,达到熟读成诵。[教学重点]。

1、领略词的意境,体会词人的感情。

2、准确背诵这两首词。[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晏殊(91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浣溪沙》中“无可奉告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辞海》1989年版)。

2、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读第一句用轻松的语调,第二句用沉思的口吻,第三句用疑问的语把留恋企盼之情传达出来,第四句用降调把无可奈何的心情读出来,第五句用怀疑思考的语气来读,第六句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来读。

(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评论,示范,纠正,读到最好为止。)。

3、诗词赏析。

这首词蕴涵了哪些人生哲理?(学生分组讨论,体会,感悟)讨论明确: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虽惋惜留恋也无济于事,但翩翩归来的燕子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令人欣慰。

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涵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会有美好的事物出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事物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原封不动的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因此,在有所慰藉的同时又不觉感到一丝惆怅。

这两句将景物和人事紧密联系在一起,景中寓情,赋中有比,更加委婉含蓄地书写了这种伤别怀旧之情。

(3)“小园香径独徘徊。”在人生旅途中,在惋惜、欣慰,惆怅之余,我们是否应像词人一样独自沉思一番,反省一番,憧憬一番呢?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

专业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教案(汇总19篇)篇十九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3、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内容,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及诗歌中的名句。

2、以诵读促思考,通过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深沉的寂寞之情和坚持正直品质的风格。

1.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乐景写悲情的艺术效果难点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一、导入新课。

1、以李白有“诗仙”之美誉引出作者介绍,请学生吟诵学过的李白诗篇。

2、简介写作背景。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李白诗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简介作者,为课文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诗人是一人在饮酒还是与人共饮?学生根据预习回答。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

二、初步理解,整体把握。

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大意。

2、词义答疑,出示重点词。除课下注释外,可补充:“徘徊”:来回走。

三、深入研读。

1、既然诗人在独饮,为什么要写成“三人”?具体是哪“三人”?

2。如何看待谈笑风生的成三人?

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

儿时对月亮的最初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出门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结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3。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表明作者怎样的心境?

可惜,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

4、月”、“影”伴“我”月下饮酒,看似诗人自得其乐,场面热闹,实则写尽凄凉孤独。让学生通过读,沉浸到文本中,品味诗歌的深层内涵。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教师要适时指导,点拨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四、深层探究。

1、怎样理解诗歌最后两句?

1.李白究竟为何孤独?

(1)大凡天才都与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当的差距。

(2)他的追求与探索也常常会被人误解。

(3)他对现实人生的领悟与拒绝,让他感到孤独。

2.李白如何看待自己的孤独?

(2)”期”__李白明白自己的孤独处境,但却陶醉于这一处境。

李白所选定的人生道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注定要以寂寞与潦倒为伴的,所以除了自己,他是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所以他只能引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身影这些无情之物,为一生的知己,这可真是此时无情胜有情了。

2、揭示诗歌的主旨。自读,

诗人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在仙境中重逢,可见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单落寞。读—品—悟,感悟本诗的深层内涵。

4、诗仙,既然是”仙”,就有超越平凡庸俗之处,就会凭虚御风,飘逸高洁,如同高高挂在斗牛之间的一轮清辉。李白的月亮,皆源于孤独。李白”仙而人者”。

五、总结全诗。

1、点明全诗的情感脉络。

2、想象在诗中的作用。由独而不独,到不独而独,独到不独的过程,体会诗人看似自得其乐,实则凄凉孤独的复杂感情。揭示本诗的情感内涵及写作特色。

六、布置作业。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范文范本是一种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参考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它们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热情和创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夏季是防治各种疾病
活动总结是活动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提高活动的效能和质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精选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书香润校园,诵读千古
合同协议通常用于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协议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立保证书人_________今因______
销售工作总结是评估销售团队绩效和个人能力的重要方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销售工作总结样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敬爱的.各位领导:你们好!我十分荣幸能成为××
总结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是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所总结出来的,他们的经验和思考值得我们学习
行政工作中经常需要处理文件、资料和会议的安排等事务性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工作方法和经验总结,供大家参考学习。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
优秀范文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表现出色、经典的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起到一些指导作用。甲方(转让方):法定代表人身
写一份深思熟虑的入团申请书,是对自己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自我剖析和提升。以下是一些入团申请书的示范,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敬爱的团组织:你们好!我是高
合同协议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但书面形式更加具有明确性和可证明性。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一些成功案例中使用的合同协议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回顾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经典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近代中国历经了无数的血与火、牺牲与奋
心得体会是个人对于某个问题、经历或者感受的主观认识和体验的总结,它能够反映出个人的思考和成长。每一次经历都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和总结,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整理和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改进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实现自我完善和提升。接下来是一些实用的总结范文,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写作的要点。第一段:引言(2
演讲稿范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演讲者的紧张程度,提供安全感和信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各位领导、老师、家长朋友们:今天我
心得体会是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产生的对某件事情或某种情感的感悟和概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些历史人物的心得体会,他们的经历和智慧或许能够启发我们的思考。
在撰写申请书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由,有针对性地说明我们的需求,并用合适的词语和语气来表达。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申请书的特点和要求,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和体悟,通过对自己的思考和总结,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经历和
无论是大学申请还是职位申请,一个精心准备的更多申请书可以为我们的成功加分。申请书是向特定机构或个人提出请求、申请或询问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展示了申请者的意愿和能力
学校是一个让学生发展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场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领导班子介绍,希望可以加深对学校的了解。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个病毒来袭的特
读后感是一种个人主观体验的表达,可以展示读者的独特思考和感受。以下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读后感范文,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的不同理解和评价。
优秀作文需要具备独特的思考角度和深刻的见解,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共同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相信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指导。“爆竹声中一岁除,
通过总结,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这段时间的成长和不足,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制定更好的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样片,供大家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
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增强自信和表达能力。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出色的心得体会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第一段:引言(大约
申请书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它可以展示个人的能力、经历和志向,对于实现我们的目标至关重要。更多申请书是一种重要的求职材料,它对于成功找到理想工作至关重要。针对不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或者工作实践中对所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是时候回顾一下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表现,写一份述廉报告了。这些述廉报告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行业,可以给大家提供不同角度的写作思路。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_,现
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梳理所学,还可以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共同进步。以下是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的心得体会,其中包含了一些实用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有必要把这些体会写下来。10.通过这次实践,我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应用和理解,也发现了自己在实践中的不足和改进的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成长,也可以给他人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心得体会范文9:我通过这次演讲经历,意识到演讲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功非
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这里收集了一些关于成长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在写报告范文时,我们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在撰写报告范文时,除了参考已有的范例外,我们还可以多向专家请教,寻求各种意见和建议。xx部门领导:我部门
通过工作心得总结,我们可以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和改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1.保持与其它部门的联系,传
在我对某个行业有着较深的了解后,我决定写一份更多申请书,来申请一个相关公司的工作岗位。真实的申请书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如何将个人经历和能力展示得更出色。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看看别人是如何总结和概括自己的经验和思考的。近期,学校组织了一次美化
护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包括了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下是护理团队共同总结的护理规范和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
一个详细、清晰的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工作中的混乱和不确定性。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的工作计划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
作文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寄托,可以让学生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借鉴和学习。出租方(甲方):承租方(乙方):根据《
公司是一个商业实体,通过销售商品或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来自不同行业公司的总结范文,了解一下各种公司的经营模式和文化。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体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的思考和反思,是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来看看一些名人的心得体会,或许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和
心得体会是对心灵智慧的结晶,是写作和思考能力的一次锻炼。阅读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成功的要素和路径。作为一个文化传媒专业的大学生,剧本课
教学反思是一项需要积极投入和持之以恒的工作,但它对于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教学反思经典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在教学工作中带来一些启示。
合同协议的有效执行需要各方遵守合同的约定,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纠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合同协议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和发展的一种记录和总结,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轨迹。以下是一些学术研究人员的培训心得体会,他们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培训的本质。
报告范文通常包含简介、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部分,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报告范文是一种对某个事件、问题或研究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书面材料,通过撰写报告范文,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让我们更加注重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不断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成长和进步。具备多设备现场维修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可以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内心的世界。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卫生工作总结的编写需要客观真实,全面准确,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阅读以下卫生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对卫生工作总结的结构和语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0.读后感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下面是一些经典作品的读后感,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和观点。今天,我读完了《海底
在家长会上,家长们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情况,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以下是一些家长会发言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发言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内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分享给大家学习和参考。组织一日活动,开展教育
精选范文的选取都是根据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进行评估和挑选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选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为了记录新生新面貌,活跃校园气
租赁市场上的房屋种类多样,租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房源。租赁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活动,通过支付一定费用获取他人所有或部分物品的使用权。租赁市场是现代经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验的一种整理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这些范文
调研报告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避免主观偏见和不科学的推断。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的调研报告,对于调研报告的撰写和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与真实的社会接触,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这些范文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展示了社会实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加了我们对社会的认识
心得体会是个人对某个事物、经历或工作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典型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篇文章的写作要求。家长轮流做志愿者是一项浸透着
培训心得是培训后反思和总结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培训心得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酒店的消防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总结已经有的经验和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感受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与思考深度。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立于
每个人在工作心得总结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来设定不同的重点和内容。请参考以下一些实用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帮助你更好地进行写作和总结。作为一名团员,我有幸加入
读后感是读者对作品内涵、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个人理解和感受的表达。接下来是一些触动人心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共鸣和思考。“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
幼儿园中班是孩子们在情感、认知和社交等多个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育经验分享,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活动目标:辨认常
读后感是对读书过程中所得到的知识、情感和启示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记录方式。接下来的范文描绘了作者阅读某本书后的思考和感受,或许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共鸣。
承包可以减少企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降低风险承担,并促使资源的合理配置。希望这些承包范文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让我们在承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培养条理清晰的写作思维。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范本的参考资料,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以
家长会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家长会是家长关注孩子教育成长的重要方式。如何有效组织一次富有成效的家长会?以下是一些成功
在合同协议中,双方可以明确约定交易的各项细节和条件,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范文中的合同协议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商业合作,可以帮助您快速起草合同文本。
学期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在学期里取得的进步和成就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发现和改进不足之处。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展示一些由优秀同学写的学期工作总结范文,让大家共同
国旗下是一种象征着国家独立和团结的标志,它承载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感。国旗下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要求和写作的方法。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
范文范本可以是来自各个领域的佳作,通过学习这些范本,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范文范本吧,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随着一个月的过去,对工作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通过参考这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效果。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第一段:介绍政治轮训
买卖涉及到法律和合同的保障,双方在交易前应明确权利和义务,并遵守交易规则。对于买卖中常见的疑问和问题,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详细的解答材料。甲方(出卖人):身份证
通过签订合同协议,商业双方可以明确合作的内容,避免合作中出现纠纷和误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合同示例,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合同的写作技巧。范本房屋买卖合
优秀范文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范文案例,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我们的生命存在这样的小小的,拥
社会实践是学生与社会互动,借助社会资源开展各类活动的过程,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阅读一些社会实践总结的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总结的方
幼儿园大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社交技能,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小编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撰写自己的总结。不同类型的总结,内容有所侧
通过教案模板,教师可以系统地规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规划和指导教学的一种工具,它能够帮助教师有条理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如
工会工作总结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每一位工会成员都应该认真对待工会工作总结的编写。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工会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某局档案工作总结档案是人类活动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经历,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过培训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
工作心得体会可以是一篇简短的文章,也可以是一份详细的报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阅读他人的工作心得体会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视野,帮助我们更好地
销售工作总结是对销售过程中的市场竞争、产品优势、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为销售工作的调整和发展提供指导。以下是一些销售经理的销售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为销售
通过培训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促进团队的共同进步。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文章,供大家参考学习。第一段:培训的背景和目的(约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过去行为和决策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经验、吸取教训,做出更好的选择。5.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的对象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对所经历、所感受到的事物和经验的总结。参考以下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写作的要点和技巧。在餐厅工作有很多不同的岗位,其中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获得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从20xx年8月9日开始我参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历和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精华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
精选范文通过概括和总结特定主题的相关内容,可以为我们提供范例,启示我们写作思路和方式。在这个专题中,我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有关精选范文的经典案例和解读,希望对大家有
在活动总结中,我们可以反思自身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这里收集了很多成功的活动总结样本,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活动总结的兴趣和热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反思并总结过去一个月的工作经验,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月工作总结的范文,供有需要的人参考和学习。
通知的撰写需要注意语言简练、用词准确、结构清晰,以方便读者快速获取核心信息。接下来是一些精心编写的通知范例,供大家进行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通知写作水平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过去的经历和成果。这些范文展示了作者对不同话题的思考和总结,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心得体会的灵感。黄昏的湖边,一位头发花白
心得体会是在自己经历了某个事件、完成了某个任务、学习了某门课程等之后,对所取得的经验、感悟、收获等进行总结和体会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
合同协议是商业活动中,确保交易安全和权益保障的重要工具。您可以参考以下合同协议范文,并结合您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以满足您的需求。为加强现场施工(以下简称“现场施
党员心得体会是党员在与群众交流互动中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体会所得的结晶。以下是一些经过整理和提炼的党员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展示出党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进。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开吊车是一项要求技术和经验的工作,它是
学校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接下来,将分享一些精选的学校总结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为了更好的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校园精神文
销售工作总结是对销售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帮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了帮助大家写出一份出色的销售工作总结,我们整理了一些实用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通过编写策划书,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确定策略和制定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份经典策划书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宣传阶段(12月1-12月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经历之后,对所获得经验和感受的总结和体悟。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