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可以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邀请大家共同阅读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一起挖掘其中的魅力和价值。
优质哈尔威船长课件范文(12篇)篇一
鉴于“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几经思索,另起炉灶,教学时我有意侧重于学法的指导和运用,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一波三折等习作术语一一灌输给学生,希望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结果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凝重,一点也没有文本语言特有的风趣与幽默,学生学得很不轻松。略读课文到底该怎么上?忽左忽右怎么行?!我该精讲什么,略去什么?取舍如何把握?这篇课文应让学生学到什么?我再次走进教学的深谷,找不到出路。
痛定思痛,破茧重生。经过两次试教,经过同教研组老师的共同分析和探讨,他们给我指明方向――“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即目标求简明,过程求简要,引导求简练。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把本课教学定为两大板块:聚焦文本内容,从细节描写中感知“技艺高超”;聚焦表达形式,在揣摩曹小三内心活动中感知“一波三折”。本设计,始终考虑学生的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取舍,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这些收获,使我意识到:心里有文本,眼里有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可行的、有效的。
优质哈尔威船长课件范文(12篇)篇二
这首诗歌很美,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了童年种。种的快乐生活和经历。因为我们也都曾是一个孩子。我就以一种孩子的目光品读了本课,读下来很快就体会到了文中的“我”当时的心情,激发了我的读诗热情,且陶醉于这首诗中。因此我认为本课教学一定会引起孩子们情感上的共鸣,孩子们一定会很喜欢这样的文章,会爱上读诗的感觉的。带着这些感受我开始了我的教学设计。
最初设计本课时,我是以“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中心话题,让孩子们展开来说。但是尝试后发现那样把诗歌给肢解了。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不能拆成碎片来欣赏。本课是一首叙事诗,每小节之间有层次的关系,课堂中要充分读书,要注重整体感悟。因此我又重新设计,采用了“以读促讲,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
1、导入时,我引导孩子们回忆诗歌的主要内容,激活他们的记忆。之后在教师的范读下,渲染一种有滋有味读诗的气氛,调动孩子们的朗读兴趣。
2、理解词语,激情朗读。
如:指导孩子们体会“尽情”一词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尽情的玩是怎样的玩。然后让学生去品读。有的孩子使劲的的才读,他们那股痛快劲儿一看就知道,已经体会到当时的心情了。我顺势引导让孩子们都去体会着这种自由自在的痛快劲儿,畅读文本。
3、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多的采用贴近儿童生活和心理的话题,如:你们追过蝴蝶吗?你们晚回家的时候心里害怕吗?让孩子们把体验到的真实情感读出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4、注重标点符号在学生朗读时所起的作用。
我还注意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小标点在文中的作用,这些我认为做得比较好。如:“我多么高兴,因为我能送给妈妈,一束带水珠儿的鲜花!”指导这句朗读时,我从自身做起,表现出高兴无比的样子,激发孩子们发自内心地去读去感受。孩子们看到我很激动,也都有了尝试的欲望,积极性调动了,情感也都到位了。
尝试了这种教学方式后,我发现这样设计效果很好,孩子们很乐意去读,在不断的朗读和联系实际中体会并感悟到文本的内涵。
优质哈尔威船长课件范文(12篇)篇三
《怒吼吧,黄河》是一篇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为背景的文章,课文讲述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满怀革命激情创作《黄河大合唱》的过程。这篇课文情绪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为此,整堂课我始终坚持“以读为本”,于读中悟情,读中入情,整体领会文意,培养语感,激发并强化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
由于现在的孩子对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很陌生,所以在讲这节课之前,我先把抗日战争的背景介绍清楚,在教学时,我出示关于黄河的画面,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画面后的感受,让学生感到震撼。从而引入光未然对黄河的灵感。
这篇文章的题目极富震撼力,于是,我从课题中的“怒”字入手,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去感悟黄河的“怒”、诗人的“怒”、作曲家的“怒”、演剧队的“怒”、延安军民的“怒”、全中国人民的“怒”,首先,我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播放了一段奔腾怒吼的黄河的录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黄河的怒吼”,紧接着让学生把看录像的感受融入到文字中,激情朗读相关的段落。诗人的激情又触发了作曲家的激情,两位艺术家的激情在碰撞,在升华。我适时启发学生设想两位挚友相见时的心情,推想光未然朗诵时的情绪变化的原因,想象冼星海的激情被触发时的激动,引领孩子们去感悟两位艺术家的旺盛的创作激情和革命激情。《黄河大合唱》诞生了!学生无比激动和自豪。我又让孩子们聆听了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真切地感受其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然后要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联系时代背景来谈《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的重大意义,突破难点。最后又以“怒”字收尾,“怒”字是心上一个奴,正是因为心中不愿意成为亡国奴,所以才发出了怒吼!至此,学生的激情高涨,热血沸腾,我抓住时机,让学生面对两位民族的骄子,倾诉自己的一腔爱国情,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优质哈尔威船长课件范文(12篇)篇四
在今天的语文课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出作者观点的句子,看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并强调是观点而非中心论点,学生的积极性立马比平时要高出许多,因为他们不必担心自己会找错。学生有找的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有点是找“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当学生找出这两处时,我再进一步启发他们这两个同学找的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区别又在哪里。这样学生就在讨论辨析中了解了作者的本意。从而掌握了本文乃是为了驳斥一些人对不求甚解的错误理解而谈谈自己的看法。
当我们知道了文章是阐述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作者是如何说不求甚解是一种虚心的学习态度,文章哪些地方谈这一点的。学生自然就会从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中感悟这原来是一种虚心的求学态度,而普列汉诺夫的求甚解不过是自以为是,敢说自己读懂读透原文的人乃是一种狂妄自大的人,一如《红楼梦》,我们总是每读一次,理解就多了一份,永远如此。所以陶渊明并非是浅尝辄止,而是虚心呀。至于“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文章说得就更易懂了,学生很容易就从诸葛亮的读书中领会理解,再辅以陆象山的语录,就更是清楚明白。这样学生很快就整理出本文的思路。最后不用我说学生已经很容易的看出本文的论证方法,举例对比引用。一节课的时间,上完了一篇课文,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在讨论中辨析,很轻松的了解了作者的观点、文章的思路和论证的方法。我认为我是运用了马南?的“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来教读这篇课文,效果还不错。
优质哈尔威船长课件范文(12篇)篇五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这是我们语文书上的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最感人的一幕场景。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位为了营救两名落水儿童,献出自已年仅22岁生命的普通农妇??万丹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仍然不放弃对两个孩子的营救,这种精神让人不得不佩服,不得不感动现代社会,如何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朴实无华的万丹用她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要好好地学习万丹那种舍己救人、乐于奉献、勤劳善良、热爱生活的高尚品质,多为社会作一份贡献,多关爱他人。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一个人要为他人着想,不能只顾个人利益,遇到灾难时要多为别人着想,还要沉着冷静的判断,要像哈尔威船长那样用自己的正直与善良和自己的无私与真诚去对待别人。
优质哈尔威船长课件范文(12篇)篇六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神情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3、从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救人、以身殉职的伟大人格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神情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从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救人、以身殉职的伟大人格中受到熏陶与感染。
词语卡片。
自主设计。
一、导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想知道船长是个怎么样的人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四、小组交流、汇报。
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五、作业。
写生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分组交流阅读感受。
2、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文中有哪些场面描写,标画出来并概括内容。
(2)为什么会发生海难呢?找一找。
(3)课文开头为什么要写夜色和浓雾呢?
(4)你认为哪些语句需要深入理解或难以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并交流。
(5)哈尔威船长具有什么品质?你从哪看出来的?
3、指导朗读。
二、拓展延伸。
学完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让你们懂得了什么?
三、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一、组织复习。
二、组间巡视,随机指导。
1、组织小组间互相点评。
(1)开火车练习。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3、先用语言叙述,然后把它写下来。
(1)巩固第一课时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4、写作练习。
巍然屹立犹如铁铸纹丝不动。
优质哈尔威船长课件范文(12篇)篇七
1、创设情境,以情导学。本文是一篇民间传说,但作为异国故事,文章涉及到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课前让个学生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并创设情境,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将异国的文化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他们入情入境的学习。
2、多读多思,读悟结合。语文教学离不开读。《课标》指出:要重视朗读,要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品味、读中积累、读中运用。教学时,以主问题入手:你觉得婵德拉是个怎样的孩子?来辐射全文。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特别是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词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的形象活起来。
优质哈尔威船长课件范文(12篇)篇八
老师,我想对您说天宁小学六(3)班胡晨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错的。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为培育祖国的花朵呕心沥血,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这最好的见证。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自己栽种的桃李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回忆往事,我也曾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是老师将我领进课堂,带我跨进知识的大门。是老师,把我从幼稚引向成熟;从无知引向聪慧;从一棵小苗灌溉成一棵小树。记得去年寒假,我去看望儿时的启蒙老师。老师一见到我便亲切地召唤着我。拉着我的手不停地问我现在的情况,在老师询问的过程中,我坐在她的身边,清楚地发现老师的头上多了银丝,老师的眼角添了皱纹。这使我不禁低了头,因为我知道,老师的一根银丝,是为我而白,一道皱纹,是因我而生。在我跟老师交谈的过程中,老师时常会说起我小时候。当得知我有当医生的理想时,老师依然不断地叮嘱我,要认真学习,小学一定要打好基础。我用心听着,当看到老师慈爱的眼睛时,我还看见了老师对我的期望……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如今已是个六年级的学生,是我小学生涯的最后一年。回忆往事,是老师为我长成参天大树浇下了第一勺清水;为我建成高楼夯下了第一块基石;把我从狭小的家庭小窝引向了无垠的社会天地……老师,您是太阳,将自己的光辉奉给了学生;您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学生的前程;老师,您是母亲,教我做人,催我成长!我真想对您说:“谢谢您!”
-->。
优质哈尔威船长课件范文(12篇)篇九
我以前一直认为老师您对我有偏见,可就是因为那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您平时总会让一些好同学去帮您做事情,然后拿出玲琅满目的奖品,任他们挑选。每当这时,我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他们。但是,您从来都没叫过我做事,所以一次也没有得到过您的奖品。慢慢地,我的心态由羡慕转化为嫉妒。
一天,您又在发奖品了。我看着他们一个个像找到了宝藏一样高兴地接过奖品,我心中嫉妒的怒火到了极点,更耐不住对奖品的渴望,一下子站了起来,说:老师,为什么他们可以有奖品,而我不行?您回答干脆:因为他们常帮我做事情。我继续追问:那为什么您没让我做。您微笑地看着我,没有回答,我心中仍旧疑惑不解。
下课了,我悄悄地尾随着您到了办公室门口,小声地说:老师,我也想成为您的小帮手,我也想有奖品。您闪动着那双大眼睛,微笑着反问我:那你有没有为了成为我的小助手而努力过呢?若你想要实现这个愿望,那就必须通过你自己的努力来建立我对你的信任。您讲了一大串具有哲理的话把我说得心服口服。我豁然开朗,心想:看来想成为老师的帮手,我一定要加倍努力才行。
从此往后,我争取课堂上踊跃举手,争取作业本上多得几个优,争取考试多考个100,给自己多点进步。
终于,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突然有一天,您让我把厚厚的练习本拿到了办公室,还奖了我一块巧克力:恭喜,你正式成为了我的小助手。我接过您手中的巧克力,虽然小,金灿灿的外包装却显得格外耀眼,我心中说不出有多高兴。老师,谢谢您对我的培育。
上海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四年级:王祉靖。
-->。
优质哈尔威船长课件范文(12篇)篇十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课文学到这,教室里静悄悄的,船长的英雄行为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
在学生想象写话时,周炳说道:“船在人在,船亡人亡,作为一名船长,哈尔威不能离开自己的'船,这是船长的职守……”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哈尔威完全有机会逃生,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作为船长,他必须选择死亡。“人在船在,船亡人亡”,哈尔威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捍卫船长的尊严,教材之所以用《船长》为题,而不用《“诺曼底号”遇难记》为题,我想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所以,当每一次海难,我们就会目睹一个船长的尊严,目睹船长这个职业的尊严。在海难面前,几乎每一个船长都会选择与船同存亡。“泰坦尼克”的史密斯这样做了,“诺曼底”号的哈尔威又一次这样做了。哈尔威成为了英雄,他成为英雄其实很简单,只是“运用了他船长的权利”。作为船长,哈尔威必须选择死亡。那么,到底是他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肃然起敬呢?我想,应该在那么几个字眼上: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看起来平常,真正做到又是何等的困难。在利益面前,特别在死亡面前,更是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为人之道。我们的社会,最需要弘扬的应该是这样的精神。我想,这才是我们所需要在这篇课文挖掘与学习的东西。
优质哈尔威船长课件范文(12篇)篇十一
本篇四年级是由论文先生网整理,谢谢浏览!哈尔威船长,你的那种精神让我感动了,你真是一个舍己为人的好船长呀!你奋不顾身,让弱小的妇女儿童先走,让大家有顺序的离开了快要下沉的船,而你奋不顾身、纹丝不动,我在那时真想问问你:“你为什么纹丝不动,犹如铁铸一样,在这最危险的时刻,您还是屹立在舰桥上,连一个手势也没有做,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呀?难道你不怕淹死吗?”看!60名船上的人都坐着小艇离开了这快要下沉的船,而你呢为什么却一个人站在船上一动不动呢,这是为什么呀?也许你心里想着是别人,船在人在,船沉人沉,这也是你的精神。
哈尔威船长,你的心真是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呀!我真想对你说:“如果我是一个画家,我要用我最真心的手画出你的精神,画出你的心灵;画出你的情感;如果我是诗人,我要用最美丽的诗来赞美你的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的精神;如果我是雕刻家,我会把你雕像雕得像自由女神一样的伟大;如果我是……”
哈尔威船长,我要学习你那种舍己为人、奋不顾身的精神;现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开着知识之船――“诺曼底“号,在蔚蓝的大海里飞翔。
优质哈尔威船长课件范文(12篇)篇十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课《船长》,是法国浪漫主义大作家雨果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他的“诺曼底”号被 “玛丽”号巨轮撞开一个大口子,情况万分危急之际指挥全船人展开自救工作,最后以身殉职的事。文章高度赞扬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
我引领学生抓住“四道命令”、“一段对话”、“三个场景”、“一个中心”去学习这篇课文,感觉效果不错,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首先,在第一课时,我已让学生充分去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要求,并对课文内容比较了解,还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这些要点。第二课时,我就紧紧围绕这些要点展开引领学习。
一、“四道命令”
1.“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全都救出去!”(其实船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他把自己给忘了。)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学生感受到哈尔威船长在危难之际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同时,从他的命令中还能感受到哈尔威船长以身作则、临危不乱的可贵品质和帮助弱者的人道主义精神。主人公的特点跃然纸上。
2.“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的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这是一道威严的命令,一方面体现了哈尔威船长同情、保护弱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哈尔威船长行事果断,雷厉风行的作风。在当时那种混乱不堪的情况之下,发出这样的一道命令,既震慑了一些自私自利之徒,更感动了绝大多数的人,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哈尔威船长是一位指挥有方的优秀船长。
3.“快救克莱芒!”(克莱芒是个见习水手,他还不过是个孩子。)这道命令不仅折射出哈尔威船长的人性之美,反映了他在如此危急时刻,仍一心想着他人,也照应了上文的“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这句话。真不愧是大家之作。
4.“动作再快点!”正是哈尔威船长关心每一个人的体现,是他在与死神抢时间抢速度。
二、“一段对话”
通过多元朗读,同学们感受到了船长的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细致入微、坚决果敢、指挥有方,这是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更是一段传神的对话。
三、“三个场景”
1.课文第二自然段所描写的船上混乱不堪的场景。这一场景的描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船上形势之危急,灾难之严重。另一方面,船上人们争相逃命的情景也与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沉着镇定地指挥救援工作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彰显了哈尔威船长的高大形象。
2.课文第二十五自然段对哈尔威船长指挥救援工作场景的描写。他沉着镇定地指挥着全船人展开自救工作。以身作则,领导者全体船员帮助乘客脱险。还有力地控制着整个船上的局面。危难之际,忙而不乱。这真是一位指挥若定、叱咤风云的船长!
3.课文第二十九自然段对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场景的描写。这一场景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哈尔威船长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同时,我们也仿佛看到了哈尔威船长那种视“诺曼底”号为自己的生命,誓与轮船共存亡的英雄气概。这真是一位顶天立地、有情有义的船长!
四、“一个中心”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高度赞扬了哈尔威船长伟大的一生,给文章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又一次”说明有许多次,可见,每当危险来临之时,哈尔威船长都是这么做的。“英雄的权利”不是为自己名垂千古的权利,更不是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权利,而是每当危险、灾难来临之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权利。哈尔威船长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老师敢于真正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适当引导、点拨,学生也能把文章学透、学好。
《船长》讲述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由于“玛丽”号巨轮的突然撞击,“诺曼底”号轮船的船身被撞开了一个大口子,船上的乘客无不惊惶失措,争相逃命,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哈尔威挺身而出,沉着镇定地指挥全体人员有条不紊地撤离,而自己却以身殉职,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试着抓住重点,把能够展现船长风采的部分,尤其是他的语言和行为,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第二自然段正面描写了船长组织自救工作的经过。船长下达了四次命令。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和第二次命令。在学习第一次命令时,我就让学生进行了三读。这三读各有目的各有侧重,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在读中品文,在读中感悟。一读理解“吼”,为什么吼?怎样吼?二读品句,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出哈尔威是位怎样的船长?三读传情,把自己对船长的敬仰之情通过朗读传达出来。
随后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十五自然段,让学生进一步回味船长在组织自救过程中的“指挥”、“控制”、“领导”,对哈尔威船长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