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各方的支持和配合。下面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一
转眼间已经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五个年头了,从一无所知到逐步摸索,从反复思考到大胆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教材及课程标准确实有着她独特的魅力。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在经历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洗涤和升华,正逐步形成科学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念。
我们学校在本学期也开展了多次新课程改革培训,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有所学,有所获,有所感,有所悟,并有所改,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
新课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角色转换,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不是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合作者。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要改教师教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合作,努力创设民主、轻松、双边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经过培训后,我校的很多教师的工作都在发生着变化:张华芳老师的趣味课堂、彭秀峰老师的小组合作课堂、张艳老师的生动有趣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堂、向安彪老师的研究式课堂……越来越丰富、有效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快乐的学习方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孩子们的学习态度正发生着前所为有的改变:“我最喜欢我们班的语文课,一堂课下来,大家不仅玩得开心,也学得轻松!”“英语课真有趣,还学到了知识。”“以前我们学语文最怕的就是作文,现在啊,我们都迫不急待上作文课呢。”
虽然我们在改革中取得了很多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仍然成为阻碍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拌脚石。
如如何转变教师角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感受和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如何创新处理教学资源;有效教学手段的更新;观注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继发展等等各方面问题急等解决,再加上我校处于吉首市苗族集中的偏远地区更加深了问题解决的难度。但我仍坚信,只要长期的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们的业务水平,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会成为一项艺术创作,而全面发展的学生便是这项创作中的艺术品。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二
今年,我们利用假期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培训,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进一步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及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生的学情是推进教师教情的。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老师的两堂课要注重学生的思、做、说、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地位,老师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课堂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大胆的想象,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入到教材中去感悟和品味内容。通过引导使学生形成能力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和交流。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要加强,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的研究课堂调控艺术。
随着高中课改试验的深入,广大教师对课标内涵的理解及教材作用的认识日益成熟,“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科学、高效地使用教材,恰当处理好“用”与“教”的关系,已成为教师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教材不再束缚学生思维、禁锢教师智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变更教学顺序,更换呈现方式。依据课标编写的教材,无论是内容结构的.建立、素材与案例的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还是内容呈现方式的确定,都以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注重学生参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为宗旨。教学中应充分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教学方法的改变及评价方法的变化等方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降低对教师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即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开放、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只有加强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才能正确选定研究课题。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三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促进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招生等有机衔接,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育人为本,注重实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科学的质量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打牢学生成长的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坚持加强省级统筹、强化市县保障、学校具体实施,结合各地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安排和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实际,有计划、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系统培训、示范引领、监测督导等工作机制,完善经费投入、师资配置、专业研究、设施配备等保障机制,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目标。
2018年底完成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2019年上半年开始,分批分步完成新教材培训工作,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队伍组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整体提高,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的专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相关工作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到2025年,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要求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四
今天有幸聆听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主任谭永平老师报告,感受到了他平易近人和博学,大致了解了新教材的创设和编写过程。谭老师给我们解说了新教材的编写体系,与老教材相比更科学贴切于高中教学。
谭老师提示我们老师要用好“本节聚焦”,把握本节的重点和主干知识,编写上用了宽窄栏的形式排列,区分主干与拓展内容,用不同的字体区分层级,黑体字、宽栏、要重点讲,而楷字部分和窄栏部分属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拓展学习内容,同时要求老师要用好章末小结和章末习题,章末小结把本章内容核心提炼出来了,而章末习题代表了未来出题的趋势。要充分利用正文文字叙述和图表活动等,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以便维持学习兴趣。
另外给我们展示了教材的主线,以让老师更好地整体性把每节知识的讲解,有利于给学生在脑袋里构建出思维导图,体现了系统性和整体性。谭老师以分子与细胞为例展现了新教的“新”,给我们讲解了新教材如何体现生物学的核心素养。通过谭老师近3小时的报告,我们老师能更好的开始即将到来的新教材之旅。
下午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学军研究员给我们上课一堂试题命制的课,让我们知道了试题如何命制才能更好符合教育教学与考试的要求,通过这堂课,我明白了如何科学命制试题、如何在试题中体现核心素养、如何控制难度和区分度,尤其是胡老师的理性思维模型的讲述,让我以后可以更好地教会学生答与理性思维有关的题目。
通过今天上午下午两位大咖级老师的讲座,让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能更有的放矢,也提醒自己要不断学习充电,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应对以后的日常工作。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五
统筹考虑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等多维改革推进的复杂性,为保障普通高中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分步实施、自主申请的原则,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各省(区、市)要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前期课程改革经验,组织开展基础条件评估,深入研究多项改革交替叠加可能给普通高中学校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本地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的时间,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并于2019年6月底前报教育部。有关省份要统筹考虑、积极稳妥地做好民族地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安排。
从2020年起,教育部将组织专业机构对各地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情况进行跟进指导和总结评估,不断提升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六
十天的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了,这些天认真观看了视频,阅读了专家文章,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新课程,新课改,模块,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以学生为主体等新名词,对新课程有了粗浅的认识。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做为一名教师面对新课程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高中化学新课程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深化。根据课程标准的设计,6个选修模块之间是平行关系。从内容上来看,必修模块几乎包括了以往高中化学三年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但由于必修模块中具体的知识点作了精简,教学要求作了调整,大多数只是形成一般的概念,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相关内容在选修模块中都将进一步深化。高中化学课程结构图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时代性和人文性,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我们目前还没有仔细研究过高中的新教材,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已经知道高中化学新课程是在初中化学新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具有双重功能和双重基础性,即一方面要促进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所需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矗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学习好新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要求教师对教科书知识结构内容作适当调整,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教材处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首先要求教师了解各模块教材的基本结构,深刻分析各模块教材的编写思路,明确重点知识的化学内涵,揭示不同教材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其次,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收集有关的教学资源,对教材的单元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删除教科书中某些不适应学生的知识内容,并适当增加新的化学学习素材,改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
1、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化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要充分开发化学实验的各种教学功能。实验既是教学手段,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实验的认识论功能,而且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审视实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有利工具和方法,并初步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学,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总之,我通过这次远程教育了解了新课程,为学好新课程,教好新课程,新课程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矗。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七
杨丽娟。
高考结束后,我们便参加了高中新教材培训。为期三天,我们听了主讲教师的授课,观看了视频,每天在网上发布作业。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颇大。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世界潮流,也是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所必然。为了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国必须从应试教育的困境中走出来,从一切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严酷现实中走出来,从一切对教育、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分数、成绩、升学率为唯一硬性指标的误区中走出来。还教育一片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山清水秀。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向善向真向美,是使受教育者个性中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或不良行为得到纠正,不健全的灵魂得到重塑,使其成为一个心智健全,品德高尚,有文化,有素质,热爱科学敬畏自然,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而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却悖离了教育的这个宗旨,悖离了它应走的道路,已经异化为对人个性的`遏制甚至扼杀的“被教育”。这种“被教育”完全是通过大量的重复,死记硬背那些在社会实践中没有用处的过时陈旧的知识来获取高分并由此进入高等学校,这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正如笔者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大学幼儿园化”。这是指我们的教育现在只讲考试,只讲成绩。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大学的,而大学却在行为习惯与为人处事的基本常识等方面“补课”。在一些学校,公然张贴有“用分数说话,拿成绩发言”的大幅标语。这是告诉我们的学生,你除了把成绩提高以外,你可以不管其他,或者说你可以为了成绩而不择手段。我们的教育应该对人的全面发展负责而不只是对他的智育负责。话又说回来,即使是抓得如此之紧,现行的应试教育也只能把入口成绩好的学生作一些提高,而大部分入口成绩一般或稍差的学生出口还是一般或稍差。
新课程改革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没有现成模式,也无可以上升为理性总结的经验。以四川省高中语文新课程为例。从两本教材变成了三本,执行新教材的还是原来的那些教师,(本网网)教法还是原来的那些方法,或者说有一些变化。这样的改革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同时也说明新课程改革的难度是很大的。
通过学习,我认为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育观念应该是融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应该把教育看作是心灵塑造工程而不只是课堂教学,如果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不转变,那就什么都谈不上,要把教育看成是一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宏伟工程,而不是每年的升学率。
其次,我认为那些讲课的教师都讲得很好。比如诗歌教学的美感熏陶,又比如作文教学写心灵,审题立意等,但恕我直言,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些东西却根本推不开,也无法实行。我们高中语文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很多重点大学在他们的自主招生考试中都取消了语文考试,更有甚者,在一些重点高中的自主中考中,也取消了语文考试。许多中学的校长都认为语文课无关紧要,可以临时突击。而在高考分数下来后,却又惊叹语文还是可以将学生的总分抬高的。尽管困难重重,我们还是要艰难前行。要进行改革。首先要把课堂的主体换成学生,把满堂灌变成金手指,对学生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作一点拨。
语文教育中特别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他们在普遍重理轻文的影响下,语文基础知识都很不牢固,文学素养也差,许多中外文学名著不要说读就是听都没听说过。某些学生在复习文学常识时,只是死背一些文学名著的名字和作者的名字,他们连书的封面都没见过。新教材增加了高中生的阅读量,也选了大量的名著选段,这很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
再次,要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这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长期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要长期坚持的。自主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合作学习是要发挥学生各自在知识的不同点上的长处,取长补短,吸纳优势。这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亟待总结。
总之,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前途光明,我们作为参与者,更应该身体力行,把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621700四川省江油中学)。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八
本人近期有幸参与了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线上研修活动(高中英语)。研修过程中听取了多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来自韶关的王锦霞老师所作的“区域高三英语教研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的讲座。现就王老师的讲座浅谈几点个人的收获总结。
一、将课标理念与高三复习完美结合。
新课标自20xx年发布以来,现在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课标里的各种理念也可以说都或多或少能够深入人心,但如何在日常实践中很好地践行却一直是一线教师在不断研讨当中。特别是在高三复习中,如何将课标理念与高三复习完美结合起来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平常经常看到的高三复习教学很多都是词汇语言点教学、语法复习、专题训练等,这些教学方式与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是大相径庭的。然而,王老师的讲座却给我带来了新的启示。在王老师的教研整改下,新课标的理念已经能够很好地与高三复习完美地结合了,如她将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理念贯彻到高三复习的日常操作中。
二、将前沿教学理念与高三复习结合的大胆尝试。
从王老师的讲座中,我还发现她将很多前沿理念有机地与高三复习进行了大胆尝试,比如群文阅读。在王老师所展示的四节高三复习典型课例中,她介绍了在阅读课中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高三阅读教学。该课例中,授课老师选用了一篇高考真题,一篇新教材的阅读文章和一篇旧教材的阅读文章。这三篇文章都是基于同一主题选择的,而且文体也都是说明文。本节课例中,第一个文本和第二个文本进行对比阅读,有效地实现了阅读技能的迁移,第三个文本作为拓展作业又再次巩固了阅读技能。
三、将区域学情与高三复习结合起来。
王老师除了把新课标和前沿教研的理念融入到高三复习中,而且还扎根于区域学情特点,把高三复习教学做实做到位。在王老师提供的四个课例当中,每个课例都是基于相对薄弱的学情开设的。这是非常接地气的做法,因为高三复习针对的群体绝大多数学生的学情并不是特别乐观。提供大量支架支撑学生有效地学习便是最大的基于学情的体现。以写作课为例,写作教学除了教授写作策略外,该课例中授课老师还提供了很多主题词、句、段的支架,而且这些支架也都是循序渐进,完全没有太多的违和感。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九
研讨会共分3个内容,首先进行的是名师现场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全国第二届名师大赛二等奖获得者赣县中学刘瑛给我们展示了《摩擦力》这堂课。刘老师的这堂课,上得形象生动,课堂气氛活跃。这堂课的亮点在于,教师对于摩擦力的实验设计,以及引导学生怎样体会生活中的摩擦力,把我们平时难以展示出来的利用实验展示出来了。信丰中学的郭训盛老师给我们展示的是《电容器的电容》这堂课。这堂课内容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生活中难直接接触到电容器,因此,在课堂的开始,郭老师就给同学们展示了各种形状的电容器,接着提出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电容器呢?电容器内部是有多么复杂的结构呢?郭老师现场拆开了一个电容器,同学们惊讶于电容器的内部结构非常简单。这个过程使同学们从感观上认识到了电容器,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郭老师设计了多个实验来验证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实验设计都超越了过去传统教学方式,仅仅只用记忆的方式来背电容器的公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整个课堂采用了交互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始终注意到课堂本身,注重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每个探究实验,都是用事实去说话。这两堂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映象,获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我获得的一些体会是:对于物理教学,要上好一堂成功的课,背后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如,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好的实验来展现物理规律,好的语言来丰富教学,尤其能做到生动,形象,幽默。因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多积累知识,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用物理知识用解释,这样在教学中,才有可能能设计出那些巧妙的物理实验。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十
2022年xx月xx日下午,我们伴着天公赠予的热情,心怀豫西汤汤洛水般的积极之情来到了豫北卫水之滨求知问道,开启“新课程新高考”专业素养提升的学习之旅,首日的学习便感果硕维宽!
带着付耙牯校长“认清形势、换道超车”的目标指引,通过瞿洪明教授“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解读我即随之所思:
首先,我们该做什么?
为国育人、为党育才,为实现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站好教育岗位。同时在瞿教授对新高考改革的历程、背景、意义、问题、挑战、思考以及我们xx新高考改革七个方面的报告中,进一步使我感到方向的明确,更令我感到“高改也是对教师的革新!”面对机遇与挑战这把双刃利剑,我们该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与时俱进。
然而,扪心自问:我们想做什么?我们当然都不想被时所弃,而是乘着高考改革的风在破浪中超越自我,赢得未来。
那么,为此我们能做什么?学习中受到了大大的启发:教师、学生、家长,课程、选择、赋分,报考、政策、利弊,我们能做学生发展的导师。汪才安老师“基于学生的课堂管理”也为我们从课堂这一关的地方,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良方技法。
两节课,数十页的笔记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和明天的样子和需要,带动的思考也不只如此。
总之学校永远都不是“封闭地带”,恰恰是改革的前沿阵地、前进的云梯平台,我们要把握机遇,做好“人师”!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十一
任教xx年来,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惟独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周下来,尽管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0多度每天骑着单车去听课。但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教师应有的课程意识。
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正如著名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所说,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探究、创新的精神。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一个艺术品。其次,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所谓开放,是指课程的开发要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共同参与;课程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趋向完善;课程的设计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谓民主,就是课程决策、课程编制的过程应该是对话式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交互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所谓科学,是指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必须回归学生世界、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总之,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在这里,我看到了审慎严谨的老师,志同道合的同学,我感到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教育之路上,我并不是一个人在上下求索。我并不孤单!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十二
近期,我参加了一场关于高中新教材的讲座,该讲座主要是介绍高中新教材在内涵和体系上的变化,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教材。在听完讲座后,我深有感触,体会良多,以下为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教材解读。
在讲座中,讲师首先介绍了高中新教材在内涵上的变化,告诉我们新教材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堆砌,而是从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知识整合,从而打造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新教材还更加强调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其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我深有感触,大声说出“我们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知识不仅仅是他们所需要的,还有时下所缺乏的专业素质和社交心理素质。”
第二段:教学实践。
在听完讲座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更注重教学实践。只有充足的实践机会才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知识,领会知识的实质和核心,并将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加大实践训练的比例。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知识更加丰富和生动。
第三段:教育愿景。
我在讲座中得知,教育部门的目标是使我国教育更加适应全球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中新教材将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具体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我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当今时代的进步,我们应该更加追求创新、改革,这不仅仅是企业、政府、大学等机构要求的素质,而是每个普通人所需要的素质。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优秀青年人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拥抱未来的领袖人才,致力于新时代的实现与追求。
第四段:教学规划。
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这需要我们教师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注重学术性和实践性。学业水平的提高,只有在操作能力方面更加扎实,理论形式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才会有更高的提升度。第二点,考虑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特点,灵活指导。设计应严谨合理,简洁明了,突出特色,以使学生自觉接受到知识,巩固学习成果。第三点,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兴趣,培养习惯。将教学与现实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他们对所学的科目更加关注,以及便于掌握知识,循序渐进,稳步提升。最后,要关注习惯和情感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人才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段:教学体验。
通过参加本次讲座,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注重实践与学习的质量,从而让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和合理。同时应该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总之,本次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对高中新教材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认真阅读教材,精心设计课程和实践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社会的需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希望我们在教育领域有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十三
20xx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10天的保定市骨干教师培训会。培训期间,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课,感觉受益匪浅,使我更新了观念,改变了认识,使我对未来的教学工作更加充满信心。此次骨干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培训中鲜活的案例、丰富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尽量做到立体式进行: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就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有如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不仅喜欢并尊重那些聪明、听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且也要尊重如智力相对差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甚至尊重不尊敬自己的学生。这种尊重,能使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得到确立、巩固,并逐步在学生中树立威望,使学生从中也学到了要尊重别人、会尊重别人的良好品质,并能使一些有严重缺点、对学校和教师有对抗行为的学生逐步改正缺点,减少与学校、教师的对抗。平时还应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在各种选拔时平等;在上课时平等;在评价学生时平等;在处理学生中发生的矛盾冲突时平等;在教师自己心情愉快和不愉快时对学生都要平等。平等对待实质上也就是尊重,是对学生人格、人权的尊重。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品德教育工作中能坚持平等对待的原则,就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愿意与我们进行思想交流,愿意听从我们的引导,认真对待学习。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地对待他们。
总之,参加这次培训,受益颇多,接受了更多的理论指导,感受到了教育教学最新发展,也为自己今后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打好了基础。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十四
非常荣幸能代表我市参加吉林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让我有机会能近距离的与大师接触,能聆听名师们的讲座,使自己在理论上有了进一步提升。就在我与吴正宪老师合影的一瞬间,我都在怀疑这是否是在梦中。
10天的大学校园生活,10天的学习,感觉意犹未尽。在感受大学学习氛围的同时,倾听着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虽然一坐就是一天,但没有一丝倦怠,认真的做着笔记,仔细的倾听每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语。生怕一留神,就会把最精彩的错过。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吴正宪老师的讲座,似涓涓细流流淌进心田。吴老师是一位非常有品位的教师,她穿着得体、清新亮丽、气质高雅、落落大方。又是那样的谦虚,平易近人。很多人给了吴老师这样的评价:简单的做人,简单的做事,简单的课堂。从短短的3个小时中,我真正感受到了这样的评价对这位大师来说,是多么恰当!
吴老师这次讲座的题目是《让孩子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她的触动来自一个官员与女儿的对话:“爸爸,小的时候您总是让我吃些有营养但我并不喜欢吃的东西,真不明白为什么好吃的东西都没有营养,而有营养的东西又都不好吃呢?”再触动:一个儿子与母亲的对话:一次,在解决了11-8=3以后,母亲随口问道:“12-9等于多少?”儿子脱口而出“5”。试问我们自己,平时,我们都了解孩子的想法吗?可能并不见得。很多课堂上,孩子兴奋的举起小手,期待老师能叫到自己,当满怀信心的给出答案时,老师却冷淡的来上一句:“不对,再想想!”我们是否曾俯下身来问问孩子,他为什么这样想?如果是错的,是否该让他知道错在哪里,好让他及他的同伴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我们有些教师,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教学,并以自己多年习惯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课堂上对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忽视了儿童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失去了儿童的情趣。所以对待孩子,真应该多一些善良,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做一个善良的使者!来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
这就需要我们创造出“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平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全面性,使学生会思考,长智慧。
“好吃的”数学,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数学才是最美的数学。
“好玩的”课堂,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
有一位知名人士说过:“我们现在的教学在拼命压缩孩子的儿童期,把他尽早的成人化。当一个孩子该享受儿童期特有的快乐生活时,在课堂生活中却享受不到,殊不知孩子在失去儿童期享受幸福的时候在成人期是永远也弥补不回来的。
”好吃的“数学就是把有营养的数学烹调成适合孩子们口味的数学,就是孩子们喜欢的数学、爱学的数学、乐学的数学、能学的数学,就是能给孩子以智慧的数学。让孩子感觉到数学好玩,数学容易学。吴老师通过自己对数学教学多年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通过大量的事例用精练的数学语言进行了解读。
1、让小学生学”有趣“的数学。
唤起兴趣是引导儿童学习数学的第一要务。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行为要有兴趣主导。虽然数学常常以抽象概括的方式进行形式化的表达,但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照本宣科,不应该是仅就”学术状态“的数学学习,而应该是”教育状态“下的数学学习。应该让抽象的数学变得鲜活有趣、充满活力,使学生形成”想学——爱学——会学——学会“的良性循环。
2、让小学生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
课程规定的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全新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小学生在经历的生活中已经有过数学应用的体验,数学学习是对有关数学现象的重新认识,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总结与升华。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数学情境。上学之前的活动与经历使学生获得了数量和几何形体最初步的观念,虽然这些概念或观念可能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不严格的,甚至还可能是错误的,但却为正规学习数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些学前积累下来的生活经历,会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被”重新解读“。学生以身边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桥梁,逐步学会数学地思考,发现和得出数学的结论。同时,他们还将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3、让小学生学”能听得懂“的数学。
对于学习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听不懂,学不会,还得被强迫着听,强迫着学“。教师要让小学生能听得懂数学,一要让数学学习内容贴近儿童实际,让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要把数学变得简单些、容易些、朴实些。简单些,就是用”熟悉的“去解释”陌生的“,用”具体的“去理解”抽象的“。容易些,就是把人为制造的难点降下来,减少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统一要求,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朴实些,就是不要刻意追求课堂的尽善尽美,鼓励学生用原生态的、甚至是有些粗糙的语言诠释自己对数学意义的理解。
4、让小学生学”不太严格“的数学。
”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教师不要急于把严格的数学概念一字不差地呈现给尚未具有严格思维的小学生,不能认为不从严密的概念定义出发就不能有效地进行思考。张奠宙教授就提出”充分运用直觉学习数学,是数学学习,特别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条准则。“小学数学不要过于强调对某些数学文字的表面理解,而应力求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本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数学语言尝试诠释对数学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把握住数学的魂。
5、让小学生学”动手做“的数学。
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是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学生在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积累活动经验,提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从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以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动手操作的数学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我比较赞同吴老师和史宁中校长的提议,比如鸡兔同笼的问题,烙饼的问题,就让孩子们动手去画,列表解决。让孩子尝试,失败了可以再尝试,是有意义的,比你强加给孩子一个生硬的计算公式要好得多,经历了尝试,收获最大的是孩子。我听见了,我忘记了;我看见了,我记住了;我操作了,我理解了。这才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
动手操作不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发展。
6、让小学生学”数形结合“的数学。
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数形结合的数学解读是小学生需要且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数形结合,即引导小学生充分利用直观的”形“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通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树形图、集合图、线段图等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理清数量关系,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创造的图形方法解释数学,用原汁原味的构思、丰富多彩的图画、独特的视角,展示儿童富有创造的思维过程。
此外,还要让小学生学”学会数学思维“的数学,学”研究真问题“的数学,学”有数学思维“的数学,学”有情感“的数学。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通过吴老师的解读可以看出她的数学课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定是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虽然没有听过她的课,但是通过她的解读仍然可以让人清晰的感受到她对孩子的爱、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大气的学科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智慧,真的是一种享受,有品位的老师,有品位的教学。
”让学生喜欢我,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让学生养成好习惯。“这是吴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吴正宪老师送给各位老师的四句话:
1.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
2.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
3.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
4.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
虽然我还没有机会走进吴老师的课堂,感受她与孩子们之间的情意,但我从她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中已经看到了她对孩子的挚爱和引领。”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是青少年的老师,还应该成为他们亲密的朋友。当孩子的内心充满孤独寂寞和惆怅时,教师应该走近他们,理解他们,善待他们,尊重他们,激励他们。“”我一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了数学教学之中,把其他的一切都忘记了。只有教数学的人被数学的美丽所打动,学习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所深深地吸引……“我相信,这个时候的吴老师一定是神采飞扬而独具魅力的。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十五
近日,本人参加了一场关于高中新教材的研修活动,得到了诸多启示和收获。本文将就此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首先,新教材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在课程中,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更符合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这种模式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
其次,新教材更加注重创新性思维训练,更加强调学生思考、实验和发现的过程。这种教育模式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帮助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形成技能思维。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应用,学生可以从深层次上掌握所学知识。这样的崭新探索和挑战对学生的创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再次,新教材注重素养实践课程的延伸。除了知识训练,此课程更强调人文教育和价值传递。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更多地需要在实践中体验人类之美,体验自然和社会与人的关系,感受人文精神的内核。这种素养型课程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操,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为有责任感、爱心和尊重他人的人。
此外,新教材更注重与社会的连接和互动,重视实践经验,强调处理现实问题。教师们更多的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和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种学生主动、教师引导、社会互动的教学模式,更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可以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与困难。
最后,新教材教学结构更加科学,更加注重阶段性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新教材采用了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习心理需要,在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中进行合理设计和调整,让学生更具备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综上所述,新教材的出现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更启迪了学生的创意思维,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推陈出新”才能不断赋能教育,真实服务人才培养,这是新时代必不可少的任务。只有坚守初心,致力于不断创新,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我们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十六
国家教委于1988年初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在此之后,国家教委委托部分单位组织编写面向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学校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其中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编与的六・三制和五・四教材各一套;广东省教育厅、福建省教委、海南省教育厅和华南师大共同编写的《英语》,分为甲、乙两种版本,甲种本为小学五年级起始,乙种本为初中一年级开始使用;四川省教委和西南师大共同组织编写的面向经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边远地区、农牧地区和山区以及教学设备较差学校使用的《英语》,共有六册;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编写的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适合一般水平学校使用的五・四制《英语》。1991年6月国家教委修订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1992年4月国家教委召开教学大纲审查会议,对《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据此编写的各套《英语》教材进行审查、修订和通过。从1993年秋季开始,全国初中开始执行新大纲,经过修订的各套《英语》教材已公开出版,供全国选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各套《英语》教材的启用标志着我国以教材为突破口的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较之原先的大纲和教材,它们包含了教育学科和邻近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而把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推进了一大步。
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新教材产生的历史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新教材的诞生具有深刻的教育改革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一,社会的发展对中学原有的课程教材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学课程教材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颁发了一套教学计划、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并编写出版了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在以后的执行过程中,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订。那次改革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是相适应的。由于当时国家经过“文革”的浩劫,急需培养出一批各条战线所需的高层次人才,考虑的重点是在使面上大多数学校从“浩劫”的破坏中恢复过来的同时,集中办好一批重点学校。课程教材内容主要着眼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较少考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升学而直接走上劳动岗位的学生的需要,形成了以适应升学需要为主的单一的办学模式和课程教材体系。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弊端集中体现在教学内容和要求偏多、偏深、偏难。
1985年5月发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6月国家制定并正式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提出在我们国家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决策,提出分地区、分阶段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每个公民都接受较好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办学模式,是为适应升学需要,即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还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服务,就成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毫无疑问,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未来公民的素质。近几年来,发展学生个性,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样,原先的课程教材体系与社会发展需要和义务教育提出的目标就显得不相符合。其一,偏多、偏深、偏难的课程教材内容,不符合普及教育中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其二,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而面向升学需要的课程教材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这一需要。因此原有的那种课程教材内容难以培养出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也不能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标。
第二,新的形势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逐步走上正轨进入到较为稳定和不断发展的阶段。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78年,原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1年,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1986年,颁发了《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78年根据78年大纲编写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英语》课本,其中初中六册,高中三册。随后,根据81年大纲精神对这套教材作了修改,成为正式课本。这些大纲的执行和教材的使用对提高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与社会的发展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受到主、客观方面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中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传授、忽视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现象极为普遍,致使中学生学完5-6年英语,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能够真正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的甚少。根据1985年我国15省市高三、初三英语水平调查的统计结果,若按百分数计算,重点中学高三听能测试平均分为58.32,一般中学高三学生为45.21,扣除猜测因素后,其得分分别为48.85和29.65。调查报告指出,“总的来说,重点和一般中学的听力理解都很低,如按听懂70%为及格计,15省市单句理解只有一个省市及格。“统计结果还表明,分析性阅读理解试题及听能测试的语篇理解部分,学生得分都很低。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材是一大问题。原先的教材注意到了语言教学规律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中、低年级以句型教学和听说训练为重点,高年级以课文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内容按字母、单词、句子、段落和篇章的顺序安排。但是,教材内容偏深、偏多,语言材料偏少;单词的重现率较低,教学内容接直线式以句型、语法结构的体系编写。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运用语言能力的主要因素。
第三,世界性的外语教学改革潮流与经验既在不断地推动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自从1972年美国语言学家兼人类学家海姆斯(hymes)正式提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之后,语言学界对”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展开激烈讨论,与此同时,在欧洲共同体国家中把培养学生具备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学变为现实的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论述交际能力的专著不断问世。1972年,威尔金斯(s)发表了《语法、情景和意念大纲》,范・埃克(vanek)于1975、1976年分别发表《欧洲单元/学分体系:成年人现代语言学习入门阶段》和《入门阶段:学校的现代语言教学》,门比(munby)于1978年发表《交际大纲设计》,威多森于1978年出版《交际语言教学》,1985年,哈里蒂(halliday)的《功能语法介绍》一书问世。这些著作中,有些为交际语言教学的大纲设计和教材编写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论证,有些著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第二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旨在发展学生使用语言能力的教材层出不穷,例如,布拉恩・阿博斯(brainabbs)等人编写的《策略》(strategies,1975),利奥・琼斯(leojones)编写的《功能英语》(functionsofenglish,1977)、《意念英语》(notionsinenglish,1979),ml・玛更等人编写的《活泼英语》(vitalenglish,1977),亚历山大的《主导英语:初学者a,b》(mainlinebeginnersa,b,1976),等等。这些教材的涌现标志着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学进入主导性阶段,并把理论化为了现实。第三是以英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交际语言教学法的体系不断地趋于成熟,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就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展开了讨论和探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为外语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
为彻底改变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在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开展调查、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学英语课程教材内容的改革从80年代中期在上述背景下逐步展开。
1.新大纲提出”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
众所周知,语言的功能在于交际,因而,学习语言的目的应该着意培养学生获得用该语言进行表达思想、交流信息、表情达意的目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提出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在借鉴国外语言学家和教学法家对交际能力的有关论述,分析国外外语教学的`最新发展,结合我国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关于这一提法,我国学者、中学英语教学法专家章兼中教授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91年第四期撰文作了透彻的分析和解释。他指出,”交际能力是指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具有信息差距和话语能力四个部分。他在文章中分析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实践的特点,认为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不具有”真正的交际活动“,因而”外语实践能力也不是交际能力,而是为真正的交际活动准备条件,培养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他认为”提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外语的能力要比培养交际能力更为妥当“。
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是指向性,即为学生完成学业后从事生产劳动,作必要的知识储备。因此,虽然目前的外语课堂教学活动不具有情景的真实性,除了极少数场合,例如课堂上具有信息差距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开展的大部分活动都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语言交际活动,然而,外语教学应尽力(事实上也只能是)为学生毕业后或课后的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外语完成一定的交际活动创造条件。因此,不管从外语教学实践还是从教育、教学所具有的特点来说,提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无疑是正确的。
为了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培养的倾向,并为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大纲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内容。附表中列出了30项的日常交际用语,每项目后都列出了一些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常用结构和句子。与此同时,大纲就如何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中,多次提到这一问题。第一条中,大纲直截了当地提出“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处理语言知识教学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之间的关系时,大纲提出“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音、语法、词汇进行听、说、读、写进行交际的能力……,要使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相联系,从而使言语技能发展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使用英语与母语的关系时,大纲提到“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长和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更应使用英语教学”。在考试、考查方面,大纲规定"应注意考查学生为交际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
作者:石锡伍/温盛发。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十七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的改革,高中新教材在不断的更新和深化。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有幸亲身经历了高中新教材的学习。通过学习新教材,我深刻感受到其带来的变化和提升。下面我将从新教材的内容丰富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知识的实用性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四个方面,谈谈我对高中新教材学习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新教材的内容丰富性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学习选择。相比于传统教材,新教材的内容更加多元化,涵盖了更多的学科和知识领域。在学习新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可以选择更感兴趣和擅长的学科进行深入学习,而不再局限于一味地填鸭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我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去探索知识的世界,培养了我对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其次,新教材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学习体验。随着新教材的推出,学校和教师们开始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更多的实践和探究方法,如实验、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新教材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使我们学到的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新教材中的内容旨在培养我们的实际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注重培养我们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能力,使我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的内涵,提高我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最后,新教材的学习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新教材要求我们在学习中注重思考和分析,培养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新教材,我们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能够让我们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更加从容和富有成效。
综上所述,高中新教材的学习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体验和收获。通过新教材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自主和积极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实际的教学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知识的实用性使我们能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则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我们对高中新教材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十八
本刊记者带着有关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问题,走访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负责人。
问:能不能谈一谈有关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情况?
答:教学大纲由国家教委制定、颁布,我们室的同志只是参加了一些起草工作。大纲到现在国家教委还没有审定,这里只能透露一点送审稿的情况。
问:按计划新大纲在什么时候颁布实施?
答:新大纲将于在局部地区普通高中试验,在全国普通高中实施。
答:新大纲包括前言、教学目的、教学原则、课程结构和课时、教学内容和要求(能力训练、基础知识、课文)、评估和考试、教学设备、附录等几个部分。
问:新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是怎样表述的.?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问:对于教学目的,有什么新的提法吗?
答: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个性和特长”的教学目的。
问:大纲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有明确要求吗?
答:有。有的还作了量化。比如,要求默读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600字,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和一般的政治、经济、科普论著,每年不少于50万字,恰当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一般实用文,45分钟要能写600字;高中阶段作文一般不少于25次,文字总量不少于2万,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
问:听说课程结构有变化,是怎样一种情况?
答:新大纲规定,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又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必修课是各类高中生共同学习的,在高一、高二开设。限定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宽、应用,供预备升学或预备就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限定选修课在高三开设。任意选修课,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自主选修。活动类课程包括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听说活动等,如组织读书报告会、演讲会、文学社团等。
问:由于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听说课时有减少,现在大纲规定的语文课时是多少?
答:升学预备文科、升学预备理科、就业预备的授课总时数分别为:384、332、332。必修课课时和限定选修课课时的安排,请看这张表:
(附图{图})。
问:还有基本篇目吗?
答:没有了。有两个附录:(1)推荐选文篇目;(2)课外阅读书目。“推荐选文篇目”供编写必修课、选修课、课外阅读教材等自由选择;不作为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内容。这两个附录的具体篇目现在都空缺,准备待各地推荐,让有关权威机构审定。
问:听说正在编新的高中教材,现行教材什么时候废止?
答:颁布新的高中语。
[1][2]。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十九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教育与知识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成绩,也关系到国家与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最近,我参加了一场高中新教材讲座,深深感受到了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巨大差异,而这也为我对于教育的认知带来了新的体会。
第二段:感受。
讲座中,主讲人首先介绍了高中新教材的改革理念和推进背景。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在旧教材中,注重传授知识与考试技巧,缺少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和启示。这让人深感新教材的重要性和深远的意义。
第三段:认知。
随着讲座的深入,主讲人旁征博引地阐释了新教材内容的创新点。新教材拥有严格科学的体系结构,知识框架更为完整,符合教学规律和知识学科知识分类的体系结构;学科理念明晰,注重学科内部信息的融入和跨学科信息的连接;教育教学设计采用模拟体验、末数据演绎、项目研究、团队合作等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协作性。可以说,新教材的突破点不仅局限于内容,更在于教学方式和教育思想。
第四段:反思。
对比新旧教材,我开始担心新教材的实际效果。一方面,新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需要教师有更高的素质与能力来实现,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仍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方法也需要调整。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记忆,而忽视了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越来越远离做人的本质和思维的本质。因此,新教材能否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的人”,还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
第五段:结论。
高中新教材讲座让我对于教育的认知有了更深的体会。新教材的推行不仅是教材的改进和创新,也是教育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创新。而这种创新和转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努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未来,也关系到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和竞争力。我们需要紧跟教育的步伐,抓住改革的机遇,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和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范文(20篇)篇二十
十天的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了,这些天认真观看了视频,阅读了专家xx,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新课程,新课改,模块,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以学生为主体等新名词,对新课程有了粗浅的认识。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做为一名教师面对新课程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高中化学新课程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深化。根据课程标准的设计,6个选修模块之间是平行关系。从内容上来看,必修模块几乎包括了以往高中化学三年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但由于必修模块中具体的知识点作了精简,教学要求作了调整,大多数只是形成一般的概念,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相关内容在选修模块中都将进一步深化。高中化学课程结构图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时代性和人文性,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我们目前还没有仔细研究过高中的新教材,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已经知道高中化学新课程是在初中化学新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具有双重功能和双重基础性,即一方面要促进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所需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矗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学习好新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要求教师对教科书知识结构内容作适当调整,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教材处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首先要求教师了解各模块教材的基本结构,深刻分析各模块教材的编写思路,明确重点知识的化学内涵,揭示不同教材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其次,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收集有关的教学资源,对教材的单元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删除教科书中某些不适应学生的知识内容,并适当增加新的化学学习素材,改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
1、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化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要充分开发化学实验的各种教学功能。实验既是教学手段,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实验的认识论功能,而且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审视实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有利工具和方法,并初步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学,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