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培训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写作培训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一
几天前,有幸赶赴泰安参加卫生局举办的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班。
站在巍峨雄厚的泰山脚下,感受着大学校园的清雅气息,想起邹平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取得的成绩,正是由这群衣着淳朴、面容憨厚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而来,作为其中的一员,深感自豪。
在课程中,多次作为省级公共卫生考核专家,对全省公共卫生进行考核的泰安妇幼保健医院儿童保健主任马飞燕说起了自己的故事。几年前,马主任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儿科医生,当医院设立儿童保健科,她主动提出调往。朋友劝她,大家会对你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这项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而以她当时的资历必定能在儿科医学的领域中做出一番成绩。朋友的劝说,并没有动摇她的决心,十三年的临床工作使她认为,完善的预防保健,会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而作为大夫,相比在生病以后去治愈疾病,她更喜欢教会别人预防疾病、保持健康。说到这里,马主任微笑着说“我的解释始终不被接受,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决定,只好告诉她们,我就是喜欢儿童保健工作!”
她的发言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君且随意,我自倾怀”。当我们的解释得不到对方的认同,就只能先放弃解释,然后默默的倾注自己的热情,把事情做到最好。正如邹平县基妇股股长陈建在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后常说一句话,“每天多做一点,坚持下去。”
众所周知,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项目繁多,任务艰巨。在最初,不仅要面对同行的不屑,还要面对群众的不解。从下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到孕产妇、新生儿的.入户访视;从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到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体检。在与各种各样的服务对象接触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不解甚至抵触,()这要求我们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取得对方的信任,更需要有与人沟通的耐心和细心,以及将一份工作做到从无到有、从枝干到叶末的开拓精神。
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有“君且随意,我自倾怀”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和质疑,不去刻意要求对方一定认同自己,只管倾尽自己的能力,表达服务的热忱,做好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在乎别人的态度。
“君且随意,我自倾怀”不只是一种人生态度,还是一种个性魅力、个人软实力的体现。能做到不顾他人眼光始终坚持自己,必定要有容人的雅量和广阔的胸怀。而能执着的坚持自己,无声无息的用实际行动证实自己,必定会得到他人的欣赏和尊重。
这就像魏桥镇卫生院院长张兆国在乡村医生例会上传达的思想,“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都要转变思想,坚定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信心和信念,了解公共卫生的意义,感受预防、保健、健康宣传的重要性。然后把所学到的知识和帮助别人的热情转变成一种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正能量,再一点一滴去感染身边的人。”
短短五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返程路上,同仁们意犹未尽的探讨着在此次培训中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车窗外,宏伟壮观的五岳之尊气势磅礴、高耸入云,犹如邹平的公共卫生事业在我们的努力之下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张广平张丽丽)。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二
生活无法离开圈子,正如人不可脱离社会生存一样,问题是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圈子,在这样的圈子里如果有人怀了野心或不可告人的阴险,为了利益而朋结成党,跻身其中收获的只有疲惫不堪,事实上身边的确有这样的人,好象他的聪明才智天生就是用来勾心斗角的,往往这样的人在现实中也能捞得更多的实惠,于是更加助长了其精于算计的.洋洋自得,好好的一副嘴脸结果被大脑沾污了,长此以往成了势利小人。
也有一种圈子,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圈子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所谓的不同也是因为个性的不同,且能相互包容,之间没有利害冲突,没有利益分成,或因性格或因才情而能投机,也因学识,道德情操上彼此珍惜,倒也无拘无束,心无挂蒂,自然坦荡从容。
然而令人无法振奋的是,每一个人身上对于上面两种圈子都或多或少地染指,一方面做着小人,同时还做了君子。做小人时会自我劝慰想出许多不得已的堂皇托辞,主流啊,谁愿意抛却主流而自沦于边缘呢?大家都这样,你充什么正经!心里又有十分的不甘,于是乎抱怨生存压力太大,搞得人身心交瘁,殊不知是自己作茧自缚,自己在那个圈子里也没充当什么好的角色,拉帮结伙、争权夺利的事也暗暗咬牙切齿过。
更多的人开始厌恶那种利益的小圈子,而追求自由轻松的朋友圈子,文学有文友,旅游有驴友,生活上有相得、相知、肝胆相照的知心朋友,即使有时“生活在别处”,因为没有了权力和利益相争,彼此出于真诚,相互信任,而且因为友谊的加深,更能相互支持,相互慰籍。在这样的圈子里身份地位不在重要,甚至性别也无关大碍,道理很简单,这样的圈子里人和人不是相互拆台,更不是相互利用,不是破坏而是一种建设。
以前或许考虑的最多的是存在的意义,当随着“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才知道生存并没有多么高尚的意义,所谓的意义都是赋于的,对于自己人生的确应该有价值,所以意义不再重要的时候,实现人生的价值就归结到如何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过活人这一辈子。
过多地依赖外界,也就逐渐丧失了内心生活,一个人整个人生,内心生活是多么地重要,我们评价伟人的时候往往只留意到他的丰功伟绩,却忽略了他不同于常人的无比丰富的内心生活。因为内心也只有内心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如果说为自己活着,其实是为自己的心而活着。
再回到上面的圈子生活,说到底两种性质不同的小圈子都没有多大的意义,关键是在两种圈子里,哪个圈子让自己心累,又是哪个圈子让自己内心愉悦而格外轻松,这就是小圈子文化。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三
1、进一步提升xx乡综合文化站的设施功能,加强管理和软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全乡加强符合标准的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到2020年全乡所有村(社区)都将建成文化活动室,配备专职的文化管理员。
2、在全乡普及符合标准的文化活动室。其中百里村和联合村新建文化活动广场一座,都配备完善党员远程教育、共享工程资源和体育活动场所,逐步形成能开展村级文化、体育的活动中心,形成覆盖城乡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积极发展农村服务点,重点支持欠发达村的基层服务点建设。至2020年,依托乡乡综合文化站建成服务点3个,整合党员远程教育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前三个行政村活动室都开通了有线广播电视、互联网,进一步加快与市域内的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联网,使之成为基层群众接受教育、获取知识、享受快乐的平台。
4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到2020年,完成全乡光缆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络线路升级改造,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完成自然村的“村村通”广播电视、互联网工程建设。
5、改善电影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工程,完善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在xx县文新广局的支持下,基本实现3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
6、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四
1、要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
2、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辱感。
3、休闲锻炼到健身广场,茶余饭后到文化中心。
4、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强县新跨越。
5、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人人有文化心。
6、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7、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8、文化发展为全民、文化成果惠全民、文化建设靠全民。
9、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成果惠及人民,文化建设依靠人民。
10、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
1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12、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13、推进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14、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15、推进公共文化设施高效能,广覆盖;坚持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化,均等化。
16、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7、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
18、提高腾冲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打造腾冲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品牌。
19、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五
基层文化培训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下面就由为大家介绍基层文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吧,仅供参考!
我在20xx年9月份参加了由文化部、湖南省文化厅举办、省群众艺术馆承办的湖南省第三届文化站长培训班学习。在学习期间,本人系统的学习了由省文化厅、省群艺馆专家、教授主讲的戏剧、戏曲的基本常识、舞蹈作品的基本创作手法及作品欣赏、文物考古知识漫谈、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音乐综合素质暨合唱训练、浅谈民间书法文化的考察和研究、接近天堂的美-中外部分美术作品欣赏及其他等文化艺术知识,同时,也学习了乡镇文化站长如何争取当地党委的重视、文化市场概况、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乡镇文化站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乡镇文化站摄影应用与创作、农村文化站建设的几点思考等工作方法方式。通过学习,有效的提高了本人综合文化艺术素质,提升了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能力水平。
一、通过学习基本文化艺术知识,提高了个人综合文化艺术素质,为更好的开展文化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段时间的学习,可以说是涉及到日常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常识,包括戏剧、戏曲的基本常识、舞蹈作品的基本创作手法及作品欣赏、文物考古知识漫谈、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音乐综合素质暨合唱训练、浅谈民间书法文化的考察和研究、接近天堂的美-中外部分美术作品欣赏及其他等文化艺术知识等,这些知识在我们开展文化工作时,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组织文体活动时,不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不会因为不懂文艺常识而办坏事,走弯路。
一是通过学习戏剧、戏曲的基本常识、舞蹈作品的基本创作手法、音乐综合素质暨合唱训练等知识,提高了个人艺术水平,对文化艺术专业知识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能更好的欣赏艺术作品,提高了个人素养。这也是作为文化站长最基本的要求。
二是通过学习文物考古知识漫谈、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浅谈民间书法文化的考察和研究、接近天堂的美-中外部分美术作品欣赏及其他等,对历史文化常识,对文物、非遗保护等方面,明白了其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会更关注保护身边的这些无形文化资产,更好的履行文化站长的职责。
三是通过学习文化艺术知识,要求进一步强化自身修炼,对文化工作更加热爱,更加专注,对文化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自己的爱好兴趣融入到了文化工作中,将文化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通过学习日常文化工作方法方式,提升了开展文化工作的能力水平,为更好的将文化工作做出特色奠定了现实基础。这段时间的学习,涉及到了日常文化工作的方法论,包括乡镇文化站长如何争取当地党委的重视、文化市场概况、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乡镇文化站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乡镇文化站摄影应用与创作、农村文化站建设的几点思考等方面,都是现实工作中可以运用的,可以切实指导我们文化站长工作。一是通过学习,明确了文化工作的基本工作职责。作为基层文化站长,有些时候工作容易被动,对一些基本职责模糊不清,通过学习知道了我们的职责,哪些工作是我们必须履行的。
作指明了工作方法。
三是通过学习,为我们文化人注入了从事文化工作的信心。文化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前途美好。我们也树立了信心,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懈努力。
一周的培训时间,我们聆听了多位专家的精心授课,从新时代新情态下的舆情应对,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要点;从改革兴邦与依法治国到危情应对,还有诸位领导的经验之谈,深受启发和思考。
后,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及时利用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广播等移动式互联网发布权威准确信息,有力阻止小道消息和谣言传播的网络舆情;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加强先进网络文化传播的网络舆情等,以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积极促进整个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力的基层宣传文化队伍。队伍强了,工作才有切实保障。基础实了,事业才会更加兴旺。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度重视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宣传文化队伍,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长期以来,基层文化队伍在面临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应该看到,这支队伍也面临着人员老化、知识老化设施装备落后、条件待遇较差,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健全体制机制、加大保障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宣传文化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任务重要而紧迫。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提高素质能力是核心。建立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轮训、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基层队伍的思想理论素养、专业知识水平和掌握运用新媒体新手段的能力,才能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准确把握群众脉搏,自觉运用传播规律,进一步增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
设施建设网络,设施建设的运行与保障等等。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具有认知、教化、审美、娱乐、交流、传承、塑造等功能,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位哲学家说过,当一个人饿肚子时,只有一个烦恼,就是生存的烦恼;一旦吃饱饭后,就会生出无数个烦恼,这就是发展的烦恼。解决生存的烦恼主要靠经济,解决发展的烦恼,很大程度上要靠文化。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们便越来越关心如何生活得更好,这种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更有精神文化生活。
今天,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文化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化权益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权益,比如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保护文化成果的权益等。应该说,文化权益的彰显与实现,既是社会走向文明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而切实保障包括文化权益在内的公民各项基本权益,正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在文化权益享受上不均衡,将严重制约社会的协调共进。只有不断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友好交往与和谐相处。党的十x大明确提出“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将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上升到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高度重视,拓展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公民权益的内涵,体现了文化发展中的民生价值理念,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像重视经济发展那样重视文化建设,像重视维护人民经济权益那样重视维护人民文化权益,从而使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与落实人民经济权益、政治权益等相协调。
受省市县派遣,我很荣幸参加山东省乡镇综合文化站长培训班,通过短短一周的学习,我感到此次培训通俗、实用、管用,真正是学有所获,不虚此行。现将此次培训的心得总结如下:
感悟一:通过培训,我们政治、文化素质有了质的飞跃,并深刻的认识到文化站在文化战线上的重要的作用和功能、责任与使命。
授课老师都是专家教授,对当前农村文化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发生的重大变化、基层文化的重要性作了生动而又通俗易懂的讲解,用客观实际、完全符合当前文化站所经历、面临的一系列客观存在的各个问题以事例加以说明,并作了全面的论述与指导。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及文化站所面临的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与工作方法,用科学的、浅显易懂的事例作了鲜明的述说。通过。
教学。
使我们的政治、文化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更进一步认识到了文化站这一政府公益性岗位在当前乃至将来在文化战线上所要发挥的重要功能和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让我们参训的全体人员增强了信心、确立了明确的工作责任目标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感悟二:干好文化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加强政治、道德修养是基层文化站长的最根本要求,对工作要充满热情,有奉献精神。
通过学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与策划、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在公共文化服务等理论教授学习,使我们第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接受了当前文化工作所面临、开展的各项主要任务和主体启动工程,极大的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理论思想认识水平,并以此而明确了当前文化站的工作方向,通过典型事例来剖析和借鉴,使一线文化工作成功经验的得到汲取和推广,让我们全体受训人员深刻认识到开展文化工作要依靠群众的重要性,认识到把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的关键是要把文化建设融入到全体文化,因地制宜的为基层群众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优质的文化服务,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感悟三:因地制宜、客观实际、创新的文化活动是文化站有效开展工作的动力源泉。可以说,文化站要紧紧抓住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有效、有利的整合各类资源,把基层文化事业逐步发展壮大。
培训老师们深入浅出的授课让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群众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有什么目的和特征及其规律,知道怎样去对群众活动进行策划、活动人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了解文化活动策划要应具备那些要素和条件。所有课程都让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懂得了“干工作就得抓创新、抓业务、抓管理、抓特色”,创新和发展是乡镇文化工作的主题。
感悟四、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参观、考察、观摩,让我们不仅大开了眼界,同时,学到了宝贵的成功经验。
总之,此次培训让我无论从见识上还是在学识上都有很大的长进,在与来自全省各地兄弟朋友交谈中学到了许多他们成功的经验,了解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回去后,一定把这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中去,大胆创新,为当地文化工作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六
近年来,文化志愿服务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为了提高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五天的文化志愿服务培训,通过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参加培训的初衷与收获。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参加培训的初衷。我一直对文化志愿服务有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发展做出一点贡献。而这次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在培训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文化志愿服务的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文化志愿服务的意义,培养了服务意识。通过与其他志愿者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的经验和感悟,这对于我日后的发展和成长非常有帮助。
第二段: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的方向。
在培训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我以前对文化志愿服务了解不够深入,缺乏相关经验和技能。其次,我在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中不够灵活和自如,缺乏主动性和组织能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并且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我深入学习了文化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如艺术品鉴、参观解说等,并且学习了如何与参观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次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提供了提高的方向。
第三段:感悟到文化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感受到文化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文化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为观众提供参观解说,更是一种传递文化的方式。通过文化志愿服务,我们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化艺术品,传递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同时,文化志愿服务还可以推动社会的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参与文化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
第四段:充实的培训内容和热情的培训师资。
这次培训的内容非常充实,包括文化艺术品的鉴赏、参观解说技巧、与观众交流等等,让我受益匪浅。培训师资素质也非常高,他们对文化志愿服务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能够详细、生动地讲解培训内容。他们还与我们进行了互动和实践,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体验。培训期间,我感受到了培训师们的热情和专业性,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了我们对文化志愿服务的热情。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坚定了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决心。我希望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一点贡献。同时,我也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参加更高层次的文化志愿服务培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服务水平。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这次文化志愿服务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培训,我不仅学到了关于文化志愿服务的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了文化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我能够为未来的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文化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共同努力,为社会文化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七
周四下午公司组织的全员培训,这次的培训内容是《会计的基础知识》,通过杨经理对会计的基础知识两小时的讲解,让我对会计这门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明白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正是因为在社会生产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客观上就需要有一种以经济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控制、审核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
在还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才发现会计并不是那么简单。
“管理活动论”者认为,会计是一项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信息系统论”者则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从以上两个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会计是一个数据处理,进而产生信息,利用这个信息达到加强经济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工作或者活动。
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并且他们最关心的是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物资财富,这也就让会计学产生有了充足的理由。同时我们也慢慢认识到会计学发展史的内涵决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用聪明才智创造了最有价值的经济事物。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学就有多大。当我们接触了这门课程后,就会清楚的发现会计和国家是相辅相成的,退一步来说,企业自始至终也要依赖于会计。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并不会遗忘会计,相反会计将成为全球性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必将在会计学国际协调工作中,在治理整顿全球性经济秩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会被凸现出来。
说到学习基础会计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我们所学的也不是会计学专业,这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在开篇的总论里也许还会看懂,到后来就越来越难了。有时候就算理论上搞清楚了,可是一旦走到现实中就模棱两可了。
这一次的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
我大概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一本基础会计学的书完整地学习完了;虽然本科也开了基础会计学的课程(我们本科专业开的课程是大杂烩,什么都有),但这一周的学习比那时一学期学的效果都好!而不再仅仅是知道“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了!
主要感想列示如下:
一、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可以从这样理解:“昨天”、“今天”、“明天”。这三个分别对应定义中两个逗号分开的内容。
二、利润这个会计要素仅仅值得是日常活动经营所得,并为包括营业外收入;费用亦同。但最后利润表中计算的总利润包括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而且也包括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三、做会计分录时,必须首先要分清属于哪种经济业务(筹资、采购、生产、销售、成果核算),才能清晰地分清所涉及到的会计科目。
四、税费的记录涉及到两个会计科目:管理费用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税费该计入那个会计科目的标准时是否直接与经营相关。所以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费有:营业税、消费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及教育费附加和资源税。其余的税费计入管理费用。但增值税不计入任何会计科目,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营业收入中不包含增值税,所以不需要将增值税计入费用。
五、学习完了基础会计学,才终于明白会计处理的程序,即会计循环。现在好想去企业里实习,在实务中加深学习!
以上几点仅是我的一点鄙见,还请各位会计同仁指点错误之处,以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会计知识!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八
(一)社会养老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主要因为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多数空巢老人不愿意到养老机构养老,或子女怕被说不孝顺而不愿让老人去养老机构。事实上,部分空巢老人的日间照料服务需求较大,从入住的养老机构人员来看,大部分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迫不得已送到养老机构照顾。xx县xx家民办养老机构,收住老人xxx人,x/x以上的老人为失能、半失能人员。调研走访的xx家养老机构中,入住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xx%。
(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配备不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全市已建住宅小区中,配有养老服务用房的不多,社区养老服务用房不足,服务开展缺乏基础平台。以xx县为例,xx县共有xx个城市社区,已建成住宅小区xx个,住户xxxxx户,现有社区养老服务用房xxxx平方米。按照每百户xx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应建设xxxx平方米,尚缺xxxx平方米。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工作深度不够,我市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工作,只是增加楼梯扶手、斜坡道等无障碍设施,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的改造需求。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资源相对缺乏,基础设施配备尚不完善,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相对薄弱。居家养老服务现有供给能力不高,服务内容单一。全市xx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可提供日托、康复护理的有xx家。社区养老服务站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不足,运营服务缺少标准,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尚未形成,服务能力与老年人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保障不足,缺乏医疗护理和精神慰籍,特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难以开展,不能满足高龄、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叠加的服务需求。
(四)养老服务保障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根据要求,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要实行“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调研中发现,我市新建住宅小区有不少未按照“四同步”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用房。敬老院经费保障落实不到位,个别县区财政向敬老院拨付xx万元运行管理经费不够及时。税费减免扶持政策落实力度不够,一些民办养老机构未能享受用电、用水、用气居民价格优惠政策。
(五)医养结合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医养结合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衔接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服务资源整合、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仍需完善。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居家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的医疗型、康复型养老机构偏少,医疗机构巡诊养老机构的协作协议有的还停留在纸面上。全市医疗机构总数xxxx家,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的xxx家,占比x.x%,开设康复保健康科的xx家,占比x.x%,医养结合服务资源供给仍需进一步优化。
(六)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口大,养老护理人员整体年龄偏大,专业知识不足,护理技能单一。养老护理员年龄大多在xx岁左右,调研中发现,一家农村敬老院聘请的医护人员xx岁,多数民办养老机构有资质的护理人员占比低于xx%,缺乏专业型管理和服务人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偏低,农村养老服务人员待遇平均在xxxx元左右,城区xxxx元左右。护理人员队伍不稳定,护理人员缺岗率在xx%以上,人难招、人难留的问题突出。现有的养老服务队伍整体职业水平与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九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一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再次强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虽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论断,但是学术界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结构尚缺乏一致的认识。理论上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中的偏差。在实践中,政法部门、综治中心和基层社区一直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等同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或“心理咨询”。因此,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必须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揭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理论蕴含和基本结构。
作为社会治理格局的四大体系之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具有自身的特殊内涵和社会机制。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看,社会是由微观的、具体的个体和宏观的群体构成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应该既包括微观层面的个体社会心理服务,又包括宏观层面的群体社会心理服务。无论是个体社会心理服务,还是群体社会心理服务,其目标都是解决社会心理问题。而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必须具备社会心理的监测、引导、化解和危机应急四种常备子系统。社会心理监测系统是指利用心理测验与现代信息技术对个体与群体内在心理活动进行测量与评价,它包括个体心理测验与群体心态监测;社会心理引导系统是指利用社会心理专业技术对个体与群体心理倾向进行符合社会积极价值观念方向的教育和引导,它包括个体心理教育和群体心态引导;社会心理化解系统亦可称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系统,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服务对个体异常心理与群体偏差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正,它包括个体心理健康服务与群体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理危机应急系统是指通过专门的社会心理应急组织对突发性个体心理危机与群体心理危机进行及时的应急干预,包括个体心理危机应急与群体心理危机应急。无论哪种子系统要正常运行,都必须以各种组织机构与社会力量为载体。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指特定组织机构与社会力量为解决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针对个体和群体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心理监测、引导、化解和危机应急等干预活动的一种社会治理机制。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从内涵属性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一种与公共安全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社区治理体系并驾齐驱的社会治理机制;第二,从实施主体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必须秉持社会治理的多方参与精神,需要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社会力量为其承载才能实现正常运转;第三,从实施手段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一个有计划的社会心理监测、引导、化解和危机应急的完整过程;第四,从建设目标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旨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第五,从技术要求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必须以社会心理学和其他与社会心理紧密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支撑,力求实现社会心理服务技术的专业化;第六,从概念外延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一个由社会心理监测系统、社会心理引导系统、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系统和社会心理危机应急系统构成的完整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树立整体性思维,着力在部门协作、服务平台、服务力量、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共同体。
着力打造部门协作的推进格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切实打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的推进格局,使政府职能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配合、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各地市县区必须建立健全由党政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应由政法委、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公安、民政、司法、信访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要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必须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政法委要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平安建设考评内容;卫生健康部门要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政法委、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公安、民政、司法、信访等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与信息共享。
着力建立“务实化”的服务平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着力建立“务实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平台,使之能够契合社区居民的社会心理服务需求,切实增强实效性。这就必然要求实现平台建设的实体化转型。各地市县区综治中心可将已有的“心理咨询室”改为“社会心理服务室(中心)”,并在理念上切实改变“等人上门”的传统心理咨询模式,直面社区居民的社会心理障碍、社会心理困惑、社会心态失衡等实际问题。还要建立心理援助服务平台。由于社区居民的社会心理问题具有突发性和隐私性,因此,各地市县区综治中心应建立24小时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和其他服务方式,通过电话热线、网络客户端、公众号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心理服务和紧急心理救助。
着力实现服务力量结构的多元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着力优化社会心理服务力量结构,打造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融为一体的社会心理服务“多元化大格局”。这就必然要求发展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各地市县区要探索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社会心理服务的政策措施,开发与社会心理服务相关的社会工作岗位,并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还要培育心理咨询人员队伍。各地市县区要制定吸引社会心理学专业背景人员和经过培训的心理咨询人员从事社会心理服务的相关政策,设置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岗位,提高社会心理服务的可及性。同时,发展医疗机构的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各地市县区的卫生健康部门要引进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增加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的配置。综合医院(含中医院)、基层卫生机构要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社会心理服务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各地市县区政法委、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还应向社会广泛招募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将基层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志愿服务者、乡贤乡绅等纳入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之中。
着力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着力探索一条以提升实务水平为导向的职业化发展道路,切实增强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的实务应对能力。这就必然要求各地市县区在聘用社会心理服务人员时打破“唯证书论”的传统观念,推崇“实践出真知”的用人理念。还要制定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常态化培训计划,对社会心理服务人员开展职业素养、操作技能和实地观摩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从而补齐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能力短板”。同时,各地市县区要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制定社会心理服务的激励政策,对在极端(案)事件预防、社会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表现突出、效果显著的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激励,从而增强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职业认同度。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
[摘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基础,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是公民分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铜陵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必须以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为抓手,以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为原则,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铜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纳入“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近年来,铜陵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要实现“领先中部、看齐东部、示范全国”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
1、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统筹规划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
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虽然近年来铜陵市委、市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并把它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但由于制度、历史、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总体上看铜陵农村文化建设依然落后,打破“城乡分割”的思维模式,将城乡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规划、一体化建设,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
1、1统筹发展理念。
坚持“全域铜陵”的理念,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原则,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协调发展,保证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被财政遗忘。
1、2统筹发展规划。
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时,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铜陵文明城市建设的全局之中,纳入农村奔小康的总体目标之中,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统一检查;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实现工作重点的下移、文化资源的下移和文化服务的下移,切实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新格局的尽早形成。
2、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
经费问题在相当长的阶段仍然是影响铜陵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参照城乡教育、卫生刚性投入政策的有效做法,明确铜陵市人均公共文化享受额度,确保各级财政的文化事业费投入增幅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建立基层公共文化单位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加快进度、提高标准,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的倾斜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区要积极争取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灵活采用政府采购、项目资助、项目补贴等方式,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2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是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载体。因此,要按照我市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合理规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特别是农村传媒网络要进一步完善,加大对农村的信息传播,尤其是适合农民信息的传播;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模式,推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城乡覆盖;鼓励因地制宜,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群众文体活动场地,重视和加强城市文化设施与农村文化设施的紧密联动,有效发挥城市大型骨干文化设施对基层和农村文化设施的带动、支撑作用。
2、3鼓励社会力量有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在现代社会,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在内的“公共问题的解决需要广泛依靠协作关系,远远不能只依靠政府本身”,社会力量有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能够有效弥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资金不足问题,“政府失灵”所带来的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直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所衍生的缺乏弹性、效率低下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单一问题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满足市民个性化、多样化或高层次文化需求。因此,需要完善社会力量投资参与的配套激励政策,通过文化立法、税收引导等,引导、鼓励私营企业、非营利团体等各种性质的机构和个人参与城乡文化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公开招标采购的范围、方式,推进城乡文化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组建与稳定服务运行机制等。
3、以双向对接为路径,不断拓展城乡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内容。
3、1丰富“送文下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正确处理我市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矛盾,把推广现代文明与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改造,丰富文化内涵,达到既尊重农民的文化情趣,又引导农民提高其文化品位之目的。
3、2突破“送文下乡”的单一模式,鼓励农村文化进城市。
我市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节庆文化、民俗文化及自然或历史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好农村文化资源,除满足农民自身需求外,还可以到城市进行展演或以此吸引城里人到乡下旅游。
3、3促进乡村文化资源之间的融合。
以农村社区为单元,邻近四五个村集中到一个社区,以农村社区文化为中心,配备社区农家书屋、社区文化广场,组建民间文艺团队等,通过整合统筹乡村文化服务资源,不仅解决我市农村文化建设财力不足的固有难题,还为文化下乡提供了服务平台。
4、以文化产业为载体,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
4、1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一方面,要形成与市场接轨的商业模式,拓展消费领域;另一方面,要瞄准我市群众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文化消费规模和水平。
4、2拓展城乡文化交流市场。
把城市文化资源与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我市农村文化资源商品化程度,为其进入城市市场提供便捷的渠道,同时,鼓励我市城市文化产业主动在农村寻找新的突破口,开辟新的.文化市场。
4、3促进城乡文化产业接轨。
充分利用、发挥我市文化产业的优势,通过由城市到集镇再到乡镇的梯次辐射过程,带动农村的文化产业有序发展。靠近城市的乡镇要主动与城市文化产业接轨,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不失时机地发展基层的文化产业。
5、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5、1创新基层文化干部引进机制。
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公务员招考等多种形式,配备好我市基层专职文化干部,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待遇落实。
5、2创新基层文化人才选拔机制。
建立和完善我市文化人才数据库,每2~3年开展一次基层文化人才摸底,通过自荐、举荐和组织开展各种文艺表演、技能比赛等方式挖掘文化新人,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
5、3创新基层文化干部队伍培训机制。
建立完善市、县(区)、乡镇(社区)三级文化部门分级负责的文化干部培训体系,每年定期对市、县(区)、乡镇(社区)的宣传文化干部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基层文化宣传干部每三年能够轮训一遍;逐步将我市的继续教育与专业技术职务考证进行挂钩,调动各类文化人才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实践培养,采取上挂下派锻炼、横向交流、下基层采访、演出、体验生活等形式,选派文化干部到艰苦环境和重要岗位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5、4创新文化志愿者激励机制。
鼓励、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离退休文艺工作者和其他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为社区和乡村提供文化志愿服务,着重从社会支持、人文关怀、心理满足等方面完善激励机制;根据我市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与文化志愿者服务相关的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提升文化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坚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若干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1)、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一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形成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受到重视,但依然存在供给主体单一,供给与需求脱节,供给内容多元化、丰富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本文以博物馆为例,探讨文化政策的赋权性、交互性、均衡性、综合性导向,并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整合新的发展模式,探索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路径。
当前,人类社会日益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基石,文化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工具,更是形成这些目标的基础。公共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范畴,在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益性、公开性等特征,它培养人们的公共观念、群体意识以及社会归属感,以群体性、共享性的设施及活动为基础,发展公民参与、资源共享的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满足公民基本文化权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与变化,需以文化政策为引导,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构筑社会发展的动力。
公共文化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性。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是指一种批判性的公共意见和舆论。阿伦特认为“公共性”是指一个场所中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看到和听到。概言之,公共性意指:1.公开性,公共性以环境的公开状态为条件。2.公共性表现为一种过程,即公共过程。公共过程是个体间身份差异与观念共识形成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3.公共性引发一种共同体的想象。公共文化则可视为以公共空间为载体,公众持续参与并形成、表达公众意见,具有公共性之价值属性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式。重视发展公共文化实质是尊重公民的文化平等权,包括“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共文化需求”和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的实现形式。公共文化服务被视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保障公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及服务的总和。以公共性为核心价值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营造开放的、共享的、公益性的城市文化空间;在制度和组织层面,通过文化政策与公共参与建立民主机制;在精神层面,建立公正、平等的公共价值体系,促进公共精神形成。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以下功能:一是满足公众基本文化权利与文化需求,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通过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培育公民文化素养;通过社会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积累更多文化福利,实现文化利益的全社会共享;通过公共文化活动与实践,传承、创新和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二是有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与社会凝聚力,优化文化生态。公共文化服务引导提升公民素质、塑造行为规范,为提高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造良好的文化发展土壤;公共文化服务对文化空间具有再造作用,通过科学、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丰富、多元化的公共文化产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构建区域文化的基础,促进社会发展。三是有助于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创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的文化竞争力。对于城市竞争力而言,创新能力、资金流量、人才密度、文化要素聚集程度等现代竞争力要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文化要素和人才要素已成为许多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源泉。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整合文化资源,涵养公民的文化消费习惯,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基本的文化土壤和智力保障,支持城市文化的创新能力,为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提供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公共财政的支持,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一定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总量偏少,比重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供给主体较单一,社会机构参与不足;三是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不均衡、覆盖人群较单一,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的结构严重不均衡,尤其集中在赋闲的中老年群体;四是重设施轻内涵,重形象轻实效;五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公众需求脱节,公众参与度不高;六是基层公共文化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低;七是缺乏适应数字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断增大,但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的现状。
3.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中国博物馆现况。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博物馆已经超越传统博物馆注重收藏、保存与研究馆内资源的范畴,转型为侧重论释与沟通文化,逐步将公共教育职能作为博物馆新发展语境下的努力方向,体现出博物馆从“对物的关怀”到“对人的关怀”的根本性转变,也使其承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成为服务于全体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是文化沟通的桥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力量。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认为:“博物馆是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艺术、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料和标本,供观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概念进行了修订,认为:“凡是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并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均应视为博物馆。”
从博物馆类型看,中国博物馆在1988年前被划分为专门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三类,国家统计局也依此统计公布发展数字。在现阶段,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主管部门和专家们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共四种类型。其中,历史类博物馆以历史的观点来展示藏品;艺术类博物馆主要展示藏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综合类博物馆综合展示地方自然、历史、革命史、艺术方面的藏品。从博物馆隶属关系角度划分,博物馆可分为国有和私营两大类。国有博物馆包括政府博物馆(国家、城市博物馆等)和公共机构博物馆(大学、社区、工会等)在内。私营博物馆则主要是由基金会、公司、社群、协会等机构运营或者个人所有的博物馆。
当前,中国博物馆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其一,博物馆数量快速增加。据统计,到1988年底,中国文化系统有903个博物馆,其中综合性博物馆为541个,专门性博物馆为156个,纪念性博物馆为206个。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2970座,其中包括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国有博物馆2161个,非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行业性国有博物馆490个,民办博物馆319个,是1978年的8倍,1949年的138倍。
其二,博物馆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建设了一大批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的新馆、大馆。博物馆的藏品保护、利用和管理不断加强,博物馆加速融入社会,其公共文化服务特征日益彰显,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
其三,博物馆逐步实行免费开放。2008年1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的相关博物馆陆续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共享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与此同时,中国博物馆发展呈现了与公共文化服务一致的诸多问题:一是博物馆的类型结构不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博物馆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博物馆整体专业化水平相对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体现为:许多大、中型博物馆总体研究水平不高,一些小型博物馆硬件不足,藏品的保存和展示环境堪忧;不少民办博物馆公益意识淡薄,博物馆专业意识缺乏;一些陈列展览泛艺术化和视觉化的倾向,形式与内容脱节,既对观众产生误导,也造成很大的浪费。三是一些地方无视自身资源条件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盲目超前建新馆,甚至重复建设。四是博物馆在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独特作用尚未得到完全、良好地发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者,通过文化政策促进文化发展是政府的责任。
公共政策作为“对全社会的价值所作的权威性分配”,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公共政策是带着不同利益和偏好的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博弈的结果。不同的政治主体都对它赋予了不同的政治期望:对于作为政策制定主体的执政党及各级政府而言,公共政策是其变革社会、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手段之一;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公共政策是他们的利益诉求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公共政策对民众偏好的回应性是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础。在现代社会,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来制定公共政策。因此,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特征备受关注,同时,由于公共政策是解决某一时期政策问题的工具,也使其具有动态性特征。
文化政策是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多次文化政策国际性会议,引发了各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知识界对文化政策问题的关注和兴趣。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核心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文化政策研究中心。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形式多样性公约》,将“文化政策和措施”定义为:指地方、国家、区域或国际层面上针对文化本身或为了对个人、群体或社会的文化表现形式产生直接影响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包括与创作、生产、传播、销售和享有文化活动、产品与服务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文化政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公共空间内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和管理,为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公共文化活动创造某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尊重和促进公民文化权利和国家文化主权,保护文化遗产,建立文明传播的多样性格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对于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政策也日益成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的重要工具。文化政策的目标指向为:一是作为实现国家或地区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组成部分,配合并推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社会福利的发展;二是尊重、保护和促进公民的各项文化权利;三是尊重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四是鼓励创意、创新;五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利益。与此相联系,公共文化服务建构中文化政策的定位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二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我县有乡镇文广中心36个,提升打造省级示范综合文化站6个,有乡镇文化广场32个,非物质文化传习所1个。20xx年至20xx年,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在全县456个行政村和64个社区建成了村(社)综合文化活动室,共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实现了村(社)级综合文化活动室全县覆盖。为520个村(社)级综合文化活动室配置了乒乓台、羽毛球拍、dvd、腰鼓、唢呐、音响等文体娱乐设施设备近xx余台(件)。20xx年,投入资金90余万元,圆满完成了林农镇安定村、榉溪乡桃花村等18个贫困村村级文化活动室退贫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省、市、县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六个有”退贫标准检查验收。建成农家书屋467家(村改居后456个),有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其他类别的出版物80余万册,专用不锈钢书架2335组,每个农家书屋配书至少在1800册以上,实现农家书屋全县覆盖。建成社区书屋64家,每家书屋藏书均在20xx册以上。
(二)免费开放情况:一是全面实现了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全面开放。二是举办各类公益性讲座、培训、展览年均达120次,开展图书下乡等流动服务年均达50次,举办各类展览年均达240场次,接待读者年均达100万人次,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年均达180场次,“嫘祖故里大舞台”走基层文艺演出年均达50余场次。三是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实效。近年来,我局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9项,筛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1项。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桃子龙”为主题,编排的原创舞蹈《龙之舞花之韵》等参加各种大型巡演,均取得优异成绩。26处省市县及文物保护单位安装了监控设备,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446处。四是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全县有文化娱乐经营单位197家,出版物经营单位10家,印刷企业16家,打字复印单位40家,有单色胶印机36台,从业人员达4000人。五是扎实开展农村电影放映任务,三年来,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xx场次以上、社区广场电影4500场以上,中小学生爱教电影2100场以上,年均服务群众和中小学生达60万人次。
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网络不断完善。
(一)注重加大投入,构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保障平台。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积极对上争取,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保障资金及时、有效运用到实处,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加强监督,严格监管文化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近几年来,我县先后通过“嫘祖故里大舞台”的形式将丰富文艺大餐配送到村、乡镇、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便可以享受文化大餐。同时全县有“秧歌队、太极队、旱船队”等基层群众文化队伍200多支,各个文化阵地免费提供场地、业务指导,真正的实现了全民参与的现状,受到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广泛的欢迎。
(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业务指导。我县为了培养基层文化骨干,建立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引导广大群众更好的开展文化活动,我县文化主管部门积极发挥业务骨干的指导作用,通过“空中大课堂”、舞蹈、书法等培训对全县基层文化骨干定期进行业务培训,还组织县文化馆相关人员深入全县36个乡镇,积极开展义务讲学、讲座、举办文艺辅导班培训班等活动,同时帮助组建文化队伍,指导乡镇基层文化活动更好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县文化馆业务骨干的指导作用,极大的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世界。
(一)文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我县文化干部中大部分都不是专业人才,还有部分是部队专业回来安置在各个文广中心,因此对基层文艺队伍做专业性的培训和指导还远远不够,希望省市能加大对文化队伍的培训力度,也希望在以后的人才配置上能给我县适当多安排些志愿者等专业人才。
(二)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部分乡镇资源利用率不高,对现有的'文化设施闲置、管理力度不大。
(三)对上争取难度大。从20xx年起,中央、省级再没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建设专项资金,能争取的用于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有限。
(一)深入推进文化惠民。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出版物发行网点、数字图书等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两馆一所一站”免费开放,组织开展好嫘祖故里大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二)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按照“十三五”文广新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包装项目,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衔接,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和政策的扶持。
(三)加快推进文化广电脱贫攻坚。按照脱贫攻坚任务和相关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文化、广电脱贫任务,力争实现如期脱贫。
(四)努力扶持文化产业,互推互助。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将改革与发展融合,以文化为依托,促进本地文化企业发展。加大力度培育扶持一批朝阳型文化企业,将企业的发展与文化的推广相融合,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xx县文广新旅局。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三
根据上级要求,xx自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来,镇党委高度重视,强化措施,明确任务,全力推进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全镇人民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大局稳定。现就我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镇把做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工作议程,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坚持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相关软硬件建设。成立社会心理服务综合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担任,分管政法、卫计的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卫计、综治、派出所、司法所、妇联、残联、卫生院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下一阶段工作要求。
(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一是不断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知晓率和部门的实操能力。二是明确职责任务,强化目标管理,建立村(社区)、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工作互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互相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氛围,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落实措施,积极推进。一是强化基层建设,镇设立社会心理服务站,完善办公室(咨询室)、档案室等各项配套;村级成立社会心理服务管理小组,同时......等5个村(社区)建立基层社会工作室。二是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控,成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对辖区内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管理,做到一人一档一册。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严格落实每月一随访制度,督促患者落实服药;对一般精神障碍患者落实每季度一随访制度。现全镇在册的206个精神障碍患者都得到有效管控。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完善村级基层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争取在本年度内完成社会工作室建设任务;二是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在学校开设心理辅导室;三是强化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调解家庭矛盾;四是完善村(社区)心理服务能力,利用网格员、精防人员、义工组织等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关爱帮扶及救治救助,严防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镇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先进镇相比还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镇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全面推进试点工作,促进本辖区平安、和谐、稳定发展。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四
根据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的统一安排,五月三日到十九日,我有幸参加了xx省公共文化人才培训班。十五天的学习,使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同时又让我感到能到文化最高学院学习,无比兴奋与自豪。舒适的培训环境、丰富的培训内容、互动的培训方式,以及领导和老师的言传身教,无一不体现出省厅和学院对此次培训的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通过参加此次培训、学习和交流,使我深刻体会到:
一、思维是思想之本。
基层文化干部自己要有文化有思想,才能担当思想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宣传者。要加强学习,学习新经验新做法新观点,尤其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当前,我们在思考问题的层面上遇到了瓶颈,而束搏我们思维模式的禁锢就是思想不够解放,思维模式依旧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xx老师讲的一针见血,一言中的,说的很好:解放思想,就是解决人思考问题的观念,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在文化发展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xx老师一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规律与特征》,和蔼可亲,语言生动,内容丰富,有着丰富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经验和功底,他对如何有效的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有着独特的思考和模式,使我深受震撼。同时,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典范。当前,我们所开展的工作,其最主要的一个障碍就是思想还不够解放,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进一步大胆的、多角度的去尝试。
二、创新是文化之根。
当今世界,是一个处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文化已经由传统的经营模式正在向产业转变,文化要发展,其说的根本就是要有创新。xx老师说的很直白:市场文化就是买和卖,看你拿出来的东西会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馆长给我们讲的案例值得我们去深思,他的文化经营模式就是一种体制上的创新。创新不仅是思维模式上的创新,还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文化创新还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博采众长就是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与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三、业务是能力之底。
刘云山同志说,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推进,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勤于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生活方式,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实际效果,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丰富知识积累、完善知识结构,使学习真正成为提升精神境界、提高工作水平的不竭动力。要提升当前我们的文化实力,不仅要提升我们的硬实力,更重要的要提升我们的软实力。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文化人才总量少,专业水平不高,尤其是乡镇文化站文化人才短缺。乡镇综合文化站由政府管理,存在被其它工作冲击的现象。基层文化工作难以正常开展,难以满足广大群众高涨的需求。有些文化站即使配有专干,但多身兼数职,不懂业务,文化站活动难以开展。通过此次培训,我们不仅要在管理体制上去探索和研究,更要在提升业务能力上下功夫,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尝试,逐步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以适应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五
文化志愿服务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巧,对于如何更好地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接下来的几个段落中,我将分享我在培训中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学习与思考。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文化志愿服务的知识。其中,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讲座和实践活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还学习到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思考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否够深入,是否能够将其运用到实践中,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第三段:培训经验。
在培训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有许多实践机会。其中一次特别难忘的是参观了一家文化志愿服务机构。通过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和项目实施情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文化志愿服务的具体操作和困难。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自己在实践中的不足之处,比如缺乏与受服务群体的有效沟通能力和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经验让我认识到,在文化志愿服务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十分重要。
通过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培训,我对志愿服务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志愿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能够得到成长和提升。在文化志愿服务中,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灵魂,而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应该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够增进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第五段:展望未来。
在培训的最后,我们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未来的讨论。我认为,文化志愿服务是一种持久的事业,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努力。作为一名文化志愿者,我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与更多的人合作,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文化志愿服务中来,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结:
通过这次文化志愿服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巧,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可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能够成长和提升自己。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通过志愿服务,为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投身于文化志愿服务,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崇高的事业中来。
热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6篇)篇十六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创新,不断提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安排,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打造“文明城市、和谐广州”创造良好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以社区为格,明确每一个社区所辖地域和人口,科学整合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力量,把人、地、物、房、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行“一网多格,一格多员”,科学整合配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力量。
1、城市社区网格建设。按照便于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便于资源整合、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以街巷、道路为标志,确保年内社区实现网格化公共文化管理全覆盖。
2、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推进社区公共文化体系网格化建设,重点围绕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社区工作者管理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快社区规划化建设步伐。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商业服务组织、便民利民中介组织以及其他组织为配套的组织体系,逐步实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的高效化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夯实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基础。
(二)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通过电脑和网络技术,建立起与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连接社区信息系统,推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信息化。确保社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管理信息化,基本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发展格局。
1、建立统一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管理平台。开通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管理软件。建立以宽带城域网和虚拟专网为依托,社区为应用终端,形成纵贯整个社区四级统一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管理平台。重点完成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数据库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社区概况、社区服务、社区组织、社区文化、社区保障、社区环境、社区图片、日常工作、系统功能、系统维护、扩展功能、其它功能、其它工具等。每一个模块包括非常全面细致的内容,社区要安排专门人员集中录入填写,还可以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对数据库的项目和内容提出添加和修改。推进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建立起社区四级社区工作数据指标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共享体系,为协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创造条件。初步实现党建群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
2、建立统一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网络平台。以“中国社区在线”为依托,建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级外网服务平台(网站),以沟通社区居民邻里关系、发展社区民主自治、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辖区单位和居民的有效服务。
3、建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建立健全适应“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体制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抓好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心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制订本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统一规划信息平台和服务网络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街道各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应用建设任务;社区要在街道的指导下,做好源数据的采集和录入,组织开发好社区内各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信息资源。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和社区服务网络平台要在今年全部安装开通运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和运行费用,采取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三)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力量志愿互助力量的作用,建立完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居民互助志愿服务、市场化服务相衔接的覆盖居民群众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站点为补充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网络。
社区应有一个统一标识的综合性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中心,具备办公、管理、服务、活动等多种功能,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
2、建立完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主导建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以社区文教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社区,依托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公共文化服务。倡导建立社区居民互助和志愿服务体系,利用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的优势,积极组织动员社区居民、社区组织和驻区单位参与社会救助、拥军优属、治安防范、普法宣传、婚育新风、法律援助、文体健身、环境保护等互助和志愿服务,发展慈善事业。引导建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安全、生态、方便、实惠的要求,积极吸引社区居民中具备文化娱乐方面才能的人员进社区,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实施,鼓励和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利用闲置设施、房屋等资源为其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多样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