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应注意准备充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以便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中班教案是中班教师的重要教学参考资料,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编写的中班教案,供大家参考。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一
1.学习画人物头像,能表现出妈妈的主要特征;。
2.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人物纸型一个,各式发型若干,绘画用具。
1、向幼儿介绍"三八"妇女节的意义,使幼儿了解这个节日是谁的节日。
2、请幼儿说出自己妈妈长的什么样子。(可请几名幼儿在全班讲述,然后分组都来说明自己妈妈的特征是什么)。
3、教师出示纸型人物,再将若干种头发型式分别配在头上,让幼儿清楚各种发型的特点及画在头部的主要位置。
4、请幼儿想想自己的妈妈平时最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绘画能力请幼儿自己画也衣服并选择颜色,也可以为幼儿示范两至三种服装形式让幼儿选择。
5、教师在指导中注意巩固幼儿对人物五官的掌握,根据幼儿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如:一个黑点的眼睛;有眼眶的眼睛;双眼都有睫毛的眼睛等。
6、力求把妈妈半身像画得端正,在绘画中教师用亲切鼓励的语言调动启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使幼儿身心投入。
妈妈是最美的……“把自己的妈妈画得漂亮一些”这是我设计这堂活动的一个隐性目标,因此在指导导电中强调“把妈妈的眼睛画的有神一些、把妈妈开心的表情画出来……”。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二
设计思路:
为了创设新年的节日环境氛围,我们开展了“快乐的新年”主题活动,这节活动是以幼儿的意愿出发,为新年舞会制作面具,所以他们的制作热情很高。而纲要中提出“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对称的规律,并能按这些规律进行装饰”,因此,这节活动将以“对称”作为装饰核心。使幼儿在装饰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加深对“对称”的认识,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愿意参加面具制作活动,感受新年筹备的热闹氛围,获得愉悦体验。
2、幼儿能够自由选择各种装饰材料,运用对称的方法装饰美丽的面具。
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左右对称”进行装饰。
难点:运用各种装饰材料进行制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对称”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引入,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1、引入。
2、观看课件,巩固对“对称”的认识。
3、观察各种面具,寻找“对称”的地方。
师:王老师这还有一些面具,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这些面具哪些地方也是对称的呢?
4、继续观察,发现多种装饰材料的运用。
师:这些面具除了用“对称”的方法外,还用了哪些材料呢?
5、总结,提升经验。
师:原来我们使用各种材料,还有用对称的方法,就能把面具装饰的特别漂亮。
二、幼儿制作。
1、提出要求:
(1)介绍各种装饰材料,提示幼儿先想好要怎么装饰,然后在用一个拿一个。
(2)使用乳胶时先在边上刮一刮,如果不小心粘到别的地方,赶紧用小布擦一擦。
2、教师巡回指导,
(1)观察幼儿是否运用左右对称进行装饰。
(2)鼓励材料使用单一的幼儿,尝试使用其他材料。
(3)提示幼儿制作姿势,保护眼睛。
三、作品赏评。
1、向同伴介绍自己的面具。(用了哪些装饰材料?什么地方用了对称的方法?)。
2、小结。
我们用对称的方法,还有使用各种材料,就能把面具装饰的特别漂亮。
文档为doc格式。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三
1、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2、激发幼儿自主交往的愿望。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名片。
课件一套,幼儿绘画工具、铅化纸人手一张,家庭住址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活动流程:进一步了解名片--制作名片--相互交流。
1、进一步了解名片导入:观看幻灯1.2。
讨论大人使用名片的用途:观看幻灯3。(名片有各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交到更多的朋友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讨论名片上的内容:观看幻灯4、5。(名片上有单位名称、姓名、职位、标志、地址、电话、手机等)。
想想说说我们的名片上有些什么:观看幻灯6.7。(自己的名称、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所在班级等)。
2、制作名片要求:
鼓励幼儿制作有个性的名片。
名片内容:必须有本人姓名、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
可以添画花纹等,进行装饰。
3、相互交流赠送名片和介绍名片。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名片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和使用已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它和孩子们的距离应该是非常近的。活动开始,孩子自己交流对名片的认识,如名片的内容、名片的用处。讨论名片的用处时,孩子们知道名片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方便朋友。最后,通过自己制作名片来提升、扩展自己的经验。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在与幼儿互换名片的过程中结束,孩子们即获得了经验又加深了与幼儿间的友情。这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设计名片,所以他们非常感兴趣,心情一直是高兴的、愉悦的,活动中他们能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名片并大胆运用花纹进行装饰。我把幼儿对名片的零散印象、模糊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尝试到成功、获得愉悦。在活动中,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表达氛围,特别是在赠送名片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主动表达的能力。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四
1、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2、能主动与家人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习作。
1、抓住人物的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学会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要点。
1课时。
一、谈话交流,揭示题目。
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请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板书:我的“自画像”)。
二、例文引路,讨论分析。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他的“自画像”,并且描述了自己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他。(先出示小刚的画像,再出示习作例文)。
我叫小刚,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我有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我的嘴边有一圈红红的印痕,那是我天天用舌头舔嘴造成的。
我留着刘海,还总喜欢把刘海往旁边捋一捋,因为我觉得这样很帅气。
我非常喜欢下军棋,一天不下军棋就觉得手痒痒。这不,晚上刚吃过晚饭,我又和爸爸下起了军棋。爸爸用一个工兵去排雷,我让连长把工兵给“吃”了。我用炸弹去炸爸爸的司令,结果和爸爸派出的排长“同归于尽”了。我和爸爸之间的“战斗”非常激烈,最后,我剩下了一个军长,两个团长,一个排长,一个工兵。爸爸只剩下一个师长了,而且,他的师长“必死无疑”,因为我的团长和军长已经在快行线上包围了他的师长。只要爸爸的师长“吃”了我的团长,我就能让我的军长一下子跳到他的师长那儿,把师长给“吃”了。就这样,爸爸又成了我的手下败将。
这就是我,一个聪明又帅气的我。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1)教师读例文,学生认真听。
(2)通过小刚的介绍,同学们都认识了这位新朋友。请你们说说这位新朋友有什么特点,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自己的。(学生自由发言)。
(3)总结学生的发言。(名字、长相、性格、爱好)。
(4)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征,请你也试着把自己介绍给新班主任。
2、引导讨论,归纳要点。
(2)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概括并板书。(名字、年龄、性别、长相、性格、爱好)(板书:名字、年龄、性别、长相、性格、爱好)。
(3)写之前想一想。(出示多媒体)。
你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你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你最大的爱好和特长是什么?
你还想介绍自己的哪些情况?可以用什么事例来说明?
(4)介绍时必须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点,说说自己哪里与众不同。(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后发言)。
(5)教师小结并归纳习作要点:介绍一个人要介绍人物的名字、年龄、性别、长相、性格、爱好等,还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
3、教师指导,口头作文。
(1)出示词语供学生参考。
外貌描写:红扑扑的小脸白里透红的脸蛋水灵灵的大眼睛黑葡萄似的大眼睛。
小而有神的眼睛能说会道的嘴巴樱桃似的小嘴。
性格描写:活泼内向爱说爱笑泼辣腼腆。
(2)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小组成员可以相互提醒、补充。
(3)小组推荐一位说得比较好的同学参与全班交流,相互评议,共同提高。教师适时点拨。
4、学生独立仿写练习。
(1)学生自己画像,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选两三个同学的草稿读给大家听,请大家猜猜作者是谁。如果大家一听就猜出写的是谁,那就说明他抓住了外貌等多方面的特征,予以表扬。如果猜不出,组织讨论,进行修改。
(3)展示优秀习作。师生点评。
三、教师总结。
今天,同学们不仅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还学会了怎样把自己介绍给新来的班主任。请大家说说介绍自己要抓住哪些特点,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学生回答问题)。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五
现代的父母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大部分不注重与子女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久而久之,关系会逐渐疏远;或者学生的父母为生活而奔波将孩子交给老人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较少;因为与长辈交流过少,大部分学生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我的爸爸妈妈》。使幼儿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乃至关心他人。感受爸爸妈妈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爱与辛苦,培养幼儿对爸爸妈妈的敬爱之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父母的爱。
1、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爸爸和妈妈。
2、通过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外部特征,画全家福。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能够根据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外部特征,画全家福。
小朋友的全家福照片。
一、介绍自己的全家福。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带来了自己家的全家福,现在我请几个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了解家庭成员爸爸和妈妈)。
二、启发想象。
师:爸爸和妈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性别、穿着打扮、发型等)。
三、画全家福。
师:我也带来了一张全家福。先画谁呢?画人要先画什么呢?请你们来说我来画好吗?(教师根据幼儿讲述进行绘画)。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画一张和爸爸妈妈的全家福,好吗?
(教师观察,并给予个别指导,教师在指导中注意巩固幼儿对人物五官的掌握,根据幼儿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四、分享交流。
师:我们一起看看谁的全家福最温馨?谁的妈妈画得最漂亮,谁的爸爸最帅气?
五、总结。
孩子们,父母的关怀,让我们温暖;父母的无私,让我们感动;父母的博大,让我们震撼!
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回家后用刚刚想到的好办法多爱爱爸爸妈妈,这样的话,你们的爸爸妈妈会更开心更爱你们的。
1.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将爸爸妈妈工作的情况画出来,把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通过任何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2.用不同的方式庆祝爸爸妈妈的生日,自己策划,自己准备。
亲子之间有一种朴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动中表达这种情感往往显得表层和单薄,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平凡的东西同样耐人寻味。
在活动中,教师以幼儿身边的爸爸妈妈为切口,试图通过欣赏照片、制作和讲述记录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实在,使潜在的亲情自然流露,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等能力。让幼儿关注生活细节,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同时也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感激,学会报答,能够用多种方式表达爱爸爸、爱妈妈及爱家人的情感。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六
1、幼儿尝试添画手型,变化出不同的物体。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一、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导入活动内容。
1、手指游戏: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鸟飞飞飞。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鱼游游游。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狗汪汪汪。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乌龟爬爬爬。
2、提问:小手还可以变成什么?
(老师可以帮助编成儿歌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
二、用手变造型,感受小手的灵巧多变。
1、提问:刚才我们用小手变出了许多小动物,你还能用手变出什么不一样的造型吗?
2、个别幼儿示范,集体模仿。
三、进行手的联想画。
1、指导幼儿用勾线笔沿手的边缘描画(可摆放不同的手形)。
(1)教师示范。
“是呀,我们的小手能灵巧,今天我们把灵巧的小手画出来,好吗?”(教师作画)。
(2)在此基础上想象、添画。
“手画出来了,可是手心空空的,我们可以在手心里面画上什么呢?”(幼儿自由想象)。
2、教师再次交代作画步骤。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欣赏作品,交流感受。
1、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画的是什么,要求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
2、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沿轮廓线剪下来,布置成“有趣的手”的墙饰。
美术课一直是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现在我们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小手也越长越大,学会了许多的新本领。活动开始运用手指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在作画时,大家都能发挥想象进行创作。只是由于第一次使用记号笔,很多小朋友画画时会将小手弄脏。因此,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还将继续指导幼儿如何正确使用作画工具,帮助幼儿养成干净作画的良好习惯。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七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说出自己的徽章意义;。
3、掌握徽章的制作方法,知道自制徽章代表的意思。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1、大胆设计徽章,掌握徽章的制作方法。
2、知道并能说出自己的徽章所代表的意思。
(一)导入:拿出笑脸娃娃徽章,提问:
1、这是什么?(笑脸娃娃徽章)谁想要?那你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请幼儿表述)。
2、你还见过其他的徽章吗?(播放ppt,和幼儿一起认识多种形状的徽章)。
3、小结:徽章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图案也很丰富,它们都有着自己代表的意思。
(二)展示教师自制品,让幼儿探索制作的方法:
1、欣赏教师自制作品,激发幼儿动手的欲望。
2、制作步骤(同步展示ppt):
3、强调注意事项:
a、注意操作时的常规(允许小声讨论);b、想好了再动手制作,尽量不要重复改动;c、将活动中的'垃圾放在指定的盒子中。
(三)分发材料,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播放背景音乐)。
1、认识材料。
2、鼓励幼儿设计简单有代表性的图案。
3、提醒幼儿,可以和同伴交换不同颜色的纸黏土,让自己的作品色彩更加丰富。
(四)欣赏与评价。
1、幼儿做完后将作品放入展示板上,请幼儿说说自己设计的作品有什么含义。
2、总结:徽章的形状、图案多种多样,且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今天你们自己做的徽章都是那么的特别,待会儿和好朋友分享一下徽章的意义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使学习美术成为一种乐趣。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寓教于乐,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八
1、抓住人物特点,大胆、生动、细致地进行绘画表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过程与方法。
1、认真仔细观察,找到自己的形象特点。
2、对比欣赏。激发创造兴趣,尊重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的作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1、认真细致观察人物的特点,重点是脸型、五官和发型的特征。
2、了解剪纸技法,了解十二生肖和传统文化。
3、掌握人体各部分比例和剪纸技法。
1、观察人物,把握自己形象的特征。
2、欣赏了解传统剪纸文化与技法。
3、创作自画像和剪纸作品。
1、收集12生肖图片和故事。
2、大镜。
3、课件;剪纸作品。
一课时。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九
1、能够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说说自己的长相。
大班幼儿自画像的作品,八开画纸彩色水笔、蜡笔。
1、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自画像作品,感受作品的美感、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1)今天老师请你们欣赏大班哥哥姐姐们的画,你们看一看,这些画美不美,哪里美。
(重点引导幼儿从作品的构图、色彩、背景的.表现上来欣赏。)。
(2)请幼儿猜一猜小朋友手中的画画的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理解自画像就是给自己画像,符合自己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外部特征。
(1)发给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看一看镜中的自己的特征。(引导幼儿从面部五官他特点、衣着等来观察。)。
(2)说一说自己的特点,帮助幼儿梳理绘画经验。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重点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大胆进行表现以及是否有意识的表现自己的外部特点。多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
4、展示评价。
(1)请幼儿猜一猜作品中画的是哪一个小朋友?说说是怎样猜来的。
(2)针对幼儿作品中表现突出的地方给予评价,提升全体的绘画水平。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从全体幼儿的绘画作品上看,今天参加活动的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都能够尽力的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说明活动过程的设计对于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另外从孩子们作品的构图、背景的表现形式也较以往有了进步,这说明欣赏环节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了开拓视野、提升绘画技能的作用。
不足之处:
1、活动开始的谈话时间过长,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欣赏环节有些不太适宜。这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考虑这个环节可以放在活动之前,开展一个欣赏活动,来达到提升幼儿绘画表现经验、理解自画像的作用。
2、由于欣赏时间的拖拉,因此我感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帮助幼儿梳理自己外貌特点的环节有些不充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孩子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会留意自己的特点,也有的孩子有偏离主题的想象。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十
1、能仔细观察手的外形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
2、能根据手的外形大胆想象,绘画。
1、绘画材料:图画纸,勾线笔。
2、绘画前组织幼儿做各种手影游戏,丰富幼儿的想象。
1、伸出自己的手,通过仔细观察了解自己的手,说说自己的手的什么样的,了解各部位的名称(先自由观察讲述,再集体交流)。如:10个手指、手掌、手背。
2、组织幼儿做“手指游戏“和“小手变变变”,引导幼儿用手做出各种造型,并启发他们想一想象什么,要求想的越多越好,并且与别人的不一样。
3、引导幼儿欣赏“小手变变变”作品,并在手的基础上进行添画活动。
(1)组织幼儿进行“手的联想画”图片欣赏。
(2)指导幼儿用勾线笔沿手的边缘描画(可摆放不同的手形)。
(3)引导幼儿在此基础上想象、添画。适当做一些示范。
(4)指导个别幼儿进行绘画。
4、组织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交流感受。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手”都变成了什么。请画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小朋友自己介绍作品。鼓励模仿老师作品的小朋友。帮助画的有所欠缺的幼儿学习应该怎么画。
欣赏每个小朋友的作品,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让幼儿描画自己张开的手,并沿轮廓剪下来,将自己会做的事情,请爸爸、妈妈帮忙写在纸上,使幼儿知道自己的手很能干,会做许多事情。
1.由于中班幼儿在美术绘画方面,更多的还是善于模仿,所以活动过程中应多做示范画,如果一味的要求幼儿自己想象并画出作品,其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2.在活动时间的把握上面,应更多的侧重于实际操作过程,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进行动手活动,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3.对于活动的重点内容应多加强调,活动设计的内容需要与本节课的活动目标紧密相连。
4.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多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给予有创意的幼儿,模仿得较好的幼儿适当的肯定与赞扬,同时一定不能忽略没有完成作品的幼儿,加强对这些幼儿作品的指导工作。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十一
1.欣赏作品,感受作品抽象、变形的绘画风格。
2.尝试用变形、装饰的手法表现自画像,感受其中的乐趣。
幼儿用书、《美工》。
一、教师导入谈话,引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师:什么是画像?小朋友平常看到过的画像是什么样的?
二、初步感受作品夸张、变形的表现风格。
三、进一步引导幼儿从作品的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感受作品的主题。
师:你感觉这幅画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画家是怎样表现的?(重点引导幼儿感受画面,尤其是人物脸部线条的装饰特点)。
四、创作自画像。
鼓励幼儿用夸张、变形的方法为自己画一幅肖像。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共同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谁的作品以及为什么。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十二
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让幼儿练习用剪刀见直线,提高用剪刀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准备:
色纸、白色皱纸、剪刀若干份。
流程:
导入活动——自由动手——总结。
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幼儿自己动手剪,教师在一旁指导。
要求:注意安全卫生,小心剪刀。
三、总结:
面条可以怎么吃?大家来说说看(幼儿自由说……)。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十三
一、幼儿自我介绍。
1、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可爱的脸蛋,脸蛋上有什么?(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除了脸蛋还有什么?(躯干、四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每个人长得一样吗?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照片看看,自己长得什么样,你喜欢做什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引导幼儿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介绍照片中的自己,说说自己的形象特征。
3、请个别幼儿自我介绍。
二、引题与示范。
1、引导语:我们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喜欢做的事情,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把自己最好最喜欢的样子画出来,在画之前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2、教师边说边示范画一张自画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可爱的脸蛋,脸蛋上有圆圆的头……)。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先构思,再动笔作画,突出自己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特长爱好。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不同的画画材料请小朋友自己画,在画之前要先想好怎样画,画自己在做什么,然后再动笔。)。
2、幼儿分组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分享。
1、组织幼儿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与交流。
2、小结:每个小朋友都画的不错,都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现出来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棒的一面,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
活动评析:
这个活动从教材的分析,目标的定位,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准备充分。
无论是从教学活动的设计还是从教学具的准备上都看得出教师很用心,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为这个活动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2、能认真分析教材,制定了适宜的情感目标“通过画自己提高自信心”
中班孩子个性开始凸显,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本次活动通过画自己了解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教学环节清晰。
活动有四个环节:一是导入活动“幼儿自我介绍”引导幼儿观察交流,二是引题与示范,三是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四是展示与分享,整个活动环节清楚。
针对活动情况,有几点建议进行探讨分析:
1、导入要切入重点,直接明了。
引入部分教师要重点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这对幼儿在绘画中能大胆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很重要。中班幼儿特别是上学期的幼儿观察能力比较弱,作为教师应采取有效的观察方法,帮助幼儿学会细致地观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这就需要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通过对比了解每个人眼睛、脸型、嘴巴、发型等都不同,让幼儿得到直接的感性经验。建议老师就可以出示班上两个脸部特征比较明显的孩子的照片(ppt)作为对比的对象。孩子们比较熟悉,让他们观察并说说他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然后教师进行小结。这样孩子就知道了每个人不同的特征会表现在什么地方,再去观察自己的特征就更直接明了了。
2、教师的示范要突显特征。
教师的示范对幼儿在范画中的影响力很大,对幼儿在绘画中的启发很有帮助。邱老师的范画是以自己为范本,特征不够突显,最明显的就是邱老师是长脸不是圆脸。范画时教师以自己为范本对教师的技能要求较高,建议可以有目的地选择1、2个脸部特征具有鲜明特点的幼儿进行范画。在画的时候一边说出这个幼儿的脸部特征一边进行范画,如他的脸是圆圆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小小的等,及脸部具有代表性的特征(酒窝、痣)。一边说一边画的作用在于强调如何表现其特征。
3、教师的指导要体现针对性。
邱老师在指导中比较侧重于帮助孩子学习人物画,对表现脸部特征还缺乏有效地引导。例如:一女孩自己是短发但是画出了长辫子老师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因为教师在引入观察和范画部分没有很好地突显特征,所以绘画作品中有8名幼儿画出了人物画,剩下的大多是蝌蚪人,没有较好的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以提出画出自己的爱好、特征的要求,这样可以让他们有更大的表现空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能力特别弱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动笔帮助他们添画降低难度。同时教师在指导时要有意识的挑选几幅比较成功的作品作为评价对象。
4、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具体明确。
邱老师的评价语是“画的是谁?”“你是怎样画自己?”“在干什么?”“谁画的还很漂亮?”这样较笼统,建议教师应该针对本次活动技能对如何表现特征方面提出更具体明确的要求,如:
(1)你觉得自己和别人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最特别的地方是什么?
(2)如果孩子的作品把特征画得很明显,可以请幼儿猜猜是谁?为什么你能一眼认出?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十四
1.在说说画画中让幼儿感受家人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2.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爸爸手偶头像两个、手工纸、记号笔、蜡笔、让爱住我家的背景音乐。
讨论绘画分享。
(一)讨论。
1.引入我看到有两个小朋友在争论一件事情,我们来看一下是什么事情?教师操作手偶模拟情景。
他们在争论什么事情?(爸爸用哪个手指来代表)那你的看法呢?用哪个手指来代表爸爸?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言(爸爸用大拇指代表,因为爸爸最能干。爸爸用中指来代表,因为爸爸最高。)那妈妈呢,用哪个手指来代表?为什么?幼儿发言(用食指,因为要跟爸爸在一起……)还有你自己呢,又用哪个手指来代表?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结:我们的看法各不相同,自己都有自己的想法,对吧!没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二)绘画看,我们这就有一只手,五个手指都是在一起的,每个手指代表一个家人。把自己和家里人分别画在手指上,好吗?记住要把家里人的特征画出来,比如说爸爸戴眼镜的,妈妈是长头发的。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幼儿画出家里亲人的特征。(音乐)。
(三)分享先画好的.小朋友可以跟客人老师去说说你的画,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的画。
现在所有小朋友都画好了,我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画。
有很多人已经跟客人老师还有小朋友介绍过了,那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个你最爱的人。
幼儿介绍一个最爱的人,说说为什么?
(最爱奶奶,因为奶奶和我一起的时间最长。妈妈。因为妈妈最关心我……)老师听了我们小朋友的介绍,发现我们都很幸福是吗?有那么多的人关心你,爱你,那我们小朋友是怎么爱家人的呢?幼儿发言(给妈妈倒水、给爸爸打电话、自己很乖,不烦妈妈……)那除了家里人,我们还爱谁?怎么爱他们?(爱老师、爱伙伴、爱小动物……)我们都生活在幸福的大家庭里,有那么多的人爱我们,我们也要关心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是爱他们的。
你们看可以把我们的手变成什么?幼儿发言。看老师把它变成什么?我们把手都连在一起,变成一棵树。就像树的树枝和叶子一样,生活在一起,都是一家人。(教师添画贴好的手成一棵树状。)我们的树还没有名字呢,我们来给他起个名字吧!(家庭树、爱心树……)今天我们介绍了很多自己爱的人,我们回去告诉他们,用我们的行动来表示我们也是爱着他们的,好吗?活动结束。
活动中,把握教师提问的开放性和针对性。如:在欣赏作品中,教师问幼儿这是谁的家,让孩子自由地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介绍个别幼儿的思路和独特表现,能对其他孩子的创造起到推动的作用,一个对全班幼儿的提示会紧紧抓住所有幼儿的心,我想如果我把这种介绍交流推迟到幼儿作品完成以后,幼儿再想学习、创造,超越的契机就错过了其意义也变的很小,这也是我在学习二期课改中认识到的教师角色的转变,把从教师原来的传授者、评价者,到现在逐渐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十五
1.进一步了解名片导入:观看幻灯1、2。
讨论大人使用名片的用途:观看幻灯3。(名片有各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交到更多的朋友、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讨论名片上的内容:观看幻灯4、5。(名片上有单位名称、姓名、职位、标志、地址、电话、手机等)。
想想说说我们的名片上有些什么:观看幻灯6、7。(自己的名称、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所在班级等)。
2.制作名片要求:
名片内容:必须有本人姓名、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
可以添画花纹等,进行装饰。
3.相互交流赠送名片和介绍名片。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十六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朵拉、玛尔的画像》,感受作品抽象、变形的绘画风格。
2、尝试用变形、装饰的手法表现自画像,感受其中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朵拉、玛尔的画像》,感受作品抽象、变形的绘画风格。
活动难点:
尝试用变形、装饰的手法表现自画像,感受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纸、水粉颜料、画笔、水、抹布等。
2、幼儿用书第1册第15—16页。
3、挂图《朵拉、玛尔的画像》(毕加索)。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谈话,引起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1、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谈谈对人物画像的认识。
提问:什么是画像?小朋友平常看到过的画像是什么样的?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一副特别的画像。
二、欣赏作品。
3、重点引导幼儿感受画面,尤其是人物脸部线条的装饰特点:画家是怎样表现它们的呢?
5、简要介绍作品名称和画家情况。
6、继续引导幼儿欣赏凡、高、卢梭和米罗的自画像(见幼儿用书)。
三、创作自画像。
2、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谁的作品。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从全体幼儿的绘画作品上看,今天参加活动的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都能够尽力的'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说明活动过程的设计对于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另外从孩子们作品的构图、背景的表现形式也较以往有了进步,这说明欣赏环节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了开拓视野、提升绘画技能的作用。
不足之处:
1、活动开始的谈话时间过长,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欣赏环节有些不太适宜。这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考虑这个环节可以放在活动之前,开展一个欣赏活动,来达到提升幼儿绘画表现经验、理解自画像的作用。
2、由于欣赏时间的拖拉,因此我感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帮助幼儿梳理自己外貌特点的环节有些不充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孩子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会留意自己的特点,也有的孩子有偏离主题的想象。
专业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案例17篇)篇十七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用有规律的花纹及有各种装饰物的花裙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装饰裙子,培养幼儿设计的兴趣。
3、步会互相欣赏作品,评价作品,获得成功的体验。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带来自己喜欢的花裙子。
2、每位幼儿一件用纸剪好的裙子式样,没有花纹及装饰。
3、小白兔、小黄狗、小松鼠、小猴、小青蛙、小猪的图片。
4、胶棒、即时贴、皱纹纸、彩色卡纸、贴花、亮片、扣子、蝴蝶结、花边等若干,分组摆放。
5、节奏明快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说:“今天,森林里要开动物狂欢节,邀请小动物们参加,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可是有几个小动物说不想去,你们看都有谁?(依次出示小白兔、小黄狗、小松鼠、小猴、小青蛙、小猪的图片),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想),哦!原来呀,小动物说它们都没有漂亮的裙子穿,所有不想去了。小朋友,你们能想想办法帮助它们吗?(引导幼儿说出给每个小动物们做一条漂亮的裙子)我们就一起给每个动物做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它们去参加动物狂欢节,好吗?”
二、请幼儿欣赏花裙子,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裙子款式,为设计做准备。
1、欣赏花裙子,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条,为什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裙子的花纹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自己以前还见过哪种款式的花裙?是长袖还是短袖?是圆领口还是方领口?裙子的下摆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3、观察裙子上除了花纹还有没有其他装饰物,说一说这些装饰物是什么?
三、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制作花裙子,教师进行指导。
1、师:“咱们一起帮这些小动物设计、制作漂亮的花裙子,好让他们高高兴兴的去参加森林的狂欢节,好吗?”
2、请幼儿先商量好自己要设计什么样的花裙子,然后按款式自由组成小组,再商量裙子上用什么花纹和装饰物,最后根据需要选择各种材料,合作制作花裙子。
四、评价欣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1、幼儿互相欣赏完成好的裙子,说一说自己和别人的有哪些不同。
2、分别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穿上裙子,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和小动物们一起去参加森林狂欢节。
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为幼儿投放剪好的不同款式的裙子式样,鼓励幼儿在上面设计自己喜欢的花纹。
2、组织幼儿穿上自己设计的花裙子开一场“小模特表演”。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