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

时间:2025-01-13 作者:JQ文豪

开题报告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对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理论基础等进行全面阐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一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其书《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中第一次用了“历史哲学”这一理论术语。它以哲学思维的方式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而研究反思历史演变规律和历史的意义,这也是历史哲学的重要研究意义。它使人类以一种历史意识的形态取代原有自然法的意识。然而,人们为什么要对“历史”产生这样孜孜不倦的兴趣呢?就是人们并不满足于对自己过去经历过的历史停留在莫名其妙的感觉中,人们为了在当下的行动中找到根据,总会去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到行动根据的来源。所以说历史知识的价值就体现在于人的自我认识中: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经历过的历史能为人类能够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提供了指导和根据。对自我的认识与人性是同一的东西,而人对历史的认识也正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马克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指出:十八世纪的个人是历史的结果,并非历史的起点。

史学研究的真正目的是关心那些真实地表现了人们在以往时代中的自我认识的历史事件,而非是简单地准确地记起、恢复各种仅仅作为事件的历史,而历史学家只有重新思想了那种创造了他们正在研究的事件的思想,他们才能理解那个事件。这就表明了历史研究与哲学探讨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切历史研究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当下之中。处于当代问题的视野中的历史学家,通过重做人的自我认识在过去曾经做过的事情而使这些过去的事情转化成作为当代人的精神财富的历史知识。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视角对论文进行撰写:

以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自由为研究重点对象,着重对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进行研究,系统梳理哲学史上关于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

就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研究与当马克思的历史为主主义中的自由观进行结合,浅析以哲学思维对当下世界历史问题重新进行理解。

本文地撰写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文献方法:

1.把握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需要通过对《历史哲学》文献的研究与理解,从而把握其哲学概念的意义。

2.研究其他哲学家原着,与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进而丰富文章内容。

3.对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的二手资料进行吸收理解,了解对黑格尔历史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理清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并对马克思的影响。

逻辑方法:理解黑格尔整体哲学的精髓,并以逻辑的方式展开叙述,然后整理出黑格尔其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的原貌。

本文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的观点作为研究重点,在系统地理清黑格尔哲学理论构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黑格尔思想中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并对后人及其当下的影响。

黑格尔哲学是哲学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其构建的哲学的庞大的体系可以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巅峰,而其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庞大的历史感对后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起到关键作用。

可以看出,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下,历史哲学在从古希腊,近代启蒙和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不同的哲学时期影响下的历史哲学的命运,直到黑格尔在其最具特色也是其思想最为成熟时期的作品《历史哲学》中完整的叙述其历史哲学思想,黑格尔思想体系的精髓可以总结是其强大的辩证逻辑与历史的融合性,并且以古典哲学的方式,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于逻辑与历史的自由之中。

在当代全球一体化的当下,我们不得不重新面对全世界沟通融合的局势,而如何更好的在全球多元化中去寻找一个真正的契合点,我认为关注世界历史的发展,并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去寻找多民族共通点显得尤为关键。那么在西方强大政治文化背景下,更好的理解西方对世界历史的理解与趋势,就能更好的在全球化中争取优势并参与全球化构建。

当今世界格局下,我们应该为世界历史负责,尤其在世界局势紧张的地区,中国更应该作为一个大国,肩负自己的使命。而马克思唯物历史观会继续指引着我们前进。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历史哲学的研究意义

0.2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1 黑格尔历史哲学及其自由问题产生的背景

1.1 历史哲学产生前史

1.2 历史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1.3 德国历史哲学的兴起及其对自由问题的探讨

2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历史与自由的统一

2.1 黑格尔历史哲学概念界定与对自由的理解

2.1.1 黑格尔历史哲学概念界定

2.1.2 黑格尔对自由概念的理解

2.2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基础

2.2.1 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一种态度:朴素的抽象态度

2.2.2 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二种态度: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

2.2.3 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三种态度:直接知识论

2.3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实现自由

2.4 自由在历史中的实现

3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

3.1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自由观思想对马克思现实自由观的思想的影响

3.2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哲学中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超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冒号):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1者及其所有物》第1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1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1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冒号):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1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1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1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1.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施蒂纳代表作《唯1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2.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3.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冒号):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施蒂纳与尼采。

3.施蒂纳与阿多诺。

4.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4.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冒号):

施蒂纳《唯1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1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19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19年版。

张1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3联书店2019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19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19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论文题目(冒号):中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决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加快建立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全面净化证券市场的环境。要实现这1目标,有效的手段之1是建立上市公司的效绩评价体系。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定了效绩评价制度,并正在逐步推开,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建立这项制度,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3.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文拟从4个方面探讨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1部分主要从6个方面阐述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意义,这6个方面是(冒号):

(1)有利于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2)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3)有助于对上市公司经营者业绩的全面考核。

(4)有利于引导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

(5)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形象意识。

(6)有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

第2部分主要从3个方面论证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这3个方面是;。

(1)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我国上市公司现有的基础比较好,更适合效绩评价工作的开展。

(3)政府有关部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比较支持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

通过上述两个部分的分析论证,说明我国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3部分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提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案。设想从5个方面构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框架。这5个方面是(冒号):

(1)全面阐述和分析效绩评价体系6个基本要素的内容、作用。

(2)重点研究效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效绩评价的核心,初步思路是参照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结合上市公司现状和特征,设计上市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数配置。

(3)确定评价标准采用行业标准和评议参考标准。

(4)制度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考虑采用工效系数法和综合判断法。

(5)提出组织实施的方法。建议在起步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4部分是实例分析。运用本文设计的效绩评价体系对某1家上市公司2019年度效绩进行评价。

4、本文研究的结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1是旨在引起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2是为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提供参考;3是从理论和实践老感两个方面提高本人的专业知识水平。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三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巨匠,他不仅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的深刻变革,而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分析和研究文化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列宁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目前,我国人民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进行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要成功地开展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首先,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是科学的文化哲学。现代西方文化哲学虽然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总体上,明显缺乏科学合理性。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一切优秀成果,正确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有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思想实质,并运用它去批判吸收中外文化哲学中的合理成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其次,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精深,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生态哲学等。过去,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研究还不够重视、不够深入。因此,深入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助于拓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围,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

再次,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文化哲学是层次的文化理论,它既是对各种具体的文化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各种具体文化理论研究。离开了文化哲学的指导,文化理论就会迷失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正确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为文化理论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加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助于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理论的影响,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

自 20 世纪 20 年代起,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根本性转换,即由经济领域转向了文化领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转向。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文化已成为世界哲学的研究主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转向,是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必然产物。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伴随著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随著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往日趋频繁,各种文化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出了诸如矛盾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国际哲学界逐步将研究方向转向了文化哲学。在 1983 年召开的第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上,文化哲学成为会议的主题。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哲学、文化和文明”。近三十年来。各国学者对文化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澄清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的哲学中不存在文化哲学思想的模糊认识,在梳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系统阐释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创建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并探讨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当代价值,旨在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依据,参考国内外关于马克思文化哲学研究的相关成果,认真梳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脉络,系统解读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努力构建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并结合我国当前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的实践,阐述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学理支撑。

七、论文创新点

1、初步建构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体上还不够系统深入。本文以马克思经典著作为依据,参考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经过深入研究和思考,初步建构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形成了以文化本质论为基础、以文化结构论为中介、以文化规律论为核心,以文化动力论为关键的解读体系。

2、系统梳理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研读,梳理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把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思想萌芽、初步形成、正式形成和丰富发展等四个阶段。提出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是对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的观点。

3、具体阐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价值。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紧密结合当代中国文化改革与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阐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当代价值。论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哲学基础,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法宝,是实现文化自强的行动指南。

中文摘要

导 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文化本质论

二、文化结构论

三、文化规律论

四、文化动力论

第三章 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基础

二、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法宝

三、实现文化自强的行动指南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 记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四

二、专业。

外国哲学。

研究意义。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其书《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中第一次用了“历史哲学”这一理论术语。它以哲学思维的方式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而研究反思历史演变规律和历史的意义,这也是历史哲学的重要研究意义。它使人类以一种历史意识的形态取代原有自然法的意识。然而,人们为什么要对“历史”产生这样孜孜不倦的兴趣呢?就是人们并不满足于对自己过去经历过的历史停留在莫名其妙的感觉中,人们为了在当下的行动中找到根据,总会去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到行动根据的来源。所以说历史知识的价值就体现在于人的自我认识中: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经历过的历史能为人类能够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提供了指导和根据。对自我的认识与人性是同一的东西,而人对历史的认识也正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马克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指出:十八世纪的个人是历史的结果,并非历史的起点。

史学研究的真正目的是关心那些真实地表现了人们在以往时代中的自我认识的历史事件,而非是简单地准确地记起、恢复各种仅仅作为事件的历史,而历史学家只有重新思想了那种创造了他们正在研究的事件的思想,他们才能理解那个事件。这就表明了历史研究与哲学探讨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切历史研究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当下之中。处于当代问题的视野中的历史学家,通过重做人的自我认识在过去曾经做过的事情而使这些过去的事情转化成作为当代人的精神财富的历史知识。

四、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视角对论文进行撰写:

以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自由为研究重点对象,着重对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进行研究,系统梳理哲学史上关于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

就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研究与当马克思的历史为主主义中的自由观进行结合,浅析以哲学思维对当下世界历史问题重新进行理解。

本文地撰写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文献方法:

1.把握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需要通过对《历史哲学》文献的研究与理解,从而把握其哲学概念的意义。

2.研究其他哲学家原着,与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进而丰富文章内容。

3.对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的二手资料进行吸收理解,了解对黑格尔历史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理清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并对马克思的影响。

逻辑方法:理解黑格尔整体哲学的精髓,并以逻辑的方式展开叙述,然后整理出黑格尔其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的原貌。

本文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的观点作为研究重点,在系统地理清黑格尔哲学理论构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黑格尔思想中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并对后人及其当下的影响。

五、

黑格尔哲学是哲学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其构建的哲学的庞大的体系可以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巅峰,而其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庞大的历史感对后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起到关键作用。

可以看出,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下,历史哲学在从古希腊,近代启蒙和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不同的哲学时期影响下的历史哲学的命运,直到黑格尔在其最具特色也是其思想最为成熟时期的作品《历史哲学》中完整的叙述其历史哲学思想,黑格尔思想体系的精髓可以总结是其强大的辩证逻辑与历史的融合性,并且以古典哲学的方式,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于逻辑与历史的自由之中。

在当代全球一体化的当下,我们不得不重新面对全世界沟通融合的局势,而如何更好的在全球多元化中去寻找一个真正的契合点,我认为关注世界历史的发展,并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去寻找多民族共通点显得尤为关键。那么在西方强大政治文化背景下,更好的理解西方对世界历史的理解与趋势,就能更好的在全球化中争取优势并参与全球化构建。

当今世界格局下,我们应该为世界历史负责,尤其在世界局势紧张的地区,中国更应该作为一个大国,肩负自己的使命。而马克思唯物历史观会继续指引着我们前进。

六、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历史哲学的研究意义。

0.2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1黑格尔历史哲学及其自由问题产生的背景。

1.1历史哲学产生前史。

1.2历史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1.3德国历史哲学的兴起及其对自由问题的探讨。

2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历史与自由的统一。

2.1黑格尔历史哲学概念界定与对自由的理解。

2.1.1黑格尔历史哲学概念界定。

2.1.2黑格尔对自由概念的理解。

2.2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基础。

2.2.1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一种态度:朴素的抽象态度。

2.2.2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二种态度: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

2.2.3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三种态度:直接知识论。

2.3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实现自由。

2.4自由在历史中的实现。

3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

3.1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自由观思想对马克思现实自由观的思想的影响。

3.2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哲学中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超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五

张东荪,一位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湮没在近代哲学史上的政治哲学家。张东荪以其独特的视角,构建了一整套自己的哲学体系,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曾大放光彩。对于张东荪在近代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现代学者已经有了更明晰的认识。从张东荪整个思想体系来看,是以其哲学思想为起点,以其民主政治思想为终点。在张东荪生活的时代,人们对其民主政治思想的关注程度远胜于对其哲学思想的关注。作为一位一生都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政治,试图宣扬并建立民主政治思想的思想家,张东荪在构建其哲学体系的同时,将其哲学思想阐发为其民主政治思想。随着时间的迁移,学者们发现,在研究 20 世纪中国的哲学思想及政治思想时,张东荪的哲学思想及民主政治思想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近些年来,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张东荪的哲学思想与民主政治思想。通过学者们的钻研,学界已经基本明了张东荪哲学思想体系的内容。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对其整个思想体系作进一步的挖掘,为进一步了解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打下基础。

张东荪是一位活跃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但由于时间上作为哲学家的张东荪在 1949 年后就“死”了,而其在政治上又一直作为反面形象等种种原因,现如今人们似乎很少知道这个人了。当我们再翻开历史的卷轴,我们会发现,张东荪先生是那个年代我们绝对不能够忽视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在近现代中国哲学史上“,如果我们说梁启超和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哲学的启蒙运动者,那么张东荪就是中国近代哲学底系统的建立人。”这是当时思想界的共同见解,如当时的学者如青,孙道升,郭湛波和贺麟等人就有明确的论断。张东荪在多元认识论之下提出了一系列认识论主张,其中内在关系说,间接呈现说,非写真说是最为重要的三项。另外张东荪提出了架构论的宇宙论以及主智的,化欲的人生观。认识论,宇宙观和人生观,构成了张东荪独有的哲学体系,这在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张东荪在近现代中国哲学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就本文选题原因来说,首先,张东荪的思想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不论是他的认识论,宇宙观,人生观,还是其民主政治思想,都是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非常珍贵的材料。然后,近 20 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张东荪,而人们关注的热点一直是在哲学上,对张东荪哲学体系的研究。而在 20 世纪上半叶,当时人们对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关注绝不弱于对其哲学的关注。其次,不可否认,张东荪是一位哲学家,但就其人生的整个历程来看,张东荪是以一个哲学家的视角来关注政治,同样的,观察政治对其哲学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反之,其哲学思想也极大的影响着其政治思想。其民主政治思想不但在当时产生了政治影响,影响到当时政治走向,而且对 20 世纪中国民主进程起到推进作用。所以研究其民主政治思想与研究其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研究其民主政治思想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最后,选择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研究作为毕业论文,在于本人个人对政治思想研究的兴趣与爱好及对张东荪思想与人格的敬佩。

张东荪(1886-1973),字圣心,原名万田,今浙江钱塘人。自幼习国学,受严格的儒家经典教育,曾短暂研习佛学。1905 年官派留学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研究哲学,接触西方近代科学与哲学,完成了一个封建士人向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正由于其受深厚持久的儒家道德思想熏陶,中国士大夫身上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在他身上表现的非常突出。其一生钟爱政治,以哲学的眼光研究政治,作为一代哲学家,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张东荪给后人留下许多着作。

就本文的创新点来说,第一,关于张东荪先生思想的研究非常之缺乏,而关于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研究更加是凤毛麟角了,而本文恰好弥补了这一方面研究的不足。

第二,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关于张东荪先生的政治思想研究论文中,绝大部分是把张东荪先生民主政治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或者是就其某个时期的民主政治思想作单个研究。而本文拟把张东荪先生的民主政治思想作个初步分期,研究其不同时期的民主政治思想,并比较之。

第三,人们对张东荪叛国案的研究都停留在挖掘事实的真相上面,而本文拟把张东荪叛国案作为为个案研究来探讨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这也是本文的一大创新点。就本文的写作思路与方法来说,按其思想历程而言, 本文拟从张东荪哲学为起点,以民主政治思想为最终归宿。首先对张东荪做出简单介绍,然后对其哲学思想中蕴含的民主政治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其次对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做出简略分期,并探讨其民主政治思想的内容及其理论来源,然后将张东荪与同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张君劢的民主政治观做出比较,最后对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做出简单评议。

张东荪不仅是一位建立了自己独有哲学体系的哲学家,还是一位民主政治思想有深入研究的思想家。张东荪自己曾说道“民主思想在我心中数十年如一日。

因此我敢自夸说,除张君劢先生外,国内最配在言论上对于民主来说话的恐怕就是区区小子了”,而且张东荪不仅仅是在理论上论证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可实施性与具体实施办法,还亲身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从评议政治到干政治,在参与政治活动中阐述自己的民主政治思想。

而且作为一名爱国自由知识分子,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一点可以从张东荪挑起的玄学与科学论战、社会主义论战、辩证唯物法论战及第三条道路的广泛传播上可以初步窥见。

但是,张东荪没有彻底的认清中国实际情况,没有看到民主政治的阶级性,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已经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张东荪所宣传与主张的是资本主义的改良社会思想,而对于社会主义,张东荪虽然也曾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但张东荪认为社会主义会造成少数人的专政与理性的缺失,其倡导的社会主义思想实质上是改良后的资本主义思想。这也就决定了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最终不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

但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并非一无是处,其思想中的闪光点如关于民主的阐述及将民主作为一种文化来建构的理念不仅对当时民主政治的进程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当今民主政治的建设也有很多借鉴意义。

张东荪不仅建立了一个哲学体系,而且也建立了一个初成体系的民主政治思想体系。张东荪不仅对民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还对民主与自由、民主与理性、民主与平等、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等民主观念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虽然张东荪提倡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但他关于社会主义应该积极吸收民主主义有益成分的论述对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东荪不但从制度及理论层面上探讨民主政治的实现之路,而且将民主政治看作是一种文化或者文明。这一点比近现代一批政治思想家仅仅将民主政治看作是把中国从乱世解救出来的思想方案或工具要更理一步。张东荪认为,民主政治不仅仅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实施,更为关键是的民主政治文化的建立,而这一点与马克思关于民主的显性结构(民主制度)与隐性结构(民主思想、民主精神、民主信仰及民主心理等)不谋而合。

张东荪虽然提倡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论,但其民主政治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张东荪生平及思想历程

2.1 张东荪所受教育

2.2 张东荪政治生涯

2.3 张东荪晚年生涯

第三章 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分期

3.1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之前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

3.2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至建国前后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

3.3 以张东荪“叛国案”为中心看张东荪 1949 年前后的民主政治思想

3.4 1952 年后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

第四章 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

4.1 中国传统人性论

4.2 多元的认识论

4.3 架构的宇宙观

4.4 主智的人生观

4.5 文化的道德观

第五章 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内容

5.1 民主与自由

5.2 民主与理性

5.3 民主与平等

5.4 社会主义观

第六章 张东荪与张君劢民主政治思想比较

6.1 张东荪与张君劢

6.2 张东荪与张君劢政治观点比较

结语 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评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六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探讨。

二、专业。

研究意义。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其书《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中第一次用了“历史哲学”这一理论术语。它以哲学思维的方式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而研究反思历史演变规律和历史的意义,这也是历史哲学的重要研究意义。它使人类以一种历史意识的形态取代原有自然法的意识。然而,人们为什么要对“历史”产生这样孜孜不倦的兴趣呢?就是人们并不满足于对自己过去经历过的历史停留在莫名其妙的感觉中,人们为了在当下的行动中找到根据,总会去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到行动根据的来源。所以说历史知识的价值就体现在于人的自我认识中: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经历过的历史能为人类能够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提供了指导和根据。对自我的认识与人性是同一的东西,而人对历史的认识也正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马克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指出:十八世纪的个人是历史的结果,并非历史的起点。

史学研究的真正目的是关心那些真实地表现了人们在以往时代中的自我认识的历史事件,而非是简单地准确地记起、恢复各种仅仅作为事件的历史,而历史学家只有重新思想了那种创造了他们正在研究的事件的思想,他们才能理解那个事件。这就表明了历史研究与哲学探讨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切历史研究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当下之中。处于当代问题的视野中的历史学家,通过重做人的自我认识在过去曾经做过的事情而使这些过去的事情转化成作为当代人的精神财富的历史知识。

四、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视角对论文进行撰写:

以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自由为研究重点对象,着重对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进行研究,系统梳理哲学史上关于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

就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研究与当马克思的历史为主主义中的自由观进行结合,浅析以哲学思维对当下世界历史问题重新进行理解。

本文地撰写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文献方法:

1.把握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需要通过对《历史哲学》文献的研究与理解,从而把握其哲学概念的意义。

2.研究其他哲学家原着,与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进而丰富文章内容。

3.对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的二手资料进行吸收理解,了解对黑格尔历史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理清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并对马克思的影响。

逻辑方法:理解黑格尔整体哲学的精髓,并以逻辑的方式展开叙述,然后整理出黑格尔其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的原貌。

本文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的观点作为研究重点,在系统地理清黑格尔哲学理论构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黑格尔思想中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并对后人及其当下的影响。

五、

黑格尔哲学是哲学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其构建的哲学的庞大的体系可以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巅峰,而其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庞大的历史感对后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起到关键作用。

可以看出,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下,历史哲学在从古希腊,近代启蒙和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不同的哲学时期影响下的历史哲学的命运,直到黑格尔在其最具特色也是其思想最为成熟时期的作品《历史哲学》中完整的叙述其历史哲学思想,黑格尔思想体系的精髓可以总结是其强大的辩证逻辑与历史的融合性,并且以古典哲学的方式,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于逻辑与历史的自由之中。

在当代全球一体化的当下,我们不得不重新面对全世界沟通融合的局势,而如何更好的在全球多元化中去寻找一个真正的契合点,我认为关注世界历史的发展,并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去寻找多民族共通点显得尤为关键。那么在西方强大政治文化背景下,更好的理解西方对世界历史的理解与趋势,就能更好的在全球化中争取优势并参与全球化构建。

当今世界格局下,我们应该为世界历史负责,尤其在世界局势紧张的地区,中国更应该作为一个大国,肩负自己的使命。而马克思唯物历史观会继续指引着我们前进。

六、论文提纲。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在当代,判例不是我国法律的渊源,但在司法实践中,判例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新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成文法自身的缺陷也表现得比较明显,对判例法进行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中国当代法制建设仍然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制约,而中国古代法律具有鲜明的判例法传统。在这种背景下,考察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能够为当代法制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研究我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的演变,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判例存在的原因、条件及价值,进而加深对于中国古代法律的'特征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传统法律文化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影响,并从判例法角度为当代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选题研究现状。

我国法律史学界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的讨论与研究是多角度的,学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论述:中国古代判例的存在形式、效力及发展演变情况;判例与制定法的关系;中国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形成的原因;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

总体上看,学术界就该问题进行专项研究的论着较少,往往是在论述其他相关问题时间接有所涉及;研究某一具体朝代中判例的论着比较多,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中国古代法律判例法特征的论着比较少;虽然对中国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形成的原因作了一定解释,但切入点比较陈旧,原因分析比较肤浅;研究方法多拘泥于历史分析法,缺乏将中国古代的判例与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进行比较性研究的成果;关于古代判例法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影响也缺乏辩证的分析,也未能提出更多的建设性意见。

三、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

1、基本思路。

笔者将依据古籍资料,从中国古代法律中所存在的判例入手,阐述其发展历程,分析出其存在原因,以及其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价值,进而总结出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特征。而后联系实际,结合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判例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影响及启示。

2、论文框架。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文写作:第一部分分析我国古代法律中所判例的演变过程和存在原因;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古代法律中判例法的地位与作用;第三部分总结我国古代法律判例法特征的表现;第四部分阐述古代法律的判例法传统对我国当代法制建设的现实意义。

3、主要研究方式。

本文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研究,首先从制度层面着手,介绍我国古代法律中的判例,而后理性分析其存在原因,并深入阐述其地位与作用,在前文基础上,归纳我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的特征,最后,结合现实,阐述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的现实意义。

4、研究方法。

(二)比较分析法。将中国古代法律中所存在的例与律进行比较,将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例与普通法系中的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更清晰展示中国古代法律中判例法的特征。

四、论文提纲(含论文选题、论文主体框架)。

浅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

一、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判例。

(一)中国古代法律中判例的发展历程。

从奴隶社会的法制入手,并从封建社会各朝代中撷取代表性法律形式,梳理出古代法律中判例法的演变情况,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判例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长期存在的原因。

从立法技术、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等角度入手,分析判例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长期存在的原因。

二、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的地位与作用。

(一)例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主要从例与制定法的关系入手,分析判例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的变化情况。

(二)例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作用。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分析例在中国古代法律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七

选题来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一般是把形而上学放在与辩证法的比较中来理解。即:凡是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来看问题就是辩证法,而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来看问题就是形而上学。并由此得出,形而上学是荒谬和错误的结论。其实,我们对形而上学的这种大众化的理解,遮蔽著我们对形而上学本身的真正把握,而且极容易造成思想的各种混乱。因此有必要还形而上学以本来面目。而造成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没有厘清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不同理解,不知道形而上学的真正含义。

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人们沿用的其实是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用法,把形而上学紧紧视为一种思维方式,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对立起来。恩格斯在他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研究,特别是自然辩证法中,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当作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认为形而上学是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恩格斯写到:“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在他们看来,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身又是别的东西。”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的评价是,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极容易理解的,因为它是合乎常识的,然而,常识在日常应用的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碰到极为惊人的变故。恩格斯认为,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注视生成和消逝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由此可见,在恩格斯看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形而上学用孤立的、片面的、凝固僵化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它的内部矛盾,而辩证法则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发展的动力归结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显然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把握不是局限在思维方式这一个角度,马克思在“体系、超越、反思”等意义上使用“形而上学”一词,并称黑格尔建立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包罗万象的王国”。马克思认为黑格尔以及前人以各种方式来解决脱离或背离现实的纯抽象、纯客观以追溯整个世界的本源的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形而上学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学问,其主题是对存在及人的本质性的一种超验的追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回避这一主题,而只是以新的方式来阐述这一主题。马克思在对社会存在的反思中,是从生产劳动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入手的,他认为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史。在对现实社会的超验性思考时,他也是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状况入手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所以马克思理解的形而上学,应该是指那种反对以寻求“原因”的基本原理为目标的传统形而上学。它并不必然意味著形上之思的终结,而只是说传统哲学意识第一性或理论优先于实践的经典地位被取消,哲学已经转换了思维方式。让形而上学回归到服务现实世界正是马克思对形而上学和哲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表面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但是完全可以从中读出社会空间的含义,比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讲到了城乡对立,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是讲社会空间的断裂。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讲到资产阶级的形成史,即资产阶级通过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等方式进行的全球扩张,实质是这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也就是社会空间的再生产,它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生产上接受这种资本的生产方式,而且要在文化、法律等方面接受这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历时21个月的考察,以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向我们再现了19世纪英国的主要工业城市的面貌。在《论住宅问题》中,他不仅指出了造成工人阶级居住空间的恶劣的根源,而且也提出了空间正义的问题。

近几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进行过不少讨论,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相关研究比较零散,多局限于特定视角和个别问题上,或者是更多的停留在国外空间理论思想的引介上,或者是缺少结合当代人类空间实践的更为开阔的研究视野。因此,本文将这些问题都集中在一起进行梳理和讨论,使得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有一个整体的框架。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空间理论,从微观方面来讲,就是关于空间正义,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问题;从宏观方面讲,就是全球化的问题。那么,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住房问题,随著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房价的不断提升而导致的城市居住空间的占有、使用等出现一些问题,那么恩格斯关于这方面的思想就可以给于我们以启发,而不至于走了老路、走了弯路。其次,随著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与世界接轨,作为全球资本链条上关键的一环,我们该如何走下去。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认清形势,真正做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资料收集情况(含主要参考文献)

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6)、李春敏:《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8)、孙江《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北京:人民出版社,。

(9)、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0)、张一兵:《回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1)、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

(12)、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3)、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4)、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5)、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6)、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blackwell publishing ,1991。

论文类:

(17)、俞吾金:《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

(18)、胡大平《马克思主义与空间理论》,《哲学动态》,第11期。

(19)、段进军、胡火金:《发展主义空间观的批判与空间观的转型》,《哲学动态》,第11期。

(20)、刘怀玉:《不平衡发展的“现在”历史空间辩证法》,《学习与探索》,第6期。

(21)、庄友刚:《空间生产范式的资本批判与中国马克思哲学创新论域》,《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第6期。

(22)、王金福:《“空间、空间生产”五问——对张之沧教授几个观点的质疑》,《学术月刊》,1月 第44卷 1月号。

(23)、张之沧:《再论空间的生产、建构和创造——回应王金福教授的“质疑”》, 《学术月刊》,1月 第44卷 1月号。

(24)、庄友刚:《西方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的逻辑、问题与趋势》,《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6期。

(25)、陈忠:《城市启蒙与城市辩证法:再论城市哲学的建构》,《河北学刊》,5月 第32卷 第3期。

(26)、吴细玲:《城市社会空间与人的解放》,《哲学动态》,第4期。

(27)、董慧:《身体、城市及全球化:哈维对解放政治的空间构想》,《哲学研究》,第4期。

(28)、赵海月、赫曦滢:《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的辨识与建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月 第52卷 第2期。

(29)、邹诗鹏:《空间转向的生存论阐释》,《哲学动态》,第4期。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的关注在不断提升,许多学者主持翻译了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著,撰写了以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为主题的论文,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相关研究比较零散,多局限于特定视角和个别问题上,缺乏整体的梳理和探讨。

首先,马克思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界定。

国内学界的阐释路径一是将时空作为物质运动之存在形式的逻辑贯彻到底,强调社会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二是将马克思的社会空间观作为对纯粹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然空间观的一种扬弃和实践的唯物主义在空间观上的一种革命性变革,实践使空间具有社会属性,并与价值、自由、社会革命这样的问题关联在一起。

其次,世界历史与全球空间生产。

世界历史是马克思社会空间探讨的重要维度,学界对此进行了诸多探讨,任平等从资本视角入手,指出空间生产方式一直是从当年马克思到当代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马克思的空间视野中,资本不仅是一种历史的生产方式,而且也是一种空间的生产方式,资本全球化使历史成为全球性的历史过程。

再次,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问题。

学界在这方面刚刚起步,庄友刚指出,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范畴内在地暗含著空间本身的生产这一内涵,因为社会生活本身的生产意味著社会生活空间的扩张,也就是社会生活空间的生产。刘怀玉认为,空间化问题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当代意义的独特视角,空间化问题研究弥补了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空间角度的缺失,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根本途径。

最后,城市空间生产与空间剥夺。

城市空间生产是马克思探讨社会空间又一重要维度。高鉴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空间的探讨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后者促进了新型城市的迅速增长,同时占据垄断地位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城市化国家,利用国际间的城乡差别和对立,控制和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剥削发展中国家。

国外对于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不仅彰显于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体系中,而且渗透于当代空间研究的其他理论派别,涉及人文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空间哲学等多个学科,这说明马克思在当代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中不但没有缺场,而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第一,对马克思社会空间观的重新思考。

国外相关研究普遍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著空间维度缺失的问题,列斐伏尔指出,空间不应只是充当一种辅助物或背景,恰恰相反,它本身就是主角;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核心是生产关系的生产,而生产关系的生产本身就是一种空间的生产。哈维也认为,马克思关注空间和地理的重要性,他敏锐的注意到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同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地理活动和策略交织在一起的。苏贾也认为,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渗透著清晰的地理学分析,比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就涉及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的地理扩张问题。

第二,在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的思考基础之上提出的研究方法。

列斐伏尔提出了“社会—空间—历史”三元辩证法,这是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将辩证法空间化的重要尝试,在此基础上,他从空间的社会属性出发,将空间区分为感知的空间、构想的空间与实际的空间,并以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与社会形态理论为基础,将人类空间化历史概括为六个阶段。哈维提出了将历史唯物主义升级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主张,同时用“时空压缩”这一范畴阐发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新时空体验。苏贾区分了“空间”与“空间性”,认为后者是空间社会属性的真正表达,他在梳理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空间分析的几种不同理论倾向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社会—空间辩证法”,并为其设定了理论前提。

1.论文提纲(主要研究内容)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

引言 空间与资本

(一)、关于空间

1、空间的概念

2、空间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二)、关于资本

1、资本的概念

2、资本的表现形式(物的形式及人格化的资本、一种关系、一种过程)

(一)、资本主义工业城市及现代资本的形成

1、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形成(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繁荣和衰败。简单协作。机器的使用。工厂制度。工业城市形成。)

2、现代资本的形成(共同体尽头交换的出现。商人阶级的出现。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换。)

(二)、工业城市:资本积累的重要载体

1、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空间(过剩人口的出现:失地农民、破产的家庭手工业者等。便利的交通条件:铁路、港口等。生产资料:资金的充裕、机器的使用等。)

2、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科学技术与资本的结合。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应用。机器的不断改良。)

3、活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点(城市空间的聚集效用。资本的空间集合能力。并存劳动。)

(三)、空间正义:住宅问题

1、城市规划(工人住宅区的集中。商业街区的建立及原住民的拆迁。工人居住区域的不合理规划。疾病爆发、高死亡率等。)

2、居住环境(工人与资本家居住环境的对比:室内和室外、居住区周边的交通、卫生状况等。生活方面:购物、饮食、娱乐等。)

(四)、城乡空间二元对立:资本发展的必然后果

1、城乡分离向城乡对立的转化(前资本主义时期城乡状况。现代资本的出现,工业城市的形成。乡村的附属地位确立。)

2、城乡对立的形成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乡村手工业者破产。城市的就业机会增加。对乡村资源的掠夺。乡村工厂:乡村城市化。)

(五)、工业城市:工人运动的发源地

1、工人阶级的集中(居住区域的划分。不断涌入的农民。多地区、多民族的工人汇合。)

2、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觉醒(机器改进使得大批工人失业。由对机器的仇恨转向资本家。意识到自身的状况。)

3、工人革命运动的发源地(对生产资料的破坏。各种形式的罢工。有组织的革命运动,巴黎公社等。)

(一)、全球空间的形成

1、资本的发展:区域空间的形成(新航线的开辟、美洲大陆的发现。对新空间的占领。资源的掠夺。原始积累。)

2、资本的扩张:生产关系的空间再生产(殖民地理论。)

3、资本的必然趋势:全球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过度积累。国内市场的饱和。开辟新市场的紧迫性。)

(二)、全球空间的断裂

1、不平衡地理发展(客观地理环境。三个从属: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2、国际劳动分工的形成(工业国家为核心。农业国家为附属。农业服务于工业。)

(三)、资本的全球空间再生产

1、生产方式的全球化(空间支配。资本再积累。转移过度积累。)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化(货币。交换。自由。平等。)

(四)、资本全球化的意义

1、积极方面(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交往的普遍化。)

2、消极方面(生态的破坏。人的片面发展。)

3、资本主义的灭亡(多国胜利论。)

(一)、对我国目前空间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

(二)、对当下人类空间实践方面的指导意义

2.论文写作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写作重点: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的空间理论的两个视角的描述如何将逻辑与历史进行统一。

写作难点:除了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理论进行阐述外,如何将当代新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哈维等)的空间理论与其进行更好的融合,以凸显马克思恩格斯的空间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写作创新点:本文对资本及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及扩张等置于空间视角,从而将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空间转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论述人类解放。

3.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论文写作的计划、进度安排

研究的思路:鉴于目前国内外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的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将主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为根本依据,并对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阅读以便补充。

研究方法:在查找与本文相关的书籍、各类期刊、学术报告等二手资料的基础之上,回归文本,忠于原著。

论文写作的计划、进度安排:

(1)、20xx年3月至20xx年5月:收集资料并阅读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20xx年6月至20xx年10月:进一步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完成论文初稿。

(3)、20xx年11月至20xx年12月:反复研读修改初稿后,提交导师指导。

(4)、20xx年1月至20xx年2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定稿。

(5)、20xx年5月:进行论文答辩。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八

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二、专业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研究意义。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巨匠,他不仅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深刻变革,而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分析和研究文化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列宁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目前,我国人民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进行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要成功地开展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首先,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是唯一科学的文化哲学。现代西方文化哲学虽然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总体上,明显缺乏科学合理性。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正确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有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思想实质,并运用它去批判吸收中外文化哲学中的合理成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其次,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精深,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生态哲学等。过去,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研究还不够重视、不够深入。因此,深入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助于拓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围,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

再次,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文化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文化理论,它既是对各种具体的文化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各种具体文化理论研究。离开了文化哲学的.指导,文化理论就会迷失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正确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为文化理论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加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助于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理论的影响,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

五、研究动态。

自20世纪20年代起,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根本性转换,即由经济领域转向了文化领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转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已成为世界哲学的研究主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转向,是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必然产物。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往日趋频繁,各种文化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出了诸如矛盾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国际哲学界逐步将研究方向转向了文化哲学。在1983年召开的第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上,文化哲学成为会议的主题。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哲学、文化和文明”。近三十年来。各国学者对文化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澄清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的哲学中不存在文化哲学思想的模糊认识,在梳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系统阐释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创建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并探讨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当代价值,旨在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以马克思的经典着作为依据,参考国内外关于马克思文化哲学研究的相关成果,认真梳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脉络,系统解读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努力构建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并结合我国当前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的实践,阐述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学理支撑。

七、论文创新点。

1、初步建构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体上还不够系统深入。本文以马克思经典着作为依据,参考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经过深入研究和思考,初步建构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形成了以文化本质论为基础、以文化结构论为中介、以文化规律论为核心,以文化动力论为关键的解读体系。

2、系统梳理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对马克思经典着作的研读,梳理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把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思想萌芽、初步形成、正式形成和丰富发展等四个阶段。提出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是对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的观点。

3、具体阐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价值。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紧密结合当代中国文化改革与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阐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当代价值。论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哲学基础,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法宝,是实现文化自强的行动指南。

八、论文提纲。

中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文化本质论。

二、文化结构论。

三、文化规律论。

四、文化动力论。

第三章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基础。

二、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法宝。

三、实现文化自强的行动指南。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九

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1)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施蒂纳代表作《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1)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1.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施蒂纳与尼采

3.施蒂纳与阿多诺

4.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xx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xx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xx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十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巨匠,他不仅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深刻变革,而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分析和研究文化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列宁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目前,我国人民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进行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要成功地开展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首先,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是唯一科学的文化哲学。现代西方文化哲学虽然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总体上,明显缺乏科学合理性。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正确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有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思想实质,并运用它去批判吸收中外文化哲学中的合理成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其次,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精深,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生态哲学等。过去,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研究还不够重视、不够深入。因此,深入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助于拓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围,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

再次,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文化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文化理论,它既是对各种具体的文化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各种具体文化理论研究。离开了文化哲学的指导,文化理论就会迷失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正确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为文化理论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加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助于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理论的影响,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

自 20 世纪 20 年代起,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根本性转换,即由经济领域转向了文化领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转向。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文化已成为世界哲学的研究主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转向,是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必然产物。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伴随著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随著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往日趋频繁,各种文化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出了诸如矛盾和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国际哲学界逐步将研究方向转向了文化哲学。在 1983 年召开的第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上,文化哲学成为会议的主题。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哲学、文化和文明”。近三十年来。各国学者对文化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澄清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的哲学中不存在文化哲学思想的模糊认识,在梳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系统阐释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创建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并探讨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当代价值,旨在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以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依据,参考国内外关于马克思文化哲学研究的相关成果,认真梳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脉络,系统解读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努力构建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并结合我国当前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的实践,阐述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学理支撑。

1、初步建构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总体上还不够系统深入。本文以马克思经典著作为依据,参考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经过深入研究和思考,初步建构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解读体系,形成了以文化本质论为基础、以文化结构论为中介、以文化规律论为核心,以文化动力论为关键的解读体系。

2、系统梳理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研读,梳理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把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思想萌芽、初步形成、正式形成和丰富发展等四个阶段。提出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是对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的观点。

3、具体阐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价值。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紧密结合当代中国文化改革与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阐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当代价值。论述了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哲学基础,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理论法宝,是实现文化自强的行动指南。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十一

论文题目:从顺应论的视角看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

1、选题意义和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的对外联系也日益增多。中国企业要想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企业网站或宣传册上的企业简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阅读企业宣传资料,读者可以看出企业外宣材料既有关于企业的基本信息介绍,也有企业所做的文字上、句法上、结构上的这染来达到推广企业、大市场的目的。汉语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在英译过程中会涉及到与目的语不同的语言习惯、行文方式以及文化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心理因素和审美因素等,这就需要译者对原文本做出适当调整,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语篇进行重构,以此实现对交际意图的顺应。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说,本文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笔者认为,企业外宣翻译属于“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兼而有之,而且更侧重于“诱导型”.因此,外宣翻译要更加注重文本的交际功能,要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译文所传递的信息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并让读者产生共鸣,继而付诸行动,实现译文预期的功能。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m)提出了顺应论,将语言的使用过程看做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选择的过程。因而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研究语言使用。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也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优秀的企业宣传材料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任何一个想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务必在其外宣材料的翻译上做足功夫。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生活环境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企业外宣材料时为了获取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并激发他们付诸行动,就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以及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等对原文做出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调整,而这一顺应的过程也是语篇重构的过程。本文突破性的将顺应论与语篇重构结合起来,并结合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及其翻译,试图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现象。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1987年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顺应论之后,在语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久国内学者就将其引进到中国来。国内学者不仅从理论层面对顺应论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且将顺应论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外语教学、二语习得、文化传播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成果最大的当属顺应论对翻译理论和其应用的研究。我国真正将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

1国外顺应论研究状况。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ipra工作文集》(ipraworkingdocument1)(1987,45-48)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标志着顺应论的提出。1995年,他较为详细并系统地在他主编出版的第一本《语用学手册》(handbookofpragmatics)中对顺应论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地选择的过程。他将语用学描述为关于语言整体的、功能性综观,并将语用学定义为语言和交际在认知、社会与文化方面的研究。,阿萨卡瑟(asakasher)主编的《语用学的关键概念》pragmatics;:criticalconcepts)论文集中,维索尔伦发表了一篇名为《交际动态过程的语用模式》(v4pragmaticmodelforthedynamaticsofcommunication)的文章,主要研究了顺应论中顺应的动态性。,在他的专着《语用学新解》(understaningpragmatics)中,维索尔伦强调了语用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顺应论走向成熟。该书主张把语用学当作一种研究视角,突破了以往学者将语用学看作语言学的一个核心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的看法,而认为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的视角或纵观,贯穿于语言学研究和使用的方方面面,可以照应到语言的各个层次。运用这一视角,可以研究不同的语言材料。这是一种研究方法上的革命,可以为语言的不同层面进行语用分析,也为语用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

2国内顺应论研究状况。

钱冠连是国内第一位将顺应论引入中国进行研究的学者。在他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的.《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评述》(1991,62-66)的文章中,将维索尔伦对语言适应包括五个方面,即适应的对象、层次、阶段、领悟程度和适应策略进行了分析,并且就语言适应、选择和语言功能综观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真分析对比了维索尔伦的语用学新论和以往的语用学的区别。他还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语用学: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2000,230-232),该文章首先解释了语用学综观论的理论源头。维索尔伦从morris的理论中得出了任何规则里都有语用成分,也能从不同的语言成分中审视到语用视角。其建设性意义体现在将语用学从语言学的并列学科出分割出来,使其不再属于语言资源的语言学,而是加入到语言使用的语言学去,作为是一种语言综观和视角来研究和使用,这不仅仅可以解决语用学问题,还为今后人们从语用学角度解释其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国内除钱冠连外,何自然主编的《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一书也对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评述。和以往语言学及语用学着作不同的是,该书紧紧把握住语用学研究与发展的方向,集语用学的三个前沿理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为一体来向国内读者进行西方翻译理论的介绍。

关于顺应论的部分,该书介绍了顺应论的理论来源、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顺应论的视角观、顺应论的分析维度、顺应论的应用等。本书中理论与实例有效结合,为读者展现了顺应论的完整框架及其应用。该书指出,顺应论是宏观语用学的核心,顺应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和探讨语用学的全新视角。谭晓晨发表在《外语与外语教学》上的《语境的动态研究一--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评介》(2000,50-52)中介绍了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探讨了语言和语境互为构建的动态关系,指出动态生成的语境观是对传统语境研究及时而必要的补充。孙炬发表在《山东大学学报》上的《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51-55)从语言哲学的立场阐释了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语言的使用是哲学立场的反映,纵观维索尔伦的语用思想,折射出体现在意义观、心理认知观和语境观三个方面的语言哲学。此外,刘正光、吴志高从哲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顺应论的理论基础,除了对语言顺应论做出肯定,他们还指出“将‘顺应’看成一把万能的朗匙,以解释所有的语言运用,有运用过度之嫌”(李元胜,2007:124)。

中国学者不仅专门对顺应论进行研究,还将其与其他理论结合或者将顺应论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在利用顺应论对其他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顺应论对翻译的研究占据多数。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有的学者侧重于顺应论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戈玲玲在发表在《外语学刊》上的《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2000,7-11)-文中,为我们展现了语用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它超越了以往语言学研究的框架,将翻译看作是一种动态的信息交流活动。文章还指出,根据顺应论,语言和语境之间的顺应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两者可以相互影响,同样,翻译作为语言转换的过程,也会涉及到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互顺应,这种顺应应该以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为目的,对交际语境、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结构做出改变。

有的学者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翻译策略和方法,王建国发表于《外语研究》上的《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55-59)-文中,针对国内外翻译界对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争论,他指出直译、意译、归化、异化只是翻译方法,而不是翻译策略,动态顺应才是翻译策略。同时,他还指出翻译的过程和结果是动态顺应的过程和结果。

顺应论在与翻译结合的过程中,学者们除了从翻译理论研究的角度分析和阐释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外,还将顺应论应用到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去,比如文学作品译作分析、应用文本译作分析,同时还有学者将顺应论与语用策略研究、外语教学研究、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联系起来。

叶苗在其着作《应用翻译语用观》conpragmaticstransl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pragmatics)中,首先对应用翻译进行了定位,然后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应用翻译。同时她主张以顺应论为基础来讨论和解释异化,并以《选美中国》为例,结合应用翻译中“异化”和“归化”之争,提出了在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应用文本翻译时,译者可以采取异化策略,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扩大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语境、认知语境,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兴趣和探索,增强我国软实力。

纵观国内顺应论的研究现状以及顺应论与翻译结合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在顺应论对翻译的结合方面,研究者几乎都是从文学翻译、应用文翻译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且很多研究还是局限于维索尔伦顺应论的推介和重申,缺乏创新点,并且对理论的适用范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导致了顺应论在很多领域的误用和滥用。

3、参考文献。

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criticism,thepotential&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pragmatics.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戈玲玲。《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j].黑龙江,外语学刊。(3):7-11.

公海燕《顺应论视角下广告翻译研究》。2012.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2.

李明。《商务英语翻译(汉译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钱冠连。《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30-232.

叶丽萍《顺应论在企业简介汉英翻译中的应用》。2012,叶苗。《应用翻译语用观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论文提纲。

1引言。

2文献综述。

2.1国外顺应论研究状况。

2.2国内顺应论研究状况。

3顺应论简介。

3.1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3.1.1变异。

3.1.2商讨性。

3.1.3顺应。

3.2顺应论的两个分析维度。

3.2.1语境因素的顺应。

3.2.2语言结构顺应。

3.3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4从顺应论的视角看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

4.1企业外宣翻译的文本和语言特点。

4.2语篇重构的概念。

4.3从顺应论的视角看形式的语篇重构。

4.3.1语篇衔接和连贯方式与形式的语篇重构。

4.3.2语言风格与形式的语篇重构。

4.4从顺应论的视角看内容的语篇重构。

4.4.1心理世界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4.4.2文化现象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4.4.3社会规范和政治制度与内容的语篇重构。

5结论。

5、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本论文选取了两篇企业外宣材料,分别是《西麦克展览公司简介》和《海天味业网站宣传资料》,并由本人对其进行翻译。根据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顺应论的相关分析维度和语篇重构的两大类型,分析译者为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社会规约和心理因素等所做出的调整。

6、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顺应论为基础,结合语篇重构的概念,分析了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英译过程中的语篇重构现象。企业外宣材料不仅仅涉及到基本信息传达,而且涉及到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影晌力的传递。因此企业外宣翻译不是简单机械地表达和传递信息,还要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对原文作出调整,使目的语读者在阅读外宣材料时被其所传递的企业信息所吸引,继而激发他们采取行动。因此,译者为了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要对原文进行内容上和形式上的语篇重构。包括语篇衔接与连贯方式的顺应、语言风格的顺应、心理世界的顺应、文化现象的顺应以及社会规范和政治制度的顺应。同时译者为了达到以上这些顺应的目的,选择顺应的过程中也包含了对原文从词语、句子结构、篇章衔接以及内容上进行重构。

对于企业的外宣翻译,只有设身处地地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和翻译,巧妙地对原文进行语篇重构来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和文化,才能激发读者付诸行动,为企业的形象宣传和经济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7、预期的结果。

企业外宣翻译要通过对原文进行语篇重构来顺应目的语社会的语言语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文化世界等,才能更好地实现外宣翻译的交际功能,达到良好外宣效果。

8、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十二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其书《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中第一次用了“历史哲学”这一理论术语。它以哲学思维的方式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而研究反思历史演变规律和历史的意义,这也是历史哲学的重要研究意义。它使人类以一种历史意识的形态取代原有自然法的意识。然而,人们为什么要对“历史”产生这样孜孜不倦的兴趣呢?就是人们并不满足于对自己过去经历过的历史停留在莫名其妙的感觉中,人们为了在当下的行动中找到根据,总会去从过去的经历中找到行动根据的来源。所以说历史知识的价值就体现在于人的自我认识中: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经历过的历史能为人类能够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提供了指导和根据。对自我的认识与人性是同一的东西,而人对历史的认识也正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马克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指出:十八世纪的个人是历史的结果,并非历史的起点。

史学研究的真正目的是关心那些真实地表现了人们在以往时代中的自我认识的历史事件,而非是简单地准确地记起、恢复各种仅仅作为事件的历史,而历史学家只有重新思想了那种创造了他们正在研究的事件的思想,他们才能理解那个事件。这就表明了历史研究与哲学探讨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切历史研究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当下之中。处于当代问题的视野中的历史学家,通过重做人的自我认识在过去曾经做过的事情而使这些过去的事情转化成作为当代人的精神财富的历史知识。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视角对论文进行撰写:

以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自由为研究重点对象,着重对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进行研究,系统梳理哲学史上关于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

就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研究与当马克思的历史为主主义中的自由观进行结合,浅析以哲学思维对当下世界历史问题重新进行理解。

本文地撰写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文献方法:

1.把握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需要通过对《历史哲学》文献的研究与理解,从而把握其哲学概念的意义。

2.研究其他哲学家原着,与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进而丰富文章内容。

3.对黑格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的二手资料进行吸收理解,了解对黑格尔历史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理清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并对马克思的影响。

逻辑方法:理解黑格尔整体哲学的精髓,并以逻辑的方式展开叙述,然后整理出黑格尔其历史哲学中的自由思想的原貌。

本文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自由的观点作为研究重点,在系统地理清黑格尔哲学理论构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黑格尔思想中历史哲学中的自由问题,并对后人及其当下的影响。

黑格尔哲学是哲学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其构建的哲学的庞大的体系可以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巅峰,而其哲学思想中所蕴含的庞大的历史感对后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起到关键作用。

可以看出,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下,历史哲学在从古希腊,近代启蒙和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不同的哲学时期影响下的历史哲学的命运,直到黑格尔在其最具特色也是其思想最为成熟时期的作品《历史哲学》中完整的叙述其历史哲学思想,黑格尔思想体系的精髓可以总结是其强大的辩证逻辑与历史的融合性,并且以古典哲学的方式,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于逻辑与历史的自由之中。

在当代全球一体化的当下,我们不得不重新面对全世界沟通融合的局势,而如何更好的在全球多元化中去寻找一个真正的契合点,我认为关注世界历史的发展,并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去寻找多民族共通点显得尤为关键。那么在西方强大政治文化背景下,更好的理解西方对世界历史的理解与趋势,就能更好的在全球化中争取优势并参与全球化构建。

当今世界格局下,我们应该为世界历史负责,尤其在世界局势紧张的地区,中国更应该作为一个大国,肩负自己的使命。而马克思唯物历史观会继续指引着我们前进。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历史哲学的研究意义。

0.2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1黑格尔历史哲学及其自由问题产生的背景。

1.1历史哲学产生前史。

1.2历史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1.3德国历史哲学的兴起及其对自由问题的探讨。

2黑格尔历史哲学中历史与自由的统一。

2.1黑格尔历史哲学概念界定与对自由的理解。

2.1.1黑格尔历史哲学概念界定。

2.1.2黑格尔对自由概念的理解。

2.2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基础。

2.2.1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一种态度:朴素的抽象态度。

2.2.2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二种态度: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

2.2.3思想对客体性的第三种态度:直接知识论。

2.3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实现自由。

2.4自由在历史中的实现。

3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

3.1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自由观思想对马克思现实自由观的思想的影响。

3.2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哲学中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超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十三

一、课题释义。

在众多的课题中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这样一个课题,我们课题组成员曾经做过多次研讨,大家普遍认为这个课题很大,极易架空,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之一在于:课题内容涉及外语课堂教学的多个领域,单是一个小学就足以令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潜心数年加以探索与研究;原因之二在于:关于对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的差异,人们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先期的课题准备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其他课题而言是比较少的,可供参考的资料不是很多,理论储备不足。然而愈是困难重重,我们愈是感到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研究,为此我们深刻挖掘课题本身的内涵,力求把大的课题做精,把空的内容填实,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将课题宏观的释义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伴随着国家教育部下达文件要求小学自20xx年秋有条件的省份、地区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小学英语教学为英语外语教学回到教育的主流中提供了崭新的契机。小学外语课堂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帮助学生学习与发展比单纯教授语言更为重要,相应地,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方法更应从卓有成效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汲取方法与技巧,并对课改初期的外语课堂教学的一些实际情况加以必要研究,从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英语教学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综合系统,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学生发展的过程。教无定法,教必有法。灵活驾御课堂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多年来的中学外语课堂教学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加强对初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势必会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三)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高中的外语课堂教学多年来受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影响,课堂教学方法趋于单一,英语教学对语法性能的讲解细致入微,极为重视语言形式的传授,轻语言功能的训练。课程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高中外语课堂教学势必在小学、初中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新量体裁衣,采用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创新课堂。

(四)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差异的比较。

综上研究(即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外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势必表明,小学、初中、高中外语课堂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比较差异,深刻挖掘差异形成的各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内在价值,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尊重和利用这些因素上好各个学段的英语课。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课题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近年来,外语教学一直受到领导人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自1996年以来李岚清副总理对我国当前基础阶段外语教学的改革多次发表谈话指出:“我国当前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虽然有了加强和改进,但总的情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花的时间长,相对的效果较差。一些人比喻我们的英语教学是一壶烧了十几年也烧不开的温水。必须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认真研究,加以改进。目前,我国外语教学效益不大,亟待改进。经过小学、中学、高中,大部分学生不能阅读原版书,不能用外语会话,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着改革开放和扩大交往……”恰恰也正是基于一个这样的背景,诱发了我们对该课题的探讨与研究。

正如岚清总理所讲,学生对此不满意,教师也同样不满意。问题出在哪里?其根本原因是:英语课程的开设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缺乏“—条龙”的课程教学体系,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长时间在低水平上重复。许多学生在小学学习了英语,进入初中后,又不得不从头学习,中学生进入高中后,又要重复初中阶段学习的内容。这种低水平的重复,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还挫伤了学习者英语的兴趣。

一时间,中小学外语教学衔接的问题成了外语教学的一个重心工作,而教材要衔接的呼声则更是一浪高过一浪。面对这种众声喧哗的局面,我们的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试图打破外语教学的这种状况,尝试以教材的衔接为突破口,但实践证明,单凭教材的衔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衔接问题。人们再一次陷入到深深地思索中来。而此番思索必然将人们的视野聚焦在这个课题之上。

2、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正当我们这些教学工作者举步为艰之时,20xx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确定了教育改革的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我们感悟到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突出体现围绕人的发展目标来设计和确定课程标准。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十四

学院定期开题,申请开题的同学需到mba学院网站登记,并下载“论文开题申请表”,填写并发到信箱:学院办公室根据提交的开题申请进行分类,通知学生参加开题。开题通过的同学,一周之后可凭学号、密码到学院网站查看导师情况;并到学院二楼杨老师处领取“mba论文开题报告书”,填写并经导师签字后于一个月内交回存档。开题没有通过的同学,需修改“论文开题申请表”并重新提交。在指定导师后,即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与导师面谈不得少于三次,每次提交论文是须附“mba学位论文指导纪要”(可在网站下载),由导师详细填写指导意见,学生保留并在申请答辩时一并提交。

申请答辩的同学须在预定答辩前30天提交论文。论文完成后,请上网登陆“mba学位数据库系统”,认真填写各项内容。学院将对您的学分、英语水平及论文发表情况进行审核,脱产生须在登陆数据库前,将英语六级证书、两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独立完成或第一作者)的原件、复印件送交学院办公室审核。

然后,到杨老师处领取并填写“mba学位申请书”及“毕业生登记表”,并找指导教师、班主任撰写评语。将“mba学位申请书”、“毕业生登记表”及“答辩申请表”和“mba学位论文指导纪要”送回,并携带论文打印稿一份及近期一寸免冠彩照(蓝色背景)三张(请在背面写上学号和姓名)。mba学院导师组将对所提交的论文进行审查,合格者将排版修改,最终打印五份以备答辩。

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人员由mba学院确定。答辩过程中的前10分钟左右是答辩人自述时间,主要介绍论文写作情况,剩余时间由评委提问。mba学位论文答辩采取即问即答的方式,评委提出问题,答辩人即席回答,不另外给予准备时间。每个答辩委员至少提问三个问题。休会,答辩委员对答辩人的成绩进行评议,答辩人回避。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人答辩成绩。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十五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能够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必须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作的本事,还能够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本事,使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学生未来的音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学音乐研究现状分析:

节奏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两大独创:

1、声势活动,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感受音乐的织体美、和谐美。

2、歌朗读是他第二独创,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奥尔夫异常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完全贴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它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自我动手,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趣味,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进取性和创造性。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异常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教学入手,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去感悟音乐,创造音乐,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从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造,在自我的空间里合作、学习。

3、将音乐与生活充分结合,使音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资料从感性入手,化难为易,使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课堂的简便与欢乐,让学生的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课题研究的资料及研究方法:

(1)研究的资料:

1、歌曲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按节奏朗读歌词。

2、贴近生活,抓住生活节奏。经过模仿、体验、合作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本事的近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教学中为音乐伴奏,抓住音乐的节奏。

(2)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文献资料法。

3、行动研究法。

4、案例分析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段为20xx年3月——20xx年2月,具体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为实验研究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月,为研究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20xx年2月,为实验研究的。

总结。

阶段。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十六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一百年中,排球竞赛规则在不断改革,如今每球得分制,使得排球比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球技术成为得分的重要手段;比赛过程中既有高点进攻,也有立体进攻体系,网上争夺仍然是比赛的焦点,运动员的个人技术更加全面,跳发球和后排进攻是当今竞技战术的新潮流;自由人的出现使比赛来回球增加,使比赛更加精彩。总之,排球运动仍是集高度、速度、对抗战术为一体的集体运动,要求我们在选材时,要根据当今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该运动发展的运动员,这样才能保证球队始终具有竞争性,先进性。

当今世界竞技体育水平发展迅速,世界纪录频频刷新,竞技体育的竞争日趋激烈。运动员除了具备极高的运动素质与运动天赋外还要经过科学合理的刻苦训练,才有可能在世界立足,竞技水平的竞争中突出了天才运动员的竞争。各的训练手段,训练方法差异日趋缩小,训练条件也日趋一致,运动员的先天竞技条件显得更加重要,要反超世界体育先进水平,必须做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工作。

青少年排球运员是排球事业发展的基石,中排球要想长盛不衰,最主要是看后备力量是否雄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而后备力量培养的关键因素是选材,做好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等于成功了一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际先进训练理论方法已伴随着全球化信息资源网的构建成功实现了世界性资源共享。在全球各种训练理论,训练方法,条件,甚至发展水平基本相一致的情况下各运动员之间的水平竞争转化为运动员天赋的竞争,因此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当今排球运动正朝着速度快、技术娴熟、战术多变、各有特点、人有专长、身材高大、体能过硬、对抗激烈的全面化方向发展。从世界高水平的排球比赛上可看出,世界优秀排球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人种优势等都胜人一筹。这表明外优秀排球队已经十分重视选材与排球运动的发展关系。科学实用的选材方法和训练,已经成为通向世界排球高层次队伍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之一。我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专门研究工作,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起步较晚,进步较快。但目前还处在观察运动员的外表或初步对形态、素质和身体情况进行检查的阶段,在运动能力遗传学、皮纹学、血型学、心理学和生理生化等新兴学科领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选材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还有待提高。而外对运动员选材问题的研究,已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涉及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生物力学及运动训练学等多种学科,并建立了许多运动员科学选材测试中心和一系列选材输送系统。传统的选材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落后于当今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因此,研究适合于当今排球运动选材的发展趋势无疑是一个具有非常现实意义的课题。

在外,由于他们有出色黑色人种,他们身体素质好,体力也好,所以他们主要考虑队员的心理,年龄,神经类型等方面,在内主要是黄色人种,在身体素质方面略逊于欧美运动员,所以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的选材和系统的训练,才能在世界体坛立足,我们选材时,主要考虑的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身高,体重,年龄,遗传等因素。

贵州省是我排球运动发展较慢的省,与其他省相比,仍处于落后阶段,现如今中排球联赛的形式如群雄逐鹿,哪支球队拥有优秀的后备人才,也就拥有了未来。中体育制度是举体制,后备人才数量大,淘汰率也高。许多竞技体育运动员在淘汰后因为耽误了大量文化课学习时间而造成就业难,因此许许多多的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从事体育训练,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排球运动在贵州萎缩,并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针对贵州省这种情况,我建议要发展贵州排球运动事业,要从贵州各高校开始抓起,高校学生相对来说学习任务不是很重,没有升学压力,并且学好了排球,对以后就业还有一定帮助,而且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到基层去工作,还能带动基层排球运动的发展,还可以有助于强身健体。但是,在高校如果进行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选材很重要,因为只有选到好的运动员,才能在训练中有好的成绩,才能促进高校排球运动开展,故进行此课题的研究。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优秀运动员的选材问题,是当代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科学的运动员选材,可以缩短训练周期。科学的选材是竞技化的基础,是运动员和运动队取得好成绩的保证。可以避免盲目性,减少淘汰率。进行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是排球运动项目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实践意义:进行排球运动员科学的选材,有助于我们提早的选拔出好的苗子,进行系统的训练,让队员早日出好成绩,在我省高校进行科学的排球运动员选材,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排球,加入到排球运动的训练中来,高校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还可以继续带动排球事业的发展。高校学生水平如果得到提高,还可以进入到更高级的运动队中继续从事该事业。

1、主要研究内容:

(2)各种因素对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影响;主要指家庭方面和社会方面。

(3)影响我省高校选材的因素等等:包括教师能力,运动器材与设施等。

2、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贵州各高校排球发展情况,制定具体选材措施。

(2)专家访谈法:访问有经验的专家,提高专业知识。

(3)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的阅读,掌握最新最科学的选材方法。

(4)经验总结法;根据掌握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材。

(5)观察法。

3、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解决人们对体育的偏见;不少家长认为进行体育训练影响学习,不主张孩子从事体育方面的活动。

(2)尽量做到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学习与训练两不误;合理的安排训练和学习的时间,使训练不影响学习。

(3)针对贵州省实际情况找出实际可行的符合贵州地域的科学选材方法。

热门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7篇)篇十七

张东荪,一位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湮没在近代哲学史上的政治哲学家。张东荪以其独特的视角,构建了一整套自己的哲学体系,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曾大放光彩。对于张东荪在近代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现代学者已经有了更明晰的认识。从张东荪整个思想体系来看,是以其哲学思想为起点,以其民主政治思想为终点。在张东荪生活的时代,人们对其民主政治思想的关注程度远胜于对其哲学思想的关注。作为一位一生都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政治,试图宣扬并建立民主政治思想的思想家,张东荪在构建其哲学体系的同时,将其哲学思想阐发为其民主政治思想。随着时间的迁移,学者们发现,在研究20世纪中国的哲学思想及政治思想时,张东荪的哲学思想及民主政治思想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近些年来,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张东荪的哲学思想与民主政治思想。通过学者们的钻研,学界已经基本明了张东荪哲学思想体系的内容。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对其整个思想体系作进一步的挖掘,为进一步了解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打下基础。

张东荪是一位活跃在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但由于时间上作为哲学家的张东荪在1949年后就“死”了,而其在政治上又一直作为反面形象等种种原因,现如今人们似乎很少知道这个人了。当我们再翻开历史的卷轴,我们会发现,张东荪先生是那个年代我们绝对不能够忽视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在近现代中国哲学史上“,如果我们说梁启超和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哲学的启蒙运动者,那么张东荪就是中国近代哲学底系统的建立人。”这是当时思想界的共同见解,如当时的学者如青,孙道升,郭湛波和贺麟等人就有明确的论断。张东荪在多元认识论之下提出了一系列认识论主张,其中内在关系说,间接呈现说,非写真说是最为重要的三项。另外张东荪提出了架构论的宇宙论以及主智的,化欲的人生观。认识论,宇宙观和人生观,构成了张东荪独有的哲学体系,这在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张东荪在近现代中国哲学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就本文选题原因来说,首先,张东荪的思想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不论是他的认识论,宇宙观,人生观,还是其民主政治思想,都是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非常珍贵的材料。然后,近20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张东荪,而人们关注的热点一直是在哲学上,对张东荪哲学体系的研究。而在20世纪上半叶,当时人们对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关注绝不弱于对其哲学的关注。其次,不可否认,张东荪是一位哲学家,但就其人生的整个历程来看,张东荪是以一个哲学家的视角来关注政治,同样的,观察政治对其哲学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反之,其哲学思想也极大的影响着其政治思想。其民主政治思想不但在当时产生了政治影响,影响到当时政治走向,而且对20世纪中国民主进程起到推进作用。所以研究其民主政治思想与研究其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研究其民主政治思想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最后,选择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研究作为毕业论文,在于本人个人对政治思想研究的兴趣与爱好及对张东荪思想与人格的敬佩。

张东荪(1886-1973),字圣心,原名万田,今浙江钱塘人。自幼习国学,受严格的儒家经典教育,曾短暂研习佛学。1905年官派留学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研究哲学,接触西方近代科学与哲学,完成了一个封建士人向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正由于其受深厚持久的儒家道德思想熏陶,中国士大夫身上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在他身上表现的非常突出。其一生钟爱政治,以哲学的眼光研究政治,作为一代哲学家,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张东荪给后人留下许多着作。

就本文的创新点来说,第一,关于张东荪先生思想的研究非常之缺乏,而关于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研究更加是凤毛麟角了,而本文恰好弥补了这一方面研究的不足。

第二,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关于张东荪先生的政治思想研究论文中,绝大部分是把张东荪先生民主政治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或者是就其某个时期的民主政治思想作单个研究。而本文拟把张东荪先生的民主政治思想作个初步分期,研究其不同时期的民主政治思想,并比较之。

第三,人们对张东荪叛国案的研究都停留在挖掘事实的真相上面,而本文拟把张东荪叛国案作为为个案研究来探讨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这也是本文的一大创新点。就本文的写作思路与方法来说,按其思想历程而言,本文拟从张东荪哲学为起点,以民主政治思想为最终归宿。首先对张东荪做出简单介绍,然后对其哲学思想中蕴含的民主政治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其次对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做出简略分期,并探讨其民主政治思想的内容及其理论来源,然后将张东荪与同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张君劢的民主政治观做出比较,最后对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做出简单评议。

张东荪不仅是一位建立了自己独有哲学体系的哲学家,还是一位民主政治思想有深入研究的思想家。张东荪自己曾说道“民主思想在我心中数十年如一日。

因此我敢自夸说,除张君劢先生外,国内最配在言论上对于民主来说话的恐怕就是区区小子了”,而且张东荪不仅仅是在理论上论证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可实施性与具体实施办法,还亲身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从评议政治到干政治,在参与政治活动中阐述自己的民主政治思想。

而且作为一名爱国自由知识分子,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一点可以从张东荪挑起的玄学与科学论战、社会主义论战、辩证唯物法论战及第三条道路的广泛传播上可以初步窥见。

但是,张东荪没有彻底的认清中国实际情况,没有看到民主政治的阶级性,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已经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张东荪所宣传与主张的是资本主义的改良社会思想,而对于社会主义,张东荪虽然也曾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但张东荪认为社会主义会造成少数人的专政与理性的缺失,其倡导的社会主义思想实质上是改良后的资本主义思想。这也就决定了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最终不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

但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并非一无是处,其思想中的闪光点如关于民主的阐述及将民主作为一种文化来建构的理念不仅对当时民主政治的进程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当今民主政治的建设也有很多借鉴意义。

张东荪不仅建立了一个哲学体系,而且也建立了一个初成体系的民主政治思想体系。张东荪不仅对民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还对民主与自由、民主与理性、民主与平等、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等民主观念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虽然张东荪提倡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但他关于社会主义应该积极吸收民主主义有益成分的论述对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东荪不但从制度及理论层面上探讨民主政治的实现之路,而且将民主政治看作是一种文化或者文明。这一点比近现代一批政治思想家仅仅将民主政治看作是把中国从乱世解救出来的思想方案或工具要更理一步。张东荪认为,民主政治不仅仅是民主政治制度的实施,更为关键是的民主政治文化的建立,而这一点与马克思关于民主的显性结构(民主制度)与隐性结构(民主思想、民主精神、民主信仰及民主心理等)不谋而合。

张东荪虽然提倡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论,但其民主政治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摘要。

第一章引言。

1.1论文选题及意义。

1.2研究综述。

1.3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张东荪生平及思想历程。

2.1张东荪所受教育。

2.2张东荪政治生涯。

2.3张东荪晚年生涯。

第三章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分期。

3.1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前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

3.2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建国前后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想。

3.3以张东荪“叛国案”为中心看张东荪1949年前后的民主政治思想。

3.41952年后张东荪的民主政治思。

第四章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

4.1中国传统人性论。

4.2多元的认识论。

4.3架构的宇宙观。

4.4主智的人生观。

4.5文化的道德观。

第五章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的内容。

5.1民主与自由。

5.2民主与理性。

5.3民主与平等。

5.4社会主义观。

第六章张东荪与张君劢民主政治思想比较。

6.1张东荪与张君劢。

6.2张东荪与张君劢政治观点比较。

结语张东荪民主政治思想评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合同协议是一种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文件,用于明确合作关系。下面是一些合同协议的实际应用案例,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方:______________(写明姓名、住
参与比赛可以培养人们的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在集体中展示个体的能力和贡献。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比赛的信息和技巧,以下是一些推荐的书籍和网站资源供参考。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彩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心得体会是一种从个人角度出发,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思考和总结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深入浅出,字字珠玑,值得大家细细品味和参考。
经典范文常常被引用和赏析,成为文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依据。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的精选范文,相信会对写总结有所启发。《傅雷家书》是我国闻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写给儿子傅聪
感恩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让我们心怀感激之情,更加坚定向前的步伐。感言是对人生各个层面的思考和体会,以下是一些名人的感言摘录,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心得体会是一次自我思考的过程,通过文字的呈现,我们能够更好地理清思绪,理解自己的想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
读后感是在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观看一部影视作品后对个人感受和思考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前段时间收到了
通知可以在各种场合使用,如学校、公司、社区等,旨在向特定的受众传递特定的信息。通知是一种用于传达信息、安排工作或活动、征求意见等目的的书面或口头形式,它起到提醒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编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针对性和灵活性。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班级的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自己的计划。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回顾自己的成长和改进的方向。以下是小编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交流心得体会的见解。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
无论是购买商品、提供服务还是合作项目,合同协议都是确保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凭证。合同协议范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甲方:身份证号码
培训心得体会的撰写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选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发言稿是一种在特定场合下准备的演讲稿,用于向听众传达特定的观点或表达特定的意见。如果你正在为撰写发言稿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下面这些优秀范文,或许会有所启发。
学校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学生们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苦乐和苦难之后是成长,以下是一些学生成长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各位领导,老师:此时我站在台前,内心很难
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反思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小编对各个领域的心得体会进行了分类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
在撰写申请书时,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阐述。在写申请书之前,不妨先参考一些范文,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学习借鉴,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段:引言(150字)。吐槽爸
购房不仅仅是买房子,更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如果你正在考虑购房,以下是一些购房实用技巧和购房注意事项。甲方自愿出售房屋给乙方,乙方已了
合同协议是双方在特定事项上达成一致的书面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协议范文中的内容涵盖了常见的商务条款和典型的合同要素,可以作为我们撰写合同时的参考。
优秀作文是一面明镜,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选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帮助。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无数的往事,犹
入团申请书是表达申请加入团组织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展现申请人的意愿和素质。以下是一些入团申请书的选段,供大家一起来分享和学习。尊敬的团总支领导及亲爱的老师:您
我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发现了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成长和进步,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
读后感可以是对书籍中所提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对作者观点的发表和评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这学期,我希望被评为“三好学生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总结,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接下来,我们将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一起来学习参考吧。本人参加了两次核酸的志愿者,一次红马甲,
在撰写更多申请书时,确保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关注于与申请相关的重要方面。这些申请书范文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准确把握申请要求,突出自身优势,展示价
赠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决策,考虑到双方的利益和意愿。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赠与的意义和方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赠与经典案例。受赠人:_________
制定活动方案需要充分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以确保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通过学习这些范例,你可以了解到制定活动方案的一些常见模式和方法。成为了我们美好生活的重
在撰写社区工作总结时,需要全面、客观地回顾和分析社区工作的各方面情况。下面是一些精选的社区工作总结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xx镇深入贯彻落实农村
主持词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技巧,可以在开场时营造出轻松和热烈的氛围。以下是笔者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x:用童年的祝愿。x:用稚嫩的`小手。x:
在学术领域,报告通常用于说明研究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通过阅读下面的报告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成功的报告写作经验和技巧。通过一个星期的学
工作心得是一种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和评估,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优劣势和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总结工作心得,小编特意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与同事和上级分享和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促进团队合作和协同互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月工作总结的写作方法,下面是一
实习心得体会对于自我评价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是一些实习心得体会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_年12月,我进入了一所医院实习。当
在职场上,有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离开目前工作岗位的决策,这时撰写一封合适的辞职信变得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辞职信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的示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述廉报告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果的展示和宣传。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述廉报告案例,大家可以从中汲取经验。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区委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厉行勤俭
最后,申请书的书写要认真审查,确保没有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低级错误。以下是一些经典申请书范例,通过学习它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法律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申请书是我们与招聘单位进行第一次交流的方式,我们需要通过申请书让对方对我们产生兴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的申请书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灵感和思路。
促销方案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额而制定的一套策划方案。以下是一些创意十足的促销方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挑战!主动出击,抢占先机
范例作品是我们在写作中的一个参照,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改善自己的不足。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精彩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高级职称论文难度相对来
教学反思是一种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分享一些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教学工作的思考和反思。。本人本学期担任九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录、回顾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启示和帮助。以下是一些成功者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考。
道歉信能够帮助我们主动承担责任,并向对方表达我们内心深处的懊悔和歉意。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写道歉信,那么可以参考以下范文,给你一些启示和借鉴。所有关于小孩子的书都是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可以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内心的世界。以下是一些别人的心得体会,它们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在学习中,我意识到需要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才能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如果你对心得体会范文感兴趣的话,可以多多关注我们推出的相关内容,以便及时获取更多的信息。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把握事物的本质。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样例,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国家在飞速发展,时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2019年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回顾和思考,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一起来看看吧。近些年来,生殖课成为
读书心得不仅可以作为自己的学习笔记,还可以与他人分享,促进交流和思想碰撞。下面是一些值得分享的读书心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自简・爱这个姑娘诞生起,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习惯性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这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各位读者进行参考。扫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表达对逝者敬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技巧有所帮助
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能够培养我们对于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通过阅读以下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人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的积极影响。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例和实际情况,以生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这些心得体会范文不仅涵盖了各个领域和行业,还有一些普遍适用的经验和教训,希望
合同协议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合同协议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转让方(以下简称甲方):身份证号:受让方(以下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是我们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种投资和提升。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打非办下发的《湖南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总结经验,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出色。通过阅读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写作形式的要点和特点。
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的思考和理解的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知识。以下是一些高分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一周的时间,读完太
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并总结过去的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这篇总结范文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生动地展示了作者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本人自三个月前有
在参加培训课程后,我深感有必要将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应用能力。下面是一篇关于培训心得的范文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心得体会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将来的规划和改进的思考。假如你对心得体会还不太熟悉,下面为你推荐几篇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第一段:引言(100字)。今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市民朋友们:为加强
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的重要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和借鉴。。大二的这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院
面对更多申请书的写作,我们需要清楚地列出自己的目标和理由。以下是一些成功申请者的申请书范文,可以参考其用词和结构。一天中午,周某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当其行至一居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思考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升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灵感和启示。
教师心得体会有助于教师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写教师心得体会,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师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
教师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思考并梳理自己的工作重点,明确目标和方向,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效果。这些教师工作计划范文涉及了多个学科和教学内容,对于教师们来说具有一定的参
心得体会的写作不仅是对自己的思考梳理,也是与他人分享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感谢以下作者分享的心得体会,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文化润疆的“润”既是方法,也是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请看以下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够给大家一些关于写作和总结的新思路。美容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很多人都希望
优秀作文是作者智慧和情感的结晶,能够影响读者的心灵和价值观。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这些优秀作文,它们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每个人都有一次成功的喜悦
装修合同是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书面证明,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应当遵守合同内容。合同范本是起草合同时的重要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装修合同范本,供大家参考。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以下是一位优秀学生的心得体会,通过他的经验和总结,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昨天到步行街做
申请书的目的是引起审阅者的兴趣,使其对申请人产生倾向性的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本人已在建行xx分理处
演讲稿是小学生培养语言表达和观点阐述能力的有效工具,它可以让小学生在演讲中锻炼自己的口才和演讲技巧,我认为每个小学生都应该懂得如何写一篇演讲稿。小编为大家整理了
无论是申请工作、学校还是基金会,一篇出色的申请书可以为申请者带来更多的机会和竞争力。学习一些更多申请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申诉状可以向作
演讲稿的结构应该合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并记忆演讲内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几篇备受关注的演讲稿,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写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于某一经历或事件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够为他人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这是小陈分享的一篇旅行心得体会,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和讨论。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以往的经验,方便以后的参考和借鉴。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
读后感是读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方式,是对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周恩来总理是受人爱戴的领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考和成长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中最辉煌的一页,这次长征被誉为
更多申请书是我们展示个人能力和实力的重要途径,我们不能草率对待。如果你正在为撰写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申请书而苦恼,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心得体会是在个人实践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知识总结和思考。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选集,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学府,以其严
写心得体会可以增强个人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思考和收获。
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初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使用。
计划书起到指导和引导作用,让人们对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以下是一些成功项目的计划书范文,欢迎大家学习和借鉴。一、操作人员更衣、洗手后,方可进入操
优秀范文是鼓励和启发学生们发掘自己写作的潜能和创造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它们涉及到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心得体会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按照医院院办的统一安排,我认真参加了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一份宝贵的经验积累,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以下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常见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供大家参考和借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成长和进步的一种梳理和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每篇优秀作文都承载着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世界的独到观察。在写作之前,阅读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可以帮助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每一个人都会有许许多多成功和失败的事情,
心得体会是我们思考和反思的结果,有助于我们不断提高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有价值和意义的心得体会,不断提
写心得体会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力。8.通过这次讨论,我明白了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不同观点的价
读后感可以是对主题思想和情感的概括和总结,也可以是对文学形式和艺术技巧的分析和评价。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心挑选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长篇小说《家》以
比赛后的总结是提高团队水平的关键,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通过仔细阅读下面的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写作的亮点和技巧。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制作一份精彩的更多申请书需要我们对自己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反思。在阅读以下申请书范文时,请特别关注其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有两种写法,一是直接写“申请书”,另一是在“
通过研究演讲稿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秀演讲者的技巧和经验,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建议和灵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申请书的撰写需要提前进行详细的准备和策划,确保内容丰富、有说服力并与申请事项紧密相关。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些更多申请书的写作指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申请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你是否能够进入理想的学校或获得理想的工作。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多申请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格式,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寻找和参考优秀的申请
在写作报告范文时,我们要注重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研究成果或问题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主题的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题记:一直记着鲁迅先生的一句诗“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他对中华民族的的誓言。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深知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因此选择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大学时
这本书在我心中引起了很大的共鸣,我想通过读后感来表达我的情感。如果您正在困扰于写读后感,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会给您一些启示和灵感。早就听说钱穆先生的《国史
8.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验和感悟的深刻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触发改进机制。以下是一些别人写的心得体会,但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如何撰写一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