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和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和自信。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有关不同主题和领域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丰富大家的写作素材,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一
同志们:
司法局就党的报告中有关法治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辅导,县政府法制办通报了近年来全县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县公安局等部门进行了交流和表态发言。从发言看,大家对建设法治x思想很重视,认识很到位。陈红星同志就法治x建设和近期重点工作作了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法治x建设、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人事管理几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法治x建设,法治x从字面上看是法治问题,但实质上是执政问题。希望全县各级各部门通过今天这个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夯实措施,强化依法行政和依法司法,加快推进法治x建设进程。
(一)深化认识,理性剖析法治薄弱的问题和根源。
当前,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非常薄弱,尤其是在信访接待的问题上,很多问题本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由于法治不健全,不得不采用行政手段解决;很多事情本来可以通过法治渠道执行到位的,但由于法治程序跟不上,导致各方面工作非常被动,群众很不满意。这些既是x的现实问题,也是全国的共性问题。目前,法治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不能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不能严格依法公正司法、公民不能自觉学法守法。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也有三个方面:权大于法,情干预法,监督不力。首先,在我们的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行使执法权、司法权的过程中,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较为突出和普遍,权大于法,导致法治失去作用;其次,中华民族有注重人情关系的传统,对于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干扰太大,执法者很难挣脱巨大的人情网络;再次,监督部门没有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导致各级各部门或多或少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法律面前人与人不平等的问题,很多不作为、乱作为、徇私枉法的人和事没有得到相应的惩戒。推进法治x建设,关键是找准症结和根源,对症下药,着力解决权大于法、情干预法的问题,着力强化法治监督,全面提高法治化水平。
一要强化法治意识。无论是国家公职人员,还是普通人民群众,都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党的值得关注的是代表们谈和谐社会的相对少了,谈依法治国的多了。这是因为大家普遍认识到,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最根本保障,没有法治就没有和谐。所以,报告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新要求,并作为党和政府执政的最基本方式和最基本战略。报告明确提出,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法治化,特别是首次提出了全民守法;再次重申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基本方针,充分说明了法治在治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管理社会、保障民生、化解矛盾、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上,原来的提法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特别加上了“法治保障”,也就是说社会管理最根本要靠法治,法治是最终保障。国家把法治提到这样的高度,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深刻认识法治对于县域治理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特别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要进一步树立依法办事的意识,干任何事不能主观、不能盲目、不能随意、不能与法律相抵触、不能违背法律程序,真正做到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来推动工作。要切实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创新普法教育方式方法,既要用反面事例开展警示教育,又要用典型的事例引导全民,切实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群众利用法律武器依法理性维权。与此同时,要积极营造人人平等的法治环境,用规范透明的行政执法和公平公正的司法,使群众相信法治,逐步改变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现状。
二要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推动发展,并把法治意识贯穿于政府决策、政策执行和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是制度保障,用制度约束倒逼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本届政府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但法治依然薄弱、效果依然不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制度保障不到位。所以,要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社会管理机制,逐步把决策、执行和推进社会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特别是要完善依法决策程序,没有程序的公平就没有结果的公平,只有决策依法科学,执行落实才不会走样。县政府法治办要从决策环节入手,加大依法科学决策的研究和探索。
三要高效廉洁公正地司法。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树立高效、廉洁、公正的司法形象是法治x建设的重中之重。虽然县检察院和县法院在促进司法公正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服务不优、效率不高、执行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司法队伍的思想理念、干部作风、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县委政法委就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切实促进全县司法系统转变观念和作风,在优化服务上下工夫,在提高司法效率上下工夫,特别是要在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上下功夫,切实维护法律的威严。
四要完善法治保障机制。完善法治保障机制是推进法治x建设的当务之急。会后,相关部门要抓紧完善以下五个方面的机制:依法行政保障机制。由县政府办负责,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负责人依法行政述职评议制度,夯实“一把手”依法行政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的落实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主体,严格实施责任追究;依法信访机制。由信访局负责,抓紧制定信访引导疏散制度,凡涉及民事纠纷、行政诉讼等通过法律途径可以解决的信访问题,引导上访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抓紧制定信访执行保障制度,确保交办、批转的信访问题得到及时处理。抓紧制定信访秩序保障制度,依法处置闹访、缠访、重访问题,特别是对群体性非法访、寻衅滋事、扰乱正常办公秩序的,公安机关要坚决依法打击;依法征迁机制。由住建局、国土局负责,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征地拆迁程序,切实解决征地拆迁过程中无理对抗、恶意阻挠、漫天要价等问题;依法保障建设环境机制。切实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协作,依法处理无理阻工、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扰乱建设环境的人和事。法院高效执行机制。着力解决法院判决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切实维护国法的尊严和司法的公信力。以上五项保障机制,由县政府法治办牵头,相关部门协作,分头加快完善。
五要提高法治x建设能力。当前,部分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不高、执法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不硬是法治x建设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县委政法委要牵头采取措施切实加以改进。要严格执行学习制度,请公检法系统的专业人员授课,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能力;要建立健全淘汰制度,对法律素质不高、执法能力不强的执法人员,实行淘汰或建议调整岗位,不能再让不具备执法能力和素质的执法人员破坏法治形象了;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因失职渎职、徇私枉法造成冤假错案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促进执法能力的全面提升。
强化监督是推进法治x建设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五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加强人大政协监督。建议县人大就加快推进法治x建设建立依法监督机制,建议县政协就法治x建设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同时,希望县人大、县政协能够积极主动履行监督职能,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并且作为监督者也要自觉接受监督,今后要对不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的监督者实施问责。二是加强行政监督。监察局要认真履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行政监察执法职能,加大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整治力度,进一步优化政风行风。三是加强司法监督。检察院要加强对依法司法和依法行政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四是加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当前最积极、最有力度的监督方式,我们既要大力欢迎社会舆论的监督,又要正确对待和稳妥运用舆论监督。五是加强群众监督。人民群众是防范权力干预和人情干预最好的防火墙。下一步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关于法治x建设我就强调这三个方面的意见,目的是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在x形成政府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机关公正高效司法、广大群众自觉学法守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氛围,为x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二
摘要:经过多年大学数学教育工作的教学实践与课程建设的实施,就《工程数学》课程建设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并对不足进行一些反思。
关键词:工程数学;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策。
1《工程数学》课程概述与历史沿革。
1.1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工程数学》是继《高等数学》之后大学数学中又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是好几门数学的总称。工科专业的学生大一学了高数后,就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学“积分变换”、“复变函数”“、线形代数”“、概率论”等数学,这些都属《工程数学》。这是一门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学科,不仅成为其它许多数学分支的重要基础,而且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众多方面中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是很重要的数学工具,也是其它许多专业很重要的数学基础课。为了让工科学生用更加方便的理论工具来处理工程常见问题,数学大师们如:德沙格、欧拉、牛顿、拉格朗日、拉普拉斯、高斯等把数学和实体科学及工程的发展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
1.2本课程的作用《工程数学》中的矩阵、线性方程组在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则是解决和处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大量随机现象问题的有力工具,正因为如此,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不仅列为理工类和经济类各专业所必修的内容,而且成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中的必考内容。它不仅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满足日益拓广的专业需要,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载体,而且为有志于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3本课程的历史沿革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数学》课程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需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些年同仁们在《工程数学》的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不少成果,教学理念有了很多更新,取得了不少共识。但课程改革的任务还任重道远,需要在原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发扬攻坚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改革成果。
以下基本原则并努力贯彻实施:
2.1教学内容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上下功夫。着力改变以往工科数学教材往往重运算技巧、轻数学思想的倾向,突出《工程数学》的基本思想,加强对数学方法的介绍和评述,注意对基本概念和定理的实际应用背景的介绍,在习题配置和考试中也体现了出来。
2.2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的提高。为此在讲授时注意分析、数值和图形的结合,抽象内容与具体例子的结合,多角度说明有关概念的实质,增加自学和讨论性内容,扩大信息量。特别是一些上机计算的实际应用题的配置,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精神很有好处。
2.3教学内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实例的介绍(如: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一些来自实际的真实问题的解决方法的介绍。并加强了某些工程问题的数学应用问题,以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工程数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3.1由于《工程数学》课时少(一般48学时),各院校都结合本校实际修订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试题中加强了概念题、应用题、判断题、有时也出一些讨论题,注重数学基本素质的测试。
3.2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启发式、讨论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编写讲义,印发专题资料,让学生撰写读书报告,以增加信息量,拓广知识面。
3.3在注意可教学性的原则下,适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介绍现代数学术语和符号,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现代数学知识提供一些接口。
3.4开展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在现有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教学内容在与计算机应用的结合上进行突破,把有些内容(如: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等)通过数学软件的应用加以展现,加强网络课件的建设与改进,搭建立体化教学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通过多方面的教学互动,引导学生多向性学习,体现新颖性与开放性。
4《工程数学》课程存在的不足与对策4.1《工程数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授课大多以大班进行,教师课后辅导力量不足,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不利,应设法改进。逐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进一步的课程建设,拥有一支较稳定的、更高水平的教学师资队伍,做好教学梯队的完善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授课内容上保持基础性、适用性和先进性。
4.2学生在学习此课程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时,都往往感到困惑,无所适从。《工程数学》中,基本概念和重要结论多而抽象,概率统计不仅思维缜密,而且有异于其它数学中所习惯的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在进行《工程数学》课程建设时,要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开设数学建模,提高学生使用数学软件进行科学和工程计算的能力,调整和选用一些高质量教材,配套相应的辅助教材,实现教材的精品化。
4.3学生的综合能力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综合教育效果。通过课内课外多种途径渗透数学建模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要加强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数学软件在数学教学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周勇,朱砾,骆先南,谢清明,刘韶跃.工程数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刘良慧,张先华.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三
随着肇庆市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不断的优化,工业和农业用水不断的增加,各行业的环境污染也会越来越加重,从而容易引起水资源污染而导致稀缺。因此,为了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我们必须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谈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减少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
肇庆具有丰富的水资源,而这些水资源主要取决于肇庆所处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其自身腹置西江河流域。西江作为国内第三大河流,是广西、广东乃至港澳的重要饮用水源地,是珠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腹地,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是面向港澳和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载体。因此,保护西江流域就相当于保护肇庆市的整个水资源生态系统。文章主要通过分析肇庆市西江流域水资源的发展现状,根据我市水资源现状的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防护措施,从而实现我市水资源和水环境得到保护,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一、肇庆市水资源现状。
(一)地表水资源量。根据资料统计肇庆市多年平均径流量大约136.2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916.74mm。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大的为怀集县,达1214.87mm,其次是广宁和四会,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别为1053.70mm和1028.04mm;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小的是位于西江肇庆区的德庆县,只有652.85ram,其次为高要和市区,多年平均径流深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的总和。肇庆市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36.2亿立方米,在75%频率下的偏枯水文年份的径流量为115.9亿立方米,在97%频率下的特枯水文年份的径流量为87.58亿立方米。
1.过境水资源总量。肇庆市过境河流主要包括西江干流及其支流贺江、新兴江,北江干流也经过境内,但是所属境内河长很短,开发利用很少,未计入文章统计。根据统计结果,以西江干流为主的多年平均入境水量2168亿立方米,特枯年份也有1474亿立方米,肇庆市过境水量甚为丰富。
2.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以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肇庆市现状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为65.7亿立方米,特枯年份为22亿立方米。
二、肇庆市水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近年肇庆市经济的发展,区域用水量越来越多,污水处理设施未能有效同步跟进,污染物也越排越多,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在人口密集、工业较为发达的区域已经比较严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水资源浪费严重,缺乏节约用水措施。
(一)注重水资源保护体系建设。
1.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要想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在进行较大规模的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之前,一定要有专门的部门为该工作进行长期的评估,尽量避免出现“先动工,再上报”的不利局面。
2.做好水资源开发体系建设。对水资源的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本着促进经济社会同资源、环境良性和谐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加大水利工程技术建设的研发力度。
(二)调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关系。相关部门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我国水资源的实际承载力。在水资源的利用上,要考虑人民生活、工业制造业发展、农业用水这三大水资源利用主体的'资源供给平衡。不能出现满足一方,牺牲另一方的现象。
(三)加强政策法规执行力。对水利管理部门来说,要在机构内部建立环保责任制,将职责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和水资源管理相关的工作。
(四)加大资金与制度的投入。政府部门要健全水污染处理产业的投入机制,积极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利用国家调控资金鼓励水资源消耗大、污染多的企业增加在水污染方面的投入,保证治理污水的地方和企业先受益。
(五)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抓好工业结构调整,控制工业污染源;积极发展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净化处理成本;在现有工业污染治理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推广清洁工艺和清洁产品。
2.污水回收利用。针对广大水资源消耗量大、污染较重的企业,应广泛采取截污导流措施,从技术水平上提高污水回收再利用,使再生水成为第二水源,缓解水资源紧张,减少污水排放量,保护环境和水资源不受破坏。
(六)加大对水资源环境的保护措施。为了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全面控制污染排放,狠抓工业污染防治。(2)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以纺织、印染、造纸、制革、电镀、有色金属等十大重点行业进行严格督察其生产工艺、污染排放和污染处理的情况。(3)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4)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5)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做到无烟无尘化。
四、结语。
文章主要是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出发,探讨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进行保护的对策。针对如何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并更好地为人类利用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全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从根本上说,要想更好地对我国现有的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加强和整治污染源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环境保护的手段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四
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就没有现代法治国家。然而当前我们仍没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建设法治政府的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也不够健全与完善。如面对现代社会治理,大多数地方政府官员并不熟悉自己应有的角色。所以,当下中国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地方化”倾向日益严重。近年来,社会基层权利、公民权利频频受到损害;在“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的刚性稳定观下,群众诉求、媒体监督、网络问政等政府宝贵的执政资源,却被视为洪水猛兽而被权力反制。如因发短信或发帖而“因言获罪”,被地方公安机关拘留或跨省追捕现象频频见诸媒体。这些案件的最大共性,在于一些地方政府违法行政和个别领导干部对司法权力的滥用。2011年5月,河北省香河县政府大规模违法强租农民4000多亩耕地,“高价”倒卖给开发商,激起农民群体反抗;贵州仁怀市茅台镇为打造“白酒一条街”,几名副镇长率执法队打砸一百多家合法经营商户,强行扣押货品,逼迫搬迁,影响极其恶劣。更严重的是,这些乱象仍在蔓延。可见,现行法律体系还存在许多漏洞,其对缺乏监督与制约的权力还犹如“牛栏关猫”。
今年3月,胡锦涛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7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增强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为着力点。
从世界历史发展考量,一个健康、成熟发展的公民社会是法治国家的坚实基础。国家权力与法的来源是公民,公民是社会的主体、国家的主人。而法治国家则是指国家机器的法治化、民主化。因此,国家的法治化,既要有公民社会的参与,又不能脱离社会的法治化。从法治而言,其是同人治相对立的概念,核心是对公权力的制约。法治既是一种制度形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状态。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经济基础则是市场经济及其契约关系。因此,公民文化生活是对法治秩序的契合支撑,公民文化的自觉意识是法治进程的深层动力。所以,积极推动公民社会建设,发挥公民文化功能,不仅是培育法治的深层文化根基,而且也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
若要依法治国,必先依法治权。马克思曾指出:“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在任何地方,权力不受到监督与制约,法治精神与作用也将难以彰显;米尔恩在《人权哲学》中指出:“如果法治要得到维护,那么,宪法就必须保证没有任何人能高于法律。拥有政治权威的人们应该同其运用权威所统治的人们一样服从法律程序。”阿奎那则认为:“权力服从法律的支配,乃是政治管理上最重要的事情。”现代法治以民主为基础,注重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保护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从法治的本质而论,公民不仅是权力的来源和主体,而且也是监督权力的.主体。因此,当前构建参与—治理型民主,对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不仅需要建立体制内部自上而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机制;同时还必须建立体制之外自下而上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以社会制约权力的关系模式。
“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作为权力制约的一种方式,是区别于“以权力制约权力”之体制内部制约的一种外部制约,体现了一种法治民主的要求。民主的核心是公民的权利,而“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强调的是公民选举权、参与权、表达权、知情权、监督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的有效实现。从政治现代化而论,民主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的纽带就是权利,其结合的典型形式就是宪政。“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就是要以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以法治规定公权力的范围和界限,并以法律形式对其运作程序进行监督和制约,以有效保证公民权利之实现。
“以社会制约权力”是指在参与一治理型民主下,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包括新闻媒体等)依据法律制度的规定,通过利益表达、政治参与等途径,使自身进入政府过程,在促进自身利益实现的同时,对国家权力形成制衡。这是当前民主与法治建设中值得期待的生产点,也是中国法治现代化的一种路径选择。这种关系模式有一点是要强调的,就是要避免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中,将市民社会视为一个脱离国家、脱离政治的领域,认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是一种对立、对抗的关系。其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与把握:一是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强调的“纵向民主”观点:“支撑中国新社会长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也是最关键的支柱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中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与中国人民自下而上的参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模式”。二是在民主与法治发展中的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互构。这既是一种双向的适度制衡关系,又是一种良好的民主合作意向,从而促进对国家所维护的普遍利益与公民社会所捍卫的特殊利益的整合,以适应社会总体的均衡性发展趋势。因此,这种法治体系的建立,既需要宪政的制度安排,需要在观念层面确立权利本位的文化,在制度层面确立权力制约的文化,需要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互构;更需要构建中国特色法治秩序的核心价值,壮大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以及公民社会的建设;更需要关注法治赖以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互作用的社会生态环境。
在风险社会和全球化背景下,以政府主导推动的法治现代化,是传统法治资源贫乏的后发型国家现实可行的法治发展模式。然而,理论预设的政府主导的理性构建行为,和国家权力理性外化促成的法治状态却存在悖论:一方面,法治的关键是对公共权力的约束和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政府推进的法治模式能否带来对自身权力的限制结果还不得而知;另一方面,不是所有形态的政府都具有法治的功能,只有特定结构形态的政府才具有推进和实现法治的作用。这种结构关系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合理的权力结构,包括国家与社会关系,党政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的基本权利关系等;二是严格的权力规范,涉及国家权力配置、权力内容的法律规范以及权力运行的制度程序等;三是有效的监督体系,涉及对权力监督的原则、主体和机制等。所以,政府本身必须具有法治的结构关系,这不仅是影响法治的一个基本变量,而且这种关系的调整是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中最现实和有效的切入点。如果法治不能在政治领域获得进展,那么社会其他领域的法治必然是不健全、不完善的。
因此,当前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对法治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在社会、经济、文化体制改革中起着核心作用,同样,通过以宪政精神为原则的政治体制改革,构建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发展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基础,乃是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关键动因。
2011年2月19日,在省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明确指出,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从当前的社会状况而论,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缺陷,就是没有正视公民社会的兴起。从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经验看,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与方向必然是走向法治化,构建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法治是完善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根本。法治将社会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以法律规范作为衡量政府和公民行为的准绳和标尺,以保障社会在制度化的框架内运行。尤其是解决目前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如对社会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等方面,必须以健全的法律政策化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一是要建立法治的有限政府,推进公民社会法治化建设;二是加快实现社会管理从传统的政治导向性的控制模式向公共导向性的法治模式转变,从单一的行政手段管理方式向政府与社会力量多元合作的管理模式转变。
公民的权力、责任和法治自觉意识,应是法治国家合法性的基础。当前社会公众最关心的三个问题,是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和社会正义。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均须按照“有效政府、有序社会”的原则,在推动政府与公民社会良性互动、互构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依法管理与公民参与治理有机统一的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五
环境保护能力是实现环保目标所应具备的物质及智力能力要素的总和.虽然广东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做出了许多成绩,但在污染治理能力与污染削减的目标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依法管理环境的.能力有待提升,环境执政能力仍未充分发挥.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广东环境保护能力的建设,如采取强化管理,提高生态恢复与污染治理的能力;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提高环境综合决策能力;依法行政,提高环境执政能力;强化协调,提高环境管理协同效应等措施,从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方面来提升环境保护能力,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细康石宝雅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510610刊名:珠江经济英文刊名:southchinareview年,卷(期):2007197(12)分类号:x3关键词: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广东对策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六
摘要:新疆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发展至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新疆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还存在不足。文本立足新疆环境保护法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深层次的法律原因,提出一系列贴合新疆实际,符合环境法治发展规律的对策建议。主张转变新疆农村环境立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强调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加大新疆农村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实践工作,提出完善新疆农村环境立法的具体路径。
我国环境保护法治长期致力于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立法和制度性设置多是以城市作为设计基础,农村环境管理存在着立法空白和制度性欠缺,导致现行立法和制度难以满足农村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新疆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相关部门面对不断出现的农村环境问题往往力不从心。怎样结合新疆农村环境的实际状况和新疆农村环境保护法治的建设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立法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相应立法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法规予以保护和防范。目前,新疆生态环境退化得到了初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防治和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一)新疆已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在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方面,新疆致力于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环境保护法治事业,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疆地方环境保护立法正在形成一个比较完善且符合地方需求的法治体系。新疆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1.20世纪80-90年代的创建期;1990年至的发展期;20至今的提高期。从立法水平来看,新疆地方环境立法从最初针对特定的环境要素立法,到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全方位立法;从重视城市环境保护立法,到城乡环境一体化立法;从照搬国家法律,到结合地方实际提出针对性立法,甚至是进行先行性立法的尝试。新疆地方环境立法已成为中国地方环境保护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新疆已初步建立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修订)为指导,以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律规范为内容的新疆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是指导新疆环境保护的综合性、基础性地方法规。该条例明确了“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新疆环境保护理念,确定了“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新疆环境保护的发展方针,标志着新疆的环境保护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法治化管理阶段。截至,新疆共制定环境保护的相关地方法规43件,其中自治区级法规22件,较大市级地方法规5件。新疆生态保护立法主要包括水事、矿产资源、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土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二)新疆农村环境和农民环境权益保护已有相应法规予以规范。
新疆环境保护法发展初期,城市环境作为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设计的基础和模型,得到了有效和及时的保护。但是,相对于与城市有很大区别的农村环境状况,已有的法律制度很难进行针对性的适用,有关农村环境、农民环境权益保护的法律规范也很少涉及。由此,就造成了今天广大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堪忧,生态破坏严重的重要法律原因之一。近年来,在新疆立法、环境保护等部门和环境法学者的努力下,新疆陆续出台了新疆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范及相关的规范性文件。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的重大修订,其中一大亮点就在于将农村的环境问题纳入统一规定之中。在加强农村环保工作方面,该条例明确要求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将防治农村层面源污染工作纳入环保目标责任制等。此外,鼓励发展清洁能源,采取措施防止土壤、农产品污染等。自治区党委、政府也积极推进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分别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意见》(新党发〔〕6号)、《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新政办发〔2009〕136号),两份文件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法规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缺失。
(三)新疆环境保护立法地方特色明显。
新疆环境保护立法的地方化,表现在立法的主体方面。自治州、县结合区域特点,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生态资源保护、污染防治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对地方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各自治州、县现行有效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16件,其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5件、昌吉回族自治州3件、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3件、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件、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1件、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2件、木垒哈萨克自治县1件。地方化表现在结合新疆环境资源条件和特有的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地方环境立法。还表现在没有上位法的情况下,为切实保护新疆环境,开始制定先行性立法。例如,3月25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又为全长1321公里的塔里木河立法并修订了我国第一部规范流域管理的《塔里木河水资源管理条例》,加强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在国家没有湿地保护上位法的情况下,新疆先行性地制定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该条例预示着新疆湿地保护将迈向新阶段。希望以上立法尝试能为其他省区制定相关法规提供借鉴作用。
(一)重城市、轻农村的环境保护倾向仍然存在。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并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随后,修订《环境保护法》,该法第一条中明确规定了环境保护法新的立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明确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将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同时,该法较为全面地规范了农村环境保护内容,新增相关农村环境保护法条第33、49、50、51条,从防治农业污染、畜禽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村水源保护到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明确了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等。由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年修订)修订时间早于《环境保护法》(20修订),该条例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较为缺乏,不够全面;相关规定原则性强,可操作性较弱。整体而言,该条例体现出以城市环境保护为主,农村环境保护为辅的倾向,这不利于新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力实施。
目前,从国家层面到新疆地方层面还没有一部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或“农村环境保护”篇章,无法起到综合保护农村环境的作用。新疆农村环境立法严重缺失,综合性的农村环境立法仅见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中。
目前国家污染防治法针对保护要素的不同,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等。截至年,新疆制定环境保护的相关地方法规43件,其中涉及污染防治的法规只有3件,且只是针对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有关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的相应法规针对的区域有限,仅限定在乌鲁木齐市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斯腾湖流域。由此可见,新疆污染防治立法数量远远没有达到实际需要。新疆迄今为止,针对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大气污染的治理等方面相应的配套立法尚不完善,这样容易造成无法可依的局面。新疆地方配套法规缺失,体现了新疆地方法规与上层法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配合。如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和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都分别增加了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条款,但是,到目前为止新疆都没有在相关立法中增加和修订农村固体废物、农村水污染防治立法的相关内容。
针对一些领域,如土壤污染防治、农产品污染、生物安全方面存在立法上的空白。同时,在荒漠化治理,退耕还林政策的法治化、矿产资源的生态建设、内陆河域的综合治理等方面仍然缺乏立法。还需要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污染防治制度、生态保护制度中的部分制度进行研究,使之有效贴合新疆农村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
(三)立法的可操作性不强。
通过查证现有的单行法规,笔者发现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相关规定往往都过于抽象,在制定具体实施措施时存在“一刀切”,不能与新疆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致相关执法部门在执行时无从下手或难以执行的情况较为多见。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当明确其宪法地位。只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宪法的法律效力,才能从根本上重建环境法体系。新疆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自治区党委确立了“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和核心思想。但是,针对新疆农村环境立法保护的不足,应当尽快依照年修订《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理念和思路修订新疆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立法明确农村与城市环境保护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从而全面立法规范新疆农村环境保护和防治工作。结合新疆农村环境特点和环境监督管理特点,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较为全面的新疆农村环境立法体系,将城市与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统筹规划,统筹治理。
(二)加大力度修订新疆农村环境立法。
针对全国农村环境立法的缺失现状,新疆应当加大尝试性的立法实践,制定新疆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以此弥补国家立法空白,解决新疆农村环境破坏的现实问题。新疆农村环境立法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选择:单独制订《新疆农村环境保护条例》或在《新疆农村环境保护条例》中增补一章“农村环境保护”。笔者认为应当单独制订《新疆农村环境保护条例》,首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于2011年进行修订,其中部分内容体现了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思路,但还不全面、不具体,如果在此条例中增加一章内容,势必要再次进行修改,这种修改只能针对农村环境,对条例实施中的其他问题可能由于时间等因素无法及时发现或提出。这种修改会造成法实施效力的下降;其次,单独制订农村的环保条例,可以避免将农村环境保护条款纳入现行城市中心主义色彩的环境基本法后出现的体系不协调后果;最后,可以降低立法成本并凸显农村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特殊性,确保法律规制的有效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是指导新疆农村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当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相冲突时,坚定不移地保证环境保护优先地位。其条例主体内容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主要规定农村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等。分论主要针对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破坏制定相关规定,其中农村污染防治主要包括:农村饮用水污染防治、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的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破坏主要包括:草原、水源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在立法方式上,新疆应当加大补充立法和特殊性立法的数量。新疆有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国家的统一环境立法势必不能涵盖新疆的特殊情况。新疆气候干旱缺水,节水和植被保护是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就需要对森林、草原、水等资源进行详细的.立法保护。新疆也应当在《森林法》《草原法》《水法》《矿产资源保护法》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实际情况制定补充性和特殊性立法,以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对新疆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立法,抓紧制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新疆是全国三大牧区之一,广阔的草原不仅为新疆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祖国西部边陲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其次,要继续推进自治区“13211”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我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走上法治化的轨道。最后,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范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管理,对有法不依,造成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件,要严肃查处。
(三)遵循法治建设科学性原则。
1.加大新疆地方立法规划的实施,完善立法机制。
立法规划是立法工作的前置程序,是关于立法的前瞻性计划。地方立法规划的科学合理可以保障地方立法生效后的科学合理实现。在制定地方立法规划时,要注意科学原则与民主原则的统一。对已经完成的立法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评估和审查。
2.重视新疆农村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创新。
农村环境监督管理主体制度创新。新疆应当完善农村环境监管主体体系,应当将农村环境保护实施主体从单一化的政府监管转变为多元化的政府与非政府共同监管,构建共生互补,协调配套的多元化监管机制。笔者提出农村环境监管主体多元双层次保护的设想。即以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保护为主导的第一层保护,由村委会、农民和社会环保组织形成的农村环境保护自治的第二层保护。立法明确各主体地位,统一环境监管的职责权限,划分各部门的职能、责任等。农村环境保护具体法律制度创新。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主要是针对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而设计,不能满足农村环境保护的需要,甚至一些制度无法在农村适用。所以,需要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污染防治制度、生态保护制度中的部分制度进行研究设计,使之合法有效保护新疆农村环境,其中包括:环境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监测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许可制度、排污登记制度、排污许可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制度、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生态保护区制度。农村环境管理经济制度创新。在新疆农村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首先,树立“循环经济”的观念;其次,构建完善的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最后,还有如环境税费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农村环境立法的公共参与制度。立法确立农民环境权,并制定细则以保障此种权利的实现;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机制;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立法的法律责任体系,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法律责任,对责任主体、责任形式和责任承担方式、责任追究的主体和程序等内容作出相应规定。
(四)完善新疆农村环境监督管理的具体建议。
新疆农村环境监管主体在立法上的空白,导致长期以来农村环境日益恶化,新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应当加强乡政府、村民委员会等方面的监管,通过立法赋予以上主体职权和职责。为了解决新疆农村环境监管主体缺位现状和新疆广大农村污染现状,笔者建议新疆各乡镇设立环保所。职责拟为:监督本辖区内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监管和治理本辖区内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农药化肥污染、生活垃圾和排污企业;办理本辖区内新扩、改建项目环保审批手续和监督“三同时”执行情况;处理本辖区内环境污染的信访、投诉、纠纷等案件;整治和恢复本辖区内农村生态环境,创造环境优美的生态乡镇;向本辖区内居民和企业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建设农村环保的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监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做好排污的预警工作,扫除监管盲区。结合新疆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以城市作为设计基础,不能有效贴合新疆农村的实际情况,建议制定新疆农村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将农村环境保护考核纳入当地政府考核目标体系,实施绿色gdp核算和考评标准体系,并在法律中明确加以规定。在编制环境保护规划时,应足够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在自治区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各地区可以将城市环境保护与农村环境保护分别进行专章编制,将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组织领导、监管、保障措施等内容明确化。应该针对农村的环境规划、政策、制度开展战略环评。提高农村环境影响评价中农牧民参与的程度,实现信息公开。建立新疆农村排污登记制度。完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体系内容。将农村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机构、监测方式、污染类型以及公众参与等原则规定其中,等等。
(五)完善新疆农村环境纠纷救济制度。
充分考虑新疆区域特点,学习借鉴国外及国内其他省区的经验,探索与建立适合新疆地域与经济发展的农村环境纠纷解决多元机制。笔者提出了构建新疆农村多元环境纠纷解决机制。首先,笔者认为结合新疆农村环境纠纷的特点、农村环境纠纷解决现状与救济的现有条件,构建多元化农村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其重点应当放在非诉讼救济的制度完善与机构改革方面。新疆应当健全村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民间环保委员会的调解功能;强化农村环境纠纷解决过程中乡政府功能;完善新疆农村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等。其次,完善诉讼救济制度。诉讼救济应当充分考虑诉讼成本与诉讼技术的难度,在诉讼制度完善中考虑保证农民便于诉讼,诉讼费用的承担等因素,同时转变法院在解决环境纠纷中的定位,在诉讼救济中也要重视调解。建议在新疆推行环保法庭的构建;统一新疆高级人民法院环境案件审判标准;引导推行新疆各级法院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完善新疆农村环境案件管辖争议的解决对策;农牧民诉讼费用减免标准等。最后,完善非诉讼救济体系内部的协调,以及构建非诉讼救济和诉讼救济之间的衔接制度。
作者:刘晶李君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2]乔世民.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高晓璐.论农牧区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j].当代法学,2009,(2).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七
(1)树立以受众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主体性、自主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而广播电视要想为受众提供如此之多的信息让他们进行随意的选择是不现实的',这主要是因为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节目成本等诸多因素限制造成的,而且这种限制不仅仅体现在广播电视,对于其他的传统媒体同样如此。对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首先应该树立以受众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是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受众的喜好,并对受众进行需求划分,清楚、明确地掌握受众到底想要收听什么类型、哪些内容的节目,然后在避免与其他节目内容、性质过于趋同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主流的受众需求。必要时,可以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以便真正深入、全面的分析出当前受众的喜好和倾向,至于大数据的来源,则应当以互联网上的各类数据为主,如搜索引擎上的关键词输入、网络信息的浏览频率等,这些信息数据都可以反映出当前受众的需求。
(2)创新获取新闻素材的渠道,提升新闻时效性。对广播电视而言,其传统的新闻获取渠道主要是依靠记者在对事件进行细致地了解和观察后,再花大量的时间撰稿,然后经过新闻素材的筛选、整理、编辑和修改等流程,最后还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待审核通过后才形成了大众看到的新闻。整个流程从记者对事件的关注开始到最终新闻被报道出来,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获取新闻素材的效率整体不高,甚至很难挖掘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且新闻的准备时间较长,很容易失去新闻的时效性。同时,这些新闻稿件通常是由行业专业人员用专业术语组成的文章,对大众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大众对千篇一律的新闻内容失去兴趣,更愿意涉猎那些简单易懂、喜闻乐见的趣味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素材的获取途径相比之下较广泛,随着大众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受众也由从原来的接收者变成了与新闻传播甚至新闻行业的一个有机统一体,大众对新闻来源的敏感性越来越高,随着大众新闻素养的提升,对新闻的传播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愈来愈强,也更加注重对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对身边的新闻进行发布传播的过程中,新闻专业媒体只需要对这些新闻来源进行简单的整理和编辑,无需大刀阔斧对新闻加工即可对新闻素材的真实性进行高效的甄别,最后经媒体发布出来的新闻更具有可读性[4]。可见,对新闻素材的渠道进行创新,是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策略。
(3)创新编辑形式,提升公信力。广播电视对于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能够有效保障,其传播的新闻质量无可置疑。但是同时由于编辑受到框架限制比较严重,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无法引起受众群体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兴趣。而新媒体在编排形式上就显得更加灵活,并没有条例框架对其进行约束,其言论更加符合受众群体的现实生活,也更能够获得受众群体的认可。也正是如此,新媒体所传播的新闻内容在质量上有待提升,一些网络编辑人员为了吸引大众眼光,捏造事实,传播虚假新闻的现象较为普遍,容易误导社会舆论,使得新媒体的公信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对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这类传统媒体在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创新编辑的形式。例如,广播电视应该对自身的编辑形式进行分析,找准优缺点,适当的应用新媒体盛行又符合大众口味的网络语言,使其突破以往传统的框架模式,以观众喜闻乐道的形式进行新闻传播,提高广播电视的市场竞争力,以此来实现广播电视的发展。而新媒体则应当加强对编辑形式的约束,强化网络监督,确保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公信力,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4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虽然给我国的广播电视这类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与此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作为广播电视的工作者,要想提高广播电视的竞争力,还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实现自身的转型,积极探寻发展的有效出路,如此才能与新媒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进而促进自身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八
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无疑给广播电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与新媒体有机融合,成为了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应该积极探寻适合自身的转型路径,不管是在媒体内容方式还是在传播载体方面,均应该积极构建新的媒体形态,以更好的促进自身转型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应该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型:(1)角色转型。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媒体角色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更加注重媒体传播效应的创设,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对广播电视而言,其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特征,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转型时,应该始终以专业发展作为导向,积极发展跨媒体报道、多媒体语言表达的形式,以提升广播电视的报道水平。另外,在新媒体环境下,也要求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的能力发生转变,“全能记者”的角色扮演成为了实现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融合的关键切入点,这也是广播电视角色转型的内在要求。例如“中央新闻客户端”便是通过角色的转型,以接地气的媒体姿态走进群众,同群众构建互动传播的机制。(2)载体转型。广播电视传统单一的传播载体,很难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还应该实现载体的转型,要善于依托新媒体的载体功能,进一步拓展广播电视的传播渠道,构建互动式传播模式,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例如可以创设手机电视媒体、iptv、网络广播电视媒体等。近年来,“三网融合”策略的提出,成功的打破了广播电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受众通过手机、电脑等阅读新闻信息。例如近几年非常火爆的电视节目《奔跑吧!兄弟》,之所以在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中均受到关注,其主要是实现了传播媒体的转型,创设了互动阅读和移动应用等。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九
尊敬的各位市民: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法治理念引领行为规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环节,以维护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深入开展法治xx建设,形成了“崇法善治”特色品牌,荣获了xx年度xx省法治建设示范市的光荣称号。这一切的工作都离不开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作为一名xx市民,您既是法治xx建设的见证者、监督者,更是法治xx建设的参与者:
您的每一个关注,都会唤起更多市民的尊法守法热情;。
您的每一份付出,都会让更多受益者感受法治的阳光;。
您的每一次参与,都会让我们的城市向文明法治更进一步。
在此,我们倡议全体市民继续关心支持、共同参与、建言献策,积极投身于法治xx建设活动中,学法守法、依法办事,为维护崇法尚法、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满意度而共同努力。
xxx。
20xx年xx月xx日。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十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总结我市去年的依法治市工作,提高新形势下做好依法治市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进一步推进我市依法治市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站位全局,提高认识。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单位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改革创新,务实重干,积极推进法治x建设,依法治市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被平顶山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评为“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县(市、区)”,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了同志们的艰辛和奉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依法治市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和法治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不断增强,法律实施的任务更加凸显。党的强调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早在20x年,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分别印发了《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我市也把法治x建设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从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x的重大意义,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切实肩负起法治x建设者、实践者的历史重任。
(一)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x,是提高我市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需要。在我市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执政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为复杂和严峻。提高我们的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紧迫。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x,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抓紧抓好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二)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x,是我市提前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多年改革发展的实践一再证明,一个依法有序、安定和谐的法治环境,对于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党委政府依法决策,各部门秉公执法,广大群众懂法守法,才能够营造富商安民的良好环境。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市提前全面小康的决胜时期,也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将不断凸显,法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愈加突出。为此,我们要广泛学习宣传法律知识,积极推进法治实践,不断提高法治水平,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基础。
二、突出重点,努力提高依法治市工作的成效。
实施依法治市方略,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特别是与会各成员单位的通力协作和密切配合,我们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环节,努力提高依法治市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要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六五”普法的各项任务,切实增强全民的法律素质,是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法制宣传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是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在宣传策略和效果上要讲究层次,对不同的对象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广大群众来讲,通过法制宣传教育,要增强其法制观念,达到守法和维权的目的,使其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要承担什么义务,并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不仅要知晓一些基本法,更重要的是要能熟练掌握本行业、本部门行使职权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法制讲座、法律培训、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法律知识任前考试等有关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切实提高各级干部和公职人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依法行政的过程其实也是法制宣传教育的最有效的形式。要进一步提高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提高他们知法、守法特别是用法、护法的能力和水平。要抓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降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要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对流动人口、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群众等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提高针对性,注重实效性。
(二)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进一步实行政务公开,逐步建立起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要认真贯彻依法出台的各项政策,确保落实到位,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坚守政府信用。着力提升规范性文件制定的质量,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规范性文件报送备案率要达100%。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活动,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积极运用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建立并严格执行行政复议简易程序制度、实地调查制度、质证辩论制度、协调和解制度。
(三)要促进经济发展。发展是根本要务。要加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x体制机制障碍,解决经济建设中不适应、不符合发展规律的突出问题。完善投资保护措施,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激发创业活力。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确保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促进企业依法生产经营。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十一
同志们:
今天,乐义乡普法骨干培训班开班了!首先,我代表乡党委委、乡政府和乡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向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
举办这次培训的目的是明确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提高乡普法骨干的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为顺利实施“六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推动我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都是来自乡各部门的普法骨干,你们不但是我乡“六五”普法教育的践行者,更重要的是各单位“六五”普法教育的组织者,是乡“六五”普法的中坚教员队伍,肩负着宣传“六五”普法落实和依法治乡的重要职责,你们法律素质、法律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乡普法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举办好这次培训,对于推动乡“六五”普法工作和依法治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各位同志要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这次培训活动,全面理解掌握培训内容,为今后开展普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办好这次培训,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六五”普法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关键时期,国家、省、市将对“六五”普法进行中期加强,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做好普法依法治乡工作,对于构建法治历城、和谐历城,促进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参加培训的全体同志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为全面迎接国家、省、市的检查验收做好准备。一是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法律素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法制建设来保障和促进。只有大力实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才能确保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贯彻落实,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二是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是实施依法治乡的基础性工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乡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程,依法治乡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各项法律只有为人民群众所熟悉、掌握和运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只有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才能不断增强各级政府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主动性,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三是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依法执政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只有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职责、依法管理社会,才能推进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四是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手段不断调节和规范社会关系,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要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历城,就必须通过普法依法治理这一有效形式,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行政和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法治化的社会管理格局。
多年来,我乡高度重视普法骨干的教育培训工作,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乡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的良好风气已经形成,普法宣传工作也逐步向系统化、科学化推进。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普法依法治理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随着“六五”普法的逐步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为普法骨干,必须要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纽带作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结合实际、统筹部署,真正把实施“六五”普法规划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二、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紧密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工作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使学法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要切实加强以领导干部、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为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要深入开展以“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乡、进乡村、进企业、进单位”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六进”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宣传x大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力宣传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社会保障、平安建设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传播优势,开辟法制栏目,不断拓展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加强专职法制宣传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法律志愿者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形成各方面踊跃参与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局面。
三、端正学风,确保培训达到良好的效果。
集中培训期间希望大家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干部自身形象,坚持良好的学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我们力求通过这次学习达到三个效果,一是法制观念有所增强。通过学习,法制观念得到提高,自觉坚持依法办事,依法履行职责。二是依法办事能力有所提高。要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到学习班上,相互交流、探讨、认真总结过去工作的经验教训,要用学到的知识去指导今后的工作,依法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建设良好的法制环境。三是普法工作能力有所提高。通过学习,提高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根据普法工作不同的对象和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大胆探索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创新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同志们,----对举办这次普法骨干培训班非常重视,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排除一切干扰,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政治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最后,祝培训班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十二
为贯彻落实好“_”普法规划,切实做好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按照县府开展“法制进校园”教育活动的安排,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实践教育活动,按照“六五”普法规划要求,以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普遍性为原则,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校园青少年群体中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使他们养成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二、活动时间。
20__年4月至20__年12月。
三、活动内容。
1、开展法制进校园教育宣传行动。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宪法》、《刑法》、《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义务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规的宣传教育,邀请服教人员现身说法。结合青少年特点,还要举办好一期法制板报、图片展,为广大青少年送上精彩的法制课,以大量极具震撼力、反映犯罪恶行恶果并最终受到法律严惩的案例图片,配以警醒的说明文字,提示犯罪的危害,告诫孩子们学法、懂法、守法,防微杜渐。
2、继续加强开展法制副校长(辅导员)进校园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努力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大中小学生开展交通、消防、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消费者保护等法制教育,教育青少年知法、守法、护法。
3、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各班组织开展一次“法律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活动,结合团日活动与班级实际,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讲座、系报、调查问卷、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
4、开展观看电影电视教育活动。为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法律意识,组织部分青少年学生观看一场有意义的电影电视活动,以激励学生爱人民、爱祖国、爱科学的学习热忱和争做遵纪守法的.示范生。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青少年法制教育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是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不断推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突出重点,创新形式。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创新教育宣传形式和载体,探索开展宣传教育的新方式。要积极运用动漫、视频、音乐等载体,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增强教育实效。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黑板报、电子屏、宣传栏等,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推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努力养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市民: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基本实现群众认可的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近年来,我市以“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法治xx和平安xx建设,党委依法执政理念普遍增强,政府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治惠民实事工程惠及百姓,20xx年,我市成为江苏省首批“法治建设示范市”,市政府被xxx政府命名为“依法行政示范点”,“五五”普法获得全国先进等荣誉称号,这一切的工作都离不开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法治是公平,是正义!法治是秩序,是和谐!法治是稳定,是发展!
在此,我们倡议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关心支持、建言献策,积极投身于法治建设活动,学法守法、依法办事,为建设法治xx作出应有贡献,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满意度而共同努力!
xxx。
20xx年xx月xx日。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十四
社会各界朋友们:
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平安幸福是全县人民的殷切希望!自20xx年开展“平安xx”创建活动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安康”的目标,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县”、20xx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平安县”。维护社会治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建设“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在此,我们倡议:
做一名平安建设的参与者。以主人翁的姿态,树立“xx是我家,平安靠大家”的理念,把平安创建活动融入到家庭日常生活中。
做一名平安建设的宣传员。大力宣传平安创建,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带动影响身边的人,使平安创建深入人心,家喻尸晓,形成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做一名平安建设的支持者。创建平安xx,构建和谐家园,需要您的关心支持,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平安建设的行列中来,勇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平安是一种牵挂,需要您多一份惦念。平安是一种责任,需要您多一份承担。让我们携起手来,肩并肩,心连心,把拳拳热爱孝义之心,殷殷无私奉献之情化作创建“平安xx”的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建设平安xx,共创美好家园!
愿平安与您同行,愿幸福伴您常驻!
xxx
20xx年xx月xx日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十五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叫丁相东,是临沭县白旄镇司法所所长。今天,我应张校长的邀请很荣幸来到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小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常识,以便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法律及违法行为。
同学们,大家通过听老师的讲课、看电视等形式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但你们是否想过每个人日常的一言一行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谁有了违法行为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即什么是法律?法律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很复杂的社会规范。我们今天不讨论法律的复杂性,只学习一些与大家日常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一些最基本的规定。因此我们简化法律的定义,法律就是大家共同约定,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贯穿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具体到我们小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财务管理》等等都是管理我们学习生活的法律,如果那个同学不遵守而打架打伤了同学或损坏了公物要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赔偿。
我们常常听到遵纪守法或违纪违法等词句,那么,什么是违纪违法呢?简单的说违纪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学校纪律或国家法律规定的行为,也就是学校纪律或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为,如要求我们爱护学校财物,团结同学,不能去偷盗和损坏学校财物,不能去乱骂和欺侮殴打同学。因此我们知道违纪违法是不好的行为,大家要远离违纪违法行为。但怎么才能远离违纪违法行为?首先要通过学习知道哪些行为是属于远离违纪违法行为,了解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基本法律常识,进行法制观念的启蒙学习,逐步培养同学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会辨别美丑、善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为你们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打好基础。
二、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法律。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将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者,也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生力军,学习法律知识是你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只有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学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守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适用法律对待和处理自己周边的纠纷,从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x。在我们办案当中经常遇到有的学生触犯了法律,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违法,等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才后悔莫及。下面我就给位同学讲两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一:我县某村小学学生张某某,男,13周岁,就读六年级,平日在学校不好好学习,仗着自己个头比别人高,经常在学校横行霸道,同学们对他总是避让三分。一次他在村里闲逛时,觉的口淡,很想吃一点村门市部里买的那些垃圾食品类的小吃,可自己没钱,于是他便模仿起x里x收保护费的样子强行向一位二年级的学生马某索要钱,马某惧怕张某某打他,便给了张某某一元钱,张某某拿着这也一元钱去买小吃了。就这样,张某某想吃小吃时就会向低年级的同学强要,时间长了,严某某行为便引起同村不上学的小混混买某、沙某的注意。买某、沙某见张某某有着在学校当老大的天分,便热情邀请严某某跟着他们混,张某某想,“这下自己有了靠山,今后可以更加的耀武扬威了。”于是便答应了买某、沙某,些后张某某在学校里更在趾高气扬,随意欺侮同学们。每天一放学就到去找买某、沙某玩,渐渐的也学会了抽烟、喝酒,逃课等恶习。有一次,买某、沙某问张某某:“最近手头困难想去县城偷点东西卖钱花敢不敢去”?张某某认为买某、沙某平日里很照顾自己够义气,是铁哥儿们,自己去了不偷东西,顶多去看看,而且能吃到好吃的,就答应一块去。买某、沙某领着张某某去县城,看上了一家手机店摆放在柜台里的手机,当晚由张某某在店外把风,买某、沙某破门入室从那儿偷了价值8000元的手机,第二天以700元的价格买给了一过路人,三人将700元钱用来买烟、喝酒、很快挥霍一空。但警察也很快侦破了此案,来到学校将张某某带去派出所调查,经审讯,张某某对犯罪事实作了如实交代,却丝毫不知自己的行为的严重到已经触犯了我国的《刑法》构成盗窃罪,还认为自己站在门外没进去,没偷店里的手机,仅仅跟着买某、沙某去玩了一趟,吃了些他们买来的东西。后来买某、沙某经审判均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张某某因未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而被检察院做出了不起诉处理。张某某在此案中构成了共同犯罪,虽然因达不到刑事责任年龄未被判刑,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次偷盗行为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他今后工作和生活,而且仅仅吃了点嘴而他爸爸给手机店赔偿了2600多元,妈妈因此事羞于见人生了一场大病好久不能劳动。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青少年不懂法律而造成的犯罪行为,是张某某爱吃嘴以及所谓的哥儿们思想害了他。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十六
全县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宣言,它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深刻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高达20万左右,我们作为市场经济的先行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推动创业创新的实践者、改革开放直接的受益者,我们凭借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要素参与社会分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地方富强的贡献者,理应为全面推进法治苍南建设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此,我们向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倡议:
一要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敬法尊法、知法信法、守法用法,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运用法治方式,做依法治国的积极拥护者和自觉践行者。
二要坚持做到诚信守法经营,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觉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坚持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信守合同,诚信经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提升全员素质,努力争做重信守法的诚信企业。办受人尊敬的企业,做受人尊敬的企业家。
三要反对垄断,促进合理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我们进行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加强市场监管,就是在促进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我们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市场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净化。
四要倡导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五要承担社会责任,共建法治苍南。积极参与法治体系、诚信体系建设,积极践行守法光荣、违法可耻、诚实守信、廉洁经营的理念,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作用,认真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努力推动法治苍南建设。
六要发挥骨干作用,全面普及法律知识。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省、市、县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法治社会建设已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的时代潮流,县新联会在县委统战部的领导下将成立律师分会,欢迎广大律师作为新社会阶层人士和助推法治苍南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入进来一起走进学校、工厂、社区开展普法讲座和宪法知识竞赛等活动。
正所谓达则兼顾天下,越有能力的人就越有责任。作为法治苍南建设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立即行动起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积极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同全县人民一道携手并进,为全面推动法治苍南做出更大贡献。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热门法治建设的论文范文(17篇)篇十七
全省各族各界青年朋友们: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也作出了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广东的决策部署。当前,“法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各行各行的基本遵从。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是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广东提升治理能力的重大战略安排,也是需要各族各界共同参与的庞大系统工程。青年是生力军,责无旁贷。为此,我们向全省广大青年郑重倡议: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我们要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思维,坚决捍卫法律尊严和权威。参与法治创建活动,弘扬“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的社会风尚,遵守网络规范,传递网络正能量,让守法诚信成为当代青年的价值共识和行为自觉。
我们要参与普法教育。积极参与群众性法治教育实践,踊跃参与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广泛宣传法治文化,引导青少年学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让法治观念从小在青少年内心扎根。
我们要共建法治社会。依法依规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公共服务供给,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有序表达青少年利益诉求,依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稳妥发表观点,不信谣不传谣,坚决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工作办事。
青年朋友们!法治建设,人人有责。让我们高举法治旗帜,做好示范引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广东贡献青春力量。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