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找规律教学设计一等奖(七篇)

时间:2024-11-12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找规律教学设计一等奖(七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找规律教学设计一等奖(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下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篇一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够表达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孩子们自由猜(小猫、小狗、小猪……)

师评:有可能也有可能说不定吆你可真敢想希望如你所愿一切皆有可能师:它们到底是谁呢?瞧,它们来了!让我们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生:小狗小猫小狗小猫……

师:猜猜看,接下来会是谁呢?

生:小狗小猫

师:孩子,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有规律

出示:规律

二、自主探究,认识规律

课件出示主题图

一下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篇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5页例1以及课后的“做一做”。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课件、水彩笔、练习本

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

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左右左右左右。(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

生:因为动作太简单。

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

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

(学生思考,自己比划。)

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

生:一边说边做。

师:真棒!创造了这样特殊的动作让我们大家做,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师:像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

师:同学们开了联欢会,特意把场地装扮了一下。看,漂亮吗?用什么打扮的?(出示课件)

生:有花、彩旗、灯笼。

师:都是什么颜色的?

生:有红旗和黄旗,有红灯笼、蓝灯笼,还有红花和紫花。

师:它们是乱摆乱放的吗?

生:它们排列的也有规律。

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都有怎样的规律。(出示彩旗的课件)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之间合作)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黄红黄红黄红。

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我发现彩旗在排列时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重复地排列下去的。

师:很棒,那是以什么为一组排列的呢?请你试着在书上圈出来。

生:是按黄红为一组重复地排列的。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是啊!彩旗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再看看灯笼呢?(课件出示灯笼的排列,留给思考的时间)

生:灯笼是按一个红两个蓝为一组这样排列的。

师:是这样吗?(是)看小朋友又有怎样的规律?看谁找的最快。

生: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排列的。

师:是的,彩旗是按黄红一组重复排列的,灯笼是红蓝蓝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有规律的排列的。从这里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棒极了!

师:看,谁能猜一猜这个后面是什么?

生:后面是一个红色三角。

师:可以怎样想呢?可以先观察形状再观察颜色。

生:因为前面的图形是按一红一黄有规律的排列的,所以后面是一红一黄。

师:小朋友们同意吗?

2.图形的规律

师:按你找到的规律,把后面空白的图形涂上颜色。(学生拿出图涂色)

教师巡视,发现有涂完的同学,可以让互相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介绍你的方法?

生:我是这样涂的。前面是按绿黄一组重复排列的,到了这里正好是涂绿色和黄色。而三角形是按黑红紫这样的顺序重复的,后面就要是红色和紫色。(学生到展示台前介绍)

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同意!

师:检查一下,有没有涂错的同学?

生:没有。

师:把纸和彩笔放在桌子的最前面,看谁收拾的最快!

(课件演示:顽皮的智慧星笑着挡住了每一组其中的一个图形)

师:看!智慧星先把谁藏起来了?生:红色的圆形。

师:同意吗?生:同意。(课件演示:智慧星消失。)

师:智慧星又把谁藏起来了?生:黄色的倒立的三角形。

师:对吗?生:对。

师:这个智慧星的后面是谁?生:绿色的三角形。

3.猜规律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猜对了。下面,老师也想摆一摆有规律的图形,请看老师做的。(出示 ppt)。

师:谁来猜一猜,老师下面接着会怎样摆?

生1:会是一个红色正方形和一个蓝色圆形.

生2:可能是一个黄色的三角形。(教师接着操作)

师:谁猜一猜,下面会是什么图形?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两个蓝色的圆形。)

生:因为前面就两个图形,还没有找到规律,后面找到了规律了。

师:是呀,只有图形重复出示了两三次之后才能找到规律。也就是说图形的规律不仅要看形状、颜色,还要看数量。

三、实践运用,体会规律

1.85页做一做。

2.欣赏规律美

师:生活中规律也是无处不在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欣赏。(课件演示)

3.创造规律

师:这么多的规律,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其实,你们的双手就可以创造出很多的规律美。现在请小朋友们当一个小小设计师,发挥你们聪明才智,创造出规律行不行?要求:用彩笔创作规律,分组合作,想想该怎样设计才有规律,然后动手画一画。看哪组作品最多。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活动结束后,教师有目的的让学生展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规律,找了规律,并且创造了这么多的规律,希望你们长大后当一个真正的大设计师,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

一下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篇三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红、蓝三角形各若干个;彩色笔3支;一张16k白纸的1/4。

主题图5幅。

一、摆摆猜猜,引出课题:

2、先同桌两人商量后全班交流。

3、引出课题:“找规律”

4、点:摆放三角形中有什么规律?“一红一蓝一红一蓝一红一蓝……”这样的次序排列的。

(通过摆放“一红一蓝”三角形的学具操作,引出“找规律”的主题,让学生发现“规律”就在身边,而且很鲜明,激起探索“规律”的欲望。)

二、建立表象,感受“规律”

1、主题图1:庆“六一”联欢会,装饰教室,挂彩色的三角形

(1)、接着挂什么?为什么?

(2)、先两个同学商量后全班交流:“一黄一红”的次序排列的。

(数量相同,形状一样,颜色循环变化规律的渗透,在上面操作的基础上抽取出来,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列。由实践操作过渡到形象表象,感受“规律”。)

2、主题图2:

教室里又挂上了彩灯美丽吗?漂亮吗?为什么美丽漂亮?“一盏红灯笼,一盏彩灯”(数量相同,形状,颜色变化规律。)

3、(黄)(红)(蓝)……你能发现这幅画的规律吗?把发现的规律告诉你最要好的朋友。

(主题图的教学让学生感知数量、形状、颜色等变化的规律,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由简单渐渐过度到稍复杂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让学生充分感受“规律”的丰富多彩。)

(变化循环的内容由原来的2个物品拓展到3个物品,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更慎密的数学思想。)

三、排队游戏,拓展规律

1、一男二女一男二女排成圆形,为下课跳圆舞曲作准备。

想一想接下去会请谁?愿意上台的请举手(通过举手了解学生发现规律的程度:男生举手多,还是女生举手多)(数量由一个增加到2个)指名让学生自己请同伴。(让学生亲自参与规律形成的过程。)

2、你还能创造出另外有规律的排法吗?先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交流,演示,最后全班组际交流。

(开放式的“规律”设计,一下子将学生的视野打开,感受到“规律”的美丽)

(“找规律”学生在熟悉的“排队”情境中感受,让学生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来包含有数学问题,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四、再次感受,表达规律

1、很快的找出规律:“一个萝卜,二个辣椒,一个萝卜,二个辣椒……”

(2)、看到的规律写下来,用数字表示(对着图写)

2、欣赏老师画得图,作出简单评价,先四人小组后全班交流

2个黄的,6个蓝色的……

(颜色,数量,大小循环变化规律)

(一方面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大小、形状、颜色、数量循环变化的规律;另一方面让学生从感性的图形中抽取出数字,为数字排列规律的探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设计图案,创造规律

1、静思:(美丽、漂亮、有规律)想一想准备画什么?怎样表达?要求:先静静地思考一会儿后动手操作。

2、独立创作,指两名学生上台板演。

3、四人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1)、将自己创造的图案介绍给大家,其余3人验证规律是什么?

(2)、将规律写下来。板演的两位学生先进行,后全班学生各自进行。

(设计有规律的图案,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将作品展示出来,请大家欣赏,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同时享受到创新的乐趣。)

六、课堂小结

生活中有规律的事件隐含着数学问题。让我们努力地发现生活的美,从而感受数学的魅力。

“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简单的排列规律”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初步感受数学的思考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内容的选择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设计出有规律图案,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数学精神。

一下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利用比赛,感知规律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小精灵聪聪听说我们学习找规律,也来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说呀,在这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光明小学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园聚会了!他们把会场布置得可漂亮啦!同学们又蹦又跳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灯笼、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装饰物是怎么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彩旗是怎么排列的?(黄红、黄红)

我们就把这一面黄旗和红旗看作一组。(板书:一组)

2. 接下来讲解小花、灯笼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队伍的排列。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都是按顺序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复3次,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四、学以致用,摆出规律

小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六、联系生活,找出规律

七、情感教育,总结本课

八、教学反思:

一下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篇五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三、教学准备:

幻灯片,作业卡、各种图案的贴纸、正方形纸。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春、夏、秋、冬)。好,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四季的美景。

2、播放课件(四季美景)

3、游戏(发放牌子)

师:你最喜欢什么季节?(请你来代表......还有谁喜欢不同的季节。谁想代表......)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举牌的同学上前来以最快的速度依次排出四季的顺序。(问:他们排对了吗?)

师:(老师一边说一边做动作,节奏很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夏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春天又来了,对,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4、提示课题

师:像这样依次循环出现的现象,叫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索交流、找出规律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墙面装饰图),让学生观察。

师问:老师带来了朋友家的墙面装饰图,上面都有些什么图形?

生: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

(1)请大家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2)说的时候,用自己的话把发现的规律说清楚;

(3)比一比,看哪一组能找出不同的规律。开始!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

(1):斜排(师:是的,当我们斜着看时,每一排的图形都是相同的,下面哪些同学也找出了这个规律,请用手示意。)(播放斜排演示课件)

(2)横排:(师播放课件,老师重点讲解、规范说法:我们先看第一行,以第一行为基础,圆片移到这一行的.最后,其它三个图形都依次向前移动一个位置,就变成了第二行。按照这样的规律,第三行、第四行的规律也让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演示。第五行的排列让学生猜一猜。)

(3)竖排:(师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

(4)以最后一个图形向前移动的规律(播放课件、大家欣赏)

4、总结规律:

孩子们,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规律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排列规我们就叫它循环排列规律。(板书:循环排列规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过渡:现在就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进行智力大闯关吧!你们敢挑战吗?(敢)好,进入第一关。

1、第一关:考考你(规律训练)

(1)师问:第二队是怎么变化出来的?(学生回答)师规范语言),按照这样的规律,你能排出第三队的队形吗?(第一个动物向队列的最后移动规律)

(2)还是这一队动物,(请仔细看)又是怎样变化成第二队的呢......(最后一个动物向队列的最前面移动规律)你们的观察能力真强。好,顺利进入第二关。

2、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展示作业。

师:请拿出答题卡,开始解答。

3、猜规律

过渡:向下一关进军吧!你想猜几号旗?好,进入我们的终极关——第四关。

4、设计手帕

过渡:现在就用我们灵巧的双手来创造规律!在这块手帕上,设计出漂亮的花边或图案!

请仔细看要求:

(2)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漂亮。听明白了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请组长打开学具袋,和小组的成员一起完成。开始!

(3)作品展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过渡: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规律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1、欣赏规律美(课件播放)

2、总结

孩子们,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在装饰着我们的生活,希望你们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它,运用它,把我们的环境打扮的更美丽吧!

板书

找规律

循环排列规律

一下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

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并会正确地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深刻的体会。

3.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根据余数作出正确判断

一、感知、描述规律

1.猜图导入,感知规律

(1)猜图形

(2)说规律

我们就可以说圆、三角形、正方形三个一组,依次排列的。

(板书:三个一组圈起来,每三个一组,依次排列。)

2.描述规律,巩固认识

这些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屏幕)

一个三角形、两个圆形,依次排列。媒体:分组圈出

3、小结揭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有规律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排列中的规律问题。

二、探索、利用规律

1、例:黑板上图形,照这样摆下去,第17个会是什么图形呢?

(1)你会做吗?用你的方式做一做。

(2)做完了吗?四个同学讨论一下。

(3)你是怎么想的?

17 3=5……2(板书)

a:解释算式

17是什么意思?(17是总数板书)为什么要除以3呢?(3个一组板书↑)

商5是指什么?(有这样的5组)(板书:组○○)

余数2又是指什么呢?(还多2个)(板书:个——)

b:精确定位

这就是说第17个图形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第六组中的第二个。为什么是第六组?(因为有这样的5组多了2个,这2个是第六组的图形)

第六组中的第二个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c:深入体会

第六组图形老师并没有摆上去啊,你是怎么知道是三角形?

第一组中的第2个图形是三角形,所以第六组的第二个也是三角形。

为什么看第一组的图形就知道第五组的图形了呢?

对,这里每一组图形的第二个图形都是三角形。第六组的第二个图形肯定也是三角形。

(3)验证

你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再来摆摆看。(板书:摆出六组图形)

(4)小结:

第17个图形我们是用除法来计算的,那么其它序号的图形例如第19个,第24个能用除法来判断吗?看来用除法可以判断出这些图形中的第几个是什么图形。

2.看算式判断

25 3=8……1 30 3=10 71 3=23……2

一下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扩大、缩小

出示书中练习

37×10=400÷10=

37×100=400÷100=

师:观察37×10=370。我们还可以说“把37扩大10倍后是370。”那37×100我们还可以怎么说?(把37扩大100倍后是3700。)

师:说得不错,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35×10=350,把35扩大10倍是350。38×100=3800,把38扩大100倍后是3800。)

师:你能不能举出不同的例子?(25×2=50,把25扩大2倍是50。25×4=100,把25扩大4倍是100。)

师:再看400÷10=40,试着说一下。(400÷10=40,把400缩小10倍是40。)

师:那400÷100呢?(400÷100=4,把400缩小100倍后是4。)

师: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500÷10=50,把500缩小10倍是50,500÷100=5,把500缩小100倍后是5。)

师:能举出不同的例子吗?(120÷2=60,把120缩小2倍是60。120÷3=40,把120缩小3倍是4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说图意,从中获得了那些信息?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可能提出:筛沙车2分钟能清洁多少平方米沙滩?

筛沙车15分钟能清洁多少平方米沙滩?……

2.师: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好吗?

问题是:筛沙车的工作量是怎样变化的呢?

3.我们一起看一下筛沙车工作情况统计表。(出示下标)

师:请同学们将统计表补充完整。(生每人一张表)

工作效率

(平方米/分)

80

80

80

80

工作时间(分)

15

30

60

90

工作总量(平方米)

1

2400

4800

9600

(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4.师:全班交流:(色泽学生的回答,时填上结果,2400、4800、9600)

师:在刚才填表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可能会发现:(1)我发现清洁沙滩的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我发现每分钟清洁沙滩的面积不变,工作时间越长清洁沙滩的总面积就越大。

(3)、我还发现,第二组与第一组相比,80不变,30是15的2倍,2400也就是1的2倍。

师:它的发现非常独特。表中其它各组的数据与第一组相比是否也存

在这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全班交流:(也可能有的组能用简单的语言出规律:每分钟清洁沙滩的面积不变,工作时间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清洁沙滩的总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师:如果用因数、因数、积分别表示这三个量,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规律吗?先说给同位听听。

师:谁想来试试?

也许学生能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三、巩固拓展:

1.第60页第1题先让学生自主计算,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

2.第3题让学生联系“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的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