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归来》读后感800字(4篇)

时间:2024-11-15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非洲归来》读后感800字(4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非洲归来》读后感800字(4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非洲归来》读后感800字篇一

——《非洲草原历险记》读后感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泉城的七十二泉,《非洲草原历险记》读后感。那么,说到非洲,你会想到什么?天上似火的烈日?毫无降水的干旱?还是黑巧克力似的当地民众?其实,非洲最著名的还是坦桑尼亚的赛伦提国家公园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寒假,我读了《非洲草原历险记》,它带我领略了大草原的无限美丽风光与无处不在的危险。

书中主人公是多利、里娜、蒙志一行三人。里娜,作为姐姐,她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知识,做事小心谨慎,胆子小,却喜欢用暴力对付三弟——不话的多利,读后感《《非洲草原历险记》读后感》。蒙志,作为老

二、最大的男生,他有超强的求生技术,面对困境从不绝望,勇敢又智慧。多利,作为最小的“猴子”、专门捣蛋,虽身手不凡,异常敏捷迅速,但成天唠唠叨叨,罗罗嗦嗦,是个十足的闯祸胚,遇事不用大脑思考,与他那个深思熟虑才采取行动的里娜老姐形成了莽撞与稳重的鲜明对比。

多利一行人被偷猪者欺骗而被遗弃在草原上,遇到了正在大迁徙的角马、轮流“站岗”的獴、草原大“建筑家”白蚁、继恐鸟之后最大的鸟——鸵鸟、有着“顺风耳”“千里鼻”的土狼、陆地上最大的大象、还有羚羊、高角羚、秃鹫、瞪羚、黑马羚、河马、长颈鹿、斑马、采采蝇……但在同时,他们也遭到了大火,鳄鱼、犀牛、猎豹、流浪狮子等的袭击,最后经马赛族的帮助,乘坐了去都市的巴士,回到了文明世界。

赛伦盖提约14800平方公里,可谓辽阔无垠,但随着21世纪的城市人口增多、自然环境破坏等现象,这样的无污染野生草原已经寥寥无几了,还有上万寸的土地再也长不出作物了。如果不能挽回,倒不如珍惜。让我们在大自然永久改变之前,拥抱地球上不可思议的美景和生命!

《非洲归来》读后感800字篇二

《非洲三万里》读后感

语冰的夏虫

为什么要买这本书看?

这源于我的好奇心。

这几年忽然开窍,开始睁眼看世界。所以世界的东西开始慢慢留意,看得越多越广,甄别思考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对于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自然充满了好奇。比如非洲这块大地,只是从《动物世界》看过大草原的弱肉强食,还有新闻联播里看饥民难民黑人儿童,当然还有beyong的《光辉岁月》-----献给曼德拉的歌曲。其他就是历史书上的贩卖非洲奴隶的一点介绍。而非洲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的历史怎么变革的一无所知。

去年听《逻辑思维》时,讲到联合国援助非洲很多粮食,运到非洲各国后,被独裁政府掌握,并没有直接分发到难民手里。而是被独裁者通过种种途径卖掉。非洲本地也产粮食,本地的农民辛苦种的粮食是有成本的,粮食产量低价格很贵。但独裁者手里的粮食是联合国送的,没有成本,可以大量低价甩卖。于是,本地农民粮食卖不起价格,农民赚不到钱无法谋生,大大降低农民产量积极性。等援助粮食消耗殆尽,本地也没人种粮,于是更大的饥荒发生了。。最后抛出的结论是:慈善在某种时候也会变成罪恶。触目惊心,过耳不忘。

有些人说,中国为了在联合国获得选票,无偿援助非洲很多国家,虽然是贷款,但最后都免掉了。因为这相当于买选票,所以非洲国家也不会真心感谢并把中国当恩人感谢。花了钱还交不到朋友。这有必要么?尽管有些瞎操心,但仍不免想打探个明白。

我喜欢听别安乐队的《光辉岁月》,大意还是懂,后来才知道献给曼德拉的。不过曼德拉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如此伟大,并搞不清楚。

还有就是,人类起源这点,中学时候 历史讲得含糊,我们的祖先是北京元谋人。后来才自己刷新了,非洲才是人类起源地。但对于非洲这片地方,仍然知之甚少。

偶然的机会,在当当上看到了这本书,书名好像是《海底两万里》差不多,以为又是一个同题材小说呢,看看内容,立刻被吸引进去了。的确,书上说的对,非洲这片土地我们都不曾认真去了解过。作者和我一样,对非洲的了解一片空白。这愈发激发了我的好奇心。等到当当搞活动,二话不说就剁手了。

书看完了,总的来说应该算是物超所值吧。熬了好几夜,才看完。

要问我看完有什么感想?真说不出来。那些历史地理知识的增加,让人耳目一新外,过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收获和查历史资料没什么区别吧?什么算是感想?我还得想想。所以,我就讲我能想到的一些让我醍醐灌顶一些地方。

这本书看完我就有些激动了,哇靠!居然还可以这样玩旅游,凑钱跑一趟大草原,然后写上一本书卖,旅游的费用又赚回来了,划算啊!真的请你免费去旅游的好事,如果有一定写作能力这样的好事岂不是很多? 带劲啊!所以看完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要勤练笔勤动脑多观察,增强自己的观察写作能力,不说像作者这样,起码能更加形象的记录自己想写的东西。写个传记什么的也不错啊。

不过人家写这本书,也不是跑过去看看吃吃玩玩,回来想起写就写一些这么简单的。我知道除了在旅途之中不停地记下每天的行踪日程和体会,还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到一个地方去之前,要查看很多书籍资料,我想作者看过的资料,也有我一年的阅读字量了。这只是提前熟悉了解的,而后写作的时候还要翻阅这些资料。这些工作也确实是艰辛,不能光看人家风光,那也是辛勤付出的结果。提前看看资料有好处,就是能发现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到旅游地去核实,去观察,去体会。收获绝对大大的。我非常认同,即便不是写书需要,这也是必要的功课。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增加见识,开阔视野。这最符合我对旅游的看法。我认为这是旅游最值得最应该做的事情,是最正确的姿势。当然每个人的旅游目的和追求不同,也可以什么不去想不去做的四处游荡,放松自己也蛮不错。人各有志嘛。(基本上身边的人没几个这么做这么去想的,也当然也有可能他们做了我不知道)

这是我看这本书得到的第一个好处,感觉自己的想法在作者这里得到了一个肯定,于是就像多了一位了解我的朋友一般开心。仿佛通过这本书,我交了一个朋友,不再觉得自己是孤单的了。

好像很奇怪,我觉得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一个层次。以前看小说或散文或故事,总会被情节左右,被结局所感动。我看到的就是书或者故事,看不到作者的影子。我很奇怪,微信圈里的一些大教授和学者再看了某本书后,就可以直批作者。而且批得针针见血,仿佛他们曾经就非常了解。()现在,我觉得我也能从书本跳出来,感受作者的心境,从字里行间去品作者这个人。毫无疑问,对于身为房奴的我来说,作者是一经济水平远相当不错了。通过她的角度所反映出来的社会视角,境界果然不同。

在露西说欢迎回家章节,作者的想象发挥很多,从她介绍的可内容来看,这个章节的很多细节都是她查阅资料与现场体会相碰撞产生的一些感慨。她的心里活动比较真实的反映出来,写到远古猿人时,有时候她的想像有些无厘头,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说,她写得很真实,不是无端地感动,感恩抹眼泪。

在看到赞比亚铁路荒废的样子,我想作者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或许他跟我一样也在想中国不计代价地援助非洲,是否真有必要?作者也很机灵,这样的想法自然会含混带过,不然就政治不正确了,我们也看不到这本书了。

在非洲之傲火车上用餐,我还可以看出作者在接触到那些同伴,特有钱的那种时,隐隐约有些自卑。同时她和普通人小心翼翼的试探别人的收入,(好奇心也有蛮重)这些小心思无不反映出作者真实的样子。用西餐时仔细观察那些人,相比自己的不熟练西餐规则,他也会自嘲。跟我一样普通哈,开心。(她装得到位,文字间却又无意露出己的自卑)她很在意那些人怎么想。就像我在意经济水平跟我不在一个层次的她怎么想一样。带有仰视意味的在意,而不是带有居高临下的好奇。

对于曼德拉的生前事迹和描写这块,我觉得她写得不好,太政治正确了,太崇拜化了。不够冷静不够思考。尽管如此,我仍旧收获不少。对于那个力排众议发展国家经济却又迫害民主人士,只为强化集中权利的独裁者的故事描写,我觉得写得有深度。一个发展国家有贡献的人同时也是独裁者,我们到底该不该去褒奖纪念,她没有做出答案,也确实难以界定。

对于钻石那章描写,种族隔离观看先民博物馆,小海豹,咖啡和香料,维多利亚的由来,奴隶关押地点以及黑人之间的不信任现状这些书上可能也有,但现实看到的场景和体会到的震撼,着实让我大开眼界。不得不提那个火车事故停车等待那件插曲,作者居然能敏锐地发现自己的心里和行为比同行的不同,还能大胆剖析自己,写的很妙。

深入非洲中产阶级,多次察觉非洲人对中国的一些看法,这也是读来有意思的地方,随便就可以教英语做老师,看来中国的黑人外教可要小心了,人家英语不一定够标准哦!

作者在写人物的时候,喜欢用个别特征来代替人名,比如:白琴键,铁苍耳这确实很聪明,不然一长串的英文名搞不懂谁是谁了。里面描写了一个印度百院长,是作者唯一有道不同部位相谋的同行者,或者说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意味。原因还是彼此的价值观差别大。”做人就要做食物链的顶端,不必怜惜角马“ “做人要像狮子一样奢侈”这些话跟作者的价值观是不相符的,所以文字之间会有一些贬低的意思。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想说: 最让我羡慕的是,他居然到了好望角。我也想去看看!

最后总结一下,这本书要说文采也还是有些的,但算不上很好。仅在描写非洲难民区的某些地方让我觉得不错。其余的地方,应该说是靠真实性强来取胜的。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成功的,有些布局还卖了关子打了伏笔。我觉得最适合我这样的人看了,因为正需要学习这些基础的粗浅文学写作样板。不像四大名著或者世界名著,你看着好,却弄不明白他们怎么写出来的。学也学不出,无从下笔。

所以,我喜欢这本书。

207年7月23

《非洲归来》读后感800字篇三

《非洲归来》读后感

先生课上不时提到一些在非洲的故事,于是捧着《非洲归来》这本书再联想先生讲课的语气,比起其他书来更具有一些亲切感。文字处处透露着海晏的乐观豁达,潇洒和不羁,自嘲而又得意,但就好像好的茶叶是苦涩而有回甘,好的喜剧是欢笑而含泪光,合上了书后或多或少都有点淡淡的惆怅。与其说更了解非洲,不如说更知道李海宴和他在非洲认识的人,见过的事。

非洲这个在我之前只知道埃及和肯尼亚的地方,现在又多了一个刚果金。历史、政治、社科的理论都能在此一一见证。整个国家被权力和欲望互相撕扯,文明和野蛮互相博弈,还有乌合之众引爆的群体狂欢。十字路口破败屏幕后的大厦,仿若愚夫季马想要拯救的危楼,摇摇欲坠,却仍苟延残喘。

我真希望皮埃尔的故事纯属虚构,否则若先生大笔一挥,作业一篇「从社科宗教和人类心理学的方面来解读皮埃尔和村长」,那真真得叫人抓耳挠腮。所谓的非洲援建,多少让人唏嘘不已,不寒而栗。若有无处安放的灵魂在此安栖,是否也有山神在此守卫,是否幽灵公主正在冷眼旁观人类的破坏,这若大的非洲自然即将葬送在所谓的发展。

伴随发展的总是疼痛不已,伴随欲望的总是怨恨纵生,不知钱为何物,载歌载舞倒也快活一生。然而终究车轮前进,这贫富差距的众生百态便在大地上四处留痕。非洲的种种,拨开了纯真质朴的远方,扒开了皆大欢喜的外衣,呈现了繁杂纷乱的人类本性众生相。

be kind, for 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a hard battle

― ian maclaren

在金沙萨的生活中,还穿插着紫玲姐、四夕哥、雨四爷他们在中国的故事,仿佛印证着每个在远方的人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乍一看似曾相识,细细品仍各有滋味。大院里,杧树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相识的人儿聚在一起,无聊中互相调剂,恐惧中互相扶持,而后又各自品尝孤独,谁也不是谁的救赎。老梁的故事果然适合压轴。他见到那位老人时异样的神采,读到最后方能知晓原由。老人深邃的瞳仁里闪耀了名为理想的光芒,即便人终有限,也要将希望的种子撒在民间。张三宽慰的神情为这段名为追求的旅途画了终点,即便人终有一死,也要死得其所自得其乐。也许在某几个时刻老梁骨子里的不甘蠢蠢欲动,然而终究,必须做出名为现实的选择。在非洲的老梁无所不能,回到中国的老梁是老梁也非老梁,皮囊还是这副皮囊,只是灵魂也许无处安放。

然而神秘如老梁,带给我的震撼也终究不及看似无害的雨三爷。当读到雨三爷一边刷着酱,一边漫不经心地说「我扔啦」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只听见啪地一声,脑中的声音联想中断。也许是三爷和三喵的故事铺垫得太长太美,让最后这三个字显得那么地猝不及防,那么地无法想象。我感觉握着书的手轻轻一颤,眉头一锁,脑袋微倾,双眼微眯,也许瞳孔跟着放大了那么一点点,()只是想确认自己不是因为午夜时分而花了眼。直到看到海晏认了「三爷永远是三爷,猫只是猫」,任由这平淡的文字掩去波涛,我才终于确认阿黄、阿白和阿黑没有了。看着躺在身侧,翻着肚皮舔着毛还时不时咋吧着嘴的kt,我一边暗骂它的没心没肺,一边安抚着心上突发的悸动,思绪也跟着飘到了十年前的夏天。

那一年的五一,好友提了一只粉色的笼子上门,笼子里有一只毛色灰白背有黑线的小仓鼠,说是送我的生日礼物。我小心地捧起它,任它在我手掌上转悠,绒毛戳着手心,痒痒的,牵着我的嘴角上扬。仓鼠养起来其实特别省力,放足够多的木屑,放足够多的浴沙,再放足够多的吃食,外加一只健身笼子,就构成了仓鼠的豪华别墅。我已经忘了它的名字,只知道这只淘气的小家伙不是在白乎乎的浴粉里打滚,就是在大转盘里呼哧呼哧地跑步。kt和它和平相处,至少没有拿它用来练爪。唯一的问题便是比较费木屑。如果我犯懒一个星期不更换,那味道便不太好受,尤其在开着空调房间不透气的夏天。爸爸有时会开玩笑说他要把仓鼠带到厂里去,既是玩笑我便不甚在意。只是在七月的某个早上醒来,突然发现柜子上空空如也,那一刻血液瞬间从我的脑中流入了心脏,引来一阵阵心悸。之后的记忆已经模糊。只记得后来,当爸爸再开玩笑说把kt带到他厂里去捉老鼠时,我抱着kt胖胖的身躯,打死也不放手。

如今我没有再养小仓鼠,kt安好地躺在我身边。我的同事每次听到我提起kt的名字总会发笑。他顶着金色的头发闪着碧绿的眼睛夹着生硬的中文对我说「my cat's name is kitty」就好像在说「我的猫叫猫」。我笑着解释我领养kt时,前主人这么叫我便也跟着这么叫了,名字于我只是代号。世间的猫鼠如此多,被我叫kt的就这么一只。现在每每想到我能陪它或者说它能陪我的时日不多便会心生难受,若能天性凉薄也就云淡风轻好不惬意,而我心底也有一个小人,不敢去想那一天的来临。

回忆就此中断,书还是继续得看。末了,雨三爷似乎嫌弃「我扔啦」这三个字还不够震撼,又送上一句「没伤啊」。好在此时我已经习惯了每个篇章的起承转合,而老菜一次比一次更严重的伤势也早已暗示了江湖之腥风血雨,再一次上演了「总把新桃换旧符」。

猫只是猫,总统只是总统,老菜只是老菜,面上的面里的各有所爱,各取所需。人生来不过就是皮囊一副,灵魂是圆是方没人清楚。我们追求自由追求净土,可终得为它,寻个安身之处。

即如此,便也真真应了那位哲人所言,「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哪管得了这变幻莫测,沉浮的人世。

《非洲归来》读后感800字篇四

《当我们谈论“归来”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文/梵一)

写在前面的话: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解释过原著和《归来》的差别,热衷于将原著和电影联系在一起对比的人,也广受舆论的诟病。事实上,作为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把电影和文学原著进行对比,早已拥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北师大研究当代电影艺术的梁振华先生就在谈改编电影和原著时说,“小说并不是一个原点,而只是一个由头、一个起点,改编是从起点出发要到更高的境界去”,他把二者的关系概括为互文,即互相解释、互相补充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于原著理解电影情节的安排的精妙,改编电影也可被看作导演对原著的私人解读和情感感悟。原著和电影相映成辉的效果,我们早就在“不改编会死”的张艺谋电影里得到印证,获诺贝尔奖的莫言作品和电影《红高粱》关系就很微妙,《天鹅绒》之于姜文、《色戒》之于李安、《圣女贞德》之于吕克-贝松等等都是如此。

回看那些反对用原著一寸一寸对比电影的人,当我们谈论《归来》的时候,不管是有人庆幸自己不知道原著前提下看了电影,还是一些人读了原著再去看电影,抑或忠于原著的读者对改编不抱希望„„都不曾真的绕开“时代、陆犯焉识、严歌苓”的影子。原著就像一个标杆,立在那里,不来不去。因此,那些反对的声音也就成了一种虚假的姿态,而不是一种实证的观点。

不得不说,《陆犯焉识》始终都是我们理解《归来》的一把钥匙,当我们妄图打开这扇文学艺术之门的时候,只需要做好一名合格的“读者/影迷”该做的事就够了。

第一章 关于“主题”的解读

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说,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而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这种对故事和情节的定义,同样适用于电影。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归来》和《陆犯焉识》改编章节都讲了一个“陆焉识回来了,冯婉喻忘记了他”的故事,但是因为创作者和艺术形式的不同,情节有了鲜明的差别,它所强调的因果关系所蕴含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

怎么理解“陆犯焉识”改为“归来”的意义?

“陆犯焉识”这个词是带有一个时代鲜明烙印的词语,在姓和名中间加一个犯字,是那个时代规范化的法律称呼。严歌苓解释称,犯字“可以诠释为主人公对自由意义的领悟,他对自己妻子几度不忠诚,有一种负罪心理”,犯字把主人公陆焉识一生的状态概括了出来,少时“囚”于继母和家庭,中年囚于西北和牢狱,老年“囚”于爱情和忏悔,一部长篇小说的主题得一字精妙点睛,“追求自由”的主题呼之欲出。

电影对原著的情节改变以及对前半部的舍弃,使得“陆犯焉识”不再是一个合格的名字。在原著里,焉识逃跑至上海,仅悄悄跟踪过婉喻,却思虑再三没有与其见面,直接回到西宁自首。电影直接改变了逃跑的结局,着重刻画了陆焉识两次回家的不同遭遇,第一次逃跑回家的鬼鬼祟祟,激烈的戏剧冲突,把婉喻对焉识浓郁的情感托盘而出,第二次获释回家后的堂堂正正,温情缓慢的故事推进,婉喻对焉识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两次回家,一种对比,电影彻底抛弃了原著里焉识对妻子的负罪感和忏悔,强化了“爱情”主题带给人的冲击感。

从《陆犯焉识》到《归来》,仅仅一个名字的改变,使得时代不再是最需要重视的东西。身为观众的我们,何尝不可以抛弃我们自身所处时代给予的价值标准,以及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想象和批判,去欣赏这对老年夫妻的爱情故事呢?

冯婉喻和冯婉瑜仅是一字之差?

中国文学特别喜欢“谶语”式的表达,这种现象在《红楼梦》里达到了顶峰,且不说诗谶、谜谶等多种多样的玩法,单一个人物名字的拟定就是一门学问。不管原著作者是否有心,焉识本就是“怎能认识”的意思,而婉喻则有“委婉的讽喻”的内涵,“怎么能辨识这些委婉的讽喻”是理解严歌苓这部小说的一个关键元素,除此之外,“焉识”这个名字也影射了婉喻的失忆和焉识结局时的“视力衰退”,在这两个名字里,作者赋予了两个人物不可更改的命运和唯一的自由。

有人诟病电影把“婉喻”改为“婉瑜”丢失了原有的味道。但是从文字的角度,“瑜”字美玉的含义,更能体现电影女主角的人物形象。电影里冯婉瑜这个人物对原著冯婉喻所有相关情节的改编,以及张艺谋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絮絮叨叨的“坚守”,巩俐那句“坚守是人类的美德”,都能在这个字里寻找到科学的象征意义。“温婉的美玉”和“哪里还能相识”,把爱情和坚守这两个词语绑在一起,“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纬,蒲纬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电影完成了一次对中国传统婚恋思想的回归。

文字游戏从来都不缺少乐趣,也不会显得生搬硬套、矫揉造作。资料显示,在日本《伊势物语》里,瑜字有着苦情痣的意义,“恋爱辛苦艰难,得到爱情后会甜美稳固,不会出现婚变”,对照电影里婉瑜的人生,颇有意味。

电影《归来》剧照

第二章 关于支线的解读

三个人物和理解纯爱的三把钥匙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在有限的精力、时间、篇幅里,优秀的创作者绝不会去浪费一个镜头、一段话语、一个角色。遣词造句和镜头转换里,都有着他们仔细的考量和心思。当创作结束后,那些他们创造出的人物将不会再受到他们的控制,独自“存活”。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读者,我们需要借用这些词语、情节和角色设定,去揣摩我们的主人公经历了怎么样的故事,有着怎么样的生命和内涵。

一张旧照片的背后:从未出现的余大卫是谁?

在电影中,焉识在看医生询问过婉瑜的病情之后,发现女儿把所有的旧照片都剪掉,于是找到了一位叫冯素珍的女人,寻求一张有自己的照片以求唤回婉瑜的记忆。冯素珍在原著不曾有过,但是余大卫这个名字,却能唤起原著读者对大卫韦的印象。

在原著里,大卫韦是一个会借焉识论文谋取名利、性格张扬、狡黠机灵的人,充满了势力、投机和猥琐的色彩,与清高、理想主义的男主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焉识对大卫韦是喜爱和羡慕的,被传统绑缚的他可以通过大卫韦这面镜头来窥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可以说,大卫韦的存在是焉识旧时美好记忆的象征,也是特殊环境下焉识走向悲剧的另一个映照。

电影沿用了大卫“镜子”的意义。通过冯素珍口中的“自杀”交待了我们的主人公所经历过的残酷环境。而那张旧照片不单纯是导演为了堆砌情绪而故意设置的情节,它连同看医生时的一句法语、弹钢琴、写信„„拼凑起了年轻时陆焉识“懂四国语言、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模样,使婉瑜对丈夫的执着有枝可依,这是理解影片这份纯粹爱情的第一把钥匙。只是记忆就像被剪掉的照片,无论焉识还是婉瑜都再也回不去了。

另一条明显的支线:方师傅这条线多余吗?

方师傅从未露过面,但是他的每次出场都能给观众带来欢乐。有人质疑它的多余,有人则认为这条线并不完整。事实上,这个人物是张艺谋对原著改编过程里保留下的另一个值得回味的内容,它拼凑出,逃跑的焉识被抓之后婉瑜经历过的故事。婉瑜错认焉识为方师傅的原因也隐含其中。

原著里,方师傅是一个坏蛋、色鬼的形象,陆焉识被抓后,在冯婉喻经历里很重要的角色,婉喻曾为陆焉识恳求过方师傅,方师傅也也是陆家的常客,曾以“陆焉识由于逃跑被枪毙了,你别等她了,跟我好吧”胁迫过婉喻,或许也“得到”并欺负了他垂涎的美色。在电影里,一共有四个情节最为关键。首先是,焉识刚刚归家,和婉瑜对谈之后,铺床之时被婉瑜撵出,铺床的细节暗示了方师傅曾对婉瑜做过的伤害,焉识的这一动作对婉瑜造成了冲击,直接导致婉瑜对二人的记忆发生错位。其次 “很听组织话”的婉瑜并不相信闫妮的话,依旧坚持焉识是方师傅,其实交待了方师傅也曾是组织中的一员。再次,弹钢琴的焉识因亲昵的动作遭拒,婉瑜反应强烈,进一步说明方师傅对婉瑜的伤害。最后,在焉识为婉瑜盖被时支线达到高潮。对原著里方师傅这条线的保留,直接呈现了爱情和欲望的剑拔弩张、水火不容,焉识对婉瑜的感情难以掺杂任何欲望的成分,这是第二把钥匙。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说,“每个人看事物的倾向都是,在强大中看到有罪的人,在弱小中看到无辜的受害者”。电影给予这个支线最后的交待:焉识本欲报复那个“有罪的人”,但是通过方师傅的夫人这个弱者的口中知晓,那个“有罪之人”也不过是另一个受害人罢了。

被降级的亲情:丹丹的原型是原著里的丹钰?

在原著里,焉识和婉瑜有三个孩子,远在国外的丹琼,记恨父亲的子烨,大龄未嫁的女博士丹钰。表面看来,丹钰更符合电影里的丹丹的形象,电影中不少的情节都是源自原著丹钰的情节。但张艺谋对这个角色做了很大的改编。

原著里的丹钰是一位生物学女博士,在“自首之后”一章提到,1954年焉识给婉瑜的信中写到:“小女儿丹钰大学该主修什么。那时他建议主修文学,但他改变了主意,建议丹钰学生物。”在电影里,丹丹则被改成了学最能表现时代特色的舞蹈,还被扣上了“告密”的帽子,增加了一些原著冯子烨的影子。

作为观影者的角度来看,导演对这个角色的改变,更好的说明了哲学界热衷议论的“爱情是具有排他性”的道理。这样的改编直接导致了患病后婉瑜对丹丹的不信任达到顶点,将其撵出家门,包括后来丹丹搬回家住,都是焉识对婉瑜的命令。疾病使得焉识成为婉瑜生命里唯一的东西,亲情处于从属的地位丢失了话语权,爱情则登上至高无上的王座,这份老年人间的爱情也就越发纯粹了。

第三章 关于解读的解读

电影比原著更加经典?

华语影像里关于爱情的最崇高阐释

在营造爱情的崇高感上,这部电影不仅仅只有“郎才女貌的门当户对”、“不掺杂欲望的成分”、“亲情降级从属地位”这么三把保险锁,我们这两个主人公的爱情明显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电影从“对视”层级的爱情开始。在电影的开始,火车站场景,为偷见焉识而来的婉瑜,在火车站高架桥上与焉识互相张望。这时的爱情处于“相互凝视”的阶层,“我的眼里你是唯一”,是我们普通人认为的“你侬我侬忒煞情多”式爱情,也是其他影视作品所呈现给我们爱情。导演不满足如此浅显的表达。镜头一转,进入婉瑜患病和焉识回家阶段,陆焉识为唤回婉瑜的记忆,不惜翻照片、修钢琴、读信„„这时的爱情已然达到了布鲁格在《西洋哲学辞典》里编著的那种“爱是把自己转向对方”的层面上,婉瑜心念丈夫的回归,焉识则在女儿的提点下一心照顾患病的妻子,不再关心记忆恢复的问题,这是另一种悲伤的“相濡以沫”,悲剧的意味进一步浓郁了。

电影并未止步于此。如果说之前的铺垫都不曾给予观众宣泄情绪的机会的话,电影最后一个镜头,老气横秋的婉瑜像是一尊望夫石,“刮了胡子”的焉识却显得的年轻,二人同时望向车站,这份依靠大雪烘托的纯粹把爱情具象化成一种宗教,达到最崇高的顶点,观众的情绪最终与镜头一起凝结。这其中的道理,正如圣埃克苏佩里在他的作品《风沙星辰》提到的那样,“真正的爱,并非相互凝视,而是共同朝向一个方向望去”。张艺谋对爱情的把握是国际级的,与诸多广为流传的文学名著中刻画的崇高爱情保持一致,明显高于原著几个段位。

电影丢失了原著阐释的意义?

被质疑的极简与被抛弃的时代

极简主义在文学和电影的创作里备受推崇。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而来,极简主义在雷蒙德-卡佛的文学创作里达到极致,在卡佛的短篇小说里,我们几乎看不到丝毫带头主观色彩的描述。去年和前年大火的迈克尔-哈内克的《爱》则是极简影像里的代表,没有任何夸张的镜头堆砌和煽情的手段,场景和人物设定也减到最少。通过这些案例的对比,这部《归来》实际上并没有把爱情极简到一饭一蔬、一步一行的地步,所有的情节行进、情感堆砌以及演员表演情绪的饱满感,非常厚重、华丽,并不符合极简主义的标准。它的极简只是表现在画面色调、镜头以及对原著细节的大幅度删减上。

这种删减给予原著拥趸们一个切实存在的理由,电影所表达的内容远不及原著那么丰富。比如,原著里陆焉识对婉喻的感情更为复杂,心理层次也更为鲜明。在娶婉喻之时,焉识对这个被继母包办的婚姻并不喜欢,他对婉喻的情欲更多是一种“醉汉的行径”。作者如此描述,“我的祖父热恋我祖母比我祖母热恋我祖父迟了许多年”,焉识对婉喻爱的产生正是身体的不自由与婉喻的不舍弃建立起来的,其中还包含着早年两次出轨的负罪感,还有“回想起二十来岁的婉喻的每一瞥眼神,发出痴汉、浪荡鬼的傻笑”的情欲。电影的改编,显然把这种复杂的心理删减得更单纯了,更把原著读者对那个时代影像化的期待浇灭了。

张艺谋和严歌苓

各打十大板

电影和原著都讲了一个未讲清的故事

电影并没有完整的离开原著。张艺谋一直强调电影的故事与原著并无太大关系。但是实际上,旧照片已被剪去一半,信里也是焉识个人的经历,弹钢琴只能勉强映射两人旧日的影子„„电影并没有讲清两位主人公这份深厚的情感的建立和来源,使得整体情感的铺设像是无根基的空中楼阁。在原著里前半段陆焉识、冯婉喻、恩娘三人之间的故事,焉识和望达、韩念痕的出轨情事,恰是后半段焉识对婉喻情真意笃的最好解释。因此,与原著的洋洋洒洒和戏谑俏皮的叙述相比,电影显得更沉闷枯燥,假如没有原著留给人们的印象,观众要想入戏并非那么容易。

原著也没有想象中的经典。雷蒙德-卡佛在他的《谈写作》中说,“有些作家很有才华,但是,对事物独特而准确的观察,再用恰当的文字把它表述出来,则又另当别论”。米兰昆德拉则在《小说的艺术》里说,“小说是发现的延续,而非所有写作的累积”,“小说家不是任何观念的代言人,甚至不应该为自己的信念说话”。严歌苓显然是一个有才华的作家,但是越来越多人认为她这种有才华的叙述方式和所表达的主题之间出现了偏差,这个有着通俗文学框架的小说,带有过于鲜明的个人化观念以及私人信念,炫技、张扬、浅薄,案例之一就是作者对旧上海、大西北的刻画显得过于主观想象。并且,作者把人物也设定在一个极不自由的狭窄视线里,性格被固定化的后果就是,所有的描写都好似戴上了枷锁,忽略掉一个人物在某个环境中为生存所作出的抉择的各种可能性。这种以价值观主导的写作,是以写作者说教为主导的,抹杀掉了读者对小说人物形象理解的自由,也抹杀掉小说人物“活”在读者心中的希望。陆焉识这样一个经历丰富的男子,已经小巧到了恩年的娇嗔和婉喻的温婉里去了。

所以最终,原著里那句话是对的,在读者和影迷们看来,这两个版本的陆焉识的确都不是“有用场的人”。

《归来-无泪》

《归来》剧终,冯婉瑜和陆焉识在火车站举牌接陆焉识,座位上没人离去,京城的“礼让”让人感觉郁闷。身边座位上的后生问我:“阿姨,好看吗?”。这如何作答呢?我只能说,演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是把人变成鬼的故事。

回家后,女儿问我哭了吗。哭?我们这代人,血都流过了,还会流泪吗?

我父亲是四十年代重庆一个大户人家的幺少爷,旧学殷厚,上海辅成法学院的高材生。长江上第一艘货轮有他家(我爷爷)的股份,家里唱堂会请的常常是当红的厉家班,陪同看戏的也有胡蝶、舒绣文这样的名角。大学时用度颇夸张,票子用完直接到自家商铺去支取。就连搭配西装的领带都按色阶排序,一长排挂在衣柜里。每天必换,从不重复。我母亲是重庆一个开明富绅家的二小姐,姐妹三人都就读于辅成法学院,是大学里名噪一时的京剧票友。暑假时姐妹三人常坐着滑竿一起到南山一带避暑飚戏。杨二小姐(我母亲)面容娇美,身型婀娜,是辅成法学院的校花。

解放前夕的1947年,这对花儿与少年结婚了。又共同受理想主义的感召,考入东北中学教师招聘团,赴大连任教。登船前夕,我降生了。母亲留在重庆,父亲只燕单飞。几年后,父亲回重庆把我们接到大连。没多久,反右运动开始,父亲的出身、做派、金链怀表、刻着usa的汤匙以及各种讲究的行头都为他划成右派留下了铁证,并成功叠加上了历史反革命的双料罪名。很快,父母离了婚,我们改随母姓。60年代,母亲带着我们姐弟四人从东北回到西南,辗转来到贵阳。

文革中期,父亲结束了塞外的劳动教养,右派摘帽,回到家却发现人去楼空。按政府提供的地址来到贵阳,辗转找到我们家。与父亲见面的场景有些怪异。在贵阳阴郁的天空下,在堆满煤巴、小猫食盆、流着几家人洗菜污水的小院坝里,我父亲的亮相十分惊艳。身为刚出狱的十年劳改犯,他留着背头、蓄着中山胡、上身穿一件略旧的猎装式麂皮夹克,深灰色派呢斯裤子裤缝挺括,右肩上还挎着一个长方形套着皮套的珠江相机„„院坝里的邻居都挤着来看他,议论这个人是不是归国华侨。

我倚在门边看着我的父亲,心情十分复杂。这人就是我爹,就是他害我不能参加红卫兵,不能参演《红赞歌》。他不是有罪吗?他不是劳改犯吗?怎么看起来比我们都过得好?邻居们散去后,我在厨房找到父亲,我站在他面前,比他矮一个头,我问他:“你到底是什么历史问题?”他沉默了好一会,用带着浓厚川音的北方方言說,“我都不晓得自己是啥问题„„应该就是思想改造。”在当时的我看来,这样的回答实在太难以置信了,对他积蓄已久的怨恨疑惑转为愤怒,我脱口蹦出一句:“你的意思是说,你被冤枉了这么多年咯?”

父亲说他已经摘帽了,要求和母亲复婚。当年的校花杨二小姐早已被淸理阶級队伍,从学校下放到工厂,旗袍和高跟鞋已亲手烧掉,现在的她一身列宁装,短发用粗大的黑色别针卡在脑后。她不同意复婚,不解释,态度坚决固执甚至还有些木讷,像失忆后的婉瑜。

父亲临离开貴阳时,给我在河滨公园照了张像,相片背面还用行书题写:黔中三月柳,塞外风雪天。幼女寄天涯,我行欲十年。我们全家还去照相馆合了一张全家福,相片背面父亲还是题字:吾儿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多年后,我看到俄国画家列宾的油画《意外归来》,画面是沙俄时代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穿着褴褛的囚衣回到家中,一家人错愕复杂的表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人类的苦难是共通的。

现在的我已经年过花甲,从来没有人能告诉我父亲的“历史问题”到底是什么。但我们四姐弟却经历了因此带来的所有苦难,下过乡、做过工、修过铁路、用屈辱的方式换过饭吃。19岁那年,我在砖厂上深夜班,冒着细雨,拉着砖胚,下坡时借着惯性快跑如飞,无数次人和板车一起翻进侧沟后重新把砖坯搬上车板,深深的埋下头,身体与地面保持着45度锐角,咬牙瞠目,才有可能把满满的一车砖坯拉动。每每这种时候,我都会假想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头牛。猿从四足的进化为人,终于学会直立行走。但今天为了生存,我唯有退化为四足动物。

拉车上坡的45度角,成了我一生保持的上行角度。

电影的结尾很唯美,陆焉识和冯婉瑜经历了那么多苦难,还纯情地不改初衷。我所看到的现实却远没有这么简单。我的父亲回到北方后,继续当中学教师,一生中数次回到贵阳,希望复婚,但从未得到应允,等待复婚二十几年。1995年,他在独自生活的小屋里孤独去世。我们姐弟奔丧赶到时,看到他的墙上挂着一幅字:月是故乡明。

我们抱着父亲的骨灰回到贵阳。一辈子拒绝复婚的母亲和我们一起到墓园安葬了他,她说她以后也来在这里。2004年,母亲病逝,我们把他俩合葬在一处。墓碑上的照片是我选的,满山的墓园里,他们仍是一对璧人。照片摄于我们和他们都刻骨铭心的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那是他们初尝风霜的开始,从此,命运对他们了露出狰狞的爪牙。(文/杨弘)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团支部调整申请书(通用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2023年国旗班交接主题 大学生国旗班交接仪式新闻稿(3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

    学校国旗班交接仪式演讲稿(三篇)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演

    2023年国旗班演讲稿100字(三篇)

    演讲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我们写演讲稿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

    最新运动会会议记录表 春季运动会议程(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最新非洲音乐教案(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

    2023年因式分解教案,说课稿,课后反思(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

    2023年横店影视城导游词(模板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2023年实训心得体会手写及感悟(大全8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实训心得体会手写及感

    机电一体化专业求职信200字(五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