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

时间:2024-11-16 作者:储xy

诚信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它能够增强社会信任和减少社会矛盾。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注重教育和培训,提高诚信意识和素质。接下来,为大家提供一些诚信的相关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一

xx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把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行了科学阐释。这是xx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内容十分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二)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没有出路。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应当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四)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五)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指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强调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

(七)提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八)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九)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十)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十一)提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强调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十二)提出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强调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加强军队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提出人民军队要肩负起“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十三)提出“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理论。指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中国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强调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提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十四)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指出党必须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加强和改善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政治、依法执政。强调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这些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表明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突破了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二

摘要:作为保障环境法治体系良好运行的倒逼机制,政府生态文明建设随着环境立法的不断更新而逐步发展,虽然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一直没有中断,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存在着缺乏龙头法、缺乏公众参与、制度合力若、智库分配不均等问题。为走出当前困境,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应从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以此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广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一直没有中断过。国内研究的基本发展趋势,一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理论界目前将生态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并上升到人类文明的高度,其研究重点是对生态文明全方位建设的研究,而不仅仅是研究环境保护这个单一的层面。二是高度认同应摒弃以点源化、末端化和碎片化调整机制为特征的传统生态法治布局,由点到面,认为应该建立健全系统化、法治化、科学化的生态环境建设机制。三是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但客观上说,目前,还没有对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完整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无法查漏补缺,因而会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整体推进。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还须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经济转型等既是环保法得以实现的结果,也是其顺利推进的原因。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找出更明确的症结,开出更有效的药方。当前的研究还存在局部和碎片化的特征,规范的应然逻辑还有待进一步关注。

第二,具体环保法律制度的研究有待深化、细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及水环境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绿色发展评估制度等,都是环保法实现的重要环节或重要方面。这些具体制度的研究目前还略为粗糙,特别是结合地方实际和具体实践的研究,还表现得较为薄弱。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的“地方化”研究有待强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传统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经济问题、环境污染的整体性与经济效益的局部性等)与新问题(如公益诉讼、技术评估意见、环境修复费用的计算及其使用、监督问题等)还须要在法治的框架内予以准确应对。

(一)缺乏龙头法,机械复制与宏观宣示的地方立法较多。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被废止后,生态环境具体立法“群龙无首”,整个法律体系出现了紊乱状态。同时,江苏现有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制度也大多偏向原则性的宏观宣示,缺乏细致规范与深入落实。设区的市在立法结构片面追求“高大上”的情况较为严重,各种生态环境地方立法片面追求结构的完整性,许多能够通过“决定”等立法形式解决的事项却在立法时追求“条例”等“结构完整”的立法形式,造成立法的机械复制、重复立法。

(二)公众参与不足。

江苏在生态环境立法中已经高度重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专业性意见,在立法过程中也将他们积极吸纳进来。但是,江苏在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不足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参与渠道的不足;二是公众参与能力的不足。

(三)在形成更为强大的制度合力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

制度合力,有别于传统将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分割,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环节分割,将各环节内部各要素分割,而是应该将各个部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合力,在这种合力中,行政权无疑处于核心地位,围绕行政权形成与其他权力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法治核心竞争力。然而,江苏在形成更为强大的制度合力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就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尚未完全形成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的合力;二是尚未完全形成法律执行之间的合力。法律执行之间的合力主要指执法与司法之间的合力,即通过完善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加强行政应诉能力,形成执法与司法的相互配合与制约。反之,则两者自然不能形成合力。主要表现为:行政应诉能力不够;尚未完全形成行政执法与全民守法的合力;尚未完全形成行政执法与行政监督之间的合力。

(四)智库资源分布不均衡。

江苏作为科教文化大省,省内具有丰富的专业的高端人才资源,这些人才资源可以作为地方生态环境立法智库的储备资源,以为地方生态环境立法提供人力与智力支持。但是这种资源在省内分布极不均衡,如南京、苏州等地区高校、研究机构林立,必然可以为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立法提供巨大帮助;反观苏北地区高校、研究机构稀少,人才短缺,这些都将制约苏北地区生态环境立法的发展与进步。

(一)生态环境规划。

促进政府生态文明建设,须在立法中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总体目标、指标体系、重点领域及重点工程、重点任务、保障机制和措施等)的编制、批准、效力及其实施,及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并据此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制度。

(二)生态环境保护。

首先,“生态环境保护”应规定生产生活中的一般性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包括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除此之外,还应含纳其他方面,以较为全面的保护措施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

其次,“生态环境保护”还应就其特殊性保护对象作出规范。以江苏为例,从对象上看,江苏生态环境治理的地理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一江、一海、两河、两湖”。“一江、一海、两河”构成一个巨大的“井”字,与“两湖”共同组成江苏省主要的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因此,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立法应针对地方生态环境治理的特殊地理作出回应,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提升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法治化建设,这是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同时,立法应对地方的特殊保护对象,如生态保护特区、生态保护引领区、开发区、产业园区、国家级新区、自贸区以及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等作出立法回应,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强有力的生态保护。

最后,“生态环境保护”还应就其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作出规范。生態环境重大决策、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其执行情况、生态功能区范围及规范要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体系及绩效考核结果、财政资金保障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及实施情况、生态补偿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社会反映强烈的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和内容等都应当听取公众意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举报。

(三)生态环境治理。

首先,“生态环境治理”应就其行政保护这一最基本的手段进行规范,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处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许可;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征收、征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收费;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强制;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指导;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行政约谈;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磋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其他执法手段。

其次,“生态环境治理”应就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及其司法治理等作出规范,主要包括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生态修复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等,通过多制度联动,来推进区域水污染、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最后,“生态环境治理”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治理手段,如生态环境行政裁决。生态环境纠纷自身的特点为行政裁决提供了现实需要。需要强调的是,我国行政裁决制度的回归与嵌入需要进行全面的体系性重构。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斯通著,郝方昉译.恢复性司法:理念价值与争议[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树义主编.环境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汪劲.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信春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学习读本[m].北京:中国民主法出版社,2014.

[5]吕忠梅,徐祥民主编.环境资源法丛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6]王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我国生态制度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13.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三

社会是一所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在我们小组xx市雨城区居民生态文明观念调查中,我深刻了解与社会上人们交流的不容易。看见一群妇女在树下纳凉,走过去,挂着笑脸请她们帮忙做个问卷调查,有的直接回答没时间,有的看了下问卷,然后说,我不会,还有的可能比较好心,拿笔认真帮忙,十多分钟下来也没能够调查多少。无奈之下,我们选择所谓知识分子汇集地的新华书店征集。总的来说,爱逛书店的人,涵养相对要高,他们拒绝很委婉,要么就认真做你的问卷,及时他不认识你,但还是很热心的帮助你。有了这次的经验,我们决定到其他书店去。

在书店的人真的不是很多,最多的是初中样子的女生,哪像我们的图书馆啊,每天都有几百上千人,其实还是由衷敬佩能在人到中年的时候还坚持逛书店的人们,虽然他们有的为消遣,有的为儿女的教辅而来。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在问卷回收数据分析中,我发现xx居民对雨城区环境保护状况上看法一般,极少人觉得好,又有很多人觉得政府根本没做什么事,我不知道这是他们不太关注xx环保还是怎么的,对于日常节约环保问题,大家都做的很好,我认为是电视报纸宣传效果到位的原因,还有赞扬一下中华节俭的传统美德吧。

然而,有些居民对提出意见的回答率不尽如人意,很少有人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人思考方式和见解都是不同,所以当你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也能有个更大的提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6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毛概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四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1]华民族永续发展。

胡锦涛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句深刻的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

2.1是人类文明演替的方向。

演替的历史规律:在社会发展史上,一个文明时代都是由于它的社会运动规则把矛盾激化到了它自己无法解决的程度时才被取代,而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的出现则是因为它能克服前一个文明时代的弊端,缓解危机,才具有生命力,工业文明时代,将矛盾激化为两大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社会公正危机。

工业文明自身无法克服这两大危机,十世纪中叶以来,先期工业化国家和正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曾做出巨大努力试图消除上述两大危机,但事实证明看不到解决的希望。所以生态文明必将代替工业文明。

[2]2.2是解决中国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是十分严重的,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的意识仍然还比较薄弱,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资源浪费随处可见、生态系统退化地令人震惊。基本上每年都能听到类似于巢湖水藻爆发、洞庭湖鼠患、癌症村等等这样的新闻,这些无一不是跟我们生态环境恶化有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我们生活环境是我们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2.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社会形态,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公民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和谐相处,人们才能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才能增强公民之间的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才能推动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2.5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3]。

三、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面对的几个主要挑战[5]。

3.1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3.1.1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文明彻底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摒弃旧的观念,改变一些政府官员只看重经济增长的观念。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更需要文明转变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3.1.2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高全社会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和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要在全社会确立这个思想观念,文明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宣传生态文明,要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告诉广大民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理,推动人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向高层次进化。

3.1.3严格执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建设生态文明要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要切实采取行政,法律手段对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处,同时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制度建设,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要严格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加大惩处力度。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

3.1.4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二者的矛盾并不是对立的,二者应该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和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应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中,与经济建设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3.2区域间,城乡间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差别很大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我国应健全生态保护制度,同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待不同情况要灵活应变,总体以建设美好的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进行城乡规划,新农村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等,生态环境建设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互相影响的,不同区域,城乡间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虽然有差别,但是必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影响每个人的。要树立人们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每个人的利益的理念。

3.3如评价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尚无法赋价的情况下建立起符合自然生态环。

[6]境有价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运行规则和社会运行秩序?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5日发布,《决定》指出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见我国对目前生态环境的价值,以及目前情况下,经济结构,运行规则和社会运行秩序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目前对这些问题,我国仍然处于探索和理论状态,并已经初步进行实践。要协调好这些问题,需要国家,个人,社会的协调配合。随着社会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很快可以从初步的理论探索到现实中的实践。另外可以借鉴外国有用的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完成好一系列任务。

3.5我国用30年左右的时间仿照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大体完成了西方先期工业化国家用300年时间完成的工业化的任务,既尝到了“甜头”,又面临着严重的“时间压缩效应”,(生态环境迅速受到严重破坏),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如何才能花较少的代价去消除?[8]这些问题不可能在很短时间里消除面对这些问题,国家应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制定和完善健全的政策制度与法律体系,社会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要积极相应国家的政策,大力宣扬与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使人们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由接受、认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直至内化为内心的理想信念,最终外化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革新,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营者的道德意识,不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个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将由我们共享,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思想上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从我做起,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当中。

结语人类一直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更好地生存而努力,因此人类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在不断改变。当前人们所说的“发展”,在本质上就是生存方式的改变。虽然发展是人的本能要求,无可非议,也应受到尊重,但从“可持续”的角度讲,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不能以损害他人(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能力为代价,否则就要遭到报复。当前,以和谐与公正为旗帜的生态文明,正以巨大的魅力证明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道路和模式,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正确与成功,这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http://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补偿问题。

http://从国际贸易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

http:///xz_20***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及出路探析1.2.3.4.5.6.7.8.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是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道路选择之中的价值信仰和精神支柱,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走向和性质的核心和灵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着根本性决定作用和政治文化定力功效。要想增强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就必须充分发掘和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让这个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程中充分展示其凝心聚气的独特魅力和政治文化的战略定力。

所谓政治优势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或政治组织等政治主体的政治信念、政治决策、政治制度、政治路线和公共政策等政治行为在社会生活和国家行动中所体现和展示出来的独特魅力和成功经验,它是这些政治主体对长期的政治实践历程的总结和政治文化思想的凝练,也是这些政治主体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凭借自己的政治功绩在人民心目中积累沉淀起来的政治优越性,是这些政治主体对历史的回答和人民群众对政治主体的历史抉择的充分信赖。

全面发掘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可以团结和协调自己的同盟力量,使自己的力量和盟友的力量团结一致,为了共同的政治目标走到一起,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政治主体的政治实践进程;全面发掘和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可以增强自己的政治信心,获得巨大的精神力量,因为政治优势是在过去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实践证明是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是政治实践经验的真理性升华,因而可以赢得广大政治同盟的信赖和认同,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无形的政治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或政治信念的实践过程,在她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积淀成了许多宝贵的政治优势,需要我们好好总结和发掘,充分发挥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定信仰、增强认同、凝聚力量的巨大作用。

一、政治自觉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自觉优势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自觉和价值自觉上。所谓自觉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理性把握和深刻认知的自由王国状态,客观对象对于主体而言是“人们支配和控制生活条件”,“熟练运用规律”、“人们的社会结合成为自己的自由行动”、“人们自己控制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1](441),因而,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得以充分体现,自我的价值也可以通过合适的社会实践形式体现出来。

主体能够理性地“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1](153-154)。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判断、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决定自己行为选择的目的和所采取的行动不会完全受制于客观对象的必然性支配了,“理性与自由就具有了内在的一致性”[2]。因而,主体通过认识客体的规律性,“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2],是人们“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的自由王国的自觉自愿状态[3](926-927)。

总的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价值自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客观规律、复杂形势和根本任务等客观对象的理性把握和深刻认知的自由王国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过程与规律、复杂形势和根本任务等客观对象是我们党“支配”和“控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活条件”,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被我们党“熟练运用规律”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了“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行动”,因而,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规律性、客观性和复杂性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大幅度地深化了,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和把握从历史的“无可奈何的状态”变成了认知过程不断深化、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应对措施不断丰富的自觉状态。因而,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客观性、规律性、复杂性认知和把握得更加深刻和更加全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主性、能动性、自觉性程度就更加高了。

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理念是国家政治实践中的战略构想,是社会进步的指导原则,关涉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战略全局和发展模式,是国家政治主体治国理政方略的具体体现。只有国家治理者———政治主体对社会发展战略局势有比较全面的理性认知,才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进程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对包括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战略在内的政治实践决策及其顶层设计理念呈现出科学理性和高度自觉性特征,国家政治主体的理性判断与客观的发展进程才会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主体的政治价值目的才能顺利地得以实现。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看,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的把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情况的应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层次矛盾的化解等方面已经从“一片茫然、无从下手”的“无可奈何的状态”逐步变得从容应对、游刃有余了。

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好社会主义的战略思考,到社会主义要如何发展、怎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再到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思想的贯彻和落实,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全面建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三个文明”、再到“五位一体幸福中国建设纲要”的战略部署,无不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自觉性,这是我们党政治自觉的充分体现和理论自觉的根本标志,也是我们党全面驾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复杂局势能力提升和政治成熟的根本标志,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最宝贵的政治优势。

二、政治制度优势。

着名的耗散结构理论有一个经典的原理,就是在一个基本上不均匀非平衡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中(也叫做远离平衡态),不管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都一样具有这种特性:如果这个系统通过不断地与该系统外界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个系统内部某个参量或因素的变化达到某个特定的范围或阈值时,这时通过系统内部某些因素或变量的无限涨落或功能放大,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结构上、功能上或发展秩序上呈现出的某种有序状态。这里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该系统必须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消化,必须有一个能够呈现出无限涨落或功能放大的可能性内在因子,否则就不会产生系统内部某些因素或变量的无限涨落或功能放大的客观效应。这不是回到片面强调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指标,着重分析某个因变量的还原论的老路上去,而是要走向综合兼容、辩证还原的方法论基础和新思维模式。

上述理论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要从这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中,准确发现和善于把握那个起决定作用而又无限涨落和功能放大的变量因素,以便充分利用它对系统的积极的有效的质量改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这个理论也同样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就是一个非线性的开放系统,因为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历史的还是现实的、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整体的还是局部的因素永远都是复杂多变的,一般不会呈现出与时间年代形成某种线性的规则的状态或变量关系,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的制度体系就是在这个系统的无数变量中那个充满自我更新活力而又不断完善的无限涨落和功能放大的变量因素。中国共产党人准确发现和有效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这个根本因变量的意义、作用和规律,并牢牢地控制和引导着这个因变量的魔法力为社会发展系统产生积极有效的质量改变。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和不断学习国外党外先进做法基础上———信息、能量的交换和消化,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制度学说而提炼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的制度哲学思想: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的政治制度体系,对整个社会主义事业起着战略性、决定性和历史性的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派基于人们具有有限经济人理性的假设,提出了一系列制度哲学思想,一个国家和社会里,“人们的各种行为和活动要有效运行就必须遵守某种制度和规则,否则就不能降低社会的无政府行为,就无法抑制经济理性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4](3,67)。新制度经济学派还有一个观点,认为一个社会的制度体系是由制度环境和制度选择构成的,“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法律基础规则”,“可以说是对于可供人们选择的制度安排的范围设置了一个基本的界限,从而使人们通过选择制度安排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增进受到特定的限制”[5](27-28)。制度环境就是一个国家社会政治体制得以建立的政治基础和基本制度形式,包括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是人们社会行为活动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前提。

所谓制度选择就是人们基于自己特定的价值目标,在最抽象的意义上讲就是支配人们社会行为主体之间可能的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例如特定制度环境下具体的党派活动体制、政府组织形式、企业的组织形式、社会的治理模式等等。制度选择是制度环境下国家和政党政治意志的体现,制度环境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义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制度选择是政治行为主体可以根据各自历史时期的不同任务和价值目标,在基本制度环境下作最有效益的选择和最有价值的安排。评价一个社会的制度体系的优劣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效能的最大化。当然这个效能的内涵非常广泛,既包括政治主体的政治效能、经济效能、文化效能和社会效能,还包括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效能。所以,美国经济学家艾伦·布坎南认为,“促进效率的增长、不断满足人的根本需要、不断促进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实现的制度才是好的制度”[6]。

相反,如果一种制度选择,是“一个由于缺乏一套把人们的最大化行为不断引向社会性生产的活动、激励主体发挥自身潜能的制度选择,因而参与者的最大化行为不仅不能导致产出的增长,反而会增加社会交易成本,诱发大量的机会主义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资源配置浪费和社会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扭曲及人们利益心理预期的错位,从而使经济增长长期陷入无效率的状态”[6],这样的制度就不应是合理和道德的制度了,这样的话“维护它就不仅是不合理的,而且是不道德的,至少是不人道的”[5]。

三、政治基础优势。

一个政权或政治组织,有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牢固的群众基础,就能在纷繁复杂的革命岁月和艰难困苦的建设实践中塑造良好的政治形象、凝聚巨大的政治力量、树立崇高的政治威望、发挥无穷的政治优势,就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凝聚力、社会感召力和政治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奉行人民主体的价值目标,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的价值原则[8],认真贯彻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牢固的阶级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才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无穷力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战胜敌人夺取政权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主体。“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118-11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英雄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我们党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验证。在中国革命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中,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支持和保护是我们革命事业发展和胜利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法则,中国共产党人就是遵循了这一真理法则,凭借着小米加步枪和英勇的无产阶级革命气概,战胜了强大的反动统治势力,夺得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朱德同志深刻地总结道:“三次反‘围剿’,我们都是为了群众,又很好地依靠群众。当时我们只有五万人,三万支枪,粉碎了几十万敌人的三次围剿。”

[10](13)没有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是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的。所以胡锦涛同志告诫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11]。我们党正是靠这个最大的政治优势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之本和力量之源依然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自肺腑的情感倾向和衷心拥护的情绪反映才会油然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才有可能确立”[12]。这个最大的政治基础优势才会发挥其巨大的无穷力量,才不至于成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危险”因素。

四、政治资源优势。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告诉我们,某一个政治组织要想获得政治实践的成功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必须获得在政治实践中可供使用的政治资源。

政治资源是可以为不同的政治主体所利用的,政治资源的使用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政治组织或政治团体;它的表现形式是可以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式出现的,例如政治道德传统和政治作风风范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物质的政治资源,政治组织机构和政治武装力量等则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形态的政治资源。一种政治资源可以为不同人群所利用,剥削阶级利用它可以为剥削阶级服务,打击被剥削阶级的反抗;被剥削阶级利用它就可以为被剥削阶级服务,用来打击剥削阶级势力,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在消灭了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同一种政治资源其能量的发挥和作用,对于特定政治主体来说可能形成正效应,也可能形成负效应。政治资源的有效可整合性是把政治资源看作一个文化系统,在这个政治资源文化系统内,以各式各样的资源形式出现,不同的政治资源其作用大小和性质优劣也是不同的,不同政治资源的优化组合可以起到不同的政治效应,多种政治资源的有效整合会产生单项资源所不能起到的政治效应,从而提高政治实践中政治资源的整体效能。

当然,这种效能的整合一定是以主体政治价值目标为核心的,在主观动机上决不会去为了减小政治主体政治价值目标实现的正效应而进行整合。当然,在消除了对抗性特质的民主政治实践中,政治资源还具有广泛的公平性和公共性的特征,在民主政治实践中,每一个政治主体对政治资源的占有、分配和交换都是平等的,例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其公民权以及公民所享有的政治资源一律均等[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等等,包括过去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成就,已经形成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积极影响的运行机制和社会资源等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积极影响的国际国内社会关系和政治盟友等等,包括国内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切人们,国际上理解和同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团体和友好人士,海外和港澳台中理解和同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爱国人士等等。

政治资源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启动与积极有效的推进都必须全面发掘和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治资源,来凝聚自己国家和国家以外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凝心聚力,同心同德,为了共同目标奋力前行。美国着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要摧毁盘根错节的传统权益,常常需要动员新的社会势力参与政治,因此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制度还必须具有将现代化造就的社会势力吸收进该体制中来的能力”[14](129)。亨廷顿这里所说的“新的社会势力”其实就是特定社会中的政治资源,虽然它是在传统社会中产生和形成的,但是毫无疑问,它在新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会以新的社会势力的形式出现,对新的社会发展进程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信,就必须全面发掘和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资源的积极效能。

首先要保护好和发掘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资源,防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中优质政治资源的流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原有的和现有的政治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和优化配置;其次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资源进行准确而有效的宣传和弘扬,教育我们的广大干部群众,研究学习优质政治资源,以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资源形成正确的认知、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认同,培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文化定力和牵引力;再次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建设实践中积极主动地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开发和培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资源,促进新时期政治资源的增量提质,开拓和创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资源发挥巨大作用的新途径,让这些新的政治资源发挥出无穷的政治魅力。

五、政治舆论优势。

舆论工具是社会管理者通过特定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的灌输和教育、对社情民意和社会思潮的引导和控制,将主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潜移默化为人们的自觉言行,以实现主体特定的价值理念和战略思想,不仅是宏观社会管理和国家战略实践的有力杠杆,也是社会运行实际中微观社会治理的调节手段,是社会管理者和国家执政者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的社会掌控手段,在社会发展和特定战略目标的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实际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社会舆论工具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战略作用和社会发展的掌控质量,无论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内困外忧的环境下动员全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宣传动员中,还是上个世纪60年代号召全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动员中,无论是1978年以后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实现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战略转移的宣传动员中,无论是本世纪初国际经济危机复杂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背景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宣传动员中,还是在党的十八以后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反对社会腐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宣传动员中,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积累了一系列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凝聚力量、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舆论政治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质和实践效应的政治舆论优势。

社会舆论的产生是广大社会民众思想交流的过程和对社会现象有所反映的结果,“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15](1)。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教育在社会舆论中的重要地位和引领作用,强调宣传思想工作的党性原则是社会舆论的根本和灵魂,强调新闻媒体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提高对社会思潮和社会心理的掌控能力,总结和凝练出“五个有利于”[16]的社会舆论政治标准。

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的文化思想来引领舆论导向,构建舆论主体的价值认同是发挥政治舆论优势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对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和意义做过深刻的论述,他认为“思想和文化风格并不改变历史———至少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历史。但是它们是变革的必然序幕,因为意识上的变革:价值观和道德说理上的变革———会推动人们去改变他们的社会安排和体制”[17](527)。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是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必然基础和文化前提,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安排和体制”的发展动力[18]。

核心价值体系的这种文化张力和精神影响力最直接而又现实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意义就是在社会舆论中得以体现和反映的。由于舆论在传播中具有扩散速度快和扩散面广的特点,特别是在现代多媒体时代,互联网的作用“无所不能”,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和震慑力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会有前所未有的增强,社会舆论通常以其特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选择。有时候特定社会舆论会随着“别有用意”的“网络大亨”的推波助澜,使社会舆论功能加以无限放大,舆论所反映的事件真相和本质会不断走样变味,酿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当然也有社会主流价值观支配下的社会舆论会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和积极效应。“媒体作为宣传者对受众的认知与态度是可以产生影响的,一个具有正常公信力的媒体在恰当的宣传内容和技巧作用下,一般都能对改变受众认知和态度的方向与强度产生一定的积极效用。”

[19]因此,把主流媒体办成社会舆论的方向标和稳定器,体现着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营造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良好舆论环境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的独有的价值文化魅力和政治舆论优势。作为各类舆论的主体,特别是社会主流媒体的从业人员,一定要忠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要求在舆论的传播和扩散中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应有的社会良知,需要广大主流媒体的从业人员不断树立起正确的思想理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定力和深厚的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牢牢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明确主流媒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重要责任和神圣使命,有效提高党和国家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和水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重要条件和有效保障,这一点在社会舆论媒体纷繁复杂、媒体主体杂乱丛生的新形势下尤为重要,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终取得胜利的不可或缺的政治优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美]艾伦·布坎南。伦理学、效率与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樊纲。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六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实践勇气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笔者长期从事的“概论”课教学中的认识,仅就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原因作进一步的探讨。

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从理论深层次上,对建国数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和反复思考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众所周知,判断一种社会制度有没有优越性以及优越性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能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能在多大范围内和多大程度上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我们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搞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但是,所交出的是一份很不理想的答卷,表现为:生产力发展不够理想,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差距越拉越大了,如195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4.7%,1978年下降到2.5%.196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与日本相当,1978年却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1976年我国的进出口额仅134亿美元,外汇储备仅达到5.8亿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和提高,不少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致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体现;阶级斗争的“左”倾错误愈演愈烈,先后发生了像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年““””那样的严重失误,致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的挫折。

造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曲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我党对社会主义的迅速到来没有充分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但最重要的原因有以下的四个方面:

一是我们过去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在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如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应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我们曾以为公有制越公越纯越好,因此在所有制方面,我们曾一味地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社会主义,从表面上看似乎完全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但是在实践中却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

每一次不顾社会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搞“穷过渡”,用行政命令扩大公有制范围,提高公有化的程度,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生产力的大发展,相反由于社会生产力赖于发展的生产关系形式频繁变更,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社会生产力正常发展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经济也就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是我们曾经一度把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教条化、神圣化,照搬照抄了前苏联的模式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如前苏联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我们也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三是我们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根本任务是什么?发展动力是什么?等等,我们有一段时间也不是很清楚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就不可避免走了不少弯路。

四是受小农思想的影响,把平均主义当作社会主义。由于这些对社会主义的片面认识和错误观念,这就造成我们过去离开了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那么,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和突破苏联模式,如何来建设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早在1980年4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就说:“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1]312在此基础上,同年5月他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就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313这是邓小平最早提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念。1985年,邓小平又指出“: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2]116以后,邓小平又着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步步深入地对这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论述。所以,深刻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最直接原因。

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迫切需要。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但是,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每前进一步总会有新问题产生,特别是每项关键举措的推出,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先后遇到了种种疑虑和困惑。如改革之初,我们选择农村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立起以包产到户为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各种形式经济责任制。对此,人们不理解、困惑过,担心“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步退到解放前”.又如,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试办经济特区,人们茫然过,怀疑经济特区到底姓“社”还是姓“资”?据当时担任国务院副、分管对外开放工作的谷牧后来所说的:设立经济特区,“马列主义老祖宗的经典着作中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无此先例。”因此,这一在社会主义国家尚属首列的尝试,必然要与社会主义传统模式、传统观念发生冲突,预示了办经济特区的艰()巨性。

到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曾出现过一场特区要不要办、该不该办的争论,核心问题是特区姓“社”,还是姓“资”.有人把经济特区比拟为旧中国的“租界”.有不少人甚至认为是搞“殖民地”,是“资本主义的复活”,把经济特区看作“异端”,等等,各种说法竞相而出。一时间,对经济特区的责难和非议很多。个别到深圳经济特区参观的老同志甚至手捧五星红旗老泪纵横:“这里只剩下这面红旗是红色的了!”[3]135再如,要发展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和拍卖,鼓励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人们更是困惑不解,怀疑中国是不是真的要丢掉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按照这样的方向发展下去,社会主义能够得到巩固和发展吗?可见,不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迈不开步子。

面对着因国家重大政策调整而产生的种种疑虑和困惑,政治家的敏锐告诉邓小平,要想真正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以便理直气壮地把改革开放向前推进,就必须从理论上对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的正确性作出科学的说明。这就产生了究竟应当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

正是基于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迫切需要,邓小平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也在不断深化。1986年12月30日他指出:“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2]195在1990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明确地把共同富裕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他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364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他针对长期以来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着名论断。

三、结语。

综上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探索和思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很久,一步一步丰富,一步一步完善,确实来之不易!邓小平科学地、深刻地、精辟地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构建了邓小平理论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基础,它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起,为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指明了方向,使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有了可靠保证,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出邓小平非凡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我们要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不断取得新成就,来纪念这位世纪伟人。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2版。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版。

[3]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七

摘要:作为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对于祖国统。

一、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共产党维护新疆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的战力思考是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发展,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新疆稳定、发展、反对民族分裂。

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

新疆各项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进入了把新疆建设成为西部强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的新阶段,进入了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愿望的新阶段,全力以赴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的新阶段。把握住历史性机遇,就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立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雄心壮志,奋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1、国家对新疆发展的重视。

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2、新疆发展的历史机遇。

新疆发展和稳定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意义,提出集全党之智、举全国之力谋划和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为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使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体制环境和物质基础更加成熟: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制度保证,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坚强后盾;新疆有明显的区位地缘优势,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有改革开放以来显著增强的经济实力,有大为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有取得积极进展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些有利因素将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上大步迈进。

3、从思想和行动角度推动新疆发展。

紧紧抓住、切实用好历史性机遇,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

安,离不开中央和各省市的支持,但根本上要靠新疆自身努力,靠各族干部群众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靠各族干部群众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真正把中央的关心、全国的支援变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挥本地优势,用足、用好中央给予新疆的各项优惠政策,才能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疆发展实际的新路子。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保稳定上来,增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在天山南北创造新的人间奇迹的信心和决心。

二、新疆稳定是跨越式发展前提。

新疆地处中国西部边陲,新疆的稳定是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前提与保障。只有新疆稳定了,解决了民族分裂的问题,才可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1、坚持稳定是发展的第一要素。

出“反暴恐、讲法制、讲秩序”,围绕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特大恶性暴力恐怖案件的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了维稳工作常态化;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分裂破坏、暴力恐怖活动,确保了新疆社会大局稳定。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新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健全社会管理体制,严格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加强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夯实维护稳定的社会基础。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引导舆情,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建设,加大对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敌社情复杂区域的管理和薄弱部位的综合治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2、发展才能带来新疆长久的稳定。

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约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战略,加快建设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做好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推进新疆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3、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新疆发展。

我们积极探索实践新时期新阶段如何以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全面引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进一步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提升区域特色文化,激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活现代文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发挥现代文化的教育、凝聚、鼓舞和引领作用,努力在全区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氛围,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广泛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重点进行党领导人民的创业史、奋斗史、改革开放史和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宣传教育,使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进一步激扬各族干部群众热爱新疆、建设新疆,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三、各民族共同建设美好新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各级党委、政府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同心同向同调同力,不断熔铸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美好新疆的强大合力。

1、凝聚群众力量。

当前,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全社会的注意力、关注点和兴奋点,已经集聚到走向富裕、走向现代化、建设美好新疆上来,对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充满期盼、充满信心。各族干部群众满怀对党对国家的感恩之情,满怀着对援疆省市人民的感激之情,积极投身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伟大实践,全社会呈现出团结、创新、求实、奋进的精神风貌。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用改善民生这把钥匙开启百姓心门,为各族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不断激发各族群众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凝聚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演奏新疆旋律的激昂乐章。

2、建立统一思想。

行好职能,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在维护稳定上解放思想,强化责任意识,注重从源头抓起;在实现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上解放思想,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社会氛围,形成自力更生、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在依法治疆上解放思想,引导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造就现代公民,使经济社会生活走上法制化轨道,不断提升各族干部勇于创新、科学执政的能力,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事业的大发展,以观念的大更新推动经济的大跨越。

3、弘扬“新疆精神”

“新疆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疆的地域体现,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集中体现,是新疆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是引领新疆发展的精神旗帜。精神不是无源之水,它需要各种丰富载体的支撑,更需要内涵的提升、锤炼和内化。当前,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正在内化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形成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精神动力。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有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新疆各族人民一定能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开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在天山南北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八

摘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也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从萌芽走向成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也越来越明显,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越来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有利于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一切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搞“一大、二公、三纯”的计划经济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过去计划经济的问题,是为了解放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一切按照客观规律办。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并不是普遍贫穷,贫穷就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不是落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是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

正是基于此,为了解决计划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呼之欲出。在当时提出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难题。计划经济是不是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就是资本主义?邓小平深入的分析了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并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全社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都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

邓小平作为提出中国应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他曾经在南方谈话中明确的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手段,两者没有制度属性”这一精辟论述,为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赋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这样就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相互区别。邓小平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即“中国特色”:

1、在所有制结构当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应占社会的主体地位。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成了鲜明的不同。

2、在分配关系当中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方针,相对应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的方针。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因此在分配关系上实行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分配的方针。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我们都可以利用,我们都可以拿来为我们国家服务。“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在深刻理解和领悟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判断改革利弊得失的标准。社会主义最终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三个有利于”标准也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的性质就决定了,一切为资本主义服务,一切有利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与资产阶级的相对富有形成鲜明的对比,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两级分化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无法解决的难题。

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上说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这是从社会制度上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期准备阶段,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是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能通过革命的形式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变革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形式,改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宏观调控是政府调节市场的一种手段,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缺陷,这就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去调节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只有这样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才能起决定作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更加稳定。其次,市场调节资源分配关系,不是说全部资源都需要市场调节,有些资源关乎国计民生的就不能由市场进行调节,否则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就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规范,整顿不合理的市场秩序,倡导公平、公正的市场行为。政府面对市场同样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否则政府的公信力会受到损失。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也就是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王梦奎等。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九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六个方面做出了部署: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六个方面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使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才能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民生问题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解决好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关注民生,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党86年历史的一根红线和优良传统,也是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力量源泉。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国城乡范围内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有利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所有学生都受到良好的、平等的教育。这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更好地保证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履行受教育义务,提高全民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促进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一份收入,一个家庭生活就有了保障。搞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以及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中央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就业问题的新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消除零就业家庭,对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创业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更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就业问题,克服在就业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大学生在就业难的社会形势下,我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最靠谱的措施为:第一,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第二,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高校毕业生在这些地方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第三,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第四,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加强网上招聘,加强招聘进校园活动,每年暑期毕业时期,都要开展高校毕业生专门的就业服务月、服务周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诸多的解决大学生就业手段中,最受认可的是大学生村官制度和人才下基层。将现有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计划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整合。统一政策,统一领导,集中组织实施,形成人才选拔的长效机制。

(三)促进医疗公平。

难、看病贵问题,党和政府提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全国财政用于卫生投入的增幅年均在20%以上。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行医药分开等改革,构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长效机制。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到全国80%以上县(市、区),参合农民达7.2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试点,将用3年时间在全国全面推开。我认为国家还应采取如下措施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第一,调整医院收入结构,规范常规用药,减轻患者负担医疗收入结构不合理的负效应,是现行医疗服务价值与价格相背离;第二,控制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避免乱检查,保护患者利益,卫生资源利用不足与利益过度,受经济基础制约;第三,加强对一次性卫生材料的管理,在符合业务要求的情况下,合理确定一次性卫生材料的使用范围,并对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购进,减少流通环节或统一零售价格,减少病人支出,减轻患者负担;第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抓好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于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看病难看病贵将直接影响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个民族拥有强健的体魄是必须的。第二,如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广大居民就不用为了防病治病有钱不敢花了,如此一来广大居民就会增加投资和消费,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这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第三,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将提高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稳定社会秩序。

乡居民消费环境和条件的有效举措,都将有利于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扩大消费。对于解决住房难问题,我提出如下建议措施:第一,进行全国居民住房情况普查,建立居民住房情况信息库。开展全国居民住房拥有情况普查,摸清全国现有住房所有者构成,建立全国联网的居民住房情况信息库是遏制房价非正常上涨,打击恶意炒房行为,解决老百姓住房难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住房普查的对象应包括全国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在中国拥有住房的外国公民和法人。为保证普查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将普查的结果输入全国联网信息库,作为今后继承房产,处理民事纠纷、刑事案件,征收赋税的法律佐证;第二,加大税收、差别利率、价格以及土地政策等杠杆对房市的宏观调控力度和反哺力度;第三,合理确定经济适用房、廉住房和商品房比例,鼓励开发商参与经济适用房和廉住房建设。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建设经济适用房、廉住房,以部分解决居民的住房难问题。但这些做法,难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购房需求。有些充其量只是“应急工程”,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措施。要在住房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居民的收入结构及该地区发展的趋势,借鉴新加坡等住房改革成功国家的经验,合理确立经济适用房、廉住房和商品房的比重。要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鼓励房地产开发厂商参与经济适用房和廉住房的建设。对规划中的商品房建设市场可以完全向开发商开放,对其开发的套型结构不加限制,但要特别注重商品房开发项目用地转让过程中的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第四,有针对性地遏制和打击国际国内各类炒房行为。炒房是助推房价疯涨的主要内驱力之一。目前,全国究竟哪些人在炒房,这些人的构成,外国热钱究竟参与到什么程度,都是未知数。要在普查的基础上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以便查找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统筹开展工作。对于国内普通居民中的炒房者,要通过加大税赋力度遏制炒房行为;对于国内中小企业法人中的炒房者,要加大税赋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向它们开放垄断行业,制定各项政策鼓励其发展主营业务;对于国际炒房者,要密切注意热钱动向,中国人多地少,建筑用地更少,所以必须坚决阻止和打击其恶意炒房行为。第五,将居民住房改善情况列入官员考核内容。将居民住房改善情况列为对相关官员的考核内容,是有效解决住房难问题的重要保证。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并将考核的结果作为官员升迁的依据。考核事项应该包括所在地区有没有科学的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廉住房和商品房)建设近期和远期规划,有没有摸清该地区居民的住房拥有和需求情况,有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按规划实施,所在地卖地收入和从房地产收取的各项收费反哺新购房居民和住房困难户的比例,该地区居民对自己住房状况的满意度如何等。

(五)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和措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断,认真落实改善民生的实践要求,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因此,改善民生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改善民生有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其次,改善民生有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对经济的意义很大,甚至不可替代。再次,改善民生可以确保国家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但是只要这个社会把问题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就可以确保这个社会的安全运行,但是如果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得不到改善的话就会引发大面积的、种类繁多的社会问题。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但是发展必须惠及民生幸福。只有坚持发展的过程和发展的目的都始终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才能使科学发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把是否以人为本,是否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检验和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尺,进而把幸福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享受,让全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文明、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好日子,实现幸福建设的美好愿景。

参与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又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是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又要从实际出发,有重点、分步骤地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四是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的关系。既要努力增加投入,使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又要不断深化改革,使增加的投入有效发挥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受惠者,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一定能够形成一个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政府的这些改善民生的举措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从社保、医保、养老保险等一批普惠、广覆盖保障制度的建立推行上,我们感受到民生变化的点点滴滴。尽管每个人感受到的程度可能不尽相同,但谁也无法否认民生改善的图景,正在我们身边每天发生,我们也期待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十

摘要:本文主要先介绍了中国梦的背景,在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阐述了中国梦符合中国人民的心声。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式,分析中国梦符合当下、顺应时代。最后结合历史条件谈论如何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关键字:中国梦。

科学发展观。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老百姓热议中国梦,社会舆论聚焦中国梦,海外华人述说中国梦,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梦,中国梦成为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为什么中国梦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其重要意义在哪里?人们都在思考、在探讨。我的体会是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是人民的期盼,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中国梦不能沦为抽象空洞的政治口号,我们要正确的理解中国梦的实质与内涵。

孙都更加懂得民族复兴的意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底,烙印在民族记忆的深处,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可以说,中国梦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道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渴望,最具凝聚力感召力,最具广泛性包容性,是最大公约数,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旗帜。

第三,中国梦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展示了中国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意愿。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走向,希望分享中国的发展机会、发展成果。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同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同各国合作共赢之梦。中国人民素有珍爱和平、崇尚和谐、开放包容的传统,想发展、怕动荡、盼和平。复兴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中国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增强,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既有利于中国赢得尊严和尊重,也有利于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我们要高度认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的论断。我们必须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进程中,在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实现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联系起来,将国家、民族、人民联系起来,将中国、世界、人类联系起来,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高瞻远瞩的深邃眼光,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天下为公、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和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对团结动员全体人民开辟党和国家事业新境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惟其重大,就需要我们放到战略层面来认识;惟其深远,就需要我们以不懈的奋斗精神来贯彻。

中国梦的视野是宽广的,中国梦的内涵是丰富的。总书记重要讲话围绕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以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阐明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实践要求,需要我们很好地加以领会。

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在突出思想内涵、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在把握实践要求、推动实际工作上下功夫,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积极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坚定人们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信念。中国梦的核心要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宣传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是完全统一的。要把这两个方面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主题上贯通、基调上呼应、内容上衔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开展宣传教育,紧密联系中国近代史,紧密联系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深入宣传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是探索和坚持正确发展道路的过程,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展示的光明前景,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寻梦圆梦的必由之路。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把握好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贯彻好“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为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梦就是百姓梦,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终于探寻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起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讲“中国梦”就必然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提到这个,那是空想,甚至还可能走向邪路。不能把”中国梦”赋予其他的解释,“中国梦”是目标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就是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是彼岸,达到彼岸的桥和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调动全球所有华侨华人在内的一切积极力量来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坚持和巩固发展。

结束语。

时下,关于中国梦的认识当中存在不少困惑与误解,这些都源自于对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模糊不清。正确理解和理清中国梦与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当前政治热点与自身近期中特的学习谈了对中国梦的了解和总结。并且通过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说明了中国梦产生的条件,结合自己对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与推行中国梦实践活动总结了中国梦与百姓心声的一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中国特社会主义为“中国梦”鸣锣开道,刘瑜,2013.[4]“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辨析,李群山,201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高层论坛综述,王建国,2013.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十一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继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之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为全中国老百姓谋生活幸福,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不仅要有平实的物质生活,也要有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更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为人民谋生活幸福。

关键词:生态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物质生活比之前富裕了很多,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绚丽多彩,人们同时也渴望拥有过去曾经享有的蓝天白云无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继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之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人类社会文明终将进入到生态文明的高级形态。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低,生产关系也很落后,对应产生的是落后的原始文明。在原始社会,由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存环境极差,只能靠采摘树上的野果和打猎维持生存,人们一起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常常饱一顿饥一顿,也很少有剩余食物,人类与大自然相处基本是处在被动状态,对大自然没有什么破坏。

工业文明是从发明了机器开始的,随着电的发明,机器的威力更加强大,越来越多的机器被发明,生产效率也日益提高,但对自然界的破坏也逐渐加深,有的破坏也许经过一段时间可以修复,但有的却会长久伴随人类生活。

当人们看到工业文明给自然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时,我们开始反思该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利用自然,如何与自然界和谐共处,从而认识到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能一味向自然索取,只顾满足自己,更不能为了生存发展而破坏自然环境,从此人类文明进入了生态文明。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20世纪80年代初期,环境保护已经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三十多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制约。我国国土面积虽然很大,看似自然资源总量很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少,许多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由于我国资源少,产出率低,利用率也低,因此经济高速增长使得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提高,土地资源水资源消耗大幅增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城镇化的推进,资源需求量还将持续增加,造成经济发展和资源短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我们希望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必然要求各行各业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状况逐渐恶化。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比较严重,有些企业偷偷排放工业废水废气;老旧居民区下水道建造不合理,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放,生活中使用一些含氮磷洗涤剂,导致水体氮磷超标污染。其次大气污染严重,以前北方城市灰霾天气较多,现在许多南方城市也加入了雾霾的行列,大量汽车尾气排放,迅速发展的众多企业释放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含硫物燃烧后的废气,加剧了酸雨的发生,破坏了土壤原有的酸碱平衡,大气温度升高使海平面上升,许多动物濒临灭绝。

1.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保护大自然,顺应大自然的自我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用平衡和谐的中华文化思想来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永续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生产方式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而且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单纯做好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坚持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恢复自然为主的方针,要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率,降低生产用能耗和物耗,把资源节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要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在环境保护中,始终以预防为主,把源头治理放在最首要的位置,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建设生态文明要真抓实干。

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为全中国老百姓谋生活幸福,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不仅要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也要有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更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为人民谋生活幸福,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加强源头管理,扭转先污染后治理的局面,既提升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子孙后代留住绿水青山,坚决不能为了我们这一代人而牺牲子孙后代的资源,我們要为实现中华民族永远持续发展而建设美丽中国,为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要牢固树立并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绿色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我们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决心。我们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就必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到资源节约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改变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节约用水的好风尚,做到垃圾分类,垃圾分类逐渐细化,尽可能减少生活垃圾。

要珍惜每一寸土地,科学布局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这三类空间。尽可能多留出良田,少占用土地,避免大广场建设,树立伦理设计的理念,少建别墅。适度流转农村土地,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出租和入股。民以食为天,吃饭始终是个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色警戒线,大力提倡植树绿化,保住水土,保护好山林,守住绿水青山。

让我们既拥有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环境,又拥抱富裕的物质生活和绚丽多彩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邓楠.从挑战中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机遇[j].求是,2010(03):4-7.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十二

考试属于你!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祝你考试成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新判断,意味着我们面临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实现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全面辩证地认识这些新变化,对于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要求和深远影响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在深刻认识新时代中肩负起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

回眸2017,党的十九大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一个“新”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着手解决新矛盾,人民充满新期待。

新时代,使我们想起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同志的庄严宣告,近代以来历经磨难受尽屈辱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时代,使我们想起邓小平同志带来“春天的故事”,我们开始改革开放搞活,大踏步富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此面貌焕然一新,充满勃勃生机。

九死一生、柳暗花明、凤凰涅槃、幡然出新,才叫新时代。那么,凭什么说今天又进入新时代?站在时代的高度审时度势,就不难作如是观。中华民族这一百多年来历经磨难,现在离民族复兴越来越近。连美国《时代》周刊的杂志封面上,也破天荒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上“中国赢了(chinawon)”。

可是,正因为越来越近,再进一步发展,每一步都是惊险一跳,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历史上,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功亏一篑、积重难返的教训不少。百年之前美国和阿根廷的人均gdp都在4000美元左右,现在的发展水平不可同日而语。世界银行警告:“在过去50年中,许多国家从一贫如洗的收入水平升到了中等收入水平。然而就在这段时间内,在欧洲以外,只有少数国家从低收入水平跃升到了高收入国家。世界上最失落的地区当属拉丁美洲,它的很多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停止了增长。”此所谓“拉美陷阱”。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一句话,步子容易迈错,机遇容易丢失!

还有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即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斩钉截铁地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从中华民族意义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社会主义角度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也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我们的贡献;从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准确把握新世态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进入新时代,世界也现新世态。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凸显、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正当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凸显、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之际,中国经济却一直稳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近代大国经济的发展,大都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基本模式,必然涉及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及对市场、对资源不断扩张的需求。近代西方世界在崛起的过程中为满足这种需求,以坚船利炮、圈占土地和奴役他人来掠夺资源。这虽造就了西方世界近代以来的繁荣,也埋下了它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仇恨。而且,现代工业文明彻底打破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生态危机频频出现。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世界态势的一个基本图景。

但是,当今世界却在呈现出新态势、新图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量子卫星、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人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同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面对这种局势,人类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人们为了争权夺利恶性竞争甚至兵戎相见,这很可能带来灾难性危机。另一种是,人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他强调,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让人人享有安宁祥和;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世界新态势,不可不察。“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审时度势,何去何从?中国在力推“一带一路”,促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天世界各国看好“一带一路”,不仅因为这条新路有互利共赢的经济愿景,还因为这条新路有互利共赢的信心保障。因为这一开放途径和倡议所包含的文化底蕴,要避免重蹈近代西方列强开放的老路,破解“国强必霸”“赢者通吃”的逻辑,走出新兴国家与守成国家必有一争、甚至一战的“修昔底德陷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愿同各国人民一起,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为促进世界和平、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因为,中国的文化基因,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以和为贵,求同存异,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在不断解决新矛盾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指出:“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的矛盾和问题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我们党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种种深刻变化,首当其冲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作出的这个重大政治论断,为科学判断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科学制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战略、新部署、新举措,提供了基本依据。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制约着千头万绪矛盾的展开,牵扯着方方面面社会的变迁,引领着13亿人生活的改变。1956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那时,我们也曾拼命干,但一穷二白挥之难去,物资常短缺,到处供不应求、捉襟见肘。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现在,大家普遍感到生活好了,情况变了,要求高了,不满多了。归根结底是社会主要矛盾变了,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了。

新矛盾,显出新问题。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总体实现小康,正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突出的问题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而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拉大;既有达到甚至引领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既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贫富差别比较明显,社会上存在不少困难群众,贫困人口还有4000多万。发展不充分: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客观上存在发展不够稳定和不持续的情况。这些,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新矛盾,提出新要求。我们的发展,要从“发展就是硬道理”,转到强调“科学发展”,再到提出明确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推动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新矛盾,需要新动力。我国经济在前三个十年即1979~2008年,连续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在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前20个国家和经济体中遥遥领先。在第四个十年即2009~2018年,仍然以年均7%~8%的速度增长。当此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凸显、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之际,中国经济却一直稳步增长。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首破80万亿元大关。那么,再往下走,第五个十年还能持续增长吗?一个体量巨大的经济体的这种不间断高速或中高速的增长,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还没有过先例。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布,中国能够保持和延续这个奇迹。在下一个十年中,中国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做到?顶层设计很清楚,就是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如何落实?就是进一步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我们必须在40年成功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继续爆发活力,又能活而不乱;继续注入动力,又能持续不断;继续深化改革,又能发展不停。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一系列深刻变化接踵而至。新矛盾显出新问题,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新要求需要新动力,新动力来自改革迈出新步伐。面对新矛盾,解决新问题,适应新要求,寻找新动力,迈出新步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展开新战略、实施新部署、落实新举措。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归根到底来自共和国伟业的蓬勃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个人、每份力都不可或缺。2017年1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出了“携手新时代、贯彻新理念、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动员令。“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掌舵领航,有中国改革发展的浩荡东风,有全国各族人民扬帆划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一定能够抵达光辉的彼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有着丰富深厚的思想内涵。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五个维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从历史与现实相延续、目标与途径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联系的高度全面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的美好前景,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明确了努力方向。

这个维度的新时代内涵,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立足当今实际,谋划未来发展定位,明确了新时代的历史脉络,突出了新时代的时空性。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才能面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党和人民近百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救中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证明,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发展不了中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证明,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然葬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最新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活力,使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起来。

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了前人的事业,进行着今天的奋斗,更要开辟明天的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定要一如既往地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团结带领人民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让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这个维度的新时代内涵,着眼国家发展目标,立足已有奋斗基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骤作出战略规划,明确了新时代的实践路径,凸显了新时代的实践性。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其中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又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作出战略部署,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

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我们完全有信心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世界发展史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其现代化大多经历了产业革命以来近300年时间才逐步完成,而我国要用10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这不但在速度、规模上超乎寻常,在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上也超乎寻常。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分“两步走”的新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与原来“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的要求相比,内涵更加充实,内容更加全面,目标更加宏大。我们要实现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而是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邓小平同志曾说,“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各方面都要强,才是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本质上就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时代,就是中国实现强起来的时代。

这个维度的新时代内涵,着眼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立足奋斗方向,对人民的未来生活作出规划,明确了新时代的价值取向,凸显了新时代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在多个场合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把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富裕程度不断提高。进入新时代,一方面,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分配不公的问题渐渐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为紧迫要求。

习近平同志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任务,就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新的多样化需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美好生活的高尚境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注重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完善、更可持续、更有保障;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全体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新进展。

这个维度的新时代内涵,着眼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立足团结奋斗,阐明中华民族的发展愿景,明确了新时代的民族特征,凸显了新时代的民族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新中国的成立,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为民族复兴注入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使得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并为强起来奠定了基础性条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进程,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要求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激发一切可以激发的精气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昂扬的斗志和无畏的精神,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接续走好新长征路,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这个维度的新时代内涵,着眼大国担当,立足自身发展,对中国的世界角色作出前瞻性描述,明确了新时代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定位,凸显了新时代的世界性。

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国。在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深刻调整中,中国的分量举足轻重。在以往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并非国际社会的主角,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国负责任大国作用充分发挥,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中国倡议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国际共识和全球行动,尤其是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同各方一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世界共同发展增添了新动力。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举措,表明中国是备受全球瞩目的重要角色,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大幅提高,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引领者、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推动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深度调整,面对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人类需要应对许多共同挑战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发挥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为国际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新时代的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坚定不移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与主要大国沟通对话和协调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拓展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积极为妥善应对全球性挑战和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提供更多建设性方案。与各国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历史上,中国曾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也一定能为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繁荣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统揽全局,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气势恢弘、催人奋进,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宣告了我们党正在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了改革开放的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标志着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五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推进历史性重大变革、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我们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军队的统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源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源自于已经具有的坚实物质基础、强大理论支撑和科学实践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是在现实基础上,继往开来、奋勇前进,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时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科学判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继续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进行了新的战略安排,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崭新前景。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是从党的十八大开启的。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描绘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做出了新时代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从“八个明确”到“十四个坚持”,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必将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引领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社会主义500年,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经过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历次大会的主题。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行动指南。

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开始,唱衰中国的舆论就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事实胜于雄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做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彰显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对世界社会主义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必将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跻身于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西方社会乱象丛生,一些发展中国家效仿西方模式,有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有的成为受西方国家支配的“外围国家”,有的在“颜色革命”中陷入政治动荡。中国则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百业兴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全面现代化道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成功发展之路,为完善全球治理、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提供了中国经验和方案。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1)从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

(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了强大的生命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不断发展,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途径,给那些既想加快发展又想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且是社会主义的“新生”,是要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形态推进到新阶段,是要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进到新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十九大报告立论的重要依据,也是贯穿报告全篇、具有统领性作用的重大理论创新亮点。认真学习领会好这个重大政治判断,对于深刻理解把握好十九大精神至关重要。

1、理论层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创立。伟大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参照: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2、社会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进入新时代的根本标志。

3、实践层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了实现伟大梦想,在新时代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次代表大会,是一个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盛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进一步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飞跃,为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最重要的实践成果是全面规划了到本世纪中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一个具有4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我由衷地为这次会议的巨大成功喝彩叫好,双手点赞。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特点新要求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个判断确立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十九大报告立论的重要依据,也是贯穿报告全篇、具有统领性作用的理论创新亮点,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下面,我根据自己对十九大精神的初步学习,围绕“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命题,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我们这个国家饱经外敌入侵和国内动乱,四分五裂,多灾多难,落后挨打,国运频危。新中国成立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经过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终于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过去长期努力的基础上,各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对于中国的发展变化,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国的成功,不仅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回击了资本主义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质疑与诽谤,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二,我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成为党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各个领域,系统完整、逻辑严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这是十九大的标志性成果、历史性贡献,是十九大诸多亮点中最大的亮点,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是党心军心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

第三,我认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要求。1956年,党的八大正式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个提法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到了1962年,由于国内外形势变化,又把国内主要矛盾修改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和斗争。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重新作了规范性的定位,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说明,走了20年弯路、付出巨大代价以后,又回到了八大对主要矛盾的判断和表述上来。此后30多年,一直沿用了这个提法。这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一个新的深刻认识,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发展。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作这样重要的修改,是有充分的实践和理论依据的。从实践上看,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生产能力极大增强,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经不符合实际;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需要日趋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新的表述与过去的表述既保持了连续性又有重大变化,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既反映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也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同时,对我国主要矛盾的新定位,也集中体现了我党想问题办事情“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第四,我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动力。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提出到建党100周年,即2021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周年,即2049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两个100年中间的30年,也作了新的战略规划,描绘了新的路线图,制定了新的时间表。按前后两个15年分别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即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奋斗目标与上世纪80年代初设想的“三步走”战略,即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了15年。这反映了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高速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的预期。十九大报告还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战略部署,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各个领域,都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要求和举措,这些新的战略目标和部署,标志着我们国家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客观现实。现在,历史方位已经确定,前进道路已经开通,战略任务已经指明,接下来是如何去干去实现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慢慢腾腾不行,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更不行,必须有一种群雄逐鹿、舍我其谁的气概,有一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闯劲。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只有奋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才能实现伟大梦想。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同志、全国人民,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劲,不忘初心,奋力前行,十九大确定的各项战略目标和艰巨任务一定能够圆满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一定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物质得到充分涌流,成为名副其实的锦绣中华;人民生活一定犹如吃着甘蔗上高楼---步步高,节节甜,进入真正的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气势恢宏、引领时代、催人奋进,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回答了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在中国、中华民族、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篇章,树起历史丰碑。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论断,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十九大报告在思想理论上的重大创新突破,将我们党对自身、对时代、对世界的认识提升到全新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大历史性飞跃。

认识是连接实践与思想的桥梁,承接实践,启迪思想。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认识史。人们认识上的每一次飞跃,都开启了思想上的巨大进步,进而都巨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今天,人们高度重视思想理论的价值,这是对的。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但是实践本身不会自动形成认识,更不可能形成理性的认识,只有人们能动的认识才是打开真理大门的钥匙。在认识—理论—政策—执行这一逻辑链条中,认识是起点。人类迄今的思想文明成果都是实践基础上的认识的结晶,物质文明成就也都是正确的思维认识付诸实践行动的结果。要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就必须在认识和认识方法创新上下功夫。想不到自然做不到,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自觉的实践。认识提高了、认识能力增强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宽度、深度、高度以及前沿程度等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内涵、本质、过程、方法、规律的方法论学说,指导人们开展思维认识活动,将认识转化为思想理论,进而再转化为方针政策,推动社会发展。认识论的水准是思想深度、行动力度、发展程度的集中体现。认识的深刻与高远、认识的成功与飞跃,体现的就是其背后科学的认识方法。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的、先进的认识和认识论,是对思想理论创新的正确牵引和关键启迪,是改革创新发展的巨大推动和根本支撑,不可或缺,意义重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唯心主义、经验主义、机械唯物论的超越,形成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思想逻辑、严谨思维体系、精密思维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开辟了人类认识的新纪元,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境界,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哲学基础。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每一次认识论上的重大飞跃,都实现了其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每一次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无不以认识和认识论上的重大飞跃为重要前提。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适时而鲜明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准确标定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使中国共产党对时代的认识达到新境界。关于时代以及时代主题、特征、性质等的认识与判断,是对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认识能力、研判能力和战略远见的根本检验和重要判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是在对所处时代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上的重大飞跃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后,在报告中提出的第一个历史性重要论断。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意义非凡的三个“意味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科学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想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个“意味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战略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的深刻揭示和准确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性重要论断的提出,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深刻洞察和认识:

一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壮阔历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40年发展历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近70年发展历程、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近100年发展历程、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程、乃至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深刻洞察和认识。这是一个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的大跨度的认识过程,使认识建立在悠久而深厚的历史基础上。

二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党的面貌、国家面貌、人民面貌、军队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前所未有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极不平凡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以及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的深刻洞察与分析,使认识建立在坚实而最有说服力的现实基础上。

三是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大历史任务的深刻洞察与明确,使认识体现在宏大、务实、科学的目标蓝图中。

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极其关键的存在。没有远见卓识,不可能在纷繁复杂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准确标定自己所处的时代及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巨大政治勇气和深邃历史眼光,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演进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在全球视野、历史纵深、战略远见三个维度上使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航程提供了精准航标、正确航向。

2.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深刻揭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发展,使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新境界。人们对一个时代提出的认识、作出的研判,是由这个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性问题决定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对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变发展的揭示,则是最复杂深刻的认识思维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所作出的又一次历史性深刻揭示,振聋发聩,振奋人心,意义重大而深远。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国情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为此,就必须“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我国主要社会矛盾两个方面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大背景下,“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这代表着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宜再用“落后”来概括。但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矛盾与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问题内化为矛盾,矛盾外显为问题。对交织叠加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科学区分、深入分析、精准把握、有效解决,形成正视问题存在、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的认识方法,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习近平“问题导向”的认识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念和矛盾学说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成果,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思想宝库。

3.坚持从历史认识未来的方法论,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目标任务认识的新飞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是什么?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干什么,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理想追求就是我们的“初心”,要干什么就是我们的“使命”。在报告开头,习近平总书记就郑重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这一梦想的历史使命,让中国人民从此有了主心骨,“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进而,习近平用三个“深刻认识到”揭示了我们党在历史使命上的坚定清醒和认识上的高度自觉: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斗前进的强大动力。”

这三个“深刻认识到”,深化了对我们党的历史使命以及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所走过历史进程、所积累历史经验的认识。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次又一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十三

[摘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国土资源利用和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可以看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定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也要看到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等还存在很多的冲突或者矛盾,如何正确地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政府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文章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对策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6109。

全面实现协调统一发展成为当前政府积极推进和研究的重点只有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国土资源丰富但是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加强国土资源科学管理强化国土资源管理监管有助于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具有一致的逻辑性。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无论是在生态文明顶层体制设计方面还是理念实施等层面,都强调和谐发展。国家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了6大理念和8个体系制度,强调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注重发展和保护之间的有机协调,要求要从宏观角度和综合发展的视角来设计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设,强化资源总量管理,积极探索节约有效利用机制,在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以及监管等方面都要注重强化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的市场约束和治理的灵活性,严格执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经全面融入到国土资源管理全过程中。

2加强国土资源有效科学管理,是生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重要体现和保证。

按照国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抓好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离任审计以及差异考核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空间规划方面主要涉及基础主体功能区规划方面以及县级单元内部综合规划方面,通过开展空间规划,以期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科学化配置管理水平。在用途管制功能设计方面,主要是为了落实红线、加强改造质量、对配置秩序进行理顺等,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涉及红线交叉以及红线褪色两个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红线全要素管理,针对红外线工程需要对类型、区域具体数量以及质量等各方面进行统筹管理,加强对林地、更低、草地以及建设用地等全方位的综合监管,从统一设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加强过程监管,设置更多的约束条件和监督规则,从而确保红线用地管理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在离任审计以及差异考核等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强技术探索和规范化管理来确保资源环境等科学管理。在具体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方面,需要加强综合全面考核指标设计,既要注重发展速度方面的考核,又要注重质量、民生改善和生态可持续绿色发展等方面的考核,在考核手段方面,需要构建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完善风险识别、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更加简便、可操作性强、可视化的绿色发展评价机制。同时要加强资源资产负债核算分析工作,加强对重点数据的动态管理和监控,强化对领导行为的监督考核,加强责任追求落实,对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切实提升管理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等方面要建立领导干部终身追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化管理水平和职业素养,更好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3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数据管理,切实提高双协同发展水平。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也引入了一些发展理念,但是想要将理念、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就需要结合实际制定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且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加强数据综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总结规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建设质量。可以看到国土资源部分别在2009年和2014年分别向社会公布了全國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这些年度监测评价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以通过国土资源管理相关的数据来分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通过开展两次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评价,对全国耕地质量情况进行测评,对两轮次的等别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国家耕地质量等别基线向右方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国家整体耕地质量有所下降,同时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测算的耕地产能利用系数,通过对不同地区平均耕地产能利用系数进行横向纵向对比,与平均基线进行对比,从而掌握不同地区土地利用情况,找出哪些地区在产能利用方面存在不足或者过量等问题。通过相关的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国家可以对相关的土地利用开发情况进行综合研究,进而为制定下一阶段土地开发利用政策等提供参考依据,这也是为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此外在国家国土资源管理方面还有很多的其他基础数据可以进行参考,这些土地调查成果可以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应用,这也是更好地推动国土资源实现科学化管理的有效指导。各省份、地区对土地调查成果等方面的数据也非常重视,根据调查情况,在市级、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等方面进行调整,通过进行动态调整,可以重新确定基本农田平均等别和农田比率,这也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有效落地的关联举措。除了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面可以借助相关的国土资源管理成果来进行政策调整,相关的数据还可以为政府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占补平衡考核等政策制定方面提供参考,从而为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科学化利用水平、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耕地整体开发和管理质量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行动纲领。

此外,在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应当把握基本的原则和要求,国家土地资源从整体上可以分成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两大框架,在具体实施层面需要考虑各地区的实际,对土地资源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具体的职责、义务等,还要加强信息技术探索,构建完善的自然资源统计基础库,结合调查统计结果,适度调整相应的补偿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更加综合的自然资源管理调度体系。要建立完善的覆盖全国的土地调查监督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连续监测、周期性监测和随机监测,对自然资源管理实施“管用分开”的原则,坚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体系,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的经验,加快开展土地整治、通过定位定量监测分析,将农田科学管理理念落到细处、实处。积极借助数字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在耕地等级变化数据采集和共享等方面进行同步化管理,形成完善的动态评级机制,将国土资源管理政策、理念等落实到行动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杨雪彩.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生态文明发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4).

[2]安翠娟,侯华丽,周璞,等.生态文明视角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5(11).

[3]郧文聚.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漫谈[j].中国土地,2016(2).

[4]姚震,周鑫.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与产业,2014(2).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十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这一专题,深入阐释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前进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我们以坚定制度自信、激发制度活力、发挥制度优势为重要途径,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努力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坚定制度自信,奠定“中国之治”“总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单一的一项制度,而是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是中华民族长期实践的产物,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国无制不治。衡量国家制度的优劣、合适与否,关键要从紧要关头、危难时刻的组织力、凝聚力、实施力来评判。面对新冠疫情、抗洪防汛等各类大考,党和国家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各族人民毫不犹豫、团结一致,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以披荆斩棘的意志,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这些,无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更加坚定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和信念。

激发制度活力,擘画“中国之治”“新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科技、军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貌焕然一新,成就举世瞩目。这一切都不是偶然。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引领,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推动“中国之治”,要遵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制度建设方向,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基本遵循,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守正创新,不断激发制度活力,贡献“中国之治”的新智慧。

发挥制度优势,奏响“中国之治”“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一个制度体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基础上形成的,是在不断的磨炼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制度的形成不易,对于我们党来说,坚持遵守和执行、不断完善和发展才是硬道理。这要求我们,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执行;时刻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完善制度建设,推动制度成熟,切实将坚定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党员干部心中,将激发制度活力的使命贯穿工作始终,筑牢发挥制度优势的基础,不断将发展目标转化为强大动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十五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定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生产中的积淀,是民族的“共同记忆”,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一个民族无论怎样现代化,都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现如今西方意识流对中国文化冲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就更应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特点,表现为华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泯灭的文明;华夏文化还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承继着黄河文明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国乡土观念,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延续下来的基本精神思想。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具体特定的民族借助传统文化来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1]最早对民族精神进行探讨的是卢梭和孟德斯鸠,而对民族精神进行全面论述则是黑格尔。他认为“(世界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级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在历史当中,这种原则便是‘精神’的特性――一种特别的‘民族精神’。”[2]中国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逐渐凝聚而成的,这些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张岱年将中国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的内核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内因,是中国人对自己的道德的基本要求;“厚德载物”是外在表现,是中国人对他者的态度。这种精神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1、“厚德载物”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基于“万物一体”的基本认识,是在充分尊重人、动物、自然界生命的生存权基础上的认识,自强不息是对所有民生的精神鼓励,“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是中国之所以历经世代更替、命运多舛却依然能凝结成一个整体的根本。正是这种自强不息,中国人很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学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支控力量,还是一种美好社会理想的信仰基础。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中国人在“德治”下憧憬的“大同”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阶级基础的缺乏正确革命道路的但却与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天然联系的社会。《礼记?大同篇》中说“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与马克思主义“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也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有着相同之处,中国人憧憬的劳动是自我能力的释放,劳动力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大同世界“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与马克思描述的“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人们不再将其收藏起来据为己有”相通。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人所梦想的状态有着相似的状态,又远远高于中国“大同世界”的生活,显然,这更具有现代性,也更符合中国人对未来社会的追求。

2、“入世”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认知的基础。

自春秋战国起,诸子的“百家争鸣”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其中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哲学辩证法和对待人生的一种“入世”态度。而中国哲学最显著区别于欧洲的就是中国的“入世哲学”,即注重社会的人伦关系,强调社会道德价值和人的今生今世。当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凭借着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辩证思想,很快就把马克思主义高深的哲学转化成了中国哲学的一部分。至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资本主义金钱拜物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以来重农轻商的传统,反对奸商和社会财富不平等思想也有契合。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虽然从中国古代很难找到与“本位论”、“主体论”完全吻合的哲学话语。但是,从思想取向上看,自孔慕大同到杨朱、管子等思想家的主张,“入世”哲学本身就是现实社会实践在哲学基础上的反映,所以中国哲学探究的“养吾浩然正气”、“向善”、“求真”追求人类幸福的远大志向,这些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整体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当中国社会开始改革时,大多数人持怀疑态度,因为世界上一大部分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对东方民族缺乏客观的认识,导致他们认为中国文化也是落后的。然而,中国不仅没有在世纪之交演化成资本主义,还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而决定的力量并不是中国拥有最多的人口、广褒的内陆,而是文化的力量。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

毛泽东在《新民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用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3]文化作为21世纪一国发展的软实力,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在西方文化构成强势文化的背景下,一些人把庸俗、媚俗的糟粕当成了时髦,考古、旅游商业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这种文化低俗化的倾向与我们社会主义文化极不相符,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4]而在当代中国,要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就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谐文化的构建。和谐文化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合思想观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5]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弘扬时代新风,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再次,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正确方向,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与自信,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专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参考通用篇十六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经验作出了理论概括,要求全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进路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

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理论自信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提供行动指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系的思想逻辑,反映了党心民心所向。根植人民的道路自信引领前进方向。“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道路自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以人为本,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来源于历史和实践的根基。这条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90多年的奋斗探索出来的成功之路,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国之路,是深深扎根于亿万人民群众实践中的富民之路。在当代中国,走老路没有前途,走邪路是死路一条,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强国富民的正确选择。由于各国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不同,在走向文明进步过程中,必然会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正是这些不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过程的多样性。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可以成为普世样板,也没有哪个国家的价值观念可以成为其他国家必须遵循的准则。正是这样一种深刻认识,强化着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自信。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自信。当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应该是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总体上来讲,这套制度体系既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又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存在根本区别。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就一直行进在这样的制度变迁路径上,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这一制度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回顾制度嬗变的历程,不难发现,这套制度体系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超越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苏联模式为代表,其显著特征是实行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权力过分集中于政府,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压抑,结果是缺乏经济活力,经济效率效益低下。但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把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打入冷宫,彻底抛弃,而是不断地扬弃和超越。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乃至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了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并且保留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所有制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等。其二,主动充分借鉴、积极吸收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合理成分,并且把其作为参照系,微观放活,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能起到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了一套新的、与国际市场经济通行规则接轨的经济制度体系。如,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产权制度,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制度,反映国民经济循环全貌以及各环节间衔接情况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

三、如何增强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首先,我们要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其次,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政策改革,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教育、民生、医疗、体制的完善和健全。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必将拉开新的序幕。

总结为一句话:我们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正确的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支撑,我们的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也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最终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帮、贫有所济、失业者能解困等目标,才能说明、证明我们的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是正确的,我们才能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相关范文推荐

    演讲意见和建议简短一句话 演讲的点评和建议怎样写(精选二十一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演讲意

    最新教育类课题开题报告56篇(大全)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

    专业电影开国大典观后感案例

    提纲可以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组织论点和证据。制作提纲时,可以参考其他优秀的作品,借鉴其结构和思路,但要避免抄袭和模仿。接下来,我们将展示一些优秀文章的提纲

    最新门店试吃活动执行方案优秀(三十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

    最新配送中心选址方案设计(实用4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

    2023年高中议论文带批注 高中议论文800字加批注通用(31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

    2023年民警个人先进事迹300字(模板1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最新大楼火警应急处理预案(优质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

    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 现代性读书笔记(大全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

    专业人事岗位调整的通知通用

    范文范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在撰写文章之前,我们需要对范文范本进行充分的研读和分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