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月的目的是倡导公益意识,促进社会发展,培养人们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关爱之心。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一些值得参与的服务月活动,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加。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一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党的一切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是教育党员的学校,是战胜困难的堡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集中在作风建设上,要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央“四风”问题危害极大,是严重损害党的肌体的“毒瘤”把解决“四风”问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抓住了要害,找准了穴位。整改落实阶段是取得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关键阶段,做好这一阶段工作,对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站支部在搞好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四对照四检查”活动,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和互相帮等形式,认真找准和查摆自己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解剖。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扎扎实实搞好集中整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圆满完成。支部在查摆的过程中,查找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学习不够深入,学习热情不高。包括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浅尝辄止,学习上还存在应付思想。特别是工作忙的时候,终日埋头于纷繁复杂的事务堆里,对于党的新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深,致使理论根基不实,不能很好的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学习只限于份内的科目,没有从教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并且理论学习联系实际工作不够,由于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导致学习归学习,理论和实际相脱节。能很好的运用和指导工作实践。二是个别同志独立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有限,不能很好的承担份内工作,办事效率较低,创新意识不够,进取心不强,安于现状。往往是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发,临时性的工作和活动较多,全盘谋划工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还比较欠缺。
三是有的通知工作不够严谨、规范,工作责任心和执行力需进一步加强。个别同志在工作上存在安逸、满足现状、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思想,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敬业精神差,工作敷衍了事、消极应对,办事推诿拖拉,缺乏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工作中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等,对各类规章制度执行有时不到位。
四是个别同志工作纪律有时坚持不够。存在懒散和自由主义现象,自我要求不严,上下班时间有时坚持不好。工作状态上精神懈怠、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
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支部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作自我剖析。支部书记带头剖析,率先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给广大党员带了好头,其他党员也能敞开心扉,坦诚剖析自己,勇于批评他人,大家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听取,使专题组织生活会始终在严肃、认真、和谐的气氛中进行。通过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召开,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整改方向,使广大党员干部受益匪浅,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
二、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在查摆出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学习前几个阶段取得的主要经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认真进行整改。针对党员个人和支部的相关问题,自上而下制定整改措施。党员领导干部的整改,要为其他普通党员干部做表率。着重从树立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方面,从解决群众困难问题,为民办实事方面,从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等方面进行整改。要求将落实整改承诺事项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进行公示,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分析查摆出来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解决。通过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更新观念,创新整治思路、整治手段和监管机制;密切联系群众,带头服务群众;坚持以公平促公平,以透明促廉洁,不断提高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水平;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规范从政行为等方面,切实解决群众关注和查找出来的各项问题。
四、建立长效机制。围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着眼长远,建章立制,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制创新,形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把落实整改措施和建章立制结合起来,巩固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总体要求,围绕“提升党性修养、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切实解决广大党员在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和廉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应学院党委要求,根据上级文件指示精神,认真对照“四讲四有”党员标准,紧紧围绕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鉴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化工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此次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现将支部成立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并提出整改措施。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党员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支部组织党员理论学习缺少系统性计划,党员理论学习系统性不强,学习的主动自觉性和学习效果不好,对学习内容理解不深,支部未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整改方向:在支部的理论学习上下功夫,除支部统一学习外,党支部成员应以组为单位自行组织理论学习与交流,通过对当今时政要闻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将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党员个人乃至整个支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个别党员存在工作态度不认真、精神状态不佳等现象,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员自身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党员应该是先进的代表,所以必须要求党员具有很高的素质,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积极带头作用。在各项活动中,党员还不能完全做到带头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很少有人在活动中能够铭记自己党员的身份及其应该履行的职责。整改方向:加强党员意识的培养,调动党员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支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个别党员有做老好人和怕得罪人的思想,很少开展激烈的思想交锋,与群众交流沟通不充分。整改方向:加强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的交流与沟通,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四、部分党员工作办事效率低下。部分党员工作办事效率低下、紧迫性不强、管理职责交叉中有时存在脱节情况,党支部工作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整改方向: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为工作目标,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
五、对新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不够。新党员要求进步的思想不够,新党员往往表现为组织上入党,思想上认识不足,行动上不够突出。整改方向:通过开展教育及各种有益活动,充分发挥老党员的表率作用,促进新党员思想觉悟的提高。
整改措施:
一、建立支部理论学习制度,将支部理论学习制度相对固定下来。支部理论学习由支部书记负责。做到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单独落实,做到每月按规定进行集中学习,要求支部党员对每次学习做好学习记录,注重学习效果的是高。在支部党员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以组为单位的理论学习活动。这种以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使得更多的党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更能通过组间评比的形式激发组内成员学习热情和参与活动积极性。
二、健全规范支部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在支部内开展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意识、学习意识、表率意识的学习教育活动,使支部党员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共识。支部书记在工作中多与支部党员交换思想,多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定期与支部党员谈心,了解党员思想动态,调动党员的学习工作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支部每季开展一次集体谈心活动,形成一个“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真心诚意帮助别人”的团结协作良好氛围,通过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党员自身修养,从而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支部与支部党员及群众沟通长效机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党支部为群众服务的效率。
四、树立“今日事、今日毕”的理念,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支部党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建立每月例会制度,要求支部人员对每月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汇报,对下月工作进行布置、协调,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并尽快解决。
五、积极组织新党员参加党支部的党课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新党员学习当的理论知识。同时开展各项有益活动,让新党员在活动中受教育,更快融入到中共党员这个先进的队伍中。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发挥榜样作用。增强党支部干部的亲和力,多倾听新党员的心声,促进支部党员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通过上述整改措施,希望在一段时间内能改变党员整体形象、提高党员自身素质,最终增强我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达到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上下齐心、共同奋斗的局面。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机关各项任务,促进机关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按照新时期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笔者根据本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近年来,我局机关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机关党建特色年为主题,以打造“五型”党组织和“四强”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局工作大局,通过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等工作,狠抓了机关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支部各项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检验、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机关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全局工作的开展和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局基层党建工作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较为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三是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
四是党内监督不健全。机关党内监督机制缺乏抓手,不够健全,渠道不太畅通;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机关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五是党建工作保障不力。机关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不落实。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同时,党务干部参加培训少,部分党务干部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党务工作难以适应。
(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机关党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机关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做到工商工作的难点上,放到机关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机关党建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机关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党组主要领导同志要负起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人,把党建作为机关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领导同志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建立机关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只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机关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三)立足本职,丰富党建工作内容。要围绕全党的中心工作,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工商职能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载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在工作方式上有所改进、突破;要结合机关业务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党建活动,突出“政治性、针对性、有效性、渗透性”,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积极性等方面来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
(四)加强教育,落实党内监督机制。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按照党章的总体要求和监督条例的具体规定,强化机关党的纪检机构的监督职能,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对党员干部实行全方位、宽领域的监督,并切实加大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置力度,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五)完善制度,为党建工作提供保障。一是党务干部队伍专业化。专业稳定的党务干部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要改变党务干部兼职的现状,使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建立党务干部的学习培训制度。要加大学习培训的力度,为党务干部提供学习、考察、参观的机会,拓宽知识面,使党务干部成为“专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增强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保证机关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制定各基层党组织年度经费预算计划,纳入单位开支的预算之中,改变党建工作无钱开展的尴尬的局面,为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经费保障。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xxx思想和xxx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群众最痛恨的不是上面没有惠民举措,而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这就是所谓的存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如今,正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因此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是造成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根本原因。通过第一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找出存在学风不正,学用脱节,造成政策始终“走在路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的现象。
表里不一,纪律松懈是造成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原因。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视规定为无物,使制度形同虚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实用主义,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言行不一,台上台下两个形象,人前人后两种表现。
脱离实际,敷衍塞责是造成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观原因。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不以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充分了解基层实际为出发点,抓落实搞“上下一般粗”,基层难落实、难见效;“打埋伏”遮掩“不落实”,甚至搞移花接木;抓工作始终慢半拍,不催不办、不推不动,办起事来也拖拖拉拉。
一是增强党性修养,把讲的和做的有机统一起来。“我们领导者的责任,首先要正确决策、在决策作出以后,就要狠抓落实,干实事,求实效,不尚空谈。”而要抓好工作落实,就要以增强党性为有力抓手,端正学风。按照“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身边事”的方法,通过一面“吃透”方针、政策、路线、讲话精神,一面“吃透”工作实际,把向上负责和向下负责有机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使政策不再始终“走在路上”,实惠不再没有真正“落在身上”。
二是建立健全责任落实制度,适时追踪解决进展,及时反馈群众,打通“末梢堵塞”。“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以趁早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工作思路,以建立点-线-面层层责任包办为工作保障,以适时追踪解决进展、及时反馈为工作方法,做到谋事要实、解决要实、反馈要实,切实保障政策不再始终“走在路上”,实惠不再没有真正“落在身上”。
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自觉接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的监督。一方面,严以律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主动落实、主动解决;另一方面严以用权,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自觉接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的监督,将权利运行阳光化,将办理进展阳光化,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防止台上台下两个形象、人前人后两种表现和“打埋伏”遮掩“不落实”的现象发生。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二
措施可分为非常措施、应急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和安全措施,通常指问题的解决。如果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应学院党委要求,根据上级文件指示精神,认真对照“四讲四有”党员标准,紧紧围绕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鉴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化工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此次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现将支部成立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并提出整改措施。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党员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支部组织党员理论学习缺少系统性计划,党员理论学习系统性不强,学习的主动自觉性和学习效果不好,对学习内容理解不深,支部未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整改方向:在支部的理论学习上下功夫,除支部统一学习外,党支部成员应以组为单位自行组织理论学习与交流,通过对当今时政要闻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将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党员个人乃至整个支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个别党员存在工作态度不认真、精神状态不佳等现象,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员自身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党员应该是先进的代表,所以必须要求党员具有很高的素质,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积极带头作用。在各项活动中,党员还不能完全做到带头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很少有人在活动中能够铭记自己党员的身份及其应该履行的职责。整改方向:加强党员意识的培养,调动党员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支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个别党员有做老好人和怕得罪人的思想,很少开展激烈的思想交锋,与群众交流沟通不充分。整改方向:加强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的交流与沟通,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四、部分党员工作办事效率低下。部分党员工作办事效率低下、紧迫性不强、管理职责交叉中有时存在脱节情况,党支部工作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整改方向: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为工作目标,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
五、对新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不够。新党员要求进步的思想不够,新党员往往表现为组织上入党,思想上认识不足,行动上不够突出。整改方向:通过开展教育及各种有益活动,充分发挥老党员的表率作用,促进新党员思想觉悟的提高。
整改措施:
一、建立支部理论学习制度,将支部理论学习制度相对固定下来。支部理论学习由支部书记负责。做到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单独落实,做到每月按规定进行集中学习,要求支部党员对每次学习做好学习记录,注重学习效果的是高。在支部党员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以组为单位的理论学习活动。这种以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使得更多的党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更能通过组间评比的形式激发组内成员学习热情和参与活动积极性。
二、健全规范支部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在支部内开展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意识、学习意识、表率意识的学习教育活动,使支部党员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共识。支部书记在工作中多与支部党员交换思想,多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定期与支部党员谈心,了解党员思想动态,调动党员的学习工作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支部每季开展一次集体谈心活动,形成一个“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真心诚意帮助别人”的团结协作良好氛围,通过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党员自身修养,从而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支部与支部党员及群众沟通长效机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党支部为群众服务的效率。
四、树立“今日事、今日毕”的理念,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支部党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建立每月例会制度,要求支部人员对每月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汇报,对下月工作进行布置、协调,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并尽快解决。
五、积极组织新党员参加党支部的党课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新党员学习当的理论知识。同时开展各项有益活动,让新党员在活动中受教育,更快融入到中共党员这个先进的队伍中。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发挥榜样作用。增强党支部干部的亲和力,多倾听新党员的心声,促进支部党员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通过上述整改措施,希望在一段时间内能改变党员整体形象、提高党员自身素质,最终增强我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达到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上下齐心、共同奋斗的局面。
乡镇扶贫工作人员是我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一晃过去近9个月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平时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写一些文件之类的软件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很重要,是不可以少的。不过对于基层的干部来说,我更多的时间是在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以及一些常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事情。从接待群众到走访贫困户、从开户主会宣传房前屋后卫生保洁到劝导农户搞好垃圾分类、从参与维护集镇秩序到帮农户清理门前杂物等等...基层工作处处都围绕着群众展开,群众在基层工作中担任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古语有云: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此言运用于基层干群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干群关系聚则强,散则弱,只有上下齐心,才能发挥群众工作的重大力量,实现相互依存水乳与共的重大突破。然而当前基层干部队伍或多或少存在这么一些问题,借此机会,我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工作不扎实。乡镇人员大致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老乡镇工作几十年,没有调整调动过;二是部队转业的事业编制人员;三是新进的公务员。第一类人,工作按部就班,很多文字和电脑工作无法上手,早早做好退休准备;第二类人抱怨工作累待遇低,没有工作前景,于是工作积极性不高;第三类人初出社会,把乡镇工作作为解决就业的平台,不安心想方设法调动。因此,这些乡镇干部大部分不热爱本职工作,也谈不上敬业。他们的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拈轻怕重,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情,不想面对群众。表现在平时的工作中,那就是领导反复督促一件事,这些干部们就是无动于衷,即使到村里也是转一圈就走,开展工作满足于当邮递员、传话筒、遥控器,不能扑下身子开展工作。
二是工作能力不足,不善于和群众打交道,要么张口结舌,要么一上来就恶言相向。据集镇老百姓反映,有些干部在整治违规经营违规摆摊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某某不听劝,我把他的东西都收走了”。此言一出立即激起了老百姓的不满情绪,接下来的工作就很难开展了。部分干部想尽快把工作落实到位能理解,但一味急于求成,缺乏和群众沟通的耐心,良民逼急了也成刁民,最终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是干群关系不密切,不能真正担民之忧、解民之苦。有次我在村里搞宣传和征集民意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就板着脸说:“调查询问这些干什么,搞些假摆式,到头来问题还不是解决不了。”可见某些干部的不作为在潜移默化的腐蚀着政府的公信力。部分乡镇干部不愿到农村去,即使到自己所包村组也只见村组干部,不敢接触群众,甚至害怕群众,很少深入到群众之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缺少和群众的沟通交流,就不能及时发现和了解群众中的矛盾和问题,致使部分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和化解,小事成大事,增加了解决的难度,群众意见很大。
本人才疏学浅,经过观察和思考暂且只发现以上三点问题,也都是少部分干部存在的情况。我觉得基层工作要做好,关键词是“群众满意度”要提上来,接下来针对以上三个问题,结合“如何提升群众满意度”浅谈基层干部该如何在一线开展工作:
第一要有责任,敢担当。基层干部在落实上面下来的政策和思想、搞迎检评比整改和报告之余,要腾出精力下村入户,开组长会、户主会,密切联系群众,调查和解决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真正把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为民办实事,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第二要有耐心,注意沟通方式,避免激发矛盾。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不仅看你怎么说,更要看你怎么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仅是个人品行修养问题,还会对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多跟群众拉拉家常,通过聊天与沟通,平等待人,以情感人,保持自己的公仆情怀,以真情实感让百姓感到党委政府的温暖。
第三要加强培训和学习。一是要落实乡镇干部的集体培训,提升乡镇干部的素质,加强为民办事的能力;二是干部们自身要加强学习,干部们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学习和群众打交道的方法、学习基层群众纠纷的处理技巧、学习高效的工作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最需要的就是一颗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和进步的进取心,这样才能为更多的群众排忧解难。
据群众普遍反映,他们坚信只有国泰民安才有好日子过,而中国当前的大好形势都表明绝大部分干部还是有所作为的,临澧县也是如此,现在生活水平提上来了,偷窃抢劫的少了,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更多的追求精神享受,他们坚信在党委政府的好政策下,在群众和干部的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下,自己能靠勤劳的双手奋斗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1.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对领导关注的、要考核的“显绩”比较重视,对打基础、利民生的“潜绩”关注不够。比如在农民建房、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与群众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
2.有时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慢慢与群众拉开距离,出现了脱离群众的问题。
3.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入,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电话指示、文件指导,对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有力、不够彻底。
4.工作作风漂浮,工作不够务实,强行执行政策多,关心群众需求少,喜欢“和稀泥”。
5.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注重改善民生,建成了一批过去一直想建而未建的民生项目,但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6.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持久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没有认认真真将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7.艰苦朴素作风、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不能经常在内心深处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换位思考。
8.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的时间少,不愿意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只注重自己想了解什么,没有关心群众的诉求。
9.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基层的角度考虑,满足于来什么事办什么事,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为基层办事主要体现在给钱给物,真正关心体贴的少,尊重群众首创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
10.部分工作方式方法与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运用新方式、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
11.基层调查研究不深不透,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掌握的还不够实、不够全面。
12.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很少接触群众。最近几年,也没有花更多时间直接接触基层群众,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尽了解,慢慢就与人民群众有了距离,没能与人民群众很好地打成一片。
13.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比如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上,了解的就多关心,不了解的就没有主动去帮助。
14.下基层与群众交流得少,没有沉下身子接地气,了解基层群众情况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拓思路、出点子、尤其是调查研究不够,出于对分管部门的信任,就交由职能部门去解决,导致与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15.工作中先后接触过一些集体访、越级访等信访案件,因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和过分要求,对信访群众一度抱有偏见,没有站在信访群众的立场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
16.宗旨意识远没有践行在行动上,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基层鲜活的典型经验学习总结的不够,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分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17.“问计于民”的意识不够,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急。
18.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所弱化,对群众的呼声困难了解不够,有时满足于完成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对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多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考虑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19.在处理加快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有所欠缺,对于群众关心的脱贫解困,教育医疗、便利出行、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上重视不够,没能时刻做到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20.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有时产生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思想误区;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冷暖疾苦不那么上心了,久而久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也就淡化了。
21.缺乏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22.总认为“为民发展”就要抓大放小,把工作重点放在大项目、大建设上,只要把经济指标搞上去了,群众生活就上去了,一切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办事情,考虑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多,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考虑的少,特别是深入到社区贫困家庭访贫问苦更少了。
23.平时下乡调研检查工作,尽量做到不打招呼、随机抽查,但是或早或晚都会回到城里,在乡镇居住的少,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疏远了群众。
24.思想上对“依靠谁”认识不够深刻,有时自认为工作经历多,经验丰富,在碰到困难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请教学习不够,不注意吸取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
25.随着工作岗位的改变,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不自觉地开始与群众存在距离,导致工作中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没有很好地针对每个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
26.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有所懈怠,想问题、做决策虽然能够做到出于公心,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追求个人口碑和自我实现的私心杂念。
27.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虽然手机内存有上千名上访群众的号码,然而有时上访群众的诉求缺少耐心的解释和引导,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
28.在习惯上认为对党负责是宏观性要求,是硬任务;对人民负责是微观性标准,是软约束,特别是认为自身的提拔、任命、考核主要在上级,群众没有决定权,所以更多地考虑如何面对考核,对上“交账”,而对如何使上级精神落地生根,把要求部署转化为惩治腐败、切身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考虑较少。
29.基层调研不深入。自己联系×个乡镇、×个企业、×个社区,平时到这×个联系点去的多,到其他乡镇、企业去的少,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的少,听汇报多、看实地少,存在“隔着玻璃看”的现象。
30.联系群众不紧密。与基层群众联系少,在抓工作、谋发展时,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少,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多,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不够全面准确。
31.工作方法较简单。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还是按部就班,在与时俱进地将群众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还有待提升。对群众基本需求等问题重视不够,解决办法不多,还只停留在“送钱、送物”上,帮助基层和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力度不大。
32.听不进意见。下级和职工群众的话听不进去,有时下级和职工群众汇报工作、反应情况时,不是耐心细致听取对方的陈述,不让下级把话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把下级和职工训斥一顿。结果是下级有话不敢说,有不同意见不敢反应,干群之间的鸿沟也就越来越深。
33.调研不深入。在工作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时,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群众中,摸清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内在关系,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而是盲目的拍脑袋定板,拍板的方案即缺乏科学性,让执行者左右为难不说,严重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34.对下负责少。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不差分毫的贯彻领导的意图,领导一句话语、一个眼神自己就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怎样能干好,但是,有时对于职工和群众反映的情况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有时甚至不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去满足对领导的高度负责。
35.科学决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同志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倾听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够,对部门和基层干部提要求多、布置任务多,对思想、工作和生活关心少,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需要改进。
36.没有落实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工作精力用于开会和日常事务过多,用于联系群众、联系基层时间不够;在办公室、会议室多,下基层入农家不够;听单位领导汇报比较多,与一般干部及群众接触不够;主观意愿成份多,广泛听取同事、群众意见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掘群众的首创精神,没有做到真正把人民群众当老师、当亲人、当英雄,政绩观、群众观有所偏离,过于追求发展,考虑名次,有所忽视民生改善和百姓诉求,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方面力度不大。
37.在工作决策部署和精力投放上,偏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工作,对民生改善、社会事业投入精力偏少。
38.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不够。
39.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被动解决多、主动解决少,解民难、纾民困、化民忧的工作力度还需要加大。
40.对全县困难群体,还停留在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层面,多数是安排有关部门按政策搞好救助,逢年过节走访慰问,深入跟踪帮扶少,“群众提出要求、党政解决问题、群众进行评价”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41.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虽然也经常深入村居,但是由于调研时间限制,与群众沟通交流不深入细致,有时候只注重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没有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一些深层次问题挖掘不够,分析不透,没有真正做到解剖麻雀、举一反三。
42.随着阅历增长、环境变化,不自觉地在思想深处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认识出现模糊,潜意识中在处理对上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关系上出现偏差,以至在工作中考虑上级满意不满意的时候多一些,考虑群众高兴不高兴的时候就相对少一些。群众观念淡化、为民情怀弱化,没有实实在在地站在贫困群众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就不能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43.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识,没有树牢群众立场和群众观念,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结合分管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较少,对实际情况掌握不全面、不准确。听取群众意见不多,工作争先创优意识不强,还不够积极主动。
44.自己认为来自于基层,对问题比较了解,对情况比较熟悉,因而,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45.没有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1.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对领导关注的、要考核的“显绩”比较重视,对打基础、利民生的“潜绩”关注不够。比如在农民建房、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与群众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
2.有时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慢慢与群众拉开距离,出现了脱离群众的问题。
3.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入,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电话指示、文件指导,对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有力、不够彻底。
4.工作作风漂浮,工作不够务实,强行执行政策多,关心群众需求少,喜欢“和稀泥”。
5.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注重改善民生,建成了一批过去一直想建而未建的民生项目,但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6.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持久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没有认认真真将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7.艰苦朴素作风、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不能经常在内心深处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换位思考。
8.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的时间少,不愿意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只注重自己想了解什么,没有关心群众的诉求。
9.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基层的角度考虑,满足于来什么事办什么事,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为基层办事主要体现在给钱给物,真正关心体贴的少,尊重群众首创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
10.部分工作方式方法与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运用新方式、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
11.基层调查研究不深不透,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掌握的还不够实、不够全面。
12.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很少接触群众。最近几年,也没有花更多时间直接接触基层群众,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尽了解,慢慢就与人民群众有了距离,没能与人民群众很好地打成一片。
13.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比如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上,了解的就多关心,不了解的就没有主动去帮助。
14.下基层与群众交流得少,没有沉下身子接地气,了解基层群众情况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拓思路、出点子、尤其是调查研究不够,出于对分管部门的信任,就交由职能部门去解决,导致与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15.工作中先后接触过一些集体访、越级访等信访案件,因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和过分要求,对信访群众一度抱有偏见,没有站在信访群众的立场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
16.宗旨意识远没有践行在行动上,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基层鲜活的典型经验学习总结的不够,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分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17.“问计于民”的意识不够,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急。
18.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所弱化,对群众的呼声困难了解不够,有时满足于完成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对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多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考虑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19.在处理加快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有所欠缺,对于群众关心的脱贫解困,教育医疗、便利出行、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上重视不够,没能时刻做到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20.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有时产生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思想误区;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冷暖疾苦不那么上心了,久而久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也就淡化了。
21.缺乏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22.总认为“为民发展”就要抓大放小,把工作重点放在大项目、大建设上,只要把经济指标搞上去了,群众生活就上去了,一切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办事情,考虑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多,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考虑的少,特别是深入到社区贫困家庭访贫问苦更少了。
23.平时下乡调研检查工作,尽量做到不打招呼、随机抽查,但是或早或晚都会回到城里,在乡镇居住的少,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疏远了群众。
24.思想上对“依靠谁”认识不够深刻,有时自认为工作经历多,经验丰富,在碰到困难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请教学习不够,不注意吸取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
25.随着工作岗位的改变,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不自觉地开始与群众存在距离,导致工作中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没有很好地针对每个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
26.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有所懈怠,想问题、做决策虽然能够做到出于公心,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追求个人口碑和自我实现的私心杂念。
27.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虽然手机内存有上千名上访群众的号码,然而有时上访群众的诉求缺少耐心的解释和引导,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
28.在习惯上认为对党负责是宏观性要求,是硬任务;对人民负责是微观性标准,是软约束,特别是认为自身的提拔、任命、考核主要在上级,群众没有决定权,所以更多地考虑如何面对考核,对上“交账”,而对如何使上级精神落地生根,把要求部署转化为惩治腐败、切身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考虑较少。
29.基层调研不深入。自己联系×个乡镇、×个企业、×个社区,平时到这×个联系点去的多,到其他乡镇、企业去的少,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的少,听汇报多、看实地少,存在“隔着玻璃看”的现象。
30.联系群众不紧密。与基层群众联系少,在抓工作、谋发展时,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少,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多,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不够全面准确。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三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党的一切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是教育党员的学校,是战胜困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发挥着核心作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群众最痛恨的不是上面没有惠民举措,而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这就是所谓的存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如今,正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因此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是造成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根本原因。通过第一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找出存在学风不正,学用脱节,造成政策始终“走在路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的现象。
表里不一,纪律松懈是造成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原因。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视规定为无物,使制度形同虚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实用主义,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言行不一,台上台下两个形象,人前人后两种表现。
脱离实际,敷衍塞责是造成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观原因。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不以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充分了解基层实际为出发点,抓落实搞“上下一般粗”,基层难落实、难见效;“打埋伏”遮掩“不落实”,甚至搞移花接木;抓工作始终慢半拍,不催不办、不推不动,办起事来也拖拖拉拉。
一是增强党性修养,把讲的和做的有机统一起来。“我们领导者的责任,首先要正确决策、在决策作出以后,就要狠抓落实,干实事,求实效,不尚空谈。”而要抓好工作落实,就要以增强党性为有力抓手,端正学风。按照“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身边事”的方法,通过一面“吃透”方针、政策、路线、讲话精神,一面“吃透”工作实际,把向上负责和向下负责有机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使政策不再始终“走在路上”,实惠不再没有真正“落在身上”。
二是建立健全责任落实制度,适时追踪解决进展,及时反馈群众,打通“末梢堵塞”。“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以趁早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工作思路,以建立点-线-面层层责任包办为工作保障,以适时追踪解决进展、及时反馈为工作方法,做到谋事要实、解决要实、反馈要实,切实保障政策不再始终“走在路上”,实惠不再没有真正“落在身上”。
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自觉接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的监督。一方面,严以律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主动落实、主动解决;另一方面严以用权,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自觉接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的监督,将权利运行阳光化,将办理进展阳光化,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防止台上台下两个形象、人前人后两种表现和“打埋伏”遮掩“不落实”的现象发生。
应学院党委要求,根据上级文件指示精神,认真对照“四讲四有”党员标准,紧紧围绕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鉴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化工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此次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现将支部成立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并提出整改措施。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党员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支部组织党员理论学习缺少系统性计划,党员理论学习系统性不强,学习的主动自觉性和学习效果不好,对学习内容理解不深,支部未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整改方向:在支部的理论学习上下功夫,除支部统一学习外,党支部成员应以组为单位自行组织理论学习与交流,通过对当今时政要闻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将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党员个人乃至整个支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个别党员存在工作态度不认真、精神状态不佳等现象,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员自身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党员应该是先进的代表,所以必须要求党员具有很高的素质,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积极带头作用。在各项活动中,党员还不能完全做到带头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很少有人在活动中能够铭记自己党员的身份及其应该履行的职责。整改方向:加强党员意识的培养,调动党员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支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个别党员有做老好人和怕得罪人的思想,很少开展激烈的思想交锋,与群众交流沟通不充分。整改方向:加强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的交流与沟通,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四、部分党员工作办事效率低下。部分党员工作办事效率低下、紧迫性不强、管理职责交叉中有时存在脱节情况,党支部工作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整改方向: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为工作目标,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
五、对新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不够。新党员要求进步的思想不够,新党员往往表现为组织上入党,思想上认识不足,行动上不够突出。整改方向:通过开展教育及各种有益活动,充分发挥老党员的表率作用,促进新党员思想觉悟的提高。
整改措施:
一、建立支部理论学习制度,将支部理论学习制度相对固定下来。支部理论学习由支部书记负责。做到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单独落实,做到每月按规定进行集中学习,要求支部党员对每次学习做好学习记录,注重学习效果的是高。在支部党员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以组为单位的理论学习活动。这种以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使得更多的党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更能通过组间评比的形式激发组内成员学习热情和参与活动积极性。
二、健全规范支部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在支部内开展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意识、学习意识、表率意识的学习教育活动,使支部党员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共识。支部书记在工作中多与支部党员交换思想,多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定期与支部党员谈心,了解党员思想动态,调动党员的学习工作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支部每季开展一次集体谈心活动,形成一个“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真心诚意帮助别人”的团结协作良好氛围,通过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党员自身修养,从而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支部与支部党员及群众沟通长效机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党支部为群众服务的效率。
四、树立“今日事、今日毕”的理念,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支部党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建立每月例会制度,要求支部人员对每月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汇报,对下月工作进行布置、协调,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并尽快解决。
五、积极组织新党员参加党支部的党课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新党员学习当的理论知识。同时开展各项有益活动,让新党员在活动中受教育,更快融入到中共党员这个先进的队伍中。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发挥榜样作用。增强党支部干部的亲和力,多倾听新党员的心声,促进支部党员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通过上述整改措施,希望在一段时间内能改变党员整体形象、提高党员自身素质,最终增强我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达到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上下齐心、共同奋斗的局面。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集中在作风建设上,要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央“四风”问题危害极大,是严重损害党的肌体的“毒瘤”把解决“四风”问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抓住了要害,找准了穴位。整改落实阶段是取得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关键阶段,做好这一阶段工作,对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站支部在搞好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四对照四检查”活动,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和互相帮等形式,认真找准和查摆自己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解剖。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扎扎实实搞好集中整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圆满完成。支部在查摆的过程中,查找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学习不够深入,学习热情不高。包括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浅尝辄止,学习上还存在应付思想。特别是工作忙的时候,终日埋头于纷繁复杂的事务堆里,对于党的新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深,致使理论根基不实,不能很好的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学习只限于份内的科目,没有从教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并且理论学习联系实际工作不够,由于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导致学习归学习,理论和实际相脱节。能很好的运用和指导工作实践。二是个别同志独立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有限,不能很好的承担份内工作,办事效率较低,创新意识不够,进取心不强,安于现状。往往是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发,临时性的工作和活动较多,全盘谋划工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还比较欠缺。
三是有的通知工作不够严谨、规范,工作责任心和执行力需进一步加强。个别同志在工作上存在安逸、满足现状、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思想,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敬业精神差,工作敷衍了事、消极应对,办事推诿拖拉,缺乏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工作中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等,对各类规章制度执行有时不到位。
四是个别同志工作纪律有时坚持不够。存在懒散和自由主义现象,自我要求不严,上下班时间有时坚持不好。工作状态上精神懈怠、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
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支部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作自我剖析。支部书记带头剖析,率先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给广大党员带了好头,其他党员也能敞开心扉,坦诚剖析自己,勇于批评他人,大家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听取,使专题组织生活会始终在严肃、认真、和谐的气氛中进行。通过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召开,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整改方向,使广大党员干部受益匪浅,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
二、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在查摆出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学习前几个阶段取得的主要经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认真进行整改。针对党员个人和支部的相关问题,自上而下制定整改措施。党员领导干部的整改,要为其他普通党员干部做表率。着重从树立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方面,从解决群众困难问题,为民办实事方面,从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等方面进行整改。要求将落实整改承诺事项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进行公示,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分析查摆出来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解决。通过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更新观念,创新整治思路、整治手段和监管机制;密切联系群众,带头服务群众;坚持以公平促公平,以透明促廉洁,不断提高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水平;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规范从政行为等方面,切实解决群众关注和查找出来的各项问题。
四、建立长效机制。围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着眼长远,建章立制,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制创新,形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把落实整改措施和建章立制结合起来,巩固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总体要求,围绕“提升党性修养、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切实解决广大党员在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和廉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每天忙于事务,系统学习的时间少;。
二是深入基层解决问题的多,发挥副职作用的少;。
三是对干部职工批评的多,要求的多,关心的少;。
四是工作方法有时粗暴简单,批评干部不分场合,不考虑大家是否能接受;。
五是干部使用的多,谈心交流的少。
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如下整改措施:
习理论的自觉性上有新的提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在学习的系统性上下功夫,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增加实用技术学习,争取掌握一技之长。
在学习中,重视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自觉以“三个代表”的标准要求自己,带头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加强领导干部五个方面的作风建设和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的要求,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基层干部职工的呼声,了解和掌握了他们的利益要求和愿望,真实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更好地为人服务;增强工作透明度,多倾听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具体分管还是没有分管的部门对他的具体工作情况都给予了关心,定期与部门负责人谈心;每月三次到村研究讨论具体工作;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进一步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
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关的理论学习制度,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从实施绩效考核、转变机关作风入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实现薄弱环节有突破,常规工作有创新,各项指标有落实。
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严以律已,以诚待人,遵纪守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地置于党的集体领导下;严格按照党的有关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经常做到自查、自省、自励,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搞以权谋私,不搞钱权交易,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做一名真正的人民公仆;想方设法提高办事效率,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接待来办事的群众,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机关各项任务,促进机关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按照新时期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笔者根据本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近年来,我局机关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机关党建特色年为主题,以打造“五型”党组织和“四强”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局工作大局,通过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等工作,狠抓了机关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支部各项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检验、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机关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全局工作的开展和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局基层党建工作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较为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三是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
四是党内监督不健全。机关党内监督机制缺乏抓手,不够健全,渠道不太畅通;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机关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五是党建工作保障不力。机关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不落实。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同时,党务干部参加培训少,部分党务干部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党务工作难以适应。
(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机关党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机关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做到工商工作的难点上,放到机关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机关党建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机关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党组主要领导同志要负起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人,把党建作为机关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领导同志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建立机关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只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机关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三)立足本职,丰富党建工作内容。要围绕全党的中心工作,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工商职能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载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在工作方式上有所改进、突破;要结合机关业务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党建活动,突出“政治性、针对性、有效性、渗透性”,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积极性等方面来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
(四)加强教育,落实党内监督机制。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按照党章的总体要求和监督条例的具体规定,强化机关党的纪检机构的监督职能,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对党员干部实行全方位、宽领域的监督,并切实加大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置力度,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五)完善制度,为党建工作提供保障。一是党务干部队伍专业化。专业稳定的党务干部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要改变党务干部兼职的现状,使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建立党务干部的学习培训制度。要加大学习培训的力度,为党务干部提供学习、考察、参观的机会,拓宽知识面,使党务干部成为“专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增强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保证机关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制定各基层党组织年度经费预算计划,纳入单位开支的预算之中,改变党建工作无钱开展的尴尬的局面,为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经费保障。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四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集中在作风建设上,要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央“四风”问题危害极大,是严重损害党的肌体的“毒瘤”把解决“四风”问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抓住了要害,找准了穴位。整改落实阶段是取得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关键阶段,做好这一阶段工作,对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站支部在搞好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四对照四检查”活动,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和互相帮等形式,认真找准和查摆自己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解剖。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扎扎实实搞好集中整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圆满完成。支部在查摆的过程中,查找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学习不够深入,学习热情不高。包括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浅尝辄止,学习上还存在应付思想。特别是工作忙的时候,终日埋头于纷繁复杂的事务堆里,对于党的新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深,致使理论根基不实,不能很好的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学习只限于份内的科目,没有从教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并且理论学习联系实际工作不够,由于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导致学习归学习,理论和实际相脱节。能很好的运用和指导工作实践。二是个别同志独立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有限,不能很好的承担份内工作,办事效率较低,创新意识不够,进取心不强,安于现状。往往是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发,临时性的工作和活动较多,全盘谋划工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还比较欠缺。
三是有的通知工作不够严谨、规范,工作责任心和执行力需进一步加强。个别同志在工作上存在安逸、满足现状、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思想,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敬业精神差,工作敷衍了事、消极应对,办事推诿拖拉,缺乏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工作中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等,对各类规章制度执行有时不到位。
四是个别同志工作纪律有时坚持不够。存在懒散和自由主义现象,自我要求不严,上下班时间有时坚持不好。工作状态上精神懈怠、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
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支部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作自我剖析。支部书记带头剖析,率先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给广大党员带了好头,其他党员也能敞开心扉,坦诚剖析自己,勇于批评他人,大家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听取,使专题组织生活会始终在严肃、认真、和谐的气氛中进行。通过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召开,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整改方向,使广大党员干部受益匪浅,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
二、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在查摆出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学习前几个阶段取得的主要经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认真进行整改。针对党员个人和支部的相关问题,自上而下制定整改措施。党员领导干部的整改,要为其他普通党员干部做表率。着重从树立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方面,从解决群众困难问题,为民办实事方面,从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等方面进行整改。要求将落实整改承诺事项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进行公示,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分析查摆出来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解决。通过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更新观念,创新整治思路、整治手段和监管机制;密切联系群众,带头服务群众;坚持以公平促公平,以透明促廉洁,不断提高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水平;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规范从政行为等方面,切实解决群众关注和查找出来的各项问题。
四、建立长效机制。围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着眼长远,建章立制,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制创新,形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把落实整改措施和建章立制结合起来,巩固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总体要求,围绕“提升党性修养、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切实解决广大党员在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和廉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五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要求“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经过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认真研判,笔者得出以下浅见。
当前,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不强,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淡薄、践行宗旨不积极,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弱化、发展党员不均衡,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突出、开展活动不经常等问题,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
从环境因素分析,主要是社会生活的变革对部分党员的认识观念产生冲击。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使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复杂变化。
从思想因素分析,主要是党员个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不力。一些党员对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抵挡不住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从工作因素分析,主要是组织对党员队伍的教育效果不明显。存在形式单一、培训渠道狭窄、内容重复等问题,学习教育形式以举办培训班、发放辅助材料供自学等为主,效果不理想。
从条件因素看,主要是基层组织经济基础弱导致活动缺失。无论是村级组织,还是社区党组织,经费都比较紧张。村集体没有积累,社区难创收,组织活动经费没处解决,导致部分基层党组织有想法没办法。
党员发展工作上突出严肃性,扩大队伍来源。发展党员要摆脱束缚,放宽视野,重点从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基层干部等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把好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和审批关,注重质量。
党员教育工作上突出实效性,注重学用结合。如农村党员,要把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新科技成果的能力、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其教育重点,采用集中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形式,解决好农村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党员管理工作上突出灵活性,分类分层管理。对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实行外出登记制度,落实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的管理责任;对老年党员可采取划分党小组的办法,指派支委专人负责其教育管理,使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管,老有所为。可打破地域限制,组织离退休党员按行业相近、兴趣相同、年龄相仿等标准成立党小组,由不同的支委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提升交流效果。
组织开展活动上突出多样性,丰富活动形式。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网上的学习与交流,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按照党员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平时以党小组活动为主,支部按季活动一次,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以党性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党员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农村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农村党员则是党在农村的急先锋和先遣队,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当前在大多数农村的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时间少、内容偏;“联上多,联下少”;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一些党员甚至在处理问题时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考虑群众的感受,群众意见很大。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有诸多因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村党员对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摆在了次要位置。二是真正走近农民身边,服务群众的时间还不够多。有些农村党员虽然身在农村,但心不在农村,对身边群众不愿意去了解,对群众没有感情,很少甚至不会主动到农民家中走访了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绕道走”,仅有的一些走访也局限于上级指令和硬性指标等。三是农村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内容不全面,党员群众呈现两条平行线,平时不接触,一交叉就是矛盾纠纷,而涉及内容又集中表现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村民违规建房、土地征用、计生等问题。党员干部对问题把不准,认为联系服务群众就只包括解决上述问题,忽略其他应该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例如带领农民致富、盘活集体资产、服务农业生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造成当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片面、狭窄。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集体经济就逐步走向衰弱,在当前农村大范围的存在着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的现象,这不仅使得农村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群众的主要物质纽带,也使得农村党员在面对生产、经营自主性日益扩大的群众面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联系方法和途径,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党员“联下少”的现象。二是农村党员干部的考核提拔机制存在诸多弊端。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的考核不需要群众的参与,群众没有发言权,在涉及到党员干部提拔考核时,存在“一言堂”弊端,大部分乡镇领导说了算,乡镇领导说行就行,群众说了不算,缺乏群众的监督,这就从源头上使得农村的党员干部没有动力去联系服务群众,只要与上级领导保持好关系,考核提拔就不成问题,导致党员干部“联上多”现象大行其道。
一是联系和服务群众创新不足,被动执行。当前农村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存在以“结对帮扶”、“挂点驻村”等机关干部下乡服务为推手,自己被动参与其中为主要形式的问题,形式单一,缺乏自主创新和主动服务意识。二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资金不足。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只能停留在进行一般的捐款捐物等简单的帮扶上。三是工作方法简单陈旧。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落实计划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靠“经济处罚”,解决纠纷靠“恐吓哄骗”。四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不畅。党员对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工作重视不够,党员不愿“惹”群众的事情,以自保心态对待农村工作,造成当前农村一些群众想找党员反映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反馈和处理。
一是农村党员干部和党员文化素质还不高,特别是一部分农村党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观念陈旧,生活水平还不如当地普通群众,更谈不上有效联系和服务群众,造成农村很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严重不足。二是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够好。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短期、形式的培训造成当前农村党员参加了培训却帮不了村民什么忙的尴尬局面。三是党员待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农村不少党员还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比较艰难,党内关怀也没有及时得到落实,不落实待遇单方面要求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给党员造成一种义务多,权利少,甚至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错误认识,造成了党员履行义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下降。四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农村党员热衷于各种各样的会议、检查、评比以及应酬,静下心来抓落实少,倾听群众声音,踏实解决问题更是少之又少,一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看摊守业,不思进取,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和农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党员教育治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治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建党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熟悉到,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党员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党员教育治理的重要性熟悉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抓党员教育治理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有些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忙,疏于对党员的教育治理。二是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党员,不愿走在群众的前面,热衷于象普通群众那样随大流;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怕得罪人,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党员党性观念淡薄。有的党员消极落后,不愿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有些“党员不像党员”,甚至与党组织讨价还价。四是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少数党员革命意志衰退,信仰动摇,对政治教育有抵触情绪。有的思想出现庸俗化,混淆了党员和一般群众的区别,党员的先进性无从谈起。五是宗旨意识弱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党员的党性意识淡漠。他们不能很好地践行党的宗旨,嘴上经常说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却不愿为人民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利用共产党员的身份谋私利,捞好处。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队伍出入不畅,造成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在“入”的方面,一些基层党委对发展党员工作热衷于定指标、下任务,片面追求数量,忽视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在“出”的方面,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基本流于形式。许多党组织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怕得罪人,不敢进行评议,即使评议出来,对那些“三不”党员和其他不合格党员处理也软弱无力。
(二)党员治理机制滞后,造成对流动党员难于有效治理。一是流动党员的流入地党组织不愿接收,流动党员不愿受治理。二是改制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党组织不健全,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使下岗职工党员无法过组织生活。三是下岗职工党员返回家乡、外出务工党员不断增多。四是离退休党员逐年增多,退休后返回家乡、居住外地的不少,流动性增强。
(三)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化,造成党教工作效果削弱。一是组织生活单一化。“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往往是走形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二是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在党员教育上没有考虑不同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的特点,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效果很一般。
(四)党员缺乏有效监督,造成一些党员放任自流,甚至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对党员的监督一般只停留在面上的警示上。党员监督的社会体系也不完善,民主监督气氛不浓。许多人还存在不敢监督的问题。
(一)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要从抓源头入手,牢牢把住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关。一是实行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每次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0天。党委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主要看预备发展的党员的程序是否合法,材料是否齐全进行审查,被认定合格后方可吸收入党。三是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对新发展党员工作实行“谁介绍谁考察,谁审批谁负责”。通过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切实保证新党员质量,实现由追求数量规模向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转变。
(二)创新党员退出机制,保证党员队伍出口畅通。首先,必须明确新形势下不合格党员的标准,准确判别和认定不合格党员。制定的标准要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得到绝大多数党员和群众的普遍公认。其次,要改进民主评议党员的方式方法。应积极尝试新路子,如实行“两票制”评议,即由党员评议票加上群众评议票来综合评定党员是否合格。还可以实行立体式评议,如机关党员由本单位支部党员和纵、横向有关联的单位党员共同评议,综合评定党员。最后,对评议认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要严厉处置。处置的过程及办法必须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程序规范、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三)创新党员教育工作机制,增强党教工作实效性。一要建立党的领导非凡是党的“一把手”抓党教工作的机制。把“一把手”抓党教的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考评的目标之一。二是建立“以块为主”抓党教工作的机制。大到党委,小到党的小组,必须切实负起党教工作主抓责任,并把能否抓好党教工作列入党建工作重要考评目标。三要建立党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以组织部、宣传部、纪检部门为主体成立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四要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灌输式的教育为形象教育,变单一的理论教育为整体素质教育。同时,要加快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改进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
(四)创新流动党员治理机制,扩大党管工作覆盖面。一是运用网络治理。有条件的基层党委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党建网站,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到网站上接受教育和治理。二是实行专人联系治理。流动党员的各有关党支部都应确定专人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三是加强党员组织治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
(五)创新党员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党员的自我约束和荣誉感。一是要建立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在精神上,坚持对优秀党员和党支部进行表彰和在传播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重,激发他们再接再励,永葆先进。在物质上,应建立优秀党员社会保障制度。可考虑设立党员建设基金会,对连续二年被评为优秀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二是要建立党员帮扶制度。对困难党员,建立帮扶工作责任制,由机关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进行帮扶。三要建立和完善党员的有效监督机制。在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的同时,可开设党务公开专栏,以增进对党员监督的透明度。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条例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党员的警示教育。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要求“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经过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认真研判,笔者得出以下浅见。
当前,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不强,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淡薄、践行宗旨不积极,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弱化、发展党员不均衡,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突出、开展活动不经常等问题,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
从环境因素分析,主要是社会生活的变革对部分党员的认识观念产生冲击。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使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复杂变化。
从思想因素分析,主要是党员个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不力。一些党员对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抵挡不住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从工作因素分析,主要是组织对党员队伍的教育效果不明显。存在形式单一、培训渠道狭窄、内容重复等问题,学习教育形式以举办培训班、发放辅助材料供自学等为主,效果不理想。
从条件因素看,主要是基层组织经济基础弱导致活动缺失。无论是村级组织,还是社区党组织,经费都比较紧张。村集体没有积累,社区难创收,组织活动经费没处解决,导致部分基层党组织有想法没办法。
党员发展工作上突出严肃性,扩大队伍来源。发展党员要摆脱束缚,放宽视野,重点从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基层干部等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把好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和审批关,注重质量。
党员教育工作上突出实效性,注重学用结合。如农村党员,要把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新科技成果的能力、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其教育重点,采用集中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形式,解决好农村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党员管理工作上突出灵活性,分类分层管理。对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实行外出登记制度,落实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的管理责任;对老年党员可采取划分党小组的办法,指派支委专人负责其教育管理,使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管,老有所为。可打破地域限制,组织离退休党员按行业相近、兴趣相同、年龄相仿等标准成立党小组,由不同的支委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提升交流效果。
组织开展活动上突出多样性,丰富活动形式。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网上的学习与交流,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按照党员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平时以党小组活动为主,支部按季活动一次,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以党性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党员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群众最痛恨的不是上面没有惠民举措,而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服务始终“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这就是所谓的存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如今,正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因此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是造成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根本原因。通过第一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找出存在学风不正,学用脱节,造成政策始终“走在路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造成“末梢堵塞”的现象。
表里不一,纪律松懈是造成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原因。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视规定为无物,使制度形同虚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实用主义,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言行不一,台上台下两个形象,人前人后两种表现。
脱离实际,敷衍塞责是造成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观原因。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不以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充分了解基层实际为出发点,抓落实搞“上下一般粗”,基层难落实、难见效;“打埋伏”遮掩“不落实”,甚至搞移花接木;抓工作始终慢半拍,不催不办、不推不动,办起事来也拖拖拉拉。
一是增强党性修养,把讲的和做的有机统一起来。“我们领导者的责任,首先要正确决策、在决策作出以后,就要狠抓落实,干实事,求实效,不尚空谈。”而要抓好工作落实,就要以增强党性为有力抓手,端正学风。按照“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身边事”的方法,通过一面“吃透”方针、政策、路线、讲话精神,一面“吃透”工作实际,把向上负责和向下负责有机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使政策不再始终“走在路上”,实惠不再没有真正“落在身上”。
二是建立健全责任落实制度,适时追踪解决进展,及时反馈群众,打通“末梢堵塞”。“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以趁早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工作思路,以建立点-线-面层层责任包办为工作保障,以适时追踪解决进展、及时反馈为工作方法,做到谋事要实、解决要实、反馈要实,切实保障政策不再始终“走在路上”,实惠不再没有真正“落在身上”。
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自觉接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的监督。一方面,严以律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主动落实、主动解决;另一方面严以用权,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自觉接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的监督,将权利运行阳光化,将办理进展阳光化,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防止台上台下两个形象、人前人后两种表现和“打埋伏”遮掩“不落实”的现象发生。
中国革命的斗争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回顾我们党在战争年代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和颠覆。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依靠群众,依靠信念,勇于胜利,取得了历史辉煌的伟大胜利。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佐证。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和具体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群众路线是我党发家和发展的传家宝,既有理论上的成熟,更有实践上的检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如何发展,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放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改变,否则,我们就会丢掉执政的土壤、丧失执政的根基。党的群众路线关系着民心向背,左右着党群脉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执政环境的优化,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人民公仆”变为“群众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从心理上拒绝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等等。诚然,这些现象仅存于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行为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要保证群众路线不失其根本实质,必须要提高走群众路线的能力,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党员干部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党的所有工作和一切发展都需要群众参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党的领导、实现科学执政的最好“助推剂”。党员干部要发挥宣传的作用,通过建立党群思想沟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见、建议的新平台,把群众组织、调动起来。
新时期,新任务,党给我们广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奋进目标,要求我们从更加善于做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管任何时候,群众都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撑和基础,这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新生动力。群众路线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思想,把党的奋斗目标凸显集中地概括了出来,认真学习领悟,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具体工作之中,切实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在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福利,愉快和谐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着力树立群众观点、着力解群众决突出问题、着力改进工作作风、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努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这正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
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走好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群众变得尤为重要。新时期的群众路线是要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地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群众路线不是简单的送温暖和施恩惠,是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关注大众民生,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真正的为老百姓做实事,真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管是在什么时候,群众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最有力的后盾,这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坚持群众路线,将权力用于群众之中,权为民所赋,亦当为民所用,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服务和奉献,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多干实事、多办好事,努力将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职能优势,将权力化作服务群众的工具,引导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队伍积极为群众服务,当好群众的“勤务兵”。
就国企而言,存在着企业效率与职工个人利益、企业盈利与职工劳资待遇、企业利润与职工生活福利、企业条件与职工生产环境,以及企业管理发展模式与职工切身利益的享受分配等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和情感交结的操作环节及法规流程。作为国企党员干部和领导,更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和职工的沃土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企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职工、政治上代表职工、感情上贴近职工、工作上为了职工,一切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出发,多为职工群众着想办事,大走群众路线,实施厂务公开,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手段,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不断解决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分配等各方面的基本问题,达到均衡、和谐、有力、成效,才能使企业和职工群众共同品尝到改革发展的硕果、享受和谐进取的乐趣、体验恪尽职守的快乐、拥有积极奋斗的希望,才能得到职工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才能在国企建设和事业发展中取得新发展,迎得新胜利。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六
党员教育治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治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建党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熟悉到,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党员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党员教育治理的重要性熟悉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抓党员教育治理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有些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忙,疏于对党员的教育治理。二是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党员,不愿走在群众的前面,热衷于象普通群众那样随大流;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怕得罪人,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党员党性观念淡薄。有的党员消极落后,不愿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有些“党员不像党员”,甚至与党组织讨价还价。四是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少数党员革命意志衰退,信仰动摇,对政治教育有抵触情绪。有的思想出现庸俗化,混淆了党员和一般群众的区别,党员的先进性无从谈起。五是宗旨意识弱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党员的党性意识淡漠。他们不能很好地践行党的宗旨,嘴上经常说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却不愿为人民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利用共产党员的身份谋私利,捞好处。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队伍出入不畅,造成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在“入”的方面,一些基层党委对发展党员工作热衷于定指标、下任务,片面追求数量,忽视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在“出”的方面,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基本流于形式。许多党组织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怕得罪人,不敢进行评议,即使评议出来,对那些“三不”党员和其他不合格党员处理也软弱无力。
(二)党员治理机制滞后,造成对流动党员难于有效治理。一是流动党员的流入地党组织不愿接收,流动党员不愿受治理。二是改制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党组织不健全,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使下岗职工党员无法过组织生活。三是下岗职工党员返回家乡、外出务工党员不断增多。四是离退休党员逐年增多,退休后返回家乡、居住外地的不少,流动性增强。
(三)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化,造成党教工作效果削弱。一是组织生活单一化。“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往往是走形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二是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在党员教育上没有考虑不同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的特点,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效果很一般。
(四)党员缺乏有效监督,造成一些党员放任自流,甚至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对党员的监督一般只停留在面上的警示上。党员监督的社会体系也不完善,民主监督气氛不浓。许多人还存在不敢监督的问题。
(一)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要从抓源头入手,牢牢把住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关。一是实行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每次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0天。党委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主要看预备发展的党员的程序是否合法,材料是否齐全进行审查,被认定合格后方可吸收入党。三是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对新发展党员工作实行“谁介绍谁考察,谁审批谁负责”。通过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切实保证新党员质量,实现由追求数量规模向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转变。
(二)创新党员退出机制,保证党员队伍出口畅通。首先,必须明确新形势下不合格党员的标准,准确判别和认定不合格党员。制定的标准要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得到绝大多数党员和群众的普遍公认。其次,要改进民主评议党员的方式方法。应积极尝试新路子,如实行“两票制”评议,即由党员评议票加上群众评议票来综合评定党员是否合格。还可以实行立体式评议,如机关党员由本单位支部党员和纵、横向有关联的单位党员共同评议,综合评定党员。最后,对评议认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要严厉处置。处置的过程及办法必须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程序规范、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三)创新党员教育工作机制,增强党教工作实效性。一要建立党的领导非凡是党的“一把手”抓党教工作的机制。把“一把手”抓党教的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考评的目标之一。二是建立“以块为主”抓党教工作的机制。大到党委,小到党的小组,必须切实负起党教工作主抓责任,并把能否抓好党教工作列入党建工作重要考评目标。三要建立党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以组织部、宣传部、纪检部门为主体成立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四要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灌输式的教育为形象教育,变单一的理论教育为整体素质教育。同时,要加快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改进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
(四)创新流动党员治理机制,扩大党管工作覆盖面。一是运用网络治理。有条件的基层党委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党建网站,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到网站上接受教育和治理。二是实行专人联系治理。流动党员的各有关党支部都应确定专人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三是加强党员组织治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
(五)创新党员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党员的自我约束和荣誉感。一是要建立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在精神上,坚持对优秀党员和党支部进行表彰和在传播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重,激发他们再接再励,永葆先进。在物质上,应建立优秀党员社会保障制度。可考虑设立党员建设基金会,对连续二年被评为优秀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二是要建立党员帮扶制度。对困难党员,建立帮扶工作责任制,由机关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进行帮扶。三要建立和完善党员的有效监督机制。在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的同时,可开设党务公开专栏,以增进对党员监督的透明度。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条例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党员的警示教育。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农村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农村党员则是党在农村的急先锋和先遣队,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当前在大多数农村的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时间少、内容偏;“联上多,联下少”;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一些党员甚至在处理问题时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考虑群众的感受,群众意见很大。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有诸多因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村党员对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摆在了次要位置。二是真正走近农民身边,服务群众的时间还不够多。有些农村党员虽然身在农村,但心不在农村,对身边群众不愿意去了解,对群众没有感情,很少甚至不会主动到农民家中走访了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绕道走”,仅有的一些走访也局限于上级指令和硬性指标等。三是农村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内容不全面,党员群众呈现两条平行线,平时不接触,一交叉就是矛盾纠纷,而涉及内容又集中表现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村民违规建房、土地征用、计生等问题。党员干部对问题把不准,认为联系服务群众就只包括解决上述问题,忽略其他应该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例如带领农民致富、盘活集体资产、服务农业生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造成当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片面、狭窄。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集体经济就逐步走向衰弱,在当前农村大范围的存在着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的现象,这不仅使得农村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群众的主要物质纽带,也使得农村党员在面对生产、经营自主性日益扩大的群众面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联系方法和途径,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党员“联下少”的现象。二是农村党员干部的考核提拔机制存在诸多弊端。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的考核不需要群众的参与,群众没有发言权,在涉及到党员干部提拔考核时,存在“一言堂”弊端,大部分乡镇领导说了算,乡镇领导说行就行,群众说了不算,缺乏群众的监督,这就从源头上使得农村的党员干部没有动力去联系服务群众,只要与上级领导保持好关系,考核提拔就不成问题,导致党员干部“联上多”现象大行其道。
一是联系和服务群众创新不足,被动执行。当前农村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存在以“结对帮扶”、“挂点驻村”等机关干部下乡服务为推手,自己被动参与其中为主要形式的问题,形式单一,缺乏自主创新和主动服务意识。二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资金不足。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只能停留在进行一般的捐款捐物等简单的帮扶上。三是工作方法简单陈旧。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落实计划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靠“经济处罚”,解决纠纷靠“恐吓哄骗”。四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不畅。党员对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工作重视不够,党员不愿“惹”群众的事情,以自保心态对待农村工作,造成当前农村一些群众想找党员反映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反馈和处理。
一是农村党员干部和党员文化素质还不高,特别是一部分农村党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观念陈旧,生活水平还不如当地普通群众,更谈不上有效联系和服务群众,造成农村很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严重不足。二是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够好。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短期、形式的培训造成当前农村党员参加了培训却帮不了村民什么忙的尴尬局面。三是党员待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农村不少党员还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比较艰难,党内关怀也没有及时得到落实,不落实待遇单方面要求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给党员造成一种义务多,权利少,甚至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错误认识,造成了党员履行义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下降。四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农村党员热衷于各种各样的会议、检查、评比以及应酬,静下心来抓落实少,倾听群众声音,踏实解决问题更是少之又少,一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看摊守业,不思进取,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和农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要求“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经过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认真研判,笔者得出以下浅见。
当前,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不强,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淡薄、践行宗旨不积极,基层党组织吸引力弱化、发展党员不均衡,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突出、开展活动不经常等问题,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
从环境因素分析,主要是社会生活的变革对部分党员的认识观念产生冲击。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使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复杂变化。
从思想因素分析,主要是党员个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不力。一些党员对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抵挡不住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从工作因素分析,主要是组织对党员队伍的教育效果不明显。存在形式单一、培训渠道狭窄、内容重复等问题,学习教育形式以举办培训班、发放辅助材料供自学等为主,效果不理想。
从条件因素看,主要是基层组织经济基础弱导致活动缺失。无论是村级组织,还是社区党组织,经费都比较紧张。村集体没有积累,社区难创收,组织活动经费没处解决,导致部分基层党组织有想法没办法。
党员发展工作上突出严肃性,扩大队伍来源。发展党员要摆脱束缚,放宽视野,重点从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基层干部等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把好培养关、考察关、发展关和审批关,注重质量。
党员教育工作上突出实效性,注重学用结合。如农村党员,要把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新科技成果的能力、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其教育重点,采用集中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形式,解决好农村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党员管理工作上突出灵活性,分类分层管理。对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实行外出登记制度,落实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的管理责任;对老年党员可采取划分党小组的办法,指派支委专人负责其教育管理,使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管,老有所为。可打破地域限制,组织离退休党员按行业相近、兴趣相同、年龄相仿等标准成立党小组,由不同的支委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提升交流效果。
组织开展活动上突出多样性,丰富活动形式。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网上的学习与交流,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按照党员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平时以党小组活动为主,支部按季活动一次,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以党性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党员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1.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对领导关注的、要考核的“显绩”比较重视,对打基础、利民生的“潜绩”关注不够。比如在农民建房、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与群众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
2.有时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慢慢与群众拉开距离,出现了脱离群众的问题。
3.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入,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电话指示、文件指导,对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有力、不够彻底。
4.工作作风漂浮,工作不够务实,强行执行政策多,关心群众需求少,喜欢“和稀泥”。
5.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注重改善民生,建成了一批过去一直想建而未建的民生项目,但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6.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持久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没有认认真真将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7.艰苦朴素作风、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不能经常在内心深处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换位思考。
8.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的时间少,不愿意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只注重自己想了解什么,没有关心群众的诉求。
9.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基层的角度考虑,满足于来什么事办什么事,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为基层办事主要体现在给钱给物,真正关心体贴的少,尊重群众首创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
10.部分工作方式方法与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运用新方式、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
11.基层调查研究不深不透,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掌握的还不够实、不够全面。
12.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很少接触群众。最近几年,也没有花更多时间直接接触基层群众,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尽了解,慢慢就与人民群众有了距离,没能与人民群众很好地打成一片。
13.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比如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上,了解的就多关心,不了解的就没有主动去帮助。
14.下基层与群众交流得少,没有沉下身子接地气,了解基层群众情况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拓思路、出点子、尤其是调查研究不够,出于对分管部门的信任,就交由职能部门去解决,导致与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15.工作中先后接触过一些集体访、越级访等信访案件,因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和过分要求,对信访群众一度抱有偏见,没有站在信访群众的立场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
16.宗旨意识远没有践行在行动上,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基层鲜活的典型经验学习总结的不够,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分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17.“问计于民”的意识不够,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急。
18.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所弱化,对群众的呼声困难了解不够,有时满足于完成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对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多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考虑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19.在处理加快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有所欠缺,对于群众关心的脱贫解困,教育医疗、便利出行、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上重视不够,没能时刻做到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20.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有时产生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思想误区;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冷暖疾苦不那么上心了,久而久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也就淡化了。
21.缺乏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22.总认为“为民发展”就要抓大放小,把工作重点放在大项目、大建设上,只要把经济指标搞上去了,群众生活就上去了,一切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办事情,考虑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多,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考虑的少,特别是深入到社区贫困家庭访贫问苦更少了。
23.平时下乡调研检查工作,尽量做到不打招呼、随机抽查,但是或早或晚都会回到城里,在乡镇居住的少,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疏远了群众。
24.思想上对“依靠谁”认识不够深刻,有时自认为工作经历多,经验丰富,在碰到困难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请教学习不够,不注意吸取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
25.随着工作岗位的改变,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不自觉地开始与群众存在距离,导致工作中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没有很好地针对每个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
26.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有所懈怠,想问题、做决策虽然能够做到出于公心,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追求个人口碑和自我实现的私心杂念。
27.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虽然手机内存有上千名上访群众的号码,然而有时上访群众的诉求缺少耐心的解释和引导,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
28.在习惯上认为对党负责是宏观性要求,是硬任务;对人民负责是微观性标准,是软约束,特别是认为自身的提拔、任命、考核主要在上级,群众没有决定权,所以更多地考虑如何面对考核,对上“交账”,而对如何使上级精神落地生根,把要求部署转化为惩治腐败、切身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考虑较少。
29.基层调研不深入。自己联系×个乡镇、×个企业、×个社区,平时到这×个联系点去的多,到其他乡镇、企业去的少,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的少,听汇报多、看实地少,存在“隔着玻璃看”的现象。
30.联系群众不紧密。与基层群众联系少,在抓工作、谋发展时,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少,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多,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不够全面准确。
31.工作方法较简单。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还是按部就班,在与时俱进地将群众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还有待提升。对群众基本需求等问题重视不够,解决办法不多,还只停留在“送钱、送物”上,帮助基层和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力度不大。
32.听不进意见。下级和职工群众的话听不进去,有时下级和职工群众汇报工作、反应情况时,不是耐心细致听取对方的陈述,不让下级把话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把下级和职工训斥一顿。结果是下级有话不敢说,有不同意见不敢反应,干群之间的鸿沟也就越来越深。
33.调研不深入。在工作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时,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群众中,摸清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内在关系,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而是盲目的拍脑袋定板,拍板的方案即缺乏科学性,让执行者左右为难不说,严重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34.对下负责少。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不差分毫的贯彻领导的意图,领导一句话语、一个眼神自己就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怎样能干好,但是,有时对于职工和群众反映的情况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有时甚至不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去满足对领导的高度负责。
35.科学决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同志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倾听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够,对部门和基层干部提要求多、布置任务多,对思想、工作和生活关心少,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需要改进。
36.没有落实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工作精力用于开会和日常事务过多,用于联系群众、联系基层时间不够;在办公室、会议室多,下基层入农家不够;听单位领导汇报比较多,与一般干部及群众接触不够;主观意愿成份多,广泛听取同事、群众意见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掘群众的首创精神,没有做到真正把人民群众当老师、当亲人、当英雄,政绩观、群众观有所偏离,过于追求发展,考虑名次,有所忽视民生改善和百姓诉求,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方面力度不大。
37.在工作决策部署和精力投放上,偏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工作,对民生改善、社会事业投入精力偏少。
38.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不够。
39.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被动解决多、主动解决少,解民难、纾民困、化民忧的工作力度还需要加大。
40.对全县困难群体,还停留在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层面,多数是安排有关部门按政策搞好救助,逢年过节走访慰问,深入跟踪帮扶少,“群众提出要求、党政解决问题、群众进行评价”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41.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虽然也经常深入村居,但是由于调研时间限制,与群众沟通交流不深入细致,有时候只注重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没有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一些深层次问题挖掘不够,分析不透,没有真正做到解剖麻雀、举一反三。
42.随着阅历增长、环境变化,不自觉地在思想深处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认识出现模糊,潜意识中在处理对上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关系上出现偏差,以至在工作中考虑上级满意不满意的时候多一些,考虑群众高兴不高兴的时候就相对少一些。群众观念淡化、为民情怀弱化,没有实实在在地站在贫困群众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就不能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43.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识,没有树牢群众立场和群众观念,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结合分管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较少,对实际情况掌握不全面、不准确。听取群众意见不多,工作争先创优意识不强,还不够积极主动。
44.自己认为来自于基层,对问题比较了解,对情况比较熟悉,因而,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45.没有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农村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农村党员则是党在农村的急先锋和先遣队,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当前在大多数农村的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时间少、内容偏;“联上多,联下少”;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一些党员甚至在处理问题时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考虑群众的感受,群众意见很大。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有诸多因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村党员对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摆在了次要位置。二是真正走近农民身边,服务群众的时间还不够多。有些农村党员虽然身在农村,但心不在农村,对身边群众不愿意去了解,对群众没有感情,很少甚至不会主动到农民家中走访了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绕道走”,仅有的一些走访也局限于上级指令和硬性指标等。三是农村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内容不全面,党员群众呈现两条平行线,平时不接触,一交叉就是矛盾纠纷,而涉及内容又集中表现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村民违规建房、土地征用、计生等问题。党员干部对问题把不准,认为联系服务群众就只包括解决上述问题,忽略其他应该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例如带领农民致富、盘活集体资产、服务农业生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造成当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片面、狭窄。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集体经济就逐步走向衰弱,在当前农村大范围的存在着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的现象,这不仅使得农村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群众的主要物质纽带,也使得农村党员在面对生产、经营自主性日益扩大的群众面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联系方法和途径,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党员“联下少”的现象。二是农村党员干部的考核提拔机制存在诸多弊端。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的考核不需要群众的参与,群众没有发言权,在涉及到党员干部提拔考核时,存在“一言堂”弊端,大部分乡镇领导说了算,乡镇领导说行就行,群众说了不算,缺乏群众的监督,这就从源头上使得农村的党员干部没有动力去联系服务群众,只要与上级领导保持好关系,考核提拔就不成问题,导致党员干部“联上多”现象大行其道。
一是联系和服务群众创新不足,被动执行。当前农村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存在以“结对帮扶”、“挂点驻村”等机关干部下乡服务为推手,自己被动参与其中为主要形式的问题,形式单一,缺乏自主创新和主动服务意识。二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资金不足。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只能停留在进行一般的捐款捐物等简单的帮扶上。三是工作方法简单陈旧。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落实计划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靠“经济处罚”,解决纠纷靠“恐吓哄骗”。四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不畅。党员对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工作重视不够,党员不愿“惹”群众的事情,以自保心态对待农村工作,造成当前农村一些群众想找党员反映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反馈和处理。
四、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不强、作风不实。
一是农村党员干部和党员文化素质还不高,特别是一部分农村党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观念陈旧,生活水平还不如当地普通群众,更谈不上有效联系和服务群众,造成农村很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严重不足。二是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够好。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短期、形式的培训造成当前农村党员参加了培训却帮不了村民什么忙的尴尬局面。三是党员待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农村不少党员还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比较艰难,党内关怀也没有及时得到落实,不落实待遇单方面要求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给党员造成一种义务多,权利少,甚至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错误认识,造成了党员履行义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下降。四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农村党员热衷于各种各样的会议、检查、评比以及应酬,静下心来抓落实少,倾听群众声音,踏实解决问题更是少之又少,一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看摊守业,不思进取,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和农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和材料。现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自我对照检查的基础上,为接受党员群众的评判和监督,切实解决政治上不够坚强和“四风”等方面所存在突出问题,确保达到修正错误纠正缺点目的,特制定个人整改方案,请大家监督落实。
1.政治坚定性不强。由于自己是从内地来新疆工作,还保持一种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固定思维模式和观念,对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有些不理解,没有从新疆的区位资源优势、宗教历史沿革、国际战略地位来认识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对全国稳定大局的重要性,导致自己对维稳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认识不够。
整改措施:(1)切实将政治坚强作为第一标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第一任务,深刻领会实质,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战略定力,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和地委关于维护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提升分析研判能力,时刻保持大局观念,把“确保不出事,不出大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思想和行动上全面进入备战状态。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2)深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新疆“三史”、“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五观”认真研读新党办(2013)11号文件,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每月深入乡镇调查研究不少于4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政治鉴别力。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在2014年底见到明显成效,并长期坚持。
2.政治敏锐性不强。对当前新疆“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认识不到位。在对分管部门和援疆队伍的管理中,只是以干好工作、完成任务为标准,没有将抓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在发动援疆干部宣讲民族团结投入参与不够。
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常态化维稳措施,充分相信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每月对分管部门和单位进行督查4次,对不坚守岗位、维稳措施不到位、思想麻痹、行动迟缓等现象予以坚决纠正。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2)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每月开展1次援疆干部开展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宣讲活动,并作为一项重点督导检查内容。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3.政治鉴别力不够强。长期在湖南工作,到托克逊工作后对民族宗教政策缺乏系统深入学习,带头执行政治纪律,抓宗教事务管理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措施:(1)坚持每周5到所联系的库米什清真寺去1次,教育联系点宗教人士在引导信教群众、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2)每月深入乡镇、村(社区)切实弄清当前乡村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少于3次,认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4.政治执行力不强。在工作中缺乏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魄力,对地委、县委的重大战略部署,有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整改措施:(1)继续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县人民医院中心楼建设,力争在10月底交付使用。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2)充分发挥援疆工作优势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争取资金,确保在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帮带方面取得新成效。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3)要把产业援疆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深化产业合作,吸引更多湖南企业来县投资兴业。
中国革命的斗争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回顾我们党在战争年代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和颠覆。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依靠群众,依靠信念,勇于胜利,取得了历史辉煌的伟大胜利。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佐证。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和具体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群众路线是我党发家和发展的传家宝,既有理论上的成熟,更有实践上的检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如何发展,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放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改变,否则,我们就会丢掉执政的土壤、丧失执政的根基。党的群众路线关系着民心向背,左右着党群脉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执政环境的优化,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人民公仆”变为“群众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从心理上拒绝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等等。诚然,这些现象仅存于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行为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要保证群众路线不失其根本实质,必须要提高走群众路线的能力,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党员干部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党的所有工作和一切发展都需要群众参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党的领导、实现科学执政的最好“助推剂”。党员干部要发挥宣传的作用,通过建立党群思想沟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见、建议的新平台,把群众组织、调动起来。
新时期,新任务,党给我们广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奋进目标,要求我们从更加善于做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管任何时候,群众都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撑和基础,这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新生动力。群众路线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思想,把党的奋斗目标凸显集中地概括了出来,认真学习领悟,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具体工作之中,切实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在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福利,愉快和谐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着力树立群众观点、着力解群众决突出问题、着力改进工作作风、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努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这正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
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走好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群众变得尤为重要。新时期的群众路线是要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地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群众路线不是简单的送温暖和施恩惠,是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关注大众民生,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真正的为老百姓做实事,真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管是在什么时候,群众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最有力的后盾,这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坚持群众路线,将权力用于群众之中,权为民所赋,亦当为民所用,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服务和奉献,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多干实事、多办好事,努力将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职能优势,将权力化作服务群众的工具,引导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队伍积极为群众服务,当好群众的“勤务兵”。
就国企而言,存在着企业效率与职工个人利益、企业盈利与职工劳资待遇、企业利润与职工生活福利、企业条件与职工生产环境,以及企业管理发展模式与职工切身利益的享受分配等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和情感交结的操作环节及法规流程。作为国企党员干部和领导,更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和职工的沃土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企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职工、政治上代表职工、感情上贴近职工、工作上为了职工,一切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出发,多为职工群众着想办事,大走群众路线,实施厂务公开,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手段,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不断解决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分配等各方面的基本问题,达到均衡、和谐、有力、成效,才能使企业和职工群众共同品尝到改革发展的硕果、享受和谐进取的乐趣、体验恪尽职守的快乐、拥有积极奋斗的希望,才能得到职工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才能在国企建设和事业发展中取得新发展,迎得新胜利。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七
1.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对领导关注的、要考核的“显绩”比较重视,对打基础、利民生的“潜绩”关注不够。比如在农民建房、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与群众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
2.有时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慢慢与群众拉开距离,出现了脱离群众的问题。
3.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入,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电话指示、文件指导,对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有力、不够彻底。
4.工作作风漂浮,工作不够务实,强行执行政策多,关心群众需求少,喜欢“和稀泥”。
5.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注重改善民生,建成了一批过去一直想建而未建的民生项目,但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6.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持久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没有认认真真将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7.艰苦朴素作风、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不能经常在内心深处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换位思考。
8.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的时间少,不愿意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只注重自己想了解什么,没有关心群众的诉求。
9.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基层的角度考虑,满足于来什么事办什么事,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为基层办事主要体现在给钱给物,真正关心体贴的少,尊重群众首创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
10.部分工作方式方法与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运用新方式、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
11.基层调查研究不深不透,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掌握的还不够实、不够全面。
12.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很少接触群众。最近几年,也没有花更多时间直接接触基层群众,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尽了解,慢慢就与人民群众有了距离,没能与人民群众很好地打成一片。
13.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比如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上,了解的就多关心,不了解的就没有主动去帮助。
14.下基层与群众交流得少,没有沉下身子接地气,了解基层群众情况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拓思路、出点子、尤其是调查研究不够,出于对分管部门的信任,就交由职能部门去解决,导致与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15.工作中先后接触过一些集体访、越级访等信访案件,因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和过分要求,对信访群众一度抱有偏见,没有站在信访群众的立场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
16.宗旨意识远没有践行在行动上,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基层鲜活的典型经验学习总结的不够,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分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17.“问计于民”的意识不够,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急。
18.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所弱化,对群众的呼声困难了解不够,有时满足于完成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对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多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考虑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19.在处理加快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有所欠缺,对于群众关心的脱贫解困,教育医疗、便利出行、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上重视不够,没能时刻做到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20.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有时产生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思想误区;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冷暖疾苦不那么上心了,久而久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也就淡化了。
21.缺乏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22.总认为“为民发展”就要抓大放小,把工作重点放在大项目、大建设上,只要把经济指标搞上去了,群众生活就上去了,一切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办事情,考虑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多,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考虑的少,特别是深入到社区贫困家庭访贫问苦更少了。
23.平时下乡调研检查工作,尽量做到不打招呼、随机抽查,但是或早或晚都会回到城里,在乡镇居住的少,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疏远了群众。
24.思想上对“依靠谁”认识不够深刻,有时自认为工作经历多,经验丰富,在碰到困难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请教学习不够,不注意吸取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
25.随着工作岗位的改变,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不自觉地开始与群众存在距离,导致工作中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没有很好地针对每个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
26.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有所懈怠,想问题、做决策虽然能够做到出于公心,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追求个人口碑和自我实现的私心杂念。
27.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虽然手机内存有上千名上访群众的号码,然而有时上访群众的诉求缺少耐心的解释和引导,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
28.在习惯上认为对党负责是宏观性要求,是硬任务;对人民负责是微观性标准,是软约束,特别是认为自身的提拔、任命、考核主要在上级,群众没有决定权,所以更多地考虑如何面对考核,对上“交账”,而对如何使上级精神落地生根,把要求部署转化为惩治腐败、切身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考虑较少。
29.基层调研不深入。自己联系×个乡镇、×个企业、×个社区,平时到这×个联系点去的多,到其他乡镇、企业去的少,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的少,听汇报多、看实地少,存在“隔着玻璃看”的现象。
30.联系群众不紧密。与基层群众联系少,在抓工作、谋发展时,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少,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多,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不够全面准确。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八
居委会一般指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和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大走访,以社区委主任为领导,带领低保员,计生员,劳动保障员,深入辖区走访入户登记人员信息,摸查计划生育情况,登记社区内就业失业情况,一一登记入册,为以后的社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大接访,即在入户登记时,及时接待群众反映社区内存在的矛盾、问题、并能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化解邻里纠纷。大检查,检查各个小区楼道的环境卫生,一些辖区内存在的垃圾死角,及弃管搂的卫生问题,并在楼群内开展创建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区、优美环境的倡导。是各个小区楼群环境得到的极大的改善。二、社区的低保工作(一)结合“三大”活动的深入,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关注弱势群体,重点慰问走访困难老人,困难残疾人及困难优抚对象,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党的优惠政策真正的落到实处。(二)在低保工作方面,我们社区始终以应保尽保为原则,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实行窗口化服务,对每位享受低保的家庭建立了家庭信息档案,低保工作做到动态管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支部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和材料。现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自我对照检查的基础上,为接受党员群众的评判和监督,切实解决政治上不够坚强和“四风”等方面所存在突出问题,确保达到修正错误纠正缺点目的,特制定个人整改方案,请大家监督落实。
1.政治坚定性不强。由于自己是从内地来新疆工作,还保持一种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固定思维模式和观念,对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有些不理解,没有从新疆的区位资源优势、宗教历史沿革、国际战略地位来认识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对全国稳定大局的重要性,导致自己对维稳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认识不够。
整改措施:(1)切实将政治坚强作为第一标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第一任务,深刻领会实质,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战略定力,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和地委关于维护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提升分析研判能力,时刻保持大局观念,把“确保不出事,不出大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思想和行动上全面进入备战状态。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2)深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新疆“三史”、“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五观”认真研读新党办(2013)11号文件,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每月深入乡镇调查研究不少于4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政治鉴别力。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在2014年底见到明显成效,并长期坚持。
2.政治敏锐性不强。对当前新疆“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认识不到位。在对分管部门和援疆队伍的管理中,只是以干好工作、完成任务为标准,没有将抓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在发动援疆干部宣讲民族团结投入参与不够。
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常态化维稳措施,充分相信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每月对分管部门和单位进行督查4次,对不坚守岗位、维稳措施不到位、思想麻痹、行动迟缓等现象予以坚决纠正。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2)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每月开展1次援疆干部开展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宣讲活动,并作为一项重点督导检查内容。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3.政治鉴别力不够强。长期在湖南工作,到托克逊工作后对民族宗教政策缺乏系统深入学习,带头执行政治纪律,抓宗教事务管理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措施:(1)坚持每周5到所联系的库米什清真寺去1次,教育联系点宗教人士在引导信教群众、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2)每月深入乡镇、村(社区)切实弄清当前乡村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少于3次,认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4.政治执行力不强。在工作中缺乏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魄力,对地委、县委的重大战略部署,有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整改措施:(1)继续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县人民医院中心楼建设,力争在10月底交付使用。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2)充分发挥援疆工作优势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争取资金,确保在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帮带方面取得新成效。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3)要把产业援疆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深化产业合作,吸引更多湖南企业来县投资兴业。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用好的作风和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
市委书记孙春兰在一篇体会文章中这样写道:“领导干部与群众走得越勤,群众的心离我们就越近;我们把群众的事当自己事,群众才会拿我们当自己人、当亲人。”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联系点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深入到分管的部门行业和基层单位,尤其是到条件艰苦、困难比较多的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工地等108个基层单位和95户困难家庭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解决问题,同时还邀请民营企业家、科技研发人员、社区工作者、基层医务人员、人民教师、个体工商户、普通菜农、环卫工人等基层干部群众到市委机关,面对面听取他们的心声和诉求。
市委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的实施意见》,1256名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1877个,其中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32个,每人确定一个村或社区、企事业单位、项目、学校为联系点,经常深入群众当中,听取意见,调查研究,协调帮助解决了农村和社区组织工作经费与场所,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困难群体帮扶,食品安全,以及群众用水、用电、看病、出行、垃圾处理、留守老人照料等60多个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经常化、制度化。同时,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在北方网搭建了市委书记、市长与群众直通交流平台,开辟了“我对书记说心里话”、“我向市长提建议”、“我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建议”等栏目,搭建起市领导同志与群众的直通交流平台。2013年共办理人民网网民留言1596件,已办结1516件,办结率达95%。
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的“正冠明镜”,群众不满意的就是我们着力整改的,群众所盼的就是我们所干的。
滨海新区各级领导干部不影响基层正常生产,不增加群众负担,先后有2500多次走街村、访百姓、进企业、下工地,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解决了改建小学操场、配齐楼道暖气、增设校车、部分村居基础设施配套、文化活动场所面积小、防暑降温设施不足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市容环境整治等问题。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联系10家以上企业或所属单位。市司法局推进律师事务所与村(居)委会结对子,在全市设立法律服务站点1042个。市人民检察院的党员干部在接待群众信访工作中,树立“五个决不能”的思想,即决不能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决不能对人民群众的要求敷衍塞责,决不能对人民群众的求助置之不理,决不能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不管不问,决不能让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天房集团组织党员干部入住空闲的保障房,与困难群众做邻居,亲身体会群众的生活,感受他们生活中的疾苦。
市民政局干部李金铸在参加了“当小巷总理”体验式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在参与街道、社区的日常工作中,更直接地了解到基层干部群众的需求,发现了在低保救助、优抚安置、社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改进作风、改进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方向明确。”
市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定,建立健全了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市委委员联系市党代表和市党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等。市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牵头督办重要信访事项以及督办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制度等。市政府制定了进一步改进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作风八项措施、市政府党组成员联系社区、农村和困难群众制度等。市政协也分别制定和完善了加强政协党组、政协主席会议和政协常务委员会自身建设的制度。
各部门各单位也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制度规定。市国资两委制定了《深入困难企业调研帮困制度》,对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每月深入困难企业的时限、方式做出明确规定。市委农工委、市农委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要用三分之一时间开展调研。市级机关工委修订完善了“每个党组织联系一个基层单位、每个党支部联系一个困难群众”的“双联”制度。到目前,全市共建立密切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制度902个。
在全市开展联系500个社区、帮扶500个困难村工作,从市级机关、区县机关、市属企事业单位抽调3836名干部深入社区和困难村。市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成水向记者介绍说:“驻村工作组与困难村的村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困难村解决实际问题,让机关干部们真正能够面对面和基层群众打交道,实实在在地接到了地气,大家不仅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与群众的感情也不断加深。”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原点和力量源泉。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里装着群众,做到“情为民所系”,时刻保持敬民、忧民、爱民的赤子之心,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贴心人”,在为民服务中实现价值。
从思想境界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落脚到为百姓解难题上。只有通过真心实意地、更好地为群众解决难题,才能把初心和使命落到实处。
从党的性质来看,“为民服务解难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重要使命。履行好这一使命,是我们党的执政合法性在新时代的证明和确认。可以说,能否做到“为民服务解难题”是我们工作能力、战斗能力的一个重要表征。
从干部自身来看,“为民服务解难题”,既是一种政治使命,也是一种价值体现。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担当的重要途径就是要“为民服务解难题”,真心实意解决老百姓所急、所思、所盼的问题。作为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就是勇于和善于去为人民服务,就是认真履行职责,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着手,让人民群众看到“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真心实意。
“为民服务解难题”,“难题”难在哪里?第一,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总体上遵循的是由易到难,由局部到全局,由一些行业到社会总体的改革发展布局。因为是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那么能做的先做,深层次难题就积累下来了。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也面临难啃的硬骨头。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会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少,人民群众遇到的待解的深层次问题很多,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必答题。第二,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变化,世界也在变化,国内外变化的叠加,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遇,另外一方面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
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有近14亿人的中国全面建成“不落一人”的小康社会,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壮举。这是一个特殊的使命,对于全体党员干部来说,可谓生逢其时,这呼唤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有所作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全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养老服务顺心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在主题教育中,瞄准这些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这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提醒全党同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没有人民利益外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此次集中学习就是这一根本宗旨的强化和体现。要认识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的纯粹性就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就体现在真心实意“为民服务解难题”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为民服务解难题”,首先要警惕少数党员干部想当然地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以致脱离群众,甚至走到群众利益的对立面。这就需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群众的实际需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把事情做到群众心坎上。
为民、惠民的行动背后,是亲民、敬民的理念与情怀。正是因为秉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是因为相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正是因为选择“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党才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的力量,在新时代的逐梦征程上一往无前。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我们一定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不渝、矢志不移的初心和使命。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九
中心党委成立于2007年11月,隶属于省人社厅机关党委,现有流动党员7570名,下设流动党员党支部42个,包括企业支部6个、联合支部36个,负责所属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其中,中心流动党员党支部现有党员6152名,含预备党员301名,女党员3157名,少数民族党员69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5960名。
近年来,中心管理的流动党员增幅较大,除部分党员编入企业支部或联合支部外,其他流动党员大多无固定职业或居住地,流动频繁、与党组织联系不经常。同时,受中心党委班子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中心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多数流动党员没有纳入组织管理。去年6月,为便于采集、录入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信息,中心将6152名未纳入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一次性编入流动党员党支部。
一是开展全面摸排(5月16日前)。中心党委已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18名同志组成6个工作组,每组负责1000名流动党员的排查工作。采取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与5327名纳入管理的流动党员逐一进行联系,核实其工作单位、常住地、户籍地等信息。对825名仍在查找、尚未处置的失联党员,通过联系公安、人社、卫生计生等部门,组织开展一轮再摸排。二是理顺组织关系(7月底前)。通过摸排,认真梳理党员情况,分类进行处理。对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党员及时与其单位党组织建立联系、及时转出;对无固定工作单位但有常住地的党员,动员其将组织关系转至居住地党组织;对愿意转到户籍地的党员,与其户籍地党组织建立联系并及时转出;对经再次摸排无法取得联系的失联党员,由中心党委研究作出停止党籍处置决定后,报省人社厅机关党委备案。三是优化组织设置(9月底前)。对确实无法转出组织关系的党员,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或毕业院校、兴趣爱好相同等原则,以每个党支部20—30人的标准,新设立若干党支部。通过选派中心工作人员党员、摸排具备一定党务知识、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流动党员等方式,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四是健全教育管理(12月底前)。指导所属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利用中心现有党员活动室开展线下活动,原则上每季度组织党员过一次组织生活、交纳一次党费。对无法参加活动的党员,采取开展线上交流、每季度上交思想汇报等途径加强联系管理。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十
乡镇扶贫工作人员是我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一晃过去近9个月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平时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写一些文件之类的软件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很重要,是不可以少的。不过对于基层的干部来说,我更多的时间是在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以及一些常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事情。从接待群众到走访贫困户、从开户主会宣传房前屋后卫生保洁到劝导农户搞好垃圾分类、从参与维护集镇秩序到帮农户清理门前杂物等等...基层工作处处都围绕着群众展开,群众在基层工作中担任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古语有云: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此言运用于基层干群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干群关系聚则强,散则弱,只有上下齐心,才能发挥群众工作的重大力量,实现相互依存水乳与共的重大突破。然而当前基层干部队伍或多或少存在这么一些问题,借此机会,我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二是部队转业的事业编制人员;
第二类人抱怨工作累待遇低,没有工作前景,于是工作积极性不高;
第三类人初出社会,把乡镇工作作为解决就业的平台,不安心想方设法调动。因此,这些乡镇干部大部分不热爱本职工作,也谈不上敬业。他们的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拈轻怕重,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情,不想面对群众。表现在平时的工作中,那就是领导反复督促一件事,这些干部们就是无动于衷,即使到村里也是转一圈就走,开展工作满足于当邮递员、传话筒、遥控器,不能扑下身子开展工作。
二是工作能力不足,不善于和群众打交道,要么张口结舌,要么一上来就恶言相向。据集镇老百姓反映,有些干部在整治违规经营违规摆摊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某某不听劝,我把他的东西都收走了”。此言一出立即激起了老百姓的不满情绪,接下来的工作就很难开展了。部分干部想尽快把工作落实到位能理解,但一味急于求成,缺乏和群众沟通的耐心,良民逼急了也成刁民,最终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缺少和群众的沟通交流,就不能及时发现和了解群众中的矛盾和问题,致使部分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和化解,小事成大事,增加了解决的难度,群众意见很大。
本人才疏学浅,经过观察和思考暂且只发现以上三点问题,也都是少部分干部存在的情况。我觉得基层工作要做好,关键词是“群众满意度”要提上来,接下来针对以上三个问题,结合“如何提升群众满意度”浅谈基层干部该如何在一线开展工作:
第一要有责任,敢担当。基层干部在落实上面下来的政策和思想、搞迎检评比整改和报告之余,要腾出精力下村入户,开组长会、户主会,密切联系群众,调查和解决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真正把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为民办实事,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第二要有耐心,注意沟通方式,避免激发矛盾。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不仅看你怎么说,更要看你怎么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仅是个人品行修养问题,还会对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多跟群众拉拉家常,通过聊天与沟通,平等待人,以情感人,保持自己的公仆情怀,以真情实感让百姓感到党委政府的温暖。
二是干部们自身要加强学习,干部们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学习和群众打交道的方法、学习基层群众纠纷的处理技巧、学习高效的工作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最需要的就是一颗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和进步的进取心,这样才能为更多的群众排忧解难。
据群众普遍反映,他们坚信只有国泰民安才有好日子过,而中国当前的大好形势都表明绝大部分干部还是有所作为的,临澧县也是如此,现在生活水平提上来了,偷窃抢劫的少了,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更多的追求精神享受,他们坚信在党委政府的好政策下,在群众和干部的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下,自己能靠勤劳的双手奋斗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十一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党的一切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是教育党员的学校,是战胜困难的堡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原点和力量源泉。“为民服务解难题”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宗旨、根本性质,体现了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鲜明品格、政治本色。基层党员干部处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地位特殊,作用重大。
为民服务解难题,要践行群众路线,切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就要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接,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现实难题。
为民服务解难题,要永葆为民情怀,真心真情、用心用情做好工作。要尽心尽力服务群众,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下最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事、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把查和改贯通起来,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实现好“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提升群众满意度。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集中在作风建设上,要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央“四风”问题危害极大,是严重损害党的肌体的“毒瘤”把解决“四风”问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抓住了要害,找准了穴位。整改落实阶段是取得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关键阶段,做好这一阶段工作,对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站支部在搞好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四对照四检查”活动,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和互相帮等形式,认真找准和查摆自己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解剖。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扎扎实实搞好集中整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圆满完成。支部在查摆的过程中,查找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学习不够深入,学习热情不高。包括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浅尝辄止,学习上还存在应付思想。特别是工作忙的时候,终日埋头于纷繁复杂的事务堆里,对于党的新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深,致使理论根基不实,不能很好的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学习只限于份内的科目,没有从教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并且理论学习联系实际工作不够,由于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导致学习归学习,理论和实际相脱节。能很好的运用和指导工作实践。二是个别同志独立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有限,不能很好的承担份内工作,办事效率较低,创新意识不够,进取心不强,安于现状。往往是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发,临时性的工作和活动较多,全盘谋划工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还比较欠缺。
三是有的通知工作不够严谨、规范,工作责任心和执行力需进一步加强。个别同志在工作上存在安逸、满足现状、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思想,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敬业精神差,工作敷衍了事、消极应对,办事推诿拖拉,缺乏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工作中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等,对各类规章制度执行有时不到位。
四是个别同志工作纪律有时坚持不够。存在懒散和自由主义现象,自我要求不严,上下班时间有时坚持不好。工作状态上精神懈怠、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
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支部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作自我剖析。支部书记带头剖析,率先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给广大党员带了好头,其他党员也能敞开心扉,坦诚剖析自己,勇于批评他人,大家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听取,使专题组织生活会始终在严肃、认真、和谐的气氛中进行。通过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召开,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整改方向,使广大党员干部受益匪浅,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
二、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在查摆出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学习前几个阶段取得的主要经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认真进行整改。针对党员个人和支部的相关问题,自上而下制定整改措施。党员领导干部的整改,要为其他普通党员干部做表率。着重从树立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方面,从解决群众困难问题,为民办实事方面,从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等方面进行整改。要求将落实整改承诺事项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进行公示,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分析查摆出来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解决。通过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更新观念,创新整治思路、整治手段和监管机制;密切联系群众,带头服务群众;坚持以公平促公平,以透明促廉洁,不断提高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水平;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规范从政行为等方面,切实解决群众关注和查找出来的各项问题。
四、建立长效机制。围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着眼长远,建章立制,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制创新,形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把落实整改措施和建章立制结合起来,巩固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总体要求,围绕“提升党性修养、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切实解决广大党员在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和廉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应学院党委要求,根据上级文件指示精神,认真对照“四讲四有”党员标准,紧紧围绕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鉴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化工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此次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现将支部成立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并提出整改措施。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党员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支部组织党员理论学习缺少系统性计划,党员理论学习系统性不强,学习的主动自觉性和学习效果不好,对学习内容理解不深,支部未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整改方向:在支部的理论学习上下功夫,除支部统一学习外,党支部成员应以组为单位自行组织理论学习与交流,通过对当今时政要闻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将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党员个人乃至整个支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个别党员存在工作态度不认真、精神状态不佳等现象,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员自身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党员应该是先进的代表,所以必须要求党员具有很高的素质,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积极带头作用。在各项活动中,党员还不能完全做到带头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很少有人在活动中能够铭记自己党员的身份及其应该履行的职责。整改方向:加强党员意识的培养,调动党员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支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个别党员有做老好人和怕得罪人的思想,很少开展激烈的思想交锋,与群众交流沟通不充分。整改方向:加强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的交流与沟通,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四、部分党员工作办事效率低下。部分党员工作办事效率低下、紧迫性不强、管理职责交叉中有时存在脱节情况,党支部工作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整改方向: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为工作目标,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
五、对新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不够。新党员要求进步的思想不够,新党员往往表现为组织上入党,思想上认识不足,行动上不够突出。整改方向:通过开展教育及各种有益活动,充分发挥老党员的表率作用,促进新党员思想觉悟的提高。
整改措施:
一、建立支部理论学习制度,将支部理论学习制度相对固定下来。支部理论学习由支部书记负责。做到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单独落实,做到每月按规定进行集中学习,要求支部党员对每次学习做好学习记录,注重学习效果的是高。在支部党员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以组为单位的理论学习活动。这种以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使得更多的党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更能通过组间评比的形式激发组内成员学习热情和参与活动积极性。
二、健全规范支部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在支部内开展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意识、学习意识、表率意识的学习教育活动,使支部党员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共识。支部书记在工作中多与支部党员交换思想,多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定期与支部党员谈心,了解党员思想动态,调动党员的学习工作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支部每季开展一次集体谈心活动,形成一个“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真心诚意帮助别人”的团结协作良好氛围,通过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党员自身修养,从而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支部与支部党员及群众沟通长效机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党支部为群众服务的效率。
四、树立“今日事、今日毕”的理念,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支部党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建立每月例会制度,要求支部人员对每月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汇报,对下月工作进行布置、协调,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并尽快解决。
五、积极组织新党员参加党支部的党课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新党员学习当的理论知识。同时开展各项有益活动,让新党员在活动中受教育,更快融入到中共党员这个先进的队伍中。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发挥榜样作用。增强党支部干部的亲和力,多倾听新党员的心声,促进支部党员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通过上述整改措施,希望在一段时间内能改变党员整体形象、提高党员自身素质,最终增强我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达到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上下齐心、共同奋斗的局面。
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地贯彻执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人民公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民服务解难题是目标之一,旨在为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负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事情办得好不好,最终要由群众来评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取信于民是我们为政的根本。我们要树立威信,就必须以民为根本,为人民办实事。
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担使命,带头为民服务解难题,要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用到带头为民服务解难题上,用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利长远的好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折不扣地把干事创业敢担当融入到本职业务工作中去,抓在具体的细节问题上,在细节处下功夫。要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整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讲的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将主题教育活动落到实处,解决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实现为民服务解难题。
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和材料。现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自我对照检查的基础上,为接受党员群众的评判和监督,切实解决政治上不够坚强和“四风”等方面所存在突出问题,确保达到修正错误纠正缺点目的,特制定个人整改方案,请大家监督落实。
1.政治坚定性不强。由于自己是从内地来新疆工作,还保持一种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固定思维模式和观念,对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有些不理解,没有从新疆的区位资源优势、宗教历史沿革、国际战略地位来认识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对全国稳定大局的重要性,导致自己对维稳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认识不够。
整改措施:(1)切实将政治坚强作为第一标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第一任务,深刻领会实质,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战略定力,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和地委关于维护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提升分析研判能力,时刻保持大局观念,把“确保不出事,不出大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思想和行动上全面进入备战状态。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2)深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新疆“三史”、“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五观”认真研读新党办(2013)11号文件,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每月深入乡镇调查研究不少于4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政治鉴别力。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在2014年底见到明显成效,并长期坚持。
2.政治敏锐性不强。对当前新疆“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认识不到位。在对分管部门和援疆队伍的管理中,只是以干好工作、完成任务为标准,没有将抓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在发动援疆干部宣讲民族团结投入参与不够。
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常态化维稳措施,充分相信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每月对分管部门和单位进行督查4次,对不坚守岗位、维稳措施不到位、思想麻痹、行动迟缓等现象予以坚决纠正。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2)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每月开展1次援疆干部开展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宣讲活动,并作为一项重点督导检查内容。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3.政治鉴别力不够强。长期在湖南工作,到托克逊工作后对民族宗教政策缺乏系统深入学习,带头执行政治纪律,抓宗教事务管理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措施:(1)坚持每周5到所联系的库米什清真寺去1次,教育联系点宗教人士在引导信教群众、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2)每月深入乡镇、村(社区)切实弄清当前乡村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少于3次,认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4.政治执行力不强。在工作中缺乏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魄力,对地委、县委的重大战略部署,有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整改措施:(1)继续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县人民医院中心楼建设,力争在10月底交付使用。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2)充分发挥援疆工作优势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争取资金,确保在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帮带方面取得新成效。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3)要把产业援疆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深化产业合作,吸引更多湖南企业来县投资兴业。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机关各项任务,促进机关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按照新时期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笔者根据本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近年来,我局机关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机关党建特色年为主题,以打造“五型”党组织和“四强”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局工作大局,通过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等工作,狠抓了机关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支部各项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检验、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机关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全局工作的开展和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局基层党建工作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较为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三是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
四是党内监督不健全。机关党内监督机制缺乏抓手,不够健全,渠道不太畅通;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机关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五是党建工作保障不力。机关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不落实。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同时,党务干部参加培训少,部分党务干部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党务工作难以适应。
(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机关党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机关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做到工商工作的难点上,放到机关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机关党建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机关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党组主要领导同志要负起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人,把党建作为机关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领导同志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建立机关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只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机关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三)立足本职,丰富党建工作内容。要围绕全党的中心工作,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工商职能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载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在工作方式上有所改进、突破;要结合机关业务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党建活动,突出“政治性、针对性、有效性、渗透性”,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积极性等方面来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
(四)加强教育,落实党内监督机制。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按照党章的总体要求和监督条例的具体规定,强化机关党的纪检机构的监督职能,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对党员干部实行全方位、宽领域的监督,并切实加大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置力度,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五)完善制度,为党建工作提供保障。一是党务干部队伍专业化。专业稳定的党务干部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要改变党务干部兼职的现状,使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建立党务干部的学习培训制度。要加大学习培训的力度,为党务干部提供学习、考察、参观的机会,拓宽知识面,使党务干部成为“专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增强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保证机关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制定各基层党组织年度经费预算计划,纳入单位开支的预算之中,改变党建工作无钱开展的尴尬的局面,为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经费保障。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原点和力量源泉。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里装着群众,做到“情为民所系”,时刻保持敬民、忧民、爱民的赤子之心,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贴心人”,在为民服务中实现价值。
从思想境界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落脚到为百姓解难题上。只有通过真心实意地、更好地为群众解决难题,才能把初心和使命落到实处。
从党的性质来看,“为民服务解难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重要使命。履行好这一使命,是我们党的执政合法性在新时代的证明和确认。可以说,能否做到“为民服务解难题”是我们工作能力、战斗能力的一个重要表征。
从干部自身来看,“为民服务解难题”,既是一种政治使命,也是一种价值体现。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担当的重要途径就是要“为民服务解难题”,真心实意解决老百姓所急、所思、所盼的问题。作为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就是勇于和善于去为人民服务,就是认真履行职责,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着手,让人民群众看到“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真心实意。
“为民服务解难题”,“难题”难在哪里?第一,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总体上遵循的是由易到难,由局部到全局,由一些行业到社会总体的改革发展布局。因为是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那么能做的先做,深层次难题就积累下来了。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也面临难啃的硬骨头。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会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少,人民群众遇到的待解的深层次问题很多,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必答题。第二,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变化,世界也在变化,国内外变化的叠加,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遇,另外一方面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
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有近14亿人的中国全面建成“不落一人”的小康社会,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壮举。这是一个特殊的使命,对于全体党员干部来说,可谓生逢其时,这呼唤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有所作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全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养老服务顺心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在主题教育中,瞄准这些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这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提醒全党同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没有人民利益外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此次集中学习就是这一根本宗旨的强化和体现。要认识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的纯粹性就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就体现在真心实意“为民服务解难题”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为民服务解难题”,首先要警惕少数党员干部想当然地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以致脱离群众,甚至走到群众利益的对立面。这就需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群众的实际需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把事情做到群众心坎上。
为民、惠民的行动背后,是亲民、敬民的理念与情怀。正是因为秉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是因为相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正是因为选择“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党才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的力量,在新时代的逐梦征程上一往无前。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我们一定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不渝、矢志不移的初心和使命。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用好的作风和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
市委书记孙春兰在一篇体会文章中这样写道:“领导干部与群众走得越勤,群众的心离我们就越近;我们把群众的事当自己事,群众才会拿我们当自己人、当亲人。”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联系点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深入到分管的部门行业和基层单位,尤其是到条件艰苦、困难比较多的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工地等108个基层单位和95户困难家庭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解决问题,同时还邀请民营企业家、科技研发人员、社区工作者、基层医务人员、人民教师、个体工商户、普通菜农、环卫工人等基层干部群众到市委机关,面对面听取他们的心声和诉求。
市委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的实施意见》,1256名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1877个,其中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32个,每人确定一个村或社区、企事业单位、项目、学校为联系点,经常深入群众当中,听取意见,调查研究,协调帮助解决了农村和社区组织工作经费与场所,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困难群体帮扶,食品安全,以及群众用水、用电、看病、出行、垃圾处理、留守老人照料等60多个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经常化、制度化。同时,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在北方网搭建了市委书记、市长与群众直通交流平台,开辟了“我对书记说心里话”、“我向市长提建议”、“我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建议”等栏目,搭建起市领导同志与群众的直通交流平台。2013年共办理人民网网民留言1596件,已办结1516件,办结率达95%。
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的“正冠明镜”,群众不满意的就是我们着力整改的,群众所盼的就是我们所干的。
滨海新区各级领导干部不影响基层正常生产,不增加群众负担,先后有2500多次走街村、访百姓、进企业、下工地,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解决了改建小学操场、配齐楼道暖气、增设校车、部分村居基础设施配套、文化活动场所面积小、防暑降温设施不足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市容环境整治等问题。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联系10家以上企业或所属单位。市司法局推进律师事务所与村(居)委会结对子,在全市设立法律服务站点1042个。市人民检察院的党员干部在接待群众信访工作中,树立“五个决不能”的思想,即决不能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决不能对人民群众的要求敷衍塞责,决不能对人民群众的求助置之不理,决不能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不管不问,决不能让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天房集团组织党员干部入住空闲的保障房,与困难群众做邻居,亲身体会群众的生活,感受他们生活中的疾苦。
市民政局干部李金铸在参加了“当小巷总理”体验式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在参与街道、社区的日常工作中,更直接地了解到基层干部群众的需求,发现了在低保救助、优抚安置、社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改进作风、改进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方向明确。”
市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定,建立健全了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市委委员联系市党代表和市党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等。市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牵头督办重要信访事项以及督办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制度等。市政府制定了进一步改进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作风八项措施、市政府党组成员联系社区、农村和困难群众制度等。市政协也分别制定和完善了加强政协党组、政协主席会议和政协常务委员会自身建设的制度。
各部门各单位也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制度规定。市国资两委制定了《深入困难企业调研帮困制度》,对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每月深入困难企业的时限、方式做出明确规定。市委农工委、市农委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要用三分之一时间开展调研。市级机关工委修订完善了“每个党组织联系一个基层单位、每个党支部联系一个困难群众”的“双联”制度。到目前,全市共建立密切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制度902个。
在全市开展联系500个社区、帮扶500个困难村工作,从市级机关、区县机关、市属企事业单位抽调3836名干部深入社区和困难村。市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成水向记者介绍说:“驻村工作组与困难村的村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困难村解决实际问题,让机关干部们真正能够面对面和基层群众打交道,实实在在地接到了地气,大家不仅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与群众的感情也不断加深。”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十二
摘要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前沿阵地,更是展示党的形象,反映党的作风,体现党群关系的一面镜子,各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务工作者没有理由不为保持这面镜子的光洁而深深思考。本文就如何打造一支优质党支部队伍来服务、联系群众做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党支部服务群众。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组织建设尤为重要。党支部工作开展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影响着党的事业的兴衰和成败。因此,在国家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各种利益不断整合,各类文化相互激荡,员工思维异常活跃的特定历史态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支部建设工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1提高对党支部工作的正确思想认识。
确保党支部地位。要想让职工群众认识党支部的存在,确立党支部“领头羊”地位,就要正确认识党支部工作的重要性。然而,正是在这方面存在着种种不适应:一是,对党支部作用、地位认识不足,认为安全不出问题、经营指标上去了才是做工作,于是,一头扎进生产建设工作中去,“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二是,由于班子的不断年轻化,许多新上来的支部书记,党的基本知识不甚了解,党的生活不甚熟悉,党的工作经验比较缺乏,对如何去开展支部工作,无从下手;三是,由于改革在深入,事业在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即使老一点的支部书记都感到有些不适应,更何况新上来的;四是,兼职支部书记将行政工作代替支部工作,出现“一头重,一头轻”的现状。
党的领导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和群众联系的途径是通过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来实现的。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在党联系群众方面,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这种作用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可靠保证。首先,上级党委制定正确的政策、制度,并将其贯彻落实到职工群众之中,离不开党支部。因为,党支部与职工朝夕相处,熟知他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状况;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可以为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提供丰富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又能够及时地把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馈给上级领导。其次,上级党组织的政策、制度的贯彻执行需要通过党支部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深入地贯彻到职工群众中去。
2培养一支有战斗力的党支部书记队伍。
一名优秀的党支部书记,要具备优秀的政治素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准确在理解和正确地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政策、制度,带领职工群众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要有良好的品德素质,加强道德品格的修养和锻炼;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要有较强的能力素质。能力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体现,是党支部书记从事领导活动,实现党务工作目标的重要本领。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党支部书记工作能力素质更是提出了新的考验。
2.1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
虽然党务工作务虚的较多,但要做到虚功实做,就不论是制定年度工作规划,还是完善内务资料,都需要勤学、善思、笃行,也就是要有能说、能写、能做的素质。党支部书记应提高认识,找准位子,应和单位行政领导搞好关系,得到支持与配合,要认真抓好支部自身建设及正常的党务工作,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上狠下工夫。
2.2党支部书记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党支部书记处在基层第一线,党支部书记既要抓好党务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廉洁自律工作、和谐稳定工作,又要加强对分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领导,更重要的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活动,服务于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这个核心。任务重,头绪多,情况复杂。一个单位难免不出现员工情绪低落的现象,难免不出现在困难的时候抱怨、消极的态度,这些都需要党支部书记有的放矢开展思想引导、解疑释惑、凝心聚力,这样的能力需要组织培养、自我培植、岗位锻炼、交流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在关键时刻显身手,让职工群众心服,才愿意跟着你。
2.3党支部书记要发挥组织作用,“会开会”
有很多事情需要开会,而会议更是在支部工作中占了很大的地位。提高党员的素质;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做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种会议怎么组织,有哪些程序,也是党支部书记的必修课。有时,要使一个会开得成功,达到预期的效果,往往要在会前下点儿功夫的,还要采取不同的形式,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考虑好。只是组织一次党员学习,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多种学习方法。一个成功的会,可以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而为开会而开会,那种走形式的会,只会让人瞌睡、生厌,久而久之,对支部的作用都产生了怀疑。
2.4党支部书记要发挥表率作用,“做榜样”
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一名普通党员,是党员中的“排头兵”。自身首先要模范地遵守党支部的各项决议和决定,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党员和群众树立榜样。以身作则,成为一个“带头人”。
2.5党支部书记要发挥监督作用,“做包公”
通过党的组织生活以及其他措施,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政治和工作作风,联系群众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树正气。
2.6党支部书记要发挥服务作用,“做公仆”
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拓宽服务群众渠道,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
3不脱离安全生产,自觉服务于安全生产经营这个中心。
在一个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可以说是没有脱离生产实际来抓党建工作的,只有把党支部的工作有效地渗透到生产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体现党组织的工作成果和存在的价值。在新的形势下,党支部在单位中的核心作用更加广泛,党支部的工作与生产经营结合得更加紧密。
首先要求党支部书记把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经营和改革的全过程,为安全生产充当助推器。其次要建立信息库,把职工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有何特点和专长等登记造册。最后,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一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各项制度,逐步使这项工作规范化。
4要贴近职工群众,注重为职工群众办实事。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要抓住工人关心的问题来做思想政治工作,才可能产生共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实践证明,实事求是,深入基层,深入职工,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探索新途径,关键是要靠经常性的灌输和沟通,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从个人利益动因上分析查找职工的思想变化,从解决他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把上级精神及时送到职工的心坎上,只有带着感情为职工服务,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职工对支部的信任和拥护程度,往往取决于我们是否心中有他们,是否能积极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是否代表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因此我们要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既要研究新形势下广大职工的共同需求,又要分析身边每个人的个别需求,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复杂情况的需求。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十三
党员,即政党成员,是指同意党的纲领和政策,遵守党章,自愿入党的党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农村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农村党员则是党在农村的急先锋和先遣队,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当前在大多数农村的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时间少、内容偏;“联上多,联下少”;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一些党员甚至在处理问题时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考虑群众的感受,群众意见很大。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有诸多因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够强、问题把不准。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村党员对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摆在了次要位置。二是真正走近农民身边,服务群众的时间还不够多。有些农村党员虽然身在农村,但心不在农村,对身边群众不愿意去了解,对群众没有感情,很少甚至不会主动到农民家中走访了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绕道走”,仅有的一些走访也局限于上级指令和硬性指标等。三是农村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内容不全面,党员群众呈现两条平行线,平时不接触,一交叉就是矛盾纠纷,而涉及内容又集中表现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村民违规建房、土地征用、计生等问题。党员干部对问题把不准,认为联系服务群众就只包括解决上述问题,忽略其他应该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例如带领农民致富、盘活集体资产、服务农业生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造成当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片面、狭窄。
二、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基础缺失、考核不活。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集体经济就逐步走向衰弱,在当前农村大范围的存在着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的现象,这不仅使得农村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群众的主要物质纽带,也使得农村党员在面对生产、经营自主性日益扩大的群众面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联系方法和途径,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党员“联下少”的现象。二是农村党员干部的考核提拔机制存在诸多弊端。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的考核不需要群众的参与,群众没有发言权,在涉及到党员干部提拔考核时,存在“一言堂”弊端,大部分乡镇领导说了算,乡镇领导说行就行,群众说了不算,缺乏群众的监督,这就从源头上使得农村的党员干部没有动力去联系服务群众,只要与上级领导保持好关系,考核提拔就不成问题,导致党员干部“联上多”现象大行其道。
三、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法不多、渠道不畅。
一是联系和服务群众创新不足,被动执行。当前农村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存在以“结对帮扶”、“挂点驻村”等机关干部下乡服务为推手,自己被动参与其中为主要形式的问题,形式单一,缺乏自主创新和主动服务意识。二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资金不足。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只能停留在进行一般的捐款捐物等简单的帮扶上。三是工作方法简单陈旧。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落实计划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靠“经济处罚”,解决纠纷靠“恐吓哄骗”。四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不畅。党员对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工作重视不够,党员不愿“惹”群众的事情,以自保心态对待农村工作,造成当前农村一些群众想找党员反映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反馈和处理。
四、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不强、作风不实。
一是农村党员干部和党员文化素质还不高,特别是一部分农村党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观念陈旧,生活水平还不如当地普通群众,更谈不上有效联系和服务群众,造成农村很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严重不足。二是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够好。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短期、形式的培训造成当前农村党员参加了培训却帮不了村民什么忙的尴尬局面。三是党员待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农村不少党员还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比较艰难,党内关怀也没有及时得到落实,不落实待遇单方面要求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给党员造成一种义务多,权利少,甚至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错误认识,造成了党员履行义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下降。四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农村党员热衷于各种各样的会议、检查、评比以及应酬,静下心来抓落实少,倾听群众声音,踏实解决问题更是少之又少,一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看摊守业,不思进取,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和农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中国革命的斗争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回顾我们党在战争年代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和颠覆。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依靠群众,依靠信念,勇于胜利,取得了历史辉煌的伟大胜利。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佐证。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和具体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群众路线是我党发家和发展的传家宝,既有理论上的成熟,更有实践上的检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如何发展,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放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改变,否则,我们就会丢掉执政的土壤、丧失执政的根基。党的群众路线关系着民心向背,左右着党群脉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执政环境的优化,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人民公仆”变为“群众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从心理上拒绝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等等。诚然,这些现象仅存于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行为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要保证群众路线不失其根本实质,必须要提高走群众路线的能力,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党员干部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党的所有工作和一切发展都需要群众参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党的领导、实现科学执政的最好“助推剂”。党员干部要发挥宣传的作用,通过建立党群思想沟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见、建议的新平台,把群众组织、调动起来。
新时期,新任务,党给我们广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奋进目标,要求我们从更加善于做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管任何时候,群众都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撑和基础,这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新生动力。群众路线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思想,把党的奋斗目标凸显集中地概括了出来,认真学习领悟,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具体工作之中,切实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在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福利,愉快和谐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着力树立群众观点、着力解群众决突出问题、着力改进工作作风、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努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这正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
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走好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群众变得尤为重要。新时期的群众路线是要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地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群众路线不是简单的送温暖和施恩惠,是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关注大众民生,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真正的为老百姓做实事,真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管是在什么时候,群众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最有力的后盾,这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坚持群众路线,将权力用于群众之中,权为民所赋,亦当为民所用,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服务和奉献,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多干实事、多办好事,努力将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职能优势,将权力化作服务群众的工具,引导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队伍积极为群众服务,当好群众的“勤务兵”。
就国企而言,存在着企业效率与职工个人利益、企业盈利与职工劳资待遇、企业利润与职工生活福利、企业条件与职工生产环境,以及企业管理发展模式与职工切身利益的享受分配等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和情感交结的操作环节及法规流程。作为国企党员干部和领导,更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和职工的沃土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企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职工、政治上代表职工、感情上贴近职工、工作上为了职工,一切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出发,多为职工群众着想办事,大走群众路线,实施厂务公开,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手段,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不断解决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分配等各方面的基本问题,达到均衡、和谐、有力、成效,才能使企业和职工群众共同品尝到改革发展的硕果、享受和谐进取的乐趣、体验恪尽职守的快乐、拥有积极奋斗的希望,才能得到职工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才能在国企建设和事业发展中取得新发展,迎得新胜利。
农村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农村党员则是党在农村的急先锋和先遣队,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当前在大多数农村的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时间少、内容偏;“联上多,联下少”;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一些党员甚至在处理问题时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考虑群众的感受,群众意见很大。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有诸多因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村党员对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摆在了次要位置。二是真正走近农民身边,服务群众的时间还不够多。有些农村党员虽然身在农村,但心不在农村,对身边群众不愿意去了解,对群众没有感情,很少甚至不会主动到农民家中走访了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绕道走”,仅有的一些走访也局限于上级指令和硬性指标等。三是农村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内容不全面,党员群众呈现两条平行线,平时不接触,一交叉就是矛盾纠纷,而涉及内容又集中表现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村民违规建房、土地征用、计生等问题。党员干部对问题把不准,认为联系服务群众就只包括解决上述问题,忽略其他应该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例如带领农民致富、盘活集体资产、服务农业生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造成当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片面、狭窄。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集体经济就逐步走向衰弱,在当前农村大范围的存在着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的现象,这不仅使得农村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群众的主要物质纽带,也使得农村党员在面对生产、经营自主性日益扩大的群众面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联系方法和途径,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党员“联下少”的现象。二是农村党员干部的考核提拔机制存在诸多弊端。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的考核不需要群众的参与,群众没有发言权,在涉及到党员干部提拔考核时,存在“一言堂”弊端,大部分乡镇领导说了算,乡镇领导说行就行,群众说了不算,缺乏群众的监督,这就从源头上使得农村的党员干部没有动力去联系服务群众,只要与上级领导保持好关系,考核提拔就不成问题,导致党员干部“联上多”现象大行其道。
一是联系和服务群众创新不足,被动执行。当前农村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存在以“结对帮扶”、“挂点驻村”等机关干部下乡服务为推手,自己被动参与其中为主要形式的问题,形式单一,缺乏自主创新和主动服务意识。二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资金不足。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只能停留在进行一般的捐款捐物等简单的帮扶上。三是工作方法简单陈旧。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落实计划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靠“经济处罚”,解决纠纷靠“恐吓哄骗”。四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不畅。党员对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工作重视不够,党员不愿“惹”群众的事情,以自保心态对待农村工作,造成当前农村一些群众想找党员反映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反馈和处理。
一是农村党员干部和党员文化素质还不高,特别是一部分农村党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观念陈旧,生活水平还不如当地普通群众,更谈不上有效联系和服务群众,造成农村很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严重不足。二是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够好。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短期、形式的培训造成当前农村党员参加了培训却帮不了村民什么忙的尴尬局面。三是党员待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农村不少党员还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比较艰难,党内关怀也没有及时得到落实,不落实待遇单方面要求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给党员造成一种义务多,权利少,甚至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错误认识,造成了党员履行义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下降。四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农村党员热衷于各种各样的会议、检查、评比以及应酬,静下心来抓落实少,倾听群众声音,踏实解决问题更是少之又少,一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看摊守业,不思进取,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和农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乡镇扶贫工作人员是我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一晃过去近9个月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平时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写一些文件之类的软件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很重要,是不可以少的。不过对于基层的干部来说,我更多的时间是在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以及一些常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事情。从接待群众到走访贫困户、从开户主会宣传房前屋后卫生保洁到劝导农户搞好垃圾分类、从参与维护集镇秩序到帮农户清理门前杂物等等...基层工作处处都围绕着群众展开,群众在基层工作中担任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古语有云: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此言运用于基层干群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干群关系聚则强,散则弱,只有上下齐心,才能发挥群众工作的重大力量,实现相互依存水乳与共的重大突破。然而当前基层干部队伍或多或少存在这么一些问题,借此机会,我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工作不扎实。乡镇人员大致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老乡镇工作几十年,没有调整调动过;二是部队转业的事业编制人员;三是新进的公务员。第一类人,工作按部就班,很多文字和电脑工作无法上手,早早做好退休准备;第二类人抱怨工作累待遇低,没有工作前景,于是工作积极性不高;第三类人初出社会,把乡镇工作作为解决就业的平台,不安心想方设法调动。因此,这些乡镇干部大部分不热爱本职工作,也谈不上敬业。他们的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拈轻怕重,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情,不想面对群众。表现在平时的工作中,那就是领导反复督促一件事,这些干部们就是无动于衷,即使到村里也是转一圈就走,开展工作满足于当邮递员、传话筒、遥控器,不能扑下身子开展工作。
二是工作能力不足,不善于和群众打交道,要么张口结舌,要么一上来就恶言相向。据集镇老百姓反映,有些干部在整治违规经营违规摆摊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某某不听劝,我把他的东西都收走了”。此言一出立即激起了老百姓的不满情绪,接下来的工作就很难开展了。部分干部想尽快把工作落实到位能理解,但一味急于求成,缺乏和群众沟通的耐心,良民逼急了也成刁民,最终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是干群关系不密切,不能真正担民之忧、解民之苦。有次我在村里搞宣传和征集民意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就板着脸说:“调查询问这些干什么,搞些假摆式,到头来问题还不是解决不了。”可见某些干部的不作为在潜移默化的腐蚀着政府的公信力。部分乡镇干部不愿到农村去,即使到自己所包村组也只见村组干部,不敢接触群众,甚至害怕群众,很少深入到群众之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缺少和群众的沟通交流,就不能及时发现和了解群众中的矛盾和问题,致使部分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和化解,小事成大事,增加了解决的难度,群众意见很大。
本人才疏学浅,经过观察和思考暂且只发现以上三点问题,也都是少部分干部存在的情况。我觉得基层工作要做好,关键词是“群众满意度”要提上来,接下来针对以上三个问题,结合“如何提升群众满意度”浅谈基层干部该如何在一线开展工作:
第一要有责任,敢担当。基层干部在落实上面下来的政策和思想、搞迎检评比整改和报告之余,要腾出精力下村入户,开组长会、户主会,密切联系群众,调查和解决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真正把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为民办实事,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第二要有耐心,注意沟通方式,避免激发矛盾。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不仅看你怎么说,更要看你怎么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仅是个人品行修养问题,还会对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多跟群众拉拉家常,通过聊天与沟通,平等待人,以情感人,保持自己的公仆情怀,以真情实感让百姓感到党委政府的温暖。
第三要加强培训和学习。一是要落实乡镇干部的集体培训,提升乡镇干部的素质,加强为民办事的能力;二是干部们自身要加强学习,干部们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学习和群众打交道的方法、学习基层群众纠纷的处理技巧、学习高效的工作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最需要的就是一颗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和进步的进取心,这样才能为更多的群众排忧解难。
据群众普遍反映,他们坚信只有国泰民安才有好日子过,而中国当前的大好形势都表明绝大部分干部还是有所作为的,临澧县也是如此,现在生活水平提上来了,偷窃抢劫的少了,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更多的追求精神享受,他们坚信在党委政府的好政策下,在群众和干部的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下,自己能靠勤劳的双手奋斗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xxx思想和xxx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1.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对领导关注的、要考核的“显绩”比较重视,对打基础、利民生的“潜绩”关注不够。比如在农民建房、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与群众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
2.有时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慢慢与群众拉开距离,出现了脱离群众的问题。
3.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入,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电话指示、文件指导,对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有力、不够彻底。
4.工作作风漂浮,工作不够务实,强行执行政策多,关心群众需求少,喜欢“和稀泥”。
5.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注重改善民生,建成了一批过去一直想建而未建的民生项目,但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6.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持久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没有认认真真将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7.艰苦朴素作风、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不能经常在内心深处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换位思考。
8.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的时间少,不愿意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只注重自己想了解什么,没有关心群众的诉求。
9.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基层的角度考虑,满足于来什么事办什么事,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为基层办事主要体现在给钱给物,真正关心体贴的少,尊重群众首创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
10.部分工作方式方法与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运用新方式、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
11.基层调查研究不深不透,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掌握的还不够实、不够全面。
12.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很少接触群众。最近几年,也没有花更多时间直接接触基层群众,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尽了解,慢慢就与人民群众有了距离,没能与人民群众很好地打成一片。
13.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比如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上,了解的就多关心,不了解的就没有主动去帮助。
14.下基层与群众交流得少,没有沉下身子接地气,了解基层群众情况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拓思路、出点子、尤其是调查研究不够,出于对分管部门的信任,就交由职能部门去解决,导致与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15.工作中先后接触过一些集体访、越级访等信访案件,因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和过分要求,对信访群众一度抱有偏见,没有站在信访群众的立场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
16.宗旨意识远没有践行在行动上,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基层鲜活的典型经验学习总结的不够,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分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17.“问计于民”的意识不够,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急。
18.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所弱化,对群众的呼声困难了解不够,有时满足于完成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对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多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考虑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19.在处理加快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有所欠缺,对于群众关心的脱贫解困,教育医疗、便利出行、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上重视不够,没能时刻做到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20.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有时产生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思想误区;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冷暖疾苦不那么上心了,久而久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也就淡化了。
21.缺乏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22.总认为“为民发展”就要抓大放小,把工作重点放在大项目、大建设上,只要把经济指标搞上去了,群众生活就上去了,一切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办事情,考虑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多,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考虑的少,特别是深入到社区贫困家庭访贫问苦更少了。
23.平时下乡调研检查工作,尽量做到不打招呼、随机抽查,但是或早或晚都会回到城里,在乡镇居住的少,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疏远了群众。
24.思想上对“依靠谁”认识不够深刻,有时自认为工作经历多,经验丰富,在碰到困难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请教学习不够,不注意吸取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
25.随着工作岗位的改变,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不自觉地开始与群众存在距离,导致工作中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没有很好地针对每个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
26.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有所懈怠,想问题、做决策虽然能够做到出于公心,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追求个人口碑和自我实现的私心杂念。
27.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虽然手机内存有上千名上访群众的号码,然而有时上访群众的诉求缺少耐心的解释和引导,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
28.在习惯上认为对党负责是宏观性要求,是硬任务;对人民负责是微观性标准,是软约束,特别是认为自身的提拔、任命、考核主要在上级,群众没有决定权,所以更多地考虑如何面对考核,对上“交账”,而对如何使上级精神落地生根,把要求部署转化为惩治腐败、切身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考虑较少。
29.基层调研不深入。自己联系×个乡镇、×个企业、×个社区,平时到这×个联系点去的多,到其他乡镇、企业去的少,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的少,听汇报多、看实地少,存在“隔着玻璃看”的现象。
30.联系群众不紧密。与基层群众联系少,在抓工作、谋发展时,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少,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多,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不够全面准确。
31.工作方法较简单。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还是按部就班,在与时俱进地将群众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还有待提升。对群众基本需求等问题重视不够,解决办法不多,还只停留在“送钱、送物”上,帮助基层和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力度不大。
32.听不进意见。下级和职工群众的话听不进去,有时下级和职工群众汇报工作、反应情况时,不是耐心细致听取对方的陈述,不让下级把话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把下级和职工训斥一顿。结果是下级有话不敢说,有不同意见不敢反应,干群之间的鸿沟也就越来越深。
33.调研不深入。在工作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时,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群众中,摸清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内在关系,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而是盲目的拍脑袋定板,拍板的方案即缺乏科学性,让执行者左右为难不说,严重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34.对下负责少。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不差分毫的贯彻领导的意图,领导一句话语、一个眼神自己就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怎样能干好,但是,有时对于职工和群众反映的情况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有时甚至不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去满足对领导的高度负责。
35.科学决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同志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倾听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够,对部门和基层干部提要求多、布置任务多,对思想、工作和生活关心少,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需要改进。
36.没有落实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工作精力用于开会和日常事务过多,用于联系群众、联系基层时间不够;在办公室、会议室多,下基层入农家不够;听单位领导汇报比较多,与一般干部及群众接触不够;主观意愿成份多,广泛听取同事、群众意见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掘群众的首创精神,没有做到真正把人民群众当老师、当亲人、当英雄,政绩观、群众观有所偏离,过于追求发展,考虑名次,有所忽视民生改善和百姓诉求,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方面力度不大。
37.在工作决策部署和精力投放上,偏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工作,对民生改善、社会事业投入精力偏少。
38.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不够。
39.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被动解决多、主动解决少,解民难、纾民困、化民忧的工作力度还需要加大。
40.对全县困难群体,还停留在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层面,多数是安排有关部门按政策搞好救助,逢年过节走访慰问,深入跟踪帮扶少,“群众提出要求、党政解决问题、群众进行评价”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41.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虽然也经常深入村居,但是由于调研时间限制,与群众沟通交流不深入细致,有时候只注重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没有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一些深层次问题挖掘不够,分析不透,没有真正做到解剖麻雀、举一反三。
42.随着阅历增长、环境变化,不自觉地在思想深处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认识出现模糊,潜意识中在处理对上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关系上出现偏差,以至在工作中考虑上级满意不满意的时候多一些,考虑群众高兴不高兴的时候就相对少一些。群众观念淡化、为民情怀弱化,没有实实在在地站在贫困群众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就不能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43.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识,没有树牢群众立场和群众观念,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结合分管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较少,对实际情况掌握不全面、不准确。听取群众意见不多,工作争先创优意识不强,还不够积极主动。
44.自己认为来自于基层,对问题比较了解,对情况比较熟悉,因而,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45.没有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十四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原点和力量源泉。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里装着群众,做到“情为民所系”,时刻保持敬民、忧民、爱民的赤子之心,做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贴心人”,在为民服务中实现价值。
从思想境界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落脚到为百姓解难题上。只有通过真心实意地、更好地为群众解决难题,才能把初心和使命落到实处。
从党的性质来看,“为民服务解难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重要使命。履行好这一使命,是我们党的执政合法性在新时代的证明和确认。可以说,能否做到“为民服务解难题”是我们工作能力、战斗能力的一个重要表征。
从干部自身来看,“为民服务解难题”,既是一种政治使命,也是一种价值体现。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担当的重要途径就是要“为民服务解难题”,真心实意解决老百姓所急、所思、所盼的问题。作为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就是勇于和善于去为人民服务,就是认真履行职责,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着手,让人民群众看到“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真心实意。
“为民服务解难题”,“难题”难在哪里?第一,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总体上遵循的是由易到难,由局部到全局,由一些行业到社会总体的改革发展布局。因为是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那么能做的先做,深层次难题就积累下来了。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们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也面临难啃的硬骨头。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会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少,人民群众遇到的待解的深层次问题很多,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必答题。第二,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变化,世界也在变化,国内外变化的叠加,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遇,另外一方面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
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有近14亿人的中国全面建成“不落一人”的小康社会,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壮举。这是一个特殊的使命,对于全体党员干部来说,可谓生逢其时,这呼唤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有所作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全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养老服务顺心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在主题教育中,瞄准这些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这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提醒全党同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没有人民利益外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此次集中学习就是这一根本宗旨的强化和体现。要认识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的纯粹性就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就体现在真心实意“为民服务解难题”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为民服务解难题”,首先要警惕少数党员干部想当然地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以致脱离群众,甚至走到群众利益的对立面。这就需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群众的实际需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把事情做到群众心坎上。
为民、惠民的行动背后,是亲民、敬民的理念与情怀。正是因为秉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是因为相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正是因为选择“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党才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的力量,在新时代的逐梦征程上一往无前。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我们一定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不渝、矢志不移的初心和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原点和力量源泉。“为民服务解难题”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宗旨、根本性质,体现了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鲜明品格、政治本色。基层党员干部处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地位特殊,作用重大。
为民服务解难题,要践行群众路线,切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就要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接,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现实难题。
为民服务解难题,要永葆为民情怀,真心真情、用心用情做好工作。要尽心尽力服务群众,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下最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事、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把查和改贯通起来,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实现好“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提升群众满意度。
为民,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地贯彻执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人民公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民服务解难题是目标之一,旨在为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负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事情办得好不好,最终要由群众来评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取信于民是我们为政的根本。我们要树立威信,就必须以民为根本,为人民办实事。
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担使命,带头为民服务解难题,要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用到带头为民服务解难题上,用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利长远的好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折不扣地把干事创业敢担当融入到本职业务工作中去,抓在具体的细节问题上,在细节处下功夫。要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整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讲的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将主题教育活动落到实处,解决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实现为民服务解难题。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xxx思想和xxx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机关各项任务,促进机关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按照新时期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笔者根据本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近年来,我局机关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机关党建特色年为主题,以打造“五型”党组织和“四强”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局工作大局,通过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等工作,狠抓了机关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支部各项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检验、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机关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全局工作的开展和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局基层党建工作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较为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三是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
四是党内监督不健全。机关党内监督机制缺乏抓手,不够健全,渠道不太畅通;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机关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五是党建工作保障不力。机关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不落实。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同时,党务干部参加培训少,部分党务干部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党务工作难以适应。
(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机关党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机关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做到工商工作的难点上,放到机关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机关党建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管理,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机关党建工作机制。一是健全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党组主要领导同志要负起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人,把党建作为机关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党组领导同志也要按“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分管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二是建立机关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及领导体制上的特殊性,决定只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机关党组织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要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继续实行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三)立足本职,丰富党建工作内容。要围绕全党的中心工作,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工商职能工作任务的完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载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在工作方式上有所改进、突破;要结合机关业务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党建活动,突出“政治性、针对性、有效性、渗透性”,不搞形式主义,要在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积极性等方面来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
(四)加强教育,落实党内监督机制。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提高机关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按照党章的总体要求和监督条例的具体规定,强化机关党的纪检机构的监督职能,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对党员干部实行全方位、宽领域的监督,并切实加大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置力度,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五)完善制度,为党建工作提供保障。一是党务干部队伍专业化。专业稳定的党务干部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要改变党务干部兼职的现状,使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建立党务干部的学习培训制度。要加大学习培训的力度,为党务干部提供学习、考察、参观的机会,拓宽知识面,使党务干部成为“专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增强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保证机关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建立经费保障制度。根据党建工作需要,制定各基层党组织年度经费预算计划,纳入单位开支的预算之中,改变党建工作无钱开展的尴尬的局面,为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经费保障。
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和材料。现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自我对照检查的基础上,为接受党员群众的评判和监督,切实解决政治上不够坚强和“四风”等方面所存在突出问题,确保达到修正错误纠正缺点目的,特制定个人整改方案,请大家监督落实。
1.政治坚定性不强。由于自己是从内地来新疆工作,还保持一种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固定思维模式和观念,对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有些不理解,没有从新疆的区位资源优势、宗教历史沿革、国际战略地位来认识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对全国稳定大局的重要性,导致自己对维稳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认识不够。
整改措施:(1)切实将政治坚强作为第一标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第一任务,深刻领会实质,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战略定力,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和地委关于维护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提升分析研判能力,时刻保持大局观念,把“确保不出事,不出大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思想和行动上全面进入备战状态。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2)深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新疆“三史”、“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五观”认真研读新党办(2013)11号文件,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每月深入乡镇调查研究不少于4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政治鉴别力。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在2014年底见到明显成效,并长期坚持。
2.政治敏锐性不强。对当前新疆“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认识不到位。在对分管部门和援疆队伍的管理中,只是以干好工作、完成任务为标准,没有将抓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在发动援疆干部宣讲民族团结投入参与不够。
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常态化维稳措施,充分相信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每月对分管部门和单位进行督查4次,对不坚守岗位、维稳措施不到位、思想麻痹、行动迟缓等现象予以坚决纠正。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2)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每月开展1次援疆干部开展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宣讲活动,并作为一项重点督导检查内容。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3.政治鉴别力不够强。长期在湖南工作,到托克逊工作后对民族宗教政策缺乏系统深入学习,带头执行政治纪律,抓宗教事务管理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措施:(1)坚持每周5到所联系的库米什清真寺去1次,教育联系点宗教人士在引导信教群众、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2)每月深入乡镇、村(社区)切实弄清当前乡村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少于3次,认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4.政治执行力不强。在工作中缺乏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魄力,对地委、县委的重大战略部署,有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整改措施:(1)继续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县人民医院中心楼建设,力争在10月底交付使用。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2)充分发挥援疆工作优势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争取资金,确保在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帮带方面取得新成效。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3)要把产业援疆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深化产业合作,吸引更多湖南企业来县投资兴业。
1.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对领导关注的、要考核的“显绩”比较重视,对打基础、利民生的“潜绩”关注不够。比如在农民建房、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与群众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
2.有时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慢慢与群众拉开距离,出现了脱离群众的问题。
3.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入,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电话指示、文件指导,对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有力、不够彻底。
4.工作作风漂浮,工作不够务实,强行执行政策多,关心群众需求少,喜欢“和稀泥”。
5.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注重改善民生,建成了一批过去一直想建而未建的民生项目,但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6.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持久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没有认认真真将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7.艰苦朴素作风、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不能经常在内心深处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换位思考。
8.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的时间少,不愿意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只注重自己想了解什么,没有关心群众的诉求。
9.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基层的角度考虑,满足于来什么事办什么事,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为基层办事主要体现在给钱给物,真正关心体贴的少,尊重群众首创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
10.部分工作方式方法与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运用新方式、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
11.基层调查研究不深不透,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掌握的还不够实、不够全面。
12.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很少接触群众。最近几年,也没有花更多时间直接接触基层群众,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尽了解,慢慢就与人民群众有了距离,没能与人民群众很好地打成一片。
13.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比如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上,了解的就多关心,不了解的就没有主动去帮助。
14.下基层与群众交流得少,没有沉下身子接地气,了解基层群众情况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拓思路、出点子、尤其是调查研究不够,出于对分管部门的信任,就交由职能部门去解决,导致与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15.工作中先后接触过一些集体访、越级访等信访案件,因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和过分要求,对信访群众一度抱有偏见,没有站在信访群众的立场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
16.宗旨意识远没有践行在行动上,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基层鲜活的典型经验学习总结的不够,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分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17.“问计于民”的意识不够,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急。
18.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所弱化,对群众的呼声困难了解不够,有时满足于完成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对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多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考虑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19.在处理加快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有所欠缺,对于群众关心的脱贫解困,教育医疗、便利出行、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上重视不够,没能时刻做到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20.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有时产生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思想误区;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冷暖疾苦不那么上心了,久而久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也就淡化了。
21.缺乏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22.总认为“为民发展”就要抓大放小,把工作重点放在大项目、大建设上,只要把经济指标搞上去了,群众生活就上去了,一切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办事情,考虑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多,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考虑的少,特别是深入到社区贫困家庭访贫问苦更少了。
23.平时下乡调研检查工作,尽量做到不打招呼、随机抽查,但是或早或晚都会回到城里,在乡镇居住的少,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疏远了群众。
24.思想上对“依靠谁”认识不够深刻,有时自认为工作经历多,经验丰富,在碰到困难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请教学习不够,不注意吸取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
25.随着工作岗位的改变,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不自觉地开始与群众存在距离,导致工作中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没有很好地针对每个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
26.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有所懈怠,想问题、做决策虽然能够做到出于公心,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追求个人口碑和自我实现的私心杂念。
27.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虽然手机内存有上千名上访群众的号码,然而有时上访群众的诉求缺少耐心的解释和引导,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
28.在习惯上认为对党负责是宏观性要求,是硬任务;对人民负责是微观性标准,是软约束,特别是认为自身的提拔、任命、考核主要在上级,群众没有决定权,所以更多地考虑如何面对考核,对上“交账”,而对如何使上级精神落地生根,把要求部署转化为惩治腐败、切身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考虑较少。
29.基层调研不深入。自己联系×个乡镇、×个企业、×个社区,平时到这×个联系点去的多,到其他乡镇、企业去的少,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的少,听汇报多、看实地少,存在“隔着玻璃看”的现象。
30.联系群众不紧密。与基层群众联系少,在抓工作、谋发展时,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少,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多,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不够全面准确。
31.工作方法较简单。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还是按部就班,在与时俱进地将群众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还有待提升。对群众基本需求等问题重视不够,解决办法不多,还只停留在“送钱、送物”上,帮助基层和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力度不大。
32.听不进意见。下级和职工群众的话听不进去,有时下级和职工群众汇报工作、反应情况时,不是耐心细致听取对方的陈述,不让下级把话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把下级和职工训斥一顿。结果是下级有话不敢说,有不同意见不敢反应,干群之间的鸿沟也就越来越深。
33.调研不深入。在工作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时,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群众中,摸清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内在关系,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而是盲目的拍脑袋定板,拍板的方案即缺乏科学性,让执行者左右为难不说,严重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34.对下负责少。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不差分毫的贯彻领导的意图,领导一句话语、一个眼神自己就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怎样能干好,但是,有时对于职工和群众反映的情况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有时甚至不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去满足对领导的高度负责。
35.科学决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同志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倾听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够,对部门和基层干部提要求多、布置任务多,对思想、工作和生活关心少,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需要改进。
36.没有落实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工作精力用于开会和日常事务过多,用于联系群众、联系基层时间不够;在办公室、会议室多,下基层入农家不够;听单位领导汇报比较多,与一般干部及群众接触不够;主观意愿成份多,广泛听取同事、群众意见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掘群众的首创精神,没有做到真正把人民群众当老师、当亲人、当英雄,政绩观、群众观有所偏离,过于追求发展,考虑名次,有所忽视民生改善和百姓诉求,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方面力度不大。
37.在工作决策部署和精力投放上,偏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工作,对民生改善、社会事业投入精力偏少。
38.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不够。
39.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被动解决多、主动解决少,解民难、纾民困、化民忧的工作力度还需要加大。
40.对全县困难群体,还停留在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层面,多数是安排有关部门按政策搞好救助,逢年过节走访慰问,深入跟踪帮扶少,“群众提出要求、党政解决问题、群众进行评价”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41.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虽然也经常深入村居,但是由于调研时间限制,与群众沟通交流不深入细致,有时候只注重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没有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一些深层次问题挖掘不够,分析不透,没有真正做到解剖麻雀、举一反三。
42.随着阅历增长、环境变化,不自觉地在思想深处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认识出现模糊,潜意识中在处理对上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关系上出现偏差,以至在工作中考虑上级满意不满意的时候多一些,考虑群众高兴不高兴的时候就相对少一些。群众观念淡化、为民情怀弱化,没有实实在在地站在贫困群众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就不能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43.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识,没有树牢群众立场和群众观念,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结合分管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较少,对实际情况掌握不全面、不准确。听取群众意见不多,工作争先创优意识不强,还不够积极主动。
44.自己认为来自于基层,对问题比较了解,对情况比较熟悉,因而,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45.没有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集中在作风建设上,要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中央“四风”问题危害极大,是严重损害党的肌体的“毒瘤”把解决“四风”问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抓住了要害,找准了穴位。整改落实阶段是取得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关键阶段,做好这一阶段工作,对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站支部在搞好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四对照四检查”活动,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和互相帮等形式,认真找准和查摆自己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解剖。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扎扎实实搞好集中整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圆满完成。支部在查摆的过程中,查找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学习不够深入,学习热情不高。包括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浅尝辄止,学习上还存在应付思想。特别是工作忙的时候,终日埋头于纷繁复杂的事务堆里,对于党的新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深,致使理论根基不实,不能很好的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学习只限于份内的科目,没有从教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并且理论学习联系实际工作不够,由于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导致学习归学习,理论和实际相脱节。能很好的运用和指导工作实践。二是个别同志独立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有限,不能很好的承担份内工作,办事效率较低,创新意识不够,进取心不强,安于现状。往往是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发,临时性的工作和活动较多,全盘谋划工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还比较欠缺。
三是有的通知工作不够严谨、规范,工作责任心和执行力需进一步加强。个别同志在工作上存在安逸、满足现状、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思想,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敬业精神差,工作敷衍了事、消极应对,办事推诿拖拉,缺乏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工作中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等,对各类规章制度执行有时不到位。
四是个别同志工作纪律有时坚持不够。存在懒散和自由主义现象,自我要求不严,上下班时间有时坚持不好。工作状态上精神懈怠、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
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支部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作自我剖析。支部书记带头剖析,率先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给广大党员带了好头,其他党员也能敞开心扉,坦诚剖析自己,勇于批评他人,大家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听取,使专题组织生活会始终在严肃、认真、和谐的气氛中进行。通过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召开,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整改方向,使广大党员干部受益匪浅,进一步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
二、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在查摆出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学习前几个阶段取得的主要经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认真进行整改。针对党员个人和支部的相关问题,自上而下制定整改措施。党员领导干部的整改,要为其他普通党员干部做表率。着重从树立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方面,从解决群众困难问题,为民办实事方面,从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等方面进行整改。要求将落实整改承诺事项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进行公示,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分析查摆出来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解决。通过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更新观念,创新整治思路、整治手段和监管机制;密切联系群众,带头服务群众;坚持以公平促公平,以透明促廉洁,不断提高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水平;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规范从政行为等方面,切实解决群众关注和查找出来的各项问题。
四、建立长效机制。围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着眼长远,建章立制,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制创新,形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把落实整改措施和建章立制结合起来,巩固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总体要求,围绕“提升党性修养、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切实解决广大党员在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和廉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和材料。现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自我对照检查的基础上,为接受党员群众的评判和监督,切实解决政治上不够坚强和“四风”等方面所存在突出问题,确保达到修正错误纠正缺点目的,特制定个人整改方案,请大家监督落实。
1.政治坚定性不强。由于自己是从内地来新疆工作,还保持一种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固定思维模式和观念,对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有些不理解,没有从新疆的区位资源优势、宗教历史沿革、国际战略地位来认识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对全国稳定大局的重要性,导致自己对维稳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认识不够。
整改措施:(1)切实将政治坚强作为第一标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第一任务,深刻领会实质,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战略定力,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和地委关于维护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提升分析研判能力,时刻保持大局观念,把“确保不出事,不出大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思想和行动上全面进入备战状态。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2)深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新疆“三史”、“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五观”认真研读新党办(2013)11号文件,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每月深入乡镇调查研究不少于4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政治鉴别力。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在2014年底见到明显成效,并长期坚持。
2.政治敏锐性不强。对当前新疆“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认识不到位。在对分管部门和援疆队伍的管理中,只是以干好工作、完成任务为标准,没有将抓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在发动援疆干部宣讲民族团结投入参与不够。
整改措施:(1)认真落实常态化维稳措施,充分相信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每月对分管部门和单位进行督查4次,对不坚守岗位、维稳措施不到位、思想麻痹、行动迟缓等现象予以坚决纠正。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2)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每月开展1次援疆干部开展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宣讲活动,并作为一项重点督导检查内容。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3.政治鉴别力不够强。长期在湖南工作,到托克逊工作后对民族宗教政策缺乏系统深入学习,带头执行政治纪律,抓宗教事务管理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措施:(1)坚持每周5到所联系的库米什清真寺去1次,教育联系点宗教人士在引导信教群众、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2)每月深入乡镇、村(社区)切实弄清当前乡村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少于3次,认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整改时限:长期坚持。
4.政治执行力不强。在工作中缺乏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魄力,对地委、县委的重大战略部署,有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整改措施:(1)继续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县人民医院中心楼建设,力争在10月底交付使用。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2)充分发挥援疆工作优势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争取资金,确保在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帮带方面取得新成效。
整改时限:今年年底。
(3)要把产业援疆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深化产业合作,吸引更多湖南企业来县投资兴业。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用好的作风和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
市委书记孙春兰在一篇体会文章中这样写道:“领导干部与群众走得越勤,群众的心离我们就越近;我们把群众的事当自己事,群众才会拿我们当自己人、当亲人。”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领导同志多次深入联系点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深入到分管的部门行业和基层单位,尤其是到条件艰苦、困难比较多的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工地等108个基层单位和95户困难家庭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解决问题,同时还邀请民营企业家、科技研发人员、社区工作者、基层医务人员、人民教师、个体工商户、普通菜农、环卫工人等基层干部群众到市委机关,面对面听取他们的心声和诉求。
市委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的实施意见》,1256名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1877个,其中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基层联系点32个,每人确定一个村或社区、企事业单位、项目、学校为联系点,经常深入群众当中,听取意见,调查研究,协调帮助解决了农村和社区组织工作经费与场所,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困难群体帮扶,食品安全,以及群众用水、用电、看病、出行、垃圾处理、留守老人照料等60多个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经常化、制度化。同时,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在北方网搭建了市委书记、市长与群众直通交流平台,开辟了“我对书记说心里话”、“我向市长提建议”、“我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建议”等栏目,搭建起市领导同志与群众的直通交流平台。2013年共办理人民网网民留言1596件,已办结1516件,办结率达95%。
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的“正冠明镜”,群众不满意的就是我们着力整改的,群众所盼的就是我们所干的。
滨海新区各级领导干部不影响基层正常生产,不增加群众负担,先后有2500多次走街村、访百姓、进企业、下工地,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解决了改建小学操场、配齐楼道暖气、增设校车、部分村居基础设施配套、文化活动场所面积小、防暑降温设施不足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市容环境整治等问题。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联系10家以上企业或所属单位。市司法局推进律师事务所与村(居)委会结对子,在全市设立法律服务站点1042个。市人民检察院的党员干部在接待群众信访工作中,树立“五个决不能”的思想,即决不能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决不能对人民群众的要求敷衍塞责,决不能对人民群众的求助置之不理,决不能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不管不问,决不能让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天房集团组织党员干部入住空闲的保障房,与困难群众做邻居,亲身体会群众的生活,感受他们生活中的疾苦。
市民政局干部李金铸在参加了“当小巷总理”体验式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在参与街道、社区的日常工作中,更直接地了解到基层干部群众的需求,发现了在低保救助、优抚安置、社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改进作风、改进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方向明确。”
市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定,建立健全了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市委委员联系市党代表和市党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等。市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定期研究信访工作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牵头督办重要信访事项以及督办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制度等。市政府制定了进一步改进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作风八项措施、市政府党组成员联系社区、农村和困难群众制度等。市政协也分别制定和完善了加强政协党组、政协主席会议和政协常务委员会自身建设的制度。
各部门各单位也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制度规定。市国资两委制定了《深入困难企业调研帮困制度》,对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每月深入困难企业的时限、方式做出明确规定。市委农工委、市农委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要用三分之一时间开展调研。市级机关工委修订完善了“每个党组织联系一个基层单位、每个党支部联系一个困难群众”的“双联”制度。到目前,全市共建立密切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制度902个。
在全市开展联系500个社区、帮扶500个困难村工作,从市级机关、区县机关、市属企事业单位抽调3836名干部深入社区和困难村。市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成水向记者介绍说:“驻村工作组与困难村的村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困难村解决实际问题,让机关干部们真正能够面对面和基层群众打交道,实实在在地接到了地气,大家不仅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与群众的感情也不断加深。”
应学院党委要求,根据上级文件指示精神,认真对照“四讲四有”党员标准,紧紧围绕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鉴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化工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此次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现将支部成立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并提出整改措施。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党员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支部组织党员理论学习缺少系统性计划,党员理论学习系统性不强,学习的主动自觉性和学习效果不好,对学习内容理解不深,支部未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整改方向:在支部的理论学习上下功夫,除支部统一学习外,党支部成员应以组为单位自行组织理论学习与交流,通过对当今时政要闻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将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党员个人乃至整个支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十五
党员,即政党成员,是指同意党的纲领和政策,遵守党章,自愿入党的党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农村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农村党员则是党在农村的急先锋和先遣队,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当前在大多数农村的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时间少、内容偏;“联上多,联下少”;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一些党员甚至在处理问题时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考虑群众的感受,群众意见很大。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有诸多因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村党员对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摆在了次要位置。二是真正走近农民身边,服务群众的时间还不够多。有些农村党员虽然身在农村,但心不在农村,对身边群众不愿意去了解,对群众没有感情,很少甚至不会主动到农民家中走访了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绕道走”,仅有的一些走访也局限于上级指令和硬性指标等。三是农村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内容不全面,党员群众呈现两条平行线,平时不接触,一交叉就是矛盾纠纷,而涉及内容又集中表现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村民违规建房、土地征用、计生等问题。党员干部对问题把不准,认为联系服务群众就只包括解决上述问题,忽略其他应该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例如带领农民致富、盘活集体资产、服务农业生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造成当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片面、狭窄。
二、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基础缺失、考核不活。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集体经济就逐步走向衰弱,在当前农村大范围的存在着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的现象,这不仅使得农村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群众的主要物质纽带,也使得农村党员在面对生产、经营自主性日益扩大的群众面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联系方法和途径,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党员“联下少”的现象。二是农村党员干部的考核提拔机制存在诸多弊端。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的考核不需要群众的参与,群众没有发言权,在涉及到党员干部提拔考核时,存在“一言堂”弊端,大部分乡镇领导说了算,乡镇领导说行就行,群众说了不算,缺乏群众的监督,这就从源头上使得农村的党员干部没有动力去联系服务群众,只要与上级领导保持好关系,考核提拔就不成问题,导致党员干部“联上多”现象大行其道。
三、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法不多、渠道不畅。
一是联系和服务群众创新不足,被动执行。当前农村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存在以“结对帮扶”、“挂点驻村”等机关干部下乡服务为推手,自己被动参与其中为主要形式的问题,形式单一,缺乏自主创新和主动服务意识。二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资金不足。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只能停留在进行一般的捐款捐物等简单的帮扶上。三是工作方法简单陈旧。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落实计划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靠“经济处罚”,解决纠纷靠“恐吓哄骗”。四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不畅。党员对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工作重视不够,党员不愿“惹”群众的事情,以自保心态对待农村工作,造成当前农村一些群众想找党员反映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反馈和处理。
四、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不强、作风不实。
一是农村党员干部和党员文化素质还不高,特别是一部分农村党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观念陈旧,生活水平还不如当地普通群众,更谈不上有效联系和服务群众,造成农村很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严重不足。二是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够好。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短期、形式的培训造成当前农村党员参加了培训却帮不了村民什么忙的尴尬局面。三是党员待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农村不少党员还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比较艰难,党内关怀也没有及时得到落实,不落实待遇单方面要求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给党员造成一种义务多,权利少,甚至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错误认识,造成了党员履行义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下降。四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农村党员热衷于各种各样的会议、检查、评比以及应酬,静下心来抓落实少,倾听群众声音,踏实解决问题更是少之又少,一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看摊守业,不思进取,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和农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中国革命的斗争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回顾我们党在战争年代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和颠覆。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依靠群众,依靠信念,勇于胜利,取得了历史辉煌的伟大胜利。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佐证。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和具体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群众路线是我党发家和发展的传家宝,既有理论上的成熟,更有实践上的检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如何发展,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放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改变,否则,我们就会丢掉执政的土壤、丧失执政的根基。党的群众路线关系着民心向背,左右着党群脉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执政环境的优化,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人民公仆”变为“群众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从心理上拒绝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等等。诚然,这些现象仅存于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行为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要保证群众路线不失其根本实质,必须要提高走群众路线的能力,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党员干部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党的所有工作和一切发展都需要群众参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党的领导、实现科学执政的最好“助推剂”。党员干部要发挥宣传的作用,通过建立党群思想沟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见、建议的新平台,把群众组织、调动起来。
新时期,新任务,党给我们广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奋进目标,要求我们从更加善于做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管任何时候,群众都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撑和基础,这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新生动力。群众路线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思想,把党的奋斗目标凸显集中地概括了出来,认真学习领悟,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具体工作之中,切实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在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福利,愉快和谐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着力树立群众观点、着力解群众决突出问题、着力改进工作作风、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努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这正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
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走好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群众变得尤为重要。新时期的群众路线是要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地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群众路线不是简单的送温暖和施恩惠,是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关注大众民生,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真正的为老百姓做实事,真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管是在什么时候,群众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最有力的后盾,这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坚持群众路线,将权力用于群众之中,权为民所赋,亦当为民所用,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服务和奉献,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多干实事、多办好事,努力将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职能优势,将权力化作服务群众的工具,引导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队伍积极为群众服务,当好群众的“勤务兵”。
就国企而言,存在着企业效率与职工个人利益、企业盈利与职工劳资待遇、企业利润与职工生活福利、企业条件与职工生产环境,以及企业管理发展模式与职工切身利益的享受分配等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和情感交结的操作环节及法规流程。作为国企党员干部和领导,更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和职工的沃土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企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职工、政治上代表职工、感情上贴近职工、工作上为了职工,一切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出发,多为职工群众着想办事,大走群众路线,实施厂务公开,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手段,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不断解决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分配等各方面的基本问题,达到均衡、和谐、有力、成效,才能使企业和职工群众共同品尝到改革发展的硕果、享受和谐进取的乐趣、体验恪尽职守的快乐、拥有积极奋斗的希望,才能得到职工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才能在国企建设和事业发展中取得新发展,迎得新胜利。
1.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对领导关注的、要考核的“显绩”比较重视,对打基础、利民生的“潜绩”关注不够。比如在农民建房、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与群众需求相比仍相对不足。
2.有时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弱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慢慢与群众拉开距离,出现了脱离群众的问题。
3.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不深入,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电话指示、文件指导,对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解决力度不够有力、不够彻底。
4.工作作风漂浮,工作不够务实,强行执行政策多,关心群众需求少,喜欢“和稀泥”。
5.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注重改善民生,建成了一批过去一直想建而未建的民生项目,但民生领域还有许多短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6.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持久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刻领会脱贫攻坚工作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没有认认真真将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7.艰苦朴素作风、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不能经常在内心深处和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换位思考。
8.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面对面的时间少,不愿意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只注重自己想了解什么,没有关心群众的诉求。
9.开展工作还没有完全从便利基层的角度考虑,满足于来什么事办什么事,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为基层办事主要体现在给钱给物,真正关心体贴的少,尊重群众首创意识,发挥主体作用还不够。
10.部分工作方式方法与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运用新方式、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
11.基层调查研究不深不透,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掌握的还不够实、不够全面。
12.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很少接触群众。最近几年,也没有花更多时间直接接触基层群众,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尽了解,慢慢就与人民群众有了距离,没能与人民群众很好地打成一片。
13.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比如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上,了解的就多关心,不了解的就没有主动去帮助。
14.下基层与群众交流得少,没有沉下身子接地气,了解基层群众情况不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不及时,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拓思路、出点子、尤其是调查研究不够,出于对分管部门的信任,就交由职能部门去解决,导致与群众的距离渐行渐远,不知不觉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15.工作中先后接触过一些集体访、越级访等信访案件,因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和过分要求,对信访群众一度抱有偏见,没有站在信访群众的立场和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
16.宗旨意识远没有践行在行动上,对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基层鲜活的典型经验学习总结的不够,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分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17.“问计于民”的意识不够,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所急。
18.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所弱化,对群众的呼声困难了解不够,有时满足于完成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对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多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考虑得不够多、做得不够好。
19.在处理加快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上,片面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有所欠缺,对于群众关心的脱贫解困,教育医疗、便利出行、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上重视不够,没能时刻做到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20.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有时产生了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思想误区;对群众的所思所想、冷暖疾苦不那么上心了,久而久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也就淡化了。
21.缺乏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22.总认为“为民发展”就要抓大放小,把工作重点放在大项目、大建设上,只要把经济指标搞上去了,群众生活就上去了,一切困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于是无论是做决策还是办事情,考虑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多,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考虑的少,特别是深入到社区贫困家庭访贫问苦更少了。
23.平时下乡调研检查工作,尽量做到不打招呼、随机抽查,但是或早或晚都会回到城里,在乡镇居住的少,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疏远了群众。
24.思想上对“依靠谁”认识不够深刻,有时自认为工作经历多,经验丰富,在碰到困难向基层干部和群众请教学习不够,不注意吸取群众首创的新鲜经验。
25.随着工作岗位的改变,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不够,不自觉地开始与群众存在距离,导致工作中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没有很好地针对每个问题沉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途径。
26.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出现了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有所懈怠,想问题、做决策虽然能够做到出于公心,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追求个人口碑和自我实现的私心杂念。
27.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虽然手机内存有上千名上访群众的号码,然而有时上访群众的诉求缺少耐心的解释和引导,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
28.在习惯上认为对党负责是宏观性要求,是硬任务;对人民负责是微观性标准,是软约束,特别是认为自身的提拔、任命、考核主要在上级,群众没有决定权,所以更多地考虑如何面对考核,对上“交账”,而对如何使上级精神落地生根,把要求部署转化为惩治腐败、切身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考虑较少。
29.基层调研不深入。自己联系×个乡镇、×个企业、×个社区,平时到这×个联系点去的多,到其他乡镇、企业去的少,深入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情况的少,听汇报多、看实地少,存在“隔着玻璃看”的现象。
30.联系群众不紧密。与基层群众联系少,在抓工作、谋发展时,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少,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多,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不够全面准确。
31.工作方法较简单。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还是按部就班,在与时俱进地将群众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还有待提升。对群众基本需求等问题重视不够,解决办法不多,还只停留在“送钱、送物”上,帮助基层和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力度不大。
32.听不进意见。下级和职工群众的话听不进去,有时下级和职工群众汇报工作、反应情况时,不是耐心细致听取对方的陈述,不让下级把话说完,就劈头盖脸的把下级和职工训斥一顿。结果是下级有话不敢说,有不同意见不敢反应,干群之间的鸿沟也就越来越深。
33.调研不深入。在工作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时,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群众中,摸清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内在关系,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而是盲目的拍脑袋定板,拍板的方案即缺乏科学性,让执行者左右为难不说,严重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34.对下负责少。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级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不差分毫的贯彻领导的意图,领导一句话语、一个眼神自己就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怎样能干好,但是,有时对于职工和群众反映的情况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有时甚至不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去满足对领导的高度负责。
35.科学决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同志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倾听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不够,对部门和基层干部提要求多、布置任务多,对思想、工作和生活关心少,在工作方式方法上需要改进。
36.没有落实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工作精力用于开会和日常事务过多,用于联系群众、联系基层时间不够;在办公室、会议室多,下基层入农家不够;听单位领导汇报比较多,与一般干部及群众接触不够;主观意愿成份多,广泛听取同事、群众意见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掘群众的首创精神,没有做到真正把人民群众当老师、当亲人、当英雄,政绩观、群众观有所偏离,过于追求发展,考虑名次,有所忽视民生改善和百姓诉求,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方面力度不大。
37.在工作决策部署和精力投放上,偏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工作,对民生改善、社会事业投入精力偏少。
38.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上,还没有完全从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不够。
39.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被动解决多、主动解决少,解民难、纾民困、化民忧的工作力度还需要加大。
40.对全县困难群体,还停留在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层面,多数是安排有关部门按政策搞好救助,逢年过节走访慰问,深入跟踪帮扶少,“群众提出要求、党政解决问题、群众进行评价”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41.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虽然也经常深入村居,但是由于调研时间限制,与群众沟通交流不深入细致,有时候只注重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没有关注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一些深层次问题挖掘不够,分析不透,没有真正做到解剖麻雀、举一反三。
42.随着阅历增长、环境变化,不自觉地在思想深处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认识出现模糊,潜意识中在处理对上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关系上出现偏差,以至在工作中考虑上级满意不满意的时候多一些,考虑群众高兴不高兴的时候就相对少一些。群众观念淡化、为民情怀弱化,没有实实在在地站在贫困群众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就不能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43.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识,没有树牢群众立场和群众观念,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结合分管工作,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较少,对实际情况掌握不全面、不准确。听取群众意见不多,工作争先创优意识不强,还不够积极主动。
44.自己认为来自于基层,对问题比较了解,对情况比较熟悉,因而,不能很好地考虑工作对象的实际困难,没有能够做到把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优先考虑的地位,没有能够全力以赴地为群众着想,还没有真正在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45.没有始终如一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有时自己内心认为只要落实了上级改善民生的“规定动作”、“硬性政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广大群众就一定对党感恩、就一定拥护党的领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不好。
乡镇扶贫工作人员是我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一晃过去近9个月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平时都是坐在办公室里写一些文件之类的软件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很重要,是不可以少的。不过对于基层的干部来说,我更多的时间是在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以及一些常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事情。从接待群众到走访贫困户、从开户主会宣传房前屋后卫生保洁到劝导农户搞好垃圾分类、从参与维护集镇秩序到帮农户清理门前杂物等等...基层工作处处都围绕着群众展开,群众在基层工作中担任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古语有云:人聚则强,人散则弱。同心同德,庶几有成。此言运用于基层干群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干群关系聚则强,散则弱,只有上下齐心,才能发挥群众工作的重大力量,实现相互依存水乳与共的重大突破。然而当前基层干部队伍或多或少存在这么一些问题,借此机会,我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是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工作不扎实。乡镇人员大致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老乡镇工作几十年,没有调整调动过;二是部队转业的事业编制人员;三是新进的公务员。第一类人,工作按部就班,很多文字和电脑工作无法上手,早早做好退休准备;第二类人抱怨工作累待遇低,没有工作前景,于是工作积极性不高;第三类人初出社会,把乡镇工作作为解决就业的平台,不安心想方设法调动。因此,这些乡镇干部大部分不热爱本职工作,也谈不上敬业。他们的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拈轻怕重,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情,不想面对群众。表现在平时的工作中,那就是领导反复督促一件事,这些干部们就是无动于衷,即使到村里也是转一圈就走,开展工作满足于当邮递员、传话筒、遥控器,不能扑下身子开展工作。
二是工作能力不足,不善于和群众打交道,要么张口结舌,要么一上来就恶言相向。据集镇老百姓反映,有些干部在整治违规经营违规摆摊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某某不听劝,我把他的东西都收走了”。此言一出立即激起了老百姓的不满情绪,接下来的工作就很难开展了。部分干部想尽快把工作落实到位能理解,但一味急于求成,缺乏和群众沟通的耐心,良民逼急了也成刁民,最终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是干群关系不密切,不能真正担民之忧、解民之苦。有次我在村里搞宣传和征集民意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就板着脸说:“调查询问这些干什么,搞些假摆式,到头来问题还不是解决不了。”可见某些干部的不作为在潜移默化的腐蚀着政府的公信力。部分乡镇干部不愿到农村去,即使到自己所包村组也只见村组干部,不敢接触群众,甚至害怕群众,很少深入到群众之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缺少和群众的沟通交流,就不能及时发现和了解群众中的矛盾和问题,致使部分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和化解,小事成大事,增加了解决的难度,群众意见很大。
本人才疏学浅,经过观察和思考暂且只发现以上三点问题,也都是少部分干部存在的情况。我觉得基层工作要做好,关键词是“群众满意度”要提上来,接下来针对以上三个问题,结合“如何提升群众满意度”浅谈基层干部该如何在一线开展工作:
第一要有责任,敢担当。基层干部在落实上面下来的政策和思想、搞迎检评比整改和报告之余,要腾出精力下村入户,开组长会、户主会,密切联系群众,调查和解决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真正把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为民办实事,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第二要有耐心,注意沟通方式,避免激发矛盾。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不仅看你怎么说,更要看你怎么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仅是个人品行修养问题,还会对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多跟群众拉拉家常,通过聊天与沟通,平等待人,以情感人,保持自己的公仆情怀,以真情实感让百姓感到党委政府的温暖。
第三要加强培训和学习。一是要落实乡镇干部的集体培训,提升乡镇干部的素质,加强为民办事的能力;二是干部们自身要加强学习,干部们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学习和群众打交道的方法、学习基层群众纠纷的处理技巧、学习高效的工作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最需要的就是一颗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和进步的进取心,这样才能为更多的群众排忧解难。
据群众普遍反映,他们坚信只有国泰民安才有好日子过,而中国当前的大好形势都表明绝大部分干部还是有所作为的,临澧县也是如此,现在生活水平提上来了,偷窃抢劫的少了,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更多的追求精神享受,他们坚信在党委政府的好政策下,在群众和干部的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下,自己能靠勤劳的双手奋斗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农村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农村党员则是党在农村的急先锋和先遣队,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当前在大多数农村的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时间少、内容偏;“联上多,联下少”;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一些党员甚至在处理问题时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考虑群众的感受,群众意见很大。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有诸多因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村党员对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摆在了次要位置。二是真正走近农民身边,服务群众的时间还不够多。有些农村党员虽然身在农村,但心不在农村,对身边群众不愿意去了解,对群众没有感情,很少甚至不会主动到农民家中走访了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绕道走”,仅有的一些走访也局限于上级指令和硬性指标等。三是农村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内容不全面,党员群众呈现两条平行线,平时不接触,一交叉就是矛盾纠纷,而涉及内容又集中表现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村民违规建房、土地征用、计生等问题。党员干部对问题把不准,认为联系服务群众就只包括解决上述问题,忽略其他应该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例如带领农民致富、盘活集体资产、服务农业生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造成当前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片面、狭窄。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集体经济就逐步走向衰弱,在当前农村大范围的存在着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甚至缺失的现象,这不仅使得农村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群众的主要物质纽带,也使得农村党员在面对生产、经营自主性日益扩大的群众面前,缺乏行之有效的联系方法和途径,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党员“联下少”的现象。二是农村党员干部的考核提拔机制存在诸多弊端。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的考核不需要群众的参与,群众没有发言权,在涉及到党员干部提拔考核时,存在“一言堂”弊端,大部分乡镇领导说了算,乡镇领导说行就行,群众说了不算,缺乏群众的监督,这就从源头上使得农村的党员干部没有动力去联系服务群众,只要与上级领导保持好关系,考核提拔就不成问题,导致党员干部“联上多”现象大行其道。
一是联系和服务群众创新不足,被动执行。当前农村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存在以“结对帮扶”、“挂点驻村”等机关干部下乡服务为推手,自己被动参与其中为主要形式的问题,形式单一,缺乏自主创新和主动服务意识。二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资金不足。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只能停留在进行一般的捐款捐物等简单的帮扶上。三是工作方法简单陈旧。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落实计划靠“行政命令”,推动工作靠“经济处罚”,解决纠纷靠“恐吓哄骗”。四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不畅。党员对畅通群众意愿表达渠道工作重视不够,党员不愿“惹”群众的事情,以自保心态对待农村工作,造成当前农村一些群众想找党员反映问题却得不到应有的反馈和处理。
一是农村党员干部和党员文化素质还不高,特别是一部分农村党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欠缺、观念陈旧,生活水平还不如当地普通群众,更谈不上有效联系和服务群众,造成农村很多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动力严重不足。二是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够好。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短期、形式的培训造成当前农村党员参加了培训却帮不了村民什么忙的尴尬局面。三是党员待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农村不少党员还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比较艰难,党内关怀也没有及时得到落实,不落实待遇单方面要求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给党员造成一种义务多,权利少,甚至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错误认识,造成了党员履行义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下降。四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一些农村党员热衷于各种各样的会议、检查、评比以及应酬,静下心来抓落实少,倾听群众声音,踏实解决问题更是少之又少,一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看摊守业,不思进取,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和农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xxx思想和xxx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
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支部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16篇)篇十六
中国革命的斗争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回顾我们党在战争年代能取得胜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和颠覆。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依靠群众,依靠信念,勇于胜利,取得了历史辉煌的伟大胜利。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佐证。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和具体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群众路线是我党发家和发展的传家宝,既有理论上的成熟,更有实践上的检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如何发展,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放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改变,否则,我们就会丢掉执政的土壤、丧失执政的根基。党的群众路线关系着民心向背,左右着党群脉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执政环境的优化,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人民公仆”变为“群众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从心理上拒绝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等等。诚然,这些现象仅存于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行为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要保证群众路线不失其根本实质,必须要提高走群众路线的能力,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党员干部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党的所有工作和一切发展都需要群众参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党的领导、实现科学执政的最好“助推剂”。党员干部要发挥宣传的作用,通过建立党群思想沟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见、建议的新平台,把群众组织、调动起来。
新时期,新任务,党给我们广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奋进目标,要求我们从更加善于做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管任何时候,群众都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撑和基础,这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新生动力。群众路线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思想,把党的奋斗目标凸显集中地概括了出来,认真学习领悟,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具体工作之中,切实关注并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在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的同时能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福利,愉快和谐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着力树立群众观点、着力解群众决突出问题、着力改进工作作风、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努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这正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
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走好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群众变得尤为重要。新时期的群众路线是要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地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当成我们的衣食父母,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群众路线不是简单的送温暖和施恩惠,是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关注大众民生,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真正的为老百姓做实事,真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管是在什么时候,群众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最有力的后盾,这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坚持群众路线,将权力用于群众之中,权为民所赋,亦当为民所用,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服务和奉献,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多干实事、多办好事,努力将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职能优势,将权力化作服务群众的工具,引导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队伍积极为群众服务,当好群众的“勤务兵”。
就国企而言,存在着企业效率与职工个人利益、企业盈利与职工劳资待遇、企业利润与职工生活福利、企业条件与职工生产环境,以及企业管理发展模式与职工切身利益的享受分配等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和情感交结的操作环节及法规流程。作为国企党员干部和领导,更应该把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和职工的沃土之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企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职工、政治上代表职工、感情上贴近职工、工作上为了职工,一切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出发,多为职工群众着想办事,大走群众路线,实施厂务公开,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手段,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不断解决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分配等各方面的基本问题,达到均衡、和谐、有力、成效,才能使企业和职工群众共同品尝到改革发展的硕果、享受和谐进取的乐趣、体验恪尽职守的快乐、拥有积极奋斗的希望,才能得到职工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才能在国企建设和事业发展中取得新发展,迎得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