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在文学创作中,对一定主题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的表现,它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下面是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两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2、是呀,这个牧童不诚实,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轻声读三遍课文。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第二遍,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三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交流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引导说出课文大意
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1、(1—3)“我”深夜驱车发生事故,留下字条主动承担责任。2、(4—10)小红车主人对“我”的诚实和信任深受感动。3、(11)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三、精读理解课文第一大段
出示:“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车祸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的诚实?
1、自由轻声读第一段。思考问题。
2、讨论并回答:“我”是在自然环境很恶劣、小红车主人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的情况下发生车祸的。出示: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从“我”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看出“我”是个诚实的人。
3、指名读1—3自然段。评读。4、齐读。小结:在常人看来,这场车祸,责任并不完全在“我”的身上,况且当时周围并无一人,“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我”留下了字条,也留下了“我”的诚实。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
2、指名分角色读3、交流从“我”的“对不起”、“不小心”、“表示歉意”、“把钱寄给你、”“费用由我来支付”看出了作者诚挚的歉意和诚实的态度。
从“向你表示感谢的”、“使我很感动”、“留下诚实和信任”、“再一次谢谢你”等词语表示车主主动打电话给作者的目的不是索赔而是真诚地感谢。
4、重点句理解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指名读自由读,说说从中理解了什么?指名分角色朗读。指名演一演。
二、总结课文师述:本文写“我”深夜驱车撞坏小红车的反光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承担责任,感动了车主。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四、拓展练习
1、迁移:试着围绕一个中心与同学、老师或亲戚打电话,做到条理清楚。
2、拓展: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或名人名言,并适当地摘抄下来。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二
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非常无聊。过了一会,“我”隐隐约约的听见了一个声音:“卖糖葫芦,又香又甜的糖葫芦。”“我”心里抵不住再三诱惑,下了楼问:“奶奶,多少钱一串?”奶奶说:“五角。”“我”摸了摸口袋,说:“老奶奶,我没带钱。”看“我”很想吃的样子,老奶奶说:“不要紧,你先拿一串,等会再把钱送来就行了。”“我”说了声谢谢,就拿着一串糖葫芦上楼了。”“我”翻遍了抽屉,才找着了三角钱。心想:“算了,反正老奶奶也不知道我家住在哪里。”“我”就打开了电视,边看电视边美美地吃着糖葫芦。过了一会儿,“我”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就拿着三角钱下楼。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老奶奶。“老奶奶,我会把钱还给你的,我是个诚实的小女孩,”心里在想。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要想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要做个守信用的人。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三
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一、整体回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诚实与信任》,齐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不小心撞碎了一辆小红车的反光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我”主动留条,要求赔偿。这使小红车的主人非常感动,他说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
二、体验诚实(学习1-3小节)。
1.那么,在这个故事中,大家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回到那个夜晚,请大家读课文一到三节,在文中找出你的依据,用“——”画出。印象深刻的字词还可以圈出来。
2.交流:你认为文中“我”是个怎样的人?
句一: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1)说说你的理由:(点词 环顾四周?你能演示一下吗?没有一个人——也就是说无人知晓 写压写明希望——主动留条)。
师:是呀,如果作者不诚实,他完全可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走掉。可是他还是留下来,并写下字条,希望车主与他联系。
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让你印象深刻?
(2)作者在字条上写明了什么?(姓名、电话、希望联系)他的目的是什么?(赔偿)。
谁能读好这句话?你们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怎样的语气?(诚恳)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继续交流:
句二: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说明了什么?学生说理由。
师:是呀,车主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作者勇于承担责任,你又从句中哪些词语看出?(理解毕竟,应该)当他发现小红车的车主也违反规定以后,还是主动承担了责任。多么令人敬佩啊,请女生来读好它。
句三: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学生说理由。
其他:……赶快停了车;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
学生讨论。
学生齐读第三节。
学生交流。
三、理解信任(学习5-11节)。
1.师:是啊,刚才同学们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所以,事隔三天,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请同桌分角色练读"打电话"部分。注意体会说话时的语气,心情。
(生同桌分角色读)。
2.师:请两个同学合作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进行适当评价)。
师:读了这一次对话,有什么问题吗?
(作者把小红车的反光镜撞碎了,为什么小红车的主人还要感谢他?)。
师:是啊,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读第二次对话。
(生自由读,思考)。
(小红车主人自己也有错,但作者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这使小红车主人很感动,所以他要感谢他。小红车主人觉得作者是个诚实的,值得敬佩的人。)。
师: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次对话。
(生选择角色读)。
师:让小红车主人感动的仅仅是这张字条吗?
(出示第三次对话,男女生分角色读)。
(使小红车主人感动的是作者那诚实的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它是最珍贵的。
小红车主人觉得作者的诚实和对人的信任是很珍贵的,比金钱更重要。)。
师:是呀,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想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别人友好、和谐的相处,就必须诚实,必须对别人信任,这是金钱买不到的。(师板:比金钱更重要。)。
(男女生再一次完整的分角色读对话)。
4.师:引读:打完电话以后作者很后悔没有问他的姓名、地址、年龄、职业,但是小红车主人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是那句话,还是那几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印在你们的脑海里吗?一起读。
5.师:同学们,这一课以《诚实和信任》为题,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吗?如果让你换个题目,你能换成什么题目呢?学生说。(诚实比金钱更重要 诚实的心灵)课文以一件平凡不起眼的小事,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诚实是无价之宝,惟有诚实,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这就是作者要以此为题的目的。
四、拓展升华。
1.古人云:“与人相处,第一要谦下诚实”惟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古代有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和名言,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我也收集了一些:读一读。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孔子。
交流写话,互赠书签。
3.总结师:同学们,诚信是人们沟通的桥梁,老师希望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后,诚实和信任能流淌到你的心里,溶化在你的血液里。
4.作业: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故事都赞扬了诚实与信任这美好的品质。
课后请大家收集有关“诚实与信任”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四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导学生通过xx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2、是呀,这个牧童不诚实,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1、自由轻声读三遍课文。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第二遍,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三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交流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引导说出课文大意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1、(1—3)“我”深夜驱车发生事故,留下字条主动承担责任。2、(4—10)小红车主人对“我”的诚实和信任深受感动。3、(11)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出示:“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车祸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的诚实?
1、自由轻声读第一段。思考问题。
2、讨论并回答:“我”是在自然环境很恶劣、小红车主人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的情况下发生车祸的。出示: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从“我”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看出“我”是个诚实的人。
3、指名读1—3自然段。评读。
4、齐读。小结:在常人看来,这场车祸,责任并不完全在“我”的身上,况且当时周围并无一人,“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我”留下了字条,也留下了“我”的诚实。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2、指名分角色读3、交流从“我”的“对不起”、“不小心”、“表示歉意”、“把钱寄给你、”“费用由我来支付”看出了作者诚挚的歉意和诚实的态度。
从“向你表示感谢的”、“使我很感动”、“留下诚实和信任”、“再一次谢谢你”等词语表示车主主动打电话给作者的目的.不是索赔而是真诚地感谢。
4、重点句理解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指名读自由读,说说从中理解了什么?指名分角色朗读。指名演一演。
二、总结课文师述:xx写“我”深夜驱车撞坏小红车的反光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承担责任,感动了车主。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1、迁移:试着围绕一个中心与同学、老师或亲戚打电话,做到条理清楚。
2、拓展: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或名人名言,并适当地摘抄下来。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五
400字。到了中午,妈妈叫我把那些废报纸、硬板纸、塑料瓶等给扔到楼下的垃圾桶里,我想妈妈真糊涂了,这些废品不是可以卖钱的吗?为啥要扔掉,多可惜。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的心被老奶奶的诚实感动了。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六
尊敬的老师们: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诚实与信任》,下面我说说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
一、说教材:《诚实与信任》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富有发人深省的教育启迪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读为本)、教材的编写意图(诚信教育)、教材特点(描写手法朴实无华、但人物语言感人至深)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打电话”这部分内容。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获得诚信教育。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人物的内心情感,体味其中的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三、说教法学法: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但人物的言行非常感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本,以读生情,让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品词析句,获得启迪。在“我”与小红车主人的“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我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朗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从而感悟出诚实和信任的可贵。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想、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我设计了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以读促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营造轻松课堂气氛。
师板书:诚。
同学们看看“诚”是什么旁?(学生回答)它是个形声字,左边是言字旁,说明它与语言说话有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出示词语:驱车、布鲁塞尔、碰碎、超出、厘米、毕竟、责任。
(1)练习读准词语。(个人读,齐读)。
(2)这里面有你不懂的词吗?(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相互帮助解决)。
(3)你能用上以上部分词或全部词用自己的话说出事情的起因吗?
3、你发现刚才我们说的起因其实就是文中哪几小节的内容?
对,文中1—3小节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这就是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
5、同学们看看,事情的经过是那几段?结果呢?
(设计意图:以上这个教学环节,既有选择地检查了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又进行了语言训练,理清了脉络,理解课文大意。同时这样的“词块教学”给了学生多角度运用词汇的机会,使词语不再静止地躺在书上,而是“活”了起来,“立”了起来。)。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事故的“责任”是谁?默读完后可以议一议。
1、学生合作探讨。
2、师问:责任在谁?学生回答,互辩,师相机引导,答案指向:责任双方都有责任。
3、责任双方都有责任,但作者是怎样处理所发生的事故呢?
学生回答,教师幻灯出示: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下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地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师问:以上这句话中,作者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到意外呢?
学生回答。
师问:从这出乎意料的行为中,你读懂了什么?
4、我留下字条,字条上会怎么写呢?你们想一想,再拿起手中的笔在练习本上把字条的内容写一写。
(设计意图:抓住“责任”一词,通过议、辩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我的“诚实”的领悟。出乎意料行为的解读,促进学生对我的诚实及对小红车主的信任的体会。另通过让学生写字条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以“我“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深刻感受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态)。
(四)小结:小红车主看到我的字条后会怎样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事隔三天后,小红车主主动打电话与我联系。
幻灯片出示对话部分的内容:
“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没有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好让我把钱寄给你。”
“不用了。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这使我很感动。”
“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
“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
1、找找,哪些是我的话,哪些是小红车主的?
学生回答,教师用不同的颜色标示,以便区分。
2、学生自由分角色朗读。
3、请学生分角色读,其他学生评价。
4、再请学生分角色读。
5、师生分角色读。
6、小组分角色读。
7、师问:同学们读得很好,但是老师想采访大家,看看是不是真的读懂了我与小红车主的感情。
(设计意图:多次分角色对话,层层深入,由肤浅而至深刻,由感知到理解。通过采访活动,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从文本中人物的视角转化成自我的视角,更深刻的感受到我与小红车主的诚实、相互信任。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学生回答,教师幻灯出示: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与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学生读。
2、你能从这句话中提炼出几个词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吗?(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3、是的,“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主题,作者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品味出了人与人之间的诚实及信任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写作特色。
5、你们还能不能换个题目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言意兼得的“言”的理念。除了要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本人物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外,还要理解文本的特色,文本所表达的形式)。
(三)小结。
诚实、信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信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愿同学们都做一个诚实的人,同学之间要善于相互信任。
五、说板书。
板书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课文的精华所在。一种好的板书设计,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或体会思想感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这就是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七
前几天,我读了语文书上的《诚实与信任》这篇文章。
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驱车从外地回布鲁塞尔,不小心把一辆小红车的左反光镜碰碎了,但是作者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希望车主与他联系。事隔三天,小红车的主人与作者联系,车主被作者的诚实所感动,原谅了作者。他很后悔,没有记住车主的姓名、地址、年龄、职业,但他的话深深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
是啊,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
记得我爸爸每天都出去工作,没有时间陪我。有一天,我就对爸爸撒了谎,说肚子疼。爸爸就请了假来陪我。……但是后来知道了真相。大人们都批评我,说我是个不诚实的孩子。
古人说:“与人相处,第一要谦虚诚实。”强调待人以诚是立身之本。唯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故事都赞扬了诚实这一美好的品质。本文的两位车主就是诚实守信的模范。他们使我懂得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在生活中不管遇到大事还是小事,我们都要诚实。做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
诚实是什么呢?诚实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用于赞美一个人的好品质。信任是什么呢?信任是相信而敢于托付。诚实和信任的关联又是什么呢?只有诚实才会获取别人的信任。
一天晚饭后,我走进厨房,看到一个大锅被放在洗碗槽里,但是锅下面有盘子,我却悄然不知。我看锅里的水已经满了,就跃跃欲试,想试一下我能不能端得动,刚一端,锅就掉了下去,结果盘子就被砸碎了。妈妈没听到声音,也没有过来,我想告诉妈妈事情的来龙去脉,可我不敢,但是我最后还是去告诉她了,想象着妈妈马上就要破口大骂,我忍不住挤出几滴眼泪,可是妈妈温柔地对我说:“傻孩子,你怎么哭了呢?你的诚实比什么都重要,不要说盘子了,连黄金和钻石也比不了!”她把我的眼泪擦干,收拾盘子去了。
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诚实是无比珍贵的,因此,我的诚实换来了妈妈的信任,她总是将我力所能及的事交给我办,让我很有成就感。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八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
《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记叙了“我”深夜驱车回家,不小心把别人停在路边的车撞坏了,因找不到车主,主动留了字条,许诺为车主赔偿,事隔三天车主打来电话,并没有向“我”索要修车的费用,而是对“我”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描写方法极为朴实,但人物形象鲜明,人物言行感人至深。尤其是课文对话部分,平淡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三年级学生经过近三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尤其针对我班学生,我从一年带到三年,平时教学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语文阅读分析上已经形成模式,针对教材的上述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既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一要求。
三、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十来岁的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已初步形成,对金钱、诚信、友谊等方面有自己的看法,但还不是很深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文感悟文章内涵”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所以本节课我注重引领学生通过读,如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等来感悟文章内容,并教给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通过重点句子的推敲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抓住关键词,读懂句子,领会其蕴含的意思。
3、教给学生读进去,走出来。
四、教学目标:
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阅读部分,根据上述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语言知识的同时,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对话,品悟其中的语气和所包含的人物感情。
3、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意义,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美好。
五、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对话,品味其中的语气和所包含的人物感情。
2、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意义,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美好。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出示一张人民币,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生:“钱。”
生:“人民币。”
生:“……”
师:“它能干什么?”
生:“买好吃的。”
生:“买学习用品”
生:“……”
师:“那同学们说钱重要吗?”
生:“重要!”
师:“可是有人认为有比钱还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师板书课题)。
设计依据:这样悬念式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设计依据: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本课的目标之一,同时,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为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自由的,富有个性的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或印象深的地方。既起到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作用,又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默读课文概括大意。
设计依据: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三年级学生应逐渐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能力,所以在初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学会概括的基本方法。
(三)细读课文感悟品味。
1、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所有教师都越来越意识到一味灌输的弊端,而“留给所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思想的余地”,“充分让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创设一种自主、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成为当前教学的主导,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研讨题:
(1)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那些?
(2)“我”是怎么做的?说明他是个怎样的人?
设计依据: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通过合作交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再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学生之间会取长补短,难点问题也会在老师点播引导的基础上迎刃而解。
2、全班交流:
(1)、通过重点句的推敲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句1:天很黑,又有雾,尽管有路灯,还是看不清。(天气原因)。
句2: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车主违章停车的原因)。
句3: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归心似箭,车速过快的原因)。
设计依据:让学生理解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不仅有“我”的原因,有天气的原因,也有小红车主人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我”并没有怨天尤人,还是主动承担了责任。这样,“我”的形象就清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
(2)通过关键词,领会文章内涵。
“环顾四周”、“不见一人”,在这种情况下,“我”完全可以桃之夭夭,而“我”没有这样做,通过这些分析“我”的品质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3)让学生读进去,走出来。
通过研讨题(3)的情境再现,使学生发挥想象,为学生知识内化和情感升华创设一个空间。
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想象之后让学生分角色读“我”和小红车主人的对话,并模拟演一演,进一步感受诚实与信任的可贵。同时尊重了学生独特体验,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了一个条件。
3、上述过程体现了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在注意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适时加入恰当的过渡语,更增强了感染力。如研讨题(3)学生想象后我这样过渡:一张小小的纸条,了了几个不起眼的文字,拉近了两个从未谋面人的心,唤起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美好,让我们带着这份真诚这份感动来读读他们的对话吧。老师这样的过渡激发了学生读的欲望,从而读的更投入,更生动。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除了课文提到的”诚实””信任”外,你认为还有什么比金钱更重要?你经历过、过听说看到过有关诚实信任的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设计依据: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其中一点是: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发现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在这节课的最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
其实诚实和信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美,类似这种美还有很多,如宽容、友爱、互助等等}}。也许,学生已经做了,只是觉得这很平常,其实这就是美,只是他们没有发现罢了。通过学习课文以后,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多元复杂的生活,去反思他们的生活,让学生回归到自己的实际生活。通过这两个问题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在生活中创造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也是这课的情感目标的最终归宿。
(五)板书设计。
事出有因——。
许诺赔偿——。
设计依据:这样的板书设计,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
总体教学设计依据: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交流。角色朗读,入情入境的感知体验,读进去,走出来,最终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九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绳子组成的词语。
3、 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理解为什么说“我”留下字条,同时也留下诚实信任。
多媒体课件
一、揭示课题
1、故事导入:
(学生猜测。)
真正原因:该生逃过三次票。
这个中国留学生缺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诚实与信任》中找答案。
点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为什么逃了三次票就会找不到工作呢?中国留学生的遭遇初步引发了学生对“诚实与信任”的思考,这一环节的设计在课堂一开始便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文本。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出含有课题的一句话。
2、 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
指名读课文(2人)。首先让学生自己决定读课文哪部分内容,视情况老师建议第一个学生读到第三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为什么请第一位同学读到第三自然段,借机检查对课文的初步感知情况。
点评: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应该实现多元的目标。本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决定读到哪一部分其实渗透了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检查,而读完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不仅检查了被检查者的初读情况,还通过朗读这一载体,将全班同学的思维调动起来,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4、交流含有课题的句子,师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
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课文中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我们该怎样读课题呢?
(生再读课题)
点评:再读课题不是次数上的重复,而是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情感的初步激发。是课堂情感基调的奠定,是学生深入思考的开始。
三、精读课文
过渡:确实,诚实和信任是比金钱还重要的品质。大家从哪里能感受到这种品质呢?
点评:繁琐的分析提问结果使学生疲于奔命,最终将课堂引向索然无味。教师必须“惜语如金”,“一问代多问”。通过一个覆盖面广,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
1、 生默读课文,便读边划注。
2、交流。
写字条
(1)讨论句子:“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a、 学生说体会
b、 出示句子,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继续交流。
c、 什么叫环顾,我为什么要环顾?
d、 在“我”当时所处环境下,换了有些人,可能会怎么做?(学生联系课文说理由)
点评:通过这一假设,巧妙地将学生注意力由“写字条”这一局部引向事情发生的那个晚上这一“整体”,通过分析当时的情况,使学生对“我“的诚实有了深刻的认识。
a、 学生说纸条内容。
b、 现在你准备把这张纸条……
c、 我想劝你别放,为什么呢?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吗?
d、 你依然决定留下,为什么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呢?
点评:通过让学生写字条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以“我“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深刻感受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态,教师的引导则强化了学生的.文本意识。通过思考要不要放字条,学生终于理解了“放字条是对小红车主人的信任”,突破了难点。
(4)“我”留下了字条,你觉得我还留下了什么?
(5)如果你是小红车主人,看到纸条会说什么?
打电话〉
过渡:刚才大家所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事隔三天,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
(1) 出示对话,找出哪些是我说的,哪些是车主说的。
(2) 同桌练习对话。
(3) 指名表演。
(4) 听了这一段对话,有什么问题吗?——小红车主人为什么要感动我?
(5) 让我们带着疑问再自己读课文对话。
(6) 讨论:“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小红车主人,使他要感谢我?
(7)
交流。重点围绕“我”为什么坚持要付款,让学生理解“我”的真诚。从而理解小红车主人对“我”的信任。
(8)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
点评:三读对话,层层深入,由肤浅而至深刻,由感知而及理解。教师的设计体现了预设与调整的统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人翁精神”。通过预设激发学生思考,通过调整将思考引向深层。
点评:这一提问是总结,更是升华,使“我“的形象完整地树立在学生的脑海中。
(10) 两人的对话充满了真诚和对话,可小红车主人却搁下了电话,为什么?
因为这样,我没有……也不知道……但他的话却……
有没有印在你们的脑海中?
四、 总结全文
1、感人的故事学完了,谁能说说,文章为什么以“诚实和信任”为题?
师:诚实,最基本的品质,有了“诚实”,信任才会在彼此间产生。课文用《诚实与信任》作题,就是要引起人们对“诚信”的关注与思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城市与信任。
2、文章除了用“诚实与信任”为题,还能换一个题目吗?
4、 关于“诚实与信任”,你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你想说什么?请用一两句话把他写下来。
点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让学生把阅读后的想法写下来,是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倾吐的需要。通过这个训练,相信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已融合了学生头脑中的相似块,牢牢地植根于学生的心间了。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十
1、研读课文,培养学生研究、交流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我”与车主的对话,倡导个性化朗读。
3、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好。
在学习、生活上,钱的作用的确很大,但是什么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等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大家就明白了。揭题(板书课题)。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注意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问题一: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重点推敲:句1:天很黑,又有雾,尽管有路灯,还是看不清。(天气原因)句2: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车主违章停车的原因)句3: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归心似箭,车速过快的原因)。
问题二:为什么要留纸条?重点推敲:句1:虽然这辆……但它毕竟是停着的,事故的责任应该在我。句2: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这辆车的雨刷下。
1、自由读他们的对话,想想你认为该怎么读?你读懂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学生点评。
1、导入:作者为什么后悔,如果是你,你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2、找一找,在我们身边,哪些小朋友在诚实、信任等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或者做得不够好的,请你举例说说,并且谈谈自己的看法。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十一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3、引导学生领悟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从而学会做人。
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的蕴含。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听录音对话:听听他们在说一件什么事?
这起事故是怎么发生的?让我们一起到事发现场去看看。
二、交警办案,感悟诚信。
1、自由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起事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2、交警办案,寻找证据,认定责任。(再读课文,画出关键词句。)
3、交流看法,出示证据”:
责任在小红车的主人:小红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责任在“我”:因为小红车是停着的,“我”碰坏了小红车的反光镜。
4、认定责任:双方都有责任。
5、再现字条,感悟诚信:
当事人“我”也是这样认为吗?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我”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这样一个诚实,有责任心的人会在纸条上写些什么呢?(道歉、姓名、电话、表示一定倍偿)。
三、品读对话,体验真情。
1、再听录音对话,感悟信任:
事隔三天,小红车的主人果真给“我”打来了电话,是来追究“我”的责任,要求倍偿吗?咱们再来听听他们的通话。
他打电话来干什么?(感谢“我”)
他感谢“我”什么呢?
2、品读对话
自由读对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在评价
感悟:听了这位同学朗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你来读读这一句好吗?请你们也帮帮我,给我提提建议。
全班分角色朗读。
四、现场采访,领悟道理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现场采访:真是人间自有真情在啊!采访一下你们行吗?
采访小红车主人:当你一看到反光镜被碰坏了,是怎么样心情?
当你看到那张字条,是怎么想的?
当你拿起话筒打电话时,又是怎么想的?
采访“我”:还记得对方的话吗?你最难忘对方说的哪句话?
3、是啊,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揭示中心句,齐读)
五、拓展延伸,激情导行
看到这句话,你想起了哪些人,哪些事?
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让它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齐读中心句
欣赏诗歌,(配乐齐读)
诚信如歌
诚信是一缕和煦的春风,
诚信是一股甘甜的清泉,
诚信是一片温暖的阳光,
诚信是一曲美妙的歌……
它架起了心与心的桥梁;
它绘就了精神家园中最美的风景!
拥有它,人生定会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指名说)
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到黑板上。
还有谁也深有感触?
一起上来写。
其它同学把感受写在书签上。记着签上自己的姓名,你们发自肺腹的话就是难得的名言!(学生上台书写。)
交流心声,总结课文。
让我们读读这些句子,体会这些同学的心声!(齐读句子)
让我们记住自己的名言,时时处处诚信做人!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十二
《诚实与信任》一文叙述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诚实与信任》教学反思王璐。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课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描写手法平实,没有过多的气氛渲染,也没有细致的人物刻画,但人物的所作所为却感人至深,“诚信”的美好品质跃然纸上。
让文章本身去教育学生,使他们在多读多思中去自悟自得,大可不必太拘泥于“搬运”别人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硬塞给学生,因为这样的效果并不见得好,教学反思《诚实与信任》教学反思王璐》。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围绕“‘我’的诚实表现在哪里”这个话题让学生在读中勾画、理解、感悟;提出“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作者留下联系的字条真傻”这一引起争论的话题是学生在议中领悟,走进课文,与文本对话,从课文中找出理由,感受到了“我”的诚实、不逃避责任,为进一步升华认识铺路搭桥。在“作者的诚实还表现在哪里”是使学生感悟到“我”的认错、认赔,自然的牵出小红车主人的“感动、感谢”,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体验到课文其中饱含着人文教育“在这世界上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的人生哲理,真正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课文把学生引导到知识的海洋遨游,撷取知识的珍珠,思考人生的哲理。学生在读中悟理,汲取做人的精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十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勇于承担责任的高尚品质,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含有课题的句子。2、读句子,明白了什么?(板书:比金钱更重要)3、为什么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1、自由朗读,体会“我”是个怎样的人?在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划划。
2、交流:
(1)“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抓住“毕竟”等语句,体会“我”勇于承担责任。
(2)第三自然段。抓住“便”等语句,体会“我”的诚实。
3、再读课文,感悟“诚实比金钱更重要”。
1、自渎课文,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
2、同桌分角色读。
3、指名分角色读。
4、评读,深入体味“我”的诚实,小红车主对“我”的信任。
5、再分角色朗读。感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1、引读。
2、“他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话”指什么?为什么?
3、齐读。
1、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2、课文如果不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你还可以什么作为题目?
3、总结:诚信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震荡情感之波的琴弦,只要人人都拥有诚信,世界将变得更加美丽。
1、阅读诚信小故事。
2、搜集诚信格言。
板书设计:
比金钱更重要!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十四
一天,大家家中开展了大扫除。简直不要看不清楚,一看吓一跳,扫出来的废弃物、废旧纸张、玻璃瓶等别的物品,占了满满的一大小箱子,再再加上祖父不要看的到期报刊,累加在一起,如同一座小型的“废弃物塔”。
正当性大家犯愁如何把这种生活垃圾处理掉时,楼底下传出一阵高亢的吆喝声。我拉开窗子往下一看,原来是一位收废品的老伯伯。我赶快把他叫住,使他上去收一下“废弃物塔”,老伯伯满口答应,马上跑上楼来,三下五除二就把“废弃物塔”简易分类整理,称了称可回收利用的废料,仰头对我说:“这种物品能卖12元钱呢!”他正提前准备给大家付费时,一摸袋子,里边空空如也,因此充斥着歉意地说:“真过意不去,上去的太急匆匆,把钱夹落在三轮车到了,现在我就要拿。”快走到楼梯口时,他仿佛忽然想到了哪些,转过身问:“比不上我将废料顺带捎下来吧?放到这里既不好看,也会把楼梯道阻塞。”大家感觉老伯伯说得对,便使他提着废料到楼底下去拿钱夹了。
五分钟过去,老伯伯沒有上去,又过去了十分钟,他依然沒有回家,半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老伯伯或是沒有回家……不经意间晚饭时间到,可老伯伯如同消失了一样。
正当性大家吃着晚餐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开关门一看,是那一个老伯伯,他面红耳赤、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来啦。原先,老伯伯下楼去拿钱夹的情况下,又有多家请他去收废品,他推辞不动,只能一家一家地去收废品,刚收完,就匆匆忙忙赶到了。
看见老伯伯红通通的脸,我禁不住想起了大家课文内容中的一句话:诚信和信赖比钱财更关键!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十五
1、课文是围绕题目来写的?找出文中含有课题的那句话,用波浪线画下来,齐读这段话。出示课件一: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2、为什么说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今天咱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1、诚实与信任真的比金钱重要吗?课件出示二:诚实与信任比金钱重要吗?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
自由读1——3段,想想:那天晚上发生一件什么事?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
1、你们所想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五六天后,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在课文中找到对话,自读,体会其中含义。
3、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体会情感。
5、现在大家明白了:诚实和信任真的比金钱更重要了吗?(出示课件二,将其中“?”改为“!”)齐读,升华情感。
6、小红车主人被感动了,“我”被感动了,相信大家也一定被感动了。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来读。
1、出示课件:我很后悔,居然没有问他的姓名、地址,也不知道他的年龄、职业,但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齐读,想想:“深深印在作者脑海中”的是什么?指答。
2、作者收获不小,你呢?把你的收获写下来,再交流。
2、送大家一首小诗《诚信是歌》
1、课下搜集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选择你认为最好的一句做成书签,送给你的朋友。
2、复述课文给家长听。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十六
诚实与信任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只要你拥有一颗诚实的心,别人就会无条件的信任你、尊重你,在我的身上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事情要从刚开学时说起了。那时候我们刚发下新书和课外习题书,在这些书的后面都附有一份答案,开完家长会时,老师要求家长把答案撕下来保管好,不能让我们知道答案再哪里,以防我们抄答案。
开完会后,妈妈回到家把答案撕下来,放在电脑桌上的一个盒子里面,郑重的对我说:孩子,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说过一句话‘民无信不立’,也就是说,如果百姓对君王都没有足够的信任,那么这个国家就不能很好的建立起来。你的学习和生活就好比一个国家,如果你不诚实,所有的人就不会去信任你,只有诚实守信,才能成为一个真真正正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妈妈相信你,你一定不会抄答案的,对吗?听了妈妈的话,我肯定的点了点头。
可是,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妈妈逛街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突然,有一道题难住了我,我左思右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正确答案来。我忍不住看了看电脑桌,心想:大人们都出去了,我能不能看看答案呢?即使我偷看了,他们也不知道。正当我想去取答案时,眼前突然浮现出妈妈前几天对我说的一番话,又赶忙缩回了手,我应该做个诚实的人,不会就是不会,不能抄答案,否则就对不起妈妈对我的信任了。于是,我把不会的题空了下来。一个小时后,妈妈回来了,我拿上书,让妈妈给我讲讲不会的题。妈妈问我:在我逛街的时候你没偷看答案吗?我老老实实的回答说:想看,又怕你以后再也不信任我了,那可就惨了,还是诚实一些吧。妈妈笑着说:宝贝,你是好样的,能够遵守承诺,不去翻看答案,你已经赢得了妈妈的信任,希望以后诚实和信任能伴你一生!
同学们,诚实是金,诚实是比任何东西都可贵的。让我们携手并进,打败虚荣的诱惑吧,让诚实和信任在我们心中永驻!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十七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绳子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二、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我”留下字条,同时也留下诚实信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故事导入:
(学生猜测。)。
真正原因:该生逃过三次票。
这个中国留学生缺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诚实与信任》中找答案。
点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为什么逃了三次票就会找不到工作呢?中国留学生的遭遇初步引发了学生对“诚实与信任”的思考,这一环节的设计在课堂一开始便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文本。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出含有课题的一句话。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
指名读课文(2人)。首先让学生自己决定读课文哪部分内容,视情况老师建议第一个学生读到第三自然段。读完后说说为什么请第一位同学读到第三自然段,借机检查对课文的初步感知情况。
点评: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应该实现多元的目标。本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决定读到哪一部分其实渗透了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检查,而读完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不仅检查了被检查者的初读情况,还通过朗读这一载体,将全班同学的思维调动起来,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4、交流含有课题的句子,师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
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课文中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我们该怎样读课题呢?
(生再读课题)。
点评:再读课题不是次数上的重复,而是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情感的初步激发。是课堂情感基调的奠定,是学生深入思考的开始。
三、精读课文。
过渡:确实,诚实和信任是比金钱还重要的品质。大家从哪里能感受到这种品质呢?
点评:繁琐的分析提问结果使学生疲于奔命,最终将课堂引向索然无味。教师必须“惜语如金”,“一问代多问”。通过一个覆盖面广,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
1、生默读课文,便读边划注。
2、交流。
写字条。
(1)讨论句子:“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a、学生说体会。
b、出示句子,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继续交流。
c、什么叫环顾,我为什么要环顾?
d、在“我”当时所处环境下,换了有些人,可能会怎么做?(学生联系课文说理由)。
点评:通过这一假设,巧妙地将学生注意力由“写字条”这一局部引向事情发生的那个晚上这一“整体”,通过分析当时的`情况,使学生对“我“的诚实有了深刻的认识。
a、学生说纸条内容。
b、现在你准备把这张纸条……。
c、我想劝你别放,为什么呢?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吗?
d、你依然决定留下,为什么你能信任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呢?
点评:通过让学生写字条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以“我“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深刻感受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态,教师的引导则强化了学生的文本意识。通过思考要不要放字条,学生终于理解了“放字条是对小红车主人的信任”,突破了难点。
(4)“我”留下了字条,你觉得我还留下了什么?
(5)如果你是小红车主人,看到纸条会说什么?
打电话〉。
过渡:刚才大家所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事隔三天,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
(1)出示对话,找出哪些是我说的,哪些是车主说的。
(2)同桌练习对话。
(3)指名表演。
(4)听了这一段对话,有什么问题吗?——小红车主人为什么要感动我?
(5)让我们带着疑问再自己读课文对话。
(6)讨论:“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小红车主人,使他要感谢我?
(7)。
交流。重点围绕“我”为什么坚持要付款,让学生理解“我”的真诚。从而理解小红车主人对“我”的信任。
(8)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
点评:三读对话,层层深入,由肤浅而至深刻,由感知而及理解。教师的设计体现了预设与调整的统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人翁精神”。通过预设激发学生思考,通过调整将思考引向深层。
点评:这一提问是总结,更是升华,使“我“的形象完整地树立在学生的脑海中。
(10)两人的对话充满了真诚和对话,可小红车主人却搁下了电话,为什么?
因为这样,我没有……也不知道……但他的话却……。
有没有印在你们的脑海中?
四、总结全文。
1、感人的故事学完了,谁能说说,文章为什么以“诚实和信任”为题?
师:诚实,最基本的品质,有了“诚实”,信任才会在彼此间产生。课文用《诚实与信任》作题,就是要引起人们对“诚信”的关注与思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城市与信任。
2、文章除了用“诚实与信任”为题,还能换一个题目吗?
4、关于“诚实与信任”,你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你想说什么?请用一两句话把他写下来。
点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让学生把阅读后的想法写下来,是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倾吐的需要。通过这个训练,相信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已融合了学生头脑中的相似块,牢牢地植根于学生的心间了。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十八
教材简解:《诚实和信任》记叙了作者驱车回家时,因夜深天黑,不小心撞碎了停靠在路边的小红灯的反光镜,后来双方通过电话联系相互解决了问题,从中体现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文章语句朴实,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感受我的诚实以及对别人的信任。
4、完成《补充习题》上的作业,重点指导写便条。
设计理念:
采用30+10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得少一些,精一些,学生实践多一些,习得多一些。把课外作业放到课内做,减轻负担,保证质量。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课前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需要再读一读课文吗?
2、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快速记忆字形
(3)指导书写师范写“毕”,生描红练习,再练写“责”
3、检查朗读句子
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见一辆小红车停靠在路边,左侧的反光镜也碎了。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我与小红车主人的对话
4、快速浏览课文,按时间顺序,可以将课文分为哪两个部分?
三、学习第一部分,感受“我”的诚实以及对别人的信任
1、明确学习要求:《补充习题》第三大项,学生自由朗读,思考第1、2两个小问题。(思考好了,可以和同桌交流)
2、组织学生交流:
(1)哪一句话写出了当晚能见度很差的原因?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
(2)你觉得造成这次事故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
“毕竟”是什么意思?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我”?(虽然事故的责任并不全在“我”,但我仍主动承担全部责任,可见“我”勇于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抓住“毕竟”“应该”指导朗读。
(4)这次事故有没有人知道,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名做“环顾四周”的动作,点出“顾”的意思。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
3、学生当堂完成1、2两题。
4、“我”仅仅留下了一张字条吗?还留下了什么?(诚实与信任)
5、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字条,包含着世界上最珍贵的两样东西-----诚实和信任,看来我们得好好写。
指导学生写便条。(格式,包括哪些内容,说,写)
作业设计:
1、认真完成《习字册》。
2、课外搜集有关诚实与信任的故事,在小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诚实与信任
(便条的格式)
2023年诚实和信任(专业19篇)篇十九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的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这是周恩来总理说的一句关于诚信的名言。在现实生活中,我就曾经亲身经历过,因此更加感到此句的真谛。
有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在小区的广场踢足球。我们尽情地踢着。玩的正开心时,突然我飞起一脚想来个高空飞球踢给另一伙伴,可惜他没接到,球竟飞向一户人家,只听到“哗哗、噼噼“的声音。遭了,我们被眼前的一幕吓呆了,玻璃砸碎了,好象这球飞到室内又把啥摔碎了……当时我们害怕极了,四处逃窜地跑回家。到了家妈妈看我闷闷不乐的样子,问其原因,我如实告之。妈妈只说了一句:你长大了,应该怎么做,你自己决定。
第二天我召集小伙伴们商量出了解决办法,一起到这户人家道歉并赔偿损失。大伙都同意了。
到了门口,我心惊肉跳地按了门铃。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太太开了门。我们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她并拿出两百元钱。老太太没有要,说:知道你们不是故意的并能主动承认错误就是好孩子。这说明你们很诚实。接着她拿出了一个一尘不染的足球,又说:我相信你们下次会注意的。我们感动地热泪迎眶。事后我们家的大人给老太太的玻璃安好了。
同学们你说,信任是不是可以创造美好的世界!
江苏省徐州市云兴小学四年级二班四年级:董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