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三教案的使用,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学习环节的重点与难点。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编写一份适合自己的高三教案,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读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蕴含”、“诸如”、“墓铭志”等词语的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介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葬礼的经过,感受葬礼的目的和效果。
2、过程与方法:介绍“我不能”先生,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自读课文,了解事情经过,掌握生字新词。品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我不能”在平时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而坚定生活的自信心,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重点难点:
从关键词中体会文中人物对葬礼严肃认真的态度,从而体会葬礼的意义重大。
教学突破:联系生活研读重点段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我不能“及其危害,感悟到面对生活要自信、积极、乐观。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重点词句课件及图片。
学生准备:想一想自己认为无法完成的事情或达不到的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请同学们打开15课《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1、读课文,认读字词。
(1)分小节指明读课文,及时纠错。
(2)认读字词。
(3)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义?
2、学习本课生字。
3、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理清文章脉络。
(1———7自然段)共写“我不能”
(8——16自然段)埋葬“我不能”
(17——19自然段)积极应对挑战。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2、还记得我们把课文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又讲了什么?
二、围绕中心话题自学。
1、出示中心话题。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唐娜老师,共同参与到这富有创意又极具教育意义的活动当中,共同埋葬我们心中的“我不能”。(出示中心话题)。
再用心读读课文,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书中做好批注,并结合具体的词句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自学小组交流)。
三、研读重点,师生交流。
1、第一部分。
预设1:“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莫名的兴奋”
让学生畅所欲言,体会这次活动让每个孩子无比兴奋,以至于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充溢着喜悦。
预设2:“我看到身旁的一个女孩正在纸上写着她不能做到的事情??(第三自然段)。
体会平时我们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也正说明了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找学生说一说自己做不到的事和学生产生共鸣。再品读文本。
2、第二部分(重点)。
预设1:“唐娜老师神情严肃地让学生们手拉手,在“墓地”周围围成一个圈儿。接着,她庄重地说到??”。
抓住“神情严肃”、“庄重”关键词,可见唐娜老师很郑重地对待这件事,没有一个人觉得它是一个游戏。也说明这件事的重大意义。
预设2:“我不能”先生,您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13自然段)。
引导学生理解:“我不能”对人们的消极影响。
引导学生:生活中有我不能做到的事情对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吗?举例说一说,重点引导说出对自己消极的影响。从而感受到这对于我们是非常不幸的。
影响范围大——“白宫”、“议会”是什么地方(意思)?从而理解“我不能”??。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加深理解。
揭题:“我不能”到底代表着什么?——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预设3:“现在,我们把您安葬在这里??影响”
抓住“我可以”、“我愿意”、“我立刻就去做”使学生感悟到今后应该以自信、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板书:自信、积极、乐观)。
齐读15自然段。
小结:以后,每当同学无意说出“我不能“时,便会想起”我不能“先生已经死了,进而想出积极的解决办法。相信我们今后一定会在”我可以“、我愿意”、“我立刻就去做”的陪伴下,精神更振奋,生活更有勇气。
四、小练笔: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
板书设计: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共写“我不能”——振奋精神。
埋葬“我不能”——勇往直前。
应对挑战———自信、积极、乐观。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二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并熟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段,深刻领会文章内涵。让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2、过程与方法:自由解读,批注读书,抓住重点句段,与文本充分对话,领会文本的内涵。开展实践活动,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我不能”举行一个葬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明白自信对自己成长的意义。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怀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就是学习做事,学习做人,教学时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文本为我们提供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认识到“我不能”不是一个事实,只是一种态度。生活一定要冲破自卑的束缚,消除自卑心理,养成自信的心理品质。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突破生字词障碍,初识课文内容。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理解“葬礼”,导入新课。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1、学生谈平常的“葬礼”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心情如何?(学生们回答)。
2、教师引入:今天就让我们见识一场别开生面的葬礼,不仅不会使人伤心,相反还会让人精神振奋。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唐娜老师为“我不能”先生举行的葬礼。(板书,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效果,进行书写练习,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
2、学生再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小组合作探讨)。
3、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围绕“我不能”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预设:(基本归纳为)写下“我不能”、埋葬“我不能”、摆脱“我不能”三部分。(小组合作探讨后,找同学回答)。
三、细读全文,抓住重点句段,深刻领会文章内涵。
1、了解唐娜和学生一起写下“我不能”部分,感受孩子的兴奋和喜悦。
本环节要把握的随机性问题:
(1)第二自然段中“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我觉得这里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空气中似乎蕴涵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2)第六自然段中“我真想不通为什么老师和学生一起这么过分地??我满腹疑惑地坐下来继续观察。”
作者为什么“满腹疑惑”?
2、了解唐娜和学生一起埋葬“我不能”部分。
本环节重点注意点:
(1)“唐娜老师神情严肃地让学生们拉起手,在?墓地?周围围成一个圈儿。接着,她庄重地说到??”
从“神情严肃”和“庄重”两个词语中你看出了什么?
(2)学生充分朗读唐娜老师的悼词。
齐读第13自然段,“朝夕相处”“几乎每天”说明了什么?齐读第14自然段,让同学们明白“我可以”、“我愿意”、“我立刻就去做”的重要性,让他们自信、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3、了解摆脱“我不能”后,学生和“我”的生活的变化。本环节主要注意点:
齐读第18自然段,让同学们体会埋葬“我不能”后,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三
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的难度也比较大。第一,文章内容涉及作者家世、古代刑法种类、古代王侯将相受辱事例、圣贤们在逆境中发愤著书事例等,学生对这些一般都不太熟悉,难免产生隔阂。
第二,本文在写法上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反复曲折,跌宕生姿,许多语句都有深刻的内涵,而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尚浅,短时间内恐怕难以透彻理解。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在启发学生自行领悟,要把基点放在启发学生自行领悟上。另外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宜多指导并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诵读点拨、讨论指导。
课文录音。投影展示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
:三课时。
布置预习:学生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1、请学生默读由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然后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司马迁。
2、教师补充介绍作者及《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3、解题。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四
知识与能力: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过程与方法: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演读法2.讨论法3,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分角色演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剧情;引读提高,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层探究,合作研讨。领悟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延伸拓展,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群。
一、导语设计。
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
多媒体显示: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
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关于男孩。
4.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关于枣儿:
6.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7.关于枣儿的童谣在剧本首尾出现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学生分组讨论。小组长记录发言要点,并代表小组全班交流,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点评。
活动成果展示: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五
高考语文复习越来越规范化、序列化了。打开各种网站,有关高考复习的信息目不暇接,这些信息虽然有的相当重要,但其中也有不少都是扰乱视听的,越看越摸不着头脑,越看越觉得无从下手,因为语文复习面广量大,如果仅仅是纯粹的就语文考点讲语文考点恐怕见效不大,尤其是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多大的改观。很多老师用加大作业量、延长在校时间的方法来进行语文复习,短期内效果会较为显著,但时间一长,收效就每况越下,到高考前夕甚至会让学生越学越怕,越学越死,不能举一反三,更不能日益自信。
语文复习自有其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必须与语文学科的特点是高度吻合的,换句话说,语文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语文高考复习方法的选择必须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语文学习需要积淀,语文复习必须关注这样的积淀,不能为复习某一点而不及其余,要有整体观、全局观,应试是必要的,但如果陷入应试教学就南辕北辙了。复习的本质是让学生巩固所学,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形成该形成的能力,为将来的更高一阶段的顺利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为将来的终身学习、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现在一般把高考语文复习分为三轮,每一轮复习都是有所侧重的,每一轮的复习不仅要讲究针对性,也需要强调联系性和有效性,但时下的很多高考复习第二轮资料都是“以练代讲”的多,主要体现于题海战,这恐怕是不适宜的。实际上,在高三复习的全过程中,真正做完整试卷的时间不宜过多,有的老师为学生提供数十套卷子给学生做是万万要不得的,一来学生的时间有限,顾此就会失彼,其他学科也需要学生花时间,二来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或应付心理,越做越不想做,越做越不动脑筋做,三来缺少反省的机会,越做越机械,越做越钻牛角尖,能力上不去。其实,语文的有效复习应建立于三大方面,一是有扎实的语言表达基本功,有广阔的阅读视野,形成一定的阅读经验;二是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一方面有文体规范意识,一方面有智慧思考、灵性表达的能力;三是具有答题的规范意识,对各种题型的答题要求了然于胸,不能该拿到的分眼睁睁就失去了。对“答题规范”的复习迎考训练所花的时间应该是有限的,临考前的数周内可以通过做几套完整的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就很容易搞定,尤其是只要教师真正心中有底就会迎刃而解。真正难复习的是前面两方面,需要给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读、自写和自悟,这当中当然不能缺少教师的精心辅导,更不能缺少语文教师的合理安排和宽广的胸怀。但此复习的层面上讲,第二轮复习需要讲究的策略就必须是居高临下的。
如果说“一轮复习”是唤醒沉睡的记忆、进行知识梳理、构建考点系统的话,那么“二轮复习”则是从全面的基础性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的阶段,目的在于将基础知识升华为能力,总结规律、优化思维,熟悉高考题型与命题特点。“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熟练掌握知识结构,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二轮复习”还需熟悉题型板块,强化考点体系,掌握解题方法,在提高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上下功夫,尽量做到既“对”又“快”,形成初步的应试技巧,因此进行高考板块的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是“二轮复习”阶段极为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训练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不变的内容,而且要特别留意试题变化之处,对不变的要稳打稳扎,对变的则要用心推敲,研究其“不离其宗”之“宗”的所在。在进行板块专项训练时,要有条不紊,尤其要关注常考的热点知识,努力构建“考纲、考点、教材、知识点”的网络体系,在练和思上培养独立性,注意补短,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重心,提高自信力;在进行综合训练时要强化时间意识,弄清弄懂各题考查范围、考查特点等,注意答题规范,把握答题思路。当然,教师要积极主动走近学生,认真仔细地做好训练指导工作,注重练习后的总结、巩固和提高。
这里强调“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不是说多多益善,也决不能以练代讲,一定要精心筛选,以一当十,需要做好认真细致的知识分析和能力解读,虽然考试说明上已经讲得很明确了,但学生间的差异确实非常大的,因此“训练”之后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训练材料,不仅要认真批阅,更需要进行高度“典型化”“个性化”的剖析,舍得花时间进行迁移性讲解,讲解时尤应更多关注学生所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并研究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让学生积累阅读的经验、积累写作的经验、积累语言表达的经验、积累规范思路的经验等。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后期语文整体能力的能否有效提高,只有做好了高三语文第二轮的有效复习,学生的第三轮复习才会少走弯路,才会显得从容而自信。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六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并灵活运用“热衷、掌故、芳菲、栩栩如生、疑惑不解”等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给课文分段,总结各段的意思。通过学习课文,说说你怎么看待“游历”这个问题及有什么新的打算。
3、情感目标:了解和游历有关的故事,能正确看待游历,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并灵活运用“热衷、掌故、芳菲、栩栩如生、疑惑不解”等词语。
教学难点:
说说你怎么看待“游历”这个问题及有什么新的打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旅游过吗?都去过哪里?自古以来,许多名人、学者,在他们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就热衷于游历、考察、探索。
二、理清思路,检查预习。
1、从文中找依据谈中心问题。选文中你感兴趣的和游历有关的故事,读一读,然后再谈你怎么看带游历这个问题。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些什么?
(3)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提出疑问。
三、课堂练习。
1、填空: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
2、从课文中找出与意思相符的成语:好像活的一样,形容生动,逼真________。
3、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酷爱旅游,曾有名句:人间四月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第二课时。
一、品读。
1、引导阅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1)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和“游历”有关的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3)小组讨论:介绍了哪些和“游历”有关的故事。
(4)引导学生交流:
2、引导阅读6、7自然段:总结归纳:游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读书。
二、以《壮哉,少年游》为题,进行演讲。
1、自由准备。
2、小组演讲。
3、推荐的在班上演讲。
板书设计:
14、壮哉,少年游。
开阔眼界,培养兴趣,陶冶情操;。
增长阅历,培养交往能力;。
使人心胸会更加开阔,生活会更加丰富、
意志会更加坚强,理想会更加崇高。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七
第二轮复习,教师必须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若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深讲透,讲练到位。
二轮复习中要进行模拟练习并提高模拟练习效果,模拟练习效果直接关系到最后的成绩。
(1)明确模拟练习的目的。考生一要检测知识的全面性,方法的熟练性和运算的准确性,发现自己的某些不足或空白,以求复习时有的放矢;二要在平时考试中练就考试技能技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达到既快又对;三要提高应试的心理素质,能够在任何状况下都心态平和,保证大脑对试题的兴奋度。
(2)严格有规律地进行限时训练。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要进行限时训练,特别是强化对解答选择题、填空题的限时训练,并在速度体验中提高正确率,将平时考试当作高考,严格按时完成。
(3)先做练习后看答案。模拟练习时应该先模拟高考完成整套练习,最后对照答案给自己打分,甚至可以记录时间及分数,感受自己进步的过程。边看答案边做练习的过程是很难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的。
(4)注重题后反思。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的存在。对错题从各种角度反复处理,争取相同的错误只犯一次及时处理问题,争取问题不过夜。
备考复习资料编写要求:
1、科学性:知识必须准确无误,表述要严谨、科学;试题要精选,要紧扣提纲,不能有偏、怪、错题。
2、系统性: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和练习,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及反馈指导。
3、针对性:针对本校、本年级学生实际,所选例题、练习题,及针对性训练应有层次性以适宜不同班学生的需求。所有例题、练习题及专题都应有答案提示。
4、分文、理科编写。每个专题在实际实施前两周将电子稿件与文本一并提交编写组讨论,实施前一周打印分发。
应试复习教学要求:
1)关注学生思维发展。
2)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质量。
3)关注学生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4)关注学生数学意识、数学能力的形成。
5)关注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形成。
6)关注学生个人情感发展与个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7)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情绪、应试心理。
8)关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指导与个别辅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八
一、(xx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
b.“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d.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
答案 d。
解析 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论述的是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2.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儒家提倡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
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答案 d。
解析 错在“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相关文字在最后一段,其中并没有薛易简,前段引用过他阐述古琴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的文字,但这与庄子道家思想无关。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来。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
c.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清淡”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答案 b。
解析 a项主客颠倒,应是儒家和道家对古琴的影响;c项《琴诀》宣扬的是琴曲的道德功用;d项无中生有。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
答案 b项因果倒置,“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c项过于绝对,“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d项无中生有,“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文中没有相关的表述。)。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答案 b。
解析 这些形式化的手法确实弥补了实际人生与自然的缺陷,但不是必要条件。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答案 b。
解析 “人们都能在适当的距离外看到事物本身的美”中的“人们都”以全赅偏。
三、(淮南市xx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
(节选自xx年9月22日《光明日报》,李中华《“和”论》)。
5.下列对“和”与“同”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
a.“和”与“同”是古代哲学中的两个概念,“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
b.“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和”是在不同中产生同,而“同”是同上加同,它们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c.“和”好比做羹汤或弹奏音乐,只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成为美味佳羹或动听的乐曲;“同”是一味地“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搏一,谁能听之?”
d.“和”是“以它平它”,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
答案 b。
解析 只有b项是从二者关系的角度阐述的,其他三项虽然阐释了“和”与“同”的概念含义的不同,但没有阐释二者之间的关系。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和实生物”哲学命题最早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它的意思是说“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孔子第一次将“和”与“同”的概念进行对举,并明确提出这也是区分君子与小人之间不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标准。
d.“和与同异”是由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婴,在发挥“和实生物”思想并扩展深化了“和同之辨”的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哲学命题。
答案 c。
解析 最早把“和”与“同”进行对举的是史伯。这里有意使用“第一次”也是增加迷惑性。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古代有关“和”的含义及其意义,观点明确,论据充实,但它毕竟是属于先秦时代的,对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和谐理念的建设借鉴意义不大。
b.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从史伯“和实生物”的思想到孔子“和而不同”的哲学定位,再到先秦诸子对“和”的拓展和发挥,使“和”的理念更加充实和明确。
c.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可以说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d.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不仅形象生动,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朴素的辩证观点。
答案 a。
解析 该选项中的“对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和谐理念的建设借鉴意义不大”是错误的,本文论述“和”的真正目的就是要阐述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四、(甘肃省皋兰一中xx届高三2月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中国文化有多种源头。
秦始皇不是中国历史的起点,秦始皇统一全中国,距离中国文化的开始已经有好几千年了。按照一般的顺序,我们应当先处理其他几个题目,当中首要者莫过于地理背景。当旅游者乘着火车或汽车前往临潼县参观骊山及华清池时,应先注意四周黄褐色的泥土,这种泥土与美国田纳西州一带耕地的土壤相似,它是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当地四周景物通常较路基为高,所以这黄土不难观察。
本书成稿之日,我们没有绝对的证据,能够斩钉截铁地说,中国文化完全是在本地萌生,或者说当中至少一部分受到地中海文化的影响。20世纪初期,学者多崇尚后说,主张中国文化之起源,不仅较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为迟,其使用青铜与铁器尚比这两处至少要迟10xx年。有些学者甚至认为中国文字可能也是埃及象形文字之变体。中国史前陶器上的文饰就和中亚及近东所发现的类似。目前这“世界文化一源说”已被中外无数学者指摘。中国的文字被认为特创一格,即使数目字亦与众不同,陶器上肤浅的相似之处敌不过基本的差异。中国的冶金术即使在原始的阶段也表现出技术上之特色,而无模仿的迹象。中国的栽培作物更显示出中国的农业与近东出于两源。最近人种学家和考古学家甚至指出,即使在中国境内,文化的起源也不是一元的,从东北到珠江流域,都可找到文化起源的遗迹。
虽说钟摆现在已经摇转过来,中国文化独立自创的理论显然比较站得住脚,我们却不能武断地说再也没有争辩的余地。我们可以作的结论是,不管它是本地独创或是外间传入,中国文化与地理条件的因果关系极深。不论中国当初受外间发明的影响或浅或深都不足改变这观点。
当初期农作物受东亚大陆的土壤和气候影响的时候,中国文化的因素就开始与当地居民结下不解之缘(详见第二、第三两章),以后也始终如此。基于这个原因,西安附近之黄土,也就更值得注意。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a.中国文化完全是在本地萌生,但当中至少一部分受到地中海文化的影响。
b.中国文化中至少一部分受到地中海文化的影响。
c.中国文化之起源,较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为迟。
d.中国文字可能也是埃及象形文字之变体。
答案 a。
解析 b项为“后说”;c、d两项均支持“后说”。
a.中国的文字被认为特创一格,即使数目字亦与众不同。
b.中国史前陶器上的文饰就和中亚及近东所发现的类似。
c.中国的冶金术即使在原始的阶段也表现出技术上之特色,
d.中国的栽培作物显示出中国的农业与近东出于两源。
a.中国文化有多种源头的理论。
b.中国文化独立自创的理论。
c.关于中国文化源头的理论。
d.中国文化有中西两种源头的理论。
答案 c 。
9.对本文意思进行理解,下列表述中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文化完全是在本地萌生的。
b.中国文化中至少一部分受到地中海文化的影响。
c.中国文化完全是在本地萌生,但当中至少一部分受到地中海文化的影响。
d.中国文化是本地独创或是外间传入,作者都没有最后断定。
答案 d。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九
授课叶其全。
教学目标1、培养初步鉴赏古典诗歌能力;
2、提高解答古典诗歌鉴赏题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重要环节,抓住关键词句。
教学难点对诗歌背景及其所用典实的了解。
教学方法与思路1、从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考查的内容归纳所要复习的重点;
2、掌握具体方法;
3、实例训练,形成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引言导入,板书课题。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诗的王国,优秀的诗人像群星灿烂,优美的诗篇流传久远。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近年高考的必考内容。然而在实际学习中,由于年代相去甚远,许多同学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总是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似懂非懂,有时“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在考试中失分较多。这说明我们有必要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提高古典诗歌鉴赏题的解答能力。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古典诗歌鉴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板书课题:古典诗歌鉴赏)。
二、从高考题归纳古典诗歌鉴赏的要点。
1、投影显示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习题1)。
引导学生思考:鉴赏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第一题是元曲句子的鉴赏,第二题涉及结构、内容、主旨、风格。
2、投影显示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习题2)。
引导学生思考:鉴赏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
3、归纳古典诗歌鉴赏题的鉴赏要点:
(1)字词。
古代诗人在用词方面可谓孜孜以求。苦吟派的卢延江曾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贾岛“推敲”的诗坛趣话更是流传千古。
提问:你还能举出表现古人讲究炼字的例子吗?
明确: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
(2)诗句。
诗句的理解往往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因此,对诗句的考查也是重点之一。它的内容包括诗句的意义,修辞技巧,表现手法,有时还考查诗句所涉及的典故等。
(3)意境。
诗歌的.主题通常借助意境来表达。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境界,因此,鉴赏古典诗歌,必须体味意境。体味意境的主要方法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4)评价。
包括作者评价、内容评价、思想评价、艺术评价等,往往是总体评价。
三、借鉴题例,把握鉴赏三个环节。
1、显示题例:习题1、习题2。
2、思考与练习。
3、把握鉴赏三个环节:了解――感悟――联想。
板书设计:
词语把握。
语言选词炼字。
句义把握。
1、了解名物。
典实。
背景。
2、感悟。
3、联想。
三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四、实例训练,形成能力。
1、出示材料甲,训练对词语的把握能力。
材料甲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d)。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十
回归课本时特别要注意以下细节:
1.概念、原理、规律(包括法则)、专业术语、数字、符号、过程或步骤的陈述。
2.浏览课本辅助学习资料:“小资料”“为什么?”“课外读”等。
3.注意对理科实验的复习,不能只关注实验题目的练习,要注意常用仪器的使用,回顾做过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二、回顾试题查漏补缺。
1.关注已做过的试题中的错题,也是二轮复习的重点之一。分数的增长点就在错题上,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一定要摸清摸透,避免不须要的失分。
2.建议利用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专题的复习。要有对考试大纲进行专门的研究,以把握命题方向,还要有穿插解题思想与方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3.对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进行研究,把握今年的命题方向与脉搏。这里面还要穿插如何做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进行专项训练,学会“制胜”客观题,规范解答主观题。
三、规范答题,合同时间。
二轮复习做模拟套题时,合同每科的答题时间在40分钟到45分钟。
特别要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好习惯,使用规范的专业学科术语答题。很多考生题一看都会,但是分数就是拿不全,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准确了,但表达的不准确、不到位,不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问题。所以平时做题一定要落实在试卷上,不能只看,答题时表达要准确规范,要会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要言简意赅准确无误。目前高考阅卷都是网上阅卷,对书写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平时的书写一定要养成工整规范的好习惯。
四、协调好考试与复习的关系。
二轮复习阶段,各种各样的测验、考试将比较频繁。认真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训练和考试,分析失分中有多少分是自己会做而未得的分,丢分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有意纠正自己不良审题、解题的习惯,尽量减少无谓的丢分。同时做完每套试题之后,要总结归纳自己做这套卷子的收获,切忌钻研难题好高骛远。
五、调节应试心态。
在二轮复习中要实现巨大的跨越,就要学会培养良好的心态,心态影响命运。
平时多与老师交流,与他人友好相处,相信自己,笑口常开,这些对保持好的备考状态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轮复习阶段各种各样的测验和考试将比较频繁,很多同学总会下意识地将测验或考试的成绩与自己的学习水平、近期的复习效果乃至将来的高考成绩等一系列问题挂起钩来,一旦成绩有所起伏,便对自己产生怀疑,增添许多心理压力。其实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并不是一天两天就会有多大的改善与下降,一次两次的成绩并不能影响什么,要对自己有信心,应学会调整心态。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十一
教学重点。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
设计说明。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两个教学目标--诵读和领悟。
为了便于研习课文,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预习,所以布置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其中包括诵读指导、疏通课文。
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同时在感悟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候,适当地引用陶潜的其他诗句,以达到以此篇带动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课文内涵的领悟。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法中,群策群力,归纳提炼;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
辅助手段。
幻灯片。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习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以课下题注为准。
3、参照课__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潜)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听语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
三、研习课文。
(一)、读悟第1段。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陶潜的这种“心为行役”,视入仕为‘迷途“的心情有他的诗为证:
幻灯片1。
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__,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二)、读悟第2段。
齐读本段。
讨论: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提示:与下面的诗句具有相同的心境。
幻灯片2。
明确: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之二。
(三)、读悟第3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__,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四)、读悟第4段。
齐读本段。
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此种情感也有诗为证:
幻灯片3。
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还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
明确:“怀良辰以孤往,植杖而耘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正反两方面,想象地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有陶潜的诗为证:
幻灯片4。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__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五、布置作业。
(一)、书面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二)、以《我眼中的陶潜》为题,写一篇随笔。
板书设计:
自责鄙弃__。
自悔蔑视权贵。
归辞官归田自觉向往田园。
去自醒。
来隐士情?
兮归家途中淡泊明志闲适自在。
辞愉快生活抵家欣喜固穷守节厌恶__。
到家闲适躬耕田园诗酒琴书。
坚定决心。
隐居乡间。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十二
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无论在(考试说明)还是(教学大纲)中都明确规定,高中生要掌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高考,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分值是5分,这对一向不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考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一点应该明确,我们应把“取法于课内,巩固积累于课外”视为复习备考的最基本原则。
我们知道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他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关键要确切地表达原文原意。但实际操作起来情况比较复杂:如果词义古今一一对应的,语序古今一致的,只需直译就行了。关键是另外一种情况,如词语古有今无,成分缺这少那,照直诘洁屈聱牙时,就需运用现代汉语多方面知识,并且体现现代汉语“规范、清晰、连贯”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意译。意译不等于臆测大意以遮掩无知。
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26个文言虚词,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在完成文言文语句译时要注意按照“留、换、补、删、调、贯”六字法进行。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吉句中带修辞瑰坟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语句翻译完成后,再回头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译,语句是否通顺。
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传统的考查方法之一,它虽然侧重于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
[复习重点]。
一、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的翻译总是采用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法。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所谓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采用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高考的特点固然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材料在宏观上的掌握,但更要求考生能够从微观上了解并熟悉文言文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因此,历年来试题的设置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所以,翻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表面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但测试的重点可能还是在于某一实词、虚词或者文言句式,其中又以考查把握多义实词的能力为主,涉及面广,因此说,对文言译句的复习,当是以字、词、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基础。
二、句子的理解。
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对“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的翻译,就要注意这是在介绍韩孙伯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以翻译成“按襄阳当地的风俗,邻里之间要在各自的分界处种上桑树作为分界的标志”。
2.要注意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如:“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语出《愚溪诗序》)此句中“居”后省略了宾语“于此”或“于是溪”,“姓”是名词作动词,“给……取姓”的意思。那么此句就可翻译成:姓冉的人家曾经在这条小溪居住,所以就给小溪取此姓,叫做冉溪了。
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认真理解。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是孔子教育子路、冉有的话,文中难懂之处是“疾”“舍”“为之辞”几处,既是教训之语,那么“疾”就不可能是“生病”之意,当是“厌恶”之意;“而”有表示并列和表示转折关系两种理解,依据意味推敲,自然当作转折关系理解更好,那么“舍曰欲之”与“为之辞”就在语意上相反了,以此推断“舍”是“停止”之意,“辞”是“托词”“借口”之意。整句意思就可翻译成:品格高尚的人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做什么事却去找借口推脱责任的人。
4.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去把握文句意思。如:“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语出《谏太宗十思疏》)这是一个对偶句,前后两句对应词语的词性担当的句子成分完全相同,甚至有些对应词语的意思根本一样,如“望”“求”,都应该是想、希望之意。所以整句可以翻译成:源流不深却希望水流到很远的地方,根生得不牢固却想要树木长得高而茂盛。
5.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分析主干,“古人……鸟兽”是主语,“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语中“古人”与“观于……鸟兽”是一种主谓关系。“往往”是副词,“有”是动词,作谓语。“得”就应该是宾语,看来是动词名用,引申理解为“收获”“心得”较为恰当。所以整句就可翻译成:古人对天地、山河、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常常有所收获。
6.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如:“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语出《战国策魏策》)“挠”一词陈述“色”,应为形容词,不能作动词,联想到“不屈不挠”,应理解为“屈服”之意。“长跪”一词古汉语是“直着身子跪拜”,这里也不例外。“谢”有多种意义:感谢、拜谢、谢绝、辞谢、告诫、谢罪等。根据前面对“挠”字的理解,应取“谢罪”“道歉”之意。所以整句应翻译为:秦王露出屈服的神色,直着身子跪拜,向他表示道歉。
三、文言翻译的原则:
1.译文忠于原文,要做到“信”。所谓“信”,也就是不能脱离原文语义,与原文语义要保持完全一样。
2.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就是要做到“达”。所谓“达”,也就是行文通顺,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3.译文要体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风格,语言要“雅”。所谓“雅”,就是要注意语言的美化,尽量用最美的语言翻译原文。
三.翻译的技法。
1.“留”字法。
对原文中的人名、官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可以采取保留的办法进行处理,不必翻译。如:“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其中“大中丞”就是表示官职的专有名词,翻译时采取保留的办法处理。整句可以翻译成:在这时,凭大中丞的`身份担任吴县巡抚的官员是魏忠贤的亲信。
2.“对”字法。
对已由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语的,我们可以采用对译的办法处理。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其中,“求”现在变成了“要求”,“木”现在变成“树木”,“固”是使动用法,变成使……牢固。整句就可以翻译成:我听说想要树木长的高大,就一定要让它的根生得牢实。
3.“换”字法。
对有些文言词语,我们现代汉语已经不用了,而是用别的词语来替换了。如:上例中的“闻”,现在都不单用以表示听说的意思,现在就换用“听说”一词来翻译。
4.“增”字法。
对文言句子中的省略部分,翻译的时候应该为了使语句通顺,必须增补出来。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未足”之前省略了主语“我们”,“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应补出:对那些追求儒道却把穿得不好、吃得不好当作耻辱的读书人,我们不值得和他们议论。又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显然省略了“威”之类的词语,要补出来,这样就可译为:“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谁厉害?”
5.“删”字法。
对于顾问中表示停顿或凑足音节的助词和部分表示陈述语气的助词,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删除,不必译出。如:“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夫”是发语词,不翻译。
6.“调”字法。
对于文言倒装句,翻译的时候,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顺句。如:“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首先顺句为:凡不能教子女者人,亦非欲陷其罪恶。再翻译之。又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子,翻译时需颠倒过来,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
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或凝缩。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这类句子言简而意丰,如果不多用些笔墨,很难把句子表达清楚。我们可以翻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再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样的句子,是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四、文言翻译的方法。
由于高考中采用直译的方式,因此,翻译句子应该着重以直译为主进行训练。
1.对照翻译: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
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亲近。
2.换成今语: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
如:“祖父”“妻子”“受业---授业”“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点点”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十三
第章(课)1节1课时备课时间208月26日。
课题语文学法指导课型指导课。
教材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双基分析)重点: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书写规范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广泛阅读的习惯,朗读背诵的习惯,反复修改文字的习惯。
难点:平时落实,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3、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明确语文在高考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具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一、学生谈对语文学科和语文学习的认识。
1、是否喜欢学习语文,理由是什么。
2、小学和初中语文学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3、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和语文课。
二、老师谈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1、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2、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说会写,培养性情、气质、综合素质。
三、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1、重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落实。
2、重视阅读和写作。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
书写规范主要指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不写繁体字,不写简化字。这方面有两种情况:写字基本功较好的,应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在字体端正清楚基础上,力求把字写美观。基本功差一点的把字写清楚就行了。既不要继续卖弄,写得龙飞凤舞,也不要自惭形秽,羞羞答答。
(二)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中学生应有的工具书至少包括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简明古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预习和课外阅读时遇到的困难,还能让我们懂得许多文学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成语,每个成语几乎都包括了一段故事,懂得了哪个故事,也就掌握了那个成语。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已超出课本选取范围越来越来大,难度也有所增加,所以经常翻字典就尤为重要了。
(三)养成广泛的阅读习惯。
语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很大关系。实践证明: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是阅读广泛的学生。
(四)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宋代朱熹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学习就十分重视读,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抄、去读、去背,熟读是基础、成诵是关键。在成诵之后,那些储蓄在大脑中的信息才能变成自己能随时驾驭的知识,迅而形成语文能力。
(五)经常练笔的习惯。
单靠老师每周一作,未免次数太少,不能收到充分的效果。“自己有了意思,情感便能动手写出来这是学习上必要的习惯。应随时动笔写日记写笔记,写种种自己想写的东西。
(六)养成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
一切大文章家、大作家都十分重视个性托尔斯泰说:“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摈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传说,宋代的欧阳修写文章,最初也写不好,后来他看到韩愈文章的原稿改得一塌糊涂,才恍然大悟。从此很注重修改文章。可见最优秀的作家要写出好文章也离不开修改。
板书提纲:
1、书写规范。
2、查工具书。
3、广泛阅读。
4、朗读背诵。
5、经常练笔。
6、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十四
1.速读文本,理清课文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内容。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
4.限时训练,独立完成。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类型。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初步感受文章结构思路及主题解题思路。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为备考贮备较完备的阅读方法。
课前预习案。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十五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语文课是最丰富多彩的课堂之一,可以说,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上法。
老师们的复习课有以下几种模式:1、依次讲解式。根据专题内容,或根据试卷的结构,依次讲解,以教师主讲为主。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课型模式。2、重点点拨式。根据专题内容,或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点拨内容有所取舍,注重教学的针对性。3、方法指导式。课堂教学的重点,以能力立意为主,重在规律的总结,方法的指导。4、师生交融式。教师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平等的对话”。5、自主探讨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贯穿启发性原则,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几种课型交互使用,是基于学情分析的结果,既克服了教学中的机械刻板,又凸显了教学的有效性,值得借鉴。
复习课需要高度。
高三语文复习课,它不仅需要老师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有睿智的见解,以及足够的策略。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但也必须明确,既然是“首席”,其“主导”作用必须体现。
什么是高度?高度就是一种层次,一种教学的境界。比如说,老师们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有效拓展,就是高度;老师们对某些题目的方法点拨,就是高度;老师们对某类题目的规律总结,就是高度;老师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全盘灌输,而是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就是高度。
一位老师讲评试卷时,以“关注重要信息”为纲,高屋建瓴,顺势而下,给学生以明晰的方法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撑,展现了一位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深度和高度;一位年轻的教师,以“语言:还我天使的翅膀”为抓手,针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有文采”展开探讨和指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展现了足够的才华和高度。
复习课需要氛围。
高三语文复习,内容多,题量大,综合性强,稍不留神,就会让课堂变得沉闷、枯燥。有人说“高三是炼狱”,虽然不一定科学,但至少道出了一种现实。这种状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实施有效教学,不利于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为高三语文复习课营造点氛围,很有必要。
通过听课,我们发现老师们的复习都有计划,这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奠定了基础;老师们情绪饱满,都很自信,这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老师善于从学生最关心的方面切入教学,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如“高考诗词鉴赏考些什么内容呢?是如何设题的呢?”再如“怎样才能提高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和得分率呢?”看似不经意,却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制造了一种有效的情境教学的“场”;综合试题,老师们给学生印发答案的做法,也很有效,对节省教学时间,强化规范答题,有很好的作用;老师们课堂上的幽默不可少,说一个笑话,打一打趣,会缓解心理的压力,提高学习的情绪,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所以说,高三的语文复习课需要有点笑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优质16篇)篇十六
教学目的:掌握古典诗歌的最基本的常识,为阅读古典诗歌作准备。
教学时数:一节。
教学内容和过程:
区别古体诗和近体诗。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远远的牵牛星。
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举起柔美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哭得泪如雨下。河汉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只隔一条又清又浅的河,含情脉脉而不能相互说话。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注解:周郎:三国时东吴的大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二乔: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
诗意: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是和近体诗相对称的诗体,产生较早,每篇字数可多可少,每句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各体,后世使用五、七言的较多。例: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
(对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颔联)。
(对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颈联)。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末联)。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
律诗的格律要求首先是诗句字数要整齐划一。每首分为五言、六言和七言。
其次队诗句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为八句。
第三是特定的对偶要求。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中间两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绝句,也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仅有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言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相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两句。这一诗体灵活轻便,适意于表现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因而为诗人普遍使用,创作之繁荣超过了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辑录唐人绝句万首之多,约占现存唐诗总数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