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精准的词语,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优秀作文是一篇好的作文,展现了作者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最新初中禅理故事库(专业12篇)篇一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师得到社会大众的敬仰,甚至在说法时也完全以社会的形态来教育众生,心中很不服气。
有一天,禅师正在讲经时,这位修行者很威风地从大众中走到禅师面前说:“禅师,我知道很多人很敬仰你,但很遗憾现场却有一个人不服你。”
禅师面带笑容问道:“是谁呢?”
他回答:“就是我,我不服你!”
禅师说:“你是来与我辩论佛法的吗?那就请你过来吧!”
这位修行人说:“好吧!过来就过来。”
禅师接着对他说:“请你到左边来。”
他说:“要我到左边就左边吧!”
禅师又说:“啊!方向好像不太对,还是请到右边来吧!”
这位修行人就说:“没问题,我就过去吧!”
禅师接着说:“谢谢你,你已经服了我。”
诸位,这就是智慧啊!禅师不只叫动了他,而且还从这边叫到那边去。所以只要有这分定力、诚意与正念,自然就可以慑服一切众生,净化众生的心。
最新初中禅理故事库(专业12篇)篇二
传说,在古印度,有一个极为专横的国王。有一天,国王忽然想要新造一个皇宫。工匠的头目禀告国王说,若要把宫殿修建得坚实而华丽,必须选用一棵千年老树做材料。于是,国王传令下去,无论如何,也要寻得这样一棵老树。
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国王的使臣果然找到了一棵千年老树。这棵参天大树,气宇轩昂地屹立在众树之间。使臣前来禀报国王,说他们找到了一棵大树,只是那树年代久远,砍了会不会太可惜。
国王才不管那么多,当下命令工匠,翌日就去伐树。然而,那毕竟是一棵千年老树,它已经吸纳了天地之灵气,化作一个树中精灵。当天夜里,趁国王熟睡之际,老树走进了他的梦里,恳求国王手下留情,别让它千年修行,毁于一旦。
“既然你有千年的道行,我就更要砍你来修建宫殿了。要知道,你不过是一棵树!”国王傲慢地说。老树一声叹息,说:“唉,我老也老了,死了也就罢了。只是陛下,您能不能在砍伐我的时候,别从根部下斧,您让人从我头上往下砍吧。”
国王大为不解:“从上往下伐你,岂不使你肢体寸断,更为痛苦?哪有从根部砍了你干脆?”
“陛下,从上往下伐我自然倍加痛苦,可您瞧我,这般高大,若从根部伐了我,倒下之时,势必压死压伤无数小树。请陛下成全我吧。”
生命中的诸多忧愁,多半来源于自私自利,患得患失。而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便是与他人共享的快乐了!
最新初中禅理故事库(专业12篇)篇三
要写好一篇。
作文。
素材的积累必不可少但有了素材还需要将之运用到写作中去。禅理故事富含人生哲理,是我们写作时难得的素材。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初中作文禅理故事素材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
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
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
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
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慧能千里迢迢赶到湖北的黄梅山,拜五祖弘忍为师学禅。
五祖见了他后就说:“你是南方之人,也能成佛吗?”。
慧能回答说:“佛性也分南北吗?”
五祖无言以对,便留他下来,在后院做碾米、打水的杂活。很久过去了,也不见五祖重视他。但他心中一点怨言也没有,他想,佛性恐怕也不分打坐和挑水吧。
很多年后,五祖年龄大了,就有心选一个传法之人。
于是,在一天的下午,他召集所有的弟子,对他们说:“你们都将自己多年证悟的结果写成偈子,我要看谁真正悟道了。我要将衣钵传给这个悟道的人。”
五祖的大弟子神秀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成为衣钵传承之人的。于是,很多人都注视着他,争着去看他的偈子。有的人甚至根本没想去作偈子,而是等着看神秀的参悟。
不几天,神秀的偈子就传遍了整个寺院,他就将它写在醒目的墙上。偈子云:
身如菩提树,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这样的偈子引来一片叫好之声。本来有的人写好了自己的证悟,也不好意思再拿出来。
很快,这就传到了慧能的耳中。
慧能听了后,就告诉身边的僧人说:“这首偈子还行,但并未真正悟道。”
这件事也传得很快,连五祖都惊动了。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慧能说出了自己的偈语。
他说的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们这才信了这勤杂工所说的话,人们将慧能的偈子写上了那面墙,当然,擦掉了神秀的那首。
感悟:
禅是一种超脱的学问,以一种大空明的心境体会着世界的本真形态,从而达到一种绝对的超脱和通透。心中无执,无物,何以染尘埃呢?这一首偈子,还出现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解救贾宝玉的执迷时,就写下了这首偈子。
有一寡妇,丈夫早亡,她以教书赚钱抚养小儿,不但抚养儿子长大成人,而且送他到国外留学。
儿子完成学业后,留在国外上班、赚钱、买房子,也在国外娶老婆生子,建立美满家庭和辉煌的事业。
寡妇得知儿子的成就与志愿,心中暗自窃喜,盘算着退休后,带着退休金前往美国与儿子一家人团圆。每天早晨可以到公园散步,也可以在家享受晚年、享受含饴弄孙之乐。
就在距离退休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她写了一封信给她的儿子,告诉他过些时候她就要飞往美国和他们一家团聚。
一想到养儿防老,想到亲戚朋友羡慕的眼光,又算算自己很快就要到美国养老,不觉心中喜悦阵阵。
于是,她一面等待儿子的回音,一面把在中国台湾的产业、事务逐一处理。
在她退休的前夕,她接到儿子从美国寄来的一封回信。信一打开,有一张支票掉落下来。她捡起来一看,是一张三万美元的支票。她觉得很奇怪,儿子从来不寄钱给她,而且自己就要到美国去了,怎么还寄支票来?莫非是要给她买机票用的?她心中一阵喜悦,赶紧去读信。
只见信上写道:“妈妈!我们经过讨论决定不欢迎你来美国同住。如果你认为对我有养育之恩,以市价计算,约为两万元美金,现在我添了些,寄上一张三万元美金的支票给你,希望你以后不要再写信来。”
母亲读完信,老泪纵横,只觉得一生守寡,从此老年凄凉,如风中残烛,情何以堪!
痛定思痛的她,忽然想通了。退休后,想到无事一身轻,于是拿着这张支票兑换成台币,为自己规划一趟环游世界之旅。
在旅行中,她见到大地之美,看到各国不同的民情,于是她又寄了一封信给她的儿子。信上写道:“你要我别再写信给你,那么这封信就当做是以前所写的信的补充文字好了。”
“我收到了你寄来的支票,用这张支票上的钱规划了一次成功的世界之旅。在旅行中,我忽然觉悟。我非常感谢你,感谢你让我懂得放宽自己的胸襟,让我看到天地之大,大自然之美。”
心灵的自主和快乐是生活的磐石,它是思考醒悟的结晶,它源于佛家的“无所往而生其心”。人生中本来就有许多的忧愁烦恼,如果自己一直惴惴于心,就会将自己累垮。只有善于把强加于身的负担放下来,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从而真正地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最新初中禅理故事库(专业12篇)篇四
金山寺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有一天,金山寺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最新初中禅理故事库(专业12篇)篇五
很久以前,有两座庙,一座坐落在繁华热闹的内城,另一座矗立在清幽安静的山顶。城内寺庙的住持是一位胖和尚,山顶寺庙的住持是一位瘦和尚。一日,瘦和尚进城为人做法事,遇上了胖和尚,胖和尚邀请瘦和尚进寺庙交流佛法。
禅堂里,胖和尚拈棋笑道:“师兄为何偏居于廓外高山?”瘦和尚笑而不答,沉思良久,落下一子才道:“曲径通幽,花木森森,有何不好?”
“可是庙宇地处偏僻,山路险峻,香火如何鼎盛?”
“尚佛之人,自不会畏惧如此微妙的苦难。去过之人,更能够体味其中的高度。”
“师兄,这‘高度’二字当作何解?”
“地处山中,行路艰难。正是这样,礼佛之人才更能够体味苦难之后拜佛的喜悦。何况山中清幽秀美,集天地灵气,不为世俗污染,所以更显现出佛门中的清静空明。”
胖和尚越发迷惑地问道:“然而地处山巅,就从来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吗?”瘦和尚径自落下一子,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人总在向着更高更高的山峰攀登,世间本没有山顶,本寺又何谈位于山巅而高处不胜寒呢?就如佛法博大精深,何处是顶峰,大概连佛祖也无法企及吧。世人都应该有确凿的目标,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达到目标后就会发现一些以前从未见过的新景致,越高的高度,视野越广阔。那时,你才会发现以前的自己是何等的浅陋与无知。”
说着,他轻敲一子:“师弟,承让,你输了。”胖和尚猛一看棋盘,笑道:“师兄棋艺精湛,师弟自愧弗如。阿弥陀佛!”瘦和尚道:“师弟,这通往高处的道路虽然不好走,却是在磨炼人的意志,开发潜在的悟性。就如这一盘棋,如果你是坐在棋盘旁与我对弈,那我就是站在这儿综观全局,你下得是棋中的棋,下得是局部的棋,我下得是棋外的棋,整体的棋。境界比你高,取胜自然在情理之中。”
最新初中禅理故事库(专业12篇)篇六
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
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
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
老和尚的那句“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留给我们深深的思索。
最新初中禅理故事库(专业12篇)篇七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五百名商人欲出海采宝。当时的商主聘娶一位望族之女为妻,妻子陪同商主一同出海十月,且产下一子,取名为海生。此次出海非常顺利,且获得无数珍宝,商人们欢喜不已,都认为是因为海生福德深厚,才有此庇荫。
海生长大后,商人们再度提议出海采宝,结果不幸遇上大黑风,不仅吹倒了船舫,船只还飘流到罗剎鬼国;众人生命危在旦夕,各各跪拜诸天善神,祈求护佑,却毫无感应。此时,众中有一位受持五戒的商人对大家说:「慈悲的佛陀常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昼夜六时不曾停息,我们现在应当称念佛名,或许佛陀能够救助我们。」说完之后,商人们皆共称念「南无佛陀」。
此时,世尊以慧眼遥见五百商客遭逢厄难,即放大光明,顷刻之间,黑风消灭,海面风平浪静,众人得以解脱。商人们见此不思议景象,无不称谢佛恩,各各虔诚说道:我等今日蒙佛威光,得以免脱此难,今日若能平安返航,必当为佛及众僧建立塔寺,祈请住持其中,并且设斋供僧,令其所需不虞匮乏。
之后,五百商人平安返回家乡,皆遵照所言造立塔寺,准备肴膳,恭请世尊及诸弟子接受供养。供养毕,众人退至一旁,恭敬聆听佛陀说法。大众皆能领悟佛法真义,心开意解,。于是,众商人俱至佛前,请求跟随佛陀出家修行。
「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当佛陀这么说时,众商人即现清净比丘身,当下证得阿罗汉果,具种种神通变化,解脱三界烦恼,受到诸天世人的敬仰。在旁的弟子们见此殊胜景象,即请示佛陀五百商人具何因缘,能够蒙佛威光,消灾免难,又值世尊为其说法,出家得道?世尊告诉诸比丘:「我不仅是今日救助他们,过去世时也曾救助他们脱离厄难。」于是,诸比丘再次向世尊请法,请世尊为大众开示过去因缘。
「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一位五通仙人,住在河边精进修行。当时有五百位商人欲出海采寻珍宝,途经河岸时,遇到这位五通仙人,于是众商人向仙人问讯行礼,并劝请仙人一同出海。
众比丘听了佛陀的开示,各各法喜充满,信受奉行。
最新初中禅理故事库(专业12篇)篇八
那年,我在暴风雪中搭上了回家的长途汽车。车行到荒山野岭、毫无人烟的一段高速路上的时候,我们的车抛锚了。
已经一天没吃没喝的我们面对窗外呼啸的寒风,都在诅咒着老天爷的可恶。天越来越晚了,我终于体会到了饥寒交迫的真正含义。
夜色中,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一个提着竹篮子的人,他朝车上大声地喊着:“谁要鸡蛋,一个5元!”尽管肚子饥饿难忍,但听到他的叫卖声,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不是喊错了,平时才5角钱一个的鸡蛋成5元了。在我犹豫的瞬间,那个人提着的十多个鸡蛋被抢购了。看着买到鸡蛋的人吃着鸡蛋,我的口水在嘴里打着转,肚子感到更加饥饿。但想到他们一个鸡蛋等于平时10个鸡蛋的价钱,我又自我安慰:等到了有吃的地方让他们后悔去吧!
窗外的寒风依旧呼啸,一个小时已经很漫长。吃了鸡蛋的几个人也许身上增加了热量,他们在闭目养神。两个小时过去了,有人说:“真可惜,我没有买到鸡蛋。”
夜已经深了。突然,提着竹篮子的那个人又冒了出来:“谁要鸡蛋,一个10元!”听到他的喊声,我心想:“抢银行呀!刚才5元,转眼10元,谁也不会买的。”可依旧是在我犹豫的片刻,他的鸡蛋又被抢购完了。没有买到鸡蛋的人说:“你就不能一次多带点?”卖鸡蛋的人说:“说得轻巧,这荒山野岭的十里八里才一户人家,哪有那么多鸡蛋,我是找一户人家,买了立即加工送来的!”他说完掉头消失在夜色中。
大家再次诅咒着老天爷的可恶,说不知道困在这里要几天几夜呢!这里已经跟外面的世界没有了任何联系,司机说这条路可能被封了,因为这么久都没见一辆车通过了。我听了心里开始害怕起来,心想,吃了鸡蛋的肯定可以比我们没吃鸡蛋的人挺得时间长,到时候他们能挺过去,而我可能会因为寒冷和饥饿离开这个世界。
5元一个的鸡蛋不买,20元一个却抢着付钱。这钱花得冤枉,却也给了我人生中最值钱的经验:不要因小失大,一个人,必须在不同的时刻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自己最需要的才是最珍贵的。
最新初中禅理故事库(专业12篇)篇九
有这样一道游戏题:悬崖边有一块金子,你开车去取,车停在离悬崖多远的地方更安全呢?答案有三个供选择,3米,1米,0.5米。很多人都会选择“3米”这个答案,以为离悬崖远一点儿会更安全。但正确的答案是:不要开车去取。只要你开车去取,只要你冲着诱惑而去,都是危险的,没有什么安全距离可言。
有一档电视访谈节目,杨澜问崔永元:“你曾经遇到过的最大诱惑是什么?”“钱!有人让我给7那个楼盘剪彩,最高价开到了一剪子50万元。”崔永元回答说。“那你为什么不去呢?”杨澜问。崔永元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我抵御不住。我想,一旦我爱上了剪彩之后,谁也拦不住我。我唯一的办法是别去碰它,别去沾这个事。”
如果你冲着诱惑而去,那么不管你离诱惑有多远,都是危险的,都是在做把自己的人生“挂”在“悬崖”上的蠢事,随时都有可能把自己的人生葬入万丈深渊。
最新初中禅理故事库(专业12篇)篇十
有位大师受邀到大学演讲。
在演讲前,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白纸贴在墙上,然后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小黑点,之后,他找了一位学生,问他:“你看到了什么?”
那位学生说:“那是一个黑点。”
这位大师接着又点名问了许多人,每一个人都说:“那是一个黑点。”大师笑了笑说:“你们说的都没错,这里是有一个黑点,但你们为什么都没注意到这张大白纸呢?”
如果你的脸上长了一颗痘,你的注意力是集中在这颗痘上,还是其他干净的部位?
最新初中禅理故事库(专业12篇)篇十一
日本有一位禅师,法号白隐。他修行高深,生活纯净,声名远扬,深受百姓的敬仰与称颂。
白隐禅师所在的寺院附近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
忽然有一天,夫妻俩发现女儿的肚子大了起来,这使他们非常生气,好端端的一个黄花闺女,竟做出这种见不得人的事。
起初,她不肯说出那个男人是谁,后来,在父母的威逼下,她终于说出了“白隐”两个字。
她的父母迫不及待,气势汹汹地找到白隐,狠狠地将白隐痛骂了一顿。可是,白隐并没有生气,只是若无其事地说道:“就是这样吗?”
等孩子出生后,她的父母就将孩子送给了白隐。
这件事给他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几乎使他声名扫地,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孩子,而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好孩子,四处乞求婴儿所需要的奶水和其它用品,在遭到别人的白眼和羞辱时,他总是泰然处之。
在白隐禅师精心呵护下,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了。
看见可爱而又可怜的宝宝,这位孩子的妈妈,再也忍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她向父母吐露了真情:孩子的生父是一位年轻的卡车司机。
她的父母立即带她来到寺院,向白隐禅师道歉,请求他的原谅,并要带走孩子,为他挽回声誉。
白隐禅师还是像当初那样,不急不火,淡然如水,更没有趁机训斥他们。
他只是在交还孩子时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即使有,也只像一阵云烟随风而散。
同白隐禅师相比,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和指责又算得了什么呢?
禅悟:
为人处事,只要心存善念,胸怀坦荡,宽厚待人,一切的矛盾就化解了,人际关系就和谐了,所有不如意的事,都会变得顺耳,顺眼,顺心,快乐就会永远环绕在你的周围。
最新初中禅理故事库(专业12篇)篇十二
禅师跟弟子一起歇息,他拿出一个西瓜,切成两半,跟弟子每人吃一半。
吃西瓜的时候,弟子问:“师父啊,既然你做的每件事都有一定的意义,你跟我分享这个西瓜也是在教我什么道理吧?”
禅师一言不发,继续啃西瓜。
弟子继续说:“你的沉默一定是隐藏着一个问题——我吃西瓜体会到的快乐到底在西瓜里还是在我的舌头上?”
禅师还是什么也不说。
弟子继续兴奋地说:“既然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有意义的,我想我已经找到那个问题的答案了:那种快乐是爱的行动,存在于我们中间,没有西瓜就没有快乐的载体,没有舌头……”
“够了!”禅师打断他说,“真正的傻瓜是那些认为自己很有智慧,试图花所有的时间去阐释所有事情的人。西瓜很好吃,这就够了,不要打扰我吃西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