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个让人们感受到深厚民族情感的节日,人们会弘扬传统文化。通过收集这些春节活动的经验和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一
在我看来,冬日是单调而宁静的,如果说它还有什么庄严而热烈的色彩,想必那就是春节了。因为冬日过后,便是生机盎然、繁花似锦的春天,而春节正是这承前启后的最美好的时光。
我深爱着春节,早早地便期盼着过春节(俗称过年),因为过年可以成为一个玩乐的契机。考试考得好,学习不免轻松了许多,不仅受到了师长美好的寄语,还有一个新年礼物的奢望可以在朝夕梦寐中成为现实。孩提时代的我,春节意味着放假,意味着和电脑,和游戏相伴的快乐时光。
快乐是春节的一部分,对于春节这个普天同庆的中华佳节,舌尖上的记忆才是节日的主体。味蕾是心灵的窗口,那些山珍海味表现的只是地位而已,而饺子、年糕、火锅这些和除夕息息相关的平常菜,在我们的唇齿留下的却是家的味道。不必说香气馥人的年糕,不必说晶莹油亮的腊肉,不必说爽口干辣的兔肉丁,不必说占据了色、香、味的火锅,光是小酌几口甜而不腻,沁人心脾的米酒就着实让人陶醉其中。一桌年夜饭,一席珍品宴。桌子中间热腾腾的火锅咕嘟嘟地沸腾着,热辣辣的油面儿诱人地浮在锅汤上,肥肥的羊肉卷,脆脆的土豆片,一下锅便浇上了麻酥酥的汁儿。五颜六色的素菜赏心悦目,还有腊月里就腌好的双黄蛋,一刀切成两瓣,红油直冒,让人垂涎欲滴,心情也欣欣然舒畅起来。
一年又一年,我们赏尽了花开花落,望尽了云卷云舒,终于迎来了新的一年的春节。春节,寄托着人们对未来最淳朴的展望;春节,是岁月间悠长美好的人生画卷;春节,是人们永远的期盼。
浅析印象派绘画的“印象”美。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解读。
印象画派的审美理念。
岭南印象园导游词。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二
时光如流水匆匆而逝。转眼,又一年接近尾声了。我们即将要告别2020年,迎接2021年的到来。
大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和舅妈为我们准备了一桌十分丰富的饭菜。主饭当然是饺子,菜有我爱吃的糖醋排骨,有爸爸爱吃的红烧肉,有外公爱吃的清蒸鱼,还有妈妈爱吃的鱼丸子以及各种素菜。开饭了,我们边吃边聊。爸爸和舅舅互相敬酒,妈妈和舅妈边哼歌边炒菜,还从织十字绣聊到美容,我和表妹还唱起了歌儿祝贺新的一年的到来。
吃完饭,全家人便围在电视旁等候春节联欢晚会的到来。八点了,联欢晚会开始了。演员们唱起了好听的歌,跳起了欢快的舞。黄宏、沙溢的小品,周健的相声逗得大家哈哈大小,俏花旦杂技的表演精彩刺激,身怀绝技叫人难以忘怀。还记得朱之文吗?一个朴实的农民歌手。他来自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郭村镇朱楼村,是个憨厚的种地人,但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追求音乐。这个梦想在他们那个地方的人看来是多么遥不可及,可他依旧努力着,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当别人认为他已经成名的时候,他却说自己并没有成名,他依旧是个种田的农民。多么朴实的话语啊!
欣赏完节目,快到十二点了,全家人一起倒计时“五、四、三、二、一。”钟声敲响了,处处可以听到礼炮声。啊,新的一年来到了!
大年三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三
俗话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家过年的'情景却是“年年岁岁不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每年都会挑战一些新的花样。奶奶说要带领我们体验一下古老的春节文化,于是我们今年过年一切都遵循春节原有的习俗。想了解一下么,那就跟随我的镜头来看看吧。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四
2022年春节到了,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声中,它悄然而至。
我以极快的速度梳洗完毕,当我跨出房门时,厅堂里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没错!那是我爸妈摆放出来的点心。当我想到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手里还拿了一张崭新的100元人民币,带着无限关爱对我说:大宝新年快乐,这是你今年的压岁钱,拿好,别丢了!”我激动地跟妈说了声谢谢,然后一蹦一跳地跑到点心前,抓了一大把,开心地吃了个痛快。
新年快乐,它诉说着这一年的祝福,诉说着这一年的期望。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五
岁月的脚步匆匆,转眼就跨过了20xx年的新年,新年里的一幕幕还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贴春联。
自从我学了毛笔字,我家的春联就被我包了。这不,今年是鼠年,鼠年刚刚过去,所以我亲自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灵羊捷足登新境,下联:骏马奋蹄向未来。横批:三阳开泰。中间还差一个福字,妈妈就挥毫泼墨写了个飘逸俊秀的“福”字。开始贴对联了,爸爸凭着身高优势胜任此职,我在旁边打杂撕胶布,看着我们一家人合作完成的火红的春联,我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盼。
放烟花。
新年在烟火里绽放。过年那天,耳边总是不停传来爆竹的阵阵响声,天空也不时地绽放一朵朵色彩斑斓的礼花。我们也不闲着,买来各种各样的.火柴炮、小烟花,边玩边放。虽然我们手中的烟花不及空中的美丽,但是那一个个闪耀的火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却是无穷的。
看春晚。
大年夜,看春晚,是我们家的传统。爷爷早早地生起了炭火,一家人围着火炉看电视。我悄悄地在火堆里埋了几个荸荠,一会儿火炉里就冒出了香甜的焦煳味儿,扒出来,剥掉皮,又脆又甜。今年春晚又增加了一个抢红包的环节,我拿着妈妈的手机不停地摇,眼看着红包快被别人抢完了,我特别着急,把爸爸的手机也抢来摇,终于摇了一个5。8元的红包。
拜年。
由于通信的发达,拜年的方法也多起来,爸爸妈妈不停地收发拜年短信,我用微信语音给很多亲戚拜了年,没有微信的妈妈又叫我打电话拜年。这还不算,我们还到附近的亲戚家里去拜年,不过我也赚了不少红包。
过年,是快乐的,幸福的,温馨的,让亲人团聚,让亲情延续。
文档为doc格式。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六
在一个清爽的早晨,丁…?那是什么声音?原来是闹钟,对吧!今天是元旦。我想和爸爸一起拜年!“嗯……”准备什么!“算了,先换衣服吧!”我飞快地跑到衣柜前,以闪电般的速度换好衣服。毕竟只有这样我才能帮爸爸准备礼物!
今天,有这么多“任务”。首先,我们要去爷爷奶奶家,然后我们要去菜市场买食物,然后我们要在奶奶家吃美味的食物。但一想到人们的笑脸和又大又漂亮的红包,心里的焦虑就减轻了一大半。另外,我的新西装很漂亮,我也想炫耀一下!
在去爷爷奶奶家的路上,家家挂着灯笼和春联,孩子们用长长的烟花点燃。溅起的“花”只有今天这么美。更神奇的是,“花”在每个地方都留下了痕迹,就像一个巨大的花园,让人眼花缭乱。这让我想起了20xx年的故事,也让我想起了童年的美好。我正看着它的时候,爸爸叫醒了我,激动地说:“文婷,这是你爷爷奶奶的房子,快下车,别发愣!”“哦,是的,爸爸!“嗯,深呼吸,深呼吸,好吧!我“复活”了,准备走,走!我心想,新年快乐吧!
到了爷爷奶奶家,爸爸让我去敲门。“咚咚,咚咚……”这个声音让我更加紧张。奶奶开门说:“啊!原来是孙子,快来快来,请进。”奶奶像欢迎一样对待我们。爸爸说:“妈妈,你不用这么客气。每个人都是自己人(家庭)。我给你儿子带了些礼物。请接受他们。对了,这是文婷,你知道的!”“是的,当然,没想到他们长这么高!”奶奶说:“好了好了,我这么大了,我不收这个礼物了!”奶奶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红包。“文婷,你真大。这个红包是你爸收的。如果家里人不客气,就拿去吧!”我伸手去拿,激动得笑着说:“奶奶,谢谢!”
之后奶奶带我们去了我们膜拜的地方。以前爸爸对我说:“你年轻的时候要崇拜。你没有让你崇拜。现在,我告诉你,你要在长辈面前拜三拜,不要找我麻烦!”我心里清楚地记得,到了“那个地方”,我跟着父亲的动作,完成了“过年”,一次,两次,三次。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甜甜的,感觉很幸福很幸福。
……。
最后,我和爸爸又去了菜市场。鱼、虾、螃蟹。到处都是,人们看不完。我们选择了物美价廉的好产品,既好吃又便宜(那时候我又一次意识到卖好东西有多难。那是春节,很多东西都很难买到。
我们接妈妈的时候,去了爷爷奶奶家。奶奶说:“除夕快好了。来尝尝我做的菜!”我们很开心。偏偏春晚就要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吃了年夜饭,看了春晚,看了看外面五彩缤纷的`烟花。突然,我觉得这是一种幸福。
事后我妈让邻居给我们拍张照,让温暖(幸福)留在这张照片里,随时回忆,这美好的时刻,这美好的新年!过年,过年,一年才一次。虽然每年都有,而且每个地方的做法都不一样,但是我们中国人让这个习俗被造谣。它能让我们感到温暖,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魅力,给我们新年和新的一年的动力!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七
时光如水匆匆而逝,又是一年接近尾声,想到春节,关于温馨、幸福、开心、在一起……这些美好的字眼都涌上心头。
——题记。
有姐。
今年过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有姐姐在家。倒不是因为以前过年她不回来,而是因为今年她要参加一个考试会在家里呆上一阵。
我跟姐姐的感情很好,她会在我偶尔犯错时替我说话,带我出去游玩,买我想要但却自己又买不起的东西给我;当然,她闲得无聊时也会“欺压”或逗我来解闷。
我的朋友都深知我跟姐姐的感情,一次好友问我:“你跟你姐会不会因言语不合打架?”“不会!”我回答的很干脆,“哇,你们感情这么好!”“当然不会打架,因为通常都是她单方面搞侵略……”
今年过年,姐姐陪伴我这么久我真是开心极了。其实幸福不用有太多的物质享受,亲人们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盼雪。
我喜欢雪,更喜欢大雪,那种“纷纷吹落轩辕台”的景象是我最向往的,你想,漫天飘舞着白色的小花朵,多美丽,又多有灵性。
我们都想在这难得的寒假里,有大把的时间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玩个痛快;我们也希望在春节里,有银装素裹来衬托耀眼的红色。
最终,这场雪还是没有应约,我终于还是没有堆起一个橘子瓣嘴唇的雪人。
没有雪的春节,留给我一份遗憾,更有一份期待……。
贴春联。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又到腊月二十八,该贴新对联了。爸爸也放假了,我们吃过早饭,准备贴对联。外面飘着小冰粒,冻得手都伸不出来,一向爱凑热闹的我因为怕冷,赖在屋里不准备出去帮忙。忽然我听见外面一阵“乒乒乓乓”“咣咣铛铛”的声音,忍不住我还是跑了出去一看究竟。
原来是妈妈一手拎着水桶和拖把,一手拎着“开山板斧”跟门前的旧对联较上劲了,因为三四年旧对联都没有清理过,而且粘的又紧,所以很难清理干净,于是妈妈又是拖又是刮,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清理干净了。然后妈妈端出做好的糨糊(糨糊贴得紧,对联不会轻易被风刮破),开始贴对联了。
一阵阵冷风夹着小冰粒迎面扑来,糨糊都快冻住了,我也受不了这份寒冷跑进屋子里了,只听外面妈妈在叫着“低点,再低点,太低了,往上去一点”“不行不行,往左一点,呃……再往左一点……”“行了差不多就好了”急性子的爸爸打断她,“啪”我知道,这应该是横批贴好了。
我感觉时间过的好快,去年贴对联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辞旧迎新,一晃又是一年。
“仙女棒”
我很怕放鞭炮,三十那天下午,我和姐姐从超市回来,到处都在放鞭炮,我抱着头眯着眼往家一路狂奔。
所以,对我来说,没有声响的“仙女棒”就是我过年的玩意儿。
当五彩斑斓的小烟花从长长的“仙女棒”里喷洒出来时,我会拿着它在半空中写些字,或者同时点燃好几根“仙女棒”,然后在院子里旋转,让火焰和光芒随我旋舞。
一簇仙女棒,能让我在夜空下陶醉很久……。
其实这个春节并不闲,九年级的作业多得让我喘不过气,不过,毕竟春节还是快乐的,我已经学会从小事里获得快乐和满足。
或许春节就是这样,没有人来打扰,一家人在一起,无论干什么都会感到温暖无比,这种温暖,足以弥漫整个寒冬。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八
黄海,住进夜里。
团到把触须。
伸进海里。
团岛是黄海边的一枚贝壳。
来自甘肃的我们。
是睡熟的蛤蜊肉。
就这样到了大海。
向往大海。
却只能在岸边徘徊。
湿脚的浪花。
寂寞又无奈。
面朝大海。
只是梦中的牧歌。
谁有勇气把后半生染蓝。
你背后的喧嚣城市。
才是现实的家。
诗人季雨剥去甲壳。
也不过是俗人一个。
写给夜晚垂钓者。
夜把青岛藏起来。
藏在他的影子里。
长长的鱼线。
是与大海连接的光缆。
在渤海湾的一角。
他默默地垂钓并不着急。
对于人生而言。
他不需要整个大海。
只需要这一百平米的港湾。
和青岛这一个宁静的夜晚。
一首诗。
船从海面从横掠过。
像一支支画笔。
要涂一幅怎样的油画。
我捡起一朵最白的浪花。
轻轻蘸着青岛的风。
我要在这里写一首诗。
写下划过青岛街市的。
一个匆匆过客。
和他的孤独。
最小的海。
一滴海水溅到手心。
留下浅浅的清凉。
她悄悄地有点神秘。
像在告诉我某个隐私。
这是最小的海。
而我的手掌是最小的沙滩。
我轻握十指。
就拥有了整个大海。
脚印。
刻意在沙滩留一枚脚印。
瞬间被海水抹平。
那也许是人的一个错误。
被自然的橡皮擦去。
在平常的道路上。
我们盖过多少这样的邮戳。
寄给人生的那头。
其实脚是来走路的。
路就是道。
道——。
没有痕迹。
浪花。
浪花泅在海里。
每一次绽放。
其实是一次深呼吸。
海每时每刻。
在揉搓自己。
并向海边吐着泡沫。
他永远洗不净自己的蓝。
为什么一定要洗净呢。
这就是浪花不断绽放的`。
原因。
石老人浴场。
有什么比沙子更柔软。
还有柔软的风。
海敞开柔软的胸。
容纳柔软的肌肤和语言。
我想那成对的裸肉里。
一定有坚硬或冷酷的心肠。
但此刻柔软得。
却像一把浪花。
在中山路喝着青啤。
趁着海风洗净的夜色。
盛一杯冰镇生啤。
来,青岛——干杯。
杯中晃动着海尔电器的霓虹。
在我的醉眼里。
栈桥像一根五彩的吸管。
吸进海水。
与趵突的清泉交配。
这次意外酿成的。
是金黄的琼浆。
和一座城市的盛名。
青岛在这古老的泡沫里。
摇曳又浮起。
浮起的不仅是一条街。
还有一个漂泊的诗人。
豪饮的倒影。
干杯吧,青岛!
如果有一天。
中山路腾我一寸写诗的斗室。
我情愿化作一粒。
酿造青啤的麦芽。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九
春节,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习俗;是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留下来的精华。中国年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鞭炮、烟花、春晚……一系数列词都可以成为春节的代言词。年年亦是如此。
团圆饭自然是除夕那晚不可或缺的活动,一家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团圆饭中的美味佳肴,欣赏春晚中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欢笑洋溢满堂。
贴春联百最有趣的事了,在我看来,也是最有年味的事了。奶奶先是熬了一大锅浆糊儿,因为我们家院子特别大,门也特别多,所以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就分工干。我和婶婶负责家里的小门,叔叔和哥哥们就负责南院和西院的大门。贴门联的步骤很简单,先把去年贴上的门联给掀下来,涂上一层新的浆糊。看似挺简单,其实里面的学问也大着呢。一次不能太多,而且涂得要均匀。不然会因为天儿冷的缘故而被冻着。所以要先向对联要贴的部分薄薄的匀匀的涂上一层,先贴上对联,之后再细细的在没有被粘住的部分再涂上一层浆糊。
我和婶婶配合得很默契,不一会儿就完工了。可叔叔那边还在四处寻找浆糊呢。真是完胜。不会也多亏了爷爷在旁边的指导。
爷爷似乎也非常享受儿孙满堂的年呢。
等门联全部贴好后,奶奶在那边也已经下好饺子了。吃着奶奶的劳动成果,我们都很得意。
欢乐中国年,幸福中国年。
春节里有许许多多的趣事,但是哪些事是令大家印象深刻的呢?不妨写到日记里吧!以下是,欢迎阅读!1春节里有许许多多的趣事。其中我认为包饺子时最好玩的......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朝大诗人王安石描写的春节景象,和谐美好,现在,过春节更是热闹非凡。
过年,我最喜欢放鞭炮。记得那次我在奶奶家过年,我在门口放鞭炮。我先拿了一个双响的,一点燃,往地上一扔,“啪啪”—响亮极了,像炒豆一样,真好听,我高兴极了。这时,我眼睛一亮,看到外婆家的水缸,我点燃了一个“鱼雷”,把它扔在水缸里,只听见“砰”一声巨响,水花溅起来了,水缸裂了一条缝,我吓得撒腿就跑。
我跑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我点燃了一个鞭炮,点了半天没反应,我刚要看个究竟时,“砰”一响,鞭炮在我手上爆炸了!我吓得闭上了眼睛,心里想:我的手一定四分五裂了。我睁眼一看,还好,我的手还在,只是流了血,我这才放心。
这件事发生在去年春节,如今我又大一岁了,不会再做这样的傻事了。我喜欢过年,过年真有趣!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十一
“妈,春节去哪儿?”我怀着一丝期待问道。
“广汉呗!”老妈干脆利索地回答。
“啊?”我心中每天看电视吃泡面的计划又泡汤了!
“怎么啦?前天你还说想奶奶呢?”老妈一脸狐疑,“该不会……”
“哪有哪有!”我干笑几声,心里好失望呀!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我们先去仁寿接了奶奶和表哥,然后再开到广汉。
刚入广汉,我立马就失望了:街上冷冷清清,偶而几架直升飞机从天空飞过,街上看不到几辆车。
“不开心?”老妈看出我的失望。
“没有!”我咧开嘴不自然地笑道,“这里……好安静……”我居然会联想到公墓,随即一阵冷汗。
“我们去哪家?”我岔开话题。
“呃……你爷爷的亲哥哥的儿子的……唉!不说了不说了,就叫阿姨!”老妈也理不清。
“到了。”爸爸示意我们下车,我一看——这不是一幢别墅么?!那个阿姨这么有钱!
“这幢楼在广汉只值90万。”妈妈拍拍我肩膀。
“什么!才90万!”我心想,以后长大就住广汉吧……。
进了门,阿姨就迎了上来,早就到了的姑妈也笑眯眯地走过来,贺词说了一箩筐:“新年快乐哦!节日快乐……”
实在受不住热情的我问了好就立马奔到客厅——客厅也很热闹!三叔大伯六舅七姑全都在!
“哇!小妹妹长这么高啰!”大伯见到亲人似地冲我问好。
“呃……那个……您好!”我有些尴尬。
“你们见过呀!”妈妈走过来,“就你三岁时请你的那个大胡子叔……”
原来我们见过呀!
……。
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从楼下爬上来,看到桌上的美味佳肴,如饿狼见到肥肉,眼中露出期待的光芒。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盘“全家福”:鲜浓的汤汁里深埋着鱿鱼、虾、虾蛟、土豆、鸡块,上面撒着错落有致的葱花,盛汤的锅边摆了一个萝卜花,真是鲜香美味!
终于等到长辈动筷的那一刻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左手拿大虾,右手提鸡腿,吃得大汗淋漓,满嘴流油!一个姐姐吃得最多,一盘烧肉、叉烧全是她吃的。大人在谈社会问题,我们呢?聊网游:“今晚吃鸡?”
“还是上王者开黑吧!”
“……”
长辈们在聊往事,脸上洋溢着幸福,仿佛回到了从前……。
“砰!砰砰!”一缕一缕银丝飞跃云层,在夜幕中绽放烟火——有人在放烟花!
现在回忆起来,我仍觉得那个年夜饭吃得十分温暖……。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十二
年华如流水仓皇而逝。转眼,又一年靠近尾声了。我们即将要辞别2021年,欢迎2022年的到来。
大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和舅妈为我们筹备了一桌异常富厚的饭菜。主饭虽然是饺子,菜有我爱吃的糖醋排骨,有爸爸爱吃的红烧肉,有外公爱吃的清蒸鱼,尚有妈妈爱吃的鱼丸子以及各类素菜。开饭了,我们边吃边聊。爸爸和母舅相互敬酒,妈妈和舅妈边哼歌边炒菜,还从织十字绣聊到美容,我和表妹还唱起了歌儿祝贺新的一年的到来。
吃完饭,百口人便围在电视旁期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到来。八点了,联欢晚会开始了。演员们唱起了好听的歌,跳起了欢畅的舞。黄宏、沙溢的小品,周健的相声逗得各人哈哈巨细,俏花旦杂技的演出出色刺激,身怀特技叫人难以忘怀。还记得朱之文吗?一个俭朴的农夫歌手。他来自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郭村镇朱楼村,是个敦朴的种地人,但他从没放弃过本身的空想——追求音乐。这个空想在他们谁人处所的人看来是何等遥不行及,可他仍旧全力着,终于实现了本身的空想。当别人以为他已经成名的时辰,他却说本身并没有成名,他仍旧是个耕田的农夫。何等俭朴的话语啊!
浏览完节目,快到十二点了,百口人一路倒计时“五、四、三、二、一……”钟声敲响了,随处可以听到礼炮声。啊,新的一年来到了!
大年三十已往了,欢迎我们的将是一个柔美的将来!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十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脍炙人口的《元日》把我们带进了过年的喜庆气氛中。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穿新衣……过年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都是那样的快乐和甜蜜。
大年三十,我们全家总动员,把家里彻底打扫干净后就开始贴春联。我负责涂浆糊,爸爸负责往门上贴,妈妈便成了“总指挥”。不一会儿,一对对蕴含着祝福和美好憧憬的大红春联跃入眼帘,顿时增添了几分喜庆。我正要帮爸爸把“福”贴到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福’字应该倒着贴,这样福就到我们家了。”我恍然大悟。
夜幕降临,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们全家围坐在桌子旁吃起了团圆饭,奶奶特意做了一大盘红烧鱼,寓意着来年“大吉大利、年年有余”。咦,怎么还有一盆饺子啊?妈妈告诉我说:“饺子外形似元宝,过年吃饺子,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哦,原来这年夜饭里还隐藏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呢!
吃完年夜饭,我们便出去放烟花。来到广场上,只见夜空中满是烟花,五彩缤纷,分外绚丽。爸爸把烟花盒放稳后,点燃了引线。我赶紧往后退了几步,只见那烟花像离弦的箭一般,“嗖”地一下飞向了天空,像天女散花一样,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
又是一年春来到。春节,让我品足了年味,感受了快乐!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十四
岁月的脚步匆匆,转眼就跨过了新年,新年里的一幕幕还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贴春联。
自从我学了毛笔字,我家的春联就被我包了。这不,今年是羊年,马年刚刚过去,所以我亲自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灵羊捷足登新境,下联:骏马奋蹄向未来。横批:三阳开泰。中间还差一个福字,妈妈就挥毫泼墨写了个飘逸俊秀的“福”字。开始贴对联了,爸爸凭着身高优势胜任此职,我在旁边打杂撕胶布,看着我们一家人合作完成的火红的春联,我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盼。
放烟花。
新年在烟火里绽放。过年那天,耳边总是不停传来爆竹的阵阵响声,天空也不时地绽放一朵朵色彩斑斓的礼花。我们也不闲着,买来各种各样的火柴炮、小烟花,边玩边放。虽然我们手中的烟花不及空中的美丽,但是那一个个闪耀的火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却是无穷的。
看春晚。
大年夜,看春晚,是我们家的传统。爷爷早早地生起了炭火,一家人围着火炉看电视。我悄悄地在火堆里埋了几个荸荠,一会儿火炉里就冒出了香甜的焦煳味儿,扒出来,剥掉皮,又脆又甜。今年春晚又增加了一个抢红包的环节,我拿着妈妈的手机不停地摇,眼看着红包快被别人抢完了,我特别着急,把爸爸的手机也抢来摇,终于摇了一个5。8元的红包。
拜年。
由于通信的发达,拜年的方法也多起来,爸爸妈妈不停地收发拜年短信,我用微信语音给很多亲戚拜了年,没有微信的妈妈又叫我打电话拜年。这还不算,我们还到附近的亲戚家里去拜年,不过我也赚了不少红包。
过年,是快乐的,幸福的,温馨的,让亲人团聚,让亲情延续。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十五
在这个没有雪且日渐温暖的季节里,春节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扑来。看着墙上新买的挂历,和那新帖的福字,才知道又是一年了,不禁感叹岁月匆匆,流逝了又一个平静而忙碌的一年。
多了一成,与其说春节是个最快乐的时候,不如说是个让人猛然意识到又长了一岁,又要学会更懂事了。
年龄,难道不是个借口吗?为什么,越长大,越少了一份快乐?
拜年时,都喜欢泛泛地祝贺一下,说几句辞旧迎新的吉利话。像往年一样写老师布置的寒假春节的作文,其实,心里早就没了那份雅兴。像节目主持人一般,说说今年大事,感慨今昔,畅想未来,不过是赢得捧场人恭维的掌声。自欺欺人的话我不愿说,也不会说。或许我们的期望太高,春节不过是一年365天里平平常常的一天,我们对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和恭维,因而显得格外沉重。
曾经,春节留给我许多美丽又难忘的童年记忆。我想,今天的小孩子们也会和我小时候一样,感受到这一喜庆而隆重的节日吧。但是,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体验,或许是我自己的性格和兴趣使然,我的实际感受总是不尽人意,比平常的日子,多了许多无奈,多了些烦累与沉重。
为什么?你们说的恭喜发财、新年好之类的陈词滥调,我听的心里烦,却又不得不一遍遍反复念叨,给你们听,给想听的人听。一年又一年重重复复无休无止。人就像一只陀螺,(本站)被它抽打着旋转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到底在哪里。如此不堪重负的节日,我们还要强作孩童时的兴奋,观看彻夜循环的晚会,听听属于别人的笑声,感受的却是自己困乏的双眼、失望的情绪、无欲的胃。
我宁肯像往常一样,上会儿网,早点睡觉,夜晚仍然那么宁静,总觉得在这个全民皆欢的日子,我丝毫的兴致都没有,往年过节,都和网友道声快乐,今年,似乎没了那份心情,依旧隐身,和微博上的好友分享点电视里正播出的晚会,真的,感觉好没意思。
传统、文化、历史、习俗。原是人为的产物,是我们的祖先制定了它,我们一代一代人不停地拷贝翻版,演化发挥使其辉煌灿烂,更有网络使其变异,它最终还是制约了我们自己,违背了人类起码的一点本性--人是向往自由和幸福的。
春节,可以说是一面最为清晰的镜子,从中每个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惫消极的脸孔,是你儿时的样子吗?哪怕一丝欢乐的影子。至少我感觉是这样。
是的,我们在不断长大,不断感受世事沧桑。今年的春节被去年的春节约束,今年的春节又被明年的春节复制,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烟消云散,记忆过滤了每个人心底的阴影和悲伤,剩下的或许就是可以称之为美丽的东西吧,但是曾经呢?那里没有我们的位置,那是经过虚化的,虚拟的,明知是假我们还要重复。为什么?谁也回答不出个什么!
如果没有外面不停歇烦人的鞭炮声,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在过年,我会以为这是比平凡的一天还平凡而已……即使这样,还要听老师的话写成作文,哄一哄自己和那所谓爱批作文的人。
虽然是春节,感觉变了,我想,不变的,怕只有童年的.纯真吧。可,那也回不来了……。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十六
印象春节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碌了起来。碗碰勺,锅碰碟,饺子“哗啦哗啦”地下了锅。空气中到处充溢着浓浓的油香,全家团聚,举杯同庆,辞旧迎新。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非常热闹。以往,每个春节,我都会沉浸在节日的欢腾气氛之中。但是,今年这个春节,我却意外的没有感受到那种过年的气氛,反而我的压力倍增,我能感受到爸妈因为我的成绩而焦急。
除夕这天,家里还是很忙碌。妈妈买来一副对联,站在大门外比比划划的。“春回大地人间暖,绿染乾坤万物苏!”我兴冲冲地跑过去问,“妈妈,你要干吗?”“贴春联呗!过年了,贴上这个才喜气!”妈妈笑盈盈地回答。我赶紧帮忙,和妈妈一起把春联端端正正地贴到了大门两边。贴好以后,抬头一看,呵呵,真漂亮!红红的大字“照”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好不容易等到了开饭,一碗碗美味佳肴上桌啦!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都欢欢喜喜地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吃起了年夜饭。
全家边吃边聊,其乐融融,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温馨、欢乐的气氛。吃得差不多了,我往窗外一看,呵,家家灯火通明,大概都在吃团圆饭吧!“哧——噗!”一串烟花升上天空,五彩缤纷的焰火把整个夜空都照得绚丽多彩,仿佛在预祝新的一年会更加美好!
我呆呆地看着,陶醉在这欢乐的海洋里。
我印象里的春节范文(17篇)篇十七
转瞬之间,旧的一年已经翻过最后一页,新的一年如约而至,在中国这片炙热的土地上,无论是北国雪花烂漫,还是南国春光四溢,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喜庆的年味,关于春节的印象也无不写满着幸福与感动。
中国的老百姓有一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有关于春节的首当其冲的印象就是浩荡的春运大军。票难买,路难走,但千山万水总挡不住回家的期待。家是每个人心中最独特、最美好、最温暖的港湾。在辞旧迎新,万家团圆的春节,享受那份回家的幸福就成为每个在外飘荡的灵魂的期盼。人生在世很短暂,有悲欢,有喜乐,一年一年都有新的期许和心愿,唯有过年这份回家团聚的心情年复一年恒久不变。带上一年的辛劳,带上幸福的思念,回家,团圆,就是过年最大的幸福!
春节是老百姓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围绕这个节日所做的准备很长,年味很早就会悄然来到。人们进入腊月就会陆续准备年货,起初的年货是为了度过青黄不接的日子而准备的,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物质丰美,早已不需要提前的储备,但这准备年货的传统却一点没有淡化的意思,而且越来越烈,仿佛有了准备年货的过程才有了过年的气氛。当超市挂满喜庆的红福,当春联鞭炮红灯笼塞满箱,当鸡鸭鱼等各种美味摆满阳台,年的味道也就逐渐地洋溢出来。
一年中的最后一天,生肖更迭,就到了意义重大的除夕之夜。除夕之夜有很多事情要做,包饺子,餐桌铺陈,杯盏交错,全家团圆,说说这一年,谈谈下一年,彼此关心,互相温暖。回不来的,见不到的也不怕,自有电话,手机,网络连接这份牵挂。吃过了年夜饭,全家老小一起看春晚,演员编导都竭尽全力,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雅俗共赏,照顾所有。当然,一台晚会要满足十三亿人的胃口,确实很难,褒贬不一,但话说回来,看春晚,节目如何倒在其次,一家人热热闹闹,边看边讨论,这种忙活一年,到头来的喜庆才是真正所在。到了倒计时时刻,鞭炮齐鸣,花火绚烂,人们送走一年,迎来新年,许下心愿,充满期待!
大年初一,焕然一新,穿新衣,戴新帽,一声声热情的“过年好”,使得人人的心都暖暖的,空气中总是洋溢着一中浓郁甘甜的亲情、友情、爱情的味道。想起儿时,过大年是最兴奋地时刻,拿到压岁钱的喜悦自不必说,遍尝姑姑嫂嫂,阿姨大妈的劳动成果,在院子里放鞭炮,和小伙伴玩闹,总是希望天天都过年??如今在时代的变迁中,这种快乐也不知不觉流失在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间,总是有些许遗憾和无奈。好在新生活方式带来的新的拜年方式,短信,网络,各种媒介媒体,弥补了这种损失,或许真的是有得有失,也或许可以叫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的时代,思想,生活必然也是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幸运的是,过年的这种喜庆的气氛并未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