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提升的过程,只有积极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写作成果。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样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一节数学课(优质13篇)篇一
思维敏捷的学生举手解答,反应比较慢的学生只能听之任之,根本没来得及仔细思考,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只能附和于思维敏捷的学生,听别人答题,不动脑思索,失去了思维想象的信心,逐渐养成懒惰的习惯,这部分人占学生总数一半之多。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组织讨论合作,不能见到问题就讨论,瞬间就回答。只有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思考并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才能对学习感兴趣,有成功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创设问题教学情景,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导入新课的提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必须注重新课的导入。导入新课结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借题发挥,创设问题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习兴趣。例如讲授圆的认识时,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关于圆同学们都熟悉,你们有哪些问题想问呢?学生立即回答,有的说圆如何画呀?有的说圆的周长和面积如何计算呀?有的说圆有哪些特点呀?有的说圆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呀?这样,借题发挥,让学生提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自主学习的提问。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一定给予正确的指导,不能让学生盲目学习,提出问题要有科学性,创新性,有价值。例如讲授年、月、日时,教师直接说出问题的实质,这节课我们自主学习,然后说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可以吗?学生通过自学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出发现的问题。有的学生说为何一年只有十二个月?有的学生说如何计算一年的天数?为何一年有闰年和平年的划分?有的学生说为何闰年比平年多一天呀?教师不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讲授重点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计算、释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1、领会编书出题者的意图,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小学数学教科书每一知识的讲授都有相关的例题,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授学习例题的方法,学生自学例题,获取知识。例如每道例题教材的讲解不是一步到位,还有一些解答环节,还有一些解题过程,教师让学生准备一支红笔,按照解题思路把相关的步骤写出来,例题中原来的解题步骤有哪些原理、定义、法则、概念写出来,让学生弄懂这些问题的实质,根据编写者的意图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学习掌握数学思维想象的过程。
2、学会运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前后知识密切相连,几乎每一新知识点都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迁移过来的,教师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讲授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指导学生运用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组合推导出圆柱表面积。
四、自主探究,注重实践操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教学必须注重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动手,摸一摸、量一量、拼一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例如讲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让学生把其中一张沿着任意一条高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拼成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观察、测量、比较,提出问题:剪拼后的图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样吗?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剪拼成的图形长与宽一样吗?一到学生最后得出结论:s平行四边形=底高。
五、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想学会学学会,优化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一节数学课(优质13篇)篇二
备课是为了很好地上课,上课的目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深思的问题。备课中我们常把教学目的、任务;教学重点、难点;课堂形式、结构、内容等各环节做一番精心设计,而往往忽视备课中的备学生。今天我想针对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备课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即了解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已能运用;哪些知识学生不甚理解,用不太好。现在我们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以老师问,学生答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所以在一节课直接体现出来的问题就是:
1、设计的问题是否是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2、备课时还要考虑对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
在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我列举了一些乘积中间有“0”的情况。提问: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乘积中会出现“0”?当时,一个中等的学生举手了,我很高兴的让他来说,但他说了半天只说出了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就一定有“0”。我当时想:黑板上都写出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说不完整。于是我不高兴地不加评价地让他坐下了。
课后,我突然觉得我又一次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我会不会伤了那个学生的自尊心?经过这么一次,他以后上课还会举手回答问题吗?而且对于他的学习水平说,能说出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他得到的应该是表扬而不是冷落。
通过这一次教训,在设计问题时,我总是把问题设计出三等,第一等稍难,给程度好的学生准备,第二等难度适当,是给程度中等的学生准备,还有第三等就是简单的,给学习水平差的学生。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产生一种愉悦感,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以更多的努力去换取更好的成绩。
二、备课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但数学知识当中也包含许多晦涩难懂、枯燥乏味难啃的“硬骨头”。孔子都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将一些看似枯燥无奇的东西,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去教学,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所以在备一节课时,我总会想一想哪个点是这节课的兴奋点,怎么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什么时候应该兴奋一下,当然一节课学生不可能都持续兴奋,我认为分三个点来引导学生兴趣。
1.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
导人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为此,我经常从实际生活出发,把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
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设计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数学走进了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在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同时解决了数学知识,使生活与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例如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创设情节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的情境(小蚂蚁和大青虫作战),让学生欣赏,自主提出自己想解决的各类数学问题。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主动向小蚂蚁那样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明白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使教师的教真正围绕学生的一切展开。再把例3(乐队有5人,唱歌的有9人,一共有几人?)及“做一做”的题目(一共有多少个南瓜?)改为模拟应用,放手让学生用9加几的知识解决问题(小组间可互相交流想法),获得“用数学”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让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渗入他们的脑海,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3.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
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练习本身是枯躁乏味的,加之心理实验表明:学生经过近30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渡过了最佳时期。此时,学生易疲劳,学习兴趣降低,学困生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比较注意练习形式的设计。
(1)可以采用一些游戏活动。如:“找朋友”、“用手势表示判断结果”、“寻宝闯关”等。
(2)小组竞赛的形式完成练习。我上学期练习的形式大多数是小组竞赛。将全班同学分四个小组,每天练习在配备上总是设计成四组,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来完成,每天的成绩由课代表记录,加上平时测试成绩,月考成绩综合评价两个班每个小组的成绩,并根据成绩给予一定的奖罚。这样不仅会使学生课堂上兴趣盎然,气氛活跃。课后也有竞争的意识,存在着一股拼劲,在小组竞争中进步,在两个班的竞争中进步。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教师讲课必然要“量体裁衣”地备学生. 要在课前备学生,课上察颜观色,因材施教,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
一节数学课(优质13篇)篇三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主要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它表现为:
(1)最佳注意状态:注意集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注意稳定。
(2)最佳认知状态:感知清晰、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牢固、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3)最佳情感状态: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
(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
一.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
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腊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量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它表现为:任何一个学生在所处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潜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少的帮助,达到同等的学习目标。
二.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
主要测评学生在学习活动里自学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包括:独立阅读数学教材和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发散与聚合思维统一体,直觉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哪里找、怎么学、有什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四.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
主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抽象数学规律,用数学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定行为,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避免学习过程公式化;算理溶入生活情境并儿童化,克服单调枯燥。调查数据表明,小学生从喜欢某位教师到喜欢这位教师所教学科,进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最佳心理状态。
“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学习材料而不是讲解,是组织原始信息而不是处理加工;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小学数学应视为应用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实验表明,改变教学评价对象,能促使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引出了备课、上课的一种新模式。更能体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综上所述,实施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为:
五、教师活动。
1.能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2.根据重点、难点、疑点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质性集体学习内容,用正确的数学术语进行学法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能力。
3.溶入学习小组,进行个别辅导。
4.紧扣目标设计尝试、实践和创新练习进行思维训练。
5.能采用质疑探究,小组交流,集体评价,作业自改互改,抽检等多种方法获得反馈,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六、学生活动。
(一)自主性学习状态。
1.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2.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二)合作性学习状态。
1.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实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责。
2.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
(三)创造性学习状态。
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
一节数学课(优质13篇)篇四
一、基础理论简答题(三题选二题)(分值30%)。
1、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备好学生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认知派学习理论家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增加经验,改变认知结构,这种学习是内发的、主动的、整体性的质变过程。我们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准备状态。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的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教师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必须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做适当的安排,以使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
(2)、先行组织者策略。学习新知识前,提供一个材料,这个材料是以学生既有的知识为基础,并能与新知识发生联结,能够突出新知识的具体结构,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3)、注意将分化后的知识前后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组织的贯通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引导学习者以划分层次或列图表方式发现内在的时间、空间、人物或其他方面的发展线索。认知学习理论还强调以整体的方式呈现教学材料,以培养学生的宏观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遵循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重启迪的精神,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手脚,要以暗示和启发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运用你所了解的某一学习理论谈谈如何备好学生。
参考答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案设计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并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想一想,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教学生才会感兴趣?重点难点又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优化,以此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起点,高速高效构起一条设计教案的最佳路线,使教学活动始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从而有的放矢地备课。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
为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备课时要心中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2)、了解学生。
教师应有明确的“备学生”意识,包括:了解他们对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等。既要了解全班的整体情况,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缺陷、困惑、疑点,以及在认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订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使教学过程和谐融洽,保证学生顺利步入知识的殿堂。
(3)、依靠学生。
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在备课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体味语言,把握学生认知中的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依靠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依靠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解决疑难问题。
(4)、激发学生。
注重激发学生和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精力集中在学习的认知方面,依靠成就感引起的动机来加强学习。
3、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有哪些?
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请你从以下两案例中,任选一例分析)(分值30%)。
(一)这是某教师《克和千克》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知识分析该设计的: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参考:
成功之处:该目标能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制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规律,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新知、把握新知和应用新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
不足之处: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比较模糊,应分类详细说明。
b、整个目标定位错误,以教学要求代替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从学生行为表现的角度来表述,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即通过教学后学生会做什么,而不应该表述教师做什么。
(二)这是某教师《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操作、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新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分析案例的: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参考:
成功之处: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清楚、详细,层次合理。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不足之处:
1、目标定位错误。
2、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多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从而提高能力。
三、请你从以下两课中(1)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2)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性质》;任选一课制作以下部分教学设计:
1、设计教学策略(要求:能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型结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确定教学重难点)。
2、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要求:要有趣味性、实用性和目的性,要做到启发与投入相结合,要精炼)。
3、设计一个结课方案(要求: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4、设计一个板书方案(要求:语言要精炼、恰当、科学、准确,要有灵活多样性和清晰的条理性,布局合理,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启发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
(一)、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模拟购物等活动中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得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难点: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新知。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创设小明买生日蛋糕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说出元、角、分三个单位,然后充分利用模拟人民币帮助他们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共同解决小明买蛋糕的问题。
2、人民币的兑换。
通过小明换零钱买橡皮,让学生学会不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三、应用新知。
1、兑换游戏,让学生掌握多种不同的兑换方法。
2、模拟购物,教师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快乐的体验。
四、课堂总结。
在总结中教育学生要合理使用零花钱,要爱护人民币。
(二)、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
教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边用课件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趁机导入到新课。
(三)、设计一个结课方案:
你还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教师趁机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四)、设计一个板书方案: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一)、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方法:
1、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谈话质疑,导入新课。
教师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入手,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自然导入到新课的教学。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学习例1:通过让学生将1分米、10厘米和100毫米化成以米做单位的小数,让学生观察0.1米=0.10米=0.100米,初步认识小数的性质。
2、学习例2:通过在同样大的两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3和0.30,让学生再次感受小数的性质。
3、让学生将自己之前观察所得的发现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试着归纳出来。
4、看书质疑,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三、课堂巩固、运用新知。
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在此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二)、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
教师:我有个邻居小明的爸爸下岗了,最近他开了个便民小超市,想请大家帮忙给设计个标价牌,大家能帮这个忙吗?(出示手套和毛巾图)手套每副2元5角、毛巾每条3元,标价牌该怎么填呢?学生自由创作。(选择几种写法引起争论)。
板书: 2.5 2.50 33.00。
我们在商店里看到的标价一般是这样的:2.50元3.00元(课件演示)。
2.5和2.50都表示2元5角吗?3和3.00相等吗?
为什么会相等呢?学会今天的这节课你就明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三)、设计一个结课方案: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探索小数的性质的?通过对整数末尾0的变化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小数末尾0变化引起变化的猜想,并通过生活的实例发现了小数性质的存在。
0的作用大不大?通过在小数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四)、设计一个板书方案:
小数的性质。
2.5元=2.50元 3元=3.0元=3.00元。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末尾添上“0”
小数0.1米=0.10米=0.100米大小不变。
末尾去掉“0”
0.30=0.3。
一节数学课(优质13篇)篇五
一、确定学生学情定位。
学生是学习主体,一切的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首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情,全面了解学生目前的素质发展状况,确定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根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来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里学习、活动,真正做到既不是“不跳”就能达到目标,也不是“跳起来”也达不到目标。
二、深入钻研教材,用活、用好教材。
同一本教材不同地区使用,有一些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一定符合当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这样就需要老师全面了解知识体系,及有关章节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补充选取一些贴近当地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得“用数学”的情愿体验,进一步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三、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是教学过程的起始和归宿。设计出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意义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能不成功的关键。目标设计要做到“三个并重”:保底和开放、显性和隐性、短期和长期并重。当然保底、显性、短期的“双基”仍然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要从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来设计教学目标。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备好一节课,必须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新处理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探究目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灵活安排教学途径,加强实践应用,扩宽数学知识领域,充分体现数学价值的魅力。
一节数学课(优质13篇)篇六
小学生大都好动,活泼,有意注意时间较短,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很难适应纯粹的理论知识教育,也不会因为老师知识渊博而认真听课。不到一年的小学教育改变了我的教学观念。
1、创造贴近生活的故事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古语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导学生产生与课堂教学、学习活动本身相关联的兴趣,使他们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学课堂中设计一些新颖的导语,有趣的故事经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以童话引入:在一个美丽乡村的清晨,公鸡早早的起床了,它跳到高出“喔喔喔”的叫着,请你猜猜公鸡打鸣是叫人们干什么呢?每天早晨是谁叫你起床上学呢?那你想认识钟表娃娃吗?这样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使他们迫切的想了解钟表。又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请大家数一数我班四组有几名学生,再请你数一数老师今天带了几个磁扣,说明生活中10以内的数够用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还有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我用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在数学王国中,有一群漂亮的图形娃娃,它们快乐的生活着,经常一起玩捉迷藏游戏,瞧,有些调皮的图形娃娃藏在我们教室来了,大家愿意与他们做朋友吗?”这样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为课堂教学营造了一个轻松地学习氛围。
2、在玩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在生活中渗透数学知识。
整堂课以玩为主线,在愉悦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动手实践能力、无形中渗透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使学生对图形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
小学教育比中学教育要困难多了,低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越具体的东西,越能唤起他们的兴趣。因此,直观教具的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贴近生活的事例,愉悦的课堂氛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节数学课(优质13篇)篇七
一、基础理论简答题(三题选二题)(分值30%)。
1、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备好学生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认知派学习理论家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增加经验,改变认知结构,这种学习是内发的、主动的、整体性的质变过程。我们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准备状态。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的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教师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必须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做适当的安排,以使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
(2)、先行组织者策略。学习新知识前,提供一个材料,这个材料是以学生既有的知识为基础,并能与新知识发生联结,能够突出新知识的具体结构,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3)、注意将分化后的知识前后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组织的贯通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引导学习者以划分层次或列图表方式发现内在的时间、空间、人物或其他方面的发展线索。认知学习理论还强调以整体的方式呈现教学材料,以培养学生的宏观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遵循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重启迪的精神,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手脚,要以暗示和启发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运用你所了解的某一学习理论谈谈如何备好学生。
参考答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案设计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并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想一想,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教学生才会感兴趣?重点难点又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优化,以此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起点,高速高效构起一条设计教案的最佳路线,使教学活动始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从而有的放矢地备课。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
为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备课时要心中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2)、了解学生。
教师应有明确的“备学生”意识,包括:了解他们对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等。既要了解全班的整体情况,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缺陷、困惑、疑点,以及在认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订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使教学过程和谐融洽,保证学生顺利步入知识的殿堂。
(3)、依靠学生。
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在备课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体味语言,把握学生认知中的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依靠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依靠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解决疑难问题。
(4)、激发学生。
注重激发学生和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精力集中在学习的认知方面,依靠成就感引起的动机来加强学习。
3、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有哪些?
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请你从以下两案例中,任选一例分析)(分值30%)。
(一)这是某教师《克和千克》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知识分析该设计的: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参考:
成功之处:该目标能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制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规律,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新知、把握新知和应用新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
不足之处: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比较模糊,应分类详细说明。
b、整个目标定位错误,以教学要求代替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从学生行为表现的角度来表述,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即通过教学后学生会做什么,而不应该表述教师做什么。
(二)这是某教师《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操作、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新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分析案例的: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参考:
成功之处: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清楚、详细,层次合理。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不足之处:
1、目标定位错误。
2、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多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从而提高能力。
三、请你从以下两课中(1)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2)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性质》;任选一课制作以下部分教学设计:
1、设计教学策略(要求:能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型结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确定教学重难点)。
2、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要求:要有趣味性、实用性和目的性,要做到启发与投入相结合,要精炼)。
3、设计一个结课方案(要求: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4、设计一个板书方案(要求:语言要精炼、恰当、科学、准确,要有灵活多样性和清晰的条理性,布局合理,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启发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
(一)、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模拟购物等活动中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得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难点: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新知。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创设小明买生日蛋糕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说出元、角、分三个单位,然后充分利用模拟人民币帮助他们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共同解决小明买蛋糕的问题。
2、人民币的兑换。
通过小明换零钱买橡皮,让学生学会不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三、应用新知。
1、兑换游戏,让学生掌握多种不同的兑换方法。
2、模拟购物,教师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快乐的体验。
四、课堂总结。
在总结中教育学生要合理使用零花钱,要爱护人民币。
(二)、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
教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边用课件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趁机导入到新课。
(三)、设计一个结课方案:
你还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教师趁机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四)、设计一个板书方案:
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1角=10分。
(一)、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方法:
1、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谈话质疑,导入新课。
教师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入手,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自然导入到新课的教学。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学习例1:通过让学生将1分米、10厘米和100毫米化成以米做单位的小数,让学生观察0.1米=0.10米=0.100米,初步认识小数的性质。
2、学习例2:通过在同样大的两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3和0.30,让学生再次感受小数的性质。
3、让学生将自己之前观察所得的发现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试着归纳出来。
4、看书质疑,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三、课堂巩固、运用新知。
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在此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二)、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
教师:我有个邻居小明的爸爸下岗了,最近他开了个便民小超市,想请大家帮忙给设计个标价牌,大家能帮这个忙吗?(出示手套和毛巾图)手套每副2元5角、毛巾每条3元,标价牌该怎么填呢?学生自由创作。(选择几种写法引起争论)。
板书:2.52.5033.00。
我们在商店里看到的标价一般是这样的:2.50元3.00元(课件演示)。
2.5和2.50都表示2元5角吗?3和3.00相等吗?
为什么会相等呢?学会今天的这节课你就明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三)、设计一个结课方案: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探索小数的性质的?通过对整数末尾0的变化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小数末尾0变化引起变化的猜想,并通过生活的实例发现了小数性质的存在。
0的作用大不大?通过在小数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四)、设计一个板书方案:
小数的性质。
2.5元=2.50元3元=3.0元=3.00元。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末尾添上“0”
小数0.1米=0.10米=0.100米大小不变。
末尾去掉“0”
0.30=0.3。
一节数学课(优质13篇)篇八
“铃,铃,铃……”上课铃响了,学生们陆续走进教室,等待老师的到来。
这时,景老师手里拿着一本书来到教室。和往常不一样,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们今天玩游戏吧。”“咦,不是数学课吗?”我小声对自己说。这时,景老师往盒子里倒了一袋黄色的球,让一个同学去摸。那我们举手猜猜是什么颜色。我自信地站起来回答:“黄色的。”“为什么?”“因为你灌进去的都是黄的。”老师笑着说:“你观察的很仔细。”接下来,景老师把蓝色、橙色、白色的彩球倒进盒子里说:“你现在再摸一个会是什么颜色?”大家争相回答,说蓝橙白。现在据说我惊呆了。会是什么颜色?最后,景老师说了答案:可能是蓝色,橙色,也可能是白色。通过这个小游戏,景老师让我们意识到了数学上的可能性,也让我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铃,铃,铃……”这节数学课以一场轻松愉快的游戏结束。
一节数学课(优质13篇)篇九
数学课上,同学们遇到了这样一道题: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这是否是随机事件?由此开始了热火朝天的交流。
“这是必然事件!”有同学自信的大声喊道。
“不对!这一定是随机事件!”另有人反驳道。
“这是不可能事件!”还有同学有这样的观点。
老师在讲台上笑道:“同学们,这当然属于随机事件啊。心想事成,本就是不确定性的事情,这仅仅是我们的美好祝愿。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没有人会一帆风顺。”
这堂课上的小小插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难免不如意,失意是人一生中的必经之路,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若没有挫折的垫脚石,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爱迪生经历千千万次失败的实验,永不放弃的他发明了电灯;张海迪自幼高位截瘫,身体遭受着巨大的折磨,但仍挫而不折,最终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大作曲家贝多芬家境贫穷又不幸患病,双耳失聪也没有不放弃创作,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逆境并没有使他们退缩,突如其来的不如意并没有令他们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反而给予了他们更大的动力。他们迎难而上,将生命之火燃烧的愈加旺盛。
成功之路上如果少了风浪的冲击,我们的意志就得不到磨练。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或大或小的挫折,给我们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让我们感觉万事不如意,事事不顺心。倘若我们一蹶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失败。可从来就没有一直失意的人,命运从来就是一个公平正义的`使者,在你失去的同时,总有一些好运来到你身边,或许它在来的路上磕磕绊绊,大雨淹没了道路,山峰阻挡了它前来的脚步,可当它终于找寻到你,却发现你已经被接踵而来的挫折打倒,没有信心和勇气去看到希望,坠入了迷茫的深渊,被阴霾所围绕。
所以,一定要坚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好运总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我们必须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面对失意,不能失志。冷静地分析问题的所在,对症下药,克服困难。这个过程往往是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带着必胜的信心去碾压挫折,战胜困难,进而体会到克服恐惧的骄傲。
“吃一堑,长一智。”很多时候我们回首往事,刻骨铭心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挫折留下的疤痕。这将会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勇敢的面对挫折吧,相信我,你会看到挫折之后的美丽!
一节数学课(优质13篇)篇十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我们的数学老师――邹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温馨的教室。
数学课讲的是分数,老师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大体是这样的:唐僧师徒四人来分西瓜,唐僧先把西瓜一切两瓣,然后再把两瓣切成四瓣,猪八戒就对师傅说:“四班西瓜都一样大。”猪八戒又说:“猴哥那个看起来就是比我的大。”师傅笑着把孙悟空的和猪八戒的西瓜交换了一下。这是,猪八戒才心满意足。老师讲完故事了,但是我还在呆呆的看着老师,直到我同位捅了我一下,我才清醒过来。这时老师说:“故事中的两瓣用数学中分数的表达方式是二分之一,那谁知道四瓣用分数怎么表示呀?”我第一个举手说:“四分之一。”老师笑着说:“正确。”还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了我,并奖励了我一颗大大的红花,以此激励我更好的学习数学。
老师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令我十分难忘,她让我爱上了数学,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节数学课(优质13篇)篇十一
有些人喜欢语文,有些人喜欢英语,有些人喜欢体育课,但我特别喜欢数学。
一年级的时候,我觉得学好语文就够了。后来到了初三,才知道学好所有科目才是王道。三年级的时候我数学成绩平平,四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因为老师给我们全班换了教学方法,就是‘主动上课’,这是让我成绩突飞猛进的方法。在课堂上,我们就像在玩,但不要看起来像在玩,我们可以记住我们在头脑中学到的东西。我们的老师也为我们的学习状态做好了准备。有时候他们会给我们讲一个笑话,给中午没午睡的小宝宝们提提神,让我们有精力重新上课。
记得有一次,我在我们班考了98分。我看了看试卷。原来判断问题是错的。我找到原因了。因为我的粗心,被扣了两分,真的`让我心不甘!下次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这个错误,在老师用“主动上课”的方式叫我们之后,我现在才没有犯这样的错误。
这是我最喜欢的数学课。
一节数学课(优质13篇)篇十二
我们的学校有一个很有趣的班级,五年二班——也就是我们班。
什么趋势呢?就在我们上一节数学课上的趣事——那节课老师在讲图形面积,我们班的头号“大明星”——钟睿强,在老师讲课的时候经常开小差。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大明星”在底下说:“好像便便啊!”瞧,我们数学老师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仿佛在说:钟睿强你又在开小差了。“大明星”天不怕地不怕,可就怕我们数学老师的眼神。
还有一次他的“走狗”---刘名骏他买来了一把仿真,可“大明星”贪玩不知道里面有子弹,冲着他的“走狗”打了一枪,”啪“一枪大众她的眼角上了,而我们班另一个”官兵“给他们告老师了。
哈哈,这就是我们有好玩又有趣的班级——五年二班。
一节数学课(优质13篇)篇十三
今天,我们班的数学老师请假了,我们以为是邱老师给我们代课,结果陈校长笑眯眯的走进来了。我们的脸上充满了惊讶,也感到心奋,陈校长可是个大忙人,他怎么有空?我管不了那么多的疑问,赶紧收心上课。
陈校长简单做了一下介绍,接着他话锋一转,陈校长发出一道难题,45是整数还是小数?同学们有的说是整数,有的说是小数,陈校长一一作答。接着我们又学习了名数的改写,小数的加法减法,陈校长讲得简单明了,我们一听就懂。他给我们举了许多例子,整堂数学课我们像在玩一样,我们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陈校长讲得生动,形象。让我们记忆深刻。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我们恋恋不舍的告别了这堂课,我觉得这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我们还学会了另一种品质,陈校长这样忙,还帮别人顶岗,他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我,我将来也要向陈校长一样无私奉献,热心帮助人,作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