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心中的孔子字篇一
;[摘 要]通过对孔子乐教与礼教、乐教与诗教等方面的论述,阐述孔子为培养人的品格而提出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对人的品格形成的重要作用。认为音乐形态上的美能净化人的心灵,振奋人的精神,要求对乐曲的性质要严格区分和把握;强调情感、行为、艺术审美上要适中、节制。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孔子 乐教思想 音乐教育
春秋时代孔子兴办的民间教育以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1]孔子的音乐教育是他的教育思想最为集中的外在体现,其乐教思想在音乐的本质、音乐的社会功用、及审美标准等方面对当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借鉴价值。
一、孔子音乐教育的目的
孔子要求学生修身养性,修仁修善,培养君子风度,在这一过程中又常以音乐为教育内容,认为音乐是士君子的必备修养。他首次将音乐与道德教育合二为一,提出了“礼乐”的概念,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哲学体系,同时又以礼乐思想来教育其弟子。我们提孔子的“礼乐”思想不能简单的把它拆分为礼和乐。更不应当简单的解释“礼”就是礼节,乐就是音乐,“礼乐”的实质应该是一种文化的精神。
“仁”是孔子思想和观念的核心,但“仁”不是孤立的,它与“礼”、“乐”共同建构成儒家思想的内在框架。《史记·乐书》曰:“仁近于乐,义近于礼” [1],这里将儒家衡量事物的最高准则仁与礼乐相提并论。孔子从“里仁为美”的美学观出发,认为“仁”是通过音乐传导的。“寓仁于乐”,仁是乐的宗旨,而礼则是人们外在行为的规范。礼和乐的外延虽有差异,但其最后都复归于仁的终极归宿点。乐的精神是仁、爱,是自然;礼则追求序、节、制,是人为,是修养所下的工夫。乐从情出发,而礼着眼于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孔子的“礼乐”教育思想的核心应当是以音乐进行道德、伦理的教育,最终达到他所认为的“仁”的境界,成为一名“成人”。
孔子认为艺术必须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足见他的乐教思想是建立在提高人品德素养基础上的,这也是孔子乐教价值取向的标准。孔子为了系统阐明自己的乐教思想,又指出:习乐者,一方面要渐次达到“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的境界。就是既要探求音乐的表现形式与规律,更要探求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使人得以启迪的崇高思想内容。因音乐能扭转社会遗风和人的不良习俗,使人形成避恶扬善的良好道德品质。《孝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3]另一方面,还必须在思想上理性地认识到,对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修完乐教课程之后,整个文化受教过程才算完成,受教育者才能在内心世界形成遵守礼,实施礼的自觉世界观,才能成为符合国家道德规范的高品德之人。《论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在教育过程中,是以《诗》进行情感教育,以《礼》进行是非教育,以《乐》完善人的品格。”最终通过审美教育来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启迪思维,培养高尚的人格,达到尽善尽美的“仁”的境界。孔子认为受教者仅完成六艺中的五艺学业是不够的,还必须经‘乐教’的净化、洗礼,修身之目的不是为实现个人之私欲、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富强、社会的安宁,并以此指导自己的人生,才能视其为受教完成之人,才能称其为一个有完善修养的高品德之人。
“乐以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4],可见孔子在礼教与乐教上对乐教的要求更高,孔子认为,礼为表,乐为里,礼教重在治行,乐教重在治心。《乐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5]通过外因使人德行发生变化,数乐教功效最快、最深,且最容易使人走上正道。好的音乐能纯洁人的心灵,使人树立起良好道德品行,所以君子用音乐来提高自身的品德素养。仅修表,虽可使人知书达理,然若不以乐修内,仍不能视为一个有完善修养之人。所以孔子在他六门教学课业“礼、乐、射、御、书、数”中,把乐放在第二位,他认为通过乐教的修身养性,在学诗习礼基础上,人的精神境界、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才会更趋完美,才会成为一个有完备修养的仁德之人。因而、礼乐对国家来讲,是治国之方略,对个人来讲,是修身立世之根本。
二、孔子音乐教育的审美取向
(一)“仁”的乐教思想。《论语·八佾》提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用“仁”来作为实现“礼”“乐”的前提。通过礼乐教化,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和谐的社会。孔子说“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一切道德规范都在“奏其乐”的艺术教育中得以完成。音乐可以消解导泄人们的怨愤之情,令人内审自己的行为,趋向于文明,进入气定神闲,和顺优雅的精神状态。“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要社会和谐人们必须守礼,而礼是强加于人的,只有通过乐对情的疏导,使其自然而然地发生与礼互相配合的作用,让人自觉遵守礼,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溃”的形式,孔子感到单靠周礼难以约束人的言行举止。而周礼文化强调的血缘制与宗法制在当时的音乐价值观上已被冷落。因此,孔子便针对性的提出“仁”化的音乐美学思想,希望通过“仁”化的情感来感染周围的一切,进而实现他追求和崇奉的理想社会制度。这时,音乐便成为孔子培养“仁”化阶级观的最好行为方式,“仁”成为孔子音乐美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仁”的提出,使孔子的音乐思想超越了西周礼乐思想,具有新的人文意义。
(二)“尽善尽美”的音乐审美。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孔子首先区分了内容美与形式美,并提出了两者的统一。《论语·八佾》中记载,孔子对《韶》与《武》的评价是不同的。认为《韶》:“尽善矣,又尽美也”,《武》较《韶》则稍逊一筹,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对乐舞进行“美”“善”性质的划分,并且将美与善作为评价艺术作品的完美标准,则体现了道德因素涵盖在孔子音乐评价过程的始终,“尽美”亦要“尽善”是孔子音乐美学思想中关于音乐作品的道德标准的确立,对后世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
孔子要求人须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无过而无不及”,就是要让情感的变化不会造成心灵的失衡和秩序的混乱,如此才能益人,才能“思无邪”,才能使人品德素养得以提高,才能把每个个体与社会群体和合在一起,实现全社会的稳定与安宁。这即孔子何以要求音乐的情感表现必须“和”的原因,也是其“中庸之道”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运用。
孔子重视音乐对人的伦理教化功能,认为音乐形态上的美,能够净化心灵、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品德素养。因而对乐曲的性质要严格区分、把握,艺术审美上要适中、节制。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我心中的孔子字篇二
编者按:在《史记》中,有一位老师,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招收不同地位的学生,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史记》是一本记录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历史的典籍,读它,在赞叹中华历史悠久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历史中的人物都有一番特点。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他打破了贵族和王氏垄断教育的局面,招收不同地位的学生,培养了3000个弟子,其中精通六艺的有77位。而这些人中并不都是名门望族的子孙,有些只是普通家庭出生的。家庭无法改变,但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人生,孔子的有教无类,让许多人能获得知识。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讲述了孔子与弟子们的故事。
孔子在教育仲弓时说要谦虚对待别人,百姓才会尊重你。孔子在冉求和子路问同一个问题时回答了不同的答案,说明了孔子教育弟子不是千篇一律的,他会针对某一个人的性格而去教育。
孔子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弟子们各有各的优势,所以孔子总会想办法去开导他们,正是因为孔子善于发现人才,并培养人才,许多弟子都为国家做出了奉献。
孔子一生都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在死后弟子们都很怀念他,可想而知,孔子生前对弟子来说是多重要。
历史上有一位老师,他教育出许多人才,但他不是神,他只是会看透别人,从人的一言一行中。
他就是———孔子。
作者:折桂七7班 张琳伟
我心中的孔子字篇三
他是世界公认的思想家、教育家,与穆罕德、耶稣和释迦牟尼并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被后人看成是“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无数耀眼光环笼罩下的孔子,自有其值得称道与借鉴的地方。
以孔子思想为主线的儒家经典,可以说“是一种贯穿几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思想智慧的征服,是一种华夏民族与野蛮蒙昧的搏斗中积淀下的穿越人格灾难后的文明力量”。儒家思想,历经沧桑,不断完善,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大,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孔子及其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当今中国:政治和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之所以可以迎来如此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说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在国家建设中,我们不断对孔子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那么,放眼世界,我们何不以孔子思想来应对当代多变的国际形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形势因1991年的苏联解体,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和2001年的“9·11”事件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首先,苏联解体后,两极冷战格局终结,多极局面日益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政治进入冷战时期。冷战以来,因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民族矛盾等多方面原因,世界局势经历了“两大阵营”、“三个世界”和“东西南北”等形式的发展演变。在此期间,冷战双方争锋相对,不断制造威胁各国和平的事件,使世界局势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回顾那段紧张的局势,不由的让我想到了孔子。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政治思想对冷战格局有相当的借鉴意义。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在这样一个动荡繁乱的年代,孔子提出德治仁政,“为政以德”,苦口婆心规劝君主以仁德之心管理民众,统治国家。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孔子思想无法在当时施行。可是,如果冷战时期各主要国家均能以德治仁政思想作为指导,国家领导者们始终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最高的行为准则。那么,相信经历了痛苦的二战之后,世界会立即走向和平,各国将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世界两极冷战格局终结,整个国际政治格局开始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多极化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国际局势,在多极化中不断探索的世界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千年前,孔子曾主张大一统,憧憬文武盛世,怀念周初的一统天下,提出“大同”社会的政治思想。所谓“大同”,我想便是“和而不同”,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经历、国家意识、政治制度,要想使其趋于一致,简直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因此,我们不妨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大同”思想,各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求与他国利益的契合点,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实现世界的共同发展。
其次,科索沃战争后,“新霸权主义”,“新干涉主义”越来越为西方大国所采用。
冷战后,国际战略出现“真空”, 西方大国以自己的军事安全联盟为基础,对它们认为的潜在的挑战者实行战略挤压,强化军事优势,采取各种手段竭力构筑单极世界,企图称霸全球。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强烈的对外干涉政策,并假以各种各样崇高的名目,以达到其干涉别国内政,实现全球统治的终极目标。在这样一个大国强势,小国软弱,国与国之间分歧矛盾层出不穷的状况下,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更显得尤为珍贵。假如大国统治者都怀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态,诚心考虑小国利益,以促进世界和平为崇高目的。那么国家间矛盾必然会彻底解决,大国不再凭一己之力极力干涉别过内政,小国不再软弱可欺,苟且于大国欺凌之下,世界将会处于一片和谐之中。
最后,“9·11”恐怖袭击事件深切地影响着世界形势。此事件后,国际恐怖主义成为众矢之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世界各主要大国间日益加强合作,国际局势正日渐趋于缓和。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孔子及儒家思想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不断深化。在孔子仁思想的影响下,世界各国逐渐对“和谐世界”理念大加赞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国家更加注重区域以及全球合作,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增大,他们对调停国家间分歧,帮助欠发达国家发展,协助解决国家间纠纷作出极大贡献。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孔子优秀政治思想将不断影响世界政治局势,给其以积极的借鉴。
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的发展从根本上是看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愈发不容忽视。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潮流。经济全球化内容广泛,包括: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生产网络化、资产全球流动化等。作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自有其积极意义:它可以促进各国的发展,从而促使世界的进步;它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种族观念,有利于全球的交流与合作;它促进全球资本、技术、人员等的流动,有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其一系列的好处之下,也蕴含着很多的消极影响:它加剧了贫富差距,加深了社会矛盾,对国家主权、国家利益有一定的威胁;它可能导致片面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经济发展给自然带来的危害。
权衡利弊,我们不得不搬出孔子的经济思想,为全球化的弊端寻找处理之法。面对当今贫富差距增大的现状,我们穿越千年,发现孔子早已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极为注重分配的.均衡,不时告诫统治者:不能盲目追求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而应更加注重合理均衡的分配。只有民众均感到公平富足时,国家才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对于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我想这不是朝夕之事,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经济实践中不断探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借鉴孔子的节用思想,孔子曾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节约极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践行,当富人懂得节约并真正落实节约时,社会的炫富攀比现象就会有所减缓,贫富矛盾自然会有一定的缓和。虽然,节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富悬殊问题,可是多少可以缓解社会紧张状况。
发展经济似乎总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环境问题:酸雨、全球变暖、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等。面对环境问题,更多的需要我们道德上的自我约束。孔子经济思想的基础便是道德,孔子虽没有鲜明的提出对环境怀有一颗仁德之心,可是,当我们一遍遍的读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样的警世名言时,难道我们没有自觉地想到:一直以来,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只懂得一味的索取。世界都是公平的,当我们无节制的索取时,环境会对我们施加各种残酷的报复手段。因此,面对环境,我们更应怀有道德,以仁爱之心处理环境,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生物,每一处环境。
因为世界政治经济因素复杂而多变,所以世界文化形势也有其不容乐观之处。
作为非物质性的存在,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因此,文化对世界发展演进的作用不容小视。当今国际社会,文化冲突问题尤其值得重视。文化冲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文化的本性所决定的,是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
在进一步了解了孔子文化方面思想之后,发现孔子犹如先知般,早已为文化冲突想到了应对之策。孔子曾经对中庸思想有其独到的见解。中庸是一种方法论,中有中正、中和、适中、时中之义;庸,即用也。中庸即用中。中庸之道有三大要义:处适中,行中正;中和,中和是行中正后达到的一种和谐境界;时中,时中即适时用中。在此,面对文化冲突,我想中和思想将成为极佳的应对方法。孔子贵中,亦贵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有子之言似孔子”,此语可代表孔子思想。“和”,不是矛盾的调和,而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力量对比上达到均势,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由于各民族国家特有的历史传统,他们之间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面对各国文化,我们不能绝对否定,彻底消灭,也不能一味肯定,我们要以孔子的和思想作为指导,提倡对文化的扬弃,有保留的肯定与否定。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文化的共性之处,“和而不同”以使其达到辩证的统一,来促进文化的共同发展进步。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同时,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孔子思想中的积极内容能够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当今我们更应积极学习孔子思想,以其思想指导中国建设,促使世界和平发展。
我心中的孔子字篇四
《孔子游春》是一篇富有深刻哲理的文章。文中,作者用优美的语句描绘了泗水春天美丽的景色,也为孔子看水、议水埋下了伏笔。在整个议论过程中,孔子借水描述了对于真君子的理解,含义深刻。这之后,他又聆听了弟子对于自己志向的倾诉。在这样的循循善诱中,师生关系变得更为融洽,泗水河畔的春意也显得更浓了。虽然文章语句优美,含义深刻,但还是有很多的空白点值得我们去填补,去推敲。今天的语文课上,我就抓住了以下三个环节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
1、“大自然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生:粉色的桃林是她红润的脸庞
师:春天桃花开得很旺,这个比喻很好
一生接:嘴唇,粉色的桃林是她红润的嘴唇
师:也不错,有想象力
生:绽放(该生把绽读成ding )的花朵是她甜蜜的微笑
师:这个字应该读zhan ,zhan fang ,微笑,还可以换个词。
生:笑脸,绽开的花朵是她甜蜜的笑脸
生:挺拔俊秀的高山是她健美的臂膀
师:还有谁能接
生:思考、沉默
师: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声
生:淅淅沥沥的春雨是她辛勤的汗水
生:清澈的溪流是她的眼泪
师:清澈的溪流是她——(怎样的眼泪,加个修饰词)
生:幸福
师:清澈的溪流是她幸福的眼泪,眼泪,能换个词
生:泪水, 清澈的溪流是她幸福的泪水
师: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裙裾,我向大家推荐一个新词“裙裾” ,就是裙子的花边。
……
2、“水真是真君子!”
生:真君子是和蔼可亲,彬彬有礼的人。
真君子是品学兼优的人。
真君子是孝亲尊长的人。
真君子是乐于助人的人。
真君子还应该是个有博大胸怀的人。
真君子是忧国忧民的人
师: 还记得范仲淹的千古名句——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3、“不为自己表功的志向歌。”
文章最后只是写颜回扶着琴弦在唱一首自己谱写的志向歌,而没有写出歌词的内容。
生:我是一个谦虚、沉稳的人,我从不向别人夸耀自己,我也不会藐视他人,我希望能为人类带来幸福。
生:春意盎然,泗水河边学做真君子;虚心求教,乐于奉献,不为表功之人;坚持不懈,勇攀高峰,不达目的不罢休。
生:我要像水一样,成为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能善施教化但不为自己表功的真君子。
生:自满的人学一当十,虚心的人学十当一,我要虚心生活着。不学杨柳随风摆,要学青松立山冈,做个真君子是我的志向,无私奉献是我的做人准则。
……
尽管由于时间紧,我没有给他们足够思考和整理语言的时间,学生编的志向歌显得呆板枯燥,但可以说他们基本明白其中所蕴涵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