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团建感受心得体会篇一
时光在,飞逝,转眼间六年过去了。我告别了快乐的小学生活,迎来了多彩的中学生活。中学第一课是军训。
“军训”是个毛骨悚然的词。为什么要军训?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是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军训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接下来,我来说说我的军训生活。
军训的生活充满了起伏。军训的第一天,我穿着不合身的军装,拿着水杯和同学一起来到操场。操场上,烈日炎炎,大地烧烤,感觉像在蒸笼里。这时,我们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位教官姚。
他把我们领到场地后,第一件事就是教我们站姿军姿。站姿是指人立正,抬头挺胸,双脚分开60度,身体微微前倾。刚开始还好,不是特别累,但是过了几分钟,脚开始发麻,汗水像珍珠一样往下滴。我正要用手擦掉,耳边传来姚教官凶狠而严厉的声音:“我坚持不了一会儿?不许动!”我一听,吓得缩回手,马上调整自己的军事姿势。
除了站在军姿上,教官还教我们敬礼,稍息。蹲姿,尤其是蹲姿,是一种惩罚姿势。下蹲姿势会让你下蹲后很快感到双脚无力无力。
军训生活既苦又甜。每天都吃甜甜的冰棍和美味的绿豆汤。课间休息的时候,教官也会给我们讲讲他们的生活。从和他们的对话中,我觉得教官在军营的生活也很辛苦。军人姿势不好的时候,他就用皮带抽,每天的训练也很辛苦,但是他们不抱怨,用牙齿坚持。我们,祖国的花朵,应该学习他们不怕出汗,坚持不懈的作风和精神。有时候,教官会教我们唱军歌!
这是我的军训生活,证明了一句话:生活是有苦有乐的生活,生活只有打磨后才能大放异彩。不经历风雨怎么能看到彩虹?让我们成为一名勤奋的学生!
团建感受心得体会篇二
军训,在我们升学去期间是不可缺少的。这是我第一次军训,以前我以为军训很恐怖,亲身经历后才发觉,军训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只要你认真了,军训就会很轻松了,如果不认真,那就“悲剧”了。
军训的项目很简单,就是:站军姿、踏步、齐步走……(还有一些,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这几天我虽然很累,但我增强了意志,锻炼了身体,也让我学会了许多新的东西。
有时也会也会非常累,这一点我可以理解,因为教官也是想让我们早点学会新东西,所以就会教的久些,但是我并不怕累。
回头想一想,军训除了累一点,晒黑一点,好像就没有不好的地方了,但军训的好处却多得不得了,你也应该去试试哦!
其实,这几天,我只能用“度日如年”四字来形容这五天的军训生活。军训完了后,我才感到受益匪浅,原来度日如年的日子里也能感觉到益处。
当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那几天的军训生活,简直是太开心了,因为我学会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也感受到了军人训练的辛苦、艰辛。
让我们大声喊出来:“军训真快乐啊!”你们觉得呢?我反正认为是的,呵呵!
团建感受心得体会篇三
光阴如梭,邓立哲已进入幼儿园中班,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渐渐长成了一个“小大人”,孩子是大人的“复印件”,所以平常我们也会注意不同的教育会给他带来不同的影响。
每天我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和他沟通交流,有时是接他放学回家的路上,有时是晚上睡觉前,谈谈今天过的怎么样,或者就我们的所见所闻说给对方听一听,让他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在与他沟通时,认真的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和尊重,这样他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
现在电子产品很多,我们家不太反对孩子接触这一块,从实际来看,这些电子产品也是我们生活 的一部分,有些益智游戏确实也挺不错的,我们觉得关键在于引导。邓立哲在家想要玩电脑或是手机游戏的时候,我们会先陪他一起挑选一个适合他的小游戏,然后将一个闹钟放在他的面前,提前告诉他可以玩多久,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时间到了自己就不玩了。大多数时候他都能够自己掌握好时间,有时也会想耐着多玩一会,我们就会规定下次玩游戏间隔的时间就会更长或者减少下次玩的时间。
在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给他讲一些励志故事或典故,陪他一起阅读,希望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 会很有帮助。同时也会有意识的培养他的独立性和关心他人的意识,比如我们都要出去,只能把他留在爷爷那,我们就会跟他说爷爷年龄大了,需要他去照顾一下,他就会很乐意。
另外一点,统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孩子对大人们的洞察力也是很强的,时间一久,在家长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利用家长的意见分歧而“投机取巧”。家庭和睦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感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有意见分歧时,都会采用背着孩子的沟通方式,而不是当着他的面前争执不休。
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培育,家校联盟是最好的办法,上述这些只是我平时教育他的一些心得,希望今后能和更多的家长多多交流,找出更好的育儿方法。
儿童游乐场,这个词带给孩子和妈妈感觉完全不同。在孩子看来,那是能让他眼睛发亮、兴奋不已的一个词。而在妈妈看来,那简直就是担心吊胆和险象环生的代名词。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只要你把那些危险因素排除了,就能让孩子玩得尽兴又安全。
秋千
关注重点:防止孩子甩出去或被秋千撞到。
秋千孩子都爱 玩,但看着孩子越荡越高,你的心也越悬越高,生怕孩子一不留神就飞出去了。所以,一定要事先叮嘱孩子,双手要始终抓牢秋千的绳索,不玩的时候,要等秋千完全停住了再下来。
另外,要告诉孩子,经过秋千旁边时,一定要绕着走,不然会被荡起来的秋千撞到。
跷跷板
关注重点:注意同时上下。
“木马木马两人骑,一边高来一边低。马儿马儿别淘气,我和弟弟笑咪咪!”跷跷板就是这样,需要两个孩子配合才能玩得起来,要玩得好了,就能笑咪咪。玩得不好,就该哇哇哭了。所以,你不光要注意到自己的孩子,还要注意对方的情况,告诉他们,如果不想玩了,先跟大人或对方说,否则一方下来了,另一方没有准备,很可能被狠狠地墩一下。这还是轻的,离开的那个孩子如果步子慢点儿,很可能被一下子跷起来的板子拍着。
滑梯
关注重点:不从滑梯口处往上爬,滑下去后迅速离开滑梯口。
玩滑梯很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孩子们没有间隔地一个接一个往下滑,人多的话,你就看吧,一会儿滑梯口就开始叠罗汉了。如果孩子年龄太小,扶他上去后,要赶紧到滑梯末端等他滑下来,大一点儿的孩子,则要告诉他,如果前面有小朋友,要等小朋友滑下去后再滑,滑完后马上起身离开,也不要从滑梯出口处往上爬。
滑道
关注重点:不能中途松手跳下
抓着滑道顺坡而下,这个游戏很令孩子兴奋。他们会一遍遍地玩个没完。可是,有的孩子因为害怕或心急,往往滑到一半就松手,打着滚就下来了,惊出你一身冷汗。如果可能的话,第一次最好跟着他,在旁边保护他,并告诉他,等滑到最下边,滑不动了再松手跳下来。另外要告诉孩子,不要原路返回,否则准会被滑下来的小朋友撞得人仰马翻。
蹦蹦床
关注重点:防止孩子因摔倒而被别的小朋友踩伤。
在蹦蹦床上尽情跳跃,是许多孩子都喜欢玩的游戏,但它却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因为跳蹦蹦床,孩子有时候落地不稳,会摔在蹦蹦床上,如果人多的话,会有被小朋友踩到的危险,严重的还会造成扭伤、骨折。所以,如果人太多,先别让孩子玩。如果玩的孩子中间有特别高大、或者玩起来特别顽皮的,最好先让孩子等一会儿再玩。
团建感受心得体会篇四
幸福的人生需要正确的给予爱、美好的感受爱。我们的人生应该是幸福快乐的,被爱环绕的,我们从不缺少爱,缺的只是感受爱的能力。
1、给予爱的时候,爱是一种动作,不是感受,我们需要用自己博爱善美的心去给予对方爱的语言、爱的行为、爱的关怀,用真心下的实际表现去展示自己的爱。在给予爱的过程中,给予者和授与者都是幸福的。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给予配偶的爱,要突破自我狭隘的思想局限性,需要发自内心的,站在利他的角度去理解和关怀,这种爱,不是每时每刻的甜言蜜语和你侬我侬,而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给予对方的踏实安稳,给予对方的理解和支持,给予对方的温柔和快乐。是恒久温和而赋有责任的。
给予孩子的爱,要突破有所求的急功近利。对于孩子,要充分理解并切实的做到更深层次的真正无私。我们不必期盼通过我们的养育,孩子一定要优秀,一定要卓尔不凡。我们仅需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让孩子成为舒展愉悦又积极向上的他自己就可以,要让孩子明白,无论什么情况,无论怎样,作为父母,我们对他的爱时时刻刻都是存在的,并且丝毫不减。
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在孩子那里,孩子有时却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甚至出现叛逆和一些极端问题。这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有所片面而导致的孩子感知爱的能力减弱。父母要做的不是一遍遍的给孩子重复或者强调我们对他的爱,而要在现实的养育过程中教会孩子给予爱,感知爱。
给予世界的爱,我们需要用到一个博爱的心,用我们善良的眼睛,看到万事万物的美好的一面。当然,对于本就有爱的人、事、物,我们回以友爱;对于我们所厌恶的人、事、物,其实,改变它们非常难,但是改变我们的心态和态度,却非常容易,只要我们的思想和想法改变就可以,当我们自己的思想、态度、行为改变的时候,那些所厌之事其实便不能打扰到我们,甚至还可能因为我们自身的改变而有所变好。
2、体会爱的时候,应该活在当下,应该和周围的世界保持链接,去感受周围的世界,感受爱。爱与物质、与职业、与外在的环境没有任何关系,爱仅仅存在于我们能够平和去感知万物的美好心中。不被外物羁绊,用豁然中庸加乐观欢乐的心去简单真切的感受爱。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幸福的,被爱包围的时候,会快乐、充盈,受保护,接纳、开放、平和,放松,并且幸福的我们自己能将我们所在的环境都传染的更加幸福和富有美感。
3、与不确定性共舞。我们的人生里,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会经历什么样的事、会有什么样的体验。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也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对于这些不确定性会发生的事情,会让我们的人生多么有趣,这才是真正的好玩。努力保持自己的不确定性,只有这种不确定性,才能让自己保持不停的变化、奋进。
情绪是一种混合物,让我们失控的东西是压力,而不是情绪。每一个情绪都有它要传递的信息给我们。但是如果我们害怕这些情绪,不去了解这些情绪,就根本接收不到那个信息。因此,我们要去分辨这个信息到底要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东西?当愤怒、恐惧、忧郁这样的情绪出现的时候,停下来去分辨这个情绪要告诉我什么?它希望我做什么?他嘲笑了我?她让我很生气?他希望我能够通过生气来奋进,我有了动力,我就会努力的去工作。
情绪按钮的存在提醒我们感受自己的感受,读懂自己,爱上自己。不确定性告诉我们:去爱遇见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书写专属于自己的人生哲学。
4、爱有时是治愈疾病的良药,我们的身体状况,有时受到我们的心理状况的影响,心态良好,心中有爱的人,身体不容易生病,即使身体偶有不适或疾病,在良好的状态和爱的感知中,因为身体分泌相关激素的作用,身体也能奇迹的康复或好转。
团建感受心得体会篇五
全语文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古德曼(kengoodman)等认为语言学习是由整体认知开始,而后才认识语文的各个部分。虽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把语文分成听、说、读、写四个部分,但实质上,语言是包含这四个部分在内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口语学习的经验来看,幼儿一出生就置身于语言的海洋,其学习语言表达并非先学单字,再把单字组合成句子,而是从听懂父母用完整句子传递的完整的意思开始。然后为了表达自身的需要,慢慢学着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事实证明,幼儿在这种自然环境中把语言当作一个整体来学习,从来就是相当成功的。口语学习的习得对我们当前的书面语言学习有很重要的启示。
李希贵先生在担任高密一中学校长时曾让自己上初一的儿子和初四的侄女参加高三语文期末考试,两份试卷严格密封和其他试卷一起批阅,结果和平均成绩相差无几。李希贵说:这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语文能力从来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出来的。无非是我的孩子多读了一些书,接受了大量的语言文化精品的熏陶感染。并由此开启了高密一中著名的语文实验室计划,使学生的读写量比传统方式大6—8倍。
说到底,语文教育就是以学生浸润、熏陶、感染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比如阅读教学,在我看来,一个优质的有张力的文本大于一切方法。其产生精神和语言上的震撼是一切精巧的方法无法比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量的高品位的儿童阅读就是开启童年语文教育的金钥匙。课标所指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谓一语中的。苏教版主编张庆先生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学语文是熏陶的过程,是熏锅底熏出来的。
这种熏陶是隐性的、长期的、综合的,有时甚至体现于一些不为人知的教学细节。
如一位年轻教师要上一堂观察作文课。他在课堂里做了一个煮金鱼的实验。为了营造课堂的悬念,老师说自己饿了,要把金鱼煮了吃。然后问学生可以怎么吃。有些学生就给老师提建议,说可以烤着吃,煎着吃,也可以煮着吃。还有一些学生在听老师说要煮金鱼的时候非常吃惊,好几位学生都站起来请求老师不要把金鱼煮了吃,因为那样太残忍了。可是老师为了把课按照预先设计的环节上下去,还是坚持非煮不可。老师说:“我管不了那么多了,我饿了。”最后金鱼被老师抓进了试管里。
金鱼当然没有死,可是孩子们那种纯真、善良的天性可能就在我们这样的语文教学下异化了。老师追求的是情境体验的刺激强度,追求的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不可谓不费苦心。可唯独忘了教育的原点是人,人不只为知识和技能学习,更有心灵的润泽和精神皈依的天然需要。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为了人充分自由、美好地发展。这也是核心素养的要义所在。
曾听一位老师说:我就是语文。且不论这位老师说的是否名副符实,但语文教师的学养和情怀,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的确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教师自身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师以怎样的学养和情怀去熏陶感染学生,的确是一个远比教学技术重要的多的问题。
总的来看,好的小学语文教学首先是整体的、丰厚的、丰富的,灵动的。它可能相对模糊,不以追求知识精确和能力速成为首要目标。它的核心标志是大量的高品位阅读。这是学习的浪漫阶段,它能为孩子孕育出更多的生长可能,它会为以后的精确学习、细分学习奠定基础和支撑。犹如泥土和种子。土壤足够肥沃,孕育的时间足够充分,我相信所有的言语生命都会喷薄而出,迎风而长。
这是语文学习的节奏!也是生命成长的节奏!
团建感受心得体会篇六
在公司工作了6年,今年有资格参加第一次竞聘。我的心情有点矛盾,将情况分析来分析去,得出的结论是我的胜算大概是50%,也就是说,没有结论的结论。然后告诫自己,不管怎么样,都要在笔试和面试中好好表现,把50%的可能性再往上加一点。
笔试时,我的电脑表现很好,没有闹情绪,让我顺顺利利的答完。公共题的范围很广,很多模楞两可的答案,只有看运气了。专业题有点大出意外,没有像预期中的考最新的东西,可能是几年的题库的缘故。笔试那天,同事的老公接送我们两个,锦在家做四个人的午饭,绝妙的组合。
面试是安排在笔试的几天之后。虽说考官都是平时工作中天天见面的领导,但是大家都还是会紧张,会担心自己答得不好。一考完笔试,我就开始琢磨自己的自我介绍。用我的itouch,一遍一遍的朗读、背诵,一遍一遍的计时。
就在考试的节骨眼上,突然传来家公检查出重病的消息。加上一直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压力,几乎每天都会做一些紧张兮兮的梦,导致我在面试前的2天有些坚持不下去的感觉,开始止不住的大哭。打电话和薇姐聊聊天之后,感觉舒服多了。擦干眼泪,放下包袱,重新投入到准备中。
周四的下午,是我面试的时间。从早上就开始紧张,心绪不宁。抽签时抽中第11号,意味着我要在等候室耐心的等待2个多钟头。我顺顺利利的说完自我介绍,考官念出第一道题之后,我就倒吸一口冷气。这道题我见过,但是当时觉得它过于简单,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都没有怎么注意。我结结巴巴的说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最后当机立断结束了,其实都不是很清楚自己说了什么。听完第二道题,我整个人都轻松下来,是我准备过的内容,说话的语气和语速都开始自如和自信起来。
整个过程中,大老板都一直盯着我看,我只有盯着主考官的衣角,避免目光的直视,担心她的一点反应就会分散我的注意力,导致我忘记自己要说什么。最后答第三题的时候,大老板开始对我说的内容点头回应。我一高兴决定马上保住胜利果实,快速结尾。
出来的时候,秘书和我说,你答得好好哦。真的吗?如果是真的,我太开心了。
竞聘结束,开始充满期待和忐忑的等待。
团建感受心得体会篇七
学校师资薄弱,平均两个老师教一个班,勉强够用。今天上午去县里开会,和我同班的李老师就要上半天课。但是第二节课李老师突然发短信过来,问会议何时结束。问她原因,她才说胃疼的厉害,实在坚持不了,就去医院了。她让我会议结束之后马上回去,班里先让三年级的老师看着。我虽然着急,但是会议繁冗拖沓,过了11点半才结束。
中午一早来到学校,帮忙看学生的同事告诉我,第四节的纪律实在是无法无天,让我必须马上整治整治。
班里有几个孩子,是村里有名的捣蛋鬼,不只是老师没办法,就连家长和邻居也都束手无策。最可悲的地方就是,这几个学生的年龄相仿,都在一个班里,更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我若无其事的走进教室,站在教室前面并不说话,静静的看着班里的学生。同学们发现了我的沉默,都低下头要么做题,要么看课外书。
“我在想,自己该说什么。是该夸你们,还是批评你们。”我把问题丢给他们。
哦,原来李老师走的时候,怕孩子们捣乱,骗他们说是去小诊所拿药,一会儿就回来。这样事情就更好解决了,和这帮孩子接触这么久,他们的性情怎么样,我再清楚不过了。这帮孩子虽然调皮捣蛋,但是反应敏捷,情商也比较高,还算是比较懂事的。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问:“去医院了?怎么了?严重吗?”在农村孩子的心里,一般的病都是在诊所看,只有大病才去医院诊治。
我叹息道:“李老师生着病,如果知道你们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可能会更操心的”,说完这句话,刚好下课铃声响起,我头也不回的走出教室。
我知道,这帮孩子一定会有所行动的。果不其然,第一节下课,我看到班里其中一个小调皮鬼鬼祟祟在窗户外面张望。
看到我出来,他不好意思的挠着头说:“老师,上午我们的纪律不太好,我给李老师写了一封信,想交给李老师”。说完,递到我手里,转身跑开了。
我拿起那封信,他们居然还细心的做了信封,虽然手工极其粗糙,但也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只见里面用并不工整的字迹写了很短的一段话:“李老师,您生病了,安心养病。我们一定会好好上课,好好听张老师的话,不让您操心”。
这么简短的几句话,或许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说并不出彩,阅读起来甚至显得非常拙劣;但孩子的情感不能用字迹的好坏来衡量,更不能用篇幅的长短来见证。
教育是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特别是对待这群调皮鬼,如果只是一味的生气和较真,不仅会让自己心力憔悴,更会激发他们的叛逆心理;但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平心静气的去和他们沟通,给他们留点儿认错的时间,他们就会尽力补救自己犯下的错,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团建感受心得体会篇八
我们今天观摩的两节课,在我的记忆中是属于比较乏味的课程。语文课,就是老师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地朗诵。津津有味地陶醉,而学生在下面或打瞌睡、或看课外书……政治课呢,则更是让人头疼,尤其害怕那马克思主义式的唠叨。
今天在高新一中听到这两节课,让作为家长的我豁然开朗、耳目一新。确实如候蓁老师说的:语文课(政治课)能这样上!也正是从这样的课堂中,让我一方面认识了高新中学老师的整体教学基本功,也同时认识到了她们的认真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精神氛围!聪明的孩子在这些优秀老师的带领下,一定会茁壮成长的!
然而,学习只是人生旅途中一个方面,我当然希望我的孩子学业成绩优异,但我更希望她是一个心智健康,全面发展的孩子!高新一中能寓教于乐,注重各科功课的教学方法让我很是欣慰。
最后,衷心感谢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精心培养。希望以后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有更多的机会和学校、老师沟通。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又看了学校的教学环境,我觉得孩子真是幸福。老师能够用生动的语言,独特的教学方式引导孩子去理解孩子所学的内容,去启发孩子,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课堂环境。孩子希望学习好一定会进步的。希望老师一直保持先进的教学方式。我也希望学校多给家长这样的机会,去了解孩子的学校环境,共同把孩子的学习抓好。
邹老师的语文课给我很深的印象,我觉得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好,能调动孩子的思维,不光教会了孩子知识,更能引导孩子做人。我个人比较赞同这种教学方式。但是,我也有一个小小的感触比较深刻,用什么样的方法能使那些不常回答问题的孩子也能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发言,勇敢的提出自己疑问。当然,这个问题不是老师的问题,这是家长孩子老师得共同努力的问题,如果孩子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主动性,那么学习就不会有太多的问题了。
总之,今天听了两堂课,给我留下很深很好的印象。
团建感受心得体会篇九
上个星期,我们进行了军训。
本来以为文科班男生的数量会少得可怜,但怎么知道,女生的数量真的是多得离谱,因此,我就觉得我们班少了点什么,应该是气势。
所以,我一直在想要是我在以前的班那该多好,要是我在以前的班我们一定能拿第一。我想,有这个想法的不单单只是我一个人吧。新的班级。熟悉或者陌生的人,大家的心都不在一块,心有芥蒂,眷恋着之前的班集体,那是正常。那很好。
证明大家都有血有肉。大家都不是白纸。
因此我想,人是需要时间去过渡的。
慢来吧。慢慢会好的。
其实我觉得军训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教官。觉得他比较暴躁,但人还不错。但是不会教人。我们做不好他只会急,丢帽子跺脚,但是很容易心软,很多时候都没狠下心来搞体能,很多时候都只会吓唬我们。是个好人。有时候,我会觉得他真的会被急哭的。
团建感受心得体会篇十
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促进校际交流、加强家校联系。11月13日,我校举办教育教学开放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规范的管理、专业的师资、丰富的设备设施、所以学校教育是核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想办法促使他们成为思的主体、做的主体和评的主体。当然,在把这些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同时,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及时围绕问题的核心给予点拨和指引是非常必要的。
2、板书用一棵树开花的形式展示,既美观又便于孩子展示自我,教学过程的推动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双方智慧的体现。同时,家长对此次开放日给予了搞的的评价。感谢学校给了他们一个参与孩子学校教育的机会。
其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以孩子为教育主体,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共育,总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享受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学校教育由于现行体制设计,要求对全体学生以统一的教学大纲为指导,施以统一规范和标准的管理和教育,有人形象化地比喻为“人才流水线”,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和培养目标都是大体一致的。但是,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各不相同,而孩子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所以学校教育必须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人。在以后得到教育教学中我们会大力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共建教育意识,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我们会努力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