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论语大学心得体会篇一
《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读大学期间,我有幸系统地学习论语,与它结缘已有两年。通过不断阅读,我对其中的八则格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们给我启示和启迪,让我在大学生活中有了更清晰准确的方向。
第二段:助学为善,追求真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句话在大学生活中尤其有感触。我们在大学相聚,不但有讲学交流,更有诉说心事、探讨人生的时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学术上,我们应常怀谦虚之心,寻求更科学更高效的方法。而生活中,则应热心帮助他人,尽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善良。同时,我们应该不断追求真理,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行为,遵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断提升自我意识。
第三段:谦虚谨慎,持之以恒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的第一条铁律,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必经之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应只重视一时的成果,而应把眼光放到更长远的目标上。同时,要卸下自我,虚心接受各种新观点,培养谦虚谨慎的态度。只有习惯了谦虚谨慎,才能赢得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持之以恒,不论遇到困难还是挫折,都要坚定前行的决心。
第四段:知行合一,勤勉进取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有根据之行者”,《论语》告诉我们,说与做之间有一个巨大的落差。真正成功者是知行合一者,在思考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寻求最佳方案。在大学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抱着目空一切、自认聪明的态度,应始终保持谦虚的心态,并行动起来,努力向目标进发。同时,还需不断进取,开拓新思路和新的领域,实现更高的个人追求和社会价值。
第五段:实践出真知,修身齐家
“温故而知新”,只有不断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前行。实践是检验知识是否正确的最终标准,也是取得成就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在大学应该注重实践,以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真知。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和家庭为先的意识,成为既有识别力和能力又有深厚家庭关系的新时代人。
结语:
读大学论语,让我从古代哲人的话语中领悟到新时代的人生智慧。每一句格言都教育着我们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勇气、有追求和努力、有家庭情感和社会价值的人。它们不只是你我谈资,更是我们追求自身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指南。相信读大学论语的经历,会让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提升,走出有尊严、有厚度、有光芒的人生之路。
论语大学心得体会篇二
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从《诗经》到《易经》从《左传》到《史记》都能如此说,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渗透的书,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长,比不上庄子的逍遥洒脱,却是一剂朴素的灵丹妙药,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辈子。
对待事业:“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动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并且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不是语言的力量。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环境慢慢改变还是与环境对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孔子正是说,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那里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对于第二则,我有切身体会,以前,我有一个朋友是广东番禺人,一次和他闲聊时,我突然忆起鲁迅的《故事新编》中的一篇曾提到,禺是古代对一种猴子的称呼,后来我查了词典,也的确如此,而番字的另一音番有外国的意思,于是我故作神秘的问他是否知道番禺在古语中的意思,然后又拿出词典,一边笑着一边查给他看,他的脸色便慢慢的难看起来,我却自顾自的补充道“你们番禺人就都成外国猴子了”话没说完,他勃然大怒,扭头就走。后来我也觉得是自己没考虑他人的感受,没做到“慎于言”,便向他道了歉。
至于第三则,我每到一个新的班级就会有这样的感受,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同学,都可能有自己的几个独门“绝技”有篮球猛将,堪称乔丹第二,有数学天才,堪称华罗庚再世,有科学爱好者,大有创造超越《相对论》的《绝对论》的雄心壮志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像大海一般的渊博,就得学会向身边的人学习一点一滴的精华,如此的好学精神,才造就了孔子那样的伟人。
小小的一本语录体书籍,从治国,到为政,再到做人,无不有详细的思想与感悟,宋朝的宰相赵普曾称,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我们普通人也能说,我们以一本《论语》治人生。
论语大学心得体会篇三
第一段:引言(200字)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被视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大学论语则是其中的重要篇章之一,其内容丰富深刻,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在读大学论语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和心得体会。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我对大学论语的一些体悟。
第二段:实践为上(200字)
大学论语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找到改正的方法。这对大学生尤为重要。大学生时期正是人生的转折点,在这个阶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至关重要。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第三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00字)
大学论语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人应当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上不断追求进步。修身意味着培养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做一个遵守道德规范、积极向上的人。齐家是指家庭的和谐和幸福。我们要尽力承担责任和义务,营造一个和睦可爱的家庭。治国则需要我们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实践,为国家的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平天下则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段:学而不止(200字)
大学论语中指出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大学时期还是毕业之后,学习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不断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珍惜这段时间,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人生的发展和成长。
第五段:笃信信仰,崇尚仁爱(200字)
大学论语中强调了笃信信仰的重要性。孔子说“君子信而后行,忠而后成”。只有坚持自己的信仰并将之付诸行动,我们才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同时,大学论语中还强调了崇尚仁爱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学会包容与理解。用爱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让仁爱的力量成为我们奋斗的动力。
结尾(100字)
大学论语是我大学学习的重要参考书之一,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部经典著作,我深受启迪和感动。大学论语中的种种思想和智慧在当代仍然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时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断学习并信仰坚持,用仁爱的态度去面对和改变身边的环境。
论语大学心得体会篇四
我的感悟:
这段话,是文与质交织结合的意义;是君子的品格所在;同时,也是孔子——这位伟大思想家对于品行和行为的极大影响所在。
我觉得,外在的文采和内在的思想,一个是礼乐之仪,落落大方,行为得体;一个是仁义之师,心中坦荡,心有对向。二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一个“心”字,过分追求内心的满足,丢了礼节,只会令人不安,失去了相互间的信任感;过分拘于礼数,装腔作势,实则空心一颗,披着一层虚伪面皮,令人生恶。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心”和无“心”的人也会经常存在。有心者助人为乐,爱打抱不平,却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他人;无心者表面平静,对旁人尽是迎合、恭维,暗地里却处处机关算计……我们无法判断一个人的文与质的多少,但我们,一定不要变成上面所说的那样。
我很害怕变成那样。文与质,外表与内含,绝不像鱼或熊掌,不可兼得。因为这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词语,而不是不同的等量事物。等量事物分轻重,文质的世界却害怕偏执。只有当文与质平衡的时候,你才做到“然后君子”。
论语大学心得体会篇五
《大学》是一部古代经典著作,被誉为是孔子的弟子们所记录下的老子和孔子的对话。这部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和人生智慧。在《大学》中,我找到了很多有关修身养性和做人处世的教诲。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大学》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
《大学》中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和内心的平静,首先要心静。而要心静,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而这种能力则源于一个稳定的心态。只有在内心安定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正确地思考问题,理性地分析事物,做出明智的决策。
第二段:
《大学》还教导我们如何成为真正的君子。这个词在古代有着很高的地位,它代表了一种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修养。《大学》告诉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和道德标准。君子应该谦虚礼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有自律的能力,保持内在的坚定和气节;要有爱心和善良的品格,帮助他人,关心社会福祉。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君子。
第三段:
《大学》中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单纯的学习是没有用的,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学习和思考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必须思考所学的知识,思考它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四段:
《大学》中有关于人际关系的部分也给我很大的启发。《大学》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一员,我们的成长和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应该真诚地对待他人,并尽力帮助他们。我们也应该善待自己,不妄自菲薄,不自卑,要有自信和正能量。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使我们更加自信和积极,也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自己。
第五段:
总结来说,《大学》是一部充满智慧和道德教诲的经典著作。通过学习和理解《大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修身养性和做人处世的重要性。它教导我们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如何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教诲对于我们的人生发展和价值观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相信只有通过学习和践行《大学》中的智慧,我们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和内心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