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季开学专项督导报告篇一
清池镇教育管理中心: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xx年春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xx〕2号)文件精神,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督导组于3月14日至20日,对我省20xx年春季开学工作进行专项督导。为做好迎检准备,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将于3月6日至10日,在全省开展交叉督导。我校收悉上述要求后,严格按照黔教督办〔20xx〕6号文件附件1内容开展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春季开学专项督导报告篇二
自查报告
我园认真组织领导班子学习“豫政教督办【2016】1号文件”精神,成立专项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到人,责任明确。按照“豫政教督办【2016】1号文件”文件及2016年春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的重点内容,我园从具体细节抓起,逐项排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工作放在我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园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并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转发的各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文件,通过学习,让大家明确到安全工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使教职工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
(二)组织教职工学习报刊、杂志、媒体报道的各类事故、案例,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讨论评述,除了少数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外,幼儿园很多事故主要还是当事者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让大家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要引以为戒,加强责任心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
二、健全安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安全防范制度
(一)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勤检查,严监督。
为了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我园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园各项安全工作,对幼儿园设施进行检查,查找园内不安全隐患,包括显在的、隐蔽的,如,开关、电器、食品卫生、消毒,消防栓、灭火器,户外大型运动器械,等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确保幼儿了的安全。并建立了安全检查档案,及时总结和改进安全工作。
积极宣传,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加强检查,从行动上预防火灾发生。
大火无情,因此在开学第一次的全体会上提醒老师们注意消防安全,了解更多的防火知识,掌握更多的防火技能。并由后勤副园长带队,水电工、保安参与,对全园的设施进行大排查。
(二)严格执行接送、交接班制度。
为了幼儿的安全,我园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清点幼儿,并作好记录,防止漏失。不违反规定随意接送幼儿,家长接幼儿必须持有接送卡,不允许非幼儿家长接送幼儿,特殊情况必须由家长事前说明并提供足信凭证。
(三)加强对卫生药品的管理。
对保健室内的药品、消毒物品、治疗器具等分类摆放,定期检查,及时更换过期、失效的卫生用品。对于有毒药品单独存放,妥善保管。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卫生室和药品间。
(四)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管理。
幼儿园的食品卫生工作不仅关系到幼儿生长发育,还关系到幼儿的生命安全。因此我园加强对幼儿膳食卫生的管理,在食品选购、烹调制备、食物贮存等各个环节中保证食物的新鲜卫生。依旧严格执行专人采购、专人验收、专人保管、专人烹制、层层落实。尤其加强对购进食物的验收,不到无证摊位购买食品,不买熟食,减少购买半成品,不吃改刀菜、凉伴菜,并保证操作环境的规范、有序、整洁。食物烹调制备上避免有害物质产生或去除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还加强对保教人员和炊事人员的卫生监督。为预防食物中毒,我们建立了有效的防控机制,三餐两点都有48小时留样,并采取了相应而有效的预案,做到排除一切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确保幼儿的饮食安全。
坚持执行《食品卫生法》等文件规定,严把食品采购关、加工关,不购买腐烂、变质的食品。存放食品有专人专门管理,其他人不得进入食品加工间和操作间,严禁外来人员出入厨房。加强餐具和炊具的消毒工作,严防食物中毒和经食物传播疾病。
三、学校开学条件保障
学园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组织教师于2月23日上午返校,准备开学初各项业务工作。学生2月24日上午到校报到,清点报到人数,所有教职工按时到岗,幼儿按时返校。在上学期结束时,对所有幼儿家长发送了东区资助办的有关资助文件,我园并未出现需要资助的学生。教师们为孩子们准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存在强制幼儿订阅教材的情况。开学前,后勤部门对幼儿园的设施进行检修,饮食、用水、用电均已到位。
四、规范办学行为
幼儿园根据河南省、郑州市有关幼儿园收费规定及标准,对家长进行收费,无乱收费情况,无违规办学、乱办班等情况。同时在一楼大厅公示有收费标准,所代收的伙食费严格使用于幼儿的伙食。幼儿园无统一校服。
幼儿园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已安排各部门人员认真开展各项工作,抓好工作的落实。本学期,我们将以此为基础,严格执行,争取创设“平安校园”,圆满完成督导任务。
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春季开学专项督导报告篇三
检查组采取“一听”、“二查”、“三看”、“四问”的形式,对学校的开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督导检查,重点对开学条件保障、规范办学行为、校园安全管理、校舍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总体上看,各校均能按照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开展20xx年春季开学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区教育局开学工作检查通知要求,及时部署和认真组织开学工作,学校开学工作井然有序,校园环境整洁美观、教师精神状态饱满,学校常规管理日趋规范。
春季开学专项督导报告篇四
1.加强组织领导,提早谋划部署。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落实秋季开学检查各项要求,坚守学校安全底线,结合实际、提前谋划、统筹部署学校安全工作。新疆将扎实做好开学准备工作,作为落实自治区维稳组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组织实施,学校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到位,安全稳定态势良好。湖北早在6月份已就全省教育系统做好放暑假前、暑假期间和秋季开学3个节点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和安排。河北专门印发文件,明确党政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主要领导亲自抓安全工作,切实体现了贯彻落实安全责任一岗双责的决心。海南师生返校迅速,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在8月中下旬已基本到岗,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广东针对8月份粤东部分地市降水量大、个别地市水浸路面的情况,省政府专门部署加强指导和帮扶,确保全省各地各学校按时开学。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防控体系。各地各校不断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制度标准,完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安全风险不断降低。安徽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滁州制定了《学校安全工作“十管十防十查”》,实现制度举措精准落实,安全工作扎实到位。北京严格按照“第一时间、先口头、后书面”的要求做好突发情况信息报送工作,成立应急组织,全力实现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海南海口市美兰区所有学校严格按照必须建立和健全出入登记制度,必须成立护校队,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锁好校门,必须配置必要的防卫器材,中心以上学校必须安装好监控设施,切实加强安全责任落实。上海不断发挥市、区综治委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等平台作用,加强与网信、文化执法、公安、新闻出版、经济信息化等部门间协作,努力构建防范中小学生网络沉迷监管体系。辽宁统筹安排开学督查工作,让秋季督查成为春季督查的“闭合环节”,建立起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有效督促各单位落实整改责任。
3.加大隐患排查,强化问题整改。各地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强化整改。河北形成了“互联网+网格化”的学校安全管理模式,并设计了手机终端app“象牙塔”,实现用手机即时管控安全隐患。湖北启动了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对全省所有学校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江苏盐城重点加强对校园周边小商店贩卖拳刺、牙签弓弩等危险玩具检查清缴和校门前小吃摊液化气罐的管控,排查化解涉校矛盾纠纷432处,排查稳控校园周边重点人员221个。山东潍坊有关受灾地区对全部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了逐一排查,对受损学校校舍和设施设备进行逐一安全检查及鉴定,分类做好安全抢修维修。江西建立定期隐患排查机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4.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各地各校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不断丰富教育活动形式,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技能。广东开展“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园行”活动,组织全省近万名兼职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干警举办各类主题活动1.6万场次,参与师生359万人,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成效。河南推广使用“安全教育实验区”平台,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强化对薄弱地方薄弱学校薄弱环节的安全教育,使安全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了中小学安全教育信息化水平。内蒙古包头投入2.3亿资金建成包括公共安全教育体验馆在内的包头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创了安全教育由课堂讲解转入实践化、形象化、智能化的教育阶段。山东中小学校每月至少开展1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应急疏散演练,公安机关、消防等单位积极参与指导应急演练,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
春季开学专项督导报告篇五
从督导情况看,各地秋季开学工作整体平稳有序,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但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条件保障、学校安全、办学条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开学保障水平还须提升。部分地区个别学校因校园、校舍维修改造未能完成,直接影响了新学期教育教学活动。个别地方因家长质疑学校新装修校舍甲醛超标等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了学生按时上课。个别地区未按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基准定额及时足额拨付公用经费。一些地区少数学校条件保障不够充分,校园安全设施配备不足,部分教学和后勤设施设备老化,甚至破损未能及时维修,师生无法正常使用。
(二)学校安全工作仍有漏洞。一些地方连续发生多起学生食品安全事件,反映出一些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招投标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部分地区还存在学生上下学交通拥挤,警示标志、减震带等设施设备不健全,校车运力不足等问题。一些学校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消防标识安置不规范,学校周边环境差,综合治理机制还不完善。还有个别学校“三防”建设还不到位,安防设施配备不全,安保人员专业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网络色情等不良信息屡禁不绝,未成年人安全管理、法制教育、性教育和自护教育还不到位等多方原因,导致欺凌、性侵未成年人等案件发生。
(三)基本办学条件亟待加强。部分地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布局、设置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不相适应,“乡村弱”和“城镇挤”现象较为严重。一些地区城镇学校学生人数较多,大班额问题比较突出,办学规模较大,生均占地面积、用房面积、运动场馆面积不足。部分地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技术等学科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农村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化现象较为严重。还有一些地方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学位紧缺,城区学校面临较大入学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