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声音教案反思篇一
又有小朋友来过生日啦!爸爸、妈妈不光拎来了一个大蛋糕,还拿来了每人一瓶旺 牛奶,孩子们兴奋的摇晃着罐子,“老师,罐子里有水的声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刚巧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在无锡公开了一个小班科学:《罐子的声音》,看完她的活动实录感触颇深,原来科学活动还可以这样上,我也曾有幸现场观摩过她的教学活动,应老师的教学风格清新自然、幽默风趣,令我非常佩服。在幼儿园组织的科学通关活动中,我很想对这一活动进行尝试。
小班科学:《罐子的声音》此活动的主要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让幼儿感受声音给人带来的乐趣。我根据我班幼儿的特点,制定了以上目标,并以以下环节进行:
一、 一听摇一摇。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摇摇空罐子、找找有物体的罐子, 让 幼儿区分不同,幼儿初步得出结论:没有声音代表罐子里没有物体;有声音代表罐子里有物体。
二、 一听猜一猜。为自己罐子宝宝里面的.东西找朋友,教师根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让幼儿了解每个罐子中的材料。知道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三、 听一听玩一玩。结合《幸福拍手歌》的音乐,让幼儿玩红绿灯游戏,通过音乐让幼儿感受声音给人带来的乐趣。
从活动设计来看,层次清晰,步步第进,目标层层落实,但从我当天活动的感觉来看,觉得有几点做的不是很好。首先准备工作不充足,因三位老师共用一份材料,罐子从上一位老师拿过来以后我没数个数,没检查盖子是否有破损,造成罐子多而分组不便,所以开始部分发现这一情况后,有点紧张,语言不够规范,语速较快。其次:各环节时间的把握不恰当。重点没有突出,如第二环节应设为难点与重点处,时间应稍长一些,让幼儿充分体验不同物体所发出的不同声音,最好再加以验证。在第三环节,听一听玩一玩中,我用的时间长了些,虽本意是想让幼儿感受声音给人带来的乐趣,但给人的感觉像是在进行节奏活动。也许观念的不同吧。(我认为是在音乐游戏中幼儿在感受不同的声音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快乐。)最后,应老师能做到教育无痕,应老师能做到收放自如,而我却……,这就是特级教师与我们的距离吧!我想,如有时间进行试上,或许问题就能及时暴露,及时调整,及时解决了。
虽活动不是很成功,可我不后悔进行尝试,但在今后的活动中还是要更多的融入自己的思想。
声音教案反思篇二
声音的世界充满了情感,充满了故事。对孩子们来说,声音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声音从哪里来?”、“声音的世界有多精彩?学前教材《奇妙的声音》一课,引导学生关注声音、表现声音,使他们从新的视角认识生活。
在课中,学生通过辨别声音、模仿声音、创造声音等活动探索着声音,并通过画声音的方式感受着声音里的艺术。聆听着风声、雨声、车声……孩子们用画笔将声音里无形的线化为有形的`线,从中感受着声音的节奏和韵律。
我在教学环节当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参与教学过程,以声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感受自然界的声音,运用艺术手段创造声音的教学过程,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声音的关注和兴趣,在感受声音、探索声音、模仿声音、创造声音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锐感、模仿能力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并从中感受节奏和韵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开课伊始,我给学生听的两组声音是:雷声、闪电、海浪声、瀑布声;蝉鸣、流水、鸟叫声。这个环节的安排是让学生听声音,想象景象,用语言描述听到的情景。通过“听、想、说”,让学生主动学习,既发挥了想象,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在“创造声音”环节中,也同样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索,用瓷碗和一根筷子发出不同的音色。这些都符合艺术课程在目标定位上提出的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的说法。并且强调学生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
声音教案反思篇三
这学期我们老师每人选择上一节科学课大家进行研讨。因为我现在带小班,所以我结合指南的精神选择了一节好玩的科学课《有趣的声音》。
经过反复琢磨我将教案拟定进行第一次的无生上课。课后同组的老师给我提出了一些大方向的意见。虽然我定的目标是小班的.,但是因为内容比较多,教师让幼儿从第一次探索到第四次探索很复杂所以一致认为不应该放在小班上,如果要在小班上就要更改目标。另外对于我在探索四中强调的豆子塞满了整个空间就发不出声音的小结,一致认为很不严谨没有探索的必要。
于是我将教案重新整理然后进行了有生上课。在更改过的教案中我将探索一,感知不同材料发出不同声音进行了系统的展开,把原来后面的几个探索全部删除。在活动课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去自由探索给各种声音宝贝分分家。整个活动下来能够感受到孩子们还是很喜欢的,尽管中间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比如在分家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将东西拿上来放在我的小盆中有些混乱导致场面一时难以控制但是最后因为孩子们还是很聪明的很快就能领悟到我的意思迅速调整最后可以顺利结束。课后我首先进行了自我反思,我认为在分家时导致混乱局面的原因是我描述的不够清晰,孩子们很多都是随大流没有去思考看别人怎么分的就怎么分了。再有就是我纠错时没有清晰的给孩子们去展示他们分类的结果,也没有详细的操作验证,导致这个环节不了了之。在我反思之后主任和和各位老师也给了我提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像是活动刚开始给幼儿提供的材料,不够精确不能让孩子们很准确的分辨声音的大小,需要更换材料。再者就是分类找家时为了避免我今天出现的这些状况可以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分类盒子,让他们自己去分类然后教师再逐一检查进行验证,效果更好。最后就是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我比较随便,在活动课时教师还是要言传身教,要充分尊重孩子。
经过这次上科学活动课让我大致明白上这类型课的大致流程,主要还是让孩子们多探索,教师只是引导者和支持者,不要过分的去帮助或者是参与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介入加以点拨就可以。但是我认为科学课对于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虽然一节课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来应对在教学中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总之一定要深入的了解整节课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应对自如。
声音教案反思篇四
声音是一种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然而正是它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得丰富多彩,为了进一步让幼儿感知和区别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我设计了一节以声音为主题的小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这是一节以探索为主体的小班科学活动,整个活动的.设计以“猜一猜”、 “玩一玩”、“说一说”、“做一做”、 “学一学”五个部分组成。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成为活动的真正的主人,让幼儿充分自主的发现声音、探究声音。
《 奇妙的声音》整个的教学活动过程都是围绕声音展开,由浅入深、衔接自然、紧凑,环环相扣,教师个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体验不同的物品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非常符合纲要中提到的“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是小班科学领域的一节探索活动,教师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大量动手操作的材料,通过分组实验,集体交流、谈话引导,再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启发、引导幼儿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在这五个环节中,我认为幼儿在“玩一玩”和“说一说”这两个环节中表现得比较活跃。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去发现和观察声音的变化,去感受成功的快乐。在“做一做”和“学一学”这两个环节中,让幼儿去寻找身边各种不同的声音,并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出来,这样更加深了幼儿探索的兴趣。纵观整个活动程序结构严谨、活而不乱,能收能放,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但是在“玩一玩”这一实验环节中,我觉得留给孩子们真正探索发现的时间还是太短了,部分幼儿对实验所达到的目的还不明确,作为一节科学活动,教师应注意多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将这点不足进一步完善,相信教学活动的效果会更加好。
声音教案反思篇五
小班科学《好听的声音》活动反思
周五的下午是例行的教研组会议,其中的一个环节是讨论我们上个学期新教师期末展示课《好听的声音》。因为之前老师们很贴心的帮我们拍了录像,所以金组长就决定让大家一起边看录像边分析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大家都关注的几个环节。
因为《好》是一次小班科学活动,所以在看之前金组长提了两个问题;
(1)活动的材料准备是否充足,是否有效?
(2)幼儿操作活动前教师的`要求是否明确?带着这两个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细化每一个环节,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和方法。
而对于科学活动,幼儿操作是很关键的一环节,如何收放自如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幼儿的操作一定会有个体差异,所以势必会产生幼儿操作的时间差(第一个完成的幼儿和最后完成的幼儿)那么对于动作快的幼儿教师在操作前一定要提清楚要求,让他知道我接下来要做什么而不是无所事事。之后我们又一起看了应彩云老师上的《好》的视频。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取长补短。特别关注了应老师在幼儿操作之前的要求说明和如何吸引幼儿操作完毕后回到前面的座位上坐好。名师的课堂让我明白教师要指示明确,适时引导,关注细节,才能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有兴趣的发现,有效的探索。
第一次从影像中看到自己上课的样子,从电脑里传出自己的声音一下还转不过神来。感谢我们小班教研组提供了这次机会,在研讨的氛围中,让我能够更清晰的知道自己在课堂中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让我对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有了新的认识:科学是严谨的,而幼儿的科学活动既充满科学的探索精神又不同于成人所理解的科学。作为教师,作为组织者,在每一次的科学活动中都先问问自己:如何在具体的生活经验中帮助幼儿构建自己的科学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