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编花篮教案篇一
1、观察自己的小手,
体验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在愉快
的气氛中用小手大胆表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创造性地印画出
各种手形画,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音乐、
颜料、彩笔、画纸、彩纸、皱纹纸、橡皮泥。
编花篮教案篇二
1.让幼儿学习用纸箱与树枝用撕拼贴的方法完成作品。
2.了解报纸拓印背景的方法。
3.喜欢用多元化材料展示不同的绘画风格。
黑色卡纸、纸板、树枝、丙烯颜料、报纸、彩纸、剪刀、黑色马克笔、胶水。
用不同的绘画方法体现多元化创意美术。
鸟窝与撕拼贴的造型。
一、导入部分
1.导入: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到冬天了,让我们一起给小鸟搭一个温暖又漂亮的鸟窝吧。
二、开始部分
1.介绍需要用到的材料。
2.开始讲解制作鸟窝的方法。
(1)报纸揉团,蘸取颜料在黑色卡纸上玩“跳一跳”的游戏拓印背景。
(2)纸板撕片,在背景上拼出鸟窝形状,用树枝把纸板包起来并用胶水固定。
(3)用彩纸撕出小鸟头部,画出眼睛,用剪刀剪出小鸟嘴巴拼贴在嘴巴的位置上。
三、结束部分
把制作完毕的小鸟放在鸟窝里,作品完成
编花篮教案篇三
1、整合的意识很强。
2、环节设计不错。第一个环节帮助幼儿回顾已学的内容,第二个环节通过图形符号的刺激进一步感知归纳。
3、幼儿的兴趣很高,能积极地参与,撕出的作品效果还不错。
1、目标不够确切,目标太单一。
2、第一个环节要出示实物,才能让幼儿感知体验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3、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4、要赞美孩子,要非常欣赏孩子,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编花篮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不倒娃娃,发现不倒娃娃的有趣现象。
2、体验制作不倒娃娃的乐趣。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过程:
一、“不倒游戏”
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身体不倒”的游戏。规则:摆动你的身体,但保证它不会倒在地上。能做到吗?(滑稽音乐)
二、观察、感知认识不倒翁
1、教师:身体不倒真好玩,看,那边也来了一群可爱的不倒娃娃,他们好想跟你们一起玩呢!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两人合作玩一个不倒娃娃,先去看一看不倒娃娃长什么样?再玩一玩它是真的不倒吗?(听到铃鼓声轻轻走回来)
2、教师:谁来说一说你玩的不倒娃娃长什么样?(介绍)不倒娃娃真可爱,上面的脑袋小小的尖尖的,下面的身体圆圆的大大的。对了,不倒娃娃真的不倒吗?谁来玩一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两名幼儿示范)不倒娃娃真好玩,我也想来玩一玩!看!(教师示范玩两个不倒娃娃)
3、教师:诶,我的不倒娃娃跟你的是一模一样的,他怎么一推就倒了呢,怎么回事?(让幼儿发现其中一个娃娃倒下了,给幼儿看)
三、师幼共同探究不倒翁的内部构造教师:(同时打开两个娃娃的身体)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在身体下面放了橡皮泥就不倒了呢?请你感受一下这两个不倒娃娃的身体!(一个轻一个重)教师:原来不倒娃娃最厉害的秘密就藏在这里呀,只要在她的身体底部放些橡皮泥就可以了。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好玩的不倒娃娃?在你们的操作台上老师已经提供了一些制作不倒娃娃的材料,请小发明家们四人一组,也做个不倒娃娃吧。对了,每个不倒娃娃都长得差不多,怎样知道哪个才是你做的呢?我已经在它们的小帽子上贴了一个小标记,这样你就绝对不会搞错了。
四、初步尝试用橡皮泥做不倒娃娃
2、通过比较共同发现不倒翁制作的小问题,一一解决。引导幼儿发现成功不倒娃娃需要的橡皮泥要足够多,太少了,底部太轻,就会立不起来;另外,橡皮泥粘的不牢固也会倒,太多了也不行。
五、再次操作,改善完善自己的不倒娃娃
1、教师:这下子我们总算明白了制作不倒娃娃的最佳方法,亲爱的小小发明家们,失败一次没关系,让我们重新去改良一下刚才没成功的不倒娃娃,请你们好好把握,怎样才能成功,已经成功的小发明家可以聚在一起比一比,玩一玩,谁的不倒娃娃最神气。
2、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制作的不倒翁。
六、不倒娃娃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1、教师:不倒娃娃真好玩,怎么推怎么摁她都不倒,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东西是利用不倒娃娃的方式制作并使用的,看!(看图片)
2、教师:原来不倒娃娃可以用来当做锻炼身体的沙袋呀,看,我这儿也带来了一个专门给小朋友玩的不倒熊沙袋,想不想来尝试一下?(两个两个上前玩一玩)让我们抱着它去大大的操场上玩一玩!
活动反思:
作为科学活动,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兴趣,探究出一个结果不应成为一节科学活动的重点。不唯上、不唯书,存有一份好奇和质疑应是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带给孩子的珍贵理念,也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更新的观念。当然,活动中也存在较多的亮点。如教师能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索与兴趣,在探索发现环节弱化老师的控制,更多的把课堂交给孩子,使孩子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探索,自由大胆表达。
编花篮教案篇五
(1)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合作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并按计划准备旅游物品。
(2)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合作探索制定旅游计划的快乐。
(3)能积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经验准备:有和爸爸妈妈旅游的经验
物质准备:空白计划表6张、范例1张、旅游用的旅行包、药品等物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合作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
难点:讨论计划是否合理
1、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制定旅游计划的愿望:
教师:假期马上要到了,小朋友们准备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为了让旅途更快乐,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要带些什么东西呢?(幼儿自由发言)
2、制定计划、做好旅游准备。
(1)教师:我们来分成6组制定旅游计划表,把大家都认为要带的物品画在计划表上。最后说一说、比一比、哪个组制定的旅游计划表最合适。(幼儿分组讨论、记录)
(2)教师请一组幼儿代表介绍旅游需带物品,其他组进行补充,并讨论哪些东西合适?哪些东西不合适?为什么?最后教师把旅游所带物品总结在一张表格里。
(3)小结:旅游食品要带少量的水果、水。药品要带感冒药、治拉肚子的药、创口贴。用品要带旅行包、餐巾纸、毛巾、牙膏、牙刷、雨伞、杯子等。服装要根据旅游景点的气温来定。旅游时带的东西要适量,带的太多装不下,背不动,玩起来不方便。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带钱去旅游点买。
3、实施计划、准备旅行物品
(1)教师:现在给每组准备好旅游需要带的物品,请每组小朋友商量怎样装在旅行包里最合适?(幼儿分组尝试)
(2)教师评价每组幼儿整理的情况。
(3)小结:装包时分类摆放,药品、用品服装放在旅行包里,食品放在食品袋里,钱、银行卡、手机、餐巾纸等这些小物品放在随身的小包里,方便拿取。
4、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制定了旅游计划,并按计划准备了旅游物品。马上放假了,小朋友在旅游前可以向妈妈申请自己当一次小主人独立整理旅行需要的物品,整理时一定要注意我们今天说的注意事项,最后祝小朋友旅途愉快。(教师提前与家长做好沟通,全力支持、鼓励、赞扬幼儿。)
编花篮教案篇六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
3、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1、自制卡片式图谱, 4个,小雨点4种各2个,︵2个。
2、人手一份绘画纸、水彩笔。
一、发声练习《老师,您好》。
二、学习副歌部分,探索用象声词表现小雨点跳舞的声音
1、(出示图片︵)教师边指图边范唱,带领幼儿学习彩虹唱歌。
师:这是彩虹,它会唱歌,让我们听一听彩虹是怎么唱歌的。
(教师范唱:4 6 6.6︱4 6 6-︱3 5 5 .5︱3 5 5 -︱)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师: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呀?(幼儿随乐演唱)。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小雨点跳舞的声音,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师:(出示图片小雨点)这是小雨点,它会跳舞,还有几个小朋友和它一起跳舞呢!(依次出示图片小雨点)。
师:小雨点从天上落到地上,它们跳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教师范唱:6 4 6 4 6 4︱ 5 3 5 3 5 3 ︱4 2 4 2 4 2 ︱31 - ︱31 - ︱)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 答 滴 答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演唱歌曲后半段。
师:这一次我们把彩虹唱歌和小雨点跳舞的音乐连起来唱一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随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图片,并学唱歌曲前半段。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小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欣赏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的前半段。
师:那小问号究竟唱了什么?请仔细听!
(教师范唱歌曲前四句)
3、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的前半段。
四、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前四句歌词,同时在绘画活动中倾听教师完整范唱。
1、教师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师:小雨点可能会在哪里跳舞呢?请你用勾线笔在纸上画出你的想法。
2、幼儿交流绘画作品,教师选择适合的四幅答案贴在“?”处。
五、看教师指图,完整演唱歌曲
1、师幼问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2、教师更换四幅绘画作品,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编花篮教案篇七
1、感知小猴子旅行历险记,体验其中幽默有趣的情节,知道要遵守公共规则,不做危害环境危险的事情。
2、通过提问和阅读警示牌的方式,把握小猴子旅行的经历,感知调皮的小猴子转变的过程。
3、喜欢阅读小猴子旅行的图画故事,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1、《七只猴子去旅行》的ppt。
2、警示牌图片:禁止摘花、禁止爬树、禁止入内、禁止进入木桶、禁止穿行。
(一)、出示指示牌与警示牌,回忆已有经验。
(二)通过看看、讲讲,理解故事内容。
1、认读题目:童话《七只猴子去旅行》。
2、出示ppt1—3,教师讲述后提问:七只小猴碰到了哪些警示牌,他们有没有按照警示牌的要求做?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遵守公共规则、破坏环境。)他们爬进大口袋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猜测后教师讲述ppt4。
4、出示ppt7,怪兽看到了什么警示牌?他会怎么做呢?出示ppt8、9,最后怪兽怎么样了?七只小猴终于战胜了怪兽!
5、出示ppt10,教师讲述后提问:这次小猴会怎么做呢?这个答案藏在我们的故事里,听完故事就知道了。这次小猴有没有按照警示牌做?表扬他们。
(三)交流阅读故事后的感受。
2、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哪个画面?为什么?
3、你喜欢猴子吗,为什么?
(四)结束,延伸。
这个好听的故事在小朋友的书上也有,下课后我们去读一读这个故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