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学二年级音乐鸭子拌嘴教学反思篇一
《鸭子拌嘴》是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欣赏作品。上这节课前我又仔细的将作品的介绍看了看,并且反复聆听录音,甚至于找出以前的听课笔记来对照,可以说做足了准备。
第一课是在二(3)班。生动的导入,详细的介绍乐器之后我就播放了音乐。听完后我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乐曲好听吗?”(通常我们都会这样来问,而学生通常都会整齐响亮的回答——好听)结果有几个胆子大的同学却回答“不——好——听!”老实说,我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答案,一下子接不上词,又不能不理会,一气之下就用生硬的语气说了句:“这么好听的乐曲,怎么会不好听,你们有没有认真在听?”那些回答不好听的同学顿时没了精神。在后面的教学中,虽然我的讲解生动有趣,但是课堂气氛却一直调动不起来。很显然我当时的回答是欠考虑的,学生也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有新思路、新观点、说真话、说实话。《鸭子拌嘴》是一曲由民族打击乐器演奏的乐曲,没有固定的音高,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引导,学生确实是不太容易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的,那他们说不好听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如果当时我没有急着否定学生而是用启发性的语言对乐曲进行生动的说明,我想学生们一定会口服心服的说《鸭子拌嘴》是一首好听、有趣的乐曲的。
后来在二(2)班上这节课时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在生动的导入,详细的介绍乐器后我就播放的音乐。听完后我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乐曲中的两只小鸭子在干什么?”同学们热烈的讨论起来,有的说游泳,有的说拍翅膀,有的说嘎嘎叫……接着请学生同桌合作来表现这两只鸭子,来比比看谁的动作好看、新颖又能表现鸭子的形象特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还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是一举两得!
小学二年级音乐鸭子拌嘴教学反思篇二
《数鸭子》是一首想象生动、有趣的童谣歌曲,歌曲前后都有数板,表现了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充满童趣。因此,我在教这一课时,充分发挥学生好动的特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和舞蹈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课始,我以律动的方式导入课题,放松学生原本紧张的心情,并增强学习兴趣。也显得亲切,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在学这首歌曲时,我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欣赏《鸭子拌嘴》时,我通过图、讲、演结合,诱发学生欣赏兴趣。聆听音乐前,我先出示了图片,给学生留足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在聆听音乐后,我请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表现鸭子拌嘴的场面。同学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的非常精彩。在这个从感知到体验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了作品,深刻地理解了音乐。
增添了学生对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愉快舒畅的心情下完成学习任务。
小学二年级音乐鸭子拌嘴教学反思篇三
这是一节以领会、理解现代音乐教育的理念,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一年级音乐课。上了这堂课之后,全体学生那高涨的热情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接下来,我对这堂课谈谈自己的想法:
1、教学目标和内容思路清晰。
教学目标的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有深度、有新意,既体现德育功能,又突出学科的特点,并且具体,切实可行,有可操作性。教学内容突出综合性,学习领域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内容多,信息量大,形式多样,但在猜猜、学学、做做、演演这条主线的串联下脉络清晰,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高涨。
2、教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诸多理念。如:
(1)、猜一猜(了解音乐能代表动物形象);学一学(音乐要素、多声部合奏在模仿游戏中体验、轻松学习);做一做(美术知识的切入、动手能力、评价等);演一演(戏剧表演,把整节课推向高潮)。
(2)、兴趣与愉悦性:紧紧围绕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因此从新课的导入到接下来的一系列教学步骤,我都是把激发学生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教学都是在创设各种情境中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体验,师生总是处于一种互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活动因而变得有趣而轻松。如教学过程中的“听音乐猜动物”和“分小组把同学装扮成动物”这两个教学环节设计,都把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的都调动起来,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3)、成功的体验,自信心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中,我都很注意这方面的培养训练,如音乐课口号“快乐课堂,音乐无限”;如提问、评价中帮助鼓励的语言,如学生作品的展示等等,特别是在“学一学”这个教学环节中设计的“成果分享”:我现场为学生的演唱录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听到刚才自己游戏般的模仿动物叫声居然成为这么好听的“三声部动物小合唱”,那种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4)、合作与面向全体学生:在一节课中,如何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来,一直是音乐老师们感到头疼的问题。我在这节课中有一个环节给了我是这样做的:在分组装扮一样小动物中,我让全班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全组同学齐心协力为某一动物扮演者装扮,展示时我一句简单的语言“是谁把你装扮得这么可爱的?”一个简单的提议“请这些设计者们站起来让大家认识认识,我们大家为你们鼓掌!”把全班的学生都兼顾到了,都表扬个遍,除了给孩子们以自信成功的体验,还有合作、动手能力的培养。“最后,请小设计师们也加入表演的行列”,更是没拉下一个学生。
(5)、寓教于乐:本节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引发学生关注和了解动物朋友,引导他们明白人与自然相处的意义,这些道理不是靠说教,而是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寓教于乐的。如讲动物故事,如在动物联欢会上,全体小动物们正又唱又跳玩得开心,突然猎人来了……等等。这节课是在学生愉悦有趣、自信的表演中感受、领会、体验了所有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兴奋中学,这种合作、自主、娱乐式的学习方式,正是新课程标准新理念所提倡的。
小学二年级音乐鸭子拌嘴教学反思篇四
教材分析:
民间打击乐合奏曲《鸭子拌嘴》原是一首陕西民间乐曲,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经安志顺改编后更加丰富、生动。全曲无旋律,通过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的组合,奏出各种丰富有趣的音响,生动地描写了一群小鸭子、大鸭子清早走出门,来到池塘,戏水、打闹、拌嘴,然后又摇摇摆摆回窝去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轻松、愉快、俏皮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鸭子拌嘴》,使学生初步接触,并喜爱民间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歌曲《我们年纪小》《太阳、红旗》。
二、新授
(一)出示课题——《鸭子拌嘴》
师:同学们知道“拌嘴”是什么意思吗?
生:老师,我知道拌嘴就是咬嘴巴的意思。
师:你说得很有趣,但拌嘴不是咬嘴巴的意思。
生:老师,我知道,拌嘴就是吃东西。
师:吃东西?那不叫拌嘴,那叫找食。
生:老师,我知道了,拌嘴就是斗嘴。
师:对!拌嘴就是两只小鸭斗嘴、吵架的意思。同学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二)学生带着“鸭子怎样拌嘴”“和鸭子为什么要拌嘴”这两个问题初听全曲。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是不是听见了小鸭子在吵嘴呀?
生:是的。
师:那么,有哪位勇敢的同学能模仿鸭子吵嘴时是怎样叫的吗?
生:我会,嘎嘎嘎!嘎嘎嘎!
生:(哄笑)对!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小鸭子是怎样吵嘴的,有谁知道鸭子为什么要吵嘴呢?(学生编故事)
生1:小鸭子为了争东西吃。
生2:小鸭子弄脏了“我”的漂亮衣服。
生3:小鸭子说了“我”的`坏话。
生4:小鸭子抢了“我”的玩具。
(三)创作活动
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音乐想象,利用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自由地进行《鸭子拌嘴》节奏片段创作,并用录音机进行录制。(学生创作好之后,先在小组内表演,然后上台表演。)
2、教师也拿出自己创作的《鸭子拌嘴》录音,播放给学生听。
3、分别把学生、老师及课本上的《鸭子拌嘴》音乐片段播出来让给学生欣赏,并对这三个片段进行比较,说出其不同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陕西民乐《鸭子拌嘴》,还进行了我们自己的创作活动。同学们那样聪明,创作得那么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我相信只要我们勤奋努力,持之以恒,长大后一定能创造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创造出幸福美好的生活。希望同学们以后在欣赏音乐时,能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小学二年级音乐鸭子拌嘴教学反思篇五
《数鸭子》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儿歌,很多小朋友张嘴就能够唱出来。但是殊不知,越是熟悉的歌曲,学生的优越感就越强烈,就会毫不吝啬的大声唱出来,这样就少了聆听的步骤,容易出错。
如在三班教学这一课时,初听《 数鸭子》这首歌时,有些学生已经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而且我发现那些学生的口型跟歌词都合得上。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把原本要聆听两遍的,改成一遍。接着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然后就跟着伴奏慢慢地加歌词。
一遍结束之后,学生已经基本会唱了,接下来的两遍随录音范唱,学生都唱得很好,没多少时间,学生已经很快掌握了这首歌曲,比我预设的快得多。但是在教学后期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学生演唱歌曲后,用动作来表现的时候,就不能两者兼顾了,记得动作就不会唱,能唱就不能演,并且学生在节奏上还掌握得不是很好。而且就连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也忽视了。这是我在备课中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在一班上这一课时,我吸取在三班的教训。由于很多小朋友在学前班都已欣赏或演唱过,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把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改放在了“o”四分休止符的感受和运用上。首先创设情境,感受表现休止符。通过设计音乐游戏“木头人”表现休止符。学生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可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也可同学间相互配合,音乐停止时,学生马上摆出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可爱造型。
再让学生哼唱这一旋律,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在“0”处,鼓励学生用各种动作表示,用点头、拍肩、打响舌等。“木头人”游戏是一个学生比较熟悉,又简单易学的游戏,在课堂运用中,给其配上简单的旋律,能让学生把音乐和游戏结合起来,进一步用肢体语言表现休止符。其次在情境中演唱休止符。学生模仿鸭子的可爱样子学一学,进一步在情境中表现四分休止符。再进行歌曲教学,初听歌曲《数鸭子》,生随琴演唱,休止符“o”用鸭子叫声“ga”来表示,边演唱边进行即兴表演。随后进行歌曲创编。
在整堂课的设计中,着眼于让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运用四分休止符,动中感受、体验,玩中表现,唱中运用。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爱动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善于模仿,喜好游戏,他们的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往往与活跃的肢体语言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相对枯燥、单调的基础知识的教学,以游戏贯彻于四分休止符的教学,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游戏中,在玩乐中,在师生的互动中学会这一基本乐理知识。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教师也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开心,课堂还很活跃。
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刻地体会到了: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将某一特定的节奏或旋律融到他们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动作组合之中,孩子就特别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掌握的,但这对我们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对学生、对音乐学习规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养以及较高的教育教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