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物业第一季度工作简报篇一
依法做好涉企涉民服务,依规进行营商环境建设监管,切实把建设优质营商环境工作落到实处。
(一)接收8890热线平台工作和市民服务热线7141111工作,与营商环境举报投诉热线电话7861234工作职能合并,安排专人值守,负责受理、办理群众投诉举报、意见建议,解答群众咨询。8890热线平台受理上级转办投诉件18件,办结16件,2件办理中;市民服务热线电话受理咨询8件,一般投诉22件,全部办结;营商环境投诉受理信函投诉一件,已办结。
(二)接收民心网诉求办理工作。民心网受理群众投诉、咨询、意见建议共420件(其中自2月18日工作交接后受理142件),向上级反馈和报结案件254件,获评五星及五星以上247件。截至目前,民心网群众满意率80%,有效回访率83.04%,按时分转率97.5%。
(三)与xx电台建立了市长热线与《行风热线》并联督办工作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快办快结,把矛盾消化在萌芽和基层,并将有关办理情况以周报的方式报送市领导。
(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正在开展412项集中事项目录核对和要素审查工作,完成了与网上政府服务平台相融合的“一窗综合受理”设计工作,正在细化方案。
(五)健全落实项目服务机制。与发改局对接,建立重点项目联合督办和全程代办机制,在土地办结前推行其他审批提前模拟运行办理模式,确保每个重点项目在土地招拍挂后手续完成后,项目开工手续40个工作日内完成。基本完成“一牌两卡”近240户的企业的统计工作,正在督促乡镇完善统计,确保不发生遗漏。
物业第一季度工作简报篇二
结合“双迎”(建国70周年和第二届“进博会”)市容环境保障要求,一季度以来,我局对照“美丽街区”创建导则,充分对接各街镇社区规划师,凝聚各方合力,通过全面排摸梳理,确定了徐家汇商业区、衡复风貌保护区等6个街区,衡山路、华山路等11条重点道路范围内建设任务清单,做到“一区域一方案、一路一方案、一点一方案”。积极推进环贸广场区域、徐汇滨江(龙腾大道周边辐射区域)、漕溪北路(道路)三块条件成熟的区域创建2020年度“市级示范街区”。积极探索户外广告行政许可的“放管服”机制设立,并加强日常监管。同时推进“双迎工作”重点绿地景观灯光提升方案设计工作,协调区文化局完成龙华寺塔景观灯光改造提升,指导太平洋数码二期外立面景观灯光设计。
物业第一季度工作简报篇三
在区委、区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推动下,我局牵头制定了区级层面的工作推进方案,并坚持条块联动,一手抓宣传动员,开展、指导包括区级宣讲团成立大会在内的宣传动员活动100余场,与各部门协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100+”公益行动、“践行新时尚,青春更闪亮”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并在各类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徐汇在行动”主题宣传;一手抓实效推进,用好考核与执法两种路径,通过周报、问题清单督促街镇推进居民区垃圾分类,通过严执法抓实单位垃圾分类。并重点研究天平、湖南、徐家汇街道等重点敏感难点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对应策略。截至一季度末,全区目前湿垃圾(不含自行处置量)日均分类量达到120.1吨,较去年年均增长114%。餐厨垃圾(餐饮单位及单位食堂餐厨垃圾)日均收运量达到99.3吨,较去年增长54%。建成“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304处,可回收物日均分类量达到170吨,较去年增长212%。干垃圾日均末端处置量控制在1101.2吨,较去年下降5%。
物业第一季度工作简报篇四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双迎”市容环境保障要求,加强对重点保障区域的市容环境提升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户外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将进一步对接各街镇,在汛期前全覆盖发放安全告知书,开展违规户外招牌设施的专项整治;二是加强店招店牌设计。进一步主动对接区规划资源局、各街镇,发挥社区规划师作用,融入“美丽街区”设计方案中;三是进一步做好水绿结合工作,打造高品质河岸绿化景观。今年立项开始建设的龙吴路东南侧地块,包括沿春申港320米岸线,其中今年年底准备开工一期包括岸线大约230米长。在方案征集阶段,我们已主动请区建交委牵头,与市政水务中心沟通将河道二级挡墙与绿地骨干道路结合,将通道与绿地边缘道路地坪有机结合;四是进一步做好新建绿地和公共绿地改建,提升已有绿地的养护水平。推进华亭小游园公共绿地和武康路区域绿化景观方案提升;继续推进桂江路五期绿地、xx交响乐团绿地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加快春申港规划公共绿地和小闸镇临时绿地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继续对重点区域公共绿地进行精细化养护管理,结合“双迎”要求,确保重点区域草坪全年常绿,草花四季常开。
物业第一季度工作简报篇五
第二季度的工作,有以下重点内容:
1.遴选事业单位人员,补充民心网等相关工作力量不足(编办核定行政编14人,实有11人;事业编10人,实有5人),待名单遴选后报市政府领导审定。(完成时限4月底)
2.完成“三集中三到位”工作任务,通过上级验收。(完成时限4月底)
3.完成“一牌两卡”认定工作,4月初完成部门讨论,报市政府审定,6月底前会同相关部门走访企业完成挂牌和发放及政策宣讲工作。
4.完成“项目管家”配备工作,会同发改等部门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工作团队。(完成时限6月底)
5.以安德生物等项目为试点,会同发改局研究服务重点项目的代办、督办和提前模拟运行审批等机制。
6.做好民心网、热线投诉及行风热线问题办理工作。
7.论证完成行政审批“一窗综合受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等相关方案,提交市政府研究决定。
8.修改双休日无休窗口有关意见,提交市政府领导审定。
9.推进“重强抓”相关工作任务有序进行,按时按标准完成节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