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对敬畏的理解和认识篇一
世界上任何一个组织和团体一定都有严格的纪律,而对于一个个体而言,敬畏纪律更是一个品格和习惯的体现。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纪律既是制度的规则,又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准则。敬畏纪律,是每个人的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为这不仅是诠释了社会的法制精神,也是提升我们自身能力的一种必要方式。
第二段:认识纪律
纪律是对人们行为的覆盖和指导,是一份对整个社会处于运作状态的规范,是一种个体遵守、整体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一种展示对自身和他人负责任态度的方法。纪律是生活的根本保障和文明和谐的基础,因为遵守纪律不仅有助于整体社会的有序温和,而且可以为个体更好地规划人生进行竞争目标的完善实施。
第三段:敬畏纪律,一种情操
敬畏纪律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情操的体现。敬畏纪律,意味着做事风格的改变。不再用自己的方式看待问题,而是应该配合规则,调整自己的方向和行进路线。这种行为代表着对纪律的赞美和严格遵守,同时还包括建立一种行为准则和对自身有责任的意识。敬畏纪律,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的生活中慢慢自觉养成这种素质,以达到最后更完全的意识范围内的自我约束。
第四段:敬畏纪律,可以构建好的人际关系
敬畏纪律,不仅对自身有好处,还可以在社会角色中获得赞誉,同时,也可以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信任。遵循纪律不仅有利于人际关系的交流沟通,进一步增进合作性,也可以在团队中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帮助整个团队同心协力,推动团队的稳定发展。
第五段:结论
总之,敬畏纪律需要每个人自觉遵守、营造、推崇,这是一种道德、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协助他人的一种素质。这种素质可以带领我们更加认清及时规避风险,在游戏人生的过程中更好地站在舞台上,优化自己优质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与周边的人共同创造更加完美的社会和谐环境。
对敬畏的理解和认识篇二
敬畏,是一种对伟大、神圣事物的敬重与敬畏之情。在人类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敬畏体验。而这些体验,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景观,也包括对人类智慧与精神力量的敬畏。通过这些体验,我认识到了敬畏之情的重要性,并深化了自己的思考和信仰。
首先,我经历过对大自然景观的敬畏。有一次我去了黄山,登上云海的时候,我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云雾缭绕,山峰如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站在山顶上俯瞰群山脚下的小湖,我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而神秘,它让我明白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这种敬畏之情,让我知道要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同时也深化了我的对大自然的认识。
其次,我体验到了对人类智慧的敬畏。在博物馆里,我欣赏着古代艺术品和文物,感受到人类智慧的卓越。无论是古老的绘画、雕塑还是现代科技的成果,都让我对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感到惊叹。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创造了许多美好的事物,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命运。这样的敬畏体验,让我明白了人类的潜力是无限的,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我经历过对人类精神力量的敬畏。在一次义工活动中,我与一群志愿者一起帮助受灾区的人们重建家园。他们经历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们依然坚持并且带给了我巨大的力量。他们的坚强和勇气,让我明白了人类的精神力量是强大而不可估量的。在灾难面前,人类更是能够团结一心,互相帮助,战胜困难。这种敬畏之情,让我决心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爱心和担当的人,为他人带来希望和帮助。
最后,我体会到了对宇宙之谜的敬畏。在夜晚,当我仰望星空的时候,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微小。宇宙浩瀚而神秘,我完全无法理解它的奥秘。我对宇宙之谜充满着好奇与敬畏,它让我知道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掌握宇宙的全部真相。这样的敬畏之情,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并且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和探索的热情。
总之,通过敬畏体验,我意识到人类在大自然、智慧和精神力量面前的渺小和脆弱。但同时,我也明白了人类的潜力和力量是无限的。作为个体,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努力学习和进步;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携手合作,互相帮助,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敬畏之心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激发了我对生活和未来的热爱和期待。
对敬畏的理解和认识篇三
对于宇宙,我们渺小了!仰望星空,谁能看清宇宙的表情呢?一切,都只因我们的渺小!。
从我的脑海里真正意识到“死亡”这个概念时,我就十分痛苦,烦躁,而每一次都似乎与宇宙有关。因为我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想到了宇宙的广大,人类的渺小,时间的漫长,人生的短暂,想到了自己不能去欣赏宇宙的美,因为宇宙的奥秘还太多太多了。躲在被窝里,久久不能入睡,我的思绪远离了地球,远离了银河系,不断的向前飞,如光速一般,想要飞到宇宙的边际,这时,一个应该是人有生以来一直潜藏的恐惧在我脑海里一闪。我猛地打开了灯,带着一份,一份深深的恐惧。一次次,我失眠。难以安睡。有一天,我猛地意识到宇宙的广大,我能做的很多很多,顿时一股无可言语的感觉使我感到充满精力,人生的。目标有了一点影子,想到自己活着一天,就要夜以继日地探索,探索宇宙的奥秘。我的生命,或许应该如此。——可一次次,我总是行动不起来,或许我并没有真正的觉悟吧。.。.。.
或许作者说的对,我们应该敬畏自然。敬,是因为宇宙创造了我们,人类这种高级的生物,使我们有了“我”,使每一个人都有了意识,可以去享受宇宙的一切。畏,是因为人类的渺小,对于宇宙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害怕。作者说人类对于宇宙,是一个无知的孩童对于母亲一样,其实,人类还不配,甚至连此都不如!人类,渺小!可悲!不可怜!——可恨!“人类宣称要征服宇宙”,这是多么可笑的宣言啊,充分显示出了人类的无知,盲目,愚蠢,人类永远不可能战胜宇宙,因为“人就是宇宙的一部分。”自己怎么可能真正的战胜自己呢?或许只有宇宙去改变人类,人类怎么可能去改变宇宙呢?正如弱者始终会对强者感到害怕一样,人类的弱源于“死亡”,宇宙的强是因为它决定了人类的“死亡”,而它自己是永恒的,所以是敬,也是畏。
我常常很悔恨,恨自己为什么是人类,哪怕是花花草草也是“善良”的。遍观近几百年来,人类的罪恶还不够吗?让地球这个本来和谐的星球一步步走向毁灭,人类,似乎是万恶之源!——可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人类的本性又或是因为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相比,很高级,他们有着太强的主宰能力了,能够任意灭绝或杀死一个生命,而人类始终于大自然对立,所以他是万恶之源!除去了人,地球上的一起都似乎那么和谐,(其他的生命都知道去维护这份和谐,而人类,与它们相比,算什么智慧啊!)假若没有人,地球将是一个美丽无比的星球。我恨!恨自己是人!恨自己每天每时每刻都不情愿地与自然作对,破坏地球上本来该有的美丽!地球上的满目疮痍,有我的一份,有人类的一份!不知道人类何时才能真正“聪明”起来!
对敬畏的理解和认识篇四
是的。“敬畏”。
今年4月14日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民航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表示:民航人都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逆行者”,要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内核,切实增强敬畏意识,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全力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为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贡献力量。这样的发言鼓舞着每一名民航人,作为民航人我们没有能力去遏制病毒,没有办法去消灭病毒,但是我们有我们的方式在参与着这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
到现在我仍然记得电影《中国机长》结尾时机长说的三句话:“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这是我们民航人的心声,民航人的追求。要真正做到三个敬畏,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敬畏,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畏指谨慎,敬畏即对待事物要认真且谨慎,所以三个敬畏就是要我们非常严肃、谨慎的对待生命、规章、职责。
第一,敬畏生命。
像文章开头所提到的,生命在这些天灾人祸面前,是那么的弱小,孤立无缘。在这场新冠疫情中,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不畏死亡,不畏艰难,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去参与救援,让我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而每当因为救治无效逝去一条条生命时,他们的一声声叹息也让我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我们每天运行着成千上万架次客运货运航班,安全就是我们民航的生命线,而生命高于一切。我们每日不厌其烦的强调安全,严防死守一切出错的可能性,就是为了保护每一位乘客的生命安全。只有对生命心存敬畏,才能做到在他们乘坐于万米高空的飞机,将生命交于我们手中时,我们能认真对待每一个指令,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起落。
第二,敬畏规章。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否则无法成功。
就民航而言,规章是运行的基石。因为规章是民航业的前辈们以自己丰富的经验所制定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按照规章去执行每一件事是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每一个行业工种,每一位从业人员,都面临着几本甚至几十本的规则章程需要了解掌握,为的是在每一次的工作中把错误、危险、隐患降至最低。对于我们气象观测人员来说,不止要掌握民航气象地面观测规范,还要掌握各种特殊天气的通报规则等等,并且这些需要掌握的规章一直在进行更新。只有对这些规则章程心存敬畏,真正做到按章操作,按手册运行,才能把自己所涉及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到精益求精。
第三,敬畏职责。
古人云:在其位谋其职。就是指在哪那个职位上,就应该去考虑那个职位上应承担的职责。冯正霖局长指出,敬畏职责体现了民航人的职业操守,是岗位责任和专业能力的高度统一。民航的安全运行离不开每位员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责任心是一种自我意识的醒悟,它让人认识到自身的力量的度,不找借口,不推卸责任,面对问题面对坎坷迎难而上。立足社会,谁都有自己的职责,都有自己的担负和坚守。每当我想起自己发的每一份报文,每一次通报背后都牵扯着千千万万乘客的安全,我就不敢怠慢,尽自己最大的细心去工作每一分钟。我想,就此而言,敬畏自己的职责,竭尽全力承担自己的各项责任,这也是在任何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根本所在。
古人云,人须有三畏:畏天,畏地,畏己。其实这里的畏,在我看来就是敬畏。“心存敬畏行之高远”这是曾国藩的敬畏观,只有心存敬畏,才能走得更加长远。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著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对敬畏的理解和认识篇五
我是一个生命,生命的意愿是生存,在生命的中途,她愿意活着。
在我的生命意识中,带着对毁灭和痛苦的惧怕,渴望着更广阔的生存和快乐;我的周遭围绕着同样的生命意识,无论她在我面前表达自己还是保持沉默。
生命意识到处展现,在我自身也是同样。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她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极其恶劣的。
尊敬生命,在实际上和精神上两个方面,我都保持真实。根据同样的理由,尽我所能,挽救和保护生命达到她的高度发展,是尽善尽美的。
在我内部,生命意识懂得了其他的生命意识。她渴望透过自身达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我只能坚持这样一个事实,生命意识透过我展示了她自己:成为与其他生命意识相互依存的一员。
我经验过向一切生命意识表达同等敬畏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如同尊敬自身的一样。通过这种经验形成了我的伦理观。一个人遵从这种冲动,去帮助所有他能够帮助的生命,并且畏惧伤害任何活着的生灵,这个人才是符合伦理的。
如果我把一个昆虫从泥坑救出来,我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做出贡献,那么对立于生命自身的生命分隔现象就消失了。
不论何时不论何种方式,我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贡献出他自身,我的生命意识就经历了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融合的愿望,在这个愿望中,所有的生命是一个整体。
绝对伦理要求在生命中创造完美。她不可能完全实现;这一点倒无所谓。对生命敬畏的感觉是绝对的伦理。它使生命序列的保持和提升顺利运作。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毁灭和伤害生命都如同恶魔一样有罪。在实践中,我们真的被迫选择。我们经常必须武断地决定何种形式的生命,甚至何种特殊的人,我们应该挽救,何种我们应该毁灭。尽管如此,敬畏生命的原则仍然是完整的和毋庸置疑的。
这种伦理并不因为人们的伦理观抵触现象而失效,农民在牧场割草喂牛割下了一千棵花,可是他必须注意,在回家的路上,不要因为沉浸在消遣心情里而划掉路旁的花朵,因为这样做是不必要,是对生命犯下罪行。
对敬畏的理解和认识篇六
敬畏是一种心灵的状态,它源于对自然和人生的敬畏之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敬畏的体验,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和深思,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在这个快节奏、压力较大的社会中,敬畏体验给了我们一种重新连接自己与世界的方式。在我个人的体验中,我深深意识到敬畏体验对于个体的心灵成长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性。下面将从敬畏与自然的关系、敬畏与人生的关联、积极敬畏的意义、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以及提升敬畏体验的途径五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敬畏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宏大的群山还是微观的鲜花,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散发着神秘和伟大的力量。当我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看着高耸入云的树木,听着枝叶沙沙的声音,我不禁生出一种被深深打动的情感。我开始觉察到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无私、神奇的力量,它超越了人类的理解和控制。这种力量让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用心去感受和体验。我明白,敬畏的基础就是对自然的敬畏。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并尊重自然,才能在敬畏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平静。
其次,敬畏与人生也有着密切关联。当我们真正理解并敬畏自然的伟大之时,我们也开始思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与自然界共同存在和发展。如果我们能够像敬畏自然一样敬畏人生,那么我们就能够更高尚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在我个人的体验中,敬畏有助于我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和幸福。当我面对困扰和压力时,我会想到自然中那些令我感到敬畏的事物。这一想法让我重新审视我所面对的困境,将其置于更加广阔的背景下。这样,我就能够更好地应对问题,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
第三,敬畏体验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美的欣赏上,更在于它能够激发积极向上的力量。敬畏的感觉会使我们对世界充满敬意和赞叹,进而促使我们跨越自身的局限,追求更高尚的目标。在我个人的体验中,当我面对壮丽的日出或星空时,我不禁感到自己与宇宙联系在一起,自己的生命也被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这种积极敬畏的体验激发了我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追求更美好的愿望。在这个意义上,敬畏体验是我们生活中的灵感和原动力,它鼓舞着我们勇往直前,并为我们的人生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第四,敬畏体验的力量可以转化为实际行动。当我们真正敬畏并珍视自然和人生时,我们会更加主动地行动起来,去保护和改善我们所敬畏的事物。在我个人的体验中,我开始更加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各类环保活动,为保护自然与人类的生存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有当我们将敬畏转化为实际行动时,才能够真正对自然和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提升敬畏体验的途径有很多,我们可以从自然中寻找灵感,也可以通过思考和阅读来加深对生命的敬畏。此外,我们还可以与他人分享敬畏的体验,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敬畏感。敬畏并不需要特别的天赋或能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断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敬畏心态来体验更丰富和有意义的生活。
总结起来,敬畏体验是一种宝贵的心灵体验,它带给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机会。通过敬畏,我们可以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激发积极向上的力量,并将敬畏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提升敬畏体验的途径,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和丰富自己的敬畏感。让我们珍惜这种宝贵的体验,用敬畏心态拥抱生活,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对敬畏的理解和认识篇七
前几天读了一篇文章《敬畏生命》。读后感触很多。
文章条理很清晰,主要是通过事例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感慨。
文章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作者看了一个小故事,弘一法师在圆寂的时候,叮嘱他的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乘满水的碗,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被火化是烧死。当作者读完这个故事后,想起了多年前自己残忍的一幕:用热水倒在一只母鼠身上,那只母鼠残叫着逃走了。“我”却暗暗高兴。一个月后,“我”又看到了那只母鼠,它全身都是被烫伤后留下的白斑,并且还怀者小老鼠,腆着大肚子,动作迟钝的在地上寻觅食物。“我”隐约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霎时间,感觉自己的行为竟是那样的卑劣和龌龊。
读罢这篇文章,我突然想起自己也曾有过的低劣的行为。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天气异常闷热,使人心烦意乱。我在房间里吃饭,那只贪吃懒做的猫又跳到了我家的窗台上。它以前曾多次偷吃我家的肉,并经常抢占我的地盘,到我的床上睡觉,弄得我夜不能眠,饭无法咽。我对它恨之入骨,心想:这次可有得你受的了。于是我蹑手蹑脚的走出去,躲在一扇门的后面,但还是被它那灵敏的耳朵听见了。它赶紧跳下窗台撒腿就跑,我追出去随手抓起拖把朝它仍去,只听得它一声惨叫,然后就跌倒在地上。随后它慌了,赶紧翻起身,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悲叫着离去了。我捡起拖把,发现它竟断成了三半。我长舒了一口气,霎时间感到心胸如此的敞亮,心想:终于解气了。现在看来,我竟是如此的.恶劣,狠毒,心中不由生出无限懊悔之意。也许,在别人眼里,我是那么的可笑,但实际情形是我真的很后悔。
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的神圣光辉,动物的生命亦是可贵的,甚至有时它比我们更懂得生命。就像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羊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们在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使它们的种族得以繁衍。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人类和自然界中的生物息息相关,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为了我们人类自己,我们也应该相信:生命本无贵贱、尊卑之分,只有可爱、神圣,高贵和美丽!
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