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教育第二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篇一
本学期,我接手了一个令我头痛的班级:60人的大班;上课爱捣乱、哄堂、和教师顶嘴;下课打架,破坏公物;作业不交,练习不做;教室里满地纸屑;开班会我都插不上嘴……不管我如何想招“惩罚”他们,都没有一点好转。两个星期下来,我简直快发疯了!思索许久,我想,既然惩罚不起作用,那我何不给他一点“甜头”尝尝。于是,我开始实施我的计划。
第一步,我在网上购了一套批改作业用的卡通印章(这在我们那里是买不到的)。改作业时,我给他们盖上了“请改正”“你真棒”“读书认真”“书写整齐”“加油”“善于思考”等印章。第一次作业发下来,班上就像开了锅:“耶,我得到了你真棒”“我得到了表扬”“我得到了……”没得到表扬的显然显得很失落,对那些卡通印章羡慕极了。第二天的作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字写得漂亮了,准确率高了,交的也及时了。第三天我刚到校,就有一帮学生堵在门口问我“作业改了没有”“盖章了吗”“给我盖的啥章”作业发下去之后,得到表扬的同学,高兴的一天都合不拢嘴,一下课就瞅着自我的作业傻笑。作业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这第一颗“甜枣子”让学生甜到了心里。
这枣子吃多了,也不甜了。我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我又买了一些彩色的“钻石”(这东西3元一张,每张260颗,特好看),得到10个以上表扬印章的给发一颗钻石,此后累积,每再得到5个就发一颗,超过25个就得到2颗。很多学生为了多得到印章,就推荐我每一天布置2次作业,有几天上级来检查,忙的没布置作业,全班一片呼声“必须要补上”。看到这情形,我真有点沾沾自喜。
作业的问题算是解决了,接下来我计划整整纪律和卫生了。第三步,我实行纪律卫生评比活动。各组满分一百分,由小组长进行监督,由班长把关,哪个组卫生、纪律被举报一次各扣5分,一周下来,哪组分数最低,哪组打扫清洁区,并且中午打饭时排在最终,而分数最高的那组,组长奖励2颗钻石,组员奖励一颗。活动方案一公布,大家一下课就扫自我的桌底,组长除了上厕所,就是监督组上的卫生。一周下来,班上的卫生特好,几乎见不到地上有纸片,课堂上也很少有人乱嚷嚷了,下课也很少有人打闹,只要有人稍微一闹,组长或其他人就会提醒他“下个周你一个人打扫卫生哦”“下周打饭排最终哦”,打闹的人赶紧就此罢手。
这一步,学生明白了,只要自我“乖”,就会有“甜枣子”吃的。对班上几个个性爱捣乱的学生,如姚博旭,我告诉他,只要一天没人打他的小报告,我就给他奖励2颗钻石,他可乐意了,保证绝不再捣乱,的确,他捣乱的次数越来越少,每周都能领到两三次奖励,此刻基本上不捣乱了。当然,我没有那么多奖品,此刻规定,他一周不捣乱才发奖。
当然,同样的甜头吃多了就不甜了,所以我时时变化着方式,比如发小贴画,让表现好的帮我在作业上盖章(学生可喜欢了,觉得自我权力好大哦)等等。
这个班的学生,开始就像是没有渠的水,乱流,可此刻,因为我给了他们一点甜头,他们正一步步的顺着我挖的渠前进。期望他们能在我的渠里流得更欢更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教育第二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篇二
反邪教教育是指针对邪教思想传播和宣传行为,进行教育和打击的一种措施。邪教是一种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具有极端倾向的组织,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反邪教教育可以使公民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杜绝邪教思想的侵蚀,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心态。反邪教教育在人民群众意识形态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二段:反邪教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反邪教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宣传,教育和警示,旨在鼓励人们坚定信仰,拥抱人类和平、进步和文明,自觉抵制邪教的诱惑。反邪教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宣传栏、电视广播、高压渗透、专项排查等多种途径。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防范邪教的危害,也可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邪教的危害性。
第三段:反邪教教育的效果
反邪教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在全面把握邪教的基础知识,了解邪教在想、办事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在人际关系中如何加强对邪教的警惕和反制上,人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保障了自己的精神财富。同时,反邪教教育也有效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信仰智慧,让公民自觉地远离邪教。反邪教教育的开展,为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精神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反邪教教育面临的挑战
尽管反邪教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反邪教教育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一些邪教组织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进行网络宣传,隐蔽程度更高,更具危险性,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网络邪教的监控,利用技术手段阻断邪教的传播。同时,面对邪教的挑战,我们还需要加强基础民众的教育素质,让广大民众对邪教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形成抵制邪教的新思想。
第五段:反邪教教育的未来发展
在新时代,反邪教教育的发展和成效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深入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通过发展新媒体文化,探索新的反邪教教育模式,形成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地区及时交流,积累先进经验,不断革新教育形式,构建全球反邪教合作。
结论:反邪教教育的开展,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提高公民文化品格和素质,特别是对于现代化国家 和美好生活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高度重视反邪教教育的实施,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宁。
教育第二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篇三
那天下午,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要组织同学们演一场课本剧,以课文《犟龟》为范本,进行改编,给同学们一周的时间准备。听完这个消息,同学们个个自告奋勇,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角色。由于人数太多,老师只好先指定一些同学扮演不同角色,然后鼓励其他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是课本上没有出现的,进行准备,说会争取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表演。
演课本剧,自读书以来头一次听见,同学们感到新奇、有趣,参与热情非常高。这不,课余时间还有人在背着自己的台词,有的还会模仿动物的不同动作和表情,使得我们的课余十分钟不时的爆发出一阵阵欢笑声。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来了表演的那一天。记得那天,蔡老师把我们分成八组,围成一圈,表演的同学在中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后,演出开始了。只见两只异常巨大的“鸽子”扇动着两只翅膀说道:“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说完便“飞”回座位上了。这时,从观众里钻出了一只小“乌龟”,他蹲在地上,双手触脚尖,埋着头,显出一副沉思的样子。接着,他抬起头,说道:“我决定要去了”。于是,他开始“走”了,但他那笨重的而又难看的姿态,总是不时地引起观众一阵阵哄堂大笑。小“乌龟”一路行进,路上分别遇到了蜘蛛、蜗牛、壁虎、乌鸦……表演中,虽然有个别同学忘了台词,有的动作不够逼真,表情不够形象,但是从同学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看出,他们是非常投入的,表演是很受欢迎的,你听,掌声又响起来了。
那天最精彩的,还是那场续集呢……
这只小乌龟还在继续地“走”着,忽然,蹦出了一只小白兔,小白兔建议小乌龟不要去参加狮王的婚礼,并提议要与小乌龟再进行一次赛跑。接着就在我们的一阵又一阵的叫喊声中,“新龟兔赛跑”开始了,最终机灵的小乌龟又一次战胜了小兔子。之后,他又重复了那句台词“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又继续往前走。可半途中,又钻出了一只大象,雄壮的“象叔叔”说道:“可怜的小乌龟呀,你要到那里啊,要不要我用鼻子送你一程呢?”机灵的小乌龟回答说:“不,那样我会被摔死的。”说完,小乌龟又继续往前走了。路途中又被一只“从天而降”的老鹰拦住了,好心的鹰阿姨也说要直接送小乌龟,但由于小乌龟多疑,害怕老鹰另有计谋,便拒绝了老鹰的好意……到了后来,剧中的小乌龟到了洞口,并参加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表演结束后,蔡老师对表演的每一位同学都进行了表扬,并按照“分票奖励制度”给每个表演者奖励不同的分值,其中奖励最多的要数“小乌龟”的表演者(大家公认的),他共得到8。5分的奖励。当然,蔡老师也给每一位表演者提出中肯的建议,同学们都很乐意的接受了。
这堂语文课生动、有趣,我们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欢乐。进入初中后,实行新课改以来,很多同学都感受到,现在的语文与以前不一样,我们爱上这样的语文课,它实在让我们着迷,让我们难忘。
教育第二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篇四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11.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a.如果……就……b.与其……不如……
c.既然……就……d.不但……而且……
12.本文作者的观点是
a.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b.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
c.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d.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13.与作者所说的读“死”书的方法不相符的是
a.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
b.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记牢,然后照着去应用。
c.要准确掌握书中的形、音、义,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
d.要把书真正读懂,不能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14.下列名言警句哪一句可以用作本文的论据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d.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15.本文没有运用下列哪一种论证方法?
a.道理论证b.事实论证c.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
参考答案:
11.b
12.c
13.b
14.b
15.c
教育第二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篇五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也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方式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人将教育分为活教育和死教育两种形态,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活教育与死教育的特点和影响,以及我在实践中的体会与感悟。
活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它倡导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自主学习。面对知识的海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机械记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习惯,通过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展。
与之相对的是死教育,它注重课本知识和功利性的应试训练。这种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的是统一的标准答案和机械的学习方式。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灌输知识,学生则没有时间与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种方式下的教育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厌倦和消极情绪。同时,死教育还影响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培养,使他们缺乏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我个人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活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我以一次生物实验为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分组进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积极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提出科学问题、如何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还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倾向于机械地呈现实验过程和结果,学生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缺乏了思考和创新的机会。
然而,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活教育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准备和辅导工作。而传统的死教育则相对简单和高效,符合当前应试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因此,活教育的推广和实践需要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学生和家长的理念也要发生转变,对于活教育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接受。
综上所述,活教育与死教育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影响。活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发展出全面的能力。而死教育则强调统一标准答案和应试训练,容易导致学生的机械性和消极情绪。个人在实践中体会到了活教育的好处,但也面临着推广和实施上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倡导活教育的实践与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教育第二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篇六
活教育,顾名思义,是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生活智慧的教育方式。而死教育,则是传统的注重知识灌输、机械记忆和功利性应试的教育方式。在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差异,也明白了活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意义。本文将分别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力培养、个性发展、社会适应和终身学习的角度,探讨活教育与死教育的区别及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活教育与死教育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死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外部引导和压力,通过奖惩机制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而活教育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的学习经历中,我曾遇到过死教育的经历,我只是被迫性地学习,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然而,当我遇到活教育的时候,我发现,我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充分激发,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而死教育则更侧重于机械记忆和重复。在活教育中,学生经常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培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够主动思考,跳出常规思维模式,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而死教育中的机械记忆和重复,往往使学生变得缺乏创造力,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在活教育的培养下,我逐渐变得勇于创新和自由思考,能够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三,活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而死教育则往往忽视了个体差异,追求的是一刀切的规范化教育。活教育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注重培养个性化发展。学生们被鼓励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和特长,形成自己的个人风采。个性发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在我参与活教育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个性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我的特长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提高了自己在学校中的自信心和价值感。
第四,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活教育中,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真实世界和社会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而死教育往往局限在课本和学校的范围内,学生缺乏对社会的真实了解和参与。在我参与活教育的经历中,我发现我能够更快适应社会环境,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并且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后,活教育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只有具备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而死教育往往追求应试成绩,忽视了学习的目标和方法。活教育在学生身上栽下了终身学习的种子,让他们明白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活教育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我个人的体验中,我通过活教育对学习的态度有了相关的转变,从以前的应试教育转为重视终身学习,这对我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活教育与死教育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力培养、个性发展、社会适应和终身学习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我个人的心得体会中,活教育对于我的学习动力、创造力、个性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坚信活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发展方向,值得我们不断追求和探索。
教育第二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篇七
7月
(一)、了解学生,善待学生
如何让学生“想学”、“乐学”呢?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得是家庭教育,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二)、尊重学生――学会倾听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面对学生的诉说,教师一定要认真、专注地倾听,这本身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千万不要以为学生说话没什么意思而不耐烦,甚至打断学生的话敷衍几句甩手而去,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想接近你的愿望,也可能从此他就会远离你,远离你所教的学科。
(三)、激励学生――为学生加油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理激励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学生奋发努力、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因此,赏识教育更加注重激励的作用,而且强调实行“正向激励”。正向激励,就是以表扬为主。教师善于表扬,就意味着会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每个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而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四)、宽容学生――允许失误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要过分去追究学生的责任,要从教师教学着手,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转变。不能发现学生有了差错,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马上让学生改得一干二净,成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应引以为鉴。
(五)、提醒学生――大胆批评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中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正所谓“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同样,老师怎样对待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学生就像黄山上的松树,千姿百态,各有所长。他们的身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老师是眼里不容沙子,揪住学生的缺点不放,把他批评得“体无完肤”呢?还是以宽容的心态,尽力找出他的优点,给予正确的引导,让赏识、赞扬、鼓励化作一种力量,激励他自省、自律、自强呢?明智的老师当然会选择后者。赏识是一座桥梁,是师生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只有赏识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才能激发他无穷无尽的创新思维。在一次次的被赏识下,就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向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教育与被教育的目的。
真正要运用赏识教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赏识不等于简单的鼓励加表扬,如果一味的表扬、夸奖,有些学生一定会飘飘然,翘尾巴,甚至飞上天。所以,在鼓励加表扬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不断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目标,让其有努力的方向。赏识教育要因材施教,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抓住机会为孩子创造被赏识的机会;抓住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个性,赏识适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的从一个高度到另一个更高的高度。
教育第二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篇八
近年来,活教育和死教育这两种教育方式备受关注。活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追求全面发展;而死教育则以应试教育为代表,着重培养孩子的书本知识。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两种教育方式的不同,也使我更加坚定了活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将通过回顾我自己的经历,探讨活教育与死教育的优劣之处,并总结出对于教育的体会。
活教育给予孩子全面的成长机会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接触到的是典型的死教育方式。老师往往只关注我们的成绩,培养我们背诵的能力,缺少对于我们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然而,上了初中之后,我转到了一所注重活教育的学校。这个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特长。我参加了学校的绘画社团和乐器社团,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学习,我提高了我的艺术创造力,并且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活教育给予我更多的发展机会,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全面、更有才艺的人。
死教育的弊端与问题
然而,死教育却使很多孩子变得单一,缺少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死教育的环境下,学生们只知道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缺乏实践能力。我曾经有一位高中同学,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是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因为他只懂得应试,缺少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经验。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使他们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相对而言,活教育则更加注重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它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我在参加绘画社团和乐器社团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不仅需要独立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还需要与其他成员合作,通过协商和分工来完成一个整体的目标。这锻炼了我的领导能力和沟通技巧,也提高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活教育追求的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出真实的能力和实际的经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
活教育与死教育并非对立关系
总体而言,活教育与死教育并非是完全对立的。死教育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毕竟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任何学科的基础。然而,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活教育更加符合我们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活教育培养的才艺和创新能力不断被社会所重视和追求。因此,我们需要变革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总结
在我个人的经历和观察中,活教育给予孩子更多的全面发展机会,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尽管死教育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与时俱进,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第二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篇九
活教育与死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经常讨论的话题。活教育倡导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人;而死教育则侧重于标准化的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通过近期学校的活动和个人的学习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活教育与死教育的不同之处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我所在的学校,老师们经常鼓励我们去开展各种有创意的活动和独立的实践项目。例如,我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科技创新比赛,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问题来设计创新的科技产品。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之下,死教育则强调的是死记硬背和应试技巧。在应试教育中,学生只需要掌握一些模板和方法,缺乏真正的思考和创造。
其次,活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活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艺术才能。学校组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音乐会、画画比赛、演讲比赛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得到展示和发展的机会。而死教育则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求全和分数的追求,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多元发展的需求。这样的教育模式容易造成学生的兴趣流失和人格塑造的单一化。
再者,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活教育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而死教育则过于强调个人竞争,学生之间往往战战兢兢,缺乏真正的合作精神。在我个人的学习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每次小组合作项目,我们都需要相互协作、互相配合,才能取得好成绩。通过合作,我学到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的重要。这些都是活教育所倡导的。
最后,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活教育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质疑和思考。在课堂上,老师们经常引导我们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多种解决方法。而死教育则倾向于灌输式的教学,强调老师的权威和正确答案。这样的教育模式容易让学生变得依赖他人的思维和观点,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力。通过活教育,我学会了勇于质疑和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找到自己的答案。
总之,活教育与死教育在理念和效果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性、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而死教育则侧重于应试技巧培养、死记硬背和知识向导。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活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掘自己的潜力,做到全面发展并具有创造力。只有通过活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