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研能力的提升篇一
在新形势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此次参加十全教育组织的培训,重点是对我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如何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01
正确理解教材
教材内容的编写与设计应符合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对学生的未来与发展走向起引导作用。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的本质,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教材内容渗透到每个学生。
02
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
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都不相同,家庭教育、生活层次、身边环境存在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态度进行教育与引导。
03
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总体方向,只有把握了教学目标,教学才不会偏离“轨道”。每一堂课,教师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掌握哪些基本技能,达到什么目的,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是教师上这堂课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04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如今,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要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会思考,合作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转变观念,改变思路,
把“同化”变“顺应”
01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同化”
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一味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一切,书本上的知识、教师的言语都是“圣旨”,从不怀疑,从不质疑,教师怎么讲,我就怎么听、怎么记,而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抑制学生发展的。
02
如何让学生“顺应”
“顺应”是培养学生认知突出、创新能力。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关系。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包括他的生活经验。
03
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层次、知识面、思维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渐用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熟悉的事物,用通俗易懂的语音和事例把学生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让学生易学、易懂,学而不忘。
只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教育新形势,努力培养创新人才,精心教学,就一定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科研能力的提升篇二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因素,提出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的对策和有效途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了解主要影响因素与产生原因。结果: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影响教师的在职提高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结论: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声誉,增强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科研能力;因素分析
二十一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新的增长点,也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重要保障。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适应卫生行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研究影响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各类因素,提出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对策建议,将有利于教师的能力发展和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师教科研能力对卫生类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教科研能力是促进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基石。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与社会的变革对现代大学与大学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1],是促进卫生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学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与卫生事业服务的基石。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卫生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势必要求卫生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卫生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教师必需站在卫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研究卫生技术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要求。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科研能力,是卫生类高职教育增强人才培养岗位适应性的重要保证。
(二)教科研能力是提升高职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随着卫生事业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规格要求的悄然变化[2],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卫生技术人才岗位的变化,需要卫生职业教育教师深入研究专业设置的岗位针对性,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服务[3]。今天的卫生职业教育必然需要以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作为内涵建设重点,教师教科研能力必将成为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关键[4]。因此,如何帮助教师从讲台新手到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成功转型[5],是提升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的方法,系统分析影响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各种因素。来自省内卫生高职类院校260位教师参与了本次调查,所有数据输入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教师教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从某校近三年获得的课题立项与发表论文情况分析,教师人均发表论文数量少,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高层次的立项课题.
(二)科研团队意识不强,主研方向不明,缺乏优势领域。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中27%人不知如何有效申报课题,而自认为教学任务较重,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科学研究的占到调查总数28%[6]。在制约教师科研质量提升的原因分析中显示,教师自身缺乏优势研究领域或主研方向不明是影响教师科研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缺乏时间保证和重立项轻研究过程的积累,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33.16%,23.16%。教师不善于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与专业特长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导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弱化,既限制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科研能力培训薄弱,不利于教师的在职发展。在培训项目分析显示,教师最希望得到的培训是科研能力,其次是教学技能。教师希望学院帮助设计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减少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以增加研究时间,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目前教师接受培训内容分析,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居多,其次是校本培训。调查中还显示有69.47%的教师没有参加过院企合作项目研究。
四、对策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分类指导教师规划研究领域。分类指导教师规划研究领域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学校要结合教师成长规律、学术背景与个体发展需要,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时期设计具体目标与任务,分类指导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基础和优势,锁定研究领域,有效引导教师结合学校的整体发展需要,在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等领域,积累研究经验和第一手资料,逐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二)加强团队协作,发挥组织智能提升能力水平。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协作,互补互助才能达到团队成员的最大工作效率和团队组织智能的发挥。卫生类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是要岗位针对性强,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并重。教师唯有加强团队建设,包括校际合作和校企合作,组建有不同层次教师及行业专家参加的研究团队,才能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中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推进教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平台。有效的教科研管理在于善于为教师搭建能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适宜平台。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利于教师教科研能力发展的氛围,鼓励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整合、教材建设等方面选择主研方向,引导教师乐于把学校的整体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把教学一线与临床一线相结合,实现教师的校本在职发展,是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四)锁定优势领域,厚积薄发提高研究成果品质。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不但需要外部条件,更需要有激发教师主动投入研究的内在驱动力。学院应遵循科学研究本质规律,不但善于引导教师投身科学研究,更要帮助教师锁定自己的优势研究领域,引导教师根据自身业务专长与研究优势,结合专业,深入临床开展应用性研究,从关注自我发展向关注行业发展、学校发展,关心学生发展转变,厚积薄发出成果,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科研能力的提升篇三
去年暑假我加入了历城教育这个大家庭,作为第一次参加研修,我感觉既新奇又颇有收获。
在前期研修时我参加的是另一学科,因而很遗憾的没能参加科学的第一阶段的研修,但在扫码加入科学组时,却让我在浮躁中寻得了一份静心思考的安宁。
鉴于平时我在上课时就喜欢利用多媒体上的各种程序进行教学活动,且刚好教完四年级,因而一开始看到网络研修的微课任务,我并未觉得这是一件十分困难事情。然而随着一步步完善单元主题分析和教学设计,我越发觉得自己先前的认知太过浅显,所谓的教过的课件还需要一改、二改、再改。教材上这一课的内容虽然只有三页,但它所能带给我们,带给孩子的却是一扇通向认识世界的大门。
回想平时的备课与反思,我虽有心通过活动或多媒体引起学生兴趣,带领学生积极思考,但总觉得还很“空”。在这次网络研修中,虽然只是备一课,但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踏实下来的思考。“课标”不在手边,那就下载电子版,一遍遍翻阅;活动设计思路不明晰,那就学习前辈,一个个观看;微课录制不足,那就回看内容,调整方式,一次次重新修改。不止我如此,群中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这样认真地一次次完善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微课。虽然是以网络的形式进行研修,但祝老师和潘老师在群中悉心帮助着每一位遇到困难的老师,指导不足,让人不觉距离,唯余暖心。看到群中老师们一份份的资源分享,感受着老师们精益求精的次次修改,阅读着每一段老师们分享的研修感悟,我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找到了“组织”,有了坚定走下去的力量。
不知不觉,今天已是研修的最后一天,有尽却也无涯,新的一学期很快就要开始了,相信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每一次备课与教学中,我都会回想起这次研修中告诉自己的话――踏踏实实,静心、精心做教育。
科研能力的提升篇四
有幸参加金湾区教科培组织的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培训,深感获益良多。本次培训大咖云集,各有特色,为我们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打开了新视窗。八位专家,既有理论型,又有实践型,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科研的方向,让我们在遭遇教育科研瓶颈时豁然开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位语文大咖的分享。
来自广东省实验中学的正高级教师罗易老师首先指出课题隐藏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言之有果,实事求是。罗易老师深入浅出,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提炼,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语文老师是如何炼成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让自己在专业教学领域之余有一技之长;其次,要敢于放手,以任务、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自发地追求卓越,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
江门市蓬江区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周华章老师则具体与我们分享了选题的常见角度,于得心应手处反思充实、寻求突破,于困难疑惑处梳理问题、归纳提升,于学情反馈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总结出了“问题+归因+对策”的论文写作思路,这是一线语文老师实现从实践经验到理论升华的最佳模式。
作为2018年教育部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的获得者,深圳市宝安区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倪岗老师以他十余年的教研之路为例,充分证实了教育科研要有针对性与延续性。2008年“基于选文类型与任务分析的语文学案实验研究”,2013年“区域性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实践研究”“大范围推广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2018年“初中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实践研究”,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倪岗老师带领他的课题组成员们走上一条自我孵化、共同成长的幸福教研路。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从事教育研究,则是教师走向专业发展之路的最重要途径。教育研究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有结果的一种活动。对一个教师来说,每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就是确立并实现一个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每进行一个课题研究,就是在不断地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掌握新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对教育实践认识的新飞跃。
作为一个刚刚踏上课题研究之路的新手,从本次培训中深刻地领悟到了如何更好地把一线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发展为课题,进而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教育叙事、课例研究、教学反思、科研沙龙、这些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阅读、勤于反思、笔耕不辍,把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问题通过思考来内化,最后通过写作实现总结与提炼。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的教育科研之路还处于起始阶段,唯有坚定地在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持之以恒地阅读、实践、反思、写作,方能让教育教学更有价值。
科研能力的提升篇五
2016年10月23日,济源市教科室主任、教研专干一行60人在市教科所杨保健所长等领导的带领下来到了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金华,走进美丽宜人的浙江师范大学,开启为期一周的教育科研智慧之旅。
24日早简短的开班典礼上,浙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何曙荣院长为学员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杨保健所长用诗人般浪漫的语言、科研者严谨的逻辑,要求我们全体学员一定要静心研学、积极互动、学以致用。希望此次培训,提高教科研骨干的研究意识、思辨能力、创新精神,使每一位学员都能成为教育科研的实践者、引领者和排头兵。
教育研究的盛宴,课程改革的旋律,触动着我的心灵,使我不断地反思、感悟、收获、成长。
一、做幸福的教师,幸福的做教师
一个老师不幸福,他就不可能塑造出幸福的心灵,就很难塑造出幸福的学生。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幸福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学生负责。
浙师大任俊教授不仅用他独特的魅力,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而且用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怎样做才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没有乐观能力,也就抓不住看得见的幸福。
乐观是一种能力,即乐商,它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乐商和一个人的乐观阈限有关。
这正如每个人的反应时阈限都不一样,同样的刺激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主要由基因决定。
2、它也包括个体从所经历的消极事件中获取积极成分(或力量)的能力乐观能力高主要体现在任何时候都能帮助你获得正能量。
被误解时的笑是一种素养;受委屈时笑是一种大度;吃亏时笑是一种豁达
无奈时笑是一种境界;危难时笑是一种大气;被轻蔑时笑:是一种自信;失恋时笑是一种洒脱。
3、乐商还包括影响或感染他人的能力。乐观是会感染人的,但不同的人对他人的影响力不一样。高乐商的人在这方面显然更能够影响周围的生活环境,如同样的相声演员或喜剧表演者,会有不同的演出效果。
4、对积极事件的品味能力。
乐观是一种能力,好心情是一种素养。
幸福的人是一个乐观的人,而乐观的人在本质上意味着具有较高的乐观能力。所以幸福的人在内在上就具有高乐观能力。
困难可以阻止你成功,但不可以阻止你成长。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发生永远是你成长的机会,而不是成长的障碍。
著名文化学者、浙师大毛醒策老师告诉我们要儒道佛互补,既要有儒家的“拿得起”,又要有道家的“看得开”,还要佛家的“放的下”。
作为教师,即使我们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但至少,学会换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人生。工作忙、压力大不是借口,在无法改变环境的情况下,既然我们不想作负重的蜗牛,那就改变心态,做幸福的教师,幸福的做教师!
二、做研究型教师,研究着做教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让中国梦从学生的美丽心灵开始。怀特海说:教育有用,是因为对指导生活有用。对一名教师而言,不仅要教书,更要科学的育人。没有成绩,过不去今天,只有成绩,没有明天。教师的价值取向影响青少年的价值成长,抓好育人队伍建设十分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这首先是因为,我们与之交往的每一个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以研究的视角审视我们的工作,会使工作更科学、更高效。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
(一)发现教育生活的多姿多彩
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春晖中学优秀教师王国芳告诉我们要从四种视角(1。时间视角2。人物视角3。岗位视角4。价值视角)和六面镜子(1。后视镜:回味生活2。显微镜:放大生活3。凹面镜:聚焦生活4。内窥镜:深入生活5。望远镜:拓展生活6。瞄准镜:定位生活)中发现教育生活的五彩缤纷。
他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受益;
第二层次:提升教研能力,让同事受益;
第三层次:提炼教学思想,让同行受益。
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教育生活的五彩缤纷,进而投入到投身草根研究的广阔天地。
(二)投身草根研究的广阔天地
“培养研究的能力和培养专业的能力是同一回事,因为一个专业者认真地履行他的职责,循着科学的方法去思考,他就是一个研究者”。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王国芳老师告诉我们这样来研究:
1、提炼:完成工作想一想;
2、探索:遇到困惑想一想;
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发生都永远是你成长的机会,而不是成长的障碍。
3、比较:联系同类想一想;
4、转换:换个角度想一想;
5、拓展:抓住灵感想一想;
6、推进:立足成果想一想;
7、扬长:围绕优势想一想;
8、质疑:面对现状想一想;
9、阅读:结合学习想一想;
0、总结:审视职责想一想;
1、感悟:品味生活想一想。
研究对教师来说其实就是科学的做教育,就是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提升。研究就要具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比较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具有教育专业化的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论的素养和创造地实践的能力。参加教育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培训教师的有效途经,可以说是一种“校本培训”。
(三)探索高效创新的育人方法
管理,管是理性的,理是感性的。真正的教育是无痕的,最优秀的教师是变管理为服务的教师。教育是超前的投资,滞后性的回报。教改新理念是关注人,服务是满足学生需要。
方海东,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一直在以人为本,不断地探索高效创新的育人方法。他每天坚持“四个一”:每天上好一节课,每天找一个孩子谈心,每天读一个小时的书,每天写一千字的教育叙事。他的“追光班”的“因材自教”教育模式让我们艳羡不已,同时也让我们思考:教育要更好展现效能,必须以人为本,在思考中不断的创新,不断地与时俱进,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爱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三、学、思、悟、理,行动起来
每场报告,每次学习,我们都凝神聆听,唯恐遗漏!下课后结合课程建设的讨论也争论的面红耳赤。为了总结当天的学习情况,每一组都用“美篇”制作了简报。几乎每一期简报,我们都在字斟句酌,熬到深夜,生怕落后。作为其中的一个学员,我一次次感动于他们的团结、负责,惊叹于他们的创新、高效!
姜根华老师说:5年专注于一件事情,成为专业。10年专注于一件事情,成为专家。15年专注于一件事情,成为泰斗。一辈子专注于一件事情,成为神坛。虽然这辈子也永远成不了专家,但在以后的工作中,至少我们可以不断的努力,以科研的视角,享受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