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一
作者:陈明珠
教学要求:
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收集一些自己能读懂的古诗,增加语文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二课时
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l)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教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一直如此。
(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实际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
(3)教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7、布置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出塞》。
板书设计 :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但使……不叫 (联想言志)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4个生字,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两首诗。
3、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激发学生拥有诗意情怀。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诗”,请学生吟诵自己喜欢的诗。
二、读通两首诗。
1、我们的祖国是个诗的国度。今天,我们再来读两首古诗。
2、出示两首诗,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三、读出诗的节奏。
1、自由读诗,两首诗诗不一样的,读读,读出不一样的节奏。
相机渗透:七绝五绝七律五律的相关知识。
2、渐渐读出两首诗的节奏。
四、读出诗中的画面。
1、古人说“诗中有画”,你能读出诗中的画吗?
(相机介绍王维、苏轼)
2、读出《元日》中的画面
1)元日是指?理解“元”(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拓展:“元日”“元旦”
2)学生自由读诗,读出什么画面?
a 放爆竹b 饮屠苏c 换桃符d 曈曈日……
理解:除饮屠苏的风俗及意义桃符——春联的变化过程
品:“曈曈”叠词的运用“桃符”的压缩省略,交换使用。
3)想象画面,配乐朗读《元日》。
3、读出《江雪》中的画面。
1)自由读,想象画面,说说看到的画面。
重点:大雪老翁独钓
2)理解:绝灭孤独
3)体会诗句的对仗美。
五、读出诗中的情感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体会到诗中的情感吗?
2、自由读,体会。
3、交流:《元日》的喜庆,诗人的快乐……
《江雪》的凄清、老翁的孤傲、不屈……
4、两首诗都写冬天,为什么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出示两首诗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读懂其中原因。
5、小结:这就是“诗言情,诗言志”啊!
6、朗读两首诗。
六、诗化生活。
1、诗人得志时写诗,失意时写诗,明白了道理时写诗,有了小情趣,小感悟……都写诗。
2、找找课本中的诗,读一读,背一背自己喜欢的诗。
3、读泰戈尔等著名诗人的现代诗。
4、读读老师、同学自己写的诗。
5、寄语:
让我们读诗!
让我们拥有诗意的情怀与生活!
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三
语文课程具有重感悟的特点。古诗作为一个整体,传达出其各不相同的情感和意境,而这恰是一首诗的精髓所在。教学时片面注重字词的讲解而忽略对全诗意境的感悟无异于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在分步解读《咏柳》和《春日》时,我分别抓住了“裁”和“寻”这两个字展开教学。教学《咏柳》,以“为什么作者把春风比作剪刀?这把剪刀裁出了什么?”这一问题切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阅读期待,并最终统领全诗的教学。《春日》一诗,重在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在怎样地寻找春天,他的心情如何?带领学生不仅走进诗歌,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一“裁”一“寻”,使两首诗互为注脚。
二、想象补白,丰富诗歌意蕴
古诗凝练含蓄。诗人往往用跳跃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言外有言、意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情味,离不开学生的想象。教学中,我多次通过想象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句的内容进行补白。如教学《咏柳》时,让学生想象春风还裁出了什么?在这儿,学生将已有的对春天的认识,在脑海中转变成一幅幅立体的、鲜活的画面,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一过程,无疑充实了诗句的内容,拉近了古诗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丰富了古诗的意蕴。二次整合时,让学生以“总是春”练习说话,同样达到了这一目的。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四
《村居》时,通过看插图理解故事的意思,并联系实际想一想自己放风筝的情景,让后在诵读,这样孩子们读起古诗来会更入情入境。
古诗最讲究诵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许此时的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古诗的全部意思,但反复的诵读仍然会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一颗情感的种子,培养他们热爱朗诵的好习惯。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一)。
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细读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诵读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写字
1、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学生练习。小组点评。
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板书设计:
菊残/犹有/傲需技。 白云/生处/有人家。
正是/橙黄/橘绿时。 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学反思:
苏轼的《赠刘景文》并不常见,我采用了板画形式让学生们理解这首诗,学生们熟读此诗后,不懂的问题就自主地提出来。教学第二首诗感到非常轻松。因为课前先给学生较充分的自学时间,学第一首诗后师生讨论得出了一个预习计划:1、读、涂、注;(边读边涂出生字,在易读错的字上注音)2、再读;(读准、读流利、读美)3、讨论。(查字典理解词义,再小组同学说说诗意)。新课教学基本按照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其中自学成果展示精彩不断,学生们纷纷主动上台读诗、背诗,还有的同学通过查词语手册加上自己的理解,已能基本读懂诗的意思。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六
教材简析:
课文包括两首描写秋夜景色的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隅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径洞庭所作。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初离四川时所作。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望洞庭》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望洞庭》,了解诗句含义,体会洞庭优美的月夜景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诗中景
(一)解题“望洞庭”,初读求通顺。
生解题,师补充。读古诗,要求读通读顺。
(二)讨论诗意,初理诗脉。
欣赏古诗与所配的插图,通过查阅工具书,以学生汇报为主初步理解诗意,指导朗读,读出诗中的“宁静”之美。
1、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些什么内容?从哪些句子或词语知道的?
2、还有哪些字词不太理解?
3、查找工具书,或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解决学生质疑的问题。
4、每解决一个小知识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诗句。
(夜幕降临,静静的天空升起一弯新月,月光倾泻在湖面,轻纱似的,增添了洞庭湖的神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君山碧绿如翡翠,山点缀着水,水环抱着山,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设计意图:调动学生主动探究诗文的兴趣,吸引并引导学生通览全诗,直面作品,自主读书,探究阅读,把与文本对话的权利还给学生。)(三)聚焦景色,丰富画面。
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看同一处景感受也会不一样,再读读诗,看看画,说说自己看到的诗中的画面,这是一副什么样的画面?从哪里看出来?(宁静、美丽、和谐)
1、抓住两个比喻句,体会作者描写之巧妙。
潭面无风镜未磨:可以理解成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也可以理解成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在月光下像个白银盘,里面的君山像个青螺。
2、围绕字眼“和”感受画面美。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是一种柔和之美。青山倒映在水中,碧水掩映着青山,是一种融和之美。作者虽然被贬,可是依然乐观豁达,作者的心与这景之间的平和之美。
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悟。
(设计意图: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通过想象画面,丰富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用字简明却意境深远,抓住字眼,多角度解读。)
二、感悟诗中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透过这首诗来了解一下作者。
(一)用自己的话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1、作者的才学
2、政治生活上的不得志
3、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结合本诗感受作者虽然被贬却依然满眼美景,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平和心态。)
(二)入情入境的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着读出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试背诵。(设计意图:透过古诗了解作者,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这首诗,还原作品,既品出本诗的写作之美,又悟出作者为人之美,实现学生、文本、读者的多角度对话。)
三、欣赏多姿多彩的洞庭湖
(一)推荐给学生拓展阅读的古诗句,从多个角度感受洞庭之美。
借助图片课件,师生同读诗句,教师简介诗意或词意,旨让学生感受洞庭湖的魅力,吸引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
1、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写出了洞庭湖的水势浩大,雄伟壮阔。“前人之述备矣。”说明洞庭湖吸引过无数的文人墨客。
(诗人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烟波不动”写湖面风平浪静:“影”,是写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沉沉”,是写山影的凝重。“碧色全无翠色深”,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视倒影,当然是只见翠山不见碧湖了。
三、四句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绘中。“一螺青黛镜中间”,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多么象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此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平静与柔美,与我们今天学的《望洞庭》有异曲同工之处。)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 4.(八月的洞庭湖,水势盛涨,几与岸平;天容水色,浑然一体。那湖面上滚滚蒸腾的云气,一片弥漫,笼罩着整体云梦巨泽;那浩渺无边的波涛,汹涌澎湃,巍峨的岳阳城也震动了,这是何等的气势和力量。)
4、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韩偓《洞庭玩月》
4、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李端《宿洞庭》
5、(二)口语表达:我眼中的洞庭湖,课件配洞庭湖图片循环放映。
(设计意图:每篇课文的学习都仅仅是一个原点,如何让这个原点生发一个面积较大的圆,让它成为学生阅读经验的有效区域,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课文进行拓展,以诗中“洞庭湖之美”这一主题,为原点向外画圆让学生感受众多诗人笔下多姿多彩的洞庭湖。以上环节就是基于此而设计的。)
四、书写洞庭湖
1、每人发一张印有洞庭湖图案的书签或扇面,要求学生将古诗默写在上面,写之前先仔细的看看本课生字,归类记忆“庭,磨”半包围结构,撇要写长。“潭,镜,螺”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写之后利用投影全班欣赏,品评。
(设计意图:精美的卡片利于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益于激发学生把字写好的愿望。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和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这必须在每一节语文课中持久注意提醒、纠正,才会逐渐养成习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学会《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次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背诵诗。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次词和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设计意图:课题是文章的题眼,从课题着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学习的热情不正是教师想为学生点燃的吗?)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书,使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有初步的印象,是符合新课表要求的做法。古诗教学要体现古诗的特点,更能体现自学指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和工具书,结合课文插图,能自行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师只需做引导性的点拨,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本课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夜景色的古诗,所以教材才把这两首放在了一起学习。《望洞庭 》是刘禹锡在看了洞庭湖的美景有感而发。我通过让学生边读边对照课文插图去理解,然后把不理解的提出来,也可以把理解的说一说。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厚,只是有一句大部分同学不太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我从古时候的镜子说起,他们明白了铜镜,自然而然联想到湖面和铜镜的共同点。在体会诗意上,还不能深入到诗中去。所以在学生基本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进一步理解作者写诗时的思想感情。古诗《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由于总是不放心,怕学生不理解,在古诗的教学中分析过多。看来,教学古诗应让学生自己在诵读中体会,稍加点拨就可以了,一定要让学生走进古诗,走进诗人的内心。也许一个问题,一张图片,学生就能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学古诗,要让学生拥有诗人的情怀很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