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美国之旅读后感篇一
近日有幸读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作者李希贵是山东省淮坊市教育局局长,其人是从一线教师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正是因为如此,他很善于从一线的课堂和教师、学生等方面入手开展常态下的学校、课堂。应该说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和枯燥的高调,有的只是作为一个教育的思考者每天日记式的真实感受,不掩饰、不做作、不奉承、不盖瑕,直抒胸臆,记录当时真实的感受和反思,对于我们老师就是真实的、可接受的。
本文是通过36天的研究,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和纽约的中小学教师一起,通过对常态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事件”进行点评和分析,启发教师们自我反思,并以此构建一个教师培训的模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课堂听课,自然天差地别。
“说得实在,才能做得实在”一文指出,美国的课堂评估表虽然有二十几项内容,但大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要求,可操作性非常强,可以照着做。又如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对比,也是让人感到美国的更加实在,都是可以见诸行动的细节,要求非常具体明确。而我们的守则却是有点“好高骛远”境界高了点,超出了小学生应具有的思想水平和领悟能力,是需要好好思量一下了。到底什么该修,什么该继承值得深思。
美国之旅读后感篇二
北美大陆有两个美国,一个左派的、开放的、循环播放着《欲望都市》的美国,和一个右派的、保守的,好像永远停留在《飘》里的美国。前一个美国漫天遍地地出现在影视作品里,承担着全世界对美国的想象。后一个美国原本查无此人,最近却因为”magaarmy”在中国也有了些知名度。
“deepsouth”,覆盖美国南方密西西比,阿拉巴马,路易斯安纳,乔治亚,北卡,南卡六个州。”deepsouth”的说法最早起源于南北战争时期,用于指那些依赖种植园经济的地区。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传统的经济模式,似乎决定了整个南方的性格。那些在北方人,在欧洲人甚至中国人眼里不可思议的固执和保守,在200年前的棉花地里生根发芽,坚韧地蔓延,纵使150年前内战的战火以及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的民权解放运动,都不能得以斩断。
美国之旅读后感篇三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近日有幸读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作者李希贵是山东省淮坊市教育局局长,其人是从一线教师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正是因为如此,他很善于从一线的课堂和教师、学生等方面入手开展常态下的学校、课堂。应该说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和枯燥的高调,有的只是作为一个教育的思考者每天日记式的真实感受,不掩饰、不做作、不奉承、不盖瑕,直抒胸臆,记录当时真实的感受和反思,对于我们老师就是真实的、可接受的`。
本文是通过36天的研究,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和纽约的中小学教师一起,通过对常态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事件”进行点评和分析,启发教师们自我反思,并以此构建一个教师培训的模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课堂听课,自然天差地别。
“说得实在,才能做得实在”一文指出,美国的课堂评估表虽然有二十几项内容,但大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要求,可操作性非常强,可以照着做。又如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对比,也是让人感到美国的更加实在,都是可以见诸行动的细节,要求非常具体明确。而我们的守则却是有点“好高骛远”境界高了点,超出了小学生应具有的思想水平和领悟能力,是需要好好思量一下了。到底什么该修,什么该继承值得深思。
美国之旅读后感篇四
真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希望能为您打开一扇了解美国教育的新视窗,领略到别样的风景。
说到李希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的《学生第二》、《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经出版,就在我国教育界刮起了一阵旋风。2005年4月,李希贵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邀请,带着在国内录制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素材,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和这里的老师们一起分析课堂,碰撞教育智慧。在美国的三十六天,李希贵近乎贪婪地寻找着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营养。回国后,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如实的记录下来,出版了这本书。
浏览本书目录,一个个新颖的标题就会映入我们的眼帘:如:“家常便饭”与“法国大餐”、为什么让学生都在课间挤厕所、应试教育不是洪水猛兽、对强势学生说“不”、等一等自己的灵魂等等。看到这么多新鲜的名词,相信大家的阅读欲望也会油然而生了。
说到美国的教育,我们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国的教育很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美国的教师也远不如我们的教师敬业、负责任。然而,李希贵经过细致考察后发现:美国的中小学生同样有学习负担,同样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美国教师对教育的那份激情与热爱、勤奋与执着同样会令我们肃然起敬。
李希贵到达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第一天,就遭到了课程专家戴维先生的“刁难”,他质问李希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因为他在观看李希贵带去的教学录象时,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摄象机在课堂上只摄老师;只见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所有教师的声音都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时,却没有字幕。难道连编辑录象的工作人员也都这样无视学生的存在?这一连串的现象在我们看来顺理成章,在老美看来却是咄咄怪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我们的校园里,不是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吗:在课下口若悬河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却唯唯诺诺;刚才在课堂上还是思维僵滞、表情呆呆的样子,一出教室,却是又说又笑,活跃异常。“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已经在我们的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了。然而,我们却并没有真正把学生摆在主人的位置上,自觉不自觉地还是在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看来啊,我们真正缺少的是躬行实践。
在李希贵看来,“事无巨细”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
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提醒。
1、立刻行动做作业。每天放学后都要留出特定的时间做作业。你可能刚到家时想休息一下,但也一定要给自己充足的做作业的时间,这样,你就不会被晚饭打扰或因为太累而完不成作业。
2、如果你厌烦了一项作业,真的不想去做它,你可以给自己一点小奖励。例如,努力学习了45分钟之后,你可以吃点小点心或打15分钟的球,过后再学习,然后再休息一下。
3、如果学习上遇到难题,一定要开口,可以给同学打电话或向家人求助。如果这些人不能帮你忙,你可以打电话向老师求助,也可以在第二天向老师请教。
4、练习,练习,再练习!你在某科目上提高技能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如果你在数学、科学、社会学、语言、阅读方面遇到麻烦,多做些练习可以使你得到提高。
仅仅是对作业的提醒这一个方面,就指导的这么具体,同样,在课堂教学事件的处理上他们更注重细节。在《从教师和学生之外找原因》这个章节,就体现了这一点:面对课堂里发生的问题,我们往往把问题的原因想的比较简单。不是从学生本身找原因,就是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其实,有时候好多原因并不在教师和学生身上,而说不定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比如凳子的问题、环境的问题等等。
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的中小学生守则,你会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美国之旅读后感篇五
2016年寒假读了李希贵校长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该书记录了我国著名教育工作者李希贵校长在2005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与那里的教授和中小学的老师们一起开展研究的36天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悟。自己读这本书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关注课堂教学方面的,下面就谈谈自己读这本书的感受。
李希贵校长在于戴维先生商讨学生合作学习中如何保证小组成员有效学习时,戴维先生表示“我只有说,才能想。”意思是说只有在表达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更多、更好或者更有价值的想法。也就是让学生进行公开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说、写或者其他学习活动在同学的视野下进行,向同伴展示。书中的“公开活动”与我校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兴致,会倾听;有交流,会思考,有主见,会表达”学生标准不谋而合。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积极的开展小组合作,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这其实也是建立了学生大胆发言的基础上,很多时候合作的成果就是在一个同学抛砖引玉引发其他同学思维碰撞交流下产生的。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学会了梳理自己的思维,也等于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思我们的教学,虽然已经在朝着“公开活动”的方向发展,但还是有些畏首畏脚,我们应该继续坚持,让每个人都能充分的在组内发发言,让每个人将来都能上讲台发言,梳理收获。这还需我们教师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公开活动”的开展。
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基本停留在教师精细的预设中,教师就像排球中的二传,橄榄球中的四分卫那样起着场上核心和决定比赛胜负的角色。正如书中写了一节中国的《可能性》的课中一样,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讨论,然后就一直在耐心的等待正确答案的出现,等进入到教师的预设和节奏中来,变迫不及待的进入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中。对教师来说,课堂讨论的着眼点是解决问题,不是寻找正确答案,应认真关注大部分学生中隐藏的困惑和问题。如果我们还是站在传授知识的角度,一味地由教师为学生解答问题,讨论肯定陷入“以教师为中心“的泥沼。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在真正的课堂讨论中,”讨论之球“的特色应是“教师——学生1——学生2——学生3……教师”进行。教师只有当讨论陷入僵局或者陷入歧途时,才做一些引导性的介入或者修正。
这其实与我们学习的生本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是我们一直期待的课堂学习状态。学生在彼此的补充、建议、质疑中使发言相互编织在一起,而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讨论和发言,促进了学生思维并真正关注了问题的解决。这时的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简单的了解了美国的教育,更多的反思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就像李希贵校长在书中写到,对于希望“凿壁借光”的人们来说,也许更多地可以从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