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除夜作有感篇一
这是一份《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说来也是偶然,中秋佳节,闲来无事,看到朋友在圈里推荐《中国诗词大会》,便找出来开始看了,这一看,就是一场盛大的惊喜。没想到,诗词的魅力我过去发掘的太少太少,更没想到,诗词还能这么玩!每次听到主持人董卿目光柔和的高声说道:人生自有诗意,我都会想到一个场景。那是六月初我和安叔两个人坐着大巴,从拉萨去往林芝地区的鲁朗林海,一路上的天气现象不断变化,一会儿细雨霏霏,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又是白雾飘飘,但是整体上都是雨点不断,我忽然就在心里给自己提了个问题:看这雨,下得多么有诗意啊!我还记得多少写雨的诗句呢?“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年少时,我会背一些诗歌,在念高中的时候,我还专门“研究”过一段时间的宋词,只是当时坐在大巴上,我却一时语塞,想不起来那许多关于雨的美景与多情,忽然,我就意识到,没有诗意的人生,何其寡然!在节目里,我听到对于“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解读,脑补了很多诗词带给人的美感,心想从前只知道记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却从来没有关注过这首诗的背景,诗歌的真实意境,还有诗人当时的.情感,甚至我没有去关注过这首诗叫做《送元二使关西》。点评教授总是会和我们分享诗词背后的传闻逸事,以及诗人词人当时当地的遭遇和心境,还有那么多的家国情怀,我以前总觉得,每首诗或词,都是一幅画或者一段故事,但是现在我发现,其实不仅如此,每首诗都是一种情绪,只有理解到了情绪这个层面,诗才能在我们这些几千年后的读者心里变活,变得有生命力。
特别想提的是,康震老师点评时的诙谐,他很会使用网络流行词汇,用这些词汇去点评古诗词,只消想一想,那画面都很神奇啊。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电视节目,我觉得《中国诗词大会》的组织和宣传也有很多的亮点,值得我们平常在组织活动时进行借鉴。
读除夜作有感篇二
《诗经》观后感――那一份典雅,那一份清新,那一份美丽。
淡淡的书香,古朴的气质,随着手中的页数缓缓增加,我仿佛看到了那午后暖暖的阳光,轻拂的柳叶,还有听到小山坡上那低低的吟唱。诗经,没有波澜壮阔;也没有万分柔弱,在我眼里,它有的是那午后的明朗,风儿的轻抚,虽有枪林弹雨中的烟火,却少了那一份尖锐,虽有小桥流水般的思绪,却淡去了那一份娇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诗音,短短几句,却深深地奏出了那一份对少女的倾慕。河水细流,荇菜参差,道出了在水一方的思绪,道出了翻来覆去的挂牵。“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转眼,又是那坚贞的女子在守卫爱情。谁道红颜娇弱不已,耳边,是她那誓死的决心。
硝烟漫天,烽火连连,又有谁知叱咤风云的背后,却是深深的无奈,深深的思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百年前,千年前,又是谁在刀枪铠甲之下,脑海中浮现出妻与子的笑颜。只愿弃甲归田,与你漫步庭间。
轻轻翻着这一张张的页码,转眼间,眼前,不再仅仅是那浓浓的亲情,爱情,字词深处,却是那对时事的评价,对人的赞美,以及那处于统治者压榨下的.哀叹――“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爱惜,是对那些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官吏无尽的赞美。而‘彼君子兮,不素飧兮’《魏风伐檀》却又用着那声声的哀怨唤出了他们的不满,在那腐败的社会,在那只会搜刮民脂民膏的社会,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惨遭剥削,却只能是敢怒不敢言,换来的只是这深深地呢喃,叹息,指责,无奈!
诗经,一本不灭的书,她似动听的歌喉,唱出了一份真情,一份赞美;她似哀怨的二胡,唱出了一份无奈。她,拥有着一份典雅,一份清新,一份美丽,是桃花源里那清澈,美丽的小河,在人们心中缓缓的,流淌!
读除夜作有感篇三
《诗经》,那一份典雅,那一份清新,那一份美丽。
淡淡的书香,古朴的气质,随着手中的页数缓缓增加,我仿佛看到了那午后暖暖的阳光,轻拂的柳叶,还有听到小山坡上那低低的吟唱。诗经,没有波澜壮阔;也没有万分柔弱,在我眼里,它有的是那午后的明朗,风儿的轻抚,虽有枪林弹雨中的烟火,却少了那一份尖锐,虽有小桥流水般的思绪,却淡去了那一份娇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诗音,短短几句,却深深地奏出了那一份对少女的倾慕。河水细流,荇菜参差,道出了在水一方的思绪,道出了翻来覆去的挂牵。“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转眼,又是那坚贞的女子在扞卫爱情。谁道红颜娇弱不已,耳边,是她那誓死的决心。
硝烟漫天,烽火连连,又有谁知叱咤风云的背后,却是深深的无奈,深深的思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百年前,千年前,又是谁在刀枪铠甲之下,脑海中浮现出妻与子的笑颜。只愿弃甲归田,与你漫步庭间。
轻轻翻着这一张张的页码,转眼间,眼前,不再仅仅是那浓浓的亲情,爱情,字词深处,却是那对时事的评价,对人的赞美,以及那处于统治者压榨下的哀叹——“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爱惜,是对那些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官吏无尽的赞美。而‘彼君子兮,不素飧兮’《魏风伐檀》却又用着那声声的哀怨唤出了他们的不满,在那腐败的社会,在那只会搜刮民脂民膏的社会,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惨遭剥削,却只能是敢怒不敢言,换来的只是这深深地呢喃,叹息,指责,无奈!
诗经,一本不灭的书,她似动听的歌喉,唱出了一份真情,一份赞美;她似哀怨的二胡,唱出了一份无奈。她,拥有着一份典雅,一份清新,一份美丽,是桃花源里那清澈,美丽的小河,在人们心中缓缓的,流淌!
读除夜作有感篇四
《唐诗三百首》中收录的作者,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还有一些不知名的,他们虽然名声不显,但他们的作品亦有其可借鉴之处,值得一阅!因为这写诗作都是经过了时间考验而未被淘汰的,我一向认为,时间是最好的评判家!《唐诗三百首》中有像杜甫的《望岳》,王维的《渭川田家》綦毋潜的《春泛若耶溪》,李白的《蜀道难》这一类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让人仿若置身其中,仰躺于山水之间;也有像王维的《送别》,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样的送别诗,让人感佩于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从李白的一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体味到深切的悲意凄凉,然后是释然的洒脱;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我深深动容,我仿佛看到一个背影,在逆着光的地方叹息,便也体味到了远离故乡的寒冷;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中写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又让我浑身一松,仿佛一个人仰望天空,呼吸都变的芬芳。
然而,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许多中华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遗弃,对外来事物的狂热追求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忘记了中国的古文化,忘记了唐诗,他们宁愿生活在虚拟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事物。曾有一则新闻报导: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面对这个结果,我不禁震惊,难道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及外国文化吗?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国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试问,如果每个中国人能够多读一首唐诗,多一份对诗歌的热爱,又如何会出现如今的局面。
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细读唐诗,它能给予你智慧;品读唐诗则可以使其勉励你,鞭策你,使你前行。
读除夜作有感篇五
今天的春节期间,央视的一档节目火遍了大江南北,这档节目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一时间神州大地似乎都被诗意所沁透,重温最美。是啊,诗意原本就写在中国人的基因中,一切的风花雪月都能够唤醒我们血脉中千年积淀的离骚。而学者于丹在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一书中,将这种藏在华夏民族身上深深的诗情叫做“蛰伏着的诗意”。
借着“春城无处不飞花”的丝丝暖风,随着“随风潜入夜”的滴滴雨声,我打开了这本于丹著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作者于丹以她的人生感悟和角度,将她认为最美的古诗词按照原诗内容分成了八个部分,每一部分冠以四字题目来对这些古诗词进行分类。“春风飞扬”到“秋思浩荡”、“明月千古”到“斜阳晚钟”、“田园林泉”到“登临况味”、“剑啸长虹”到“诗酒流连”,从四季到日月,从田园到山林,从豪放到婉约,作者以自己的诗意在书卷中刀刻出了所谓的“诗者,天地之心”。
不论你是初学者才刚刚开始窥探诗词海洋的浩瀚,还是学有所成的诗词达人已经满腹经纶,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都能让你在不同的切入点感受到那些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佼佼者们所有的悲天悯人的意识、对大自然无限的深情和他们看待人生的艺术眼光,从而唤醒我们心中的诗意。
作者在旁征博引的基础上更用她优美精炼的语言,串联起了那一首首诗词,将它们近距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更贴近了现代社会的理解,就作者说在这个不用仗剑的时代里,倘若剑气不泯,也许会化成风骨,流露在一个人的眉宇之间,昂扬、潇洒。而当激情被唤起,当我们的心意不吐不快时,便是诗意的苏醒。
“年华有限,但诗意无穷。在有限生命中,享受天地之间回荡着的这些诗意,那么我们也就成全了自己最美的人生。”
文档为doc格式
读除夜作有感篇六
古诗,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诗歌形式,作者们用押韵的字或词表达当时的心情,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情。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清代作家郑燮写的《竹石》,表达了诗人坚定顽强、不畏艰难、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在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充分的表明了作者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接着让我们,来阅读诗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诗人但是听到消息以后的欣喜和作者的爱国情怀,在诗句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充分的表达作者听说后的激动心情。
后来我们接着阅读了,清代作家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在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强烈愿望。
接着我们欣赏了,宋代诗人苏轼写的《浣溪沙》描述了清泉寺的环境,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词中的下阕可以看出作者老当益壮的精神面貌。
最后我们阅读了宋代诗人王观写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本诗表达了诗人对送别好友时的情感,从诗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中充分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读古诗可以增加内涵,所已从现在开始我会了解更多古代诗人的情操,希望大家不要把古诗忘却。
读除夜作有感篇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爱的母亲,为了要给出走的儿子,亲手缝制了衣服。心里一直在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回家园。就像小草那稚嫩的幼芽,就能报答了春天的阳光所给予的温暖与生机。这首诗成了千百年来有口皆碑的母爱颂歌。
读完这首诗,我才更深深的体会的,母爱的伟大。她很慈祥,很勤劳,很爱自己的儿子,是一位伟大的母亲。通过这位母亲我联想到自己的妈妈。我妈妈很爱我,我也很爱妈妈。虽然我们离的好远,但我总觉得妈妈一直在陪着我。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非常着急,又加上路上堵车,妈妈急忙把我从车上抱起,往医院跑。我迷迷的睁开眼睛,看到妈妈满头大汗,但是她停也没停的一直跑。当医生说,我病情稳定时,妈妈的脸上才露出会心的笑容,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的孝顺妈妈,报答妈妈。
而回想一下,现在21世纪,独生子女的'社会,个个娇生惯养,对父母经常性的辱骂,甚至大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回报父母。
世界上有一种爱,它无处不在,让你肆意索取,让你坦然接受:世界上有一个人,她默默无闻,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你,而不求任何回报。这种爱,叫母爱,这个人,叫母亲。
我爱我的妈妈!
读除夜作有感篇八
元旦假期,和女儿一起读了《后赤壁赋》。女儿已学了《前赤壁赋》,似乎学得不错,那就不妨将《后赤壁赋》也学了。我拿出我读中学时父亲为我买的那本《古文观止译注》(阴法鲁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版)。我们将《后赤壁赋》朗读了许多遍,我再讲解了文意,女儿学得挺认真,我很高兴。
《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赋》的续篇。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写的是孟冬江岸上的活动,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大不相同了。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读除夜作有感篇九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大家读了相关古诗,有何感悟?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古诗诵读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在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背一些简单的古诗,虽然我不懂诗的意思,但在他们的鼓励下,我也学会了一些古诗。闲暇时候,就让我背给他们听,他们在一旁认真地听,有时也为我鼓掌叫好。这样我背诗的劲头更足了!
到了小学一年级,我学会了汉语拼音,有机会去读更多的书了。正好,学校给每位同学发了《古诗文诵读》,我便迫不急待地读了起来,其中有些是我小时候就会背的古诗。虽然我还不能全部背出这些古诗,但是通过我的一遍一又遍地阅读,加上老师有时对一些古诗的讲解,现在我也能理解一些古诗的含义了!
当我读到《咏鹅》时,我觉得这只鹅写得太美了。颜色分明,有雪白的羽毛,红色的脚掌,绿色的水波,在水中是那么的自由自在!听老师说,这首诗是一位诗人在七岁时写的,我觉得这位诗人太有才了,小小年纪竟写出这么好的诗句。回头想想自己,在学校学习时,也会贪玩,影响了学习,爸爸妈妈有时也会批评我,让我好好学习。看到这位有才华的小诗人,我心里暗下决心,从小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
有一天,我跟着爸爸去食堂吃饭,偶然一抬头,看见食堂的墙上写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就问爸爸这是什么意思?爸爸先让我把这首诗背一遍,然后告诉我,这首诗前两句讲农民在烈日下辛苦劳动,后两句讲这一粒粒粮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整个诗句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听了爸爸的话,我明白了我们小学生要爱惜粮食、不能浪费。看看餐桌上剩下的一些饭菜,我要劝一下大哥哥、大姐姐们,希望他们也不要浪费粮食。从那天以后,我就吃多少、盛多少,而且每次都吃完了。
读了《古诗文诵读》这本书,我从中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孝敬父母、珍惜友谊等。虽然我只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但是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好学生,一个好朋友,一个好孩子!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从我认识了《中华经典诵读》后,就像推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让我穿越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之中,尽情地去领略那些文人墨客们带给我的种种意境和美景。并被那丰富的文化底蕴所影响想着。
我从你那里不但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警言,还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真理,更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中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你让我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韵。你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我从小就喜欢读古诗文,多读古诗文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我爱读古诗文。
从开学到现在,我又读了不少的经典诗文,比如杜牧的《清明》、李白的《赠江伦》等。这些古诗不但让我领略了经典诗文的美妙,而且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首富有哲理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社会制度不合理。我读着这首诗,眼前仿佛出现了烈日当空,农民伯伯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炎热,流着满头大汗,辛勤地锄草、耕地,汗珠一串串地滴下来,滴进了泥土里的情境。
有谁知道这盘中的每粒米饭,都凝结了农民伯伯们的劳苦!每一粒米饭都来之不易啊!农民伯伯为了让大家吃着香喷喷的米饭,自己在烈日下给禾苗锄草,这个画面多么感人啊!
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好像都忘记了节约是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我看见有的小同学非常挑食,好吃就吃,不好吃就不吃。总是随便把饭菜倒进垃圾桶里。他们不懂得节约,不爱惜粮食。他们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我想大声呼吁:让我们大家都来爱惜每一粒米,不要浪费粮食!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从节约一粒米开始,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