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津湖小说读后感篇一
读了《边城》,不知是喜还是悲。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若加个结尾,又似乎是狗尾续貂,毫无意义。
人生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俨然成了悲剧,这大概是带了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翠翠一出生便是悲剧,她是畸形恋情的产物。不久,翠翠的父母便相继死去,这成了翠翠人生悲剧的基础。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不是悲剧的产生,而是悲剧的永恒。翠翠平安地度过了人生开端的十几年,然而一连串的人和事触动了翠翠敏感的心,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的心。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三角恋结成一个结捆住了翠翠。但这个结实际上又拉住了翠翠,前面就是悬崖,让她在甜蜜和矛盾中享受人生最大的快乐。不久,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边折断了,翠翠的命运已无法稳定。她像坠入深渊,天保遇险丧命,外祖父的离世,傩送的出走,点动成线,悲剧似乎具有了延续性。沈从文先生也许心里也不好受,给了故事一个幻想。虽然是这样,悲剧的惯性仍然冲击着我的心,使我不得不猜想着傩送再也没有回来。然而看惯喜剧的我又不忍而想着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让人同时产生两种情感,这大概就是《边城》的魅力。
我喜欢《边城》,但我更喜欢书中的边陲小城。人若是能在一个淳朴的世界里生活,何尝不是一件乐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也飞速发展,边陲小城无法容纳那样淳朴的民风,再也无法成为边城了。我无法再接受一个只在空间上是边陲小城的地方,只能躲进象牙塔里,躲进《边城》,享受人生难得的安静。可是为了生存,我又无法逃避现实中的世界,我只想认同在某一空间某一时间,有一个边城,能容纳人的多余情感。只有在书中,只有在心中。
读了《边城》,让我放弃一切复杂的人际关系、一切繁杂的考虑推理,享受那份独特的淳朴。
长津湖小说读后感篇二
这两年虽然看书写评,却一直在舒适圈里择书,一直想尝试跳出却发现自己欠缺太多,尤其是看别人的文字以后。直至遇见了刘剑梅教授的这本《小说的越界》。这是一本文学评论集,但是我更喜欢作者的说法“补课笔记”,因为听起来会让读者更能感到亲切,也不至于抬高心里的期许去阅读,放平了自己的心态反而能发现惊喜。
作为女性评论家,刘剑梅教授一开始就选择了充满女性的“家”这个主题作为本书的切入口,家我们都熟悉,但是当家里的人跳出了家这个框架而越界了的时候,家又不一样了。有句话说得好能伤到你的往往都是你最亲的人。在“家的忧伤”这个标题下,作者挑选了美国女作家玛丽莲.罗宾逊的《管家》、印度女作家阿兰达蒂.洛伊的《微物之神》以及韩国女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这三部女性关于家的作品。这三部作品风格不一,叙述手段不同,但是却都构建了女性为了追求自由生命的空间而逾越传统家庭的界限相同行为,而书名中越界这个词一路见证了主人公女性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行为。
《管家》里西尔维和茹丝的越界是选择自由流浪,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尤其是当她们烧毁房子,彻底流浪的时候,等于是跳出了传统家庭观念里对“母爱”“家”这两个词的固有框架,在向世人宣布母爱和家可以是西尔维母亲那样的传统家庭模式,也可以是她和茹丝这样的追求突破自身的限制,舍弃一切踏上以往只有男子才选择的流浪旅程,开始她们新的家。
同样是描写违背伦理人常,逃离男性主义社会的掌控的小说,《微物之神》的女主越界了“爱的律法”,爱上了贱民男子维鲁沙,传递和留下的是各种气味,有象征个体的创伤性记忆的微风中即将凋谢的玫瑰的味道,也有代表集体式的种族的气味,更有代表贱民身上的味道那种被社会规定和想象的味道。
而《素食物主义者》的韩江则选择用隐喻的方式,采用了吃肉和树这两个词来隐喻女主英惠向往自由想逃离男性社会掌控的一个思想和心理变化。你会发现就算国度不同,男性专制的是一样的。我们总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在两部作品里体现的很充分,母亲,姐姐,姑姑甚至其他女性虽然受着挨打,虽然事业有成却依旧遵守着男尊女卑的观念,只要有人试图打破她们就会出手阻扰,指责这个破坏者。借用作者的话她们是这个男性专制社会的维系者,这些女性形成了一个共犯圈。所以当阿慕违背了以后,她的姑妈选择处理掉阿慕爱的贱民,所以当英惠选择吃素的时候,母亲姐姐都指责她的行为,帮着父亲强制她吃肉。不同的是,英惠的姐姐突然有了顿悟,开始觉醒了。
是韩江为女性话语找到的一个富有深意的隐喻,也是英惠最后反抗男权压迫、甚至逃离“吃肉”的男权社会的唯一方式。阅读本书的时候,一边阅读一边佩服,感叹这本好书的出现,借用刘剑梅教授对于洛伊的《微物之神》的评价:洛伊的《微物之神》最吸引人之处,是她的叙述语言的那种精确和尖锐的女性感觉。在看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如何描述我心里,但是刘剑梅教授却早已将我要说的写出,书中她对作品的解析精确,来自女性感觉的尖锐,更是精确精准。刘剑梅教授在书不仅引用原文,解说隐喻,更是借用国内外的相似作品来做比较。
这本书值得一次次的阅读,去理解书中的那些隐喻,给自己时间投身其中在书海的这个水里进行属于我的女性水上书写。
长津湖小说读后感篇三
从事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对这个问题想必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刘剑梅女士。刘剑梅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其著《狂欢的女神》《革命与情爱》《彷徨的娜拉》,都是相关主题方面值得研读的作品。不过,以现代文学研究著称的刘剑梅教授其实是在美国接受的学术训练,因此有深厚的西学功底。鉴于西方现代、后现代小说的影响力,参考她这样的学者的观点显然不无裨益。
在《小说的越界》中,刘剑梅教授分享了自己阅读西方作家作品的心得,包括但不限于博尔赫斯、波拉尼奥、布鲁诺·舒尔茨、卡夫卡、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玛丽莲·罗宾逊等人。在其有学术水准但摆脱了学院式晦涩的文章中,她不仅精湛地对小说文本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其文学师承,而且点明了其在小说文体创新上的贡献。此外,她还就小说的边界与定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举例来说,在《家的忧伤——女性的写作》一文中,她将玛丽莲·罗宾逊的《管家》、阿兰达蒂·洛伊的《微物之神》、韩江的《素食主义者》进行了主题相关性对读,从空间诗学的角度对女性与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家如何构成了对女性的束缚与压迫,女性又如何逃离。类似地,在《灵动婉转的散文体小说》一文中,她对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小说中的时间书写、文体并置、、女性话语予以分析,指出它们如何相辅相成将小说的内涵不断深化。
她认为,“因为‘变形’具有无穷的多元性的象征意味和叙述张力”,所以,即便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文学表现形式”。而在《文学如何面对暴力》一文中,她对不遗余力地书写并批判暴力的波拉尼奥的推崇,不仅表现出深厚的文学素养,而且体现出人文学者的社会关怀。在刘剑梅教授那里,小说或文学或艺术可以被定义为梦,一如博尔赫斯的观点,而梦很显然“跟艺术家的心灵创作过程紧紧相连”,拥有各种可能性、情绪和状态。至于小说的边界,与其说是某个有形的约束,不如说是没有边界。就像乔治·斯坦纳,刘剑梅教授也认可一种叫作“毕达哥拉斯文体”的样式,即综合各种形式,突破人为框架,追求小说形式上的自由,放飞想象力的翅膀。
长津湖小说读后感篇四
《解忧杂货店》已经买回来有些时日了,终于在假期里翻开了,一旦开始阅读就无论如何也放不下了。在这本书里,每一章的故事之间都互相联系,如果没有敦也、翔太和幸平三个小偷误入废弃的浪矢杂货店,也就没有后来他们对月兔小姐、克朗先生、汪汪小姐人生问题的解答,更没有后来当这三个小偷盗窃晴美之后发现她就是曾经向他们求助的汪汪小姐,他们自我的反省和救赎;如果没有浪矢先生的善意和坚持,就没有那么多人的烦心事可以得到疏解和引导,也就没有三十三年之后那么多人在“邮箱复活日”投递给浪矢爷爷的感谢信,而正是这封感谢信,碰巧让三个小偷看到,改变了他们人生的悲剧导向。这本书的魔力就在于,它带着你一节节深入,在淡如白开水的叙事中,让你体会到一种叫善意的东西,不论是浪矢爷爷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的回答风格还是三个小偷直截了当毫不掩饰的回答风格,背后都渗透着对人的重视,对个体的怜悯和善意。
文章里的老爷子最后一封信给人很大的启迪,我用老爷子的想法反复思索了你寄来一张白纸的理由。因为我觉得这一定是件很重要的事,不能随随便便地答复。最后理解为:这代表没有地图。如果把来找我咨询的人比喻成迷途的羔羊,通常他们手上都有地图,却没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但我相信你不属于这两种情况。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对你来说,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认为成绩并不是评判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例如:运动会上,能跑步的孩子获得了自信;而在课堂上,不善跑步而英语好的,也会获得自信。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是他们自己不懂得分辨和审视,老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就是浪矢杂货商店的老爷子吗?帮助和鼓励缺乏自信的学生、关怀和爱护留守的学生、安抚和疏导情绪失控的学生、引导和,鞭策误入歧途的学生。
长津湖小说读后感篇五
我很喜欢读周锐的书,我读过他的《中国兔子德国草》《书包里的老师》《幽默西游》……最近我就在读他的《幽默西游》。
幽默西游主要讲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回真经成为斗站胜佛。因为想要一个孩子,于是就和净坛使者猪八戒一起去西凉女国的子母河里喝了一勺水。果然没过几天,他俩的`肚子一个比一个大,只听“砰”的一声就生出了两个小男孩。于是孙悟空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孙怪,猪八戒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猪小能。它们一点也不听话,先是要学七十二变,又是要参加斗法大会,因为它们怕了杨戬的两个孩子—杨不败、杨不输,他们一个会使冰眼,一个会使火眼,所以他们先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又去太乙真人那里吃了他的九阳化阴丹。现在他们既不怕火烧又不怕冰冻,()但赶过去时斗法大会已经结束,因为杨戬作弊才让自己的孩子们得了那块腰牌,于是怪、小能去找金星借来了他的神笔,把无敌小神仙改成了无耻老神仙。后来他们跟不败、不输成为了好兄弟,杨戬和李天王经常会做亏心事,但是怪、小能有众多神仙的帮助一一穿破了他们两个的诡计,而有些时候因为贪玩被一些神仙批评。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如果要管别人,就一定要先管自己,不能因为他是大人做了一些亏心事而不跟其他人说,应该要当场指出那些亏心事。
承认错误,勇敢者也!
长津湖小说读后感篇六
《幸福的.婚姻》一书确实是一本能让任何夫妻从中受益的婚姻指南,非常适合夫妻静下心来共同聆听。我是个笨嘴拙舌,又懒得写点东西的人,但昨天晚上我听了李维老师解读的《幸福的婚姻》,并认真看了读书笔记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禁回忆起了我和老公结婚十八年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忆中那些美好的瞬间,突然有了一种想说说心理话的冲动。
看到有关离婚率的统计,我真的是大吃一惊。我的亲朋好友少有离婚的,但离婚率逐年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李维老师为大家解读的《幸福的婚姻》想必已经让很多维书会的朋友受益。书中讲了问题婚姻的六个迹象:苛刻的开始、末日骑士、被情绪淹没、身体语言、失败的感情修复尝试,糟糕的回忆。书中也给出了帮助夫妻渡过危机的七个法则,可以巩固夫妻间的友谊,也是幸福婚姻的核心。
我很欣赏法则三中的一段话:每桩婚姻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结局,原因在于夫妻的‘’感情储蓄’’不同,那些互相靠近而不是远离的夫妻就好像是往“感情银行”存钱。细细体会真是很恰当的比喻。法则三中还提到夫妻间要进行减压谈话,这对一桩幸福的婚姻很有必要,它可以拉近夫妻间心灵的距离。
我和老公自结婚十八年来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睡前聊天沟通,即使在老公因下岗外地打工,我们两地分居近十年,每年累计仅有一个月两人相聚时间,我们也没有间断过睡前聊天的习惯。电话、手机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交流沟通的工具,就算是每天按部就班,无事可聊,也要彼此问候一下。记得在女性丽智蜕变系统培训时,bonnie老师数字生命能量学的课上,老师通过我们的生日数字提到我们夫妻曾长期分居,常通过电话互相沟通时,我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激动得流泪。
那是因为当时想起了自己曾因想念老公而心痛半夜醒来,想给老公打个电话诉说心里感受又怕打电话吵醒他时的复杂心情。现在老公只要回家就会给我和孩子每人一个拥抱,这是幸福的拥抱!身体语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最后作者也给了出了改善婚姻的五个建议:道别、重聚、赞美与欣赏、喜爱、每周约会。另外我认为一桩幸福的婚姻缺少不了夫妻间的绝对信任。正是我和老公之间彼此信任,坦诚相待让我们相处时少了猜疑而心情愉悦、放松。
非常感谢老公一直以来的理解、信任、包容、关爱!这让我感到与之相知、相爱、携手一生是我此生的幸运,让倍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