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反思总结篇一
这个学期即将过去,回顾过去的一个学期,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我担任一年级一班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年级是学生刚刚由幼儿园升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学生发展阶段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
备课。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上课。 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及时复习。学生学的快同时忘得也快,为了牢固掌握学过的知识.,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对后进生根据不同因素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和鼓励的方法, 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寻找发光点的态度,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优点。鼓励发言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做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更重要的是没有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学校家庭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家校沟通还不够到位,没有做到第一时间反馈 第一时间了解,对新课标还没有深入学习 没有深刻理会到学校的对教学工作要求。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注重个人的业务学习和提高,总结心得体会、反思,积累、学习教学经验,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实践中应用等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习形的教学工作习惯,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认真落好学校教育工作的要求,做学校和家长了解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努力为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量。
在工作中积极的反思,积极的做好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总结,根据学校的安排认真的安排各项工作。
一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反思总结篇二
生:粉笔、糖、……
师:其实里面装的是铅笔。上课之前老师想跟你们玩猜铅笔有多少的游戏,愿意和我玩吗?
生:(兴趣极浓,大声回答)愿意!
生:(自由猜测)6,9,15,…
师:同学们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呢?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把铅笔拿在手上边数边摆在桌上)
1,2,…,15,有15枝,你猜对了吗?(台下猜对的学生发出一阵欢呼声。)
师:好,我们再来猜,(教师在桌上再添铅笔)现在有几枝?
生1:20枝。
生2:5枝。
师:原来有15枝,再添上去,应该怎么样?
生:肯定比15枝要多。
(自由猜测,在猜测的基础上数数发现有20枝。)
(评析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猜一猜铅笔的数量是多少”,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当学生把估算当成胡乱猜测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检测估算正确与否的策略与方法,加强对学生数感与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师:我们再来猜。
(变20为26,重复经历猜――数的过程。)
师:好,我们猜最后一次。(教师在桌上拿掉了4枝)现在猜猜有几枝呢?
生1:肯定比26少了,18枝。
生2:20枝……
(教师与学生一起兴趣浓厚地一枝枝数着:1,2,3,…,22。)
生1:很麻烦。
生2:很累……
师:对呀,一枝一枝地数这么麻烦,那有没有好办法使铅笔摆起来别人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枝呢?可以和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师巡视,加入学生的讨论中。)
师:好,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呢?
(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几种数法并标上序号。)
生1:2枝2枝地数。
生2:5枝5枝地数。
生3:把10枝扎成一捆。
……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种数法,你们比较一下,觉得哪种数法最好呢?
生:把10枝扎成一捆的好。
师:为什么把10枝扎成一捆,就能很容易看出有多少枝呢?
生1:2个2个或者3个3个也要数好几次,也比较麻烦。
生2:10枝扎成一捆,一看就知道有10枝了,然后就接着一捆一捆地数:
10,20,30,…
师:对,一捆就是1个十即10,二捆就是2个十即20,三捆就是3个十即30,……,九捆就是9个十即90(板书:1个十是一十,2个十是二十,3个十是三十,……,9个十是九十,学生齐说),再数数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了。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多次猜铅笔,然后一枝枝地数铅笔的活动,使学生感觉到当铅笔数目多时,一下子不容易看出是多少,激发学生去寻找好方法,以便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在反复数的过程中,学生领悟到10枝扎成一捆。
一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反思总结篇三
“100以内数的顺序”是在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数、组成、读写以后的一个知识点,由于100以内数的认识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而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本节课开始,采用动画机器人讲话做导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轻松自然地进入课堂,便于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向学习内容,使教学自然巧妙的展开。
第二,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放手学生在已掌握的百以内数的知识基础上,去独立完成百数图的填空,从而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的鲜明表象,为进一步加深对各数的顺序的记忆,也为理解和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打下基础。
第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操作,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体会数学的多姿多彩。教学中,让学生给十位、个位是3的数涂上不同的颜色,不仅使学生清楚地知道100以内各数的排列顺序,而且深化了对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的理解,还激发了学生探索规律的好奇心。在全体学生参与涂色游戏探索规律的同时,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进一步培养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四,数学游戏的设计,有利于“寓教于乐”,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并注重联系生活,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资源,运用所学的教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在充分动手操作、探索规律的基础上,加强了对100以内数的顺序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和巩固了百以内数的概念,体现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能力;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一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反思总结篇四
作为新教师,首次面对的就是教学一年级的新生。教学经验上的不足使我有了很多的困惑和徘徊,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是更多的是鼓起勇气、重拾起对教学的热情向前进,一学期过去了,有必要对这一学期进行下总结。
1、不局限于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适当重组教材,做到能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例如:在教学“第几”时,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全班学生一起来参与活动,学生兴趣很浓厚。先让学生一起准备好,我说:“第一排”。那么第一排的学生就迅速的站起来。在说第几排的时候,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把“第”字拖长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中充分体会第几的概念.
2、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如教学“6的组成”时,学生不仅能总结出5种组成方法,还会把5种方法并成3种。又如,在教学完0~10这11个数字,我让学生编一套操来形象的展示这11个数。可以用身体,手等。在第二天的汇报交流时,我惊喜的发现了学生巨大的创造能力,每个数字在学生的深动演绎下变得活灵活现。
3、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通过对房间里的东西进行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同时,学生又对分好类的东西放在哪里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分鞋子时,学生把皮鞋放一层,凉鞋放一层,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和分类带来的方便。
1、我虽然在师范的学习中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也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很多在书上介绍的教学方法照搬到现实教学中并不适用。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在本学期我试过用严厉的教学态度,也试过用温柔可亲的教学态度。但效果都不持久,在下学期,我也许应该运用“严”和“松”并重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但何时“严”何时“松”是我作为新教师要在今后几年里好好探索和把握的。
2、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我希望是在一年级能用到课件的课都用课件演示生动的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样,课堂纪律也会好很多,但是由于时间的问题,我所做的课件都比较简单,无法真实再现生动的画面,再者,从网上以及和各位老师交流课件还不够,这是我在下学期要努力的方向。
3、一年级学生起点不同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特别是我教学的一个班级,程度好的学生对于难题点拨以下就能自己理解和明白,但是程度较差的学生说了三、四遍也不是很消化。如何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总之,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给了我很多需要反思的方向和提高的建议。希望下学期我会有所进步。
一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反思总结篇五
《捆小棒》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对于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孩子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建立数位概念却不清楚。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我首先从学生数喜欢的东西入手,力求体现师生间的双向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数一数”“捆一捆”“拨一拨”“说一说”“画一画”,初步体验10个一是1个十,以及11~20各数的顺序及大小。教师提出“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关于这些数你还知道些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十个一捆的观念,建立 11--20各数的表象。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操作、交流、讨论,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成功之处:
1. 激趣引入: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2. 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运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的回答立即获得反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练习设计:目的明确,有趣味性,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渗透了美育、体育、品德教育。
一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反思总结篇六
1、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帮助了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备课时,我把练习八上的第2题和第3题设计成两个游戏。如:第3题我把题目中的数打印出来剪成小纸片,“盒子”是用两个条装的烟盒用红纸糊上,把“大于60的数”和“小于60的数”打印出来贴在盒子上面,请两个学生抬着盒子让别的同学把自己手中的数投向相应的盒子里面。投对的,下面的同学给予他掌声鼓励。投错的,下面的同学默不作声。游戏中,学生们的情绪高昂。
2、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考虑到必需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如:学生们认为最不行的一个学生,我让她抬着投数的盒子,另外两个也让他们参加到了投数的游戏中。
3、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备课时,我考虑到所讲的内容和练习题不在一页上,一年级的学生在翻课本时好多同学动作慢,我就把例题和相应的练习题用电脑汇集在两张a4纸上,学生对此感到很新鲜,一上课他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学习上,时间得到一定程度的节约。
4、教学设计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即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一年级的小朋友对这一特征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尽量设计得形象、直观。如:例8时中的两只母鸡我从网上下载了不同颜色的两只打印出来剪成逼真的鸡,在教学时,加上我的循循善诱,学生很容易的比较出了两个数的大小。另外的四个计数器我也打印在a4纸上,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也很快地写出了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和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1、没有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如:在请一个学生上台来给“十位上是3的数涂上绿色;给个位上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我看学生在找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时找得有点慢,我就在旁边提醒。如我给足学生时间,学生会找出来的。还有就是学生在做排列数的大小游戏时,学生有一个数的位置安错了,我就在旁边提醒,由于提示语过于明显,学生马上改正了错误。我当时应叫学生好好想想,不要提示他,让他自己找到数的正确位置。
2、有时语速过快,亲合力不够。有时我讲着讲着不知不觉语速快了起来,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也就谈不上语言的亲合力了;而语言的亲合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年级小朋友对老师的“向心力”。
3、课堂总结理论化,不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如:在总结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我只说:“先看数位,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相同的数要看位,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其实我应边说理论边在黑板上例举相应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所说的话。
总之,“失败是成功之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注意改正自己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总结和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反思总结篇七
在本周四根据学校安排我上了第八单元中的《解决问题》一节,本节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不同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解决同一个问题,训练算法多样化。
2、落实四能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有效地去组织课堂,完整的表达。
解决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前一阶段的学习,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能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具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最终让孩子把已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首先,在唤起与生成环节,通过考眼力,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为新课做准备。接着出示口算。复习已学过的计算方法,为后面解题做准备。
其次,在探究与解决环节,通过对“一共有多少人?”的充分探究,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引导找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后面学生自己做题提供了依据。基于此,我在训练与应用环节,就只领着做了第一题,其余的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效果还可以。
最后,回扣板书,回忆本节内容,并总结,教育学生,生活中也是如此,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像在复习口算时用时过多,课件不熟练,检查时只注重了结果,忽视了数据和过程的检查,语言没有激情,忽视了课堂生成等,总之,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总之,我愿虚心学习,做一名优秀的老师。
一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反思总结篇八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总想出色地完成每一次的教学任务,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尽管我们精心准备,还是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仍会出现一些细节性的失误。如何处理这些失误呢?作为一位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自己的方法:
我认为,对于这类细节性失误,由于它的出现,课堂教学已经出现卡壳,正常的教学程序被打破。因此,教师要沉着应付,不能紧张,更不能斥责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主动承认失误,并立刻改正,让失误造成的卡壳迅速消失,让教学继续进行。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的坦诚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更可以取得学生的谅解,既让教学得以顺延,又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
我觉得对于这一类细节性的失误,教师如果公开承认:“同学们,刚才我们有个问题漏掉了……”这样的处理是不恰当的。因为本来这个失误并没有引起课堂程序的中断,它的出现完全可以靠教师的机智去弥补。如果教师公开承认错误,反而破坏了课堂正常授课程序。当然,不是说,对这类失误,教师可以不管不问。这个时候,教师需要的是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比如本例中,对于遗漏的知识点,教师发现以后,可以把它捡回来。这就需要老师动动脑筋,想想如何过渡到漏掉的知识点,在哪个地方插入等等。这样的处理,既做到了有错必改,又不影响课堂教学,我称为瞒天过海。
总之,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小细节性失误,教师必须冷静面对,区别处理,既要有错必改,又要深刻反思,找出原因,避免再次失误。
一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反思总结篇九
本学期,我在一年级担任数学教师。学生刚入学,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生家庭和智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力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出学习数学的特殊情感,享受学习。这就是所谓的“音乐无负担”。
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知识本位”的理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创新活动,以“快乐、真实、活动”为特色,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寻找普通动物拼图、做小医生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了学生的眼、口、手,为学生创造了操作和实验的机会。
1。备课。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熟悉本学期的教材。在学期中,关注单元备课,掌握各部分知识在单元和整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思考学生如何学习,学生将遇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教材的编写应体现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练习和设计练习的作用。
2.班
一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反思总结篇十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尤其是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几点体会。
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在教学《11-20各数》时,我创设了超市的情境,让学生在逛超市的情境中学习数数、认数和写数,学生学起来很感兴趣。
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先告诉学生我手里有一张11到20各数的卡片,让学生猜猜是几,然后回答:“大了!小了!对了!”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11-20各数并比较出了大小,增加了数感,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如在小组中可以进行"夺红旗"比赛,在全班男女同学比赛,在个人中可以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