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是一种重要的社交规范,它有助于增进人的形象与信任度。文明礼仪的培养需要时刻保持警觉,通过自我反省和不断修正,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是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小贴士,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有哪些篇一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中职会计教学的开展需要遵循以实践为基础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宏观角度展现实践的检验性,强化学生的实践操控能力,为学生更好的进行社会生活和实践提供了基础。对于我国中等职业会计缺失实践教学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优化措施。
1.强化对实践性的认知。从理念上强化对实践的认识是优化基于实践视角的中职会计教学工作的第一步。从本质上来说,学校、教师乃至学生都需要理性的认知和分析实践教学这一概念,了解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发挥其在具体教学中重大的作用,因而我们想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实践教学的做用必须从理念上强化对实践的认知。
2.强化实践性课程的课时设置。我国中职会计教学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要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数量,优化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实践的作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实践性知识。例如:我们可以制定专业技能等级标准,对学生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进行等级评定,以实习、实训作为评定专业技能等级的依据,提高学生对实践的认知。此外,我们还应不断优化中职会计专业知识内容,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符合时代及企业实际的需求。教学内容要模拟的真实的工作实务,以达到实践检验的标准,不断完善实习内容,使之与现代企业实际业务相一致。
3.优化实践性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在教学手段的创新中融入实践性,在不断优化教学手段的同时合理地融入实践性,此外,学校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和争取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更好地发挥实践的作用。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实训基地,并适当的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实习,可以形成学校、学生和企业为轴线构成的三维空间,以达到教与学、产与教、产与学的多维结合,达到学校、学生、企业的多维盈利,理论与实践,实践与产值的双赢。基于实践视角下的中职会计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合格的中职会计要求是能够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的教学,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素质;并通过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树立学生理财观念,培养其理财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意识,将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收益均衡等现代财务管理观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通过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以体现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成为主体,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基于实践视角下的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对于我国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来说,需加强理论融入实践的认知性,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课程设置,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手段,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本质与社会需求的完美结合,彰显我国中职会计教学改革的与时俱进,在实践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使学生跟上会计制度改革的步伐,适应现代企业会计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凸显出中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使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有哪些篇二
会计是大专学习的重要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科学地开展教学。但是,在现在的会计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忽略了对学生相关的职业道德培训,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职业意识淡薄,不利于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而且现在运用的教学方式也比较陈旧,导致很多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感觉比较枯燥,在学习的时候兴趣也不是很浓厚。
会计其实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记记账、算算账那么简单的工作,需要进行整个财务系统体系的建立。所以,在进行会计教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给学生制订良好的职业道德标准,因为与钱打交道的工作就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扎实的技能,这样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会计是一个和钱、账打交道的工作,所以,拥有专业的技能、细致的工作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职业道德,有时候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忽略了这部分内容,导致学生在刚刚走入社会的时候,会出现违反会计法规的事件,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还不利于整个会计队伍的建设。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标杆,让学生既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还要把单位利益与个人利益进行紧密的联系,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的职业思想,可以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教育学生勇于开拓。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完了学生进行练习,练习结束了这堂课就结束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会,但是一转身差不多全忘了。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在开展座谈会的时候进行互助式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主角,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在内容教学上,要重点进行常用知识的教授,不要把理论培养看成重点,我国新经济发展正处于黄金机遇时期,所以,现在理财管理工作较为复杂,而且会计正在进行电商化的转变,财务人员工作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核算型,还会涉及财务管理,这样财务人员就需要有综合业务能力,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另外,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这样才能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开展大专会计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训练学生在完成学业以后成为一个会计人员,而是要培养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职业人员应该有的素质。
现在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寻找实习单位的时候都很困难,原因是现在学财会专业的学生比较多,用人单位在选择实习学生的时候就会有所侧重,还有对于那些只有初级会计经验的人来说,财会工作的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用人单位喜欢能够直接开展工作的实习生,如果找只会初级内容的会计工作者,就只能做简单的数据统计,无法胜任其他的工作。其实任何一个单位都想要综合性的独当一面的人才,他们可以很快地给企业带来工作效益。会计需要进行长期积累,在整个积累的过程中是要有时间周期的。所以,有些实习都是一种形式,能够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实践课,在进行知识点教学的时候进行实践模拟,在实践中开展知识点的讲解,可以请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授课。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实习时带来的一些问题,当学生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在实习的时候也能够做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对自己的能力锻炼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践教学的时候,要手工和电算相结合,现在电算会计已经普及了,但是手工会计是开展电算会计的基础,我们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他们在学习其他知识的时候才可以更加游刃有余。
现在会计专业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很多人都选择这个专业,导致这个专业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大专教学没有大学教学中的专业程度高,但是也是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运用多种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学到知识,使学生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有哪些篇三
1.1对我国会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目前,我国会计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三个途径:高校教育、企业培训、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这三个途径中,高校教育是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但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第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众所周知,会计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是重理论轻实践,对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性、系统性研究还不够,实践环节流于形式。这不仅影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还会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使毕业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上用人单位的需求;第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现有的实践教学缺乏一套统一、完整的教材,教学内容过于分散,落后于会计实践。同时,实验方案陈旧,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不能满足当前会计制度发展的要求;第三,师资队伍能力有待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师多以年轻老师为主,且大部分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所以实践经验不足,很难准确地引导学生掌握专业实践知识。而且,高校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参与程度不够,他们大多都只注重专业理论的教学研究以及学术水平的提高,不重视实践教学。第四,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目前高校的考核方式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忽视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课程考核主要是以理论考试为主,而实践成绩也只是作为一项参考,导致学生对实践课的重视程度较低。
1.2设定新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定既要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又要包括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高校应该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制定各自的会计教学目标,培养出能应对各行业所面临的各种会计问题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同时,我们还要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构建全方位、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理论体系。会计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想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小组讨论法或案例分析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们探索性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要认真研究会计的实际工作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教学内容的改进上,要将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道德品质有机的结合起来,并纳入教学大纲,体现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我们要丰富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把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习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
1.3改善会计专业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在设定新的教学方案后,我们也要相应的改善教学环境。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校内的实验基地。校内实验基地的建设具体包括电算化实验室、会计手工实验室、计算机模拟手工实验室等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在对这些实验室进行大量硬件投入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注重软件的开发和建设。对会计工作场景和流程进行高度的模拟,扩大经济业务范围,规范业务流程和程序,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其次,注重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一方面可以组织安排老师到企业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去兼职,积累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用有实践经验的人来学校为学生授课,或者专门为教师进行实践指导,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最后,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对学生的考核不仅要重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还要注重对他们的实践能力的考察,要把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同等对待。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应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注重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应结合他们的实习表现,注重对他们的业务操作能力的考察。
1.4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没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再好的实践教学方案也都是纸上谈兵。设定出新的教学方案后,我们还要对其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应从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结果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队伍既包括院系领导,也包括老师和同学,他们将分别根据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监督工作条例、学生评价制度开展质量监控和反馈工作。同时,我们要把老师与学生的评价作为重要的指标进行严谨的设计和认真落实。老师是实践教学方案的执行者,对于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客观性最具有发言权,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老师所反馈的信息。而学生作为教学改革的直接受益者,他们能最直接的反馈教学方案的信息,通过分析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方案中的不足,并对方案进行及时的改进。在实践监控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探讨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宝贵经验,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对方案进行改进。
总之,通过对业务流程再造程序的分析及应用,我们一定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方案。而通过对方案的实施和对教学环境的改善,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有哪些篇四
会计是一门理论和实务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师只有立足专业,及时了解学科动态,站在科研的前沿才能把最新最全的知识教授给学生。科研式教学法是将研究与讨论贯穿全课程的始终,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并以科研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富有积极的意义。
科研,会计,教学,应用
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性工作,必须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法规制度,要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体现在凭证、账薄、报表中,理论和实务操作性都很强。这一工作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既要遵循职业道德,又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必须要具备多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如:社会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与科研能力的培养终极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应用科研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多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比如电大会计专业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本课程主要介绍企业会计六要素各类经济业务的具体核算以及会计报表编制,它可以与实际的会计工作岗位相对应,将其分成一项项独立的核算任务,如:出纳工作(现金、银行结算)、存货核算、往来款项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收入利润核算、成本费用核算、报表编制等。同时,《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建立在《基础会计》课程基础上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学生已基本掌握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加之电大学生绝大多数为成人在职人员,甚至有不少是会计岗位“老手”了,所以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有条件采用科研式教学法。这样有效地建立课堂与会计实际工作的联系,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生产管理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技能,包括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将来能更出色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会计课程中采用科研式教学法来进行教学研究,可以别开生面,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财务会计人才。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少
在极其有限的面授课和应对期末考试的压力下,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则显得不足。会计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而学生学习了课程之后不能立即适应社会需求,需要经过“再培训”,这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
(二)知识面狭窄,学生不会主动获取非课本上的知识
会计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单纯“数豆者”,会计已经从核算型上升到管理型,而作为一个管理者,仅掌握那一点会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书,开阔视野,讲课时可以穿插一些非会计专业类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
(三)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
从教师的职责来讲,教师的职责不在于照本宣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够了,如果只是讲授书本知识,有些内容学生可以不用老师讲,自己就能看懂学会。教师更大的作用是在于启发学生,使学生形成一种创造性思维,老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不要局限于书本知识,鼓励学生多读书。大学的目的在于造就有思想博学通才之人,而不是只知读书不会思考没有思想的专才、工具。
传统会计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基本特点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育模式把学生看作是一块块胶泥,教师通过下达指令,将学生雕琢成缺乏个性、千篇一律的“产品”。教师以自我为出发点来提高产品“质量”,忽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教育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而非教育者的独占。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双方是平等的,忽视和夸大任何一方的作用都会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以学生为本”符合“个性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有选择有创造性地接受知识,从而形成发散思维,敢于向传统挑战。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够
教书只是教育的一个目的,而做人却是更加重要的。会计学家潘序伦给立信会计学院的校训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民无信不立,这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更为重要。但是,我们对于这些方面的教育还十分欠缺。
(一)确定研究项目内容
由教师根据整个教材中涉及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生关注的问题来确定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在立项的教程中要注意,首先是项目的目标性,所选项目应实现教学计划内学科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保证学生掌握应学习的内容;其次,是项目的完整性,项目从设计,实施到完成,必须有一个完整成品,作为项目的成果,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另外,在确定项目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不多,确定项目对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项目容量不能太大,完成项目所用时间要短,避免使学生造成畏难的心理,不利于科研教学的实施。
(二)分组明确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
教师根据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教师再进行调整,指定项目组长,一般每组8人左右,每组好、中、差的学生学生搭配合理,培养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然后给每个组分配任务,教师应将事先准备好的书面项目指导书发给每个小组检查核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项目要求,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小组的项目行动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分工合作,以便于更好地进行项目工作。
以货币资金这章为例,出纳是每个企业必设的岗位,俗话说,是管钱的。对学生作初步介绍之后,鼓励学生到自己所在企业参观询问、查阅有关资料,对出纳的工作任务作详细的调查研究,再与老师一起归纳出纳的主要工作任务: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领取、负责报销差旅费的工作、员工工资的发放、负责票据管理、做银行日记帐和现金日记帐、并负责保管财务章和现金盘点,日清日结。
(三)师生共同探究、合作,实施完成项目任务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对项目实施的步骤,要解释清楚,根据学生的实施情况,及时提示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避免接受力较差的学生对项目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少走不必要的弯路,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结合小组所选择的企业经济业务,针对有关出纳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分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需要亲自实践,如办理存款、取款、转账,这要求小组成员跑银行深入体验;有些操作规范、制度,如“现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等,则由成员自主学习,到图书馆查阅,或网上搜寻,教师则提示他们查什么,到哪儿去查;日记账的登记则按照教材介绍的方法或可以参阅以往学生完成的成果来完成。整个实施过程中,小组各成员之间本着共同探讨、学习,相互配合、协作,教师适当指导的原则来完成任务。遇到问题想办法自主解决。
(四)展示研究成果,学生介绍交流
1、针对电大学生大多都是在职工作人员的实际,组织必要的学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和对话。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把学习内容划分为各个工作任务。每个任务按资讯一计划一决策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价完整的“行动”过程进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达到轻松学习、自主学习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将实际案例引入教学体系中,每个重要知识点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工作流程的认识,融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学习方式、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特别是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就会学得更多,学得也会更愉快,也能较好地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的均衡发展。教学的最后一步程序“评价”,以学生的自评为主,辅以学生之问的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已有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出差距,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激励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主要对方法问题进行指导并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出现频繁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样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加强团结协作精神,体现团队的力量。
2、进行专题式教学和扳块式教学,讲重点、讲精要、讲难点、讲热点,提高教育吸引力和教育效率。由于是专题式和板块式讲授,针对性强、联系实际紧密、备课深入,因此,教学效果明显比过去那种完全按教材逐章逐节的讲授好。
3、编印供学生参与科研式教学中用的参考资料。为增大会计课程的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力,这时就需要教师组织有用的学习资源,如:我充分利用新会计准则方面的杂志、图书、资料,筛选出有利于科研式教学的信息资料挂到电大在线的课程资源里,及时提供给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校园网上建相应的文献库:能让学生迅速查到最新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有关的典型案例等相关资料。设置出如中国会计网、中国审计网、中国财经网、中国财税网等相关链接。为学生自主探索营造良好的环境。利用教师组织的这些学习资源,学生能迅速查找到相关资料,获得对问题本质的深刻理解、提出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生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但不应有过多的干涉,让学生充分发挥手动性和积极性,大胆地提出假设和解决方案。由此可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着,在教师的支持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
(五)师生共同测评,评价成果
这个阶段是整个项目活动的总结,是对项目活动结果的检查与评估,是开展项目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完成了作品,基本上完成了项目活动的大部分内容,要做就是各项目小组进行项目活动成果的汇报交流与展示。
汇报内容包括项目成果的汇报与交流,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的办法,收获与感受,活动小结等多个方面。项目的评价内容,一是对项目活动成果评价,如计划合理性,项目完成情况及作品的质量等;二是对学生项目活动中表现情况评价,如小组合作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创新性,是否听取成员和教师的意见等方面。评价的方式在项目汇报完成以后,由教师、项目小组及学生个人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确在项目学习中自己的优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完善以后的项目学习。
科学是研究未知的东西,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新。国内外的当代教育专家普遍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的创造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高等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精选、综合和分析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井在综合、分析、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创造能力。学生在经过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各种问题的全过程,受到全面锻炼,井从问题的决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奋发学习,虚心求教,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科研式”教学法不仅培养了学生较强的研究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发挥了个人潜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研素养,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黎莉,镣伟民,李寝芝。跨世纪高等教育应注重培养创造性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1997,5。
2郭汉民。研讨式教学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高等教育,1999,4。
3吴小红。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4陈爱群。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0。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有哪些篇五
摘要:中国中职教育几起几落,通过总结人才培养代表性的几类模式,从实践出发,在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出现的问题上,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从而推动中职教育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试图探索一条既能吸收国外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经验,又具可操作性的适应中国基本国情的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人才;中职教育;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简称中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一、中国人才培养模式类型
1.五阶段模式。是从“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五个阶段入手,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和一般系统理论、营销学、技术经济学、质量管理学等现代科学理论,设计开发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2.产学结合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将学生的培养与校办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在校办企业中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学校与企业合作相结合,把通过前期理论学习的学生安排到合作企业中的学生实训基地,进行后期阶段的生产性实习;为了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校自办或引进企业到校内创办生产性实习工厂;在学生学习期间,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完成职业技能的形成,直接引入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从而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取得社会认同的职业资格认证,实行双证制。学校自主开发高新实用型技术项目,将人才培养灵活运用到项目开发研究当中,以项目开发带动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支持项目开发。
3.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突出中职人才在市场中的位置。首先,长期而细致的社会经济情况调查是专业设置的必须功课。只有通过对地方经济和产业机构变化的跟踪调查,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建立起来的专业才能够对学生的就业起到提升作用,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才需求的结构变化。其次,强调成功专业的品牌效应,树立优质院校知名度,不断开拓市场,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已有专业随时进行有效的灵活的调整。
4.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必须签订一份用人和人才培养协议,也即是“人才订单”。此订单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学校必须按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企业对合乎要求的人才必须录用。
二、中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缺乏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现状水平、道德水平、心理状况等了解;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了解不足,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势政策等的教育时,仍大谈空谈理论,生搬硬套,理论脱离实际,缺乏与变化着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很好地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且大多数中职院校由于师生比例失衡,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采取“大锅饭”方式,有的院校一名辅导员要带上百名中职学生,这一具体情况不论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当然不能针对不同的个体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只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因此缺乏针对性教育。
2.实践教学质量不高。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低是一个普遍的现状。主要表现为:首先,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开来,在中职学校理论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又不能兼顾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其次,学校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的需求。其次,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际。教学内容陈旧,无法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实际要求存在差距。最后,师资队伍的短缺。由于缺乏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教师团队和后备力量,造成经常有设备,而没有能胜任的合格实训教师的局面。要搞好教学质量,必须积极打造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3.师资队伍力量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很所占比例较低,占比例较高的普遍是专科生及本科生,造成师资力量的学历层次不高。另外,教师实践能力偏低,普遍是理论型的,实际动手能力都较弱。大多学校的课程也都集中在基础学段和公共学段,实践型课程只占到1/3强。最后,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和实际操作经验,能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游刃有余“,既能教给学生理论又能教会学生方法的”双师型“教师少之又少。
4.校企、产学分离格局待改变。合作方之间缺乏合作动力。在学校、政府、企业三方中,学校的动力来自就业压力。企业受人力资源过剩的影响,在整个产学结合过程中起分离趋势。产学结合所需要的运行体系并没有完备地构建起来。
三、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1.加强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功能。表现在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育针对性;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改革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做到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针对性。针对具体情况具体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或个体,针对个体的不同思想水平层面,进行有区别、有针对性的工作。
2.建设好中职教育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中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硬件基础。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其建设应尽可能地贴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同时必须紧跟应用技术发展的新动,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先进的机器或设备。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应该本着高效率、示范性、开放型的实训基地。因此它的建设可本着共享、共建、共管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3.完善中职教育的教学体系。一要重视理论教学。中职课程教学不能忽视理论教学要求,并且理论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中职教育的理论教学要避免求多、求全,而应该以应用为目的,深入、细致有效的指导、服务于实践教学。在讲授方法上,教师要坚持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对于不同的理论知识要符合客观需要,根据其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讲授方法。二要突出实践教学。中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后,再通过实际岗位的操练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运用各种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职业能力分解的基础上,要突出实践教学,扩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密不可分,好的师资队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结构合理的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改善学历结构。学校既可以拨出专款,鼓励教师们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学历和素质。也可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通过面向全社会、全球吸引各类高学历人才;第二,加快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应该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利用各种手段鼓励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培养方法上,应该鼓励教师走出教室,走进工厂和企业,让他们积极参与生产管理及深入生产第一线担任技术工作,使其切实提高实践能力;第三,也应该从企业第一线中引进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解决中职教师待遇问题上,教育主管部门从政策方面鼓励“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建立专门的评定机构对其进行考核和评审。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苗喜荣。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d].苏州:苏州大学,2004.
[3]栾晨。“订单式”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探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4]傅培群。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有哪些篇六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本领。本文是在这种形势要求下,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多角度的提出了提高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
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就业时的技能本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出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机会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案的准备、实物准备、巡视指导等环节,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熟练技能的机会,另外,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对大部分同学采用专题操作练习,而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实施创造性练习,例如,在电工方面的教学中,进行模拟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排除训练时,老师可以要求所有学生熟悉机床电气原理图后,并根据故障现象确定故障可能发生的区域范围,对于掌握程度稍好的同学教师只给原理图,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电路的安装图,这样既照顾到大部分学生,也照顾到个别学生。
2.完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相比较而言,中专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他们对专业理论、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例如,电工专业课上,学生们对电有害怕心理,因此不敢去操作。这时就要从兴趣入手,在教学中通过实例激起兴趣,在讲解内容前,先给同学们介绍电在家庭中的应用,特别要讲清电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克服对电的畏惧心理,而且能产生好奇心,在学习中就能保持浓厚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再如,在教学中列举家庭中灯泡有时忽明忽暗、闸刀熔丝经常熔断等故障现象,然后让学生们展开讨论,找出故障原因。指导学生维修电路,从而让学生有了学以致用的乐趣。除此之外,还可通过竞赛、兴趣小组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爱学生,让他们摆脱被冷落的自卑意识,发挥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自我意识性,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要求。在职业教育和管理中,实现以人为本,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3.1"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自信满满地成长。
3.2教师要尊重学生处于变化发展中的身心特征,尊重学生发展的不成熟性,不能把学生当成机器,控制其思想、言行,而应当求同存异,给学生提供更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自由的发展空间,接纳学生对自己行为的选择,重视学生做出的独立判断,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赞许中获得成就感。
3.3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做他们的严师益友。师生交流中,教师要放弃师道尊严的观念,与他们交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慢慢教导,渐渐感化。只要情到深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能改变学生,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教学模式多样化
4.1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实习课程占很大的比重。但是光有技术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知识是不会有高度和宽度的。所以教学必须将理论与实习有机结合起来,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再让实践反作用于理论,让学生们学有所得,毕业以后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4.2利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中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学习积极性就不高,所以教师更是要想尽办法在课堂上吸引住他们。利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等辅助手段进行教学,能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3项目教学。项目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在项目中实际应用知识和技能,达到学习知识与锻炼技能的目的,而不是简单的间接经验的传递。项目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但项目教学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
5.适时让学生到企业实习,提高实践能力
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我们要把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因此,要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去,充分利用好企业工作现场和最新的生产技术,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在企业接触到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进而对现代化生产工艺熟悉了,并通过学习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充实了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这样一来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到企业去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做人的本领,因为企业实习是学生走向就业、走向社会的实习基地,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因此,在企业实习中,我们要让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学习工人师傅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还通过在实习劳动中引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达到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相对接,最终实现学生技能水平与就业岗位的相匹配。
6.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在中专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中,实践动手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内容。在对学生评价过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淡化期中期末的评价,深化学习过程评价。如:
6.1将成绩百分制改为相对模糊的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几个等级,这种评价方法可减少学生对于考试分数的过分重视。
6.2对学生的课程理论、实践操作、态度以及学习过程小组合等方面的情况综合打分,形成"综合成绩"。"综合成绩"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6.3给学生加"奖励分"。在对学生评价时,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些问题有独创性见解、独到的思路和方法,或在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中获奖,或学生有创新发明的,根据相应取得成绩加上"奖励分"。这种评价方式能鼓励学生广开思路,求索创新,为一批有个性、有创造性学生的脱颖而出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机制。
总之,在提高中职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在课前精心钻研和组织教学内容,课堂上少讲、精讲,不断改进完善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放在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就一定能够探寻出更好的方法,更好的促进中职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为中职生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