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欢迎词中,适当的幽默和感谢字句可以为开场增添一丝轻松和愉快的气氛。在写欢迎词时,我们应该注重个性化和创意,以吸引来宾的兴趣和关注。以下是几篇经典的欢迎词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倒)及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3.了解水罐的四次变化原因,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体会有爱才有幸福。
1、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2、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心型书签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给我们一种神秘感,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会想到什么神话故事呢?那么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而着迷。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了解一下它的来历,你们愿意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吧!(板书,指出钻是多音字)
二、读题质疑
1、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创设情境
1、看动画,听故事(不用录音,配乐教师讲故事)
2、交流: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吗?
四、初读课文
1、提要求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求助生字表,或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2、根据读书三个层次自测,分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读音、听感情,然后评价。
3、读好词语
4、读关键句子、排列句子顺序
五、再读课文
2、交流:为什么说小姑娘的心像钻石一样闪亮呢?你能用读书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吗?
六、细读课文
1、随机指导学生读2、3、5自然段
2、教学第一自然段:这一切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啊?用读书的方法告诉大家。
(1)抓住重点词进行字词教学
3、引出第六自然段:在那么一场旱灾里,我们认识了这位小姑娘,她的心像钻石那么透亮,故事里说:“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
六、填空小结
很久很久以前,()发生了(),一个小姑娘虽然自己(),但还是把水(),小姑娘的心就像()。
七、指导写字:银(动画展示,学生临描)
八、课后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故事情节画成几幅连环画,并在下面用文字作简单说明
一、读题导入
二、来当导演:
2、速读课文并思考:小姑娘的水罐有什么特点?它发生了几次变化?
3、交流
4、看画面回顾主要情节,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情节是哪一个,说明理由。
三、我来当演员
1、每一小组选择最喜欢的情节,反复朗读后进行表演。
2、表演交流,评点感悟
3、思考:什么让小女孩的水罐变得如此神奇呢?
四、小结:同学们通过当小导演和小演员,深刻地体会到了小姑娘有一颗像钻石一样的心,并故事中明白了爱是帮助,爱是互相关心,爱是一种行动,当我们拥有爱心的时候,就会感受幸福,拥有快乐。
五、课后作业
a)制作一张爱心卡送给你想关心的人
b)了解自己是哪个星座的,为这个星座的来历编一个童话故事。
引文来源23、七颗钻石教案集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过程揭示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七颗钻石》这篇课文,知道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干旱到什么程度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告诉大家。(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
二、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就在这样干旱的情况下,一个小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让我们迅速地读读课文,找出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课件)
适时板书。
三、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第二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体会,说的同时指导读。
*抓住“喜出望外”理解小姑娘找水的累和对母亲的爱。(次重点)
3、读到这里,你们知道水罐变化的原因了吗?
4、师:让我们用朗读来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学生齐读。
(二)第三、四自然段
1、师:水罐后来又变成了银的、变成了金的,是什么原因呢?读读课文,说说你的体会。
2、学生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朗读感悟小姑娘对小动物的爱和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三)第五自然段
1、师:在大旱之年,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了,小姑娘渴吗?(渴)你从哪看出来的?(再也忍不住了、咽了一口唾沫)
2、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咽了一口唾沫”(肚子饿了,看着别人在吃着香喷喷的食物,你会怎么样?)从这里你了解到了什么?(小姑娘口渴难忍,但她还是克制着自己)
指导朗读。
3、师:小姑娘在那样口渴的情况下,还是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这时,又一个奇迹发生了。
指名读最后一句。指导读。
师:在旱灾之年,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出来,人们的心情会如何?
4、师:是什么原因让水罐又发生了变化呢?
(四)第六自然段
1、引读: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课件出示星座图)
2、师:可是,钻石为什么会升上天空变成星星呢?(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四、拓展延伸
师:这个罐子之所以这么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们都充满了——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板书)
五、总结
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歌词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看短片)愿我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拥有神奇的力量。愿我们的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六、爱心作业
制作爱心贺卡,送给你周围有爱心的人。
板书:空水罐——装满水——银——金——七颗钻石——大熊星座
神奇
小狗女孩陌生人
爱心母亲
提供依恋晴
转载自庐阳教育论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9篇《《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及概括能力;
2。激发学生的想象及联想能力。
1﹑重点:
(1)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学会运用丰富的想象写作。
2﹑难点:利用丰富的想象写作。
3﹑课型:自读﹑讨论﹑合作﹑探究。
4﹑方法:指导学生:听———议———想———写(含续写故事)。
5﹑素材准备(教具):收录机﹑朗读磁带﹑生字卡片﹑自制挂图。
一课时
(一)童话故事导入
1﹑故事(略)
2﹑老师讲的这个故事还不够生动,下面请听俄国老人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七颗钻石》里为我们讲述的动人的童话故事吧!(板题)
(二)分工朗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内容。
1﹑分工:男生读首段;女生读尾段;课代表读第三自然段;老师读第二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好!
2﹑朗读﹑评议。
3﹑听录音朗读。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5﹑整体感知: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内容呢?
明确: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最后水罐神奇地变成七颗星。
(三)探究
1﹑自渎课文思考:(采用:批批﹑画画﹑点点的方法做上记号),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思考题。
2﹑分组讨论思考题:(过程略)
3﹑交流讨论结果:
(1)小姑娘累倒在草地上,为什么她醒来时,水罐里竟装满了水?
明确:小姑娘舍己救人,她对母亲的孝心和爱心感动了上帝,从而体现出爱的神奇力量。
(2)小姑娘的爱心在文中共有几处体现?童话中仅仅是小姑娘一人有爱心吗?
明确:a﹑为母亲找水b﹑用水救狗c﹑给路人水喝。
生命垂危的母亲在最后关头却不肯喝水,把水让给小姑娘喝,这里体现了母亲对儿女的爱心。
(3)爱心行为处处可见,在我班里曾发生过哪些动人的故事?请讲给大家听听!
明确: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
(4)你认为文中的小姑粮是怎样的人?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吗?(边交流。边朗读)
(5)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
明确:爱得力量是神奇的,作者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6)爱得力量是巨大而神奇的,这种神奇性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或: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明确:通过水罐的几次变化表现出来的[板书],那么,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见板书设计)
(四)实践活动
1﹑交流并积累
(1)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收集了哪些有关爱心行为方面的格言﹑警句?讲一讲,让大家一起分享。
2﹑仿写句子
例:爱心如妈妈亲切的抚摸;
爱心如朋友
爱心如同桌
列夫·托尔斯泰由天空中的七颗(北斗)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1﹑请你为课文续写故事结尾。
2﹑课后习题三(任选一题完成)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一、解童话的特点及教育意义;
二、爱心的神奇力量;
三、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变及变的原因;体会童话的教育意义。
难点:领会利用丰富的想像构思文章的结尾;学习运用丰富的想像写作。
教学方法
读——议——想——接。
教学用具
投影仪,自制投影片。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曾经读过童话吗?既然大家读过这么多的童话,那童话作为一种文体,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畅谈,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基础训练p65第二题并补充有关资料。投影显示)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篇幅可长可短,要求用接近儿童的口吻、心理去描写故事,可采用拟人、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静夜,当我们仰望星空,在那北方有七颗很亮的星,它们排成斗形,像七颗钻石,指示着北方。关于这七颗星在遥远的俄罗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现在就请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给我们讲一讲。(板书课题——七颗钻石)
(投影显示本课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变及变的原因;体会童话的教育意义。
难点:利用丰富的想像构思文章的结尾;用丰富的想像写作。
1.对于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了解多少呢?(学生出示课外查找的材料,教师结合课本注解一予以总结,学生完成基础训练p65第二题)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把握字音,读出感情。
干涸焦渴舔唾沫清澈(投影显示,提示学生注意以上字词)
学生齐读课文
3.本文非常简短,大家读过之后,能否用自己的话将其复述一遍呢?(学生讨论后,选派代表复述,并由学生做简评)
4.现在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小姑娘的爱心行动有哪几次?她的水罐又神奇在哪里?为什么要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呢?(学生稍做讨论,教师适当引导。投影显示)
爱心表现:1.小姑娘对母亲的爱;神奇的变1.变成水;
2.小姑娘对小狗的爱;2.变得端端正正;
3.母亲对女儿的爱;3.变成银的;
4.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4.变成金的;
5.变出七颗大钻石。
变的原因:爱心的巨大作用(让水)
5.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歌颂小姑娘纯洁的爱心。(学生自由回答,体现爱心即可)
6.课文的结尾作者意在表达怎样的美好愿望?(学生自由讨论)
作者表达了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7.(1)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
(2)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练习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小结:本节课我们听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又知道了一个美丽的童话。在童话中我们看到了小姑娘爱心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被那神奇的想象吸引到梦幻的世界。希望我们人人都有一颗爱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基础训练p65第五题。
附板书设计
二十三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爱心表现:1.小姑娘对母亲的爱;神奇的变1.变成水;
2.小姑娘对小狗的爱;2.变得端端正正;
3.母亲对女儿的爱;3.变成银的;
4.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4.变成金的;
5.变出七颗大钻石。
变的原因:爱心的巨大作用(让水)
文档为doc格式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1.了解童话想象丰富的特点。
2.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习小姑娘美好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想象创设故事,表达思想情感。
2.体会爱的神奇力量,学会用爱来美丽人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走进童话世界,导入新课
1.设问激趣。
(1)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或者读过的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
(2)说说故事梗概。
(3)探讨童话特点。
(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
a.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育儿童。
b.语言通俗、生动活泼。
c.情节曲折、离奇。
2.导入新课。
无穷无尽的宇宙,瞬息万变的苍穹,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月亮让多少文人为之倾情咏叹;浩淼的银河让一个千年传奇充满神话;一个星座与我们每一个人有着一种牵扯不断的情缘吧……同学们,你是什么星座?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北斗七星,也就是大熊星座,你注意过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伟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来看看大熊星座的奇妙来历。
3.简介作者。
(先看注解,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作者的材料,相互补充。)
教师明确:作者国籍、主要作品、作品的主要特点。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读到了什么?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三、对话互动,共同探究
思考:
1.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主要形象?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提示一:水罐、善良的小姑娘及其同样善良的母亲、七颗钻石、大熊星座。
提示二:水罐神奇地变化,一次次突显出小姑娘爱心的崇高与伟大;水罐不断变化,爱心随之深化;七颗钻石是爱的象征;七颗钻石变成大熊星座寓意爱心像大熊星座,普照人间。
(学习小组自由讨论。)
提示:
(1)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想象的丰富性、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
(2)紧扣文本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深化主题的。爱心主题随着水罐的变化,不断深化。
3.理解文章结尾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畅谈感受。
(学习小组展开讨论。)
提示:
(1)钻石的价值是贵重的,小姑娘的爱心同样是宝贵的;再一次明确文题的寓意。
(2)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天空永放光芒,普照人间。主题得以深化,感情得以升华。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围绕“爱心”畅谈感受。引导学生由事入理入情,避免空谈。
(4)归结本文语言的特点:通俗朴实,把情感和道理寓于叙事之中。
四、再读文本,拓展训练
1.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狗、母亲、过路人,你将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2.你读完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五、师生共同总结(播放《爱的奉献》)
提示:
1.童话的特点:丰富合理的想象,离奇曲折的情节。
2.学会用爱心美丽我们的人生;在领受爱的同时,也去付出。
【资料宝藏】
1.评余映潮的《七颗钻石》观摩示范课(浙江省松阳县民族中学卢慧琴)
一、课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
课堂伊始,余老师就在朗读方法上进行指导,先让同学们齐读,提出读书的要求:1.用童声读;2.读出故事味、3.读出事中情。这要求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创造、诗意的引导。读完后作出评价:流畅,这是一个优点,缺点呢,语速有点快,要用童声来读,去感受故事的内容,要读出故事味来,要注意抑扬顿挫。然后再按照要求各读各的,先范读一点点内容,再让学生娓娓读来,尽显童话的韵味,尽显童稚的纯真、尽显人物的感情、尽显课堂的诗境。自由读完毕后。还请一位小姑娘读第二段,强调读出故事味,读出文中情。完了评价:读得好,那么好听的声音!再请一位小男孩读最后一段,要求怎样表达文中的意味。评价:你读得好,你们注意他的停顿了没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这一段要读得慢一点,为什么呢?过一会儿讨论了就知道了。自然地又引出了下面的话题。在教学中我们看到余老师对朗读指导上的特色,让学生在不同种类的读中即品味文意又体会到不同读法的妙处,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独具特色的课堂设计,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在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的过程中,余老师的课堂设计以板块式思路为主,一节课就是几个板块的组合,其教学过程就是“块”与“块”的碰撞。所谓的“板块式思路”即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块”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这几个“板块”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是有机整合,其最高境界或者说最终目的便是几个板块的浑然一体。板块教学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语文课堂繁杂无序的问题,让教师有一种可操作性,给人以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感觉。《七颗钻石》,余老师就构思了这些板块:活动一(旅行第一站)——进入录音棚(读课文),活动二(旅行第二站)——畅游智慧泉(研究课文),活动三——来到创作室,活动四——描述小姑娘。整堂课的气氛轻松愉快,似乎文中内容真的是同学们在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使课堂充满情趣,而在创作室,又使学生找到自我,展现自己了的才华。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语文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上,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语:“非常有层次”、“我同意你的看法”、“真好,真好”、“答得好”、“他说得真的蛮好”、“瞧!你说的多棒!”、“那么好听的声音!”、“这个情节很合理”、“你也很聪明”、“你的悟性真高!”、“你的感受真切”、“你也有一颗纯洁的心”……诗样的话语,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盛开的必然是同样诗样的花朵。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最美的诗,课堂上, 余 老师尊重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得来的体验, 余 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有时加以适当的引导,教师把学生的回答提高到理论的角度,如:第一个问题:(写景的作用)渲染了环境的严酷,文学作品在写人物的时候往往以环境的描写来烘托,有时设置的是狂风暴雨,有时设置的是漆黑的夜晚,有时设置的是深山老林;当然,心情好的时候设置的是和风细雨。这样的一笔,就是起着烘托人物,设置背景的作用,记住:写风写雨,写森林写太阳,写旱灾,笔无虚设,是实实在在的一笔。对第二个问题,引导: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多角度地,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人的性格,使故事曲折有致,池水掀波。第三个问题,引导:照应之美,美好穿插,诗意的烘托;第四个问题:(结尾)结而不尽,意味深长。这些既体现了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让我们真切感受到 余 老师对学生心灵的呵护,使每一个孩子都大受鼓舞,他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尊重孩子的心灵感受,开启孩子的诗心,这也正是 余 老师赤诚的诗心所在。
四、新课堂,是平等的课堂,绿色的课堂,生态的课堂,是充满诗境的课堂——教学用语的美。
初读课文后,余老师出示四个问题“不写第一段不行吗?不写小狗和过路人不行吗?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最后还问:“你也能问上一句吗?”连问题都诗一样的美。课即将结束,余老师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想一想,轻轻描述一个好梦;试一试,快乐地描述一个场景;诗样的话语,引发诗样的答案。新课堂是“聊天室”,余老师和学生在这里平等对话、友好交往。这是心与心的交换,情与情的相牵,思与思的碰撞,神与神的交融。
课文结尾,“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小姑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是一个童话形象”“善待别人”“让上苍感动的人”“阳光女孩”“有钻石般美好心灵的人”……这里,余老师没有刻意去求顺、求实、求纯、求完美,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内心的独特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师生之间的活动才是最有价值的。
课文的小结:读起来,让我们心情激荡;说起来,让我们发现闪光;想起来,让我们思绪飞扬。这,既是对课堂的教学过程的小结,更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自信。
五、新课堂,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是充满诗趣的课堂。
在抛出问题后,余老师引导学生自选一个话题,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获得的体验,解决着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课堂上洋溢着善于发现,勇于探究的欢乐。这里,教师的身份已经由知识的垄断者演变为学生读书的对话者。《七颗钻石》结题,余老师仍不忘课堂诗趣的烘托:读起来,让我们心情激荡;说起来,让我们发现闪光;想起来,让我们思绪飞扬。
语文是最富情感性、审美性的学科,和诗有着特殊的血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由此产生的心灵感应和生命体验正是诗中的真、善、美。语文课堂的教学应凭借诗情的激发,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动,应凭借诗意的追寻,让学生焕发诗一般的创造智慧和优美意境。余老师的课堂正是这种诗情的激发、诗意的创造、诗趣横生的课堂。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诗意的熏陶之中,不由得诗意大发,课堂上精彩纷呈,学生妙语连珠,情不自禁地也成为一位小诗人。
其实,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仔细探究,如:课文的导入(把学课文当作旅行),教师的导向,学科知识的渗透(衬托的运用等),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活动贯穿课堂始终,教师只作穿针引线)。
纵观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特点,我认为遵循了新课程的理念:
深入挖掘教材,密切联系生活,落实知识,培养了阅读、理解、分析、思维、表达等能力;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建议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
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小姑娘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水,虽然又累又渴,但没有舍得喝,急着赶回家去给妈妈喝,被脚底下的小狗绊倒,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这部分可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水罐变成银的:小姑娘分了一点水给绊倒她的小狗,小狗变得欢喜起来。课文第一段写到,“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小姑娘绊倒在它身上,它也只是哀哀地尖叫。小姑娘没有怪小狗绊倒自己,还把自己舍不得喝的水分给它喝。体会小姑娘的爱心:小姑娘不但深爱着自己的母亲,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动物,体现出她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
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就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小姑娘强忍住焦渴,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这部分应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给小狗水喝的时候,小姑娘还牵挂着母亲,所以她分一点水给小狗;而现在从母亲手里接过水罐后,她把水毫无保留地送给了过路人。这里再次体现了小姑娘的爱心是广博而无私的。
3.关于大熊星座
大熊星座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是终年可见的一个星座。它由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大的斗勺形,人们通常叫它“北斗七星”。古代的希腊人却没有把这七颗亮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星座,它们是把七颗及周围的一些暗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星座,并形象地命名为“大熊星座”。北斗七星的斗柄仅相当于熊的长尾巴,斗魁相当于熊的腹部,熊的头部和脚部的星,都是由一些暗星构成的。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1、认识忍、竟等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水罐的五次变化中体会小姑娘的善良、富有爱心。
3、学会用六要素归纳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认识忍、竟等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水罐的五次变化中体会小姑娘的善良、富有爱心。
学会使用六要素归纳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钻石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请你们看大屏幕(出示钻石)
这是世界上最可贵的宝石,认真观察这些美丽的钻石,你想用什么词形同它?
过渡:这些美丽的钻石象征着美好、永恒和尊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钻石有关的课文。颗右边是“页”字旁,钻石的“钻”是个多音字,这里读第四声。齐读课题。
(一)、介绍作者。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它是19世界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此外,他也写了大量的童话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七颗钻石》就是其中之一。
(二)初读课文
课文大家都读过了,课文里的生字也一定会读了吧?
(三)、生字认读略啰嗦,先无拼音,再出示较难的词语,注音,指导读,开火车读,
出示生字:
指名读,每人一行。
开火车读;
全班齐读
去拼音读
4、字理指导忍、哀
忍:刀上一点,表示刀最锋利的部分,也就是刀刃。把刀放在心上,非常,疼痛,它告诉我们就算是心痛如刀割,也一定要坚持下去。
哀:衣字中间夹着一个口。衣是声旁也是形旁,指的古代哭丧时穿的衣服。亲人去世了心情肯定很伤心、很哀痛,“口”就代表人在哭。
出示两张ppt,问哪里写的时候需要注意哪里,然后书空,再练写。练写忍、哀各2遍;
(二)、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过渡:字词我们都掌握了,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边读边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现在谁能用简短的句子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概括(其他同学认真听,也可以思考)
地球发生了大旱灾——地球,讲出了地点。
夜里,一个小姑娘为她的母亲找水——人物,起因也知道了
4、我们一起概括下这六要素;时间(很久很久以前),地点(地球上),人物(小姑娘),起因(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经过(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结果(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涌出水流,钻石变成七颗星星)
5、现在谁看着这六要素把它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指名)
不错,非常完整。可是有些同学有可能在想,没有这些提示我也能说呢!谁想试一试?
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笔画出表示旱情很严重的词句。
指名回答:旱情严重吗?从哪些词看出来了?
为什么?请你用朗读体现以下旱情(指名读)
真是一场大旱灾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大旱灾。如果你是焦渴的小鱼,你最需要什么?你是干枯的草木,你最渴望_____?没错,水意味着希望,有了水就有了生命!孩子们,我们一起读,感受下当时的情况吧!
孩子们,这时候找水容易吗?
(四)、研读水罐变化
过渡:可小姑娘为了妈妈,却拿着水罐,四处找水。水罐还发生了一次次变化。
1、默读课文
到底有哪些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标上序号,然后同桌交流自己所划的句子。
教师巡视(指导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看书)
2、全班交流。孩子们,读了课文,你觉得这个水罐是一个怎样的水罐?这神奇的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有不同的可以举手。其他同学注意听哦,看看他和你画的一样吗,不一样的是哪些。如果有哪些你漏了,你就把他补画上去,明白了吗?(指名)
3、指导第二次:除了这,还有哪些神奇之处吗?
4、多么神奇的水罐呀,我们一起用自己的朗读体现他的神奇。每组读一句,最后一组一起读,看看那组的水罐最神奇了。
为什么水罐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回去在细细地读读课文,仔细思考,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七颗钻石
空——水——满——银——金——钻石
神奇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一、回顾课文,理清脉络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童话故事的神奇之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七颗钻石,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具体描写神奇变化的句子。
二、深入研读,探寻奇迹
1、默读课文,将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勾画出来,多读几遍,看看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批注,写下感受。
3、指导交流,结合点评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体会句子含义:
a、探索第一次神奇变化。
(1)出示句子: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发生第一次神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而她没有放弃,还是在这天夜里到处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用我们的朗读再现那感人的一幕吧。
(2)读到这里,你认为是什么使这一奇迹发生?(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爱心)
b、探索其它几次变化。
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联系上下文,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童话的'神奇,感受到了爱心的神奇。下面,我们就继续运用这样的方法感受爱心的神奇吧。
你可以先读读让你觉得神奇的那句话,然后说说发生这一神奇变化的原因。
句子:
(1)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2)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第二次神奇变化)
(3)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第三次神奇变化)
(4)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第四次神奇变化)
(5)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第五次神奇变化)
音乐《爱的奉献》响起,教师旁白:地球在清流的滋润下,重新焕发了生机,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爱)对,是爱创造了奇迹。有了爱就有了希望,有了爱,就有生机盎然。这代表着爱心的七颗钻石越升越高(生读)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三、结课升华,体验爱心
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了这么多神奇的变化?读完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大家一定也想到我们生活中爱的故事,或者想到要做什么事了吧?我们来交流交流。
2、指名交流。
3、课件出示满天的星星。
你们看,天空中这么多星星,托着同学们一个个美好的愿望。这儿有大家的关爱之心,孝顺之心,助人之心,奉献之心希望同学们这一颗颗爱心永远如钻石般善良,像星星般璀璨!
四、作业布置
1、把这个爱心故事讲给家人听。
2、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写一写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空水罐满水罐银水罐金水罐钻石星星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想象,感知童话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从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4、联系实际,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1、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见满天璀璨的星星,它们闪闪烁烁,似乎想要告诉我们无数的秘密,让我们产生了许多美妙的遐想。在夜空的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闪闪发光,它指示着前方,我们称它们为北斗七星,(出示课件)北斗七星与周围的星星一起组成了大熊星座。(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在这七颗亮晶晶的星星背后有一个美丽而感人的童话故事,它就是来自大文豪托尔斯泰笔下的《七颗钻石》(出示课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2、出示课题,齐读质疑。
师:看了这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你见过钻石吗?钻石是什么样的?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4、听课文范读(出示动画视频)
要求:(出示课件)
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课后生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再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咽唾沫
涌出新鲜一瞬间绊倒凑上去端端正正大旱灾小姑娘忍不住竟然
(1)指名认读,指出容易读错的字音(课件出示相应的词语,学生纠正的生字用红色)
重点指导:a、一瞬间的“瞬”是翘舌音
b、“竟”、“匆”、“涌”是后鼻音
c、咽唾沫的“沫”是轻声
(2)理解词语:一瞬间
师:(一瞬间)它是表示时间长呢还是表示时间短?(短)那么这个词语在课文的哪个句子中呢?(课件出示句子: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你能说出一瞬间的近义词吗?(一转眼一眨眼一刹那转眼间霎时间)
(3)理解“竟”的意思(没想到)
(4)唾沫的“沫”是轻声
(课件出示句子: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2、师读一行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