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不仅是组织安全教育活动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提高安全意识和知识的有效工具。高质量的中班教案能够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教育效果。
我的小绵羊教案反思篇一
课题:《我的小绵羊》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我的小绵羊》
2、模仿体验不同角色的声音特点,表达欢乐的情绪3、初步渗透多声部教学教学重点:
通过对歌曲分声部的表演唱,初步体验多声部合唱教学。
【教学过程】
评析:
由于学生的.地域差异,以及对新老师的不熟悉,可能导致第一文库网这节课并未收到预想的效果。老师对课程的设计以及多声部的学习给学生造成了茫然无措的学习情绪,似的课程有些尴尬和不活跃。到最后的表演唱也并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中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旋律的过渡过为匆忙,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和掌握,躲藏的游戏也并未达到教学的辅助效果,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赵洁张英镭蔡畅张然然张丹阳古小晶
我的小绵羊教案反思篇二
本节课重点抓住以听为主,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通过聆听感受表现创编展开活动,引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创。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他们才是音乐课的主人。
感受:感受歌曲活泼、优美的情绪,能初步演唱,激发孩子们对羊群、大自然及劳动的热爱之情。
表现:培养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表现“剪羊毛”的乐趣,使其自然而然地体会掌握歌中速度标记“慢”与“快”。
创编:培养学生在发声练习中联系实际生活大胆创编,自编节奏,自由表现。
创编歌词、掌握;对歌曲速度、情绪的把握。
多媒体课件,钢琴,头饰,学生自制打击乐器等。
(一)听音乐进教室
1.教师播放音乐,孩子们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自由摆动肢体步入课堂。
2.师:听了这段音乐,告诉大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意图:通过听想比,激活孩子们的思维。)
(二)感受、探索、掌握
1.音乐练习
森林里都住着许多的可爱的小动物,他们都在和羊老师学习唱歌,羊老师带来了一首发声曲。(多媒体播放)
2.学生学唱
3.师:还能怎样填词?(学生讨论、创编、展示)
(意图:以发声练习的编创歌词的突破口,让学生大胆自由创编,激发并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三)听赏、新授、表演
(课件播放《我的小绵羊》),学生聆听。
师:大家听到了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意图:培养孩子们用心来听,集中精神大胆想象,通过讨论,使学生充分感受大草原的广阔无垠。)
2.师:我们一起随着羊老师出发,跟她一起学学歌曲《我的小绵羊》。
3.播放多媒体课体,唱老师。
(1)老师边范唱边舞蹈。
(2)哼唱。
(3)师生对唱。
(4)分组接龙唱。
(5)难点乐句教师处理教唱。
(6)感情和演唱技巧处理。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意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歌曲的'音响特点,指导学生在聆听中学习,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小组互相帮助,积极介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达到共同提高。)
4.师:我们学习了这首歌曲,请你们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方式来表达你现在的感受。
5.选择碗、筷、茶杯盖、钥匙、易拉罐等,多媒体放映多种卡通绵羊的画面,供学生自由选择来表演唱《我的小绵羊》。
(四)教师小结:
(同时播放电视藏羚羊的状况,引发学生保护藏羚羊,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品德。)
我的小绵羊教案反思篇三
本节课重点抓住以听为主,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通过聆听感受表现创编展开活动,引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创。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他们才是音乐课的主人。
感受:感受歌曲活泼、优美的情绪,能初步演唱,激发孩子们对羊群、大自然及劳动的热爱之情。
表现:培养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表现“剪羊毛”的乐趣,使其自然而然地体会掌握歌中速度标记“慢”与“快”。
创编:培养学生在发声练习中联系实际生活大胆创编,自编节奏,自由表现。
创编歌词、掌握;对歌曲速度、情绪的把握。
多媒体课件,钢琴,头饰,学生自制打击乐器等。
1. 教师播放音乐,孩子们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自由摆动肢体步入课堂。
2. 师:听了这段音乐,告诉大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意图:通过听想比,激活孩子们的思维。)
1. 音乐练习
森林里都住着许多的可爱的小动物,他们都在和羊老师学习唱歌,羊老师带来了一首发声曲。(多媒体播放)
2. 学生学唱
3. 师:还能怎样填词?(学生讨论、创编、展示)
(意图:以发声练习的编创歌词的突破口,让学生大胆自由创编,激发并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课件播放《我的小绵羊》),学生聆听。
师:大家听到了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意图:培养孩子们用心来听,集中精神大胆想象,通过讨论,使学生充分感受大草原的广阔无垠。)
2. 师:我们一起随着羊老师出发,跟她一起学学歌曲《我的小绵羊》。
3. 播放多媒体课体,唱老师。
(1)老师边范唱边舞蹈。
(2)哼唱。
(3)师生对唱。
(4)分组接龙唱。
(5)难点乐句教师处理教唱。
(6)感情和演唱技巧处理。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意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歌曲的音响特点,指导学生在聆听中学习,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小组互相帮助,积极介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达到共同提高。)
4. 师:我们学习了这首歌曲,请你们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方式来表达你现在的感受。
5. 选择碗、筷、茶杯盖、钥匙、易拉罐等,多媒体放映多种卡通绵羊的画面,供学生自由选择来表演唱《我的小绵羊》。
(同时播放电视藏羚羊的状况,引发学生保护藏羚羊,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品德。)
我的小绵羊教案反思篇四
1、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2、综合训练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歌声来表现小绵羊的可爱形象,抒发对羊群、对家乡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2、感受单音、同时发响的双音和三个音的不同音响效果;按要求进行节奏时值合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音乐写作能力。
: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用活泼、亲切的歌声演唱
:录音机、磁带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学唱歌曲
1、集体演唱曲谱。注意速度的变化。
2、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教师范唱歌词,请学生跟着小声哼唱。
跟琴唱歌曲。
3、处理:
讨论:你认为怎样演唱这首歌曲更好?
速度应该怎样处理?
练唱
三、综合训练:
1、教师在键盘上分别弹奏各音。
请学生说出教师弹奏的是哪一组?
讨论:单音、双音和三个音的有什么不同音响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第2题的那几个音音群相近?结束句的音应该怎样?
3、讨论:两人为一小组,看那组编写的好
视唱学生编写的旋律。
四、请同学们回家准备节目
我的小绵羊教案反思篇五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口风琴声来表现小绵羊的可爱形象,抒发对羊群、对家乡以及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2、通过节奏时值的组合练习,训练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尝试用口风琴与同学合奏,感受自主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歌曲中2/4和3/4两种拍子的变换;f大调#4的吹奏;波音的'奏法。
难点:学生自己探索、寻找吹奏歌曲的主要突破点。
教具:口风琴、钢琴、写时值谱例的小绵羊形状卡片、歌曲谱卡片。
1、师生问好
2、说一说
(1)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
(2)教师小结:每个人都要热爱自己的家乡。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苗族孩子的家乡看看吧!
1、师生一起用口风琴吹奏c大调歌曲《金扁担》
2、学习吹奏f大调音阶
3、节奏时值组合练习―2/4、3/4拍节奏旋律吹奏
(1)出示小绵羊图片谱例:
2/4312!352!3535!632!!
3/43―1!2――!3―5!2――!!
师:我们来到了美丽的苗家,苗家可热闹了!你们看,有两只可爱的小绵羊也出来欢迎我们!
(2)教师在不强调拍号的情况下吹奏旋律。
(3)学生初步感受:旋律、情绪的不同。
(4)学生吹奏对比:体验2/4、3/4拍旋律的不同情绪。
1、导入新课
师:听到同学们优美的琴声,可爱的小绵羊高兴地唱起了歌!
2、全班复习演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3、学习吹奏歌曲《我的小绵羊》
(1)分组谈论寻找吹奏难点。
(2)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合作成果。
(4)用口风琴吹奏歌曲《我的小绵羊》。
4、吹奏情绪处理
(1)教师为学生示范吹奏《我的小绵羊》的情绪处理。
(2)学生自主探究:歌曲的情绪处理。
(3)分组展示学习结果。
(4)评价:学生互评、教师总评。
1、教师小结:热爱家乡的美好风光,热爱劳动的果实。
2、师生再见。
我的小绵羊教案反思篇六
1、在认识绵羊的基础上,以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表现。
2、能够合理构图。
环境创设
绵羊图片,范例一张,幼儿绘画纸,记号笔、蜡笔人手一份。
重点与难点
在认识绵羊的基础上,以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表现。
一、谈话导入
1、师:“咩咩咩,是谁呀?”出示绵羊图片。
2、说说看绵羊长的怎么样的?
3、师小结。
二、感受理解
1、师: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小绵羊,好吗?
2、根据幼儿说的绵羊的身体特征,教师绘画绵羊,幼儿感受。
3、着重讲解羊毛的螺旋画法。
4、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教师讲解。
5、师:你们想不想也画画可爱的小绵羊?
6、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绘画能力弱幼儿。
三、欣赏交流
1、幼儿互相欣赏同伴作品。
2、教师点评。
文档为doc格式
我的小绵羊教案反思篇七
1、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2、综合训练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歌声来表现小绵羊的可爱形象,抒发对羊群、对家乡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2、感受单音、同时发响的双音和三个音的不同音响效果;按要求进行节奏时值合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音乐写作能力。
学唱歌曲:我的小绵羊
用活泼、亲切的歌声演唱
录音机、磁带
同前节
1、集体演唱曲谱。注意速度的变化。
2、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教师范唱歌词,请学生跟着小声哼唱。
跟琴唱歌曲。
3、处理:
讨论:你认为怎样演唱这首歌曲更好?
速度应该怎样处理?
练唱
1、教师在键盘上分别弹奏各音。
请学生说出教师弹奏的是哪一组?
讨论:单音、双音和三个音的有什么不同音响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第2题的那几个音音群相近?结束句的音应该怎样?
3、讨论:两人为一小组,看那组编写的好
视唱学生编写的旋律。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我的小绵羊教案反思篇八
1.在情境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替换歌词。
3.体验小绵羊和妈妈在游戏中的快乐,愿意参加音乐活动。
在情境中学唱歌曲。
学习替换歌词。
ppt
提问:你们有没有玩过捉迷藏的游戏?怎么玩的?
引导语:绵羊妈妈和绵羊宝宝也要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有一个小秘密:妈妈唱出“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宝宝们都会出来了。(学唱“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句)
过渡语:这个小秘密我们都学会了,现在一起用小耳朵来听听绵羊妈妈他们是怎么玩捉迷藏的。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
提问:绵羊妈妈在找小绵羊的时候说了什么?我的小绵羊就在哪里呀?
2.幼儿跟唱,教师纠错。
引导语:请你们帮绵羊妈妈一起去找找其他的小绵羊好吗?
引导语:在羊村里还有很多的小羊,你们还想找哪只小羊呀?他会在躲在哪里呢?
师幼玩捉迷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