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 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模板20篇)

时间:2025-01-03 作者:念青松

初一教案应该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以及评估方式等要素。通过学习这些安全教案范文,教师可以提高自身的教案编写能力和教学效果。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一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

2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体验1k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知道1km=1000m,知道1公里=1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里程标志,并作记录;课前测一段距离,观察长度,并记录是多少米。

(多媒体出示训练场景的录像)

教师:这星期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16届运动会了,瞧,这些同学正在加紧训练,我们来看看他们在训练什么项目。

(多媒体显示100m赛跑录像)

教师:他们在训练100m赛跑,一组有10个运动员,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跑了多少米?请把它写在作业本上,抽学生到黑板上写。学生可能有两种写法:

学生1:1000米。

学生2:1千米。

多媒体课件显示重庆340千米成都的公路图,指导学生想象重庆到成都的公路有多长。

提问: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恰当?

学生:如果用米作长度单位来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就是340000米,这个数字比较大,我们读和写都很不方便,因此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1初步想象1千米有多长,理解1000米=1千米

学生:10个这样的跑道连起来是1000米。教师:对,1000米=1千米,1km=1000m。

(2)回忆自己课前测的一段距离是多少米。

小组内交流: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000米?学生汇报:

学生1:我们测量学校小操场长40米,25个小操场那么长是1000米。

学生2:学校的环形跑道长250米,4圈的长度是1000米。

学生3:我们测得跑道长50米,20个跑道的长是1000米。

(3)教师小结:1000米也就是1千米,1千米也叫1公里。

2活动感知,体验想象1千米的长度

(1)活动1:组织全班学生到学校的操场上(或教室里),任选8位同学排成一横排。

教师指出: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手拉起来大约有10米长。

8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少米长?

80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少米长?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000米有多长,使学生感受到1千米好长啊!在此基础上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公里)=1000米。

(2)活动2:学生亲自体验1千米有多长。教师先将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组长做记录,分工合作,提出活动要求,学生分组体验1千米的.长度。

估计走1千米用()分;我跑()米,跑了()步,用了()分,估计跑1千米用()分。

方案2:50米的跑道,走路要用()分,跑要用()分,估计走1千米要()分,跑1千米要()分。

方案3:100米的跑道,跑用()分,估计跑1千米要()分。

方案4:200米的跑道,走5圈,跑1圈用()分,跑5圈用()分。

(3)学生汇报。先组内交流,再抽代表汇报。

学生1:我走40米,走了96步,用了52秒。

学生2:我走50米,走了106步,用了近1分,估计走1千米要20分左右。

学生3:我走100米,走了220步,用了近2分,估计走1千米大约用20分左右。

学生4:我跑100米用了48秒,估计跑了1千米大约用8分。

学生5:我绕操场跑了5圈,跑了9分5秒,好累呀!

学生6:我绕操场走了5圈,走了21分,1千米好长呀!

3?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亲自体验了1千米的长度,感受到了1千米很长,所以我们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1000米。

教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二

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只是较为抽象。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学好本单元内容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我们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的。

2、“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几分之一即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分数,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应用等几部分。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及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对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2、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不同形状、大小的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中秋节到了,妈妈打算把买来的月饼与邻居张奶奶一家共同分享。课件出示:

1、把4块凤梨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2、把2块蛋黄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3、把1块豆沙月饼平均分给2家人,每家分得几块?

二、探究新知。

1、认识。

(1)教师明确: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2)教师提问:另一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3)学生交流。

动手操作:任意拿出一张纸,折出它的。

学生汇报:把得到的贴在黑板上。

(4)教师提问: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它的?

2、认识。

教师出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

学生汇报: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三分之一,写作。

学生互动:互相说一说表示的意义。

教师明确: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3、认识。

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正方形纸表示出它的`,在图上标出,并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得到的。

分组汇报,并把学生得到的贴到黑板上。

教师提问:(1)折出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正方形的呢?

(2)你能说这个表示的意义吗?

教师明确:要想得到谁的几分之一,就必须把谁平均分,同时得到的分数就是对谁而说的。

老师提问:你能再任意说一个分数吗?你们所说的分数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老师边明确边板书:分数中,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作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作分母。

1……分子

—……分数线

4……分母

4、比一比。

出示教材第91页的例3.

小组讨论:观察这两组分数,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

生2:我发现。

生3:我知道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少。

生4: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

三、课堂作业。

1、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分数。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三

一、设计思想:

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教材先通过例1~例2两道例题,分别让学生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教材又通过例3教学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三、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四、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用圆片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两张,剪刀。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黑板上准备好一些小磁铁。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张,剪刀一把。两个月饼图。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大家听。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向西取经,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集镇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着月饼,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节了。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月饼店,“哇,好多的月饼呀!”八戒很快就看见店里各种各样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一个劲地说:“师傅我想吃月饼。”可是唐僧说:“想吃月儿饼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块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块。)半块月饼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2、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一)认识二分之一

(1)猜一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怎样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2)教师说明: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动手实践

a、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1/2,(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

(4)在辨别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几种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再次强调平均分)

(二)认识四分之一

(1)观察推想

师: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

(2)开展折1/4的活动

a、师:要得到一个图形的1/4应该怎么办?用圆形纸片折一折,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汇报: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

d、汇报怎样折的。问: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

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三)认识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我们把1/2,1/4,这样的数叫分数。你还想到了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板书学生的回答。(有意识写几个分母大一点的分数)抽几个说说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为什么?

(四)练习:做一做第1题

3、再现情境,比较大小。

(1)、故事引出问题

师:接下来老师继续来讲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在月饼店买了些月饼后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转眼已到了中午,猪八戒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这时唐僧拿出了一个最大的饼,给八戒和孙悟空分一分,说给孙悟空1/4,猪八戒1/2,猪八戒一听急坏了,大声说,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学们,猪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块了吗?(板书1/2,1/4)

(2)、解决问题:

让学生思考后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来验证一下。

反馈,请2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验证的。

(3)、拓展延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四

一、设计思想:

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教材先通过例1~例2两道例题,分别让学生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教材又通过例3教学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三、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四、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用圆片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两张,剪刀。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黑板上准备好一些小磁铁。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张,剪刀一把。两个月饼图。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大家听。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向西取经,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集镇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着月饼,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节了。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月饼店,“哇,好多的月饼呀!”八戒很快就看见店里各种各样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一个劲地说:“师傅我想吃月饼。”可是唐僧说:“想吃月儿饼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块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块。)半块月饼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2、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一)认识二分之一

(1)猜一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怎样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2)教师说明: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动手实践

a、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1/2,(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

(4)在辨别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几种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再次强调平均分)

(二)认识四分之一

(1)观察推想

师: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

(2)开展折1/4的活动

a、师:要得到一个图形的1/4应该怎么办?用圆形纸片折一折,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汇报: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

d、汇报怎样折的。问: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

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三)认识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我们把1/2,1/4,这样的数叫分数。你还想到了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板书学生的回答。(有意识写几个分母大一点的分数)抽几个说说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为什么?

(四)练习:做一做第1题

3、再现情境,比较大小。

(1)、故事引出问题

师:接下来老师继续来讲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在月饼店买了些月饼后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转眼已到了中午,猪八戒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这时唐僧拿出了一个最大的饼,给八戒和孙悟空分一分,说给孙悟空1/4,猪八戒1/2,猪八戒一听急坏了,大声说,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学们,猪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块了吗?(板书1/2,1/4)

(2)、解决问题:

让学生思考后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来验证一下。

反馈,请2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验证的。

(3)、拓展延伸: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五

人教版小学数学p91、p92、p93,例1、例2、例3。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经历几分之一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彩笔、多媒体平台、课件。

1.复习“平均分”概念,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把4个月饼,分给两同学,怎样才能分得公平、合理呢?(平均分)

那么每人分得几个呢?

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同学,每人分得几个呢?

2.引出分数

1个月饼,平均分给两同学,每人分到多少呢?

“半个”能不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呢?谁知道?

揭示课题:其实,象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若生说出1/2,则直接揭示课题;若生不能说,师则介绍说:一半可以用这样“1/2”的数表示,象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六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练习运用(略)

反思: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平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七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认识几分之一。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认识几分之一是第七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的安排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时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实物图片进行平均分,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感性基础。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考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因此,新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两个小朋友分水果的情境。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几个梨?几个西瓜?请你用掌声回答,答案是几就拍几下。当学生拍到“半个”西瓜时,产生了质疑:“‘半个’应该怎么拍呢?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从而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

拍掌引入分数,我是参考了吴正宪老师的精彩课堂设计,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巧妙。首先拍掌能使全班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其次“半个”无法拍掌表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六个活动来进行教学。

活动1.课件演示,建立表象

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并让学生仔细观察: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西瓜的1/2。这一半是西瓜的1/2,那么,另一半呢?也是这个西瓜的1/2。在这里,我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这个二分之一是怎么得来的?让学生明白,只要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任意一份都是整个西瓜的1/2。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建立了1/2的表象。

活动2.读写1/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初次认识分数,教师的引领显得尤其重要,我利用课件演示,示范读、写1/2,和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书空1/2,并快速地在本子上写出两个1/2。这样,学生在读写分数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分数。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八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新课程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也是这一单元的核心,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认识并理解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重点: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教学过程:

[片断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师: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个西瓜的一半

(3)一个苹果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6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西瓜的一半、一个苹果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它来表示。

4、收集生活中的分数,如医生嘱咐每次吃1/2的'药片和1/4包的药,让学生说说1/2、1/4怎么读、表示什么意思?懂得意思才能正确吃药,不至于吃错药而影响身体健康。

5.折一折:在长方形纸或圆片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片断二]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师: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4.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类比联想,抽象概括。

[片断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师: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3.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九

上周教完了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并对这个单元进行了检测。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个单元的内容,而且可能是因为试卷比较容易的原因,考试的分数都很高。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对这个单元的教学进行一个小结,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分数意义的认识,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加减法。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初步认识分数,而在五年级的学习中将系统地认识分数。因此,我觉得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分数。

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基础知识,学生建立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素材,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

3、把学习分数加减运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分数加减计算,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在探索分数加减算法时,老师要借助图形直观,算理和算法就不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了。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十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开始,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它为我们今后学习小数的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就结合本节课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与不足: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节课一开始借助主题图创设既丰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分食物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一个月饼平均分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的平均分情境中体会到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实际,初步感悟分数的含义。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活动中感知、体验、深化认识、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含义。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感悟,使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能建立在对直观形象的感知上。因此,我采用了“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折出正方形纸的并涂色”、“看到图片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等形式的练习,就是要在学生的头脑中把抽象的分数与具体的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将“数”与“形”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中对学生语言的训练不到位,部分学生还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出几分之一的意义,应鼓励学生多说,在说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十一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练习运用(略)

反思: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平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十二

1、在情境中引入

情境创设有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思维的联想,激活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你能说出一个分数来吗?这个分数是怎么得到的?” 复习导入是为了了解并做到尊重孩子的知识基础,然后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2、在操作中感知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表象,更好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来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习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得到1/4的复习,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习作准备。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让学生帮我分苹果,用这种方式对刚才各个小组的操作和汇报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学生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

3、在交流中内化

新课标强调学生经历教学活动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主要是通过沟通实现的,课堂上,我重视学生将自己观察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合作交流,观察思考的过程中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融化,内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四分之一的理解较为透彻之后,我引导孩子的思维继续深化,这个整体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自然数1来表示,叫“单位1”,板书之后我提示:“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吗?”暗示它和自然数1的不同。果然,孩子们敏感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在我的解答中,深化了对单位“1”的理解。仅仅深化到这个程度还是不够的,我继续引导,“刚才你们得到的这个四分之一的过程,我们平均分了一个物体或者多个物体,既然它们都可以看做单位“1”,我们就结合单位“1”来描述一下四分之一这个分数吧。”孩子们开始尝试,从生涩到熟练,我们看到孩子们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越来越好。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了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和思维逻辑智能。霍华德加德纳的“智能多元论”对我影响很大,只要有机会,我一定把它努力渗透进教学的角角落落。

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开始引导孩子们做这件事,从四分之一到几分之一,从分子是1到分子是几,引导他们尝试用单位1来表达这些分数的意义。这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了生活的数学,也为理解分数意义奠定了基础。我把孩子从身边找的分数一一记录在黑板上,这是课堂宝贵的生成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板书孩子自主生成的这些分数,有两种用意:一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归纳分数的意义,二是为以后学习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充分研究。

4、在概括中深化

抽象概括是数学得以产生的基本前提,离开了抽象概括,就不会产生数学的概念,更不会有抽象的数学思维,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在教学中,分数意义是分3个层次来抽象概括的:前面学生已认识到了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又认识到单位“1”的含义。有了前面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表达黑板上这些分数的意义,从而脱离原来具体分物的例子。这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孩子们脑子里已经初步建立了分数的模型,说这些分数的意义的过程,就是在应用这个数学模型来解读原来较低层次的“分物”,这是对原来的认识的一个抽象化过程,我觉得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和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理解到这步还远远还不够,接着我引导学生:“请你读一读,让人一听就明白这句话里什么词语最关键,最重要?”对单位“1”、“平均分”等关键词语的强化,加深了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如何让层次差一点思维慢一点的学生也透彻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我采用了“举个例子说说”的方法,把前面同学们自主生成的分数纳入分数的概念之中“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我结合“涂一涂”这道题,仍旧在“做中学”,引导学生理解3/6里面有3个1/6,并告诉他们1/6就叫3/6的分数单位。并让孩子们猜测黑板上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在充分感知“一份”和“有几份”的基础上,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教学分数单位时,很多老师采用让孩子自学的方法,避免讲授。很大程度上,“讲授”“灌输”成了同义词,尤其在公开课上,老师们都避免使用。但是我觉得老师的价值、老师的主导作用就应该体现在“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我让同学们找窍门儿,“怎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它的分数单位呢?”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了!“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我继续追问:“怎样就能一眼看出分数有几个分数单位呢”仔细观察思考之后,一个学生说“分子是几就有几个分数单位!”多么好的方法啊!所以我体会到,老师一定要善于追问。

5、在练习中发展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设计练习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习。“抢答练习”是基本练习,从分一个物体到分多个物体,从分子是1的到分子不是1的,主要用于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辩一辩”通过辨析来加深对分数和分数单位概念的理解。“画一画”设计的理念是从部分到整体,和分数的意义正好相反,分数的意义是从整体到部分,知道整体来描述部分,这个题目则是知道部分来推知整体。同时还让孩子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创造出了很多种美丽的图案,真正让我们体验到数学是美的。“玩一玩”这个游戏,不仅仅是让学生玩,而是在玩中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取出1/3,个数却不同”这个问题的同时,顿悟,原来单位“1”不同,即使是同样的分数,每一份的数量也是不同的。最后得到的2/2这个分数,其实就是单位“1”,它同时又等于自然数1,后面会逐渐学到,这里只作渗透。因为前面对单位“1”和自然数1做了区别,所以我怕给孩子造成思维混乱,所以没板书。课的最后,我用写信的方式作课堂小结,有两种用意,一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二是教给孩子这种善于反思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十三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夏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能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等。整节课能准确把握目标,导学生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

一、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很多老师在教学时,都是从生活中“分”字引入,从平均分引出分数,而夏老师这节课从接从1/2这个分数直接引入,显然她是经过多番思考的。每个学生学习数的基础不同,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绝对不是一张白纸,部分学生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听过或看到过分数,可能也有部分学生会读、写分数,只是他们的认识是不完善的,夏老师先让学生各抒已见,然后经过系统地整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悟分数的含义、认识、理解分数。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人教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定位为: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分数。夏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紧紧地抓住目标,层层落实。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一折1/2和用不同的方法折出1/4,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了几分之一的分数,但是学生在比较学生大小时,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教师用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三、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教师以1/2这突破口展开教学。先谈谈对1/2的认识,在互动对话中初步建立1/2的表象,之后教师又组织同桌合作折一折、涂一涂出1/2,判断1/2等数学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充实学生对1/2的理解。在1/2的基础上,认识1/4,折法不同,每份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呢,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折法”和“形状”都不是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才是本质属性。在比较大小时,教师又进一步让学生用圆片代替饼来验证的大小。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自主地探索出分数的意义和大小的比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反思:

1、如何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十四

课一开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把2瓶矿泉水和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的基础上,提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由平均分分得的结果是整数过渡到分得的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半个。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半个又叫做1/2个。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知识和生活经验,体会分数产生来自于生活的需要,也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2积累直观经验。实践证明,让学生表示半个既强化了平均分,又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认识1/2找到了原型,也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2的意义打下了基础。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动手折、涂出1/2,并及时进行交流,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1/2的表象,同时体会到了方法的多样性。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经历了1/2的产生、形成的过程,真正的理解、体会了1/2的含义。所以学生在叙述1/2时说得比较规范、到位。在折1/4和其它的几分之一时,我为学生提供了正方形、长方形和圆三种图形。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出现了多种折法。通过动手折纸,学生明白了,不同的图形都可以折出它的1/4,不只对1/4进行了简单了解,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分数的含义。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求学生折纸,还要求学生用彩色笔画出阴影来表示四分之一。由于学生对二分之一已经理解,所以延伸到这部分知识很轻松。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1/2和其它分数后。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用哪块大哪块小对分数进行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十五

一、找准同学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同学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同学自身的知识,找准同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同学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同学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同学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平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同学对分数的.发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同学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同学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同学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同学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同学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协助同学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沛重视同学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同学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沛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同学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同学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同学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同学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同学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同学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同学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身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假如能密切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定亲切、有趣、易懂了。同学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同学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同学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同学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同学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外表、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同学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同学主动得构建自身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同学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同学已经自身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同学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和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考虑,才干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十六

xx年12月6日,在我区实验小学我又听了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分数的认识》,由上海明强二小的顾彩虹老师执教。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听了三节风格不同的《分数的认识》了。此次再听,全没有老生常谈的感觉,倒有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感觉,学生们也沉浸在分数的认识中,不知不觉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还意犹未尽的样子。当时不禁感叹:上海的老师真厉害啊!下午又听了顾老师的成长经历报告,更是油然而生敬意。顾老师能有今日之功力,绝不是靠几场作秀的公开课、观摩课包装起来的,而是由十多年的无数次的“直面问题”、“直言不讳”逼出来的,(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了。)更是缘于她十多年来对教学研究的热爱和探索。

当我提起笔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这节课已上过好几天了,然而顾老师的课在脑海里的印迹却还那么清晰,再次翻开听课笔记,仔细回味,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与同仁们共享。

苏教版教材,以“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为例来教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而教学其他几分之一,从而达到初步认识分数的教学目标,其实质就是要强调从“平均分”中产生分数,并让学生体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顾老师在课的开始,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一个物体或图形被分割的种种情况,有平均分的,有不平均分的,有平均分成2份的,有平均分成3份的,还有平均分成4份的,这些图案或图形是混乱的无序的。然后由学生通过比一比、理一理、分一分,逐步整理成有结构的学习材料,并让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来描述这类分割情形的特征,学生逐渐剥离出“平均分”、“平均分成2份”、“平均分成3份”,“平均分成4份”等数学本质来。接着顾老师就在这有结构的材料背景下,展开了认识、、,甚至是几分之一的教学。

我觉得顾老师的教学设计,完全符合苏教版三年级教材对分数的释义,她吃透了教材;而且,顾老师这样来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分数的表象认识,因为学生学到的,一开始就是一类,学生眼里一下子可看到好几个外表不同的本质又相同的,这是对教材的突破,是创造。

顾老师指着“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2份”的一类图案问:这半个、这半个,你知道用什么数来表示吗?生踊跃回答:0.5,50%。出来的多么自然,多么轻松啊!连50%都出来了。顾老师当然要好好表扬小朋友们了,小朋友们学习积极性当然就更高了,接下来让同桌说一说“这一类有什么共同特征?每一部分用哪个新的分数来表示?”时,当然就效果奇好了。

这一片段告诉我们:顾老师找准了学生认知的真实起点。三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在阅读中一定已经接触过0.5、50%之类的数了,而且对0.5、50%之类的数应该有了朦朦胧胧的认识了,在这里,顾老师给学生找到了一座合适的桥梁,使学生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地滑向未知领域,老师要做的事,是让学生把模糊认识清晰化、准确化、数学化,这种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认知活动,应该是最高效的,并且是愉悦的。事实证明如此。

这节课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在我脑海里越来越清晰起来的,是顾老师在课堂上嗖溜嗖溜的身影。她像一支忙碌的斑鸠,一会儿溜到这一组,一会儿溜到那一组,脚步很快,没有声音(个子不高,没穿高跟鞋)。看得出,顾老师忙得很,她关注到每一小组,每一名学生;更看得出,顾老师的动作,不是做给人看的,这是她的熟练的习惯动作,她真的是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来上这节课的。她脚步匆匆,她在赶自己,没有赶学生。课后评议时,顾老师告诉我们,她这节课是设有保底目标的,40分钟内,她只完成了保底目标,还有教学环节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她的爽快真诚打动了大家。课堂教学研究需要真功夫,需要直面问题,需要直言不讳,顾彩虹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顾老师这节课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还需我们静静地思考,慢慢回味。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十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学习完整数后,第一次学习分数,是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课,他为我们以后学习的小数认识、性质及分数的意义等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有收获与失落,也免不了意外和尴尬。这里我就结合本节课教学谈一些自己粗浅的想法: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水果。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在对二分之一含义的理解上,我让学生自己说这个月饼的一半是怎么来的,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适时地加以引导。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去说二分之一的含义。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什么还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通过让学生地反复的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每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值得反思: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

1、首先是时间观念不够强。导致后边的环节没有更好的实施。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导致这节课完成的不是很好。小组活动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主要是在讲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时,和让学生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反复的说,用时较多。而且形式较为单一。直接影响到后边环节的讲授。

2、教育机智有待加强。折四分之一的时候只出现了田字分法和三角形分法,没有长方形分法,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于是我问孩子还有没有了,过了好几分钟才有个孩子想到。浪费了较多时间,其实可以跳过,不用等待,因为这两种分法也足够说明不同形状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

3、小组活动不充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这节课我本设计两个动手的环节,一个是折纸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先让学生自己折纸、涂色,再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感受不同的折纸涂色方法,却可以得到同一个分数;说一说四分之一的含义。另一个是用圆形纸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通过学生创造的不同的分数,进而引到分数大小的比较。但在课堂上都没有实施起来。也是这节课最遗憾的地方。

4、评价语言不够。在问到“一半”如何表示时,一个学生回答“0。5”,这个答案尽管也是在我的预设之内,但我忽视了对她的夸奖,仅是说了她知道的可真多,小数是我们还没有学过的知识。倘若这时我问下学生是如何得知的,再夸奖她好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也能给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但是我却忽略了,这是这堂课的一个遗憾。

这节课遗憾的地方很多,如果在讲这节课,我会把这些不足弥补过来,并在环节的衔接上仔细斟酌,让教学的时候环节更加的紧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通过这次讲课,我知道教学还是要多想、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这是我这节课反思。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给我多提宝贵意见。更希望通过老师们的指导,使我更快的成长起来。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十八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早就提出:“让同学从做中学。”这种教学理念反映在数学教学上就是“做数学”,“做数学”就是要用一种亲身体验的数学学习方式来有效地回避那种“灌输式”的数学学习。它强调同学学习数学是一个实际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同学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同学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因为“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干学会(youdo,youlearn)。”吴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充沛体现了在数学教学中让同学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她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同学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同学。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争辩等多种形式,培养和激励同学独立考虑、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同时使同学在倾听与争辩、接纳与赞赏之中,学到与他人交流的技巧,这对于同学的综合能力和人格完善大有裨益。同学自始至终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发现和讨论的情境之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质疑、发明等教学活动,让同学在考虑、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充沛发挥了同学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在同学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下面谈谈我听完这节课的一些感受,仅供参考,缺乏之处,请多指教。

1、恰当地组织数学学习内容。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新课程规范也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一般认识分数的教学都是按教材的顺序,由1/2、1/3、1/4等几分之一到几分之几,通过图形演示直接出现给同学。这样认识的分数是形式上的,并没有为同学积累足够丰富的感性经验。将来要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需要有丰富的表象作支撑。因此,教学中出现的内容不应是一个分数与一个图形的简单机械的对应,而应有更为丰富宽广的内涵。所以,教师只提供给同学相应的学习资料:各种形状的纸片和一条线段,让同学通过操作、演示、讨论、说理等方法,表示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一条线段等图形的—,在脑海中建立起—这个分数与多幅图象之间的对应联系,并突出1/2的实质属性。这样的1/2是生动的、具体的,富有活力的。练习设计中的“猜测游戏”和“色块问题”,对同学来说,也是富于挑战性的,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要,可以尽显同学的能力和潜力。

2、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小同学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同学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充溢丰富、生动的思维的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分数的发生包括着丰富的思维过程。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让同学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悟知识的原本面目,让同学在“再发明”中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充沛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教师就以直接揭题法激起同学对问题的探索欲望,为主动探究作了心理上的铺垫。接着,教师提出:既然是分数,与什么有关?自然地引出分东西,师生一起在分东西的过程中,经历的发生过程。在认识1/2基础上,教师充沛信任同学,鼓励同学,放手让同学借助学具自身去发明分数、研究分数。这就给同学提供了广阔的发明空间。我们欣喜地发现,每个同学根据自身的体验,用自身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发明分数,他们有各自独特的发现。不只顺利地认识几分之一,而且还发明出了几分之几的分数,并且还能举生活中的实例来验证,说明同学的潜力是无穷的。在这“做数学”的过程中,同学创新火花不时地迸发出来,不时体验到发明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3、构建群体互动交流的发展区。

“做数学”强调数学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新课程规范也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中让同学在积极主动的交流反思中一起分享学习效果,提升活动的价值。如当同学利用学具充沛操作后,和时组织小组讨论:你是怎样发明出分数的?让同学交流各自的学习效果,使认知结构得以扩充与放大。当同学提到“正方形的1/4”时,抓住契机,收集同学的不同的折法,展开对—实质意义的研讨。教师只提出:看到这些图形,你有什么想法?生自身提出问题:为什么阴影局部的形状各不相同,却都是这个图形的1/4呢?经过讨论才发现:分数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而与具体分的方法和分成的形状无关,从而剔除分数的非实质属性。在上述思维的相互碰撞中,明确实质,升华认识。又如:“奇妙的色块图”的问题解决,先让同学独立考虑、动手操作,再采用小组讨论,合理反馈交流的活动形式,既总结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又展示了不同层次同学的形象思维,渗透极限思想。不只满足了不同学习水平同学的需要,同时为局部困难同学发明了“最近发展区”,进而享受到胜利的喜悦,达到共享效果的层面。

此外,本节课老师以满腔的热忱、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真诚的爱心,感染小朋友们的情,粘住小朋友们的心。她从不轻易否定同学的回答,总是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导与小朋友们同喜同忧。在这节课上,我们不只能感受到知识信息的传授、思维的碰撞,还有心与心、情与情真诚地交流。其独特的学风格,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在这节课上得到了充沛的体现,听吴老师的课,如同亲临精彩的演出,既让人精神愉悦又回味无穷,难怪小朋友们上她的课不愿下课,老师们不愿离开。

听完这节课,我深切地体会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不只应关注同学获得怎样的结果,更应关注他们是否经历了自主探索的过程。只有让同学亲身经历数学的实践、探究与交流的过程,才有可能懂得数学的价值和意义。也只有让同学在“做中学”,才干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十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再认识分数的完整意义。因此“分数的再认识”不是初步认识整体“1”,而是对整体“1”的再认识, 是在学生已经懂得整体“1”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是学生对整体“1”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所以本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体验到同样拿出整体“1”的几分之几,但是由于整体“1”不同,拿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另外,还让学生根据整体“1”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量,描述出整体“1”的大小。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拿粉笔”、“比一比”、“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如在“拿粉笔”的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合作开拓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大多数的学生能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问题,争先恐后地抢答问题。

然而也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继续思考的:分数的再认识,再认识的内容有两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思考二:我们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他是否进到那一步了,是否真正体会到了。评价标准是什么?仅仅是那几道题?教学过程中,拿粉笔环节进行的很顺畅,几乎异口同声说出“因为总枝数不同,它们的1/2当然不同”。是不是这样就算是体会了呢?特别在上了第二课时带分数、假分数后我发现有大部分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其实分数的再认识是第二课时学带分数假分数的铺垫。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后才会理解例如四分之九这些假分数,否则学生用三年级学的分数的知识来理解这些假分数是想不通的。才会理解整体看的不同,(即单位”1”不同)可能写出的分数就不同.

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案第一课时篇二十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水果。在分水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水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在对二分之一含义的理解上,我让学生自己说这个苹果的一半是怎么来的,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适时地加以引导。然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去说二分之一的含义。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什么还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通过让学生地反复的说,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每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在讲二分之一书写的时候,我注重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画分数线的时候用直尺。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值得反思: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

1、首先是时间观念不够强。

导致后边的环节没有更好的实施。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导致这节课完成的不是很好。小组活动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主要是在讲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时,和让学生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反复的说,用时较多。而且形式较为单一。直接影响到后边环节的讲授。

2、教育机智有待加强。

在认识二分之一的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有个同学说到皮球,把皮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皮球的二分之一,当我把问题抛给学生以后,其实学生还不够理解并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平均分。我没有及时的指出这个学生的错误,应该抓住这个问题,试问学生,如果把这个皮球平均分了,这个球还能玩吗?适时地给学生指导具体什么样的东西我们可以分,什么样的分不得。在之后就不会再出现分冰箱、钟表的问题了。或者即使出现了,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来解决。可能要比老师强调的要好。学生会更清楚。

3、知识的延伸、拓展不够比如在教学二分之一的含义的时候,指出了分数家族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分数,但学生说的都是分母在10以内的分数,我应该加以拓展延伸,指出千分之一、百分之一等。让学生理解分数几分之一并不局限于分母是10以内的分数。或是举例,比如二十三分之一,也就是把一个物品平均分成了二十三份。进而强化了学生对平均分的份数的理解。

4、小组活动不充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这节课我本设计两个动手的环节,一个是折纸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先让学生自己折纸、涂色,再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感受不同的折纸涂色方法,却可以得到同一个分数;说一说四分之一的含义。另一个是用圆形纸创造自己喜欢的分数。通过学生创造的不同的分数,进而引到分数大小的比较。但在课堂上都没有实施起来。也是这节课最遗憾的地方。

5、评价语言不够

在问到一半如何表示时,一个学生回答0.5,这个答案尽管也是在我的预设之内,但我忽视了对她的夸奖,仅是说了她知道的可真多,小数是我们还没有学过的知识。倘若这时我问下学生是如何得知的,再夸奖她好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也能给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但是我却忽略了,这是这堂课的一个遗憾。

6、没有联系到生活的分数。

常见物品中的分数、人体中的分数、广告画面中的分数。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数的产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联系常见的事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分数的含义,强化应用分数的意识。通过这些联系强化了孩子的实际应用能力。这节课遗憾的地方很多,如果在讲这节课,我会把这些不足弥补过来,并在环节的衔接上仔细斟酌,让教学的时候环节更加的紧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通过这次讲课,我知道教学还是要多想、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这是我这节课反思。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给我多提宝贵意见。更希望通过老师们的指导,使我更快的成长起来。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案,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二教案的范本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学习。大班语言秋天到了教案篇一设计
编辑还需要有耐心和细心的品质,以确保作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编辑还应该注重信息的准确性,要多次核验所采集到的信息,确保其真实可靠。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优秀的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一个成功的励志总结应该具备逻辑严密、语言精练和触动人心的特点。以下是一些励志名言和故事,希望可以
辞职报告是离开一个工作岗位时书面提交给上级领导的一类文书,可以概括地总结自己在这段时间里的工作表现和感受。尊敬的领导:辞职报告样本篇一尊敬的领导:您好光阴荏苒,
诚信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首先,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诚信总结需要准备充分,对自己在诚信方面的表现进行认真的反思。以下是一些涉及诚
在初二阶段,教师编写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常常需要一些教案范本作为参考,这里整理了一些适用于四年级的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小学
有时候,一分钟就可以让你明白很多事情。怎样在一分钟内改善自己的沟通能力?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一分钟内完成任务的实用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晚安心语短句篇一一
决议是指在特定情况下经过一定程序和方式形成的决定性文件或决定性议案。决议的修正和调整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和步骤?请看以下决议文本,里面包含了一些经过精心挑选和总结的
读书计划是提醒自己要读书的一种方式,它能够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记阅读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成功的学期计划范文,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军训总结既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自己提出改进的要求。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学习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初中化学老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一在这个竞争
教案撰写时应注意语言简洁准确,逻辑清晰,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地理必修教案电子版篇一在上节内容中,我们
高二教案的编写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整理了一些初一教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苏教版小学一年级
函数概念说课稿篇一三角函数的有关概念(b).理解任意角的概念;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意义;了解弧度的意义,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
审计结果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绩效。在下面的综合实践案例中,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努力和创造力,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高一数学第一学
离婚申请书的内容应当准确、清晰、完整,以便法院能够准确了解离婚请求的事实和理由。下面是一份优秀的入党申请书样本,供广大青年学习借鉴。病休申请书格式篇一尊敬的老师
公益活动可以帮助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发展。在写公益总结时,要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的公
三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小班教案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幼儿房子教案篇一跳房子1、发展单双脚交替跳的能力与
一篇好的致辞可以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加活动的成功度。以下是一些备受好评的国旗下讲话稿,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数学老师师德师风演讲稿篇一一切师德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可以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以下范文是经过多位教师的精心编写和反复修改的,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动物乐园公开课教案篇一
一年级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它规定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以下是小编精选的一些小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小蝴蝶教案小班反思篇一1.运
导游词是旅游景点中向游客介绍景点历史、文化、风景等内容的口头讲解。导游词的亮点是关键,适当加入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和细节能够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并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导
初三教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指导,也是学生学习的导航。掌握一份优秀的初一教案,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三年级语文蜜蜂教案第二课时篇一1、会认6个生宇,会
通过发言稿可以更好地组织语言,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清晰明确。如何写一份出色的发言稿?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主题和目标听众,以便有针对性地准备内容。通过学习优秀发言
教案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值得我们重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份初一教案中找到一些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大班心理健康我高兴我快乐教案及反思篇一1、学会与同伴友好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而感到非常感激,这时写一份答谢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谢之情。在写答谢词时,可以回忆起对方给予帮助的具体事情,并表达自己对
三分钟,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可能是赛场上的胜负关键,需要发挥出最佳状态。家长们评价的最好的幼儿教师名单在这里,快来看看吧。对理想大学演讲稿的理解篇一敬爱的老师,
人生是一段转变和成长的旅程,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自己在不同阶段的经历和收获。人生总结需要有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对自己的不足做出客观的评价和改进措施。接下来是一些
民族团结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条件。如何充分发挥民族特色优势,促进民族团结的持久发展,值得我们思考和实践。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民族团结经验和实践案例,供大家参考和
军训是一次锻炼意志力的机会,只有克服艰难才能变得更加坚强。在下面的例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努力,以及他们在学习中的收获和成长,希望能够给大家提
通过实践报告,我们可以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整改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个人独资企业清算报告简单的篇一根据《公
征文是一种对个人知识积累和思考能力的检验,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在征文中,如何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和阐述观点?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征文的精心挑选的范文
教案模板的编写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高二教案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班安全教案玩
感恩是一种互动的情感,它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和情感联系。感恩的核心是心存感激,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应该心怀感恩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恩故事,希望能
诚信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倡导诚信文化,鼓励诚信行为的出现和传播。接下来,我们将带领大家探讨诚信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应对策略。幼儿园故事教学法篇一环节
导游词是导游在旅游过程中向游客传递有关景点的详尽信息的一种工具,它能够使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有更深入的了解。导游词的节奏感和声音控制有何要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案不仅仅是一份计划,更是一份对教学过程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小班教案案例,希望能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启发。小班美术活动花儿朵朵开教案篇一1
励志就是不断超越自己,总结就是记录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毕业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感悟深刻的毕业文案范文,希望能为你们的毕业留下一份珍贵的回忆
在写作过程中,提纲可以避免我们在论证过程中偏离主题或重复论点。制定提纲时可以借鉴一些经典范例或者参考一些相关的资料和案例,以启发和指导自己的思考。以下是一些常见
征文可以是针对某一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也可以是对某一经验或事件的反思和总结。征文的内容要具有价值观和思想性,引起读者共鸣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征文范文
条据书信的撰写应该简明扼要,用词准确,避免歧义和误解。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和主题,确定好自己要传达的信息。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条据书信模板,希望
地震的强度可以通过地震震级来衡量,常用的震级标准有里氏震级和矩震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希望能够为你提供些许帮助和借鉴。防溺水安全教育演讲稿
拒绝浪费,保护环境资源。在写环保宣传语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幽默或夸张的手法,增加宣传效果。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平凡的世界卷二读后感篇一从牛顿发明微积分开
小班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使教学更加有效有针对性。下面是一些幼儿园教案的范文,供教师们参考和借鉴。幼儿太阳教案小班篇一1、引导幼儿借助圆
编写教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便能够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和思路清晰地传达给学生。下面是一些针对高一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而设计的教学方案和活动,供大家
典礼通常会邀请到重要的人物或专业人士作为主持人,增加仪式感和庄重感。典礼活动的媒体与宣传,对于扩大典礼影响力和传播效果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如何策划和推广?下面是一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接下来是一些梦想实现的案例分享,让我们看看
知识点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学习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期中表彰总结发言稿篇一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培训心得的撰写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个人学术素养。下面是我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收获和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冬季传染病预防心得体会篇一老师们,
工作总结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综合实践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教师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篇一(1
创业计划不仅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充分的了解,也可以为创业者自身的思考和执行提供指导。[读书计划范文4]历史教学计划高一篇一这个学生这学期在高一五、七、八班教历史。经
爱国标语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何设计一条具有感召力的爱国标语?以下是一些令人振奋的爱国标语片段,让我们一起为之自豪和骄傲。除夕夜的祝福
对于每一个细小的帮助和关心,我们都应该用致辞致谢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在致辞致谢中,我们要注意语言的恰当和真诚,让对方感受到我们无私的感激之情。通过阅读这些范文
编辑也包括对文稿结构、逻辑和语言风格的调整,使之更加流畅和易于理解。最后,编辑之后,我们需要对修改后的文稿进行仔细校对和再次审查,确保没有遗漏的错误和问题。接下
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反复斟酌、修改和完善,以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每位小学教师都应该重视教案的编写与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做文明好少年班会课教案篇一
宣传语是公司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炼的文字表达,能够吸引目标客户的注意、激发其购买欲望。我们应该关注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更新公司宣传语,以匹配目标
就职是人们从学校步入职场,开始正式工作的重要时期。如何利用新工作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就职经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生产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技术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护士体检工作总结篇一是所有工作的
六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学科内容的连贯性和递进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为了方便大家备课,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四年级教案,供大家分享。大班蒙氏测量一教案篇一
岗位职责是指在特定岗位上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是岗位职责的基础。如果你想了解某个具体岗位的职责,下面是一些常见岗位的职责描述,希望对你有所
教师总结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知识点总结的优秀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篇一1
辩论是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观点并增进思考能力。在辩论中,要尊重对方的观点,善于倾听和回应对方的质疑和反驳。勉强给出的一些辩论
人事管理是根据企业的目标来安排和管理人力资源的工作。在司法工作计划范文中,可以找到一些常见问题和疑问的解答,对工作中的困惑具有一定帮助。高中语文学期工作计划篇一
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努力。公益总结需要包括公益活动的实施过程、困难及克服方式、以及后续改进措施。通过公益活动,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希望。光
考试总结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的反思和认识。知识点总结范文:以下是一篇关于化学知识点总结的参考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在复习中提供一些思路。七年级地理老师教学反思
撰写征文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找到内心的平衡和认同。如何选择合适的题材对于写一篇优秀的征文至关重要。下面是一些深情款款的征文佳作,让我们一同沉
感恩是一种美德,它能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并以感激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在感恩的文字中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接下来是一些感恩的佳作,我们一起来欣
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基本政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坚决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下面是一些民族团结的经
充满汗水和收获的运动会即将开启!写一篇精彩的运动会宣传语,要突出比赛的激烈程度和参与的机会。运动会宣传实例,让你了解如何吸引更多的关注!认识角的教学反思优点缺点
在高三阶段,教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教师规划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步骤和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通过研究下面的大班教案范文,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大班教学的要求和挑战。
安全标语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让人们时刻保持对安全的关注。安全标语应该和具体场所和情境相结合,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精选的安全标语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
高三教案是在高中三年级教学过程中为教师备课和指导教学提供依据的教学设计和计划。从第二部分中随机选择一条:如何编写一份针对大班幼儿的教案,是幼教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
经典作品是历史上的瑰宝,每一篇都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创作一部经典作品需要有深入的思考和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深刻洞察。以下是一些经典作品的片段,让我们一起回味一下
制定初三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和解决可能存在的教学难点和问题。下面是一些值得推荐的六年级教案,希望能够给大家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大班幼儿讲故事教案篇
在制定三年级教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设置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的
半年总结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规划和指导。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学期工作总结的参考,小编整理了一些典型例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教导主任年
标语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如何让标语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接下来是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标语,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
幼儿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整理和归纳。中班教案范文三(关于社交能力发展):本周我们将以“团队合作”为主题,通过团体游戏和分组活动,培养
人生总结是对自己生活轨迹的一次盘点,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撰写人生总结时,我们可以结合图片、图标等辅助材料,使得整篇文章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六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这些高一教案范文包含了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应用。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篇一1、
理想是我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更高远的目标。拥有一个具体而又可行的理想,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策。下面是一些精选的理想总结范文,供
初三教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幼儿园教案范文,供大家学习借鉴,帮助教师们提高教学质量。新学期新气象班会教案
参与征文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一个话题,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写征文时要注意语气的适度,既要有理性思考,又要有感性表达。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征文作品
辩论是一项需要准备充分、分析深入和论证有力的技巧性活动。辩论需要我们注重与对方的对话和交流,要尊重对方的观点并给予回应。阐述了不同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展示了辩论者
项链的道理篇一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讲述了一个中产阶级女子因为一条假珠宝项链而陷入生活的巨大困境。这个故事让我深思,每个人都可能因为一些小事情而陷入无休止的
婚前协议是夫妻双方在结婚之前就财产、债务等重要事项达成一致的书面协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保密协议范本,仅供参考。住建部合同文本篇一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初三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一教案案例,希望能给大家的备课提供一些帮助和灵感。自己去吧教案及反思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小脚教案及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喜欢
小班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结合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编写的一份详细教学计划。接下来是一些创新教学方法在二年级教案中的运用案例。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
致辞致谢不仅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道德责任,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好的致辞应该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让听众容易理解和接受。为了向大家展示一些成功的致辞案例
转让合同是一种约定,通过它可以将财产或权益转移给他人。在查阅授权委托范文时,我们还可以学习到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场地库房租赁简单合同篇一乙方:______
高尚的文明礼仪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文明礼仪中关键的一点是诚实守信,做到言行一致,不说谎和承诺不兑现。以下是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真实案例,让我们深刻认识
一年级教案是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设计的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它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每一节课都需要一个
在编写初三教案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量身定制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计划。通过学习以下这些高三教案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教师和学校在高三教学方面
请示上级的意见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我们需要及时向上级请示。那么在向上级请示之前,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这些请示范文涵盖了常见的工作场合与专业领域,无论是写作
环保宣传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倡导节约能源,创造更加环保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环保口号,希望能够成为人们环保意识的引领者。简单的经
安全标语以简短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让人们在瞬间理解并记住安全注意事项。制作安全标语时,要把握节奏和韵律,使其更易被人们接受和记住。通过以下这些安全标语范文
竞业协议的目的是防止员工通过离职后从事竞争性工作对原雇主造成损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解协议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下面是一些实用的和解协议范文,供大家参考
自我总结是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和自信心。以下是一些社会实践总结的范文,其中包含了优秀的表达和观点。幼儿园老师工作总结篇
梦想是指一个人心中独特而强烈的愿望或追求。如何将梦想转化为现实,并且享受这个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下面是一些梦想实现的成功故事,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动力。新年中学
青春是充满了梦想和希望的时期,我们应该珍惜它并充实它。青春是一个个性塑造的过程,如何找到并坚守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青春成功人士的经典名言,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