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是根据大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来安排学习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掌握好教案模板的编写技巧,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案七年级篇一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
山东依依-诗茵
“春游芳草地,夏赏荷花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的确是这样的。一年四季,景色可谓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情趣。一年之中,我们走过春秋,也走过冬夏,可我们的眼睛捕捉到它们的美了吗?法国画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本单元四篇课文,分别表现了四季不同的美。我们教学本单元课文的重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并学会用美的语言来表现美,鼓励他们去创造美。
《春》
一、课前谈话,并导入新课。
春天是一个五彩缤纷、欣欣向荣的季节,古今中外许多文人都写过许多咏春的篇章,同学们能说出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或者是带“春”字的成语和谚语?
这些诗句或成语,有的概括了春天的特征,表达人们对春天的喜爱,有的捕捉一个有特征的片段,或叙写在特定环境中的景色,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篇――朱自清先生的《春》。
二、课文学习
(一)老师配乐诵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
(二)做“春天在哪里”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
有一首少儿歌曲〈春天在哪里〉,其中有句歌词是“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让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春天,然后用“春天在……”的形式归纳。例:
春天在生长(碧绿、嫩绿)的春草里
缤纷(争艳、绚烂)的春花里
温暖(和煦、柔和)的春风里
细密的春雨里
人们的活动里
让学生把自己归纳的句子融进歌词里,唱出来.
讨论:这些景物的特征并用一个词语概括.
(三)学习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为了让读者陶醉于迷人的春景,欣赏到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作者运用了高超的语言艺术。同学们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得语言这样优美生动。
(1)用多种修辞手法写景如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唤起读者对春的联想和美妙的想象,来得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可以用造句或仿写的方法,学习并运用这种语言艺术。
(2)词叠句和谐匀称、活泼自然,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用调换词语的`方法,让学生体会。
(四)学会细心的观察
多姿多彩的春天,作者何以描绘的如此美妙?因为作者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怎样观察?从哪些角度观察?同学们认真阅读第5自然段,想一想:作者调动了几种感觉器官观察春风?从哪些感觉角度写出了春风的特征?你还能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吗?讨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找出作者直接赞美春天的句子吗?体会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今天,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这是散文作品中诗画合璧的佳作,人们称之为一首春的抒情诗,一幅春的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同学们应该熟读成诵。现在,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快速成诵,展开背诵比赛。
《三峡》
教材分析:
《三峡》出自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郦道元以生花妙笔,描绘了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地势的险峻,气势的雄伟。
全文仅155字,可谓精致小巧,然而作者竟在这极短的篇幅内,用高超的具有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无限风光,颇有“尺幅千里”的意味。所以,余秋雨曾在自己的《三峡》中有这样的评价:他用最俭省的字句刻画过三峡春冬之时的“清容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词章。
教学目标:
1、识记、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背诵全文。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案七年级篇二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案
山东依依-诗茵
“春游芳草地,夏赏荷花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的确是这样的。一年四季,景色可谓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情趣。一年之中,我们走过春秋,也走过冬夏,可我们的眼睛捕捉到它们的美了吗?法国画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本单元四篇课文,分别表现了四季不同的美。我们教学本单元课文的重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并学会用美的语言来表现美,鼓励他们去创造美。
《春》
一、课前谈话,并导入新课。
这些诗句或成语,有的概括了春天的特征,表达人们对春天的喜爱,有的捕捉一个有特征的片段,或叙写在特定环境中的景色,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篇――朱自清先生的《春》。
二、课文学习
(一)老师配乐诵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
(二)做“春天在哪里”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
有一首少儿歌曲〈春天在哪里〉,其中有句歌词是“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让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春天,然后用“春天在……”的形式归纳。例:
春天在生长(碧绿、嫩绿)的春草里
缤纷(争艳、绚烂)的春花里
温暖(和煦、柔和)的春风里
细密的春雨里
人们的活动里
让学生把自己归纳的句子融进歌词里,唱出来
[4][5][6]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案七年级篇三
《武松打虎》是依据《水浒传》改编的课文。从题材上属于小说,因此,我用文学课的形式来上。课文比较长,我将其分为两课时完成。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
一、组织学生交流事先收集到的关于《水浒传》和武松的有关信息。最后将信息归纳好,并与课后注释一相互印证。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通过范读,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2、武松打虎是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构成故事的主要元素。板书: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组织学生自学,讨论答案。(经过部分不交流)
3、先来认识老虎,找出描写老虎外形和进攻招式的句子。在交流朗读中辨析理解“爪”的读音,“剪”的作用。同时简要板书老虎进攻的招式。
为什么“剪”是放在最后的招式?通过文字理解。
老虎进攻时,武松是怎么表现的呢?(交流,并简要板书,最后完成一张对比表格。)
扑跳到身后
掀轻轻一闪
剪轻轻一跳
4、完整地朗读老虎进攻武松的段落。
5、通过这张表格中以及课文,你可以感受到武松是怎样一个人?找出相应句子归纳特点。随机进行字词教学。
(武艺高强、性格豪爽)
6、不少同学都说武松是个大胆的人,(板书:胆大)但是老师觉得“胆大”后面还可以跟上两个字--心细。从哪里看出他的心细呢?下节课接着讲。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老虎攻击武松?请大家看我们归纳的表格,能看出什么秘密吗?(学生回答:每次老虎攻击时,武松都是轻轻地躲过去。)这说明什么?(说明武松躲避老虎的锋芒,消耗它的力量。同时也说明武松酒还没有完全醒。)
二、当老虎消耗了体力,那么武松就动手了。轻声读课文相关段落,然后,教师出示对比表(武松老虎)
教师示范完成武松第一次攻击老虎的情况,以及老虎的反应。余下的情况由同桌合作完成。最后交流,完成板书。
抡起哨棒打去没有伤着
揪住虎头动弹不了
乱踢一阵东躲西闪
重重打去直冒血
三、多形式指导朗读武松打虎的段落,思考表格中武松四次攻击的区别(从了解写什么过渡到了解为什么这么写)。
讨论:1、哨棒之所以断,一是用力很大,二是哨棒一头是空心的。
2、武松的举动显示他逐渐酒醒,攻击越来越有目的。力量也越来越大。
打虎的过程看得出武松的胆大心细。
四、收看相关视频
五、依据两个表格,复述内容。
六、总结,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武松打虎》教学简案(s版五年级上册)]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案七年级篇四
本教材前面四个模块为复习模块,总结了小学阶段教材中出现过的语言知识,以帮助同学们有效地从小学到初中有一个平缓的过渡。所以这四个模块不必花大量时间来学习,每个模块用4节课来讲解、复习就可以了,四个模块共用16节课。接下来是10个学习模块和两个复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共有三个单元,前面两个单元主要为大家呈现新的语言内容,第三单元为练习与活动,用以巩固前面两个单元所学的内容。本学期一共18周,每周6节课,共108节课。去掉前面16节课复习小学知识,还有92节课,所以每个学习模块需要7节课来学习与巩固。还剩8节课用于每个月的月考。
二、教学目标
本套教材同时配有对应的网络教材。上课时可利用此网络教材教学。
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
1)形成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强烈兴趣。
2)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提升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
3)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4)增强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学期初中部有两个班级,初一级和初二级。
花半个小时来读课文和读单词,每天听写10个单词,然后借助遗忘规律来复习,达到对单词深层的记忆。为了让成绩好的同学有所发挥,成绩弱的同学有所思考,听写完十个单词之后,每个单词自己造句,提高英语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
初二级共有29位同学,其中有十几位同学没有基础,需要学习音标,然后多读,多记单词、课文。由于初二班孩子年纪比较长,对于学习的自主能力比较强,只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明确学习的目的,很快就能够跟上。
四、教学方法
子学的孩子,学习文化课,获得高分只是其中一个次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我们要通过文化课来提升自身的素养,与社会接轨,以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所以不建议采取题海战术,况且我们也没有过多的时间来进行题海战术。
1)首先,打基础。把本册里的单词全部记下来,每天晚上花半个小时记单词、短语,读课文。(根据遗忘规律:背完单词之后的5分钟,20分钟,1小时,12小时,1天,2天,5天,8天,14天是复习的时间点,在这些时间点复习背过的内容,14天后就能够达到深层的记忆,这也适用于其他科目的背诵。)
2)培养语感与兴趣,了解国外的生活习惯与文化。每周尽量给孩子看一部有意义,正能量的英文电影。
3)培养说英文的能力。学习英文歌曲《wearetheworld》。
五、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们完成课间任务的速度与效率不尽相同,一部分同学完成任务较快,于是思想开小差,或是讲小话。因此布置任务时,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大小,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任务完成得较快的学生可对他们增设附加的任务。如会模仿――会背诵――会默写,层层拔高。每一堂课下来,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到不同的知识。也可以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翻译有趣的英文故事或者笑话,让他们生动形象的讲给全班同学听,既培养了优秀同学的能力,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应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努力调整教学方式,大胆取舍教学内容,力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案七年级篇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感受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重要。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还记得小云雀在妈妈面前许下了什么心愿
二、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1、上节课同学们提出小云雀为什么认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还记得吗让我们随着小云雀和他的妈妈一起到沙漠、大河、森林去看看吧!
2、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第二到十三自然段,看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用笔画出来,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的感悟。
三、细读课文,交流感受
(一)关于森林能够防止土地沙漠化。(2—4节)
1、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第4自然段)
2、理解“贫瘠”,板书:贫瘠。贫瘠的沙漠是什么样的呢书上是怎么描写的“漫天飞舞”什么意思一齐读读这句话。
小云雀喜欢这儿吗它是怎么说的请你埋怨地说一说。
板书:乱砍滥伐(出示图片)看了图,你知道“乱砍滥伐”的'意思了吗
4、看到昔日茂密的森林,如今已变成贫瘠的沙漠,你有什么感受难怪云雀妈妈会心疼地说______,齐读第4自然段。
5、听了云雀妈妈的话,你觉得森林重要吗为什么
板书:土地贫瘠的沙漠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案七年级篇六
蒋老师一直给人以青春甜美、大方利落的印象,在文海之星这一全校性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下,我们有幸欣赏到蒋老师带来的一节清新活泼,匠心独运的一节课。蒋老师执教的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doyoulikebananas?的第一课时,本单元主要是围绕食物的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喜好。本课时的目标语言句型在第五单元已经学过,因此学生对于句型没有陌生感,也非常容易把握。因此,本课时重点在于目标词汇中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区分与正确运用,以及让学生能自如地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和不喜欢的食物。
在本节课中,蒋老师以班级学生的生日为主线,引出本单元的话题,以及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辨认,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目标语言的操练,最后以让学生探讨中西方庆祝生日的不同收尾,设计匠心独运,也体现了外语学习中文化的渗透,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并行。
一、老师的教
1.引
蒋老师以一首欢快的英语歌作为引子,学生听完后,蒋老师问道:“doyoulikethesong?”,学生愉悦地响应“yes,ido.”巧妙地在第五单元重点句型“doyouhavea..?”的基础上引入本单元的重点句型“doyoulike...?”.接着老师又问:“whatcanyouhear?”学生接着说出刚刚从歌曲里听到的cake等单词,接着蒋老师告诉大家,班里的一名学生的生日快到了,让大家猜猜是谁的生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蒋老师又问:“whatcanyoudoforjohn’sbirthday?”引发学生头脑风暴,自然地引出了食物这一话题,流畅自然。
2.助
在教学过程中,蒋老师也特别注意在每个教学细节对学生语言的`产出障碍给予及时的帮助与指导。比如,在让学生猜测老师的冰箱里的食物时,蒋老师给出了学生以前接触过但不太会运用的句型:“istherea/an...inthefridge?arethereany..inthefridge?”帮助学生完成交际。虽然学生对这个句型的运用效果没达到熟练的程度,但却是一个给学生提供支架,辅助学生完成猜测,拓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很好的尝试。
3.评
在课堂教学中,蒋老师注意对班级学生学习兴致的掌控,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的正面评价也很及时,在整节课中,学生兴致很高,氛围很活跃,尤其是蒋老师对于其中两个同学的精彩发言给予的两个印章的奖励更是刺激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此时无声胜有声。
4.促
本节课的主题是谈论对事物的喜好,话题接近生活,在蒋老师巧妙的课堂设计思路下,学生学习情绪很高,蒋老师设计的各个语言操练活动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成。在句子表达的基础上,蒋老师最后设计了一个个人秀活动,以语篇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的交流体验后输出语言,对学生语言能力层次的提高是很好的促进与提拔。在本节课的尾声,蒋老师布置了一个让学生对比中国与西方庆祝生日在方式,食物和参与人员方面的不同,是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渗透的培养。
二、学生的学
1.自学
本单元的部分单词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不认识的单词课前学生也做了预习工作,句型在第五单元基础上加以强化,因此整节课学生能够在蒋老师的铺垫下,独立完成听力练习和对话实践。
2.组学
学生在老师的指令下,能够积极响应并参与到小组对话学习中,并能有效地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这也得益于蒋老师平时的个人教学艺术与人格魅力,培养出学生良好的组学习惯。
3.展学
在本节课中,对于目标语言的展示,蒋老师设计了多样的形式,有个人的回答展示,也有两个人的小组对话,还有小组讨论的中西方生日习俗对比,但因为前面的任务占用时间有点多,所以最后的小组展示没能看到。在学生的对话展示中,值得探讨的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目标语言后,可否撤掉ppt中的提示语言,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4.固学
巩固是英语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通过巩固性操练,让学生当堂巩固新授知识。在本课时的教学中,蒋老师在学生对话的基础上,让学生以汇报的形式来巩固强化本课时的目标语言。但稍有欠妥的是,本课时的不可数名词作为重点、难点之一只是在词汇部分加以强调,在句子的操练中似乎还少了点强化。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案七年级篇七
i.应掌握的词组:
1.长头发2.比较外向3.正如你所看到的
4.在某些地方/方面5.看起来一样6.看起来不同
7.……和……是一样的8.经常参加聚会9.高一点
10.从某处拿/取出某物11.将某物放入某物中12.列出清单
13.穿漂亮的衣服14.在学校受欢迎15.擅长体育
16.使我发笑17.对我来说并不重要18.举起,抬起
19.相反的观点20.小学生21.善于与孩子相处
22.喜欢讲笑话23.互相帮助24.在业余时间
25.……其中之一26.使用……做……27.为某事感到同情或难受
28.从……开始29.向某人道歉30.因…而著名
31、总计,总共32.让/使某人做某事
ii.应该掌握的句子
1.我每天骑车去上学,丽莎也一样。
2.蒂姆会打篮球,我也会。
3.我有点感冒,不过并不严重。
4.篮球和游泳是他的两个受好。
5.我觉得更糟糕了。
6.刘英不如她姐姐体育好。
7.上海的天气比北京的天气热。
8.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9.正如你所知,英语比数学有趣的多。
10.在某些方面我不如我的朋友好。
11.我妹妹的书包和我的一样。
12.他比我更擅长篮球。
13.我俩都很外向
14.我俩昨天都去那个聚会了。
15.这里是我的孪生兄弟的照片。给你。
16.你没必要一直呆在这里。
17.我喜欢交和我一样的朋友。
18.你认为谁该得到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