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并弥补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范文需要进行充分的反思和自省,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村干部民情日记版篇一
忙了将近一个月,我村的300亩苹果示范园建设在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初见成效。今年,按照县委、县政府全力打造精品苹果树基地的思路,雷牙镇党委、政府多方考察,在我村新建了300余亩的矮化砧密植精品苹果示范园。我村地处县城东环路东侧,耕地面积300亩,有大面积垣平面地,灌溉率90%,特别适宜苹果树的种植。
月初,听到这件事之后,我乐坏了,这可真是及时雨啊,我们村的村民不但有了“正经”事干,而且也能增收啊!我立即行动起来:查资料、统计面积、帮忙找优质树苗等,就连下雨天我和村民们一起在地里栽树苗心里也是乐滋滋的。现在已完成苗木栽植、施肥、浇水,随后将逐渐完善配套设施。镇上的苹果技术员还积极引导群众套种以大豆为主的底杆作物,以利果树幼苗尽快成型。
为了使种植户早日实现经济效益,我还积极联系了县园艺站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为村民们进行苹果树管理的知识培训,对铺膜、套袋、浇水、喷药、修剪等技术要领进行现场指导,不断提高果树的管理水平。
目前,群众发展苹果树的积极性特别高,示范园果苗长势良好。一社的董大爷见到我时高兴的说:“我们村终于有希望了,我再不出去干杂活了,好好在家务果园。”简单的一句话确实是我们工作的认可,简单一句话却让我在为尧头发展上愿意使出我的全力,愿尧头村的发展越来越好。
村干部民情日记版篇二
xx年6月毕业后,就一直在学校就业处工作帮忙整理毕业生档案,直到家里的教师招考出公告才回去紫金,后来在8.16水灾后参加了教师招聘考试,历经了水灾的我后来还是没能考上家人希望的教师岗位。得知河源招大学生村官,当时犹豫不决,最后在报名的最后一天晚上通过电话短信的形式,在义兄龙哥的帮助下,填写了报名表报了名(因为当时还没搬到惠州是在边远山区网络不通)。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到南岭,十一月正式从事基层工作,开始了人生中的基层农村生活!知道教师没考上到回来南岭上班期间的一个半月在深圳当小学语文老师,这一个半月是深圳紫金来回跑,没赚什么钱,赚的钱都用作来回跑的交通费了,为什么来回跑,因为村官笔试过了要回来面试体检!就这样开始了我现在的工作!懂电脑的自己,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村里的许多业务,在担任资料员,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同时,还担任村团支部书记,深知责任重大,但工作就要有条不紊!
村干部民情日记版篇三
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的信仰就是服务基层、锻炼自我,文职角色的扮演,让我们有效完成了村官上传下达的工作,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为服务“三农”贡献力量,同时锻炼与提升自我。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实际工作中需要充当许多角色,如协助开展党建村务的组织角色,村民争议时的调解角色等,在这些角色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大学生村官的文职角色。
农村基层工作从制定到落实,文字材料的上传下达必不可少。农村基层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是年纪稍长的前辈,他们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是由于过去的教育水平限制,在计算机操作以及文书材料的表达上有所欠缺。大学生村官作为年轻的后生力量,接受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基本的科技培训,刚好可以运用到农村实践中,弥补前辈们的欠缺,组织材料、撰写文书,为所在村域开展与反馈工作做出贡献。
大学生村官的文职角色,不仅让我有效完成了村官工作,服务村民建设农村,而且提高了我的文字表达能力,让我对行政公文写作有了全面的认识。
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的信仰就是服务基层、锻炼自我,文职角色的扮演,让我们有效完成了村官上传下达的工作,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学习,积累知识与经验,充实与完善自我,为当好村官的各种角色进而发展基层不断努力。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村干部民情日记版篇四
今天,并不是什么重大节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周末,然而对于我所在的临江村来说,却是令人难忘的一天。
在这样一个淅淅沥沥下着小雨的周末,留在家里美美地睡上一觉,是多么享受的事情,可是对于望江镇的几十名干部来说,却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早上八点钟,他们冒着雨来到了临江村的育秧大棚。由于最近正值汛期,村民们都在堤坝上防汛抗洪,无暇顾及育秧大棚后续的蘑菇菌栽培。赵书记和吴镇长就亲自带队,将50000株蘑菇菌人工运送到育秧大棚内,并按照技术人员的指点,合理摆放,我也加入到了运输的队伍当中。闻讯赶来的村民,看到党员干部们整齐摆放好的蘑菇菌后,激动的说:“感谢啊,真是感谢你们啊!”忙碌了一天下来,大家都很疲倦,但却没有听到抱怨的话语,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家都露出了笑脸。
任大学生村官以来,我亲眼见证着临江村的点滴变化,从千亩良田改造到智能水稻催芽基地,从改建村办公室到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望江镇党委班子和村“两委”为临江村的发展付出了太多的汗水。看着他们从春耕到秋收没日没夜的忙碌,看着他们为了村内建设人瘦了一圈又一圈,身为临江村的大学生村官,我深深体会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扬长避短,经常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村情民意,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做一名领导满意,群众满意的大学生村官,无愧于新时期“大学生村官”岗位。
村干部民情日记版篇五
9月份,我有幸被选派到费县朱田镇卧龙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为期二年。转眼间功夫,到村工作已经九个多月了。在这段咖里,我麵地适应了农村工作和生活环境,自己各方面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处处以身作则,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和工作经历,让我对农村有了全新的理解,积攒了一些体会和感想。
一、尽早进入角色,确定自身定位
由大学生到“村官”的转变,我首先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端正态度,虚心向周围的同事和群众学习,尽快了解任职村的基本情况,熟悉村内的人际关系,掌握村级办事程序,认真做好村干部的助手,协助支部搞好党建工作,同时协助村委会搞好村政建设,推进本村新农村建设。怎样顺利地开展工作是我们大学生村官首先所面临的问题。从进村的第一天起,我就要求自己尽快跟县、镇驻村工作组和村干部进行沟通和交流,借鉴他们的经验,遇到不清楚、不明白的向他们请教,尽快融入农村,尽早进入工作角色。当好调研员、宣传员、服务员、调解员、监督员、督导员,当好助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才能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协调村两委之间、村干部之间、村民和村干部之间的关系,把上级安排下来的任务和指示精神具体落实到农村工作中去。要尽早认识到: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对农民的支持,农村拥有的巨大发展空间和优惠政策条件也会突显出来,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力资源匮乏的现实,这也从客观上增加了基层对人才的需求程度,农村工作将大有作为。
二、脚踏实地,扎实苦干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农村工作相对之前单位的工作来说比较复杂、琐碎。农村基层的工作事多、面广,各种情况又千差万别。我们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摸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平时要多利用机会与村民在一起,通过召开村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串门走访、跟村民拉拉家常、下村实地察看,真正做到与村民谈心、交心,才能全面、真实地了解村里的情况,了解村民最关注的事情是什么,最企盼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才能在下一步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办法。我在卧龙村工作的这几个月里,经常入户走访,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遇到阻力,通过摆明事实,说服教育,掌握好处理问题的办法,遇事周全考虑,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和上访问题等工作的过程中,更应如此。
三、依靠组织,加强多方联系
自从到村任职的第一天开始,面对各级组织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关怀,面对村民一张张的笑脸,我从心底感到无比的温暖,增强了驻村工作的信心。镇领导经常关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定期听取汇报,谈心交流,传经验、教法子、出路子,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我们积极协助县、.镇工作人员开展新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明显提升。这使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只有依靠组织,加强多方联系,才能不负重托,更好地做好驻村工作,解决村中的问题。
四、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谦虚好学
我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农村关系不大,对农村工作不甚了解。在工作中,对农村及农村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农村是一所大学校,农村基层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不仅要求我们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还需要掌握各种农村政策和农业知识,努力提高服务农村的本领。因此,我虚心向村两委干部,向村民学习,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以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服务农民为出发点,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使自己的工作更贴近实际,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对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也在增多,造成了需求与供给相脱节。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熟练掌握农村工作方法,起到上联党委和政府、中联村级组织、下联普通群众的作用,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都是年轻人,有锐气和冲劲,是农村工作中开拓创新所必不可缺少的力量。“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农村工作有新的看法,对能更好地开展农村工作,对能增加村民收入的点子,可以向村两委干部大胆提出来,为村里的工作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大家摆上来讨论研究,从而完善工作思路或在工作中落实下来。要当好参谋,协助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明确经济发展目标,努力保证计划实施。
以上是我对这段时间农村工作的一点心得,我将继续努力工作,做出好的纖来,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农民走上小康之路!
村干部民情日记版篇六
电影再现的是19世纪60年代,不幸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全国上下又勒紧裤腰带向苏联还债,此时的中央领导派人去往全国各地去实地调研,而大病初愈后的周恩来听从安排,来到了革命老区河北武安伯延公社,深入基层、挖掘发现问题并以此调整中央的相关政策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伯延的四天四夜中,一边是以村主任为典型的吃点苦不算什么、本着不为国家添麻烦的主人翁精神的伯延人民,当然也有不敢说真话的劳苦人民,更有本可以说真话,但被村主任“关”了起来的群众。另一边是走入田间地头与群众一块插秧坚持做真学问、搞真研究、鼓励人民群众说真话的周总理。故事就在不说、不敢说、不能说的一方与鼓励说的一方中展开。
如今在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有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党如何密切的联系群众、如何更好的为群众服务的讨论也进行的如火如荼。此时播映与观看这个影片,我觉得对我们每一位党员而言,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影片中对于党如何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如何去体察民情,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之想做,都有细微的体现与指导。而在此,我仅想把自己最感动的几个瞬间,概括为两个“门槛”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门槛一:红烧肉前止步
因为心里挂着千千万万老百姓的苦难,所以总理的心思在伯延变得更加细腻,一枝一叶总关情,细微之处,总让人眼眶湿热。初入伯延公社的周总理就发现树上的树叶掉光了,而公社的社员为了迎接总理的到来,却准备了红烧肉与鸡蛋。耳朵听着村主任关于鸡都是公社自己养的解释,迈入了食堂的一只脚却又缩了回去,转而去社员食堂、与社员一块喝糊糊。
这一缩,就缩出了:一是他的廉洁自律、反对官僚作风;二是周总理虽贵为领导,却能做到放下身段,与民同苦。
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的党员。如果做真学问,想做真正的研究,就应该将自己置于最基层的位置,用心去体察群众的言行。尊重每一个个体,用心去体悟他们的愿望。影片中这样的镜头很多:张二廷是负责给公社拉水的社员,当总理听到他自己一人拉扯四个孩子的时候,便亲自来到了张二廷的家,由于家里无处下脚,便坐在了门槛与他谈起了心,告诉二廷他想帮助他抚养一个孩子的决定,看着流着泪、嘴里念叨着曾经答应孩子他娘好好养活孩子的二廷,总理读出了他对孩子的不舍,于是只能默默离开,用剩下不多的钱帮孩子扯了身衣服;听说生了病的小汪老师还在给孩子们上课,便亲自到教师探望他,看到他的脚因为饿而发胖,鞋子无法穿上,便亲自帮小汪老师把给他带过去的鞋子穿上等等,这一切都是总理对每一个人民群众、每一个生命个体尊重最深入的描写。正因为如此,他作为领导,才能与群众建立鱼水之情,才能真正获得来百姓的真心与拥护。
门槛二:热拽面前迈步
影片中当年给刘邓大军做过拽面的连弟奶奶,如今已经不能走路,为了欢送周总理,让总理能吃碗热面条。就卖了自己的寿材,让自己的儿子搭了一个高低刚好合适的台子,卖力的做起了拽面,拽面做好之后,先让怀了孕的儿媳和孙女尝过之后,才让儿子亲自给总理送了过去。而心思缜密的周总理看到面条后,第一反应就是连弟奶奶家应该是缺了东西,当连弟爸爸把面条放好离开后,他才吩咐旁边的秘书去连弟奶奶家看个究竟,并吩咐用剩下不多的钱把寿材买回来,等他们离开后给老人家送回去。这些事处理之后,看着热腾腾的面条,想到连弟奶奶的用心良苦,便毫不犹豫的跨进了门槛,一连几日未曾好好吃饭的他,此时却大口大口的吃起了面条。
而这一迈,反应的不仅仅是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还有周总理对百姓的体恤,能在细微之处去体察百姓的点点滴滴。能够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影片中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公社里白天刚插完的秧,晚上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全村的人都冒着大雨跑到地里抢救秧苗,目睹此景的周总理,回去亲自给大家煮起了姜水,就这样,他自己也深感自责:“一碗不甜的红糖水都舍不得送到田里去,我这个总理不称职啊!”亲民、爱民的同时,也不忘对自我进行批评。
就这样,总理在伯延公社度过了寝食难安的四个昼夜,实地走访、与村民心贴心交流。通过他的努力,顺应民心,伯延公社是全国第一个解散公共食堂的公社。
作为一名在基层服务的党员,我想,一个人无论身处多高的位置,如果选择了为人民服务,如果想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就是:将身子放到最低层的地方,那里有我们最好的老师,倾听他们所说的,想他们所想得,才能做出他们最认可的。
村干部民情日记版篇七
从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村官都为村民做了哪些事!今天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700字,欢迎参考借鉴!
翻开褶皱的日记,依稀的记忆、从前的自己,一点一滴诉说着乡亲们的欢喜。大树和小巷都还清晰,我就在这里找到了自己,那天的日记天飘着雨,朦胧的身躯,没有人认识自己。
去年,刚毕业不久的我,来到了这陌生的地界。一条条泥泞的小道笔直的绵延数百米,一位位陌生的行人来来往往在我身边擦肩而过,一堆堆随地乱放的垃圾似乎快要侵略整个村庄。面对这些,我知道自己是一名刚上任不久的大学生村官,但当时我不知该从何做起,感觉有点迷茫。
朋友问我:“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那可怜的两万多块钱?还是围着一堆人争执着那大道理?”我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把它偷偷的写在自己的日记里。
我知道,花朵的事业是美丽的,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但我愿做一片绿叶,绿叶的事业是默默的垂着绿荫的。这一年来,我做的就是一片绿叶。俗话说,没有参与就没有发言权。一年时间,走访760户人家,2600口人,骑车跋涉120xx公里的路程,为的就是不想给年轻找借口,不想给梦想留遗憾。我是一位大学生村官,我为改变而来。
120份产业发展的调查问卷,50条乡村建设的宝贵意见,200多个支持环境卫生整治的慷慨表态,加上村“两委”一班人的不懈努力,逐渐的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的队伍,制定了村级环境卫生整治机制,详细的实施了整治方案,组建了卫生整治队伍,坚持每天的生活垃圾专人清运,公共场所专人打扫,村里的环境卫生彻底大变样。来来回回的130户,反反复复的130户,全村360户贫困家庭中的130户贫困村民,最终435亩核桃产业促成落定,真真正正的给了我希望,给了我改变,给了我动力。
一年时间或许很长,但确实很短。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虽然成就不了轰轰烈烈的大事,成就不了一方百姓的幸福小康。但是,我明白,这一年即使有挫折,有心酸,也有泪水,但回想起这一年,我真真正正的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这里的一切不再那么的陌生,这里曾有过我的泪水和血汗,这里的每一颗树木和花草都将成为我倔强的见证,都会促使我不断改变。
10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8月以来,由于天气连绵阴雨且持续时间较长,温度偏低,致使今年的秋收工作进展不是很顺利。
为严把“秸秆禁烧”关,在包联领导的带领下,村干部的陪同下,我们一行五人开始出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发放秸秆禁烧宣传单,同时在重点路段悬挂横幅,张贴通告,做到秸秆禁烧家喻户晓,提高村民的禁烧意识和自觉性。宣传过程中,我们来到大片正在收割地头,刚收割完的牛大叔,正在地里捡拾遗留的玉米棒。我走向前,询问今年玉米收成的情况。牛大叔停下手中的活,看了看我们,问了我们的来意,意味深长的说:“今年,玉米收成不好,雨水太多了。好多种的迟点的或没有浇上水的村民,基本上就不收,把玉米带杆给养殖羊或猪的村民当饲料用。对于烧玉米杆,现在的人们意识增强了,知道烧玉米杆不仅要罚款,严重些可能要坐牢,所以烧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还有少数人,不顾不管,嫌麻烦,就地就烧了。”问及孩子为什么没有回来帮忙,牛大叔说“娃娃们都挺忙的,现在都机械化了,活也不是很多,我和老伴还能干的了,不打扰孩子们了,都忙,在外面不容易呀”。话音刚落,牛大叔又开始弯腰捡拾玉米棒。看着牛大叔,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养儿为防老,可我们大学毕业了,外嫁了,工作了,很少回家了。不管是夏收还是秋收,父母从来没有要求我们什么,真的很对不住自己父母。
牛大叔家种植了八亩玉米,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减少了三分之一。家里有5口人,妻子何阿姨,现年54岁,儿子在外上大学,两个女儿均外嫁。家住12间砖混结构住房。牛大叔,今年56岁,身体硬朗,干起活来,好比30岁的青年人一样。
回来的路上,掏出手机,给父母打电话保平安,知道父母身体一切健好,心里好高兴哦!对于亲人,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有空没空常电话问问。为那些仍在奋斗的父母们加油!
第一次和这位老人交谈,是去年冬天美丽乡村创建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家刚办完丧事,门口有一小堆垃圾没有清理。我和村长一说明来意,老太太就一叠声的说马上收拾,十分随和的样子。可惜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用心想去了解她。
她叫张云霞,步三村四组人。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沧桑的痕迹,而生活所带来的沉重打击则深深的刻在了心上。老人和周围的人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她自己也常常跟别人说,我是一个倒霉的人,别连累了你们。老人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老伴是个退休工人,两个儿子也都成家立业了。即使不用儿子孝敬,老伴的退休金也足够维持两个老人的日常开销。不幸的是,两年前开始,一连串的噩运降临了。20xx年,大儿子出了意外离开人世,时隔一年,二儿子在外打工腿部受了重伤。手术治疗花费了他们家所有的积蓄,还是没有治好。老爷子承受不住打击,离世了。老爷子这一走,这个家更是无以为继,老太太连吃饭都成了一个大问题。
“谁让我现在遇上这样的事了呢”老太太抹着眼泪说,“二儿媳妇想离婚,我也没有办法,只好去找她的父母,劝他们不要让两个小的离婚,我去求他们,我儿子的病一定能治好的。到时候我们母子两个人一起报答他们。”听完老人的话,我陷入了长长的沉默。老人的经历十分令人唏嘘,可是更重要的是,我能为她做些什么,帮助比同情更有力量。老人的房子有些漏雨,厨房也开始掉瓦不能再用。于是,村长、组长和我三人一起把村长家盖房子没有用完的雨布钉在了老人的屋顶上,并且用石棉瓦把屋檐延伸了一米宽,把厨具都搬去那里。同时,我准备资料,和负责民政的同事联系,申请提高老人的低保金额。
得知老人的手工活做的很好,我就请老人帮我做两套小孩满月穿的衣服鞋子。价格按照每套100元的手工费支付。另外,我买了老人家门前两棵树上的所有柿子。作为一名村官,我能为老人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不能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这让我很沮丧。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的今天,很多家庭都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同时也有很多不幸的人在绝望里挣扎。只有帮助这些人都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整个社会才能幸福和谐。为此,我愿贡献所有的力量。
村干部民情日记版篇八
今年以来,白水县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规范提升”活动,把村干部工作日坐班、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作为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也积极参与村务,自觉坚持坐班,帮助群众办事。
早上一来,我先前前后后打扫了一遍卫生,打开远程教育,寻找适合近期观看的节目,四组村民潘友民就来到村部。他一进门就向我咨询精准扶贫识别的相关政策,一边说一边抱怨自己家里条件也不好,妻子长期有病,还有两个孩子上学,经济负担重,生活也很困难,为什么村上没有将他确定为贫困户?对于他家的情况,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家里有一台格力3p柜式空调,大儿子开着一辆比亚迪轿车,这些是不符合贫困条件的。我考虑了一会,笑着对他说:“老潘叔,您先坐这,我先问你几个问题,行吗?”他说行。我问他第一个问题:“潘叔,你说咱村上群众为什么争着要当这个贫困户呢?”他回到:“听说精准扶贫确定为贫困户的国家给钱哩。”我笑了笑问他第二个问题:“您家有家用电器吗?希望您如实答。”他倒也不说假话,说:“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这些基本电器都有,但这些现在农村家庭一般都有,并不稀罕啊,主要是我们家负担重,收入少,也算贫困的。”听了他的话,我对他说:“叔,陕西开展精准扶贫识别工作的开展是以九条红线为准则的,出现九条红线里的任何一条,都是不符合的。”说着,我拿出精准扶贫的“九条红线”递给他,说;“潘叔,您看第一条您家就不符合,村上没有报您,是按程序办事的,都是公开公正的,您说对吗?”听了我的话,他没有吭声,点了点头。
看到他情绪逐渐平缓下来,我接着说到:“潘叔,国家开展扶贫,是帮扶那些丧失劳动力、因病因残因学等困难致贫的困难群众,我们帮他们一把,是为人民服务的体现。您家大儿子和媳妇年轻能干,还有十几亩果园,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脱贫致富的,为什么要靠别人的帮助呢,国家扶贫是一方面,可是,终究日子还是要我们自己过呢,只有自己把日子过好了、过红火了,我们的心里才会舒坦滋润,您说是吗?”听了我的话,他连忙说:“对对对,日子还是要靠自己过呢,不能靠政府扶咱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