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是教师们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这些教研总结范文包含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和不同教学层次的教研成果,供大家选择和参考。
地理校本教研(实用13篇)篇一
在进一步推进课改进程,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研能力的这一学年中,我校的课堂教学特色“教中有研,研中有教”,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兴教,铸造品牌。现将我校本学年校本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了各项校本教研制度
(一)、备课组教研制度
1、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教法,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
2、组织制定学科教学进度计划,确定教研专题并组织实施。
3、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两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两课时)。平行班级之间要加强互相听课。
共同研究:
(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标和要求。
(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空白点、德育点、创新点。
(3)作业或练习设计。
(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5)统一进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学科复习、评价工作研讨,改革教学设计方案和形式,促进教研能力提高。
5、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好两次以上上档次、有质量的公开课,所选课题必须要有目的,有研究方向。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二)、教师个人教研制度
1、学年初制定好个人的研究重点。
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的备课任务,认真准备并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
3、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每人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不少于30节)
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中高级教师必须开展“六个一”活动。
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6、切实落实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三)、校本教研教师实践反思制度
1、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撰写课堂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有一次教学反思,阶段性反思(理论反思)或撰写反思文章每学期不少于2篇,提倡写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与教学行为的叙事案例。每学年撰写一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2、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如“课后反思”、“周后反思”、“月后反思”、“期中反思”。
3、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愧控制和调节。
二、 立足课堂,促进校本教研
1 、积极开展了新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用《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重点进行了"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三种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教与学的关系
(3)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4)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2、 达到了教研要求。
(1) 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包括集体备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学科课改精神,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共同讨论了上课技能,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2) 规范了教研活动的内容。人人做到了四个一:一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写好一篇教研总结,填写一份评课表。
(3)组织开展了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学习主题的序列化。集体备课注重了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
3、锤炼打造,向科研型教师迈进。
(1) 加强了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培训,教师把课堂作为自身实践、探索和发展的阵地和战场,勤于锤炼打造,使自身教学实现一个新的跨越。
(2)做好了同伴互助,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作用,抓好了互帮结对的落实工作。
(3)按计划进行本校和校际之间的教研活动。
地理校本教研(实用13篇)篇二
开展校本研究,对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1、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我们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重视校本研究制度建设,根据学校实际和发展规划,集思广益、反复推敲,形成理念先进、操作性强,追求实效的(包含教学研究理念、教研活动时间和任务、教研形式与活动要求等基本内容的)校本教研制度。
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要整合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等力量,形成校长负总责,教科室、教导处具体抓的管理模式。学校要营造出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注重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
2、确定研究内容。在课题研究工作上,学校承担了上级课题研究的,应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及时收集和整理研究材料。每个教师都必须有自己研究的课题或研究方向,可以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也可以单独进行研究,就如何提高个人业务方面进行研究,如课堂结构的研究、教学情境的创造,但必须广泛地采纳和吸收其他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地吸收有关书籍方面的营养,以提高研究效率。
3、认真开展“七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周有一篇教学故事,每两周向教研组(或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每期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研究讨课,完成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编制一份试卷,制作一个质量较高的课件或教具。
各教研组要确保教研活动质量。每周不少于一次教研活动,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推行行动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观摩教学、评价讨论、叙述教学故事等方法,不断强化“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教后反思”的教研风气;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
学校要定期进行检查、督促、评价教师的教研情况,将教师的教研情况归于教师的业务档案。将教师的研究工作测评结果纳入教师个人目标管理内容之中,并与教师的评优评先和福利待遇紧密挂钩。
1、推动学校校本研究最有力的措施之一是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参加教学研究,使校本研究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2、学校领导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在管理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在专业研究方面发挥引导作用,使校本研究工作得到积极而务实的展开,快速而健康地发展。
地理校本教研(实用13篇)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主题,以贯彻“六环”“三步”教学模式,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为载体,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和师生素质内涵的全面、持续、有效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继续推广“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2、校本教研主题化,确立主题化校本教研制度,并做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
3、加强校本培训力度,强化岗位练兵,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着重培养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确保教师队伍有层次,稳步提升教学水平。
4、认真落实调兵山市校校公开课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活动实施方案。并结合本校的实施方案开展各类公开课活动,通过研课议课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5、改革评价制度,注重过程管理,课堂教学以培养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教学工作的评价,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
三、具体教研活动安排。
1、集体备课。
按照教师学校期初教研的精神,落实好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单周为语文,双周为数学。集体备课实行“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本学期,确定教研时间为每周四的5、6节课。语文单元集备要理清单元的知识点、能力点,并画出单元的知识树。同时年组教师要把单元精读课文的牵引问题理出来,并应用于自己的课时教案。数学单元集备除了理清单元的知识体系外,还要补充两道综合性较强的测试题,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测试,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开展好“说教材、说课标”活动。
为了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课标、教材,按照教育局的部署,认真开展说课标活动。活动前认真部署、教师认真准备。
3、为了进一步落实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方案,期初开全体教师会明确公开课的要求,要求教师深入钻研课标、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学情,仔细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4、上好示范课。
(1)为了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9月份开展语文数学“六环”“三步”教学模式骨干教师公开课,十月份开展英语学科骨干教师示范课。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以典型带动全体教师,集思广益,以达到引领教师共同提高的目的。
(2)为了充分发挥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的作用,9月份、11月份、12月份分别进行三种级别的公开课。
(3)教研组长是年组教学的骨干力量,为了更好的发挥教研组长的带头作用,12月份将开展一次音乐组长示范课活动,以此推动音乐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
(4)上好普通教师公开课,本学期将在10月份安排4名普通教师上公开课。
(5)在公开课示范课的基础上,评出优秀公开课,并与12月份进行校内“六环三步”优秀公开课展示,进而起到对本学科教育教学引领的作用,同时给其他学科以启迪。
5、加强学科年组教研。本学期分别于11月份、12月份进行体育、美术学科教研课。每名教师上一节课,年组教师忽听互评,以此推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6、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和实际问题,本学期将开展专题教研活动两次。形式为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记录整理,每月上交一次,教学领导根据情况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同时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研讨,引领大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研活动的管理。
1、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制定学期教研计划,并由教导处审核。
2、教研组做好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和教研活动总结。
3、教研实行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制度。
4、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教研。
5、教学领导深入参加教研活动,并协助教研组长做好管理工作。
6、各教研组活动情况应及时汇总反馈。
五、月工作安排:
1、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年组制定教研活动计划。
2、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学科说教材、说课标活动。
3、“六环”“三步”教学模式教学新秀示范课。
4、“六环”“三步”教学模式骨干教师示范课。
5、专题教研。
1、英语骨干教师示范课。
2、选拔普通教师上示范课。
1、专题研讨。
2、体育学科组内教研课。
3、学科带头人示范课。
1、专题教研。
2、音乐学科组长示范课。
3、美术学科组内教研课。
4、校内优秀“六环”“三步”公开课展示。
2、材料归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地理校本教研(实用13篇)篇四
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的,现做一回顾总结。
我校于20xx年8月25日—29日,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暑假师德培训,观看温州市教育局郑建海局长的师德专题培训。也组织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和市局制定的《温州市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不”规定》,深入学习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定》。组织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等等。
讲课、听课、评课活动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本学期我校在每月都举行听、评课活动。通过听评课互相交流、力求教学相长。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必不可少,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
为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督促和检查,一学期两次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通报,对部分做的不到位的教师进行个别谈话,跟踪检查。学期末组长将每个组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进行等级评定。
校本教研的各项管理和考核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备课本的教研氛围不够浓。工作落实不够到位,教科研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加大校本科研力度,切实抓好校本学习和培训。加强校园博客建设!丰富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陈志容荣获20xx年度“县优秀少先队员辅导称号”并且,她辅导的学生金周龙参加县中小学生“与梦同行”主题演讲,获初中组三等奖;关于优质课,潘贤贤获县中职组《其他学科》二等奖、陈莹获县优质课中职组《英语》三等奖;李小华的(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读后感《花有存在的道理,小草也有存在的道理》在学科素养提升读书征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地理校本教研(实用13篇)篇五
以校为本,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即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研究活动。
1、教师的新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以分散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并以自学为主。
2、集中学习时间安排在周六上午,学习1小时。
3、集中学习时间实行点名制,无特殊情况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并且将学习参加情况纳入年结考核。
4、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的习惯,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1、树立实施“科研兴校”意识,把实施素质教育和开展校本教研列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2、健全学校科研组织,根据科研兴校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科研室,负责学校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普及,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的主项研究与指导。
3、领导带头承担科研课题,撰写科研论文,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科研能力。每周六上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从整体上研究学生的素质目标体系,并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具体化,研究学生各科课堂结构的优化,构成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最佳环境和途径,以促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素质能力的形成。
4、科研与教研相结合,各学科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法与学法,进行教法和学法的同步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科研课题要体现研究对象、范围,展现研究目的、意义等,反映科研人员和实验人员的科学的思维过程。
6、课题的选择和确定要经过四个步骤。
(1)调查研究:也就是在选择课题、制定方案前对教师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研究,主要调查学生学的现状和规律,从而明确改革方向。
(2)课题论证:从实践中提出的科研课题是否正确,需要从理论找到依据,从理论高度上进行论证,从而明确课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制定方案:制定方案就是对教学改革进行整体设计,把论证的理论及具体操作的程序都用方案的形式表示出来。实验方案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论证、实验目的、实验对象、操作措施(方法、步骤、时间)、实验原则和组织领导。
(4)组织实施,进行实验。
7、要反复研究,不断总结。教学实验是一项艰巨、细致、复杂的宏伟工程。课题得到论证后实验组成员要通力合作,精心实施,反复研究,不断总结,才能有所发现,有所作为。
集体研究――深入课堂进行教改实践,组织教师共同研究,明确方向,探讨问题,找出改进方法。
阶段研究――学期或学年的总结性研究。这时要将平时的做法,经验和问题、尽量提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经过分析、研究,写出比较全面的总结、论文或实验报告。
个人研究专题化――在总体实验方案的指导下,实验人员根据个人的特长和教学特色,分别拟定自己的实验课题,并且要求根据专题把课上出特色,坚持下去,总结经验。
1、学校领导要重视培训工作,并有专人抓师训工作。
2、对此项工作要提高认识,理解掌握有关政策,并能按省、市、县各级部门师训方案、计划、规定、制度执行。
3、做到“三个积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积极进行自我学习、培训。做到:认真记笔记;参加研讨会;发表看法,解答问题,写出感受,最后用到实践中去。
4、各位教师根据中心课题设立专项课题,并把题目计划,完成时间报镇教研室,学校给予一定的保障措施,镇教研室定期检查指导。
5、领导带头承担科研工作,起示范作用,并定期召开研讨会,专题讲座,使科研成果从实际出发,有指导作用,上档次,出水平。
1、目的:总结推广教研成果,把教育科研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使教育成果产生实际效应,积极向县、市、省教育部门推荐优秀的科研成果。
2、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将教研工作情况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
3、严格执行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地理校本教研(实用13篇)篇六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教研、科研、师训一体化的原则,围绕区教育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生本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常规为规范,确立“立足课堂抓质量,加强备课、教法、评价研究出效率”的工作目标,提高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全面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联系实际,加强学习,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1、做好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指导工作。倡导教师阅读教育书刊、各种教学杂志。通过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洞悉前沿动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把教师的重教法研究引导到重学法研究上。
2、进一步加强对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3、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让教师能听到学术水平较高的辅导报告和看到优质课例。
4、依托校园网,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优化学科教学资源,宣传新的教育理念、好的教学方法,交流课改经验,探索教研问题,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
(二)狠抓课堂教学研究。
课程的生命在于课堂,“每堂课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不重复于过去的发展和成长!”我们要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放飞思想、感受学科魅力的地方。
1、继续开展“生本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研究,即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教学内容(课例),通过整合教师自主研究、小组同伴互助、集体有序突破等多种研究活动的资源优势,对课堂行为或课堂中的行为进行剖析、反思,展开各自的研究,展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教师研究与发展的模式,以此形成我校的研究特色。
开展各种方式的课例研究,如:基于同伴互助的课例研究;基于同课异构的课例研究;基于专家引领的课例研究;基于一人同课多轮的课例研究等。引导教师结合课例冷静地理性分析,准确深刻地把握语文课标内涵,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让教学走过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课堂回归本色,呈现出清新朴实的面貌。
2、完善备课制度。实施教师个体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在教学设计上体现教师个性,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成立优秀教案库。
3、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导向,以贴近学生生活、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使阅读成为师生最自然的生活自然状态,充实文化底蕴,享受学习的快乐,亮丽精神。
补充阅读材料,加大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量,拓宽知识面。各班要发动学生建好图书角,开发图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三)促进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在学科教学研究方面我们推行三个层次的研究:首先,倡导教师反思性研究,引导教师择取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学一点相关的理论,作一点思考,然后进行一个方面的改革实验,不断总结提高,逐步取得突破。其次,组织骨干教师群体结合课例研究就某一类或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并以调研报告或专题报告的形式引起大家关注,引发教师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再者,积极开展各级立项课题的研究。
四、具体措施。
1、调查研究本校实际,全面客观地掌握学校情况。
2、层层人人确立校本教研目标,明确各自努力方向。
3、建立课题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制度,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4、经常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
5、经常检查,定期总结,科学评价,保证校本教研的正常有序开展,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
2、集体备课。
3、学习“生本课堂”教学理论。
1、集体备课。
2、杨校长“建构理论”讲座。
3、校级青年教师评优课。
1、“生本课堂”教学理论讲座。
2、教师读书活动评比。
4、校级青年教师评优课。
5、集体备课。
2、读书汇报会。
3、优秀教学案例评比。
4、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
地理校本教研(实用13篇)篇七
根据教研室与学校工作计划,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对校本教研工作的领导与检查,促进我校教师校本教研意识,提高教师校本教研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我校本学年的校本教研方案,主要在集体备课与电子备课的联系,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心得体会,“三个一”活动教学大比武。
为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切实发挥教师集体优势,取长补短,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经研究特制定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集体备课活动在教导处统一安排下,由各教研组组织,由各备课组具体操作。
集体备课活动间周进行一次,备课内容为一单元(语文周三、数学、英语、常技周四三节课下),每次备课活动先大组集中,后分备课组小组备课,统一在指定地点完成,教研组长做好出勤记载,分管领导做好质量分析。
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三备”、“三查”。
“三备”。即个备、集备和复备。个备:在集体备课前,每一位教师都要对所教单元教材进行钻研,在书中写好批注;每一位教师都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酝酿课堂实施方案;集备:集备开始后,由备课组长安排主讲教师根据自己准备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其他教师都要认真领会,记录自己认为更恰当的方法、策略、案例等。课堂教学结束后,由各位与会教师进行集体评议,备课组长还要针对争议性比较大的问题组织教师讨论,并最终确定教学思路与方法。复备,集体备课完成后,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内容和确定的教学思路,结合集备思想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复备课,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备课方案。
“三查”。集备前,教师要将教科书批注和教材解读交备课组长检查。集备后,备课组长要将全组教师参与评议的内容交教导处检查。校长室还将对教师复备后的教案进行抽查或全查。
集体备课与电子备课相结合。其中“集备”后由备课组长安排当周主备教师完成电子备课文稿,“复备”即备课组教师在“集备”文稿基础上结合集备思想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复备课,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备课方案,整个复备过程主要包括在侧记栏完成改动、添加说明,在板书设计栏完成板书设计,教完后在教学反思栏写好教学心得与体会,努力做到一课一得。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理论研究懂的水平与能力,本学期继续开展学理论,写心得,书感想的活动,使所有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在撰写中提高。
本学期将每月开展一次这样的活动,并将评选出优秀的心得,并积极的向各类报刊杂志投稿。
本学期的“三个一”活动将分层次进行,逐步推进。各备课组在9月份拿出本学期开展的教研课研讨课题,10月份由集体备课产生集体备课教案,11月份开展教学活动。先由一人执教开展第一轮的教学活动(备课组内每人一课),在集体评议与修改的基础上开展第二轮的教学活动(备课组内每人一课),再集体评议与修改。在此基础上在备课组内产生一名种子选手,由这名种子选手代表本年级参加学校组织的“三个一”教学大比武活动(教研组内每月一课),并组织评选优秀等级奖,发给相应的奖状或证书。获得一等奖的教师今后将不再参加校内组织的教学比武活动,也将优先获得参加更高级教学比赛活动的权利,凡未取得校级一等奖的教师必须继续参加“三个一”活动教学大比武。
地理校本教研(实用13篇)篇八
校本研修是一个学校的活动和发展前景所在。通过校本研修可以随时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校将依据县局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努力推进本校校本研修,展观我校的教研特色。
以《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精神为统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校本为主渠道,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校本研修,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出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
1、围绕一个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2、落实一个重点:以岗位练兵为主线,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全体教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学中提高,在做中反思,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3、强化五项工作。
(1)师德研修,争做优秀教师。
(2)课堂教学研修,改变教学方法。
(3)教育科研能力研修。
(4)现代技术应用培训。
(5)小课题研究,加强交流,拓宽工作思路。
1、深化课堂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宽校本研修途径,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3、结合教育教学具体问题,通过实践研讨等活动,提高研修质量,丰富教师教学理论,提高科研能力。
4、建设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2~3名“名教师”。
一、师德研修。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新型教师的形象。以“三查三进三解”活动为奖机,引导教师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咸阳市教师行为“八不准”》《教师法》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弘扬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以身作则的高尚师德。
(2)加强教育理论上学习,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以案例教学,典型报告为形式,使广大教师爱教育尊重学生,为学生发展服务,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做学生楷模,社会的表率。
二、教育教学能力研修:
1、教师的一般基本功主要采取自学自练的形式反复练习,一般教学基本功,有三字、朗读、普通话、简笔画、使用工具书、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作业设计、考核、批改作业等;重点突出备课、上课、作业、训练、辅导等四个关键环节,基本功训练贵在坚持,重在运用。用练结合,练有所得,练以致用。我校将始终坚持用标准的普通话、漂亮的板书、形象的课件、生动的讲述、透彻的分析深深地吸引每一个学生。在教研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教学基本功在教学中的综合应用,积极推行教师基本功过关制度,对35岁以下教师基本功不达标的限期提高,考核过关,并将结果纳入教师业务档案。
2、加强教师专业基本功考核,以历年中考试题、全国竞赛试题及新课标研读等为培训研究的主要内容,每月进行一次专业基本功测试,学校设置考场,集中考核,集中评卷,将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为教师专业文化知识的评价及晋级评聘的重要依据。
3、抓实集体备课。明确每周一自习课为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备课时,由备课组长负责召集,做到“四定”,“三研究”。“五统一”,校委会成员分包各教研组(教导主任包语文教研组,副校长包数学教研组,校长包英语教研组,政教主任包理化教研组,教研主任包政史教研组),扎实落实集体备课。每周集中备一次,要求形成“教师自备———集体议课———反思修改”的备课模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形成个案。每周备课组长上交《备课组活动记录》《章节、单元习题采编》,教导处、教研处分阶段督查,备课组长要配合教务处严格把好备课、教案质量关,全体教师要团结协作,献计献策,服从组长分工,主动承担组内工作。
4、以“课”代培,课堂教学采用领导班子不定期“推门“听课。薄弱学科“同上一节课”,师徒结对子提高课,四课三评两提高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组内开展不同形式的听评课活动,分析常态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看那位老师的课堂问题处理恰当,三维目标落实到位,知识能及时得到巩固,方法灵活,在老师的评议中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在反思中完善提高,历练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缩小教师之间的差距,一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这样做对教研组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1、充分发挥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鼓励教师在网上学习,教师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独立开发制作课件、个人网页,能通过qq、bbs、e—mail等形式在网上进行论坛交流。
2、加大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快“校园网”建设,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本学期以“课程资源的应用与展示交流”活动和“精品课例征集”活动为重点,确立整合课题,带动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本学期一是要求全体教师定期下载多媒体素材,做好分类和整合工作,每位教师每月至少上2节多媒体课,学校将进行考核,并与教师的绩效工作挂钩。二是凡校级“示范课”、“研讨课”,尽量使用多媒体,提倡课堂“动”起来做到“百花齐放”。三是要求信息学科教师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搜集资料,动手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动手进行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力争建立优秀网站。
四、教育科研能力研修。
要树立教科教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方法的研修。本学期以“有效研究“为切入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丰富教研内涵,做到教学即研究,让教师不畏惧教研,懂得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中。
1、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反思,随笔,心得,案例等。
2、加大“四优评选”工作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向报刊、杂志撰稿投稿,力争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并做好学生作品的推荐发表工作。
3、本学期办好教研学习资料二期,教研专刊二期。
五、抓好小课题研究拓宽工作思路。
1、各教研组“关注学生研究教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教师把常规教学中的“困惑”变成问题,将问题提炼成专题,开展短周期小课题的研究,发挥组内团体力量,应用教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让老师体验研究的快乐。
2、语文组抓好县级课题《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和探究》研究。
本学期,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师生形成我爱读书的好习惯,撰写读书心得,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组及时做好过程资料的归类。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写好个人校本研修计划,全体教师每周做到“六个一“,观看一次优秀课例,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开展一次听评课活动,参加一次课题研究,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或教学文章,撰写一篇教学随笔或案例,做到以”学”代培。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如:薄弱学科,开展专题研讨,各教研组每月安排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做好过程资料归纳。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周四教研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研讨教学管理等。本学期着重放在“师生互动”的研究上。
4、教学观摩:利用教研例会时间,扎实做好评课活动,教研组作好记录,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开展“家常课”活动或“同上一节课”活动,教研组组织教师观看名教师录像等。
5“走出去,请进来”:和兄弟学校:新庄中学,龙桥中学联片教研,学习别人优秀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地理校本教研(实用13篇)篇九
一、学校要建立以教务主任和远教管理人员牵头的远程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拟订好学校远程教育教研计划,按计划实施学校远程教研活动,活动有总结、有记录。
二、明确学校的远程校本教研课题,深入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三、每月组织一次以上的集体教研活动,认真组织讨论教师反馈的教学或社区服务信息,总结经验,提高远程教育教学与服务的质量。
四、每学期开展两次以上的远程教育优质示范课活动。让全体教师相互观摩,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每学期开展一次优质教案、优秀课件、优秀远教论文、优秀教学反思、优秀社区服务员、优秀信息传递员、典型先进材料等评比活动,奖励先进,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
六、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以上的村、校联席会议,认真总结与研讨本片区的远程教育问题,提高远程教育的应用质量。
七、组织或委派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认真学习先进学校或其它地区的远程教育工作,不断改进与提高本校的远程教育工作。
八、认真组织教师不断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与远程教育知识,提高本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从技能到服务的全方位教师人才队伍,更好地为教育教学与社区服务。
九、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拓与创新本片区的远程教育工作。
地理校本教研(实用13篇)篇十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课改为导向,改进和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建立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并使学校逐渐成为勇立潮头,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学校。
围成“学生发展”这一中心,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
1、针对性原则。
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要针对课改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实施“面对面”的研讨。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师课改中的疑虑和困惑。
2、实效性原则。
以“问题”为中心,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注重实效,力求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现实的教学效益。
3、实践性原则。
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原则,注重给教师反复实践的机会,使理念学习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产生1+12的效能。
按学科分组。
每周二下午最后一节课。
1、统筹时间。
单周语文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
双周数学组进行教研活动。
2、分散时间。
以学科组为单位,在教学闲余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探讨。
深入了解并及时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交流教学心得、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促进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开展互动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
地理校本教研(实用13篇)篇十一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教研工作在校长和教务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四级教研网络:校长和业务主任、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并负责监督实施。
1、选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2、校长、教务主任必须深入课堂检查了解教学情况,平均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3、听课之前要了解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
4、听课后要对所听的课做出评价并和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促进教学。
5、领导要经常深入教研活动,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全校师生从本校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念,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7、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念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所气。
地理校本教研(实用13篇)篇十二
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年青教师,我们将以教学环节为切入点,规范课堂教学,使教学管理精细化、制度化,从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进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根据教育局的精神,加强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以教师为主体,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注重教研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以教学常规为着眼点,把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实现教师间的合作研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大教研:即学科教研,指全校同学科所有教师集中教研。
2.中教研:即年级教研,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间集中教研。
3.小教研:即个人钻研教材、教法和课程标准等。
1、加强“五个研究”。
即课标、教材、考纲、课堂环节、学生五个环节。
2、加强对“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从工作中的小问题入手,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小问题。
1.调研:教研组长了解情况收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小”问题。
2.计划:根据收集内容教研组长确定每次教研的主题。
3.备题:各位教师根据教研主题准备材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研讨:集中研讨,各抒已见,交流想法,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决议。
5.执行:教师将决议付诸于实际教学,检验其合理性。
6.反馈:教研组长收集执行结果,形成总结性材料。
2.指导管理教师的教研,检查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交流情况。
3.组织好各教研组教研成果的汇总、统计工作。
4.向校长、副校长提供教学导向性意见、总结,推广好的教法与经验。
1.根据教学实际确定好本组教研任务,做好组内职责分工、任务布置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
2.及时总结、反思、交流、推广教研成果与教学经验。
3.组织每次教研都要有依据、有主题、有记录、有措施、有成果。
1.反思自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敢于提出共同研讨。
2.认真参加教研组活动,态度端正,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3.积极实践教研成果,并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
1.每次教研活动时,教导处负责检查教研情况,包括参加人数、活动内容、主持人、起止时间等。
2.检查实行点面结合的方式,教导处负责全面检查记录,学校领导深入到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
3.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者,按旷课一节处理。
4.成立教研活动评比小组,评选优秀教研组。
5.学期末展示各教研组研究成果,优秀材料及时推荐,先进方法及时推广。
6.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7.成功事例上传博客,资源共享。
地理校本教研(实用13篇)篇十三
为了实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实现“质量提升年“目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更好地落实“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充分发挥各教研组的功能,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设立“校本教研活动日”,并制定本方案。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xxxxxx。
(一)活动内容:
根据《县泾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围绕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课堂学习研究”为重点,以“有效教学模式”为主题,着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研究能力,规范办学,认真开展校本研训,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1、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互通学科教学教研动态,并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探索省时、高效、切合我校实际的的教学模式。
2、举办骨干教师(含组长)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成长课,结合“青蓝工程”,开展观课议课活动,研析课堂教学案例,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得失。
3、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研讨、交流某个教学单元教法,研究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统一安排教学水平测试,做好阶段测试试卷分析及其反馈、分析;分工协作整合教学资料,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4、面向高考,依据考纲,做好高三教学研讨,加强高考研究。
5、组织课题研究,做到以课题促进教学,教学教研相长,提升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重点:
加强学习和实践,聚焦“课堂教学研究”,重点探讨有效教学模式,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1、活动时间:每月双周三下午第二节课。
2、活动地点:教学楼各个教室。
1、实行学科教研组组长负责制。即由学科教研组长全面负责制定活动日工作计划、确定活动专题,年级教研组长根据学科教研组长安排具体负责本组活动,学科教研组长(或年级教研组组长)负责组员的召集。
2、开学初,教研组(年级教研组)要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填写《教研活动日工作计划》、《教研活动日工作安排》,包括确立活动时间、主题、具体负责人(主持人或主讲人)等,上报教研处。
3、严格考勤制度,组员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考勤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补签、代签。
4、集体备课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要求做到“三定”--活动时间、地点、主题;“三备”--备课标与教学目标、备教材重难点、备教(学)法与教学手段,建议采用说课式或问题研讨式进行备课;“两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
5、教研日活动开展次数:每月双周开展活动。每次活动力求做到目标明确,安排周密,讲究实效,避免走过场,活动时间不少于40分钟,据实考勤。
6、各组每次活动主题必须明确,可开展说课、观课议课、专题研讨、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形式不拘。
7、各教师规范填写《校本研训活动记录册》、组长做好会议记录,保留好各种活动资料,在期末统一上交教研处,以便进行考核。
学校将安排人员考勤,并根据各组考勤情况,发放相关津贴。
1、考核办法(见《县泾中学教研组工作量化考核表》等)。
2、学校依据考核结果,评选“优秀教研组(年级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年级教研组)组长”。
3、考核办法由“校本教研日”领导组负责解释,教研处负责实施,相关处室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