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小数除法的异同,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情感目标: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方法:
探究、交流、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5÷5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理解算理。
5、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6、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集体订正。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96.6÷4255.8÷31。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乙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
11.5÷5=2.3(元)12.6÷6=2.1(元)。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二
(二)p30教学目的:
1、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2、能比较两个(含)循环小数的大小。学具准备: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2、进一步掌握循环小数的写法,完成。
你如何表示商?(自己选择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对。
3、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完成。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深化练习。完成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1.想到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2.2、o,只还原到第三位小数。
师小结:需要先观察,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独立练习:p304、5。
五、作业。【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三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内容,教材在编排时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展示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首先在小数除以整数中,教材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进行探究,呈现了把千米数改写成米数,将小数除以整数转化为整数除法来计算的方法,通过与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的对比,使学生看到两种方法的联系。其次组织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在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时,被除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第三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都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2)计算内容紧密结合现实情景。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计算内容更是如此,因此教材注意从现实情景中引出计算内容,在计算练习中,也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比如购物、乘车、计算用水量等,让学生体会计算的现实意义,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适时引入计算器。
小数除法计算的步骤比较多,适宜使用计算器。教材把握时机,不仅在新授内容和练习中让学生适时使用计算器,而且还专门安排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培养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教学建议。
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含义。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四
【教学内容】。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第89页例5以及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2÷21120÷1296÷48250÷50。
374÷34192÷16125÷251050÷5。
2.计算:2250÷18。
说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小数除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出示例题。
妈妈买鸡蛋用去7.98元。买鸡蛋多少千克?
2.列式。
7.98÷4.2=()。
3.讨论。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小组讨论。
试做。
可以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吗?
把7.98和4.2都乘10,变成79.8÷42。
4.总结:
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注意做题之前审题: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有几位小数?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一练。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12÷0.3=()÷36.72÷0.28=()÷28。
0.12÷0.03=()÷30.672÷0.28=()÷28。
2.计算下面各题。
4.83÷0.70.756÷1.80.196÷0.56。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五
一、讲解作业中的2例:
1、单位换算中的2种情况(如):
2.4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4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厘米。
下面一题其实是两道题。分别考虑转换成平方米和平方厘米。
指出:要注意几个“=”。
2、除法计算。以前的除法都是大数除以小数,现在学了小数除法后就不一定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来判断。
如:32万元买了80平方米的房子。
问:(1)每平方米多少钱?
(2)每万元可以买多大面积?
这两个问题都用除法计算,关键是要能正确的区别谁除以谁?怎么判断?
圈出问题的中的单位,指出问题1要用钱除以面积,问题2要用面积除以钱。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第5题)单位换算。指名把上节课做的得数读一读。如果有问题再指出思考方法。
2、第6题。读题后再强调问题问“每杯可装果汁多少升?”用“升除以杯”
学生列式算出结果,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
3、第7题。读题后交流不同的列式及每步的算理。
注意:1000÷10=100(千克),这里的单位是“倍”不用写,写成“千克”就是错误。
建议学生用综合算式来表示。
4、第8题。口算。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得数。
5、第12题。读题后说说做这题要注意哪几点:
(1)要看清楚谁是谁的几倍?顺序不能颠倒。
(2)单位名称“倍”不用写。
6、第13题。读题后指名说说算式以及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两种方法:153÷6÷15,153÷15÷6。
如果出现:153÷(15×6)也请学生说说想法。指出:这种做法不妥当,还是用前面两种为好。
7、第14题。说说如何求平均体重?平均体重应该在哪个范围内?为什么?
8、思考题:说说读题后你有什么想法?
明确: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说明甲数和乙数是10倍的关系,一共是11倍。16.5÷11=1.5,甲数是1.5,乙数是15。
三、作业:第9、10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六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
教学重点、难点。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
2.每人准备5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
剪好后,师问: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1/2×1/2=1/41/4×1/2=1/8。
学生列出算式后,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折一折,涂一涂3/4×1/4-=?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
讨论:(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
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2/3×1/55/6×1/3。
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
试一试:
1/4×2/33/52/97/8×5/14。
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二、课堂练习。
1.计算练习。
教科书第8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计算后观察: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
2.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8--9页“练一练”第3、4、5、6、7题。
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
(2)教科书第9页数学故事“唐僧分瓜”。
母乘分母作分母。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七
1)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和其中一个因数,求()的运算。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除法的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的小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再继续除。
3)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
4)两个数相除时,如果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5)计算2.025÷1.47时,先将1.47的小数点向()移动()位,使它(),再将被除数2.025的小数点向()移动()位,最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6)两个不为0的数相除,除数()时,商就大于被除数;除数()时,商就小于被除数。
7)8.24÷0.063保留一位小数,商就要计算到第()小数。
8)7.986精确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9)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值是3.8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10)在()内填上“”或“”:
3.45÷0.99()3.451.88÷1.01()1.88。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八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的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因此教学时利用很长时间进行探究,做到了水到渠成。
1、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比较熟悉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由于提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学生能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增加解决问题的成功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由于不同的学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为了最有效、最合理地解决问题,必须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算法。这里,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时,比如当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解决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为了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计算中在除过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后还有余数,要着重说明把它化成用较小的计数单位表示的数,并与被除数中原有的同单位的数合并在一起,再继续除。例如,除到个位余2,把2化成20个十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十分位上的8合在一起,是28个十分之一。除的时候,仍然是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由于要除的数是用小数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表示的数,以后的商也应该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因此,要在商的个位数字的右面点上小数点来表示。从而说明了商里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4、以往过去的计算教学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但这种教学方法十分的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好。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打破常规,在教学中大胆采用尝试教学法,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教学方法之前为了给学生探索创造条件,探讨后,学生进行汇报。对于正确的方法给予肯定,而错误的方法给予鼓励。并且为找寻正确的思路,引导学生分别用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转化为整数除法的两种思路进行解题。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问题的转化能力,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中的一个难点。让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数学的综合能力。效果还是很理想的。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九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研究除、加混合运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根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7页算一算。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十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7×79×621÷33×4。
24÷812÷235×74×7。
6×948÷818÷256÷7。
2、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3、今天我们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
二、明确题意。
1、摆一摆,每位学生准备10根小棒。
(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提问:可以怎样列式?板书横式和竖式。
谁来说一说,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为什么?
(2)10根小棒,每4根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
学生分小棒后,列式并笔算。
(3)比一比,以上两题哪一道是有余数的`除法?为什么?
2、完成练习一第1题。
(1)出示后,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说说自已是怎样填写的,所写的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三、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3、练习一第6题。
(1)学生分组计算,并指名板演。
(2)反馈。
(3)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全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教学后记:加强训练学生理解图意,并能口述题意。区别单位不同和相同时算式的含义。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十一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以及整理和复习。教材在编排时通过晨练、编制中国结、买羽毛球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引出有关小数除法的一系列问题。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试商的方法都与整数除法有关,因此教材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多处以加强提示的方式展示学生探究的过程。
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的理解,整数除法和商不变的性质等知识基础对学生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弄懂,那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也就水到渠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难点是不知道商的小数点要点在哪,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商不变的性质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数学思考: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在小数除法简单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计算原理。
课时安排:12课时。
2、一个数除以小数……………………3课时。
3、商的近似数…………………………1课时。
4、循环小数……………………………1课时。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
6、解决问题……………………………2课时。
7、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十二
1、使学生初步掌握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课件演示:)。
8267697218675625。
3、反馈练习:大家检验具有这种特征的数是不是能被5整除.。
4、判断:下面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
60、75、106、130、521。
思考:哪些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呢?(60130)。
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总结:个位上是0的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三、全课小结。
副标题#e#。
四、随堂练习。
1、下列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52、77、124、501、3170、4296、6003。
2、按要求将下面的数分类.。
47、75、96、100、135、246、369、718、900。
(1)能被2整除的数:
(2)能被5整除的数:
(3)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
3、判断.。
(1)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能被2除尽的数都是偶数.。
(3)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4、填空.。
(1)能被2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2)能被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5.选择题。
(1)的数是偶数.。
a.能被2除尽b.能被2整除c.个位上是0、2、4、6、8。
(2)任何奇数加1后.。
a.一定能被2整除b.不能被2整除c.无法判断。
(3)一个奇数相邻的两个数.。
a.都是奇数b.都是偶数c.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
(4)任何一个自然数都能被5.。
a.整除b.除尽c.除不尽。
(5)三个偶数的和.。
a.一定是偶数b.可能是偶数c.可能是奇数。
五、课后作业。
用5、6、8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2的倍数;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5的倍数.。
各有几种排法?
六、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十三
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1)0.32里面含有32个()。
(2)1.2里面含有12个()。
(3)0.25里面含有()个百分之一。
(4)2.4里面含有()个十分之一。
(5)8里面含有()个十分之一。
2、列竖式计算,回顾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导入新课:
1、早晨吃早餐,5个包子2.5元。请问:一个包子多少钱?
我们来换一下单位,把2.5变成整数来计算。
2.5元=25角。
25÷5=5角。
所以,一个包子0.5元。
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
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追问:24表示什么?
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34.5÷15。
五、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
课后反思:
学生们在前一天的预习后共提出四个问题:
1、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2、为什么在计算时先要扩大,最后又要将结果缩小?
3、小数除以整数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十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修改”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的理解,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十五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感受策略。
1.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播放动画《曹冲称象》的故事,播放至曹操质疑大象有多重呢)大象有多重?称大象,没有那么大的秤!又不能杀掉大象。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曹冲究竟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策略?(板书:策略)。
2.小结:曹冲想到把大象转化成同样重量的石头,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体重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运用很多策略。(板书:解决问题)。
1.学会列表。
谈话:我校同学在小书虫俱乐部成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了读书快乐,快乐读书的各项活动,为了及时记下读书心得,大家利用假期到文具店购买笔记本。(出示例题情境图)。
引导: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提问: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学生可能提出不同的想法:按不同人物将信息进行整理;从问题出发,找到有关联的信息。
引导:老师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出示表格:
可以先把题目中小明买笔记本的信息填在表格第一行,第二行填谁的信息?(小华)5本填在哪里?多少元填在哪里?完成下列表格: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元
回顾:为什么每人购买的本数和所用的钱数填在同一行?(买的本数和钱数是对应的,3本用的钱数是18元)。
你觉得列表整理信息有什么好处?(清楚、简洁)。
2.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根据表格的第一行,小明买3本用去18元,可以先求出什么?(1本的价钱)再看表格的第二行,求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元,需要知道什么条件?(1本的价钱)。
提问: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引导学生列式:183=6(元)。
65=30(元)。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尝试从问题想起,列式解答。
提问:刚才我们是根据表格从条件想起的。如果从问题出发,可以怎样想呢?(要求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提问:这样想该怎样列式?
小结: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
(1)从条件想起:根据买3本用去18元,可先求出1本的价钱。
(2)从问题想起:要求买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出示:如果小军用42元买笔记本,他买了多少本?你能先列表整理再解答吗?(学生自己填表)。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引导学生分别从条件和问题想起。
全班交流,列式解答。
提问:通过两次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你体会到什么?(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容易)。
谈话:根据上面两题的解答结果和表格,如果把两次的表格合并起来,可以得到: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元
小军。
()本。
42元。
我们把这张表格再简化:
3本18元。
5本()元。
()本42元。
学生在书上第66页填出括号里的数。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略)。
2.书法长卷。
介绍:我校的才女邱叶红同学是南京市十佳少先队员,小书法家。为迎接的北京奥运会专门书写了米书法长卷,已经被载入上海吉尼斯大全。
学生独立列表整理信息,并列式解答。
3.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重点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4.投篮比赛。
出示相关信息:姚明在两场比赛中投篮30次,投中21次,得分为42分。奥尼尔在三场比赛中投篮40次,投中30次,得分为60分。
解决下面的问题:
(1)假设姚明保持这样的状态不变,下面的五场比赛中姚明一共能得多少分?
(2)姚明平均每场比奥尼尔多得多少分?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十六
生: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的商作商的分子。
提出质疑,验证猜想,理解新知。
(1)尝试验证,发现问题。
(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
师:为什么有些题目能很顺利地算出来,而有些题目却不能很快地算出准确的答案呢?(分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十七
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运用所学的关于“除法”的知识写出除法算式,以巩固对除法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课前准备】。
学生:学具卡片。
教师:例5挂图。
【教学过程】。
1、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9÷3=3,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
2、把12个卡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摆出来,并列了算式。
3、说出6÷3=2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练习:
同组有在一起讨论后,独立完成练习四的`7.8.9.10题。
第22页的思考题,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帮助。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实用18篇)篇十八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口算。
0.9×67×0.88.2÷412.5÷514×0.5。
9.6÷60.7×16.8÷44.8÷43.9÷3。
(二)板演:108÷36。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例2.永丰乡原来有拖拉机36台,现在有117台.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多少倍?
1.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117÷36。
2.学生分组讨论并试算.。
5.练习。
25.5÷6(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需添一个0)。
86÷16(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需添三个0)。
(三)练习。
32÷5610÷6。
(四)教学例3。
例3计算1.69÷26。
1.学生试做。
2.集体订正。
重点提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办?
3.巩固练习。
17.92÷321.26÷28。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商的个位上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
四、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21÷186.6÷437.5÷6435÷12。
(三)一只大象体重5.1吨,是一头黄牛体重的15倍.这只大象比这头黄牛重多少吨?
五、课后作业。
4辆汽车7天可以汽油35.28千克,平均每辆汽车每天可以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六、板书设计。
例2永丰乡原来有拖拉机36台,现在有117台.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多少倍?
117÷36=3.25。
答: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3.25倍.。